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首歌能讓人回憶起一個特定的年代,那麽這首歌無疑是成功的。在許多人眼裏,《龍的傳人》就是一張上世紀80年代的流行音樂標簽,它留給人們的是關於一個時代的記憶。它的作者是侯德健。
今天,侯德健的名字在人們的記憶中已有些模糊。可是,就像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著名演講中所說的那樣,"老兵不死,隻會凋零",侯德健也是如此,他創作過很多優秀歌曲,僅憑其中一首《龍的傳人》,他便會永遠留在中國人的記憶中。
時隔多年,重溫《龍的傳人》,帶給我們更多感動的不是它的曲調,而是歌詞,它讓我們想起台灣。如今,這個孤島上的音樂人有誰會去寫一首回顧國家和民族的歌?即便有這樣一首歌,又有多少年輕的台灣人會認同它?1978年的侯德健不過是一個22歲的年輕人,而今天這個年紀的台灣人有多少會有“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裏常神遊長江水;雖不曾聽過黃河壯,澎湃洶湧在夢裏”這樣的情懷?又有多少人會喊出“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這樣的心聲,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龍的傳人》是在中美建交的曆史大背景下創作而成。1978年12月15日,中美宣布建交的消息令台灣民間陷於哀傷情緒,當時正在台灣政治大學讀書的侯德健意識到,外國的一個舉動,總能讓海峽兩岸中一方高興,而另一方失意,這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處於分裂狀態,唯此,外國才有很大的回旋空間。可是,不管怎樣,海峽兩岸的人民同屬於一個中國,都是華夏兒女。正是在這種情緒的激勵下,12月16日,侯德健奮筆寫出《龍的傳人》。
1978年的台灣仍處於戒嚴狀態下,《龍的傳人》歌詞寫好後須送交行政院新聞局審查。原歌詞中有一句“四麵楚歌是洋人的劍”,考慮到美國和中華民國剛剛斷交,新聞局怕刺激美國人,將這句歌詞改為“四麵楚歌是姑息的劍”。
《龍的傳人》被新格唱片錄製完成後,播出後很快流傳開來。由於看到歌曲對凝聚島內人心的作用,國民黨政府的官媒開始大力宣傳這首歌曲,從而使《龍的傳人》成為島內婦孺皆知的歌曲。
八十年代是一個”甜蜜蜜“的流行音樂時代,在這種卿卿我我的背景下,《龍的傳人》的詞曲風格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從歌詞中,人們感受到了曆史,觸摸到民族心靈的傷痕。侯德健本人坦承,歌詞的創作靈感與八國聯軍侵華史實有關。雖然歌詞的創作時間與八國聯軍侵華僅過去78年,但歌詞還是用了“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巨變前夕的深夜裏”這樣的表達,或許,那時在侯德建腦海中浮現出的,不僅僅是1900年的八國聯軍,還有1895年的甲午戰爭,甚至1840年的鴉片戰爭。
1900年,侵華八國聯軍部分將領在北京合影
1983年3月,侯德健申請到香港參加抗議日本文部省修改曆史教科書的示威活動,但遭到台灣有關部門的阻撓。於是,侯德健不顧台灣戒嚴令,隻身前往中國大陸。此舉惹怒了國民黨政府,於是,《龍的傳人》在台灣被禁播。直到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令,這首歌曲才獲得解禁。
這張照片曾作為侯德健在大陸發行的音樂專輯封麵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龍的傳人》傳到大陸,由於其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意識,立即引起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共鳴,成為一首唱響大江南北的愛國歌曲。
侯德健是在來到大陸後才得知,自己創作的《龍的傳人》早已在大陸流行開來。進入王昆領導的東方歌舞團後,侯德健參加了一些演出活動,也多次演唱《龍的傳人》。不過沒過多久,侯德健與東方歌舞團產生矛盾,隨南下廣州。
習仲勳(右二)、楊尚昆(右一)等中央領導人接見侯德健
據傳,侯德健的遭遇後來被廣電部一位主要領導了解到,在他的過問下,侯德健被安排參加了1988年的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除夕之夜,人們從電視屏幕上聽到了由侯德健親自演唱的《龍的傳人》。
可是,由於後來牽扯進八九政治風波,曾經家喻戶曉的侯德健從大陸音樂舞台上消失了。1990年,侯德健被大陸驅逐出境,返台後向台灣當局自首,被以非法入境罪判刑三個月,後執行罰金,未坐牢。1992年,侯德健移民新西蘭。
人到中年的侯德健
2011年5月1日,滾石唱片舉辦30周年慶祝演唱會,侯德健在北京鳥巢登台演唱《龍的傳人》,這也是他21年來首次在大陸公開演唱。當時全場共有9萬名觀眾,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據說,演出主辦方在開演最後一刻才拿到文化部批文,侯德健終於得以上台演唱。
在台灣創作歌曲中,幾乎沒有任何歌曲和其創作者有《龍的傳人》和侯德健這樣的波折:在台灣,歌曲先是被大力宣傳,後又遭禁播,後又解禁;在大陸,創作者先是被讚揚,後又遭冷遇,多年後又恢複常態。在個人生活方麵,因為與比自己小11歲的流行歌手程琳的戀情,令當時已有妻子的侯德健的聲譽一度受損。
不管如何,侯德健終究是不會被遺忘的,作為早年台灣歌壇最具才情的音樂人之一,他的淡出標誌著台灣歌壇理想主義的終結。在《龍的傳人》問世近40年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唱起這首歌時,那歌詞中反複出現的“長江”、“黃河”、“中國”等字眼依然能深深打動我們的心,不同的是,與三十年前相比,那個曾經有著強烈國家情懷的台灣島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