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
http://xhv5.xhby.net/mp3/pc/c/202007/10/c798039.html
從林則徐、魏源“睜開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再到上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晚清以來至今,關於中國文化的討論是非常多的,今天為什麽還要討論這個問題呢?
過去對中國文化的討論,或者給中國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此外,很多人在談論“中國文化”的時候,往往會把它“窄化”。再者,討論“中國文化”的時候,有人會帶著文化優越感,認為中國文化優於其他文化。其實,文化是一種現象,我們需要理性地、曆史地、自覺地認識中國文化,麵對各種民族、各種文化時,才會有互相理解、互為平等的態度。
我希望講清楚,什麽才是典型的中國文化,這裏主要指漢族中國的文化。
第一個是漢字的閱讀、書寫和“漢字思維”。現在全世界除了極少數,比如像中國雲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字以外,所有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基本都消失了,隻有漢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有著直接的聯係。象形字在古代中國叫作“文”,按章太炎的說法,是最基本的漢字單位“初文”,是古人通過圖像直接描繪所看到的事物。漢字有六書,但主要是象形、會意和形聲這三類,基礎都是“形”。因此,用漢字來說話、思考、閱讀、書寫,就會有重感覺、重聯想的特點,延續到現在,對我們的思維、閱讀和書寫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形成了東亞地區所謂的“漢字文化圈”。
第二個特點是家、家族、家國以及在這一社會結構中產生的儒家學說。我給外國學生上課的時候,要出一個題:賈寶玉應該管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叫什麽?外國人搞不清楚,說sister,我說,沒那麽簡單。嚴格說,林黛玉是賈寶玉的姑表妹,薛寶釵是賈寶玉的姨表妹,史湘雲隔了兩代了,是親戚關係更遠的表妹。為什麽稱謂這麽複雜?這涉及到中國倫理原則和等級秩序,把遠近親疏關係界定得非常清楚。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則,一個是“內外有別”,女性的親族和男性的親族,等級遠近不一樣。第二個是“上下有序”,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古代中國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體再放大就是國家,正是在上下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基礎上才有了儒家學說。
第三個特點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所謂“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就是說儒家管社會治理,佛教管精神修養,道教管身體修煉,三教看起來蠻融洽的。從曆史上看,在中國,佛教道教沒有絕對性和神聖性,很難看到宗教之間的辯論,也不大會有宗教之間的戰爭,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
第四個特點是很有趣的陰陽五行。五行有兩大原則,一是相生相克,二是可以串聯萬事萬物。比方說,五行可以配五方,東南西北中;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黃;可以配五聲,宮商角徵羽;還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鹹……把萬事萬物連成一個大網絡,形成了古代中國人理解世界最關鍵的基礎。
第五個是中國古代的世界觀,跟其他國家和民族不一樣。古代中國人有一個宇宙想象叫做“天圓地方”,天圓如倚蓋,地方如棋局。天的中心在哪裏呢?古人夜觀天象,視覺裏天轉地不轉,“天道左旋”,會感覺有個地方始終不動,這就是北極,於是認為天的中心就是極點。大地的中心在哪兒呢?“洛者,天之中也”,即洛陽是大地的中心。因為這套觀念形成的時候大概是東周,王都在洛陽,所以古代中國以洛陽為中心,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邊兒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於是就形成了“華夷觀念”“天下觀念”,即以我為中心想象世界。
這五個方麵合在一起,構成了非常明顯的屬於漢族中國的文化。曆史上,中國在很長時間內,始終沒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戰和改變這一主流文化,都是在傳統內部的調整、適應、改革、變化。但是,到了晚清,由於堅船利炮、西力東漸的原因,中國不得不“在傳統外變”。1895年到1919年是中國思想和文化轉型最重要的時段,“三綱五常”變得很徹底,中國人日漸處於焦慮和緊張的心態中。相應地,漢族中國文化的五方麵也出現了變化。
雖然大多數中國人仍在用漢字,但現代漢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提高了國民的文化程度,也出現了新舊文化斷裂的問題。白話文成為主流,以前的口語變成書麵語言,使雅言和俗語失去等秩,讓雅、俗不再有分別。現代漢語摻入了太多現代的或西方的新詞匯,使得通過語言感知的世界發生變化。簡體字讓文字和“原形”之間的距離拉大了,傳統漢文化通過形象的文字進行思考、書寫和表達的習慣就受到了阻礙。
家、家族、家國,以及儒家學說也有明顯的變化。現代中國尤其是鄉村仍然保持著一些傳統家庭、家族組織,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和人口流動使得家庭結構關係發生了變化。過去那種密切的、彼此依賴的鄰裏、鄉黨、家族關係在現代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了。儒家家族倫理逐漸失去了原來的社會基礎,儒學在西方民主思想的衝擊下,漸漸不再承擔政治意識形態的重任。佛教與道教在衝擊下逐漸退出精神、知識和信仰世界,越來越世俗化、旅遊化。陰陽五行再也不能完整地解釋世界了,在整個現代的知識係統裏麵滑落到了邊緣的地方。“從天下到萬國”的古老世界觀念也被重新界定,傳統的宇宙觀、世界觀、朝貢或冊封體係已完全不現實。這些變化說明,中國文化尤其是漢族中國文化,已經來到一個需要重新認識、理解和更新的時代。
