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加拿大最大的華人對衝基金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2017-02-08 14:09:02) 下一個

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認為對衝基金公司低調神秘、高不可攀,今天我們就通過一段人物采訪來揭開對衝基金公司的神秘麵紗。

Adam曾就職於加拿大曆史最悠久的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現就職於加拿大最大的華人對衝基金公司鼎新資本,擔任副總裁一職。

在采訪中,他談及了很多自己的工作經曆和心得體會,下麵我們就來看看對於外界來說比較陌生的對衝基金公司究竟什麽樣吧。

 

鼎新資本副總裁Adam鼎新資本副總裁Adam

 

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你之前的經曆?

其實我本身對於資本市場和投資相關的工作非常感興趣。從高中時就開始投資A股,但那個時候最多也隻能算是玩。然後到了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加入了很多投資俱樂部,和一些誌同道和的朋友探討股票,建立模型,雖然這個過程多數不能帶來精確的結果,但也認識到了資本市場的複雜性和趣味性。

在Western University Ivey Business School 讀碩士的時候,我去了印度一家大型家族企業旗下的證券管理公司擔任證券分析師一職,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每天和小組成員探討銀行行業的股票估值,分析行業和宏觀經濟形勢,這讓我非常享受這樣的工作內容。這些經曆讓我更加堅定地決定了以後要走資產管理這條道路。

於是畢業後,我加入了BMO(蒙特利爾銀行)Capital Market,在那裏工作了2年半,雖然工作本身不與投資直接相關,但當時的部門涉及衍生品交易係統設計和管理,使我對金融衍生品和一些交易方法得到了認識。在大銀行任職的時間裏,通過與不同的交易係統以及前台後台部門建立比較寬泛的聯係,我對資本市場有了更加直接和實際的理解。而這些東西是很難在學校裏學到的。

何時加入的鼎新資本?當初是怎麽知道這家公司的?

2016年7月份,在BMO工作了兩年半之後,我決定去尋找我自己最為感興趣的領域:投資管理。大銀行雖然能給我帶來穩定和安逸的生活,但是給我的成長空間也是有限的。特別是那幾年銀行的大環境不好,經常會有裁員和部門重組,這就更加限製了新員工的上升空間。

2016年夏天,我從一個在多倫多從事基金資產管理行業的朋友那裏得知,對衝基金公司鼎新資本迅速成長,需要擴張業務,有招聘的需求。正好我當時也在一家多倫多知名的華人職業社區團體中從事一些工作,就幫助鼎新資本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在準備招聘信息的工作流程中,我進一步從鼎新資本CIO丁華昆了解到公司未來3-5年的發展軌跡,各類崗位的需求也將會逐步上升。

其實當時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畢竟在加拿大資本環境下,能夠找到一家華人管理的資產公司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很多對金融行業有著強烈興趣的學生,年輕工作者都希望能夠進入buy side(買方)開展自己的金融事業。發布了招聘信息後,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大量求職者的應聘,我也成功為鼎新帶來了幾個合適人選。這也算是一次和鼎新認識的緣分吧。

決定加入鼎新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選擇,畢竟相較於大銀行,未來會麵對很多的不確定。但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鼎新,我認為在30歲之前,拚搏一下是十分值得的。

加入鼎新資本後,公司給你什麽印象?和想象中的一樣嗎?

加入鼎新後,能夠感受到鼎新是一個十分擁有創業公司氣息的公司,丁總對每個員工的要求都是成為一個“多麵手”,既能做好每一件被安排的事,也要有大局觀,企業家精神。

進入公司後,第一感覺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十分公開和透明的,不像大公司,見你的Manager 或 Director 很多時候是需要預約的,但在這裏,隻要你的事情是重要的,隨時隨地都能夠和任何一個同事溝通,包括CIO。這也使得我養成了關注市場和金融企業發展的習慣,因為你所學到的東西,能夠真實的對一個公司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這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是很好的。

當然一家創業公司也會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全職加入後我需要和身邊的同事大刀闊斧地對公司形象、內部材料、策略研究等各方麵進行研究和改進。在短短的幾個月裏,就看到了很多積極變化。

目前具體從事哪些工作?你覺得之前的工作與現在相比有什麽不一樣?最大的不同在哪裏?

