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君的博客

原創作品發表於微信公眾號“精致小號”
正文

窮人,你為什麽要窮大方?

(2016-12-31 11:08:11) 下一個
2016-12-02 楓葉君 

像我這個年齡的人,因為小時候受的是“革命教育”,曾經把富人和窮人賦予了政治涵義:富人大多為富不仁,窮人大多品行端正,所以,窮人雖然穿的破衣爛衫,但形象卻是無比高大,在電影或舞台上,當他們手持扁擔,怒視身穿錦緞的惡霸地主時,他們簡直就是革命與正義的象征。

 

窮人的真正落魄大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近二十年,因為時代的轉型,富人成了企業家,窮人便再也沒有了可炫耀的資本,當年的政治標簽都往事如煙般地隨風而去,剩下的便是嚴酷的現實:以驚人速度暴富起來的富人被賦予了能力和才幹,甚至是人格的魅力,而窮人則大多被認為沒有本事混社會,錢幾乎成了社會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尺度。雖然社會上偶爾也“正義”一把,將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某個窮人拿出來展示一下,但終究改變不了嚴酷的現實。在高檔住宅拔地而起,豪華轎車滿街亂躥的年代裏,窮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心理不平衡。

 

於是,有專家出來答惑解疑了,窮人為何窮?富人為何富?答案不一而足,主旨不外乎富人會賺錢,窮人沒摸著賺錢的門道,貌似在給窮人指點迷津。

 

我當然沒有專家高明,也不知道窮人如何才能變成富人,可身邊也見過一些窮人和富人,也觀察過他們,雖然不及專家那樣細致到可以為人寫傳記的程度,卻也了解了不少,其中一點給我的印象極深,那就是人大多很大方,因為是窮人,所以他們的大方隻能歸結為窮大方。

 

窮人本來手頭就緊巴,可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看重錢,花起錢來手並不軟,可細細想想,那些錢在他們的兜裏或銀行賬戶上也並沒有多少份,可是他們就是不太在乎。這樣一來,他們能攢下多少錢就可想而知。招待親朋好友也是,大方得很,有時候被招待者的收入是他們的幾倍,可他們的大方程度往往超過了被招待者的預料。

 

當然,我沒有苛責他們的意思,李嘉誠不是有一句話嗎?吃完飯後搶著付賬的人,不是不知道錢的寶貴,而是因為他們把友情看得比錢更重要。他們確實是這樣的。隻是,他們應該掂量掂量自己兜裏有多少錢,量力而行才是,可是據我觀察,身邊有不少窮人大多“用力過猛”,這種“用力過猛”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相反,被招待的人則是感覺得到的。

 

窮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心太軟,好感動,一點小事兒就可以讓他們善心大發,感動得痛哭流涕,有的甚至恨不得把自己的命搭上去,去解救別人於“水深火熱之中”。殊不知,自己與被解救者是差不了多少,在旁人看來,這感動得眼圈發紅的窮人自己需要解救的地方多了去了。可是,這些窮人就是改不了這個毛病,遇上點事情就感動,一感動就掏錢。在他們看來,我的錢袋癟下去不算什麽,但是我的“義”卻在天地間立了起來。

 

我確實沒有揶揄,我隻是想說,身為窮人,能不能量力而行呢?總不能把自己早晨吃個雞蛋的錢省下來,去接濟其他更窮的人吧?把自己那點可憐的退休金攢下來,寄到遙遠的山村,可是自己的平房漏雨了都不舍得修繕,大冬天的都不舍得用暖氣,這是何苦呢?就算要往貧困山區寄學費,恐怕輪上好幾圈也輪不上你們吧?王健林們蓋了那麽多高樓大廈,馬雲和劉強東們賣了那麽多東西,李彥宏們賺了那麽多廣告費,範冰冰們掙了那麽多出場費,他們有的是錢捐,你們身為窮人,為什麽愣要往上擠著湊熱鬧呢?你看看有錢人吃的喝的是什麽,掉個渣渣都夠你吃一年雞蛋的了,你說,解決學費的事兒用得著你操心嗎?

