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陝西黃帝陵廟真偽1——趙匡胤降旨,黃帝廟址自橋山西麓遷至東麓 圖

(2013-07-15 03:32:00) 下一個



陝西黃帝陵廟真偽1——趙匡胤降旨,黃帝廟址自橋山西麓遷至東麓 圖

陝西黃帝陵廟是真的嗎1——宋太祖趙匡胤降旨,黃帝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



黃帝陵大事記

  古代曆史大事記(五四運動前帝陵的重大事件)

  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重修和擴建軒轅廟。曆經兩年施工,於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竣工。

  宋太祖開保五年(公元972年)為了更有效地保護黃帝廟,將其從位於沮河低窪地帶的橋山西麓移建於今址,以防河水浸蝕。這是最早記載陵廟建遷的曆史。

  宋嘉?六年(公元1061年)宋仁宗趙禎派大臣祭掃黃帝陵,並下旨坊州(今黃陵)委派專人維護,載植柏樹1415株,抽調三戶人家,免除各種差役,專門守護。

  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泰定皇帝??也孫鐵木耳根據“保生宮”著火,並有“不畏公法之人”把軒轅黃帝廟的古柏破壞之事,下令保護黃帝陵,並將此令鐫刻於石碑之上。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特遣專官祭獻,並對黃帝陵進行了維修。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免除黃帝廟“地內之稅”並對黃帝陵廟進行了維修。

  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竇如芳任中部(今黃陵)縣令、崇禎年間萬雲路任中部縣令,曾先後兩次對黃帝廟進行了維修。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王廷弼,三十年(公元1691年)李暄,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何任,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鞏敬緒,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董廷楷,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羅南英,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丁瀚,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程彎素等任知縣先後對黃帝陵廟進行多次保護維修。其中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對黃帝廟的整修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次。


————————————

http://www.huangdi.gov.cn/content/2013-07/09/content_9690657.htm

旅遊頻道> 公祭軒轅黃帝網> 黃帝文化 > 正文

黃帝陵廟修葺的兩則軼文

段雙印 劉小玲
 
黃帝陵是古今海內外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共同奉祀的民族聖地,自秦漢以來,即列入國家祭典。

唐大曆四年(769),坊州節度使臧希讓上奏代宗皇帝:“坊州有軒轅黃帝陵,請置四時享祭,列於祀典”,朝廷準奏,於大曆七年(773)置廟,祭祀黃帝。

宋太祖開寶間(968~975),重修黃帝廟,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嗣後曆代修葺祭祀,並勒石刻銘,以傳不朽。

由於年深月久和各種自然與人為的原因,許多碑碣已經凐沒,現僅存曆代碑石40餘通,時代最早的為宋嘉佑六年(1061)和元泰定二年(1325年)植樹護林聖旨碑 ,其餘大多數為明清時期禦製祭祀祝文與修葺碑記。
 
最近翻閱文獻,發現兩則黃帝陵廟修葺的軼文,記載了宋開寶間(968~975)黃帝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的背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對黃帝廟的一次大規模重修,為我們進一步研究黃帝陵廟的興衰變遷與曆史沿革新的資料,故不厭其贅,予以考錄,以彌補現存碑碣記載的缺憾。
 
宋開寶初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李昉所撰《黃帝廟碑序》,收錄於《陝西通誌•藝文》,其文曰:
 
