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興詩文

時間的河水流去,也許文字可以留下一些瞬間。一個人書寫,另一個人閱讀,就完成了默默的交流。或咫尺天涯,或漸行漸遠,本是緣分或命運。
正文

拙作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隨筆年選》

(2017-04-26 13:53:28) 下一個

<多少風雲逝忘川>被選入《2016年中國隨筆年選》,這是繼<黑膠流年>在2014年入選、<北大散憶>在2015年入選後,拙作連續第三年入選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隨筆年選》。這篇文章發表在《讀書》20163月號上,也是三聯書店即將出版的拙作小集之一《在生命這襲華袍背後》中的一篇。

 

朱航滿編選的《2016中國隨筆年選》一如既往地精選2016年度於各大報刊或新媒體公開發表的隨筆精品力作,尤其是匯聚了不少名家的佳作,像餘光中、白先勇、董橋、陸文虎、王安憶、餘華、劉亮程、張宗子、止庵、孫鬱、葉兆言等等。

 

在<重建文章之美——序《2016中國隨筆年選》>中,朱航滿寫道:

 

……

記憶是最珍貴的精神體驗。我們重建記憶,就是重建精神世界,也還是重建道德文章。這一年,我們回顧過去,四十年前的“多事之秋”,諸多曆史事件紛至遝來。於是乎,便有了很多形式的紀念與追憶。但我更看重的,則是那種可能顯得比較個人化的點滴記憶,因為這其中有一種更為深沉的思考與咀嚼,不帶功利,克製、低調,卻懷抱著一種熾熱的情懷。為此,特別遴選了這樣的一組文章,分別為:李大興的《多少風雲逝忘川——我的一九七六》、趙園的《非常年代的閱讀》、張郎朗的《監獄裏的楊首席》、戈悟覺的《小院舊雨》。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我也相信,這樣帶有曆史細節又充滿沉思意味的文章,應該是多的。而我從這些文章的背後,讀到了一種對於曆史真實的尊重,對於時代喧嘩的警惕,對於曆史荒誕的沉思。這種不偏不激的態度,是經過那段荒誕而又殘酷的歲月之後,沒有被損害、扭曲,又能夠直麵慘痛和正視傷害的心靈,才能真正作出的最為真誠的回應。而他們幾位筆下的文章,之所以能夠成為我所看重的佳構,便還在於一種自覺於重建的精神襟懷,他們是能夠超越一己之情緒的,而又不遠離可以證實的自我印跡。我們應該重視這樣有價值的聲音,深沉而悠遠,內含穿透之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夕陽影裏一歸舟 回複 悄悄話 祝賀!!有別的年份的,還沒有2016,隨筆、散文、雜文都喜歡。
若妖 回複 悄悄話 可喜可賀!為你高興!
eRandom 回複 悄悄話 恭喜!曬一下原文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