 

我的家鄉在海邊,每年夏天都有遊泳者淹死的事發生。記得上小學時,有位班主任在暑假前對班上同學進行假期安全教育,他說,如果見到有人落水,不要貿然下水救人,要盡快呼喊周圍的大人。同學們都感到有些詫異,在那個年代,社會上都講舍己救人,怎麽能見死不救?老師解釋說,不會遊泳的人貿然下水救人,自己也會陷於危險。即便會水,因為落水者的恐慌,會死死保住解救的人,往往會令兩人都有生命危險。現在回想起來,這個老師還是很實在的,沒有說高大上的話,但是講的東西在理,他的意思是說,解救別人,得在你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否則,隻會徒增損失。

 

拿上麵的例子說,如果那個被救濟的山區孩子有了學費,可是你這個退休老人因為生活清苦身體垮了,這算是兩好並一好,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呢?再說,事情還沒有糟糕到必須有你來出麵的地步。就好比南海真開打了,總不至於讓你一個六七十歲的人上前線吧?

 

想學富人致富還早了點,對窮人來說,先要改掉心太軟、好感動的毛病,這就像學舞蹈的孩子一樣,別忙著跳舞,先把腿壓好了再說。不然,這毛病會影響到方方麵麵。下麵這段流傳於網絡的小段子也很能說明問題:

 

在某城市一間狹小、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裏,一個頭發蓬亂的瘦弱青年手裏攥著5塊錢一包的劣質香煙,一邊用手機刷著帖子,從廢品收購站買回來的舊電視正播放著抗日神劇,眉頭緊鎖的他陷入了沉思:中國下一步該怎麽走?要不要盡快奪回釣島?殲20還有哪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如何突破國外在尖端武器高技術方麵的封鎖?一個個難題需要他思索、決擇。此時,傳來踹門的咣咣聲:“開門!查暫住證!”聽見這聲音,青年心驚膽顫,慌忙關上電視跟手機,再也不敢發出半點響動,直到外麵的人走遠了,才敢坐到板凳上,重新打開手機,在評論裏打上:“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中國不怕任何國家! ”但沒過多久,又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這次是房東:“都幾號了?房租打算拖到什麽時候?”青年關上手機哀求道:“這個月大米白菜都漲價了,錢不夠用,再寬限兩三天,等發了工資有錢馬上交。”房東狠狠地回了一句:“最多兩天,再不交房租,卷鋪蓋滾蛋!”說完罵罵咧咧地走了。等腳步聲遠去,青年再次打開手機,在評論上狠狠打上這樣一行字:“釣魚島是中國的!日本人給我滾出去釣魚島!”

 

不用多說,這個悲催的青年也是個窮大方——高漲的政治熱情的窮大方。連自己的立足之地都還沒有解決,就開始操心國家的安危,想的是不是太多了點?愛國熱情固然可嘉,可是更重要的是先解決自己的具體問題,釣魚島交給拿著優厚薪水的海監和空軍豈不是更好?屁民操心天下大事,跟窮人窮大方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去做按常規來說並不屬於自己本分的事情。

 

跟很多窮人的窮大方相比,富人的吝嗇就十分可鄙了。按理來說,富人應該更大方,口袋裏錢多嘛,也有能力多做一點。可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依我的觀察,很多富人都是很吝嗇的。一百塊錢,在許多富人眼裏比在窮人眼裏都值錢得多,這確實有點不符合邏輯。同樣一點利益,窮人都覺得可以舍棄,富人卻因為舍棄這點利益而心痛得不得了。

 

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很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做高管,收入很好,在北京擁有三套大房子,而且是在最好的地段,按照目前京城的房價,這三套房子就值了大價錢。可是,他卻節省得很,在飛機上吃不了的小麵包和小盒黃油都能帶到地麵上,再充當一次早餐。到澳洲出公差,拿著差旅費,卻要等到超市晚上快關門了,去買大減價的水果,說這樣能省不少錢。可見,一兩個澳元在他眼裏比在那些窮人眼裏值錢多了。自己省錢,這還好理解,可是他和朋友們一起吃飯時也省得很。有時候輪到他做東,菜一定是點便宜的,而且點的菜不夠吃,每到這種時候,他自己就吃得很少,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他這樣斯斯文文地,別人也都不好意思吃,因為幾筷子下去,盤子就見了底,誰還好意思再揀菜?到了光盤的時候,他也不說再要兩個菜,別人礙於情麵,也隻好說吃飽了。可是如果是別人做東,這位朋友吃得比誰都歡,還邊吃邊點評,一副美食家的派頭。這位朋友兜裏一點都不差錢,如果是自己吃喝遊玩,倒是出手很大方,可如果是招待別人,那就是非常摳門兒。

 

