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博的博客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正文

第三章 新大陸症候群

(2016-09-17 16:51:02) 下一個

嚴磊問道:“‘新大陸症候群‘?“

明海禪師回答:“對,New World Syndrome。那原來是指北美和大平洋島嶼原住民在食用垃圾食品後引起的一係列疾病,主要是肥胖症、心髒病、糖尿病等,導致壽命縮短。我借用來指新移民,尤其是象中國大陸或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來的新移民對美國社會過於理想化的一種認知誤差,並因此引起的一係列行為誤區。”

嚴磊顯然是第一次聽到這說法,挺好奇的: “那為什麽特別是中國大陸或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去的新移民呢?”

明海禪師說:“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缺乏法治和法製的傳統。”—— 他想了想,覺著這論斷可能提得有些突兀,於是補充說道:“或者換句話說,缺乏美國和西歐的法治傳統。師弟,國內產官學界都喜歡用美國做標杆,無論毀之者譽之者都一樣。而最鮮明的對比,那就是中美兩國社會製度的不同。其他文化傳統人民素質等等,當然也是話題,但沒有如此尖銳。歸根結底其實就兩個詞四個字:民主、法製。師弟你要到美國打天下,在商言商,估計你對怎麽選議員之類的興趣不大,所以民主可能不是我們今天的話題。但就是在商言商,美國的法治和法製那可是逃不過的話題。我們都是學工程的。我覺著一個合格的科學家或工程師的最重要的基本素養之一,就是將數據和結論分開。中美兩國的法治係統差別巨大。我覺著可能幫助你了解美國的法律製度,尤其是避免一些誤區甚至是陷阱,對你從事商業活動會有幫助。至於判斷這兩種製度的優劣,那是從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我們還是把它留給政經精英們吧。

“美國有一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過一本書,《資本主義和廿一世紀》,曾經論述了為什麽中國沒有產生資本主義,而且中國不可能自發產生資本主義。那本書頗有可讀性。在第一章提出他的主要論點並簡明論證後,接下來他從威尼斯開始講述資本主義的發展曆史,非常有故事性。這本書建議你如果可能,抽時間讀一讀,對你進軍美國應該會有所俾益。

“黃仁宇那本書的特點就是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特別關注,所謂 ‘以中國為本位的思考。’ 中國大陸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學界的主流觀點是中國封建社會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常用的論據就是明朝中期和末期江南尤其是蘇鬆太和杭嘉湖一帶發達的紡織業,似乎類似英國羊毛紡織業確立資本主義製度。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領導人公開持這種觀點,所以這也就成了定論。黃仁宇在他的書裏引用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社會產生價值的係統有兩個:一個是農業係統,一個是商業係統,而商業係統是現代的係統 ……”

嚴磊插話道: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被學界稱之為經濟學的聖經,我沒有詳細通讀過,不過大致知道一些。兩個係統的理論我覺著就是在今天仍然有效,隻不過把農業係統擴展為製造業吧。黃仁宇的那本書還真沒聽說過,以後一定找來好好讀讀。聽師兄說象讀小說呢。他說中國不可能自發產生資本主義, 是不是因為中國數千那來一直是強本弱末重農抑商的原因?“

明海禪師點頭道:“師弟你說得不錯,最主要的意思就是如此。黃的大意是資本主義得以確立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是自由、公平、和有效率的商品交換。從十四世紀在威尼斯發韌到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有賴於法製係統諸如商法和海事法的完善,民間對債務的尊重, 契約合同能被強製執行。歐洲諸多公國王國,無論主權屬誰,商業交換活動都能在相對安全、有秩序和在法律保護下進行。尤其在法律保障下的信用體係,使得金融經濟和商品經濟互相促進,資金得以通過證券形式得以放大和有效利用,利潤得以增長。這些條件中國本身都不具備。“

嚴磊思考了一下:“而中國自秦大一統之後,尤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社會受儒家統治 —— 有說法是儒表法裏 —— 不管儒表法裏或孔孟為體申韓為用,中國曆朝製度基本沿襲秦製,所謂‘百代皆行秦政製’, 本質上是父權宗法為基礎的官僚體係,以道德代替法律。尤其基本無視私人財產的產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資本主義最基本的必要條件‘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和中國人在傳統上是格格不入的 …“

