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洲深陷難民困局 英國醫療體係“快破產”?

(2018-02-11 18:17:20) 下一個

巴黎校園的流亡者 英國醫療體係“快破產”?

http://www.wailaike.net/news-2316115-0.html

“占領”校園的流亡者

春節臨近,散布在中國各大城市的打工者陸續踏上了歸鄉之路。與此同時,在世界上的不少充滿貧困和戰亂的地方,另一種人潮卻在源源不斷地離開家園,翻山渡海到處流亡,尋求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2月2日,巴黎八大教學樓窗口,移民支援組織打出旗號“給所有人居所與證件”。

上周,法國遭遇30年來最嚴重的暴風雪,首都巴黎道路積雪深度達到15厘米,安置中心床位爆滿,上千名難民滯留在街道上,隻依靠簡陋的帳篷抵禦嚴寒。

與此同時,馬克龍政府的政治庇護和移民法改革法案已提交部長會議審議,將於2月底公布。據法新社1月中旬的報道,法案預計將“審查庇護申請所需的時間減少到6個月”,並“更有效地驅逐非法移民及其他申請移民身份被拒者”。

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約50名來自蘇丹、厄立特裏亞、幾內亞的流亡者,於1月30日起占據了大巴黎地區聖丹尼斯市巴黎第八大學的一棟教學樓,利用樓內的兩間大教室躲避嚴寒。一個主要由學生組成的“移民支持委員會”代表難民與校方交涉,並發表聲明抗議歐洲——特別是法國的移民政策,呼籲政府“結束對政治避難和經濟移民的區別”,並“為滯留法國的流亡者提供合法身份、住所和基本的生存條件”。

巴黎八大的前身是法國“五月風暴”催生的萬森納實驗中心(CUEV),以自由、民主和學習機會平等為傳統,接收大量外國學生,並設置了針對難民的教育和文憑。然而,曾經因福柯、德裏達等左派學者前輩而聞名的巴黎八大校委,此次卻陷入了與移民和學生的緊張角力。校方力圖說服難民遷入另一間沒有開課的地下階梯教室,以保證“教學機構的正常運轉和學校的安全與衛生”。但“支持委員會”以“可用空間狹小,不宜於難民安置,且讓人想到封閉的利比亞難民營”為由拒絕了這一提議。校委2月5日在《世界報》與《費加羅報》發表的媒體聲明中抱怨占領者拒絕對話,稱這批難民原本就住在拉夏貝爾門的難民救助中心,“是被學運分子拉過來的”,而學校的供暖供電“設施陳舊,且因為大量移民的共同使用受到損壞,無法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此外,盡管學校也試圖聯係救助組織為難民提供法律援助,但“一個大學並不具備為難民爭取合法居留證的權利”。該聲明立刻遭到了支持占領行動的學生和教師們的駁斥和譴責,師生們認為:“這些抹黑難民的偽善說法,是為了支持警方未來可能在這裏進行的幹預和疏散措施。”學校自上周四起以供暖設施故障為由關閉了該教學樓,但流亡者與支持委員會的學生們拒絕離開,因為“和外麵的風雪交加相比,這裏至少是個有屋頂四壁,相對溫暖的避難所。”

2月6日,格溫爾·奧布裏(Gwenaëlle Aubry)、帕特裏克·夏穆瓦佐(Patrick Chamoiseau),維爾日妮·德伯特(Virginie Despentes)、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哈烏·佩克(Raoul Peck)、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等13位知名學者、作家、藝術家在《解放報》上聯名發表文章,聲援占領學校的移民和學生,譴責即將出台的移民法改革法案。

文章分析指出,正在討論中的新移民政策草案以合理化接收難民為借口,呈現出明顯的緊縮型邏輯:在2017年難民與無國籍者保護局署(OFPRA)的審核拒簽率高達76%的基礎上,通過縮短政治庇護上訴時間,控製獲得合法移民身份的人數,同時將非法難民行政留置期限翻倍,以盡快達到滯留人數限製,增加驅逐次數。這項法案與都柏林公約相配合,將阻止絕大多數滯留法國的難民獲得庇護,強製將他們遣返至首個踏上的歐盟成員國。而行政留置中警察虐待難民甚至未成年人的行為,從2016年拉夏貝爾門救助中心創辦以來就屢見不鮮,也曾多次讓法國受到歐洲人權法院(CEDH)的處罰。

文章對歐洲深陷難民困局表示擔憂:“僅憑學生和民眾那些可敬的民間救助舉措救不了歐洲,各國政府合謀排除反對意見,是在以所謂‘難民危機’為借口,將大批的人民投進地中海的波濤。”文章呼籲法國政府停止懲罰為避難者提供誌願救助的人,撤消即將要不顧“民主”國家聲譽強行推出的新法案,認真聽取難民和抗議者的合理要求,共同建立一種以尊重庇護權為前提,正視當下挑戰、麵向未來的新移民政策。針對仍滯留在巴黎八大的流亡者,文章呼籲政府能夠“給予這些從利比亞奴隸市場上逃出來的人們合法的難民身份,而不是以都柏林公約為由,將無家可歸的人們驅趕到蘇丹、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裏這些沒有生命保障的國家。

學者們也呼籲巴黎八大校方,在這間因追求平等而創立的學校迎來50周年校慶之際,不該因畏懼困難而忘本,而應該為促使流亡者選擇這裏為庇護所的校史而感到驕傲。

國際思想周報|巴黎校園的流亡者;英國醫療體係「快破產」?