天下暴亂,聖人用幹戈而靖之。天下靜寧,聖人用道德而化之。
昔者蚩尤肆殘毒,孰能去焉?涿鹿有氛祲,孰能平焉?
黃帝所以振神威而大定也。
雲官紀符瑞,孰能享焉?土德成運數,孰能興焉?
黃帝所以神明德而致太平也。
披史冊攬五帝之舊紀;閱紀籍,稽百王之大典。以治世之法為師範,以嚴祀之禮禮教化。
大宋禪統之十有三祀,開寶紀號之五載,彝倫攸敘,萬國鹹寧。西逾邛爨之鄉,東極神樞之地,北窮絕塞,南極丹崖,靡不沐皇風而被德教,萬裏之斥堠無虞,四方之風雨鹹若。文武並用,農戰交修,師旅無六月之征,倉庚備九年之蓄,途歌裏唱,遠頌近謠矣。
惟皇帝陛下握幹符,受天命,為億兆之主,居九重之尊。靜則端拱凝旒,來八方之琛贐;動則靈旗萃輅,蕩六合之妖孽。圜丘展禮,天地享其至誠;萬物效靈,人神協其佳瑞。所謂登三皇而遵五帝也。
一日禦便殿,顧謂輔臣曰:前代帝王有功德昭著、澤及民生者,宜加崇奉,豈可廟貌墜而享祀寂乎?當命有司遍加興葺。
輔臣乘命,拜稱萬歲。
即日頒旨,洋洋德音無翼而飛騰域中矣,今坊州黃帝廟即其一也。
本郡守土臣以厥功告竣,列狀求文,詔以掌綸之臣昉,俾文之以琬琰,用紀其修建之績。
臣昉謹摭舊史而揚之曰:昔者炎帝道衰,諸侯未製,維力是恃,伊民何依?黃帝於是神聰明之德,振威武之氣。雕虎一嘯,猛暴不覺震驚;神龍未起,陸梁先知悚懼。始以兵法治其亂,此以帝道柔其心。寰海塵飛,一朝盡息;修德振旅,勸務農穡。
登沅湘而逐獯鬻,無遠不臨;舉風後而用力牧,惟賢是試。少昊顓頊,嗣其瑞雲之德而宇宙清;唐堯虞舜,法其垂衣之道而域中華。
天生斯民,樹之司牧。為司牧者,能以黃帝修身理國之道以禦今世,而生民不登仁壽之域者,未之有也。
天有曆數,鍾我皇朝。考求參訂,征祀事於前文;芷藻修繁,薦時蘋於庶殿。羽衛似巡於東海,神兵如戰於阪泉。尚憑德於威靈,永垂修於黎猷。虔遵睿旨謹序。
 
據此可知,黃帝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的背景是,北宋初,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開寶五年(972),宋太祖頒布聖旨,對前代功德昭著、澤及民生的帝王廟“豈可廟貌墜而享祀寂乎?當命有司遍加興葺。”黃帝廟即是其中之一。
坊州地方官遵旨,將黃帝廟由橋山西麓移建東麓。
這次修葺當在開寶五年後的一二年間。功
成之後,奏報朝廷,太祖命負責詔命文告的中書舍人李昉撰寫碑文,“用紀其修建之績”。
這也印證了後世所傳“宋開寶間黃帝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之言不妄。
 
此文撰者李昉(924~996),字明遠,深州饒陽(今河北深縣)人,五代後漢幹佑元年(948)進士,任秘書郎。後周顯德二年(955)為主客員外郎、翰林學士。宋太祖開寶二年(969)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宋太宗時任參知政事、平章事。雍熙元年(984年)加中書侍郎,為宋代著名學者,著有文集五十卷,又奉敕撰《太平禦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書,刊行於世。
 
  張敏撰文的《黃帝廟記》碑,今已不存,唯有碑文收錄於明嘉靖元年(1512)何景明等撰《雍大記》卷三十三《誌賁》而鮮為人知。

其文曰:
 