明海禪師插了一句: “‘民富敵國,民自不祥’—— 沈萬三就是個典型例子。再看看中國曆史上抄家是家常便飯,一直抄到文革時……”

嚴磊深有同感:“師兄,說到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我想起小時候讀翻譯的外國小說,比如象《唐吉柯德》、《艾凡赫》、《三個火槍手》等,老看到國王要打仗,籌集軍費居然要向富商借錢,覺著非常的不可思議。不過那些國王們也不是啥好玩意兒,….“

明海禪師啞然失笑: “師弟有趣。西方國王借貸源遠流長,而且手段無奇不有。有霸王硬上弓強製借貸的,賴債更是家常便飯  —— 這還不是最糟的,更幹脆的就把債權人給殺了。據說借錢給國王的意大利人和猶太人許多下場悲慘,而法國國王又尤其惡劣。“

嚴磊有些好奇:“師兄,那富商們怎麽還敢或還會借錢給國王呢?“

明海禪師答道:“當然不敢了。聖經裏《舊約·傳道書》就告誡人們 ‘不要借錢給比你強大的人。’但富商們不借不行啊。國王們要麽就是剛才說的強製借貸,借不到了,國王們還有其他創意,比如包稅製,把稅包給商人,再由商人去征收。從羅馬一直到法國包稅製都極流行。再不然就是賣官鬻爵,這在中國尤其是清朝中後期也蠻流行的。實在黔驢技窮借不到了,隻好抵押了。國王借款的抵押可謂五花八門,從領土到王冠,都可以作為抵押品。甚至還有將親信作為人質抵押的。”

國王借債最臭名昭著而且最命運悲慘的可能就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是英國王詹姆斯一世次子。一六二五年詹姆斯一世病死,查理一世繼位。他時運不濟,他的前任已經欠了一屁股帶兩胯子的債,他剛剛繼位就已經債台高築。查理一世接位後財政左右支絀,他又不願意量入為出,入不敷出之際,隻好把祖傳王冠上的寶石“三位一體”作抵押借錢來解燃眉之急。其實這是英國王室家風,英國國王出征常仰仗雇傭軍,所以隨軍總攜帶貴重寶物,捉襟見肘之際可以隨時抵押借錢支付雇傭軍的軍費。隻不過查理一世不光酷肖乃祖,而且更加光大門風,連神聖的王冠寶石也給抵押出去就是了。最後查理一世還是死在了債上。為了加稅搜刮錢,查理一世和國會翻臉,最後兵戎相見,打了兩次內戰,都輸了。第二次戰敗後查理一世逃到蘇格蘭,結果被蘇格蘭人以十萬英磅的代價賣給國會。可憐查理一世身死名裂,被國會以“暴君、殺人犯、我國善良人民的公敵”的罪名送上斷頭台,倒成就了克倫威爾一世英名。

另一位著名的抵押借債君主是西班牙的女王伊莎貝拉, 不過她傳下來的是好名聲,至少不是象查理一世的罵名。為了資助哥倫布的環球探險,伊莎貝拉把自己的王冠典當出去。伊莎貝拉資金短缺,而且居然不能動用國庫公帑,隻好抵押借款。而且據說伊莎貝拉還組建了一個印第安事務處, 試圖保護印第安人免受西班牙殖民者的虐殺。是否表麵文章不得而知,不過實效基本沒有,西班牙征服者並沒有遵守女王的規定,反而變本加厲屠殺迫害印地安人。