各種文化沒有高低,隻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在這樣一種理解的基礎上,長期積累的焦慮和緊張才會得到緩解。德國學者伊裏亞斯曾提出,“文化”是使民族之間表現出差異性的東西,它表現著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而“文明”使各個民族差異性逐漸減少,表現著人類的普遍的行為和成就。換句話說,就是“文化”使各個民族不一樣,“文明”使各個民族越來越接近。
伊裏亞斯也指出,“文化”是一種不必特意傳授,由於耳濡目染就會獲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而“文明”常常是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東西,它總是和“教養”“知識”“規則”等詞語相連。就好比說,我們經常拿著球來玩,但一旦上了籃球場就不能用腳隨便踢,要遵守規則。如果這樣理解“文明”和“文化”,就不必擔心自我的文化會被全球化或現代秩序侵蝕掉,要關心的是如何在現代文明的時代,在一個普遍文明規則下,保存好中國獨特的文化和傳統,理解這些文化在曆史中的合理性。
我一直認為,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必須要在曆史當中看。回過頭去看文化,麵向未來看文明,對兩者都要有同情。
(作者係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
葛兆光:什麽才是“中國的”文化
——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一個很普通的題目——什麽才是“中國的”文化。略微有一點特別的是,我把“中國的”這三個字加了引號,因為我主要討論的是,究竟什麽才能算中國的文化。
為什麽要討論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從晚清以來,一直到現在,關於中國文化的討論是非常多的,從林則徐、魏源“睜開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我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麽我們今天還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呢?這是因為我有以下幾個特別的考慮,先向大家“從實招來”。
第一,是我們過去對中國文化的討論,或者給中國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們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詞,可是說實話,你聽完了,不知道他在說什麽,這不符合一個曆史學者的習慣。我今天要給大家講得具體一點,就是什麽才能算“中國的”文化。
第二,我也有我的擔憂。最近這些年,很多人熱衷於談論中國文化,諸如“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義”,等等。可是,很多人在談論“中國文化”的時候,首先會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有人卻把中國文化窄化為漢族文化,然後又窄化為漢族裏麵的儒家文化,然後再窄化為他認為是正統、經典的儒家文化,這樣就使得我們對什麽是中國文化產生誤解。
第三,我現在非常擔心的是,當我們討論“中國文化”的時候,有一些人帶著一種很奇怪的、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文化優越感。因此,在所謂“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會有一種錯覺,覺得我們中國文化優於其他文化。其實,文化是一種現象、一種特征,文化無高低,民族無貴賤。因此,我們現在需要理性地、曆史地、自覺地認識中國文化,這樣才能夠和各種民族、各種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與平等的態度。
中國文化典型的五個特點
我今天希望能夠講清楚的是,什麽才是典型的中國文化。換句話說,即中國文化的特點,什麽在中國比較明顯,在外國不太明顯,什麽在中國有,外國沒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它稱作“中國文化”。但是,我這裏還要作一個界定,下麵講的主要是漢族中國的文化。
第一個是漢字的閱讀、書寫和通過漢字思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知道,現在全世界除了極少數,像中國雲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隻有漢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著直接的聯係。漢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這個在古代中國叫作“文”,用章太炎的說法,這就是最基本的漢字單位“初文”。這是古人通過圖像,直接描繪他所看到的事物。但是,這些字不夠,就加上會意,就是在一些象形的文字上,加上一些標誌意義的符號。比如說刀口上加上一點,就是“刃”;爪放在樹上,就是“采”;牛被關在圈裏麵,就是“牢”。會意還是不夠用,就加上聲音,成為形聲字,比如說江河鬆柏等等。基礎的漢字主要是這三類,當然六書有六種,但主要的是這三類。大家可以看到這三類,基礎都是形。因此,用漢字來說話、思考、閱讀、書寫,就會帶來很多特征,可能會有一些重感覺重聯想、但語法相對簡單的特點。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中國人對於“文”和“字”,有一種自然的感受和聯想。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這個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慶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人的嘴巴朝前,又是什麽?是哈欠的“欠”。但這個嘴巴如果掉到後麵呢?就是既然的“既”,這是吃完了不吃了,所以是“既”,即已經結束了的意思。漢字都非常有意思,它形成了中國文化很多特點。簡單地說,漢字的使用帶來了書法的發達、詩歌聲律的發展,比如對偶、平仄等,這些都是單音節的漢字才有的。在古代中國,漢字這種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曆史上沒有中斷,延續到現在,它對我們的思維、閱讀和書寫,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了東亞,形成了所謂的“漢字文化圈”。
