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願者。夫淨土般若舟航,要以信為點頭探水,行為篙櫓風帆,願為船柁撥正。無點頭探水,則不知通塞淺深。無篙櫓風帆,則不能至其所止。無船柁撥正,則無約束要製。故次行以明願也。
這一段教導我們觀察修證淨土的緣起,從而明確行後要了解願的原因。
“淨土般若舟航”,是指般若像一艘航船,能引導著自己趣向淨土彼岸。也就是,以般若眼目般的指導作用,攝持著自心趣向淨土極其甚深、圓滿的果位。平常會說到“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般若經》也說,就像向導帶著一群瞎子前往城市那樣,般若攝持其餘諸度趣入一切種智大城。“種智”和“淨土”是一個意思,隻不過從依處說為“淨土”,從靈明的自性稱為“種智”。也就是,最終是要消盡一切虛妄分別呈現出的穢土相,而回歸到常寂光本來之地,這就是徹證淨土,與成佛同義。因此說“般若為導,淨土為歸”,以般若見到了諸法實相,比如見到空性,就能夠斷除虛妄我執所起的各種障礙,當客塵消盡,本來的心地就會徹底彰顯,這就叫“淨土”。
現在求生極樂淨土,是證入自心淨土的大方便門。也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加被,會使得我們的心徹底開發。這樣的話,會證到法性土,會出現自受用報土,會出現攝化聖凡的他受用報土和化土。要像這樣了解,般若作為道的主體或眼目,能夠引導我們的心證入三身淨土。
現在從往生極樂淨土來講,淨土是果,般若是舟航,緣起上充分相應就能到達果地,如果因緣不具就無法到達,所以要從正反兩方麵指示證入淨土的因緣,這個因緣攝在信、願、行三大要素中。正麵用譬喻來說,“信”好比點頭探水,能測到前方水路的情形;之後以“行”作為篙櫓風帆,向著淨土真實趣進;“願”是船柁撥正,它作為製約因素,掌控著心決定往淨土走。反麵來說,假使沒有點頭探水,不知前方水路通暢還是堵塞、水是深是淺,這樣不明見狀況,就會入歧路、失誤、不到位、不知進程深淺等等;沒有篙櫓風帆,那就缺少直接趣向果地的行進力量,也就不可能到達目的地;沒有船柁時時拔正方向,讓心不流落他處,也沒辦法趣向果地。像這樣,沒有願攝著自心向果地前進,心就會因為缺乏約束而流落到其他地方。這樣就能決定,信願行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明了信和行的內涵後,有必要明知願的內涵。
再具體認定信願行三者的內涵、作用。首先要知道,三者都是指極樂淨土法道方麵的信、願和行。其次要知道,這三者代表往生的緣起,隻有緣起上修集圓滿,才會實現一生生入淨土的大果報。所以,在一切時處中都要掌握這三大要素,在自身上修出來。接著又要明白,三者各司其職,它們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勝解信就像明見淨土道路的眼目,淨土之道的修行好比前往淨土果地的實際行動,淨土願緊密地攝持,好比時時製約自心往淨土走。有了三要素的掌控,自心就一直向淨土趣進。因緣一旦集聚到量,就決定生入淨土,這是緣起法則所致。相反,三要素空缺,哪怕隻缺失一個,也不會往生淨土,因緣上薄弱,也不會得到高深的果位。因此,要想得淨土聖果,就要在因地把握好緣起。
由於淨土是圓頓的法道,上至等覺菩薩都可以求生,下至五逆十惡也可以修持,所以,在三要素上有非常廣大的內涵,可以一級級地講深、講廣。但按我們初機者的情況,從基礎的一分來說,勝解信就是在緣起上認定,往淨土走的路是怎樣的?利益是什麽?往穢土走的路緣起如何?結果如何?在這兩方麵達成勝解以後,就會發起後麵的願欲,會有欣厭的內涵。接著就會有實行。