特朗普在推特中稱英國NHS為“不中用、快破產”的糟糕製度。

英國醫療體係“快破產”了嗎?還是遭遇了特朗普的“指桑罵槐”?

2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一條推特稱:“數千名英國人正因為他們不中用的國家醫療服務體係(NHS)麵臨破產而上街遊行,民主黨還想通過增稅來推動這種糟糕的非個人醫療。謝謝不必了!”《紐約時報》網站當天發表了駐倫敦記者希蘭·葉金蘇(Ceylan Yeginsu)的文章,詳細分析了英國NHS的真實現狀及特朗普此番言論的潛在動機,該文章並刊登於次日紙質版。

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係是承擔著保障英國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的福利體製,自二戰後開始創立實施,在維持了半個多世紀後,的確顯得舉步維艱。近十年來,政府財政預算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增長率(去除通脹後)僅在1.2%左右,明顯低於4%的平均增長率。轉診等待時間長的問題日益突出,一些選民將其歸結為移民對衛生係統資源的占用,這被認為是“脫歐派”在2016年8月的公投中取勝的關鍵原因之一。諷刺的是,大量外來醫療工作者,尤其是熟練護士因為感到前途渺茫而離開這個國家,進一步加劇了人員短缺。同時,今年冬天異常強大的流感疫情加劇了醫院的救治壓力,不少癌症、心髒病等危重病患者被延遲手術,床位不足甚至導致急救中心的病人等待超過12小時。

盡管如此,英國人並沒有想要放棄這一體製。正相反,數千倫敦人走上街頭的目的,並非抵製現行的公費醫保體係,而是敦促政府拿出更多資金來支持它度過寒冬。遊行者手舉的口號包括“更多工作人員、更多床位、更多資金”,“拯救生命要付出金錢,吝嗇金錢要付出生命”,以及“別碰我們的NHS”。

國家醫療服務體係曾幫助英國度過二戰後的艱難時世,是英國人最珍視和為之驕傲的機構之一,一些民調數據甚至顯示它在國民心中的地位高過王室。該服務體係機構簡約,覆蓋範圍廣,任何英國人隻要有需要,填寫簡單文書,就不用支付任何醫療費用。相比之下,美國的醫療體係保障效率較低,占財政投入比率遠高於英國,而人口平均壽命卻更低,嬰兒死亡率更高。

許多人注意到了特朗普發出這條推特的時機——就在不到一小時前,英國極右翼獨立黨前黨魁,也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剛剛在福克斯新聞的節目中表示:NHS的壓力是由移民帶來的。法拉奇稱:“政府移民政策所造成的人口危機是我們麵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有6500萬人口,但每年增加50萬人,我們沒有足夠的醫院、醫生和設施來應付。”拉法奇還警告美國,一旦引入全民醫療體係,想要再重回私人製或減少福利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英國政府首腦們很快回複了特朗普的推文,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稱她“為這一體係而驕傲”,衛生大臣傑裏米·亨特(Jeremy Hunt)則在推特上反駁美國的醫療衛生體係不能惠及全民。

在美國,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全民製醫療”。不過這一概念通常隻是表示希望健康保險能達到全民覆蓋,但對於這個一致目標如何執行,則存在矛盾分歧。由政府完全買單的醫療製度在民眾中的呼聲漸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等左派政治家敦促美國“像所有發達國家一樣,把保障醫療健康作為每個美國人的權利”。(美國雖存在醫保支付單一製,但隻覆蓋了65歲以上的美國人。)一項民調顯示,大量美國人支持單一支付政策,但並未超過半數。

2010年的《平價醫療法案》通過以前,奧巴馬總統曾對政府單一保險付費製表示支持,但最終還是采取了複雜的稅收抵免補貼立法和增稅及強製醫保的手段來擴大醫保覆蓋麵——將無保險人數從2010年的4800多萬降到了2016年的2800萬。盡管去年夏天共和黨廢除這項法案的努力失敗了,現在的醫保體係仍然如履薄冰。近期,美參議院廢除了個人強製參保令,但50人以上的企業仍必須為其員工參保。目前,低收入人群的醫保補貼製度仍保持不變,如雇傭單位未參保的企業員工仍可以自主購買健康計劃並獲得補貼。

特朗普想要通過“英國人對他們NHS很不滿”,來對現行醫療體製指桑罵槐,可惜無論英美都沒人讚成他的觀點。英國人需要有更多資金來支撐他們的單一保險付費製,但輕言放棄的人少之又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