第二個特點,是“家、家族、家國以及在這一社會結構中產生的儒家學說”,這是非常有影響的。我上課的時候,尤其是給外國學生上課的時候,要出一個題,這個題就是,賈寶玉應該管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叫什麽?外國人總搞不清楚,他們說sister,我說,沒那麽簡單,用中國話來說,是表姐、表妹,但是,還是沒那麽簡單。嚴格說,林黛玉是賈寶玉的姑表妹,薛寶釵是賈寶玉的姨表妹,史湘雲隔了兩代了,更遠的表妹。為什麽中國稱謂這麽複雜呢?這是因為中國的家、家族、家族共同體,要想有秩序,必須把遠近親疏關係界定得非常清楚,這就涉及到中國倫理原則和等級秩序。簡單地說,這裏其實就是兩個原則,一個是“內外有別”,父母夫妻之間,分內和外,也就是說,女性的親族和男性的親族,等級遠近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叔叔、伯伯,那是你的父黨,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黨,不同姓。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爺爺奶奶是內,在古代中國,是分得很清楚的。第二個原則就是“上下有序”,必須講清楚上下,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亂。這兩個原則,在喪服製度上表現得最明顯。一個人死了之後,在這個人的喪禮上穿什麽衣服,一方麵表示你和死者關係遠近如何,一方麵通過喪服,把一個大的家庭、放大的家族、更大的家族共同體聯結起來。而中國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體再放大,就是國家。西方不論是country、state都沒有“家”的意思,中國偏偏有“國家”和“家國”,因為在中國觀念世界裏麵,國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縮小的國,上下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在國家層麵上也是非常嚴格的。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儒家學說。
第三個,漢族中國文化裏麵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宋孝宗、永樂皇帝、雍正皇帝不約而同講過幾乎相同的話,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也就是說,儒家管社會治理,佛教管精神修養,道教管身體修煉,三教看起來蠻融洽的。其實從曆史上看,這個道理很簡單,在中國,佛教道教沒有絕對性和神聖性,所以很難看到宗教之間的辯論,也不大會有宗教之間的戰爭。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
第四個特點,是中國最有趣的陰陽五行。陰陽不說了,五行有兩大原則。一個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這是相生的輪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是相克的輪轉。第二個原則是,五行可以串聯萬事萬物,比方說,五行可以配五方,東南西北中;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黃;可以配五聲,宮商角徵羽;還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鹹,等等。把萬事萬物連成一個大網絡,這是我們先人對宇宙萬事萬物認識的知識基礎,大家現在學了科學,對這個有懷疑,但是在古代,這就是我們理解世界最關鍵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還產生了一整套知識和技術。
第五個,是中國天下觀念,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中國古代的世界觀,跟其他國家和民族很不一樣。古代中國人有一個宇宙想象叫做天圓地方,就是天圓如倚蓋,地方如棋局。即天是圓的,像鬥笠一樣,地像圍棋棋盤一樣。天的中心在哪裏呢?古人想象在北極。古人夜觀天象,視覺裏天在轉,地不轉,因此“天道左旋”,當你麵朝北的時候,天是朝左轉的,你會感覺有一個地方始終不動,這就是北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極點。古人認為大地的中心在哪兒呢?“洛者,天之中也”,洛陽是大地的中心。這是因為這套觀念形成的時候,大概是東周,那時候王都在洛陽。洛陽最了不起,特別是,到了夏至那天,“日下無影”。所以,古代中國人以洛陽為中心。想象中一圈圈放大,這就是大地的形狀,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說法,每服五百裏,兩邊各有五百裏,就是一千裏,“五服”就是五千裏,大地就是這麽方方的。但是,從這裏形成的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邊兒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這就是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中國很早形成了“華夷觀念”,認為中國人是文明人,周圍人是野蠻人,野蠻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觀念”,即以我為中心想象世界。這個想象和觀念逐漸發展,不僅成為一種民族誌、地理誌裏麵的文化觀念,也形成了政治製度即“朝貢體係”。
這五個方麵如果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非常明顯的屬於漢族中國的文化。可是,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現代中國是五方雜糅形成的,就連漢族本身,也是五方雜糅的。從秦漢到隋唐,其實不斷有外族進來,漢族也是逐漸吸納、融合、雜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我一直在講,中國文化是複數的文化,不是單數的文化。如果你沒有這個觀念,可能成為盲目的文化自大。