甚至歐洲一些重大的曆史轉折也和國王借債有關,比如法國大革命。比起法國路易家族的鐵腕專製,英國的王室那可是小兒科了。臭名昭著的“我死之後那管他洪水滔天”據說就是所謂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名言。挺有意思的似乎絕大多數的獨裁者都喜歡自比太陽。不過也有說那名言的著作權應該屬於路易十五。等1774年傳到路易十六,國庫財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國家的債務已經占稅收的一半以上,而且利率很高 。路易十六隻能拆西牆補東牆,舉新債來嚐還舊債利息,這無疑飲鳩止渴。其實路易十六自己相當節儉,但整個法國王室和貴族的驕奢淫逸,國王一個人節儉隻不過是杯水車薪。還有路易十六資助最後參與了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欠下十數億裏弗的國債。到1787年時國債已經爆增到25億裏弗,別說還本,連付利息都無力償債,法國陷入了財政危機。路易十六不想再舉新債,寅吃卯糧終究不是辦法,剩下的唯一的一條路就加稅了。法國那時的社會型態和印度有些類似,全國分三個等級,法國的婆羅門也是教士,大概10萬人,第二等級貴族是法國的刹帝利,大概40萬人。這50萬人是不交稅的,稅負全落在第三等級身上。尤其是農民,占全國人口的80%,卻隻擁有30%的土地。路易十六想讓教士和貴族也交稅,於是宣布統一向國內所有土地征稅。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要求國王召開三級會議,征稅必須經過三級會議通過才可實施。結果三級會議演變成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也被送上了斷頭台。

歐洲的封建國王借債是家常便飯。而在高度中央集權的中國,“天地君親師“是至高無上的。君父對臣子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據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為不忠。”是後人強加給儒家的。但“臣罪當誅兮, 天王聖明”—— 甚至被皇帝賜死前還先叩頭謝恩卻確實是儒家的道統。君父向臣子借錢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借貸就意味著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何以體現君父的至高無上?少數幾個例外 —— 用錢鍾書的話,有例外正因為有公例:要麽是在中央集權絕對專製還沒有確立的西周末年,西周的末代國王周赧王,為了與諸侯合縱抗秦,向國內富人借貸。結果合縱不成,債主討債,周赧王躲到宮內一座高台,成語“債台高築”因此而來。還有要麽就是到了中央集權專製的末期,兩千多年以後明末崇禎,北京被李自成圍困,崇禎借錢充軍餉不成,最終自縊煤山。

明海禪師話題一轉:“西方法治的源頭,無論是英美法係或大陸法係,應該是羅馬法。當然對資本主義發展至關重要的如商法海事法等是在十四世紀威尼斯海上貿易發達,資本主義商業活動的發展而漸漸完善。挺有意思的是,象師弟你說的,‘百代皆行秦政製。’自‘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律》成了後世治國的基準。劉邦入鹹陽,蕭何全盤接收秦的律令和文書檔案。阿房宮讓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灰飛煙滅,但秦的典章製度不光沒給燒掉,漢承秦製, 此後中國曆朝的統治係統構架基本不變,尤其是大一統中央集權的郡縣製 ……“

嚴磊接話道: “就是啊師兄。東邊的西漢東漢,西邊的西羅馬東羅馬,挺有意思的人類文明的東西輝映。現在國內史學界對正統的‘社會發展史’以‘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 作為曆史體係也開始有異議,有論者就認為中國自秦以後並非所謂的封建社會 —— 不過也有反對意見,認為中國適合‘封建地主製’理論。“

明海禪師點頭:“師弟你說得對。黃仁宇書中對封建社會的討論也持類似觀點。西方主要是歐洲的封建的特點是裂土封茅,象西周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建國,所封的諸侯國奉周天子為宗主,作為宗主國的籓離。而諸侯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其統治方式實質上就是世襲的軍政府,封國對宗主國盡繳納貢物和軍事拱衛的義務,但除此之外,土地、人民、軍備、財稅等資源不屬宗主國所有,而屬於諸侯。天子對諸侯也基本上沒有任免權。因為封邑通過世襲繼承,導致土地等資源也不能自由買賣。所以西方的這種封建社會結構簡單,社會基本沒有流動性,缺乏彈性,無法應對時勢變化。隨著人口增加、交通發達、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這種封建製度完全沒法適應,以致被資本主義掃蕩無餘。

“另一方麵,中國秦以後的中央集權大帝國,以郡縣製作為統治基礎,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度量衡全國統一,所有法律全國一律。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地方職能官員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襲。中間除了象西漢初年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等極少的例外,這種郡縣製一直是絕對主流。還有科舉製度給士人們明確可操作的向上流動路線,所以這種統治係統和西歐的封建製度相比,社會流動性大。另一方麵司法不獨立,商人被嚴重壓製,這種係統應對內部變故的能力強大 —— 最不濟也就是改朝換代。所以有所謂‘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說法。當然這裏的‘中國封建社會’指的是中國秦到清的社會,而非象西方或西周那種‘封建社會’……”

