吳威:越南承接不了“中國製造”,東盟就能行?
吳威 跨國公司經理人 2022-08-25 07:50:09
【導讀】 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貿易保護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格局正麵臨重塑,在美國主導下布局構建“去中國化”的全球供應鏈的設想爭論日漸激烈。
若想承接從中國轉移出去的產能,需具備哪些條件?越南乃至東盟是否有相應能力?而當下的“中國製造”又麵臨什麽困擾?作為正管理越南某工廠的跨國經理人,吳威同觀察者網分享了自己的行業見解。
【采訪一:疫情下的越南製造業:民眾隻能自己扛,頻繁跨行跳槽】
觀察者網:之前采訪時有聊到,將中國工廠部分產能轉移到越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慮到成本,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時期加上來的20%多的關稅。現在,受全球通貨膨脹影響,相關關稅減少的聲音不斷傳出。若關稅真減少了,對你們的生產布局等會有什麽影響嗎?
吳威:當然。如果可以撤銷關稅壁壘,對於“中國製造”肯定是特大利好。我相信很多製造業項目會回流中國,尤其是電子類產品製造,幾乎所有的電子消費品和工業品都會重新考慮這一選擇。
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在中國工廠提供的成品價已經和越南工廠在同一水平線上了,且“中國製造”需要的管理成本低一截,這對於製造業的大客戶非常重要。
我們有多個銷量大的成熟產品在中越兩地工廠同時做,其中大多數產品在中國工廠的報價比越南的價格要便宜千分之幾到百分之一點幾,中國更貴的一兩個隻比越南高百分之一點多,而且還有進步的空間。
需要強調的是,我這裏特指的是電子類來料加工組裝測試,自動化程度高、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小,和製衣廠、紡織廠之類沒有可比性。
明明越南的人力成本比中國低很多,為什麽電子類產品的成品價格和中國差不多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越南製造獲取物料的成本比中國工廠高,而且還會持續增加。
這是當地供應鏈基礎所決定的。當地沒有所需的物料,就必須進口,然後一係列多餘的成本就出來了,從加固包裝到國際物流再到進口關稅等等。中國有句俗話“豆腐盤成肉價錢”,交易流程的延長導致更高的成本。
舉個例子,比如模組外部的框架安裝件,占用的運輸體積很大,加固包裝一托盤也裝不了多少數量,生產緊急的時候還要空運,一顆物料一次加急運費幾千美元,這樣一來越南工廠的物料成本壓力就變得越來越大。若換成中國工廠,普通包裝即可,一輛卡車一兩天內就能送達。這個獲料成本的差距是彌補不了的。
第二,中越兩地工廠的效率管理不同。
同樣的團隊規模,中國工廠有更多的輸出和產出,這樣平攤到單個產品的均價就更低。在這方麵,越南工廠是有提升空間的。他們專業經驗的積累還不夠,人員流動性比中國大很多,管理成本比中國要高。
剛轉移到越南的時候,產品成本是有明顯的降低,但經過幾年來綜合成本上漲後,電子行業的“越南製造”和中國相比真沒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我們的製造過程自動化程度比較高,超過8成,這個製造流程適合所有含印刷電路板子的電子消費產品及工業品,從成本構成的角度來說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蘋果、微軟、三星都采用類似的生產流程。
這類流程的工廠可以承接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包括各類家用電器、數碼產品,也可以製造工業測試儀器、醫療設備和通信設備等。這些是與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門類非常龐大的產品集合。
我了解的成本信息有行業局限性,歡迎其他行業和公司提供更多價格資訊來做全麵比較。
觀察者網:美國政府正試圖主導構建一條去中國化的供應鏈,這一規劃是否會影響你們企業的中長期戰略製定?
吳威:當然會影響,也已經有影響,但我們把時間線拉長就知道,企業的戰略其實是可以很快變化的。生意是流動的,商機是多樣的,一時的方向未必和長久未來有必然的聯係。
製造業說白了,不是什麽好活肥差,其實是苦活。美國想搞去中國化的供應鏈,哪些國家和他們一起搞?有這個能力嗎?