不同以往的文化轉型
曆史上,中國在很長時間,總是“在傳統內變”,主流文化始終還是在漢族文化傳統係統裏麵作調整,這是因為在古代中國,無論是佛教、三夷教、伊斯蘭教,還是明清天主教,始終沒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戰和改變這個漢族中國文化,所以,變化都是在傳統內部的調整、適應、改革、變化。但是,到了晚清,由於堅船利炮、西力東漸的原因,中國不得不“在傳統外變”,不得不越出傳統,文化就麵臨危機。
從1895年到1919年,這是中國思想和文化轉型最重要的時段,在這個時段你會看到很多變化,比如說皇帝變成了總統,滿清帝國變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國,傳統帝國不得不變成現代國家;廢除科舉,興辦學校;開設議會,建立政黨;剪去辮子,穿上洋裝;不再叩拜,改成握手;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破除迷信,崇尚科學;解開束縛,走出家庭。以前所謂的“三綱五常”變了,變得很徹底很厲害。麵對西洋和東洋列強,中國人處於一種焦慮和緊張的心態中。以前那種很自信、很安定的樣子已經很難看到了,優雅、寬宏和從容,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相應地,剛剛我們講的漢族中國的文化的五方麵也出現了變化。
雖然大多數中國人仍然在用漢字,但現代漢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提倡白話文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因為要普及識字率,提高國民的文化程度。但是,也出現了一個新舊文化斷裂的問題。以前的書麵語言,也就是文言,它代表典雅、禮貌和尊嚴,也代表著有教養、有文化,現在不再有了。當以前的口語變成書麵語言之後,使得雅言和俗語失去等秩,同時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別。我不知道大家現在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從白話文成為主流之後,寫信已經不再有典雅方式了,電腦普及,網絡流行,語言和文化的格調都沒了。比如說,學生給我寫信也不署名了,最後來一個“嗬嗬”,雅俗之間已經沒有區別了。第二,現代漢語摻入了太多現代的或西方的新詞匯,這些詞匯進來以後,使得我們通過語言感知的世界已經變了。第三,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提倡簡體字,使得文字和原來的形象之間的距離更拉大了。簡體字雖然方便學習,但是離開原來的“形”,越來越像抽象符號,傳統漢文化裏麵,通過形象的文字思考、書寫和表達的這個因素,就發生了問題。
第二個,家、家族、家國,以及儒家學說,也出現了問題。雖然現代中國尤其是鄉村仍然保持著一些傳統家庭、家族組織,中國人至今還是相當看重家庭、看重親情、服從長上,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人口流動,使得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結構關係發生了變化。過去那種密切的、彼此依賴的鄰裏、鄉黨、家族關係,已經在現代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了。因此,儒家家族倫理與國家學說,也逐漸失去了原來的社會基礎。
第三個是信仰世界。自從晚清以來,儒家在西洋民主思想的衝擊下,漸漸不再能夠承擔政治意識形態的重任,佛教與道教也在西洋科學思想的衝擊下,受到“破除迷信”的牽累,逐漸退出真正的精神、知識和信仰世界,越來越世俗化、體製化和旅遊化。因此,傳統的信仰世界也在危機之中。
第四個是陰陽五行,在科學的衝擊下也越來越難以維持,它在現在已經不能完整地解釋世界萬事萬物了。陰陽五行學說,現在基本隻在中醫、風水、食補等領域裏麵還保存著。在整個現代的知識係統裏麵,它已經到了很邊緣的地方。
第五個是“從天下到萬國”,基本的世界觀念變了。隨著晚清以後西洋進入東方,不僅摧毀了原來中國的天下觀念和朝貢體製,也重新界定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古代傳統裏麵的宇宙觀、世界觀、朝貢或冊封體係,已完全不現實了。
上述變化說明,中國文化——尤其是漢族中國文化——已經處在一個需要重新認識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時代。
“文化”與“文明”有何區別
我今天一再強調,各種文化沒有高低,隻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在這樣一個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能才會緩解長期以來的焦慮和緊張。我這裏想引用一位德國學者伊裏亞斯的見解,他在《文明的進程》這本書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個界定和區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間表現出差異性的東西,它時時表現著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沒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個民族差異性逐漸減少的那些東西,表現著人類的普遍的行為和成就。換句話說,就是“文化”使各個民族不一樣,“文明”使各個民族越來越接近。
接下來伊裏亞斯又指出,“文化”是一種不必特意傳授,由於耳濡目染就會獲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而“文明”則常常是一種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的東西,因而它總是和“有教養”、“有知識”、“有規則”等詞語相連。就好像說,我們經常拿著球來玩,這沒問題,但是對不起,一旦你上了籃球場就不能用腳隨便踢,上了足球場就不可以用手抱(除了守門員),很多人在一起玩就要有規則。雖然“文化”是讓你隨心所欲表現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給你一些限製和規則的。如果這樣理解“文明”和“文化”,我們就不必對全球化和現代秩序恐懼,也不必擔心我們的文化會被侵蝕掉,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普遍的文明和規則中,守護好獨特的文化和傳統。
