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記錄】毛澤東時代史無前例規模的強拆民房運動

(2017-01-25 06:26:31) 下一個

【核心提示】周桂華談到“五風”問題時說:“我們全大隊有367戶人家,生活困難,沒有飯吃,有水腫病的占全大隊總戶數的30%。大煉鋼鐵時,全大隊拆屋2000多間,占總數的37.7%,我家5棟(間)屋全部被拆掉。”彭德懷詼諧地說:“那是你共產黨員帶的頭嘛!”大家都笑了。

1961年劉少奇回家鄉調查,跟隨劉少奇的蹲點工作組寫了一份材料中反映,寧鄉縣當時有84萬人口,有住房70多萬間。大躍進中三次拆房高潮後,隻剩下 45萬間,其中又有31000間被國家、集體無償占用,社員可以居住的房子隻有42萬間。拆房不僅是為了建設共產主義新村,還有一個目的是拆下陳磚當肥 料。大搞“積肥運動”,主意打到農民的住房上。

彭德懷在湖南湘潭農村調查側記 

黃禹康(湖南)

12月14日,戴鼎跟隨彭德懷去鶴嶺大隊調查。大隊黨支部書記周桂華和大隊秘書、民兵營長、婦女主任熱情地接待了他。

彭德懷聽取匯報以後,請他們把全大隊從1956年至1959年4年間的變化情況,包括人口、糧食生產、農林牧副漁業收入、群眾生活和疾病等情況逐年加以對比,從中找出發展生產中所存在的問題,讓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周桂華談到“五風”問題時說:“我們全大隊有367戶人家,生活困難,沒有飯吃,有水腫病的占全大隊總戶數的30%。大煉鋼鐵時,全大隊拆屋2000多間,占總數的37.7%,我家5棟(間)屋全部被拆掉。”彭德懷詼諧地說:“那是你共產黨員帶的頭嘛!”大家都笑了。隨後,彭德懷語重心長地說:“毛主席經常講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們一定要牢記啊。”一會兒,廚房裏的同誌催吃飯了,餐桌上有米飯、有紅薯,彭德懷不吃米飯,專吃紅薯。大隊幹部勸他不要光吃紅薯,他笑著說:“這是高級午餐啊,我在北京還不容易吃到哩!”

(2011年11月28日17:00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61年,劉少奇在湖南視察。圖為他視察花明樓炭子衝公社養豬場。

 

在大辦公共食堂同時,還大辦幼兒園、托兒所、養老院。辦這些公益機構的物資都是從農民家庭裏無償征集的。房子是 農民騰出來的。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韶山公社“由於辦食堂,集中住,房屋住亂了,變動麵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原主不能回原屋,就是住在原屋的人也不能保障自己 的所有權,家家戶戶不安心。”有些地方把分散的居民點拆除,集中建設“共產主義新村”。房子拆了,“新村”建不起來,隻好打散家庭,男女分開居住。這是真 正消滅了家庭。1961年劉少奇回家鄉調查,跟隨劉少奇的蹲點工作組寫了一份材料中反映,寧鄉縣當時有84萬人口,有住房70多萬間。大躍進中三次拆房 高潮後,隻剩下45萬間,其中又有31000間被國家、集體無償占用,社員可以居住的房子隻有42萬間。拆房不僅是為了建設共產主義新村,還有一個目的是拆 下陳磚當肥料。大搞“積肥運動”,主意打到農民的住房上。

當時的報紙宣傳說,農民交出這些財產是自願的,實際情況是,在收繳這些財產時,幹部、民兵同時出動,挨家搜查, 鬧得雞飛狗跳,有些地方還打人、捆人。即使有些地方農民自己交出來,也是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的被迫行為。當時全國各地已經形成了一種消滅私有製、向共產主 義進軍的強大政治聲勢。

正是辦了公共食堂,才使得農民家徒四壁,一貧如洗。被拆了房子的農民連“四壁”也沒有。

(選自《墓碑》  第十八章)

 

 一九六O年二月底,郫縣縣委雄心勃勃的“豐產路”規劃在紅光公社全麵拉 開戰幕。成都至郫縣沿公路兩旁各兩裏地界內的農舍頓遭無妄之災。那是共產的 時代,今天拆遷工作中的動員、賠償、安置等等根本不存在。拆房隊伍所到之處, 一聲令下,攀屋揭瓦,推牆倒柱,好端端的房子傾刻變成一堆廢料,廢料還屬於 管區,或賣或送到食堂當柴火與房主無關。房主不在,撬門撥鎖,將衣服家具甩 出門外便開拆。房主歸來,屋去財空,呼天搶地,徒喚奈何。一些抽調在外修鐵 路、修電站的民工,回到家中妻兒老小房屋家具杳無蹤跡,流著眼淚到處找。   

紅光公社在這次大拆遷中,共拆房屋六千多間。而紅光管區已經不是第一次 拆房了,兩年多來,這個原有四千來人的管區,共拆毀房屋一千二百九十間。被 拆去房子的社員,被遷到指定的地點集中居住,擁擠不堪。第六生產隊二十二戶 社員住二十三間房子,“有的三姓人同住一間,有的公婆、兒、媳同住一間,還 要圍欄雞鴨,實在又髒又窄又臭。”規劃層出不窮,花樣時時翻新,社員數次搬 遷。一生產隊的鄢××,一年之內搬了七次家,其中有一個月搬家三次。和平管 區的甘大娘土改時分的四間房子拆掉後,兩年之內搬家五次,最後一次住進牛圈, 還要她搬,她就“隻好在屋簷下的石階上過夜”。   

這次拆房規模之大,來勢之猛把一些人嚇壞了,他們想,與其讓別人把產共 個精光,不如撈點算點。於是自己動手拆房子賣家具,然後擠到別人屋裏去住。 聲稱:“現在隻有身上穿的和吃到肚子裏的才是自己的,其它都是公社的”, “把東西整光了好當工人,成無產階級,住洋居民點。”   

說得好。公社化的目的,就是要讓農民盡快由小私有者向無產者轉化,變小 農經濟為社會主義大農業,縮小乃至消滅城鄉差別,讓農民都住上洋居民點。四 川省城市規劃設計院一年前年就為紅光公社設計了居民點藍圖,那上麵有整齊的 樓房,寬闊的道路和林蔭帶,文化、體育、福利、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有 汙水處理廠,其周全完備,連九十年代的城市小區都遠遠不及。不幸的是,把農 民變成無產者倒是很快實現,洋居民點還無影無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不是縮 小而是擴大了。

(《川西大躍進紀實》,東夫 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