構建去中國化的供應鏈,這個目標好幾年前就提出來了,20%或更高的關稅這一把大刀砍下來,絕大多數公司根本沒有辦法,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絕大多數是要離開中國的。但原材料的供應鏈呢?的確,部分環節已經轉移了,但這個龐大的係統根本沒法快速轉移。最早一批轉移的比如包裝類物料的生產項目,很多原材料還是來自中國。
將從原材料開始的整體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目前沒有看到這一設想的可行性。別的國家和地區目前也沒完全承接的能力。
因為這個係統太複雜,有很多的細分專業領域;需要對方的體量足夠大,還有海量的專業人才,而這樣的專業人才隻能由本土堅實的製造業來持續培養。“中國製造”的優勢依然非常突出,係統龐大而完整,其中包括很多微利甚至虧損的細分行業熬了很多年。這些轉出去是不劃算的,成本會明顯上漲,而且對方未必有能力接收。
好比富士康在美國沒有把工廠搞起來,總統站台加政府補助,但就是沒能夠開工發貨。製造業的錢其實是不好賺的。以為有土地、有投資、有活人就能搞起來,那是根本不懂製造業的運營。
觀察者網:在談及生產替代時,我們常常是進行國與國間的對比,比如把中國和越南相比較,然後得出越南體量小,無法取代中國的結論。考慮到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若我們把中國和整個東盟比,您覺得東盟有無可能一點點取代中國的生產地位?比如,我有個外企朋友認為,把總部設在新加坡、把工廠設在越南,好比在中國國內把總部設在上海、工廠設在江蘇等地。
吳威:部分取代是事實,完全取代沒可能。這個部分取代,也可看成是中越之間存在一定的互補性。有的企業比如服裝鞋帽大廠已不太適合當今中國的形勢了,而在越南的適配度還不錯。
資料圖來源:越通社
東盟適合做大規模生產的國家和地區不多。我們在全世界都轉了一圈做調研,其實適合做大規模生產製造的國家真的有限。這需要一個綜合係統的強大支撐與契合,包括基礎設施完備、供應鏈實力強、專業人才儲備充裕、文化價值觀匹配、安定安全的大環境等。
轉移過去3000個生產項目可以,轉3000萬個就是不行。真沒這能力。世界很大,但有能力從事大規模生產製造的國家和地區真不多。
製造業的利潤是偏低的,但搭建的係統卻很複雜,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工廠要滿足各種體係的審核要求,還需要持續大量的資金技術投入。同時,行業的碳排放也會給環境造成很多壓力。
製造業本身的這些特質,包括必須承受的負擔,注定它並不適合在多數國家大力發展,而且多數國家也不具備經營大型製造業的條件和能力。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但現在對於大規模的製造業,需要什麽樣的金剛鑽,很多國家其實是沒有概念的。我認為製造業項目在東盟和世界其他國家地區都流動一圈很有意義,讓眾多客戶實地比較一下,到底哪裏更適合做什麽類型和規模的項目。
我們有經理人在泰國做過工廠。他們的感受是每天雞同鴨講,你要白菜他給你蘿卜,還告訴你這個也挺不錯。關鍵項目是肯定不敢交給他們的。在美國也做過兩個生產項目,合作方是代工廠跨國巨頭,項目從物料到製成全沒有理順過,天天救火不說還成本奇高,最後實在沒辦法就撤掉了。有個經理人從美國製造的項目逃出來,總結了一句就是“It’s nothing but trouble” (“除了麻煩,啥也不是”)。
有錢都想賺,但製造業真不好幹。打螺絲、貼標簽看起來簡單,但製造業運營的專業門檻還是挺高的。
觀察者網:作為中國經理人,您對現在的“中國製造”有什麽擔憂嗎?根據您對國內輿論場的觀察,您認為公眾對於製造業有什麽誤解麽?
吳威:製造業直接創造新的價值,它作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需要一代代從業者持續的傳承與發展,這個行業需要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商務和技術人才。據報道國內今年5月16-24歲人口失業率升至18.4%,這是非常讓人擔心的現象。製造業產量大幅縮減造成招聘崗位減少,年輕人進入製造業的機會就越來越少。
我們這裏的來料加工組裝測試行業其實並不低端,並不是很多外人在媒體上看到的隻是擰螺絲、組裝屏蓋、貼標簽。隻能說,這類成品的製造過程相對標準化,有的步驟看起來比較簡單,其實是工程師把流程分解到幾乎人人都可操作的程度,這背後涉及很多的專業設備和技術的投入。
比如外人看模組的測試,就是用鼠標點一下,然後操作工就開始等待測試完畢,幾乎人人能做。但如何定製測試程序、涉及的測試條件和參數的定義與取舍、多個技術變量之間的均衡調整、如何編程讓測試過程高效運轉,這些就涉及多個複雜的專業領域。
再說組裝,外人看起來類似拚樂高模型,比如手機框架安裝、筆記本電腦的鍵盤安裝,全是中學生都可以完成的工作。從看似簡單的設計轉化到可以按千萬數量級加工複製還保持指標性能的一致性,這其中有多少精密設計和驗證,專業設備的投入很多都是百萬級的。小小的一個組裝件,技術含量並不低。
我這是舉例,告訴大家來料加工製造業真不是簡單的低端產業,大家表麵看到的並不是全部的事實。
如果缺乏足夠的年輕人加入,那對於製造業的後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製造業裏所有的商務和技術崗都需要新一代接棒,希望無論是中學畢業的操作工還是本科碩士畢業的專才,都能在製造業找到相應的崗位。
製造業是一個尊重專業知識與經驗的行業,有實力的工廠能提供很好的職業穩定性。我們的大陸工廠甚至有退休後被返聘的優秀員工。製造業有很多40歲、50歲的老員工,他們都是積累多年專業經驗的優秀人才。多數並不需要做到管理崗,就是日常的運營操作崗位也需具備產品知識和經驗才能做好。
去工業園區運營超過20年的老廠了解一下就知道了,製造業內對專業和資曆的尊重、還有專業崗位的長久穩定性,都是互聯網和金融等高薪行業所不能比的。
製造業目前麵對的輿論風評很不樂觀,很多人把進工廠作為最絕望的一條謀生路。這很值得我們工廠經理人深刻反省,如何營造一個專業高效且具有人性關懷的工作環境。基層員工同樣是公司的寶貴財富,基層員工隊伍的穩定能大大降低人力招聘和培訓成本,有效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
中國擁有世界頂級的市場和超大規模的產業鏈,這是大力發展製造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智能製造的新時代,必須致力於推動高新技術的實戰運用,我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他們成長於網絡數碼時代,能快速適應工業互聯網,學習新技術的能力非常強。
製造業對於簡單重複勞動力的需求會日趨減少,但對於技術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會大幅增加,很多優秀人才是通過生產實踐培養出來的。製造業依然存在基層草根逆襲的機會,尤其智能製造會給年輕一代提供新的變道發展機遇。有專業價值的人在製造業裏不存在中年危機,這裏非常適合善於持續學習提升的職業馬拉鬆選手。
(若想對“越南製造”有更多了解,可閱讀吳威前幾篇采訪;欲繼續探討,也可聯係作者郵箱projectww@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