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的謙卑(反對帝製)

(2025-09-16 19:46:43) 下一個

王的謙卑(反對帝製)

詩篇八十六篇隨想

一個王說,我是"困苦窮乏"的人,

(大衛的祈禱)耶和華阿,求你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

(詩篇八十六章一節)。

王的清醒,縱然他有不盡疆土,富甲天下,然沒神他一無所有!

王又說,他性命堪憂,但他是"虔誠的仆人"。

求你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誠人。我的神阿,求你拯救這倚靠你的仆人。

(詩篇八十六章二節)

國王,權傾天下,尊如天子,然而大衛卻深知,唯有神是他性命的保障,他的身份不過是神麵前的忠心仆人。

王還說,他每日要親近主,

主阿,求你憐憫我,因我終日求告你。

(詩篇八十六章三節)

他雖有千名宮妃,簇擁的大臣,然而大衛卻願意日日來到神麵前,懇求憐憫,尋得幫助。

王接著宣稱,他的喜樂不在神之外,

主阿,求你使仆人心裏歡喜。因為我的心仰望你。

(詩篇八十六章四節)

王的財富、權勢、女色,都不能賜他生命中的平安,唯有神才是他的滿足與歡欣。

皇帝,中國人幾千年來心中的“天”,即便在今日,仍有不少人心中保留著皇帝情結。《詩篇》八十六篇開篇,大衛自稱困苦窮乏,呼求耶和華垂聽他的禱告:“耶和華阿,求你側耳應允我,因為我困苦窮乏。”(1節)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有限與不足,完全依賴神的引導與救助。大衛的謙卑在於,他不依賴王權、財富或地位,而是仰望至高者的慈愛與恩典,從中尋得內心的平安與喜樂。

長期受皇權文化熏陶,中國人的心理常習慣將命運寄托於權威,如同“把人生交給明君的口袋”,缺乏獨立判斷與批判精神。這種心理結構與大衛的“困苦”有本質不同——大衛的困苦並非出於無力或依附,而是源自他在神麵前自覺有限,深知離了神便一無所恃。因此,他的依靠是一種出於信仰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因恐懼權力而產生的被動依附。民族性中潛伏的“奴性”影子,正是長期盲目依賴皇權而缺乏自我思考的產物

大衛的禱告進一步彰顯了個人責任與謙卑:“主啊,求你使仆人心裏歡喜,因為我的心仰望你。”(4節)他不依賴外在權勢,而是主動向神傾心,尋求內在的堅固與方向。對照中國曆史,這提醒我們:若一個民族長久依賴皇權而非自覺反思,就如缺乏“內在神性”的盲從之民,容易陷入集體順從與權威崇拜的困境,缺乏自我解放的力量。

透過大衛的謙卑,有一種可能的出路: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外在權威的命令,而在於個人自覺的責任感、對正義的渴望,以及對真理的仰望。將這種精神引入對中國民族性的思考,意味著超越皇權心理的束縛,培養獨立判斷與批判性思維,在神麵前人性平等而釋放天性自由的思想。

這種大衛式的謙卑思想,也深刻影響了西方憲政民主的發展:君權不再淩駕於法律與道德之上,權力受製度和公民意識製約,形成了“權力受製”的核心理念,使社會得以在正義與法治的基礎上穩定運行。大衛的禱告與謙卑,為後世提供了超越權威、追求真正自由與公義的精神典範。

大衛接著在他的詩篇闡述對神性的理解:

主阿,你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的人。

耶和華阿,求你留心聽我的禱告,垂聽我懇求的聲音。

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你。因為你必應允我。

(詩篇八十六章五一七節)

大衛仰望神的良善,認定祂樂意赦免、以豐盛的慈愛待凡呼求的人。神並非遠離的審判者,而是專注傾聽、回應禱告的救主。在患難之日,大衛信靠神必應允他的呼求,顯明神的本性:良善、慈愛、信實且可親近。

大衛的千年呼求,

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

(詩篇八十六章十一節)

他渴望的不僅是知識的啟示,更是心靈與生命的指引,盼望能按神的真理而行,在敬畏中以信心仰望。

這一呼求,直到道成肉身的耶穌得以完全回應。神的真理在祂身上活現,正如約翰福音 1:14 所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在耶穌的言語、行動和生命中,大衛的禱告不再隻是呼求,而是得以觸摸、隨行,並在敬畏與信靠中經曆神的同在。

 

經上說,

因為你向我發的慈愛是大的。你救了我的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

神阿,驕傲的人起來攻擊我,又有一黨強橫的人尋索我的命。他們沒有將你放在眼中。

(詩篇八十六章十三,十四節)

世俗的價值觀,總企圖在靈裏擊倒屬神的人,使我們懷疑、否定,直至墮落沉淪。大衛卻見證:惟有神的大慈愛拯救靈魂,使人不被驕傲與強橫吞噬,仍堅定仰望祂,免入極深的陰間。

大衛王承認自已的卑微,

主阿,你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求你向我轉臉,憐恤我,將你的力量賜給仆人,救你婢女的兒子。

(詩篇八十六章十五,十六節)

唯有謙卑的人,才能如幹渴的田野迎接甘霖,吸納神豐盛的慈愛與誠實。驕傲之心如高牆,擋住了光的進入;惟有俯首如仆的靈魂,才得見主慈愛的容顏,被祂溫柔的憐憫覆庇,在軟弱中重得力量,在黑暗裏被拯救。

秦始皇一統江山,更統治了幾千年中國人的心靈。中國的曆史長期處於“秦製”的統治結構下,專製仍是其政治肌理的底色,直至今日。大衛其謙卑為王、尊畏神的態度,也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民主憲政的社會政治體係。而後,西方國家裏的“總統”們是一群有才華而願意服務社會的精英。然而,從東至西人的私欲使得如今有人懷揣‘皇帝夢’,將眾人所托付的公職當作個人炫耀的平台。

經上說,

“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火湖裏,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啟示錄 二十章十節)

壞王更是如此!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