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象形文字的數字係統比較

(2024-07-19 06:32:50) 下一個

有一首寧夏花兒叫《淚花兒把心淹了》,曲調悠長,詞意惆悵,頗似遠古的回音。歌詞大致如下,“走咧,走咧,走遠咧,越走越遠了。心裏象刀子者攪亂了,眼淚的花兒把心淹了。褡褳裏的鍋盔者輕下了,心上的惆悵者重下了”。這首花兒據說出自王洛賓之手,我常聽不厭,每聽必思忖,往哪走?後來想明白了,往哪走?還不是一路向西。去西天取經,怎是大唐的首創?從夏商就開始了,一走就是四千年。

一般認為,蘇美爾文明(Sumerian Civiliazation 4000 BC – 1800 BC),古埃及文明(Egyption Civiliazation 3315 BC – 330 BC),和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azation 3000 – 1300 BC),和華夏文明(Chinese Civiliazation 3700 – 206 BC)是東非和亞洲地區率先崛起的四大遠古文明。下圖為西方學界普遍接受的文明時序,紅色區間的劃定以青銅器的使用為標準。從時間順序上看,蘇美爾文明在先,古埃及和哈拉帕文明緊隨其後,華夏文明稍晚,相當於前三者滅亡後,於東方崛起的新文明。當然,對於文明的起點,學界意見並不一致,一批中土學者試圖將華夏文明的上限往前推。然而,他們無法否認的是,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 - 4000年,是新石器晚期。新石器晚期是青銅器文化的形成期,銅石並用,而龍山文化的標誌型器物是黑陶,而非青銅。這就是說,再怎麽往前推也推翻不了“日落西山,複出於東”的大格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邊公園' 的評論 :
我喜歡平等交流。不妨多說點。

不記得在哪裏我曾說過,華夏文字象圖形字(proto-cuneiforms)的少,象楔形字(cuneiforms)的多。這暗示,華夏文字向楔形字的借鑒可能是一個長達千年的過程。比較過一定數量的字後,你自會得出這一結論。

我把六書分為兩組,{ 象形,會意,指事,形聲 }為一階規則; { 轉注,假借 }為二階規則。一階規則是造字規則,前三者造原子字符,形聲造分子字符(該規則與蘇美爾語的case markers和拚音化改造有關)。二階規則是使用規則,應該是有華夏特色的規則。但六書並未窮盡造字方法,楔形字裏常見的{ 疊加,對頂,交叉,立方 }也見於華夏文字,詳情參見《堆疊造字法》一文。最能說明問題的當數會意字,無形可象,卻有字可象。改天另起一文,專門比較一組會意字,see if it makes sense to you。
海邊公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來罘' 的評論 : 如果是亞述時代向東傳播,當時的蘇美爾文字已經是成熟的音節文字了,象形的痕跡已經不多了。似乎不太可能傳到中原又從象形從頭開始。再者,甲骨文或金文怎麽都沒有一點丁頭字的抽象形態。

蘇美爾和埃及文字跟漢字一樣,都有“六書”。六書不但是文字的結構類型或造字方式,從中也可以看出文字的一些進化過程。從象形開始,然後是會意、假借,最後是形聲。蘇美爾、埃及、漢字這三種自源文字都可以見到六書的獨立發展途徑。

我對漢字了解得多一些,蘇美爾文字隻知道一些皮毛,這些問題隻是請教。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邊公園' 的評論 :
視野有限,很少讀牆內學者的東西。有興趣一讀。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在《象形文字連續又如何?》一文裏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當你或拱玉書比較過足夠多的會意字之後,你們可能會改變說話的口氣。畢竟文字比較靠實證,缺乏底層工作的理論終究是虛的。
海邊公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來罘' 的評論 :關於文字相像,自源文字都是從數字和象形字開始。象形字,其實就是所指實物的簡筆畫。同一類實物,在不同的文字中字體接近或相同,都是很自然的事。至於數字,其實也是一種象形(有人稱“象意”),一點或一劃代表一,二點或二劃代表二,等等,在不同文字中都差不多也不奇怪。不知您有未讀過拱玉書等人著的《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其中就談到這個問題。他認為人類思維的共性也是形成文字相似的原因之一。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寨西路' 的評論 :
乍看Ramses諸世的石雕,感覺個個貌如潘安,乍看Gudea的石雕,感覺麵似彝族頭人。人物雕像不會說謊,也不掩飾人種的近似。這種相似性所產生的感覺既模糊又微妙,一經挑戰便會動搖,一經附和便會加強。看多了,信心才會堅定。
小寨西路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猜測古埃及人與中國人有些什麽關係。發黑,淡膚色,象形文字。古羅馬滅了古埃及後一些人可能逃往東方。逃的人不會是手藝高超的匠人,因此中國古代玻璃製造技術沒發明??