還有一位朋友在多倫多賣衛浴產品,有好幾家分店,也算是個小有成就的老板。因為產品從廣東進貨,到了這邊,人民幣直接標成加元,出售時在正常價旁邊標個頗有誘惑力的優惠價,其實,就這優惠價就比從廣東進貨的價錢不知高了多少。幾年下來,這位朋友賺了不少錢,住的是豪宅,開的是豪車。可是,在他的店裏,洗手間條件十分簡陋,不僅沒有加拿大公共洗手間裏的標配幹手器,連擦手紙都沒有,那些逛店的客人洗手之後隻能用“甩手療法”,讓手自然風幹。他沒有錢安個幹手器嗎?完全有,可是他舍不得。對他來說,隻要客人買東西就行,安裝幹手器,對他來說那就是經濟損失。不僅如此,在他的店裏,不光沒有飲水機,連燒開水的電水壺都沒有,幾個打工的小姑娘都是自帶瓶裝水,茶是喝不了的,因為沒有開水。和前麵那位國內的朋友一樣,這位多倫多的老板也是同樣秉性:給自己花錢可以,給別人花一塊錢都心疼得抓肝撓肺。

 

富人是不是都這德行?我不敢妄下結論,可是,這些年所見所聞給我這樣一種印象,富人確實大都比較吝嗇,都很葛朗台。有人可能會不同意,人家富人不是也捐款嗎?不錯,富人是有捐款的,可是那點錢跟他們的財富相比,遠遠談不上大方,相反還十分吝嗇,如果按比例說,遠遠比不上許多窮大方的窮人。可是,也正是因為這種吝嗇,這種把錢看得無比重要的“精神”,讓富人比窮人對錢有更加強烈的渴望,他們賺得多,算計得多,同時又緊緊捂住口袋——當然,這種“捂”更多地是針對旁人,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就成了富人。而那些本來對錢就看得不那麽重的窮人,賺得少,手還鬆,還時不時地窮大方一下,天長日久,身上就窮得叮當響了。

 

當然,富人也不是什麽時候都吝嗇,當他們發現,有的人或有的環節關係到他們賺錢時,他們會不惜血本,用錢鋪路,以便讓自己轉回更多的錢。至於對那些在他們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情,他們是斷然舍不得花錢的,因為富人有自己的原則,錢撒出去是要見回頭錢的,沒有回頭錢的花錢等同於肉包子打狗,他們是不會做這種傻事的。相反,窮人花錢時大都不怎麽圖回報,更多的是圍繞著情或義,沒有那麽多返利的算計。

 

前幾天,微信上刷屏“羅一笑”,我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中說,自己很感動,要捐款,不捐點錢心裏安穩不下來。我回複她說,人家當天都5萬元封頂了,你想捐也捐不了了。她給我發了一個信心滿滿的V字手勢,說,沒關係,明天一早我就捐款,肯定排得上隊。其實,這位朋友一點也不富裕,日子甚至可以說過得挺緊巴,每次見到她,都說房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孩子課外輔導班的學費也讓她頭大。可是,這並不能阻礙她對“羅一笑”的愛心,死活都要隔空捐上一筆。羅爸爸的房子比她多,比她大,這是我剛剛才知道的。看著手機上朋友笑容燦爛的微信頭像,我恍惚間覺得她和那個住潮濕地下室,抽劣質香煙,交不起房租,卻要在鐵血論壇上大肆討伐日本鬼子的瘦弱男青年非常相像。

富人的吝嗇和窮人的大方是這個世界的兩道風景。會賺錢的富人因吝嗇而更加富得流油,而本來就無生財之道的窮人因大方而變得更加困難。相對於富人的城府和冷靜,窮人太容易激動了,一激動人就容易失去理智,本來就很幹癟的口袋隻能更加幹癟。還記得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結尾的那場戲嗎?除夕夜,在掛滿錦旗的好夢一日遊公司,四個合夥人一起吃年夜飯,喝得迷迷糊糊的姚遠突然想起自己的房子,此時正被一個身患癌症,從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單元房的女人和她丈夫住著,那單元房是姚遠和周北雁準備結婚的新房。

       公平地說,窮大方的窮人的確不應該受到苛責,他們是誠心的,充滿愛心的,就像電影中姚遠說的“成全了別人,陶冶了自己”。可是想想他們自己的困難,又覺得他們實在不必如此。我忽然覺得,那些富人們,尤其是那些富豪們,看著正義凜然的窮人們的窮大方,心裏不說不定已經偷笑過好多回了吧?

 

原文發表於微信公眾號“加拿大的那些事兒”

掃描二維碼關注,閱讀更多原創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nix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傻錢還是撒錢?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富人賺錢,窮人傻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