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糖衣光鮮亮麗,要不要賭一把運氣

(2016-12-13 13:34:10) 下一個

 

微倚 海鯨金融

        這兩天在觀察納斯達克的一支股票:空中網(NASDAQ:KZ)。玩過空中網運營遊戲的朋友一定不在少數。相較於已經退市的奇虎360(NYSE:QIHU)或是依舊在美國市場弄潮的網易(NASDAQ:NTES)等中概股,空中網真的是一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盤股——當前總市值3.19億。在以往小盤中概股經常被人忽視,但現在小麻雀也有引人注目的理由:“12月初,空中網宣布已與Linkedsee Limited(母公司)和Wisem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一個投資者聯盟將以約2.99億美元的現金收購空中網。該投資聯盟包括CEO王雷雷、Gongqingcheng Wujiang Xingyao Investment Management以及和諧成長二期基金等。”

        每單位ADS要約價為7.55美元,而截至當前12月9日12:54(美國東部),空中網每股依舊是6.79美元,這中間存在著11%的“無風險”套利空間。

        於是我就納悶了,市場那麽靈敏,怎麽幾天過去還沒有把這個Gap填平呐。

        近期海外沒什麽關於空中網的負麵報導,Q3的財報也還算不錯,但幾篇要約收購的新聞下方評論區就是冷冷清清,問題出在哪裏?堂堂11%的套利空間,就這麽不受青睞?我都要為空中網鳴不平了。

        假設問題不在企業內部,還是要把目光轉回私有化該事件本身。從投資者角度乍一看:私有化協議已簽署,毫無疑問報價和要約都具有約束力;收購方信息也明顯表示這是以轉回A股市場為目的的收購退市行為——投資聯盟包括CEO王雷雷等——收購意向毋庸置疑,似乎唯一要考慮的隻剩下外匯風險。

        說到這裏我不由有些追憶——其實也就去年上半,A股股災還未到來,國內A股市場欣欣向榮,滬指直衝5000點飛去,大多數企業市值飛漲。相較之下成交量未免顯得寡淡的眾多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顯然坐不住了,紛紛開始把退市提上議程,向往祖國山河一片紅。奇虎360也是在那個當口表現出退市意向。彼時一位在上海私募做得風生水起的好友私下跟我說,公司打算成立個VIE基金,專注中概股退市一塊。隻要能抱上要約收購的大腿,投資者們不乏賺得盆滿缽滿的機會。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糟。後來的一輪股災不但國內上市企業受創嚴重,美國中概股也深受影響,一些企業甚至審慎地放慢了退市步伐。而360在曆經近一年的退市流程後,在今年7月15(美國東部)正式退市。平心而論,360的退市流程已然不慢,一般退市流程走下來都需近乎一年的時間,360在本身退市回歸意願強烈、資金充足、上層看好的情況下堅定走完退市流程算是給投資者們一個十分滿意的交待,但部分埋伏於其他“風傳退市”股票的投資者們就沒那麽幸運,不小心入了套。搶入場券的票價已不算低,再在汗津津的手心捏幾個月,忽然發現退市收購八字沒一撇,怎麽辦,跑不跑?虧損的時間價值又找誰算去呢。這成本吧,讓它繼續往高走,不敢;讓它沉沒了吧,不甘。兩難兩難。

        何況即便宣布了私有化,就真的沒跑了嗎?2015年9月航美傳媒(NASDAQ:AMCN)宣布私有化,到今年6月27日再宣布私有化截止日期延遲到12月30日(雖然障礙之一是航美在打官司,但這也是要考慮到的風險之一不是嗎)。剩下不到半個多月的時間裏,私有化能完成嗎?

        理論上,當然可以。可實際上真有可行性的話,航美現在股價也不會連要約價的一半都不到。倘若真的成事,那潛伏的同學們要擁抱的可是超過100%的暴漲收益。

        咦,這麽一看,似乎空中網11%套利空間的誘惑也不過如此了。達成協議的不止一家,但都或多或少麵臨著無法履約的風險。

       洗把臉冷靜一下,再看現時大環境什麽狀況:我國央行剛剛規定外企匯款額度從5000萬降至500萬,於是回購資金渠道或麵臨困難。美國大選剛剛結束,未來新政究竟如何,市場會否保持現狀繼續發展依舊很難說。退市遙遙無期,還要扛著匯率壓力,外界推動回歸進程的力量遠不如大型企業。即便一年多後真的退市成功,投資者付出的代價是期間把資金全焊死在它身上——交易量冷淡到一定程度,就別想著還能在其中倒來倒去做波段了——而此時再看,11%的收益攤成年化,也不過如此了。左思右想,或許這就是人們對空中網冷眼旁觀的原因之一罷。

        沒有一款糖果的包裝紙上會標明它不好吃,可有些真的含在嘴裏才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曾經我也聽風就是雨,生怕跑得慢了來不及衝進市場埋伏,最終發現自己賭的還是完完全全的運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