再接下去,我還必須說明,各個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現出一種對異質“文明”的抗拒。毫無疑問,文明始終是在不斷侵蝕文化,我們承認這一點,因為“文明”常常是在前進的,時時表現著殖民和擴張的傾向。也就是說,“文化”與傳統有關,它是特殊的,而“文明”與未來有關,它是普遍的。這兩者怎麽協調?
我們今天講漢族中國文化的特點,那麽,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一個普遍文明規則下,能夠保存好特別的文化,同時在現代文明的時代,能夠理解這些文化在曆史中的合理性。比如說,我們在接受和讚美科學的同時,對於陰陽五行能不能有一些同情的、曆史的理解?又比如說,我們在接受普遍的法律和製度的時候,能不能夠對傳統中國的家、家族、家國的倫理和道德準則有一點曆史的理解?再比如,我們能不能在接受新的文明的時候,對傳統宗教也能夠有一些溫情?同樣,我們能不能夠在接受萬國平等原則的同時,也能對中國人理解世界的曆史習慣有一點點理解?我本人是研究曆史的,我一直認為,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我們必須要在曆史當中看,我們承認曆史是變動不居的,我們回過頭去看文化,麵向未來看文明,對兩者都要有同情。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什麽?愛美女性網生活頻道,為網友解決一切生活疑問。本專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什麽的疑問,為大家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的相關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曆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係。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6個民族文化的統領。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有什麽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人與人的和諧。中國哲學向來不認為人與自然是敵對的關係,而認為人與自然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更應互助合作。強調群體犧牲精神,強調以義生利,勤勞敬業。義利觀構成了儒家經濟論理在生產行為方麵的價值取向。與以義生利相襯托的是人們的工作態度,早在源點時代,勤勞敬業精神就是令人讚賞的美德,並衍生化為社會共識,所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儒家文化在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中,提倡莊重自製,重視教育感化,追求技能,提倡社會責任感,勤奮工作,很少強調私利,這就形成了追求群體的和諧和有效率的發展,表現出比個人主義文化的更大的優勢。
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旦與外來文化的積極因素相結合,特別是同體現著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西方觀念相結合,就可以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專家談觀點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采用120克純銀,全程純手工鏨刻
材質:純金+純銀+和田玉+天然瑪瑙
工藝:冷壓、精鑄、鑲嵌、鏨刻、玉雕、花鍍
全程純手工鏨刻
如何聯係我們
官方熱線:400-832-7677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與民族認同
張利華 2012年07月30日 《中國科學報》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2/07/30/zh-pub-53753
總結: 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影響著國民心理和民族認同,大多數國民的價值判斷和公眾輿論通過媒體和各種信息渠道傳達給國家領導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領導人的對外決策。
Related Media and Tools
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影響著國民心理和民族認同,大多數國民的價值判斷和公眾輿論通過媒體和各種信息渠道傳達給國家領導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領導人的對外決策。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是什麽?它們是:和諧、仁、義、禮、智、信、忠、孝等,其中起著統領作用的核心價值觀是和諧。
和諧的意思是“事物之間配合得適當和勻稱”。即合理、適當、恰到好處。合理,就是按照客觀規律和真理法則做事,適當就是適宜、妥當、恰如其分。和諧價值觀倡導的是和而不同,不同事物的合理搭配,恰如其分地組合或融合,事物由不協調達致協調,由不勻稱達致勻稱,由不平衡達致平衡。在現代社會,和諧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和諧,自我身心和諧。
仁是儒家倡導的核心價值,也是中國人普遍尊崇的價值觀。它是由血緣親情擴展而來的。“家和萬事興”是我們中國人普遍信奉的至理名言。這種帶有血緣親情的仁愛價值觀延伸擴展到朋友和社會關係之中,形成了正義、禮儀、智慧、誠信、忠誠、自強、厚德等一整套價值體係。