嚴磊接話道:“師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對象治國體係這類議題,必須放在足夠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討論分析,和幾千年的時間跨度和橫越歐亞大陸的廣袤空間比較,用個人幾十年的經驗做判斷是不準確的甚至沒有意義的。中國從周末到民初這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大帝國統治方式,從現在的眼光看,和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以後的資本主義係統比較,當然是落後的。但和西方在此之前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型態比較,顯然有優越性。最近史學界對五四以來被批的體無完膚的科舉製,也開始從新客觀曆史地評價,甚至有說法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中國在隋唐之前也和歐洲的貴族世襲製類似,選官根據家族門閥,一直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代九品中正製,形成所謂上品無寒士,下品無世族。直到隋文帝科舉取士,從隋唐開始,形成一套相對公正操作性極強的人才向上流動的途徑。據說唐太宗看到考生魚貫入考場,喜不自禁:‘天下英雄入吾觳中矣!’

“師兄,我同意你說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裏不具備類似西方自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以後的法製和法治傳統,但比較兩種治國體係的優劣沒有意義。除了上麵說的原因,我覺著還有一個因素。這種比較很難得出客觀精確的結論,因為其他因素,特別是意識形態、民族感情、政治理念….. 等都會先入為主,最終是無謂的爭論。何況孰優孰劣確實也不是我要關心的。師兄你還是給我講講可操作的部分吧。“

明海禪師臉上露出歉意:“對不起師弟,我們可能務虛務得太遠了“ ——  明海禪師略帶歉意接著說道 ”—— 回到新大陸症候群, 這應該屬於所謂的 ‘籬外草更青’效應,也就是所謂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吧。人們特別容易憧憬別人擁有而自己不具備的東西。中國大陸或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來的新移民將美國的法製和法治係統理想化應該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和現實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現在習慣的是美國大使館排隊等簽證的人龍,但很少有人知道美國在30年代大蕭條時,曾有十數萬人申請往蘇聯工作。

“其實任何統治係統,包括‘法治國家’本質上都是既得利益集團保證其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在這一點上,‘秦律’、‘羅馬法’、‘美國聯邦憲法’、或者‘香港基本法’….. 其作用都是一樣的。不管何種社會型態,占有大部分社會財富和資源的往往是社會中的少數集團。對他們來說,‘天不變,道亦不變’自然是最理想的狀態。 但這往往隻是一廂情願。秦始皇銷兵鑄十二銅人、焚書坑儒、… 萬裏長城雖暫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但’坑灰未冷山東亂’,‘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隻不過是癡人說夢。要相對長治久安,既得利益者必須拿出部分社會資源,讓被統治者也擁有部分資源。‘肉食者鄙’, 靠統治者自我約束是靠不住的。在法治國家,法治通過三權分立、權力製衡、Checks and Balances等等實現,其作用就是通過製度化程序化可操作的法律體係,確保社會資源的有序有效分配,重點自然是確保既得利益的利益不受侵犯。為此目的,除了國家機器的暴力,對被統治者的洗腦同樣重要。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奧妙不同。‘人民當家做主’是忽悠被統治者使他們自以為是統治者。‘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則是試圖使被統治者相信法治和法律是平等公正甚至是神聖的。特別煽情的有所謂‘法律女神’ 右手持劍,左手持天平,而雙目是被蒙上的。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英國倫敦‘英格蘭和威爾士中央刑事法院’大樓圓頂大廳的頂上的‘正義女神’了 —— 沒有比這離法律的真實本質更遠的了。“

嚴磊插話道:“那麽師兄什麽是法律的真正本質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宇文博和蕭輅 回複 悄悄話 嗯,我也認為希臘羅馬再加上猶太的舊約可說是美歐文化傳統的源頭。希臘羅馬比中國秦朝大一統以後,尤其漢朝獨尊儒術以後要進步。對儒家和孔子一向反感。不過對 “領先幾千年”不敢苟同。我覺著歐洲大踏步向前,把全世界遠遠甩在身後大概自文藝複興始吧?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希臘的城邦直接民主,羅馬的護民官與市民權(英文的citizenship字根是city,例如羅馬城)比中國政治領先了幾千年。權力製衡是羅馬平民與貴族不斷爭取權益中發展出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