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的異象
詩篇八十七篇隨想
詩人舉目仰望錫安,說:
(可拉後裔的詩歌)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上。 (詩篇八十七章一節)
在他眼前,聖山矗立,如天地間的永恒支柱,
神的揀選安放其上。
然而,他未見十字架,
隻是憑靈裏的震動寫下:
這根基是神親自立定的。
經上又說,
「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哥林多前書 3:11)
於是詩人的朦朧,在基督十字架上化為真實的永恒。
他又說:
他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 (詩篇八十七章二節)
門,是出入之所,是與神相遇的途徑。
他看見神的心喜悅於此,
卻未聽到那聲音說:
“我就是羊的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 (約翰福音 10:9)
在詩人筆下,門隻是聖城的象征;
在救恩成全中,門卻是耶穌自己。
接著,他寫下令人意外的異象:
拉哈伯、巴比倫、非利士、推羅、古實……
這些曾經敵對的外邦人,
如今竟被數算在錫安之中。
論到錫安必說,這一個那一個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親自堅立這城。
(詩篇八十七章五節)
他觸摸到普世救恩的光,
卻仍在清晨的薄霧中,
未見那烈日照耀萬國的榮光。
如經上所說,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路加福音 2:32)
那未竟的晨曦,正預示基督將為萬民顯現救恩。
這首詩如同一扇半開的窗:
光已透入,卻未完全顯明。
詩人看見榮耀,卻未能解釋;
吟詠普世的異象,卻未能揭開救恩奧秘。
他在朦朧中寫下的詩句,
在基督裏被完全解開——
十字架立為根基,
祂自己就是那道門,
外邦人與猶太人在祂裏重生,
新耶路撒冷成為萬民的城。
於是我們明白,
詩人所觸及的,隻是遠方的輪廓;
而在基督裏,
那輪廓成了清晰的麵貌。
正如詩篇所終結的:
「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說:我的泉源都在你裏頭。」 (詩篇八十七篇七節)
在十字架與複活中,
泉源已在錫安開啟,
使萬民同聲歌唱,
共享那永恒的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