義是指正義和正當。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人不僅有個人利益,還有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人們應當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相結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自己的祖國遭受外敵侵犯,處於危難之際,要“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揮戈上陣,赴湯蹈火,甘灑熱血寫春秋。
禮強調做人要謙虛謹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法,不肆意妄為。中國傳統文化崇尚禮儀,有皇帝祭天的禮儀,有平民祭祖的禮儀,有婚喪嫁娶的禮儀,有迎賓的禮儀,日常生活中還有禮尚往來的禮儀,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別強調禮貌待人。
智是指明辨是非,知人善任,有自知之明,有智謀。
孔子說:“仁者愛人,仁者知人”,愛人就是做人要有愛心,知人就是做人要有智慧,善於識別人。人不僅要有愛心,同時還要善於識別好壞、善惡和是非。要有抑惡揚善的智慧和智謀。中國曆史上有一批既愛人又知人的愛憎分明的傑出人物,如漢武帝時期的軍事將領衛青,唐太宗時期的名相魏征,北宋名相寇準、清官包拯,明朝清官海瑞、抗倭名將戚繼光等。
信是指講信用,誠實守信。孔子倡導人要靠自己的勞動而合理、適宜地取得財富,不要靠坑蒙拐騙獲取財富。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強調說話做事要守信用。誠實守信,是中國人非常看重的一種道德品質。中國曆史上有許多儒商用誠實守信原則辦企業,形成了百年不倒“老字號”的企業。
忠強調國民要忠於自己的祖國。這是由血緣親情演化而來的一種情感和價值觀。當自己的祖國遭受外來侵略的時候,就像自己的家庭遭受破壞一樣,要竭盡全力保衛祖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忠還包括君子要對自己的家庭忠誠,對朋友忠誠。
孝也是儒學非常重要的一個價值觀,“尊老、敬老、養老、送老”是兒女的天職。“老有所養,少有所依”是最基本的家庭美德。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在新中國外交領域有明顯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和而不同
和諧思想認為,宇宙存在著多樣性的統一。差異不等於矛盾,事物之間的差異有時候會演化成矛盾,有時候則是和諧的必要條件,自然和社會有許多因差異而緊密合作的例子。這種“多樣性的統一”是新事物生成的基礎。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君子有不同的觀點,不盲目附和別人,卻能和諧共處。
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就是和諧思想在中國對外戰略上的體現。半個世紀以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2002年12月24日,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發表的演講就闡述了中國外交的“和而不同”的理念。他說,兩千多年前,中國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我們主張,世界各種文明、社會製度和發展模式應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鑒,在和平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2003年末,溫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說:“中國之所以選擇一條和一些大國不一樣的和平崛起之路,就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這種文化的核心就是和為貴,就是和的文化,當然我們還要和而不同,這種不同是相互補充,是相互借鑒,而不是衝突的來源。”2005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概念。
“互不幹涉內政”是中國政府奉行的一條很重要的對外政策。當一個國家內政出問題時,其他國家插手幹涉這個國家的內政,趁機煽風點火,支一派打一派,這種幹涉別國內政的做法是不道義的。中國近代曆史時期曾經遭受過西方列強的侵略、掠奪和幹涉內政,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所以,中國人民對於外國幹涉內政很反感,很不讚同。
大國尊重小國
老子的《道德經》說:“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也,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意思是說,“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遊那樣使天下百川交匯於此。大國對小國謙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取得大國的信任。所以,大國應當以謙和取得小國的依賴,小國應當以謙下取得大國的合作。大國不要有統治小國的過分欲望,小國不要過分地去奉承大國。大國小國都各自達到自己的願望,大國特別應該謙下”。
老子還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千溪百川之首領,是因為它總是處於最低下的位置。……正由於不與人爭,因而天下的人都無法與之相爭。人類唯有從相爭相殘轉變為和衷共濟,共存共榮,人類社會才有希望”。
這種觀點運用到中國對外戰略上,就會倡導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大國強國不要欺負小國弱國。大國不要以本國價值觀和政治製度為標準去衡量其他國家,更不應該對不符合自己的價值體係和製度標準的國家加以蔑視、打擊甚至消滅。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各國都應當互相尊重,取長補短,共存共贏。