上古鴻蒙之時,玄黃既分,萬化伊始。聖人者出,區別範圍,然後天地之道開,斯民之極立,使天下後世昭然,知有所事,以遂其情而利其用,不至買賣冥昧而妄為也。
此軒轅黃帝之禦也,聖德神功大本,其著者如此。
故據羲農於先,則易夫樸略之俗;視堯舜於後,則啟其迓衡之運,所以曆代莫不崇奉,報其本也。
迨我聖元至元間,詔天下郡縣廟祀三皇,禮述前代。
安鄜州之中部,於古為坊州,有山中空,水經其下,故曰橋山,即世所謂黃帝葬衣冠之所,特建廟於山側,製度宏偉,凡屋三百九十七楹。
曆金季亂,迄國初,所司弗以聞,以故夷圯幾盡,址存禮殿。
至正乙酉,延安路判官李奉直建言重修,羽士惠思仁沿諜詣朝堂,口陳其狀,省部允其請。    
既而報下,已治基所,計工上締構之費,造設有日矣。屬兵興不果,思仁以疾尋卒。
門人劉子霞後繼乃師之誌,懇告於官,期底於成。
時於禦官資善尤、並浙江省平章九皋王公士遠即捐廩祿,戒徒傭,乃觸其廟田之賦用資興作,處心甚功而力居微,上下聞之皆為善應。
統兵榮祿大夫、陝西省平章脫公施米百斛,左右兵農二司及本路屯田等官與夫遠邇士庶之流,莫不署疏,舍其所以助厥需。
於是易腐完毀,革故鼎新,觚梭巍然,繪壁炳煥,其餘門廡不久複興。
經始於至正乙巳,告成於戊申之春,積年廢跡,一旦改觀,上足以嚴聖神歆享之棲,下足以展鄉邦瞻企之誠。
向非二公好古樂施,故不足起廢然。不如是,亦曷以致二公祈神向善之心哉。夫
維方趾而圓顱,囿於兩間。順天時以阜吾民之所用,戴君奉上,仰事俯育,熏陶倫理之綱紀,沐浴政教之膏澤,皆聖人裁成,輔相左右乎!
我者而忘其德可乎?觀宇禦首倡之功,將以道斯人於知本德,歸於厚焉。
 
碑文言及宋金時期黃帝廟“製度宏偉,凡屋三百九十七楹。” 彌補了文獻中對於古代黃帝廟規模記載的闕漏。

文中記載金末元初,黃帝廟屢遭兵亂,“以故夷圯幾盡,址存禮殿”。直到至正五年(乙酉,1345),時任延安路判官的李奉直建言重修,住持道士惠思仁也上下奔走呼號,“沿諜詣朝堂,口陳其狀”,獲得朝廷批準。

不料戰事又起,“屬兵興不果,思仁以疾尋卒。”又過了二十年, 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惠思仁門人劉子霞繼承師傅遺誌,在浙江省平章王士遠、陝西省平章脫公及左右兵農二司、屯田等官與士庶百姓捐助下,曆時四年,對黃帝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重修,至正二十八年(戊申,1368)竣工,立碑以記其事。

此碑石現已不存,其文也為近年所出版的黃帝陵碑石文獻所不錄。
 
參照這兩則軼文,稽之於現存碑石記載,我們可以大體梳理出一黃帝陵廟興衰變遷的曆史脈絡:
 
唐大曆四年(769),坊州節度使臧希讓上奏代宗皇帝:“坊州有軒轅黃帝陵,請置四時享祭,列於祀典。”朝廷準奏,於大曆七年(773)置廟,祭祀黃帝。(《唐會要》)
 
宋開寶間(968~975),遵照太祖皇帝聖旨重修黃帝廟,廟址自西麓移建今地。(李昉《黃帝廟碑序》)
 
宋嘉祐六年(1061),遵照仁宗皇帝聖旨,“栽種到鬆柏樹木大小一千四百一十三根”,同時 “差寇守文、王文政、楊等三戶巡察,仍免差役,並免糧稅”,從此黃帝陵廟納入官方管理。(宋嘉佑六年聖旨碑)
 
金皇統二年(1142),黃帝廟住持、正一派道士雷致虛(中部東川人)有感於“宮觀遭宋齊兵火之餘,垣頹舍傾,芻牧蹂躪”,遂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維修,“製度宏偉,凡屋三百九十七楹。”(金明昌六年《雷公壽堂之記》張敏《《黃帝廟記》)
 