現在從最淺的一分來說,所謂的“勝解信”,要明白,如果我貪戀娑婆念世間法,比如念貪嗔癡,念飲食男女、聲色名利等,那就是往輪回走,不是往淨土走。而往輪回走唯苦無樂,會輾轉地發展演變。這就是緣起上的認識。也就是勝解信作為點頭探水,知道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接著反過來會明白,如果能勝解阿彌陀佛救度的力量,勝解阿彌陀佛建立的極樂淨土,以及給予我們往生到那裏的勝妙方便等等,那就能認定:如果我一心想脫離娑婆苦海,往生極樂佛國,從而心念彌陀、心想淨土,這樣的緣起方向就是往淨土前進。將來得到的利益是,一旦得佛力攝引,往生到了淨土,就再也沒有退轉的緣,生煩惱、造有漏業的緣,從此永絕生死,到達永樂之地。
像這樣,初步對於淨土開了眼目般的勝解信,見了道路,就能發起真實的欣厭,有了願欲;然後時時以這個願,掌握著心的方向往淨土走,那就是起了實行;這樣不斷地真實修集正行和助行,再做回向,以緣起的力量就決定往淨土的方向走,不會落在別的方向,最終將實現往生之果。
這樣就明確,我們了解了信和行以後,還要知道願的差別以及最好的做法,從而非常準確、真實地把握好往生的緣起。
發願的差別:
第所發之願,有通,有別,有廣,有狹,有遍,有局。通如長途修懺課誦,古德所立回向發願之文。別則各隨自己之意所立。廣如四弘,上求下化。狹如自修自度,決誌往生。局如課誦有時,隨眾同發。遍則時時發願,處處標心。
所發的願有通別、廣狹、遍局三對差別。“通”是共通,像大眾長期共同使用的課誦裏,古德所立的回向發願文等。“別”是特別,指按個人意願立的願文。“廣”指廣大,比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等,有極廣大的“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願的內涵。“狹”指狹小,比如自修自度決誌往生,隻局限在個人求往生上。“局”指局限,比如每天課誦一段時間中,隨大眾一同按照願文作發願。“遍”指周遍,時時處處都發願,標明自己的心誌。
要須體合四弘,不得師心自立。
“體合四弘”,指淨土是大乘佛道,無論哪種發願,體性上都要合於菩薩道共通的總發願——四弘誓願。總的要旨就是上求下化——願得無上佛果,下化一切眾生。
發願時要用智慧來確認所希求的目標是怎樣的?這是不是具大義的方向,能完全開發心性,達到無上果位、普利一切有情的方向?如果是,那就是大道原則,應當按照這樣的體性來發願。“不得師心自立”,是指不能隨分別心的想法隨便立願,因為分別心會錯謬或狹小等。如果按世俗規則、種種錯誤觀念立願,那就會目標不對、道路不對等。如果隨狹小心量來發願,那願也會不究竟、不圓滿等。因此,唯一要隨順三世諸佛菩薩的共通大願——四弘誓願來發。
《佛學大辭典》裏解釋:諸佛有總願、別願。四弘誓願是總願,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必發此願。由於所願廣大普遍,因此稱為“弘”。自製其心,所以叫做“誓”。(發誓非成辦不可,一定照此實行不作改變,這叫“自製其心”。)誌求滿足,所以叫做“願”,就是立誌要尋求、滿足大願為止。緣四真諦而發這四願。《止觀大意》中說: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緣苦諦而度無邊眾生的願;二、煩惱無數誓願斷,是緣集諦而斷無盡煩惱的願;三、法門無盡誓願學,是緣道諦而學無盡法門的願;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緣滅諦而成無盡佛道的願。
大率所發之願,宜別不宜通。通恐隨人語轉,而自無繩準。別則自己標心,克誌進取。
對於三對發願的情形,應當知道取舍。如果能取其真實、廣大、周遍,那就會在願上達到切實相應。由於緣起上非常充分、真實、周遍,就會攝持著心一直與西方淨土相應,與成佛之道相應,與廣大菩提心相應。因此大師說,大抵所發的願宜別不宜通。“通”恐怕隨著別人的話語轉,自己沒有準繩。“別”就是自己處處顯明心意,克定誌願而進取。