最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歐盟決定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並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製裁問題發表講話,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中方一向反對對伊朗的單邊製裁,更不讚成擴大這種製裁,施壓、製裁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伊朗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複雜化、嚴重化,加劇對抗,也不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應加強對話合作,通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朗問題。
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援助、投資貿易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體現了大國尊重小國、窮國的態度。由於中國近代遭受過許多外國強加的不平等條約和借款的附加條件,有過切膚之痛。所以,中國對附帶政治條件的投資貸款的做法十分反感,也很不讚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處理鄰國關係上,中國政府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方針,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扮演著協調人的身份,在協調朝美矛盾、緩解對抗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合作組織”也是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五國本著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發展的,1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與東南亞聯盟、印度、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開展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充分體現了大國尊重小國的思想。
高處不勝寒
和諧價值觀強調全麵、辯證地看問題,反對走極端。《易經》乾卦有一個警句說:“亢龍有悔”,意思是說,龍飛到極高的地方會因空氣稀薄寒冷窒息摔下來而後悔,說明極端的狀態不能持久。老子的《道德經》曰:“物壯則老。”意思是說,過分的強壯的東西就容易趨於衰老。這些至理名言告訴我們,大國不要走極端,不要追求登峰造極的狀態。2010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會見中外記者時所說:“中國的發展不會影響任何國家,中國不發達的時候不稱霸,中國即使發達了,也不稱霸,永遠不稱霸!”就體現了這一思想。
老子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意思是說:“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躍起大步想要快走,反而行走不快。自我顯揚的反而不能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不能昭彰;自我誇耀的反而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作眾人之長。”這種思想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日益強大時,不要自以為是、驕傲自大,更不要刻意追求世界老大。在中美關係中,中國不挑戰美國的“老大”地位,在不涉及本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不直接對抗美國,善於平衡協調中美之間的利益矛盾,與美國保持“非敵非友”的關係,就體現了這種政治智慧。
合理地鬥爭
和諧價值觀,對於非對抗性的矛盾要盡量用協商、協調、平衡的方法去處理,使不協調達到協調、不平衡達到平衡。但是,對於對抗性的矛盾,如外國侵略我們的國家,我們要堅決進行自衛反擊,用正義的戰爭對付非正義的戰爭。中國有句老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對來自其他國家的欺負、壓迫、侵害,要敢於鬥爭和善於鬥爭,運用政治智慧和各種手段進行鬥爭。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就提供了對敵鬥爭的智慧。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有孔子的儒學,還有對敵鬥爭的《兵法》。譬如,在南海問題上,麵對挑釁中國主權海島的菲律賓,中國政府盡量以外交手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但是,為了捍衛本國的主權、領海和島嶼,在需要的時候,也要進行堅決的鬥爭。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係追求的理想社會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了實現這一理想目標,和諧價值觀倡導國家之間互相尊重,和平與合作,共存共贏。這些思想在中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中有明顯的體現。進入新世紀以來,“和平發展”、“和諧世界”、“互利共贏”成為中國的外交戰略。2009年9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提出了“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胡錦濤主席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理想目標直接體現了中國傳統和諧價值觀,這種提法在國際社會是前所未有的。建設和諧世界,就是要讓每一種文明都存在,讓每一種文明中的每一位社會成員都煥發出生機。它與弱肉強食、“叢林法則”、強權政治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種解決國際衝突的新思路。
本文最初發表於《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