元泰定二年(1325年),泰定皇帝頒發聖旨,
禁止砍伐黃帝陵鬆柏樹木。(元泰定二年聖旨碑)
 
元至正二十五年至元至正二十八年(1365~1368),對黃帝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重修。(張敏《《黃帝廟記》)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坊州知州章平下令免除黃帝廟稅賦田糧。(《免除黃帝廟稅糧記碑 》)
 
明天啟元年(1621),重修軒轅黃帝廟並東西長廊、豎碑亭。是年,熹宗皇帝遣使祭祀黃帝陵。(明天啟<祭黃帝陵及重修黃帝廟碑>)
 
明崇禎九年(丙子,1636),僅補修了正殿、大門、二門。(萬雲路《軒轅黃帝廟重修記》)
 
康熙六年(1667年), 重修軒轅黃帝廟大殿、兩門、四周圍牆和碑亭。“亭乃作,唐、宋、元、明碑,序列其中。”(康熙六年《重建軒轅黃帝廟記碑》)。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黃帝廟,“費資皆取給公帑”,維修費用由官府承擔。(清雍正十三年《軒轅黃帝廟重修碑記》)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維修軒轅黃帝廟大殿、碑亭、更衣亭、照壁牆、院中甬道及圍牆。“費取諸公,無擾民”。(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建軒轅廟記》)
 
清道光二十年(1840),中部知縣程鸞台修葺黃帝廟,並立詩碑以記其事。
 
軒轅黃帝廟自大曆七年(773)建立,至清末今已逾1200多年,現存曆代修葺碑石和文獻已如上錄區區12則,遠遠不至它的全部,更多的資料還有待我們進一步發掘。
 
至於民國期間幾次修葺,黃陵地方誌記載甚明。建國後,1959年至196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15.5萬元重修黃帝廟大殿七間、碑廊五間、廳房一間。1990年,李瑞環同誌倡導整修黃帝陵,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積極響應。目前,整修一新的黃帝陵廟,雄偉莊嚴,肅穆古樸,氣勢恢宏,遠非曆代修葺可比。有目共睹,無須贅述。

來源: 公祭軒轅黃帝網    編輯: 梁君
 
————————————

黃帝陵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號古墓葬,又名橋陵。黃帝陵旅遊區由橋山之巔的黃帝陵和橋山腳下的軒轅黃帝廟組成。山上數萬畝古柏參天,淩雲森列,氣勢不凡。黃帝陵高3.6米,周長48米。陵前祭亭內豎立一石碑,其上有郭沫若手書的“黃帝陵”三個打字。另有三坐石碑,分別書寫“橋山龍馭”、“古軒轅黃帝橋陵”(為清朝乾隆41年陝西巡撫所立)“漢武仙台”,相傳是漢武帝巡遊時祭祀黃帝陵之所。

橋山東麓的軒轅黃帝廟,建於北宋年間,廟中現在保存了曆代的各種碑文石刻50餘座。廟內有古柏10多株,其中,有一株“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自種植,高19米、樹圍10米,被稱為“群柏之冠”,更被外國學者譽為“世界柏樹之父”。

————————————

宋開寶五年(972),宋太祖趙匡胤降旨,修葺功德昭著的前代帝王祠廟,“坊州黃帝廟,即其一也”(見軒轅廟內碑廊宋李《黃帝廟碑序》)。但因舊有黃帝廟地勢狹隘,不便於尊崇,同時也為避水患,遂將黃帝廟由原來的橋山西麓遷至橋山東麓(即保生宮、黃帝手植柏處)。遷移後的軒轅廟,占地麵積有所擴大,還重新修建了廟院、山門、過亭(現誠心亭)和大殿。現今的軒轅廟,就是在此基礎上不斷修葺完善而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