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博的博客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正文

文獻索引: 第四章 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

(2016-09-17 16:52:01) 下一個

·    法律女神 -- 見 “Wikipedia Themis”(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mis) :泰美斯 (Themis) 是希臘正義與法律女神。她用布蒙住雙眼象征理性;左手捧天平象征公平和公正;右手握長劍象征正義和權威。
·    英格蘭和威爾士刑事法院大樓圓頂大廳的頂上的“正義女神“ – Lady Justice on the Dome of Central Criminal Court of England and Wales, 參見 “Wikipedia Old Bailey” (http://en.wikipedia.org/wiki/Old_Bailey):  英格蘭和威爾士刑事法院大樓法院大樓被叫做“老貝利”(Old Bailey),最早記載是在1585年。在Old Bailey圓頂的最上方,站立著“正義女神,”全身金色,左手持天平、右手持寶劍。雕像背後用拉丁文銘刻著古羅馬的法律格言,“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    人工智能和圖靈實驗 –參見圖靈 (Alan Tu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Turing) 的著作“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http://www.csee.umbc.edu/courses/471/papers/turing.pdf) 。
·    人工生命 – 參見 “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 http://web.stanford.edu/class/cs379c/archive/2012/suggested_reading_list/supplements/documents/Neumann1966.pdf)。關於人工生命,還可以參考麻省理工學院人工生命雜誌 (MIT Press Journals: http://www.mitpressjournals.org/loi/artl) 。人工生命的主要概念包括:
o    自下而上的方法體係:這和 人工智能中自上而下的方法體係完全不同,可以說是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最根本的區別。在人工智能中,整體的係統層次上的行為是先驗地嚴格定義,並將之分解成一係列子係統。子係統依次又被進一步分解成子子係統……。人工生命中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則相反,它模仿或模擬自然中自我組織的過程,力圖從簡單的局部控製出發,讓行為從底層突現出來。人工生命是在最底層在個體層次上定義完全局部的相互作用的簡單規則,從這種相互作用中產生出連貫的整體行為,這種行為不是根據特殊規則預先編好的。按蘭頓 (C.G. Langton) 的說法,生命也許確實是某種生化機器,但要啟動這台機器,不是把生命注入這台機器,而是將這台機器的各個部分組織起來,讓它們產生互動,從而使其具有“生命。”
o    集成的研究方法:自下而上的一個自然的結果就是,人工生命不是用分析的方法,即不是用分析解剖現有生命的物種、生物體、器官、細胞、細胞器的方法來理解生命,而是用綜合集成的方法,即在人工係統中將簡單的零部件組合在一起使之產生似生命的行為的方法來研究生命。傳統的生物學研究一直強調根據生命的最小部分分析生命並解釋它們,而人工生命研究試圖在計算機或其它媒介中合成似生命的過程和行為。
o    人工生命的生命的本質在於形式和過程,而不在於具體的物質。人工生命是關於一切可能生命形式的生物學,因此並不特別關心我們知道的地球上的特殊的以水和碳為基礎的生命,這種生命是傳統的生物學的主題。人工生命研究的是生命的普遍規律,或者說生命的邏輯。而實際生命的物質,比方說我們目前認識的地球上以水和碳為基礎的組成生命的特殊物質,則不是人工生命關注的重點。生命當然離不開物質,但是生命的本質並不在於具體的物質。人工生命把生命看作是一個過程,恰恰是這一過程的形式而不是物質才是生命的本質。人工生命研究因此忽略物質,並因此抽象出控製生命的邏輯。
o    人工生命不是人造生命。象通過幹細胞或基因工程造人和動物,盡管也很前衛,甚至挑戰人類倫理的底線,但仍然是基於傳統生物學的,以地球上基於水和碳的生命形式的研究方法。人工生命中的“人工”是指它的組成部分。在目前的研究領域,是基於矽片、計算規則。。。等。這部分是人工的。但它們的行為並不是人工的。矽片、計算規則等是由人設計和規定的,人工生命展示的行為則是人工生命自己產生的。
o    突現行為是人工生命的突出特征。這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結果,也是人工生命得以產生的基礎。人工生命並非像我們在常規設計時那樣可以先驗的規定係統的行為。係統的行為是係統中的個體通過相互作用產生的,預先無法預期。這是人工生命和實際生命最根本的相似性。
·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參見 “Wikipedia Three Laws of Robotics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Laws_of_Robotics):  1)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2) A robot must obey the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3)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中文參見 《維基百科機器人三定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A%E5%99%A8%E4%BA%BA%E4%B8%89%E5%AE%9A%E5%BE%8B): 第一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第二法則: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法則: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    常識知識表示的困難 – 參見比如王麗 慧《常識知識表示: 通向“人工智能”的途徑》,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7年8月號 (http://wenku.baidu.com/view/6ade43f7ba0d4a7302763a34.html) 。
·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 見蘇東坡《寒食帖》。《寒食帖》被元代書家鮮於樞評為繼王右軍《蘭亭序》和顏魯公《祭侄稿》之後 “天下第三行書,”是蘇東坡在“烏台詩案”後被貶黃州 (今湖北黃崗) 團練副使,實際上是被軟禁 (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 後的第三年寒食節所作。此兩句用 《莊子》的典故:“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人將船藏在山穀中,到了半夜河水漲潮,把船漂走了。莊子以潮水比喻時間,和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感慨相同。時間是真正的有力者,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躲過時間逝水般的侵蝕,最終會都會被時間帶走。隻不過“昧者不知”—— 愚昧的人不知道罷了。
·    模仿蟻塚建綠色大廈 – 參見BIOMIMETIC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in Zimbabwe Modeled After Termite Mounds (http://inhabitat.com/building-modelled-on-termites-eastgate-centre-in-zimbabwe/)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