一般來說,“通”指大眾在一起隨文而念,但自身沒有決定的誌,這樣就變成了泛泛悠悠,不是由衷而發,這樣利益就小,往往是表麵的。“別”是指由衷而發,自己特別標定心願,立誓進取,這就相當真實了。
若能隨通文而生決誌,此則雖通而別。若於別文而久生濫漫,此則別亦成通。
然而要知道,通別不是死的,通中有別,別中有通。如果能隨通文而生決定誌願,那麽雖是大眾共同使用的願文,也成了自家的發願。對於每一句,內心都的確有勝解、有猛利的希欲,在自心中克定誌願,這就成了別願。如果對自己所寫的特別願文久久生了濫漫,念起來毫無約束,隻是口頭敷衍,雖然是別也成了通。也就是說,時間一久就成了通套,隨口念念而已,沒有由衷的願心。
又宜廣而不宜狹。廣則所發之心大,而所克之果勝。狹則所發之心小,而所獲之果劣。
再者,發願宜廣大而不宜狹小。“廣”則所發的心大,所成的果殊勝。一切都依緣起,緣起又在自心,心大就量大、果大,所以應當廣大,不應當狹小。“狹”則所發的心小,緣起小、量小,所得的果就劣等。這就是緣起上隨心顯現的道理。
比如,按照普賢行願王來發願,願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佛刹極微塵數世界裏的諸佛、眾生等,達到全法界心、盡法界量,又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就是極其廣大的發願。以這樣的大緣起,將來成就的果就極為殊勝,能夠證入諸佛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再者,這又是由往生淨土能夠速疾成辦的,所以要發廣大願。因上的量有多大,所得的果就有多大,因上有多圓滿,果上就有多圓滿。這樣了解後,我們應當發廣大的誌願。
宜遍而不宜局。局則標心有限,數數間斷於期心。遍則念念要心,刻刻圓成於樂土。
再者,發願之心應當周遍,而不應局限。局限就是隻在規定的幾分鍾裏標明心意,之後數數間斷這種希求之心,力量不能相續,作用力就小。如果周遍,時時都有這樣的願心攝持,那就成了念念都在約定自心,刻刻都在圓成樂土。如果我們時時都有淨土大願的緣起在,乃至達到夢寐不忘的地步,時時刻刻都是願生淨土、願見彌陀、願圓種智、願度眾生,這會使得我們的心一直往淨土走。因此,發願要周遍在一切行為中,要貫徹始終。
那麽這一條具體怎麽操作呢?總的來說,當我們誦經、聞法、行善等時,最開始要有殊勝的發心,最後要有殊勝的回向。結合淨土,發心就是發“往生淨土成佛度眾生”的菩提願心,發“願攝持一切眾生往生極樂淨土、共同成佛”等的願心,以此大願攝持來修一切法行。每當做好了功德,最終都要回向:願一切眾生同生淨土,願自己生淨土後速得成就,遍入十方世界利益一切眾生。像這樣,做了一切善行後,都要有淨土的往相和還相兩種回向內涵。“往相”,指願攝一切眾生共同生到極樂世界。“還相”,指在淨土得了大成就到達園林遊戲地門後,就要化無數身,入到一切世界裏利益眾生,這是我們最終要實行的地方。也就是,往生淨土成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不能沒有這兩種回向。像這樣,把淨土菩提心或菩提大誌願貫穿在日常一切修行中,這就是修淨土願的大要點。
總結信願行為淨土綱宗
如此三法,可謂生淨土之弘綱,覲彌陀之寶筏。一切淨土法門,舉不外乎是矣。
最後幽溪大師總結說,上麵說到的信願行三法,可以說是往生淨土大道的大綱領,是覲見阿彌陀佛的大寶船,一切淨土法門的要旨不出這三大要點。所以,淨業行者要把握好這樣的淨土大綱宗,在自身上努力地修出它來,而且要日益增上圓滿。這樣就會一生生到勝妙淨土,頓時得到解脫果位,速疾開發本性,圓滿普賢行願。就像《行願品》所說,“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將到達生命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