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價格原因,這次買到從美國內地飛香港的機票,決定從深圳坐飛機回內地,深圳國內段單獨訂,很便宜。
到達香港是一大早,按本來的計劃打算坐快船去深圳福永碼頭,再坐接駁車去深圳機場。在香港機場關內排隊準備買船票時,售票小姐好心告知,下一班船是中午12點,現在才8點多,這裏空間很小,吃飯的地方也隻有一家,你不如出關,在機場大廳坐大巴,大巴的班次很多,吃飯也容易。
我一想,確實有道理,大巴以前坐過,除了下車過關有點麻煩,其他都可以,就離開了賣船票的地方,出關到了1號航站樓大廳。這裏的櫃位有三四家大巴公司在拉客,這次決定不坐以前坐過的中旅,換成另一家也比較有知名度的永東,付港幣180現金。
接下來就是胸前貼著公司貼紙等候公司職員接我們去坐車,大概等了十幾分鍾,坐上香港大巴奔赴深圳灣。雨越下越大基本上已經成了暴雨,我覺得選擇大巴是對的,這種天氣在海上坐快船應該不是很好的選擇。
大巴到了香港一側的終點,進入一段混亂的時間和地段。排隊出香港關,人潮中又排隊入深圳關,同車的人也見不到了,尤其是我因為美國護照要填入境卡(航班,入境離境時間,去國內什麽地方),來美國參加LCD展會的廣東老板本來要等我也沒法等,因為中國護照入深圳太快了。過了亂糟糟的關,蓋上“深圳灣口岸”,到了更加亂糟糟的車站,和國內九十年代沒有區別了。 左邊,停著各種車,掛著一排客運公司的名字,找不到永東,右邊,找到了,工作人員檢查車票,告知換坐一輛深圳小巴---在香港是大巴。在這裏,先到的LCD大哥和我會師了,抱怨奧蘭多是多麽的無聊。
雨一直下,氣氛倒還融洽。司機和LCD大哥都說還是陸路可靠的,這種天氣船公司說取消就取消。LCD大佬坐了副座,我被夾在後排兩個女留學生中間,十分不適。
我們被放到深圳機場,但暴雨帶來的噩夢才剛剛開始。深圳機場已經一片混亂,到處是取消和延誤。我經曆了兩次延誤,一次取消,兩次安檢(回到登機大廳改簽)終於在淩晨四點抵達目的地。即使在這個時候,出租車也排著隊等著拉延遲到達的旅客---走不走 走不走,可見民生多艱啊。我坐上了來接我的特斯拉,對友人抱歉連連,一晃八年沒見了。
因為這種天氣和後來越來越嚴重的各地台風暴雨,泥石流,我決定離開的時候坐高鐵直達香港西九龍,也首次體驗一下,看看到底運作得怎樣。
不得不說,中國的高鐵實在太高效,太便捷了。上車時不需要做任何邊境/出境檢查,後幾個小時,途中隻停留了3-4個站,就在下午到了香港。一地兩檢,省掉了地麵關口的麻煩,兩邊手續都在西九龍車站大廳裏解決。內地出境一側蓋上 “西九龍”出境章, 也沒有口頭問入境時的問題。
和網上傳聞的排隊一個小時不同,或許是美國護照走的通道人少,我二十分鍾內就結束了這些手續。這個時候發現,這裏等出租車的地方已經沒有招手即停,或者排隊臨時隨機上車,都是被預定了的網約車。我退回站內,轉到地鐵的地方,因為西九龍高鐵站在離彌敦道不遠的柯士典道附近,和我的酒店在的尖沙咀彌敦道最南端(過一條馬路就是星光大道,兩年前還去找名字和手印,這次隻隨便看了看,看到一個“鮑起靜”)原本不遠,地鐵也就兩三站,步行其實都可以到,隻是太熱而已。
從尖沙咀/尖東站下車,走了一段長長的地下通道,竟然發現通道的一個出口上行就直達酒店大堂,而且有指示牌!
離開香港時,其實我從來都避免那個機場大巴去機場,機場快線要好很多。地鐵中環站下麵就聯通機場快線的 “香港”站,“九龍”站其實和西九龍高鐵也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