目前我在公司也是一位“多麵手”,工作內容比較廣泛,從公司的日常運營、與機構投資者對接、投資策略研究探討,到一些新的項目立項都有涉及。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從來沒有時間可以說是真正沒有事情做了,就連回到家中也需要做大量策略的研究和行業的閱讀。

金融投資這個行業變化很快,每天的市場都會有新的消息,隔三差五就會出一些新的金融科技。要想立足於這個行業不被淘汰,大量閱讀並與業內人士交流就非常重要。同時在工作中,我會和大量美國/歐洲/亞洲投資者和機構進行溝通和會議,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北美資本市場投資者的理念和價值觀。

有趣的是,還記得之前在學校的時候,想約到高盛/瑞士信貸等投行的人喝一杯咖啡都是十分困難的,而現在他們的sales and trading department(銷售交易部)會主動到我們的辦公室來做報告。如果要說最大的不同,那肯定還是工作的本身,之前在大銀行工作,很多時候隻是為了掙一份工資而工作,現在則是為了自己和公司的未來而工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工作之餘,Adam喜歡馬術、高爾夫等室外運動。工作之餘,Adam喜歡馬術、高爾夫等室外運動。

 

你對鼎新資本的投資策略如何理解?和我們常見的這些mutual funds(共同基金)有什麽區別?

鼎新資本旗下的策略大都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無論市場上漲或下跌,鼎新的目標是追求穩定的正回報。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年裏得到了比較好的體現,鼎新資本為絕大部分投資者在過去幾年中帶去了持續的正盈利,收益和標普500呈現了負相關。

另外,鼎新資本的量化模型和根據數理統計模型的方式進行交易,也是區別於大部分共同基金的一個不同點。絕大部分公司員工都是擁有數理統計和計算機背景的員工,在投資的理念上遵循模型化和數量化的原則,可以看到很多時候開投資會議的時候,投資部成員都會根據一個細小的數字差別進行反複推敲,確保模型的精確度。

公司員工都了解,一個公司的發展快慢和客戶的業績好壞是有很直接聯係的。這一點就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本質區別。

你之前也做過交易,你認為程序交易與人工交易有什麽不同?鼎新資本在這方麵有何優勢?

目前的資本市場內,關於程序交易或者高頻交易的概念十分火熱。其本質是通過一些自主研發的算法,或者一些Machine learning or Deep learning 的方法來挖掘市場定價的不合理性從而獲取利益。

程序交易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客觀性,人在投資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自身的情感因素來影響決策,往往做出非最優選擇。而機器投資在這一塊的控製做的是相當好的。但是,由於程序交易很多時候有一些模型上的限製,比如data over-fitting(數據過度匹配),統計變量不顯著性或者一些虛假的沒有經濟邏輯的關聯都會導致其投資決策錯誤從而帶來不可想象的風險。

鼎新資本的投資理念就是結合數學和統計的模型來生成交易信號,也會通過投資基金經理多年的市場經驗來判斷交易信號的質量,從而避免純程序交易或者高頻交易的風險。風險上的控製將更為優異。

我想對於我這種菜鳥和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都想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並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其實投資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問,既需要紮實的金融知識基礎,也需要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和市場博弈。為了做好這一點,建議每個投資者一開始先選擇一個交易品種,很有限的幾個交易策略進行學習和實踐。不要企望在短時間裏,懂得黃金,石油,股票,期貨等各類交易品種。

每一個交易資產的背後都需要很強大的知識儲備作為支撐,並通過大量虧錢(交學費)和積累經驗後獲得提升。當然除了那些“不差錢”的投資者,投資的學費能少交還是少交一些。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模擬,雖然模擬盤並不如實際資金投資來的真實,但是在模擬盤中能夠在沒有成本的情況下測試自己的投資策略。並且用真實的數據來檢驗投資回報。在很多投資公司都有投資回測和模擬盤運營的環節去增加真實資金的投資成功率。最後一點,就是跟蹤市場! 對於市場不敏感的投資者,就如同紙上談兵,看再多文獻也是沒有用的。每天花1個小時閱讀新聞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在打高爾夫的Adam正在打高爾夫的Adam

 

鼎新資本下一步將會做什麽? 

鼎新將會從多層次、多領域進行快速發展。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鼎新在比較近的未來一定會快速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做好北美資管市場後會向其他市場進行擴展。目前,鼎新資本投資創建的海鯨金融集團已在北京開設了辦公地點,同時,“海鯨專戶投資”作為鼎新資本聯手打造的一個最新項目,也將北美對衝基金的專戶管理帶給了更多海內外的中國投資者。

能否具體介紹一下“海鯨專戶投資”這款產品?

海鯨專戶投資是APP的名字,推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變市場目前普遍存在的共同基金收費高、業績差的現象。APP上麵的基金產品囊括了股權類、債券類、股債平衡類產品。旨在利用積極主動的資產配置和量化研究作為基礎,致力於為客戶創造較為穩健的中長期收益。

同時,與其它同類產品相比,海鯨專戶投資不收取管理費,隻收取產品業績提成的費用結構,真正做到了公司利益與客戶利益綁定在一起。這是市場上的一個商業模式先驅,哪怕在之前那種大銀行體係工作的時候,也沒有看到過這類產品。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用3個詞來總結你在鼎新資本工作的感受,你會用什麽?

這種問題永遠是最難的。Thank you for that! 

如果一定要說,1) 充實 2)挑戰 3)成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