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貼一些比較又價值的文章。
正文

對八九民運的一點學理分析

(2020-09-02 07:24:16) 下一個

關於八九學運的見證文字其實很多,但每一份都有獨到的價值。不過,我認為幾十年已經過去了,親曆者也應該嚐試跳出個人經曆的角度,從社會科學的學理角度來分析這場運動。

這樣的研究其實也已經不少,但我希望簡要地提供一點學理角度,供親曆者思考,並在這個框架裏重新整理當時的經曆和記憶。

我的看法是,運動的初期是一場自發性極強的集體行動,最初的動因有很強的情感因素,這些情感因素包括對1986年學運挫折的不滿,對腐敗的痛恨,對胡耀邦的同情和悼念,在悼念時期應該是情感遠遠強於理智的。

但是,自發性的集體行動如果要持續,必然轉為有組織的社會運動。這個過程的標誌就是在學生會,團委,學聯這類原有官方體製之外,建立了其實也多少模仿原有體製的,平行的高自聯組織。但是,高自聯自始至終都是地方性的,從來沒有全國性的高自聯。

下跪遞交請願書,是經典的傳統政治文化影響社會運動的,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幕。

運動的激進化是以絕食為標誌的。絕食行動事實上繞過了甚至是綁架了比較理性的高自聯,成為一個更為情感驅動的激進行動組,以自虐,自我犧牲,占領道德高地的方式向當局施加壓力。

到中後期,由於組織化和高度情感化的交織,具有個人魅力,有煽動性的學生領袖必然會出現。沒有這樣的人,運動是難以持續的,因為多數普通參與者應該是被煽動和影響後卷入,其中也有很多同學關係這類因素。因為這些學生領袖並不是有經驗和現代民主訓練的職業政治領袖,而是在政治壓力之下,憑借自身的勇氣和熱情,或者說就愛出風頭的衝動,短時間脫穎而出,肯定都有自身的弱點,但他們起到的領導和協調作用還是很大的。

一旦以大規模絕食為核心運作,處在全世界媒體的注目下,被全國人民聲援,被各種勢力介入,而訴求又不可能得到滿足,運動就已經走向了難以妥協的僵局。另外,到這個時候,學運和絕食行動的領導層,即使是原來的一群熱血的學生,也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利益,理性的算計,以及對資源(比如大量的捐款和外逃的渠道,接觸外國媒體的機會)進行支配的能力。這個過程是動態的。也就是說,他們最初也沒有這些,也許也沒有想過會擁有這些,但後來事實上還是成了一個受到特殊保護,擁有特殊資源的特權階層。很不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