我瞎說而己,考古隻學了一學期,全還給老師了,慚愧

Lacedaemon 回複 悄悄話 還真不好說。古漢語和現在的普通話完全不同。可以找出很多源自古埃及的子。比如“日”,不但寫法一樣,發音都是一樣的。
=============================
海邊公園 發表評論於 2024-07-20 07:35:37
...
再者,如果漢字西來,不可能憑空而來,而是寫在書寫材料上帶過來,這種書寫材料也一定會跟文字一起傳承下來。蘇美爾的楔文是刻在泥版上,但漢字從來沒有這樣的傳統。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邊公園' 的評論 :
首先感謝你的繩結說為我打開思路。直到目前,我仍感覺金文裏的肥筆與繩結的相似度高到不容斷然否定。隻是,僅憑這一點就認為“漢字是自源的,從結繩過渡而來”,聯係太過單薄,英語裏叫thin air。Thin air可以讓人警覺,但不足為憑。在我看來,暫時懸置為好,等待更多旁證。

至於書寫材料,你的疑問的確在理。泥板不怕腐蝕,哪怕挖出一塊也行。可惜,一塊沒有。是不是有這種可能?象形文字向東方傳播的時候,已是泥板與papyrus並用的年代。有不少亞述浮雕表現兩個閹人聽寫,一個用泥板,一個用布帛。華夏與兩河相隔萬裏,無論走海路還是旱路,泥板都太過沉重,不易攜帶。楔形字更有可能是跟隨布帛傳到東方的。但布帛容易腐爛,所以我們能見到的多為保存於甲骨,陶器,青銅器之上的文字。當然,這一推測也屬於thin air。

不過,字形的相似性已不是thin air。到目前為止,已找到2,200個字例,已經超過日文當用漢字的1850,日後會有更多。我的主要論據是建立在字形相似性上,不受介質影響。而且,大麵積的相似性不容以偶然性為由而輕易否定。
海邊公園 回複 悄悄話 傳說是“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金文數字很多都有繩結的痕跡。一般認為,金文是當時的正體,甲骨文是當時的草體或簡體,因為在甲骨上刻字不易,難免會將就些。從金文數字這點,很大程度上就可證明漢字是自源的,從結繩過渡而來。

再者,如果漢字西來,不可能憑空而來,而是寫在書寫材料上帶過來,這種書寫材料也一定會跟文字一起傳承下來。蘇美爾的楔文是刻在泥版上,但漢字從來沒有這樣的傳統。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cedaemon' 的評論 :
無法否認。之所以取其圖有兩點考慮,
一,該圖與德國文字學家對世界書寫係統的發展所作的樹形圖基本吻合;
二,佩服其對哈拉帕印章的深入研究。
是不是有點愛屋及烏?
Lacedaemon 回複 悄悄話 Dennys Frenez 一家之言而已。兩河文明最早的城市已經超過9000年,華夏那時還住在樹上或地穴裏。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tador ' 的評論 :
這符合考古發掘所揭示的現象,三星堆的青銅器遠比同期的中原器物精美,阿卡德王Sargon(2334 BC – 2279 BC)的頭盔精美程度又在三星堆器物之上。邏輯的結論是,高新技術源頭在西,水往低處流。
Matador 回複 悄悄話 就鑄造工藝的先後而言,西亞在先,商周的鼎等器皿在後,所以一般說法是西亞的工匠跑去了華夏。
來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您是有心人。我深知自己給不出精確的斷代,對夏商周斷代又將信將疑,故廣采滿足自己需要的年代。圖來自西方學者Dennys Frenez,各文明年代數來自wiki。大概滿足示意的需要,意思是文明西來。同意你“更西更強”的判斷,落的是具體的蘇美爾文明,其更強的後繼被簡略的敘事給掩蓋了,日後將起專文澄清這一點。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年代數和圖嚴重不匹配啊。
東地中海新月沃地文明的確是在三千年前,不明原因地衰落了。不過人家已經文明了至少三千年,而且是同時期可考的唯一人類文明。也算是夠本了。
其文明擴散後,往西坐船走出了希臘羅馬文明。往東騎馬有了波斯古印度,由傳出殷商三星堆文明。所以什麽西落東起,完全扯淡。人家隻是更西更強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