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乘著皮筏,還是不動如山?

(2016-12-20 10:05:12) 下一個

微倚 海鯨財富

隨著上周美聯儲本年度最後一次議息匯率召開,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的加息決議終於是落地了:加息25個基準點,符合市場預期

加息話題嚷嚷了近半年,每一次議息會議結束各分析機構都要把下次會議加息的概率上調一番。當11月又沒動靜,市場儼然把“12月加息”的預期提到100%,不過後來大概覺得話不能說太滿或是被黑天鵝嚇怕了,悄摸摸地回調到96%。

不過也好,至少結果眾望所歸——至少對近期的美國而言。

加息決議一出,美股應聲而下、黃金暴跌,國際主流貨幣受到衝擊。不過各大新聞都說啦,“加息符合市場預期”,什麽意思?意思就是絕大部分場內力量已經做好心理甚至手頭準備,早早地price in以迎接這次加息,沒有被嚇得一瀉千裏的非理性行為條件。再看今日,美股又漲勢喜人。至於黃金,美元都加息了,美元指數也突破高位了,還指望它漲不成。

相較於預期內的加息,“預計2017年加息3次”才是昨日美聯儲放出的更重磅的消息——市場原本預計明年加2次。但就在2015年底,美聯儲也曾表示今年會加息4次,但現實總是更骨感一些。美聯儲對明年加息次數的預測表明他們認為美國的經濟複蘇是可持續的,如果未來狀況不錯那麽加息步伐無疑會加快,可最終是否加息還是要看屆時各市場的各項經濟數據表現。總之現在把大家的胃口往高了吊一吊,到時候萬一出個什麽狀況,也好有個心理準備嘛。

美元加息對燈塔國本國自然是好的,但俗話說的好,美元不是美國的美元,是世界的美元,是具有世界屬性滴!美元作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結算貨幣,在央行Balance Sheet of  Monetary Authority的“資產—外匯”中占絕大頭,也是人民幣(負債)背後主要的資產之一,所以美國一波加息下來,對央行的衝擊可見一斑。我們作為屁股並不位於第一受益席位的外國圍觀群眾,往往就處在收割小韭菜的風浪中。

國債一下逼近跌停,國內資本市場的錢荒現象愈加嚴重,而資金壓力的源頭無疑是匯市貶值。不過不用擔心,人民幣一如既往地不會一下貶值到位,否則明年GDP以美元計能不能增長都有問題,央媽還是有手段的:拋售外匯儲備、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逼急了甚至有樣學樣加個息……

但有的朋友開問了:這些和我有什麽關係呀,宏觀調控我說了也不算,降準了錢也未必能到我手裏喔。

問得十分有道理,但不能說宏觀經濟策略與我等小民生活不息息相關。照常理來看,美聯儲加息之後他國熱錢會紛紛朝著美國資本市場流去,對國內股市、樓市等板塊影響嚴重。可由於我國逐漸收緊的外匯管製,資本外流程度有限,以債市未來表現持續低迷為假設前提的話,中長期來看對A股市場不是一分利好。匯率方麵,人民幣無疑會承受更大貶值壓力。

但謹記,美國至多隻想割一茬韭菜,如果把中國經濟擠兌出大問題了,美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當然這都是理想情況,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市場中待著沒點對衝風險的手段,即使不花美金,也遲早有一天要栽的。想要不被美國薅羊毛怎麽辦?簡單呀,配置美元資產咯。現如今人們大多已經知道投資組合是分散風險的最佳方式,可如果做不到將投資廣泛地分散在各個市場的各類投資產品中就沒有意義。即便暫時缺乏對海外市場的了解不知道如何投資,至少先把每年的外匯額度給換了總是沒錯的——至少部分匯率風險被對衝掉了嘛。

現時全球經濟普遍疲軟,僅美國經濟複蘇走強,把自家一定比例的資產錨上“美元資產”這個安全島,已經成為大眾普遍的避險手段,其中激進一點,或者說對美國信心無比充足的盆友,已然堅決貫徹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全程咬定追蹤S&P 500 ETF不放鬆,追逐著未來的美滿幸福。非常人行非常事,我總是欽佩不已——完全追隨市場誒,市場富有他富有,市場崩潰他崩潰,好一個壯士。

而筆者的好友黍君,則向我表達了他懷疑一切的穩健派作風。昨日加息一落地我便向黍君發去殷切的問候:“美元漲了喔。”“知道。”“不趁著再次上漲前抓緊時間多換點美金嗎?”“不換。”我很納悶:“為啥?”“換完又跌了呢?沒有永恒的……” “如果繼續漲呢?”“挺好,我美元挺多。”“那要跌了呢?不換回去賺點差價?” 黍君淡淡地說:“沒關係,那代表我的加幣日元人民幣漲了啊,反正什麽貨幣我都有。”我大驚失色: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確實資產分散到一定程度,哪怕外界狂風四起,我自穩坐明月高台。可再轉念一想,又好像哪裏不對……過了許久才怒斥道:“你這單純就是錢太多了吧!” 黍君邪魅狂狷地一笑,並不作答。我很受傷。

當然這隻是閑談閑話,我並沒有唱空美元的意思,畢竟曆史上美國加息之後的一段時期內美元指數走勢一向很牛,大方向看多總是沒錯的。而我既不想坐著皮劃艇完全隨著市場水漲船高,或者瞬間傾瀉萬裏;也不想坐看他山風雲動,不動如山——畢竟做不到吃喝不愁,還須跑贏通脹啊。收益我所欲也,低風險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否得兼?

不過還好,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告訴我們,這樣的組合(b)是存在的。

泛泛地說,有效的投資組合能夠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合理地提高收益率。不過具體如何配置,我一介門外漢不敢輕言。隻是在當下美國經濟複蘇、美元走強的大周期之下,追求合理美元資產配置的做法總是大差不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