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對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的九年經曆 (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zt

(2016-04-28 15:57:17) 下一個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來源:親子營
2016-04-25 16:46:00
分享

  這是一個關於愛、感恩與責任的故事。生活會讓我們承擔一些我們原本不會選擇承擔的責任,但我們其實比自己想象的更堅強。

  2007年,美國地方報紙《聖迭戈聯合論壇報》的記者Elizabeth Fitzsimons和她的丈夫動身來到中國,他們已經不孕多年,對於完整家庭的需要促使他們產生了領養的念頭,直到飛機落地之前,他們都不曾想到會遭遇怎樣曲折的故事,而這場遭遇,又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一個選擇,決定一條道路

  Elizabeth Fitzsimons夫婦第一次見到被領養的孩子是在南昌市的一家酒店裏,孤兒院的院長親自把孩子抱給他們。夫婦兩個人給孩子取名為娜塔莉(Natalie),並為自己終於有了一個女兒而興奮不已。

  然而在僅僅過了一個小時之後,Elizabeth Fitzsimons在為娜塔莉換尿布的時候,發現孩子身上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她的表述是:“我發現了平生所見最嚴重的尿布疹,而且她脊柱下端長滿了紅疙瘩,有些脫皮的皮膚上有一道兩英寸長的疤痕。”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左圖,是娜塔莉(Natalie)的養父母第一次收到的養女照片

  右圖,是娜塔莉養父母在中國一家寺廟,祈禱她的健康

  即便如此,這位新手媽媽還是決定繼續辦理領養手續,在她看來並非大問題,畢竟她自己的妹妹以及兩個弟弟也是從尼加拉瓜收養的。她弟弟被領養的時候也是身上臭烘烘,長滿疥瘡,但是過不久就成了一個健康的嬰兒。

  Elizabeth Fitzsimons堅信,雖然現在娜塔莉瘦弱蒼白,坐不起來,也握不住瓶子。隻長出兩顆牙,沒什麽頭發,而且從來不笑。但是娜塔莉也會沒事的。她那雙烏黑的大眼睛裏一定隱藏著神采。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真正令夫妻倆受到重大打擊是在隨後為娜塔莉舉辦的生日派對上。當天夫妻倆正式辦妥了收養手續,那天也是娜塔莉的第一個生日。他們邀請了在收養代理機構遇到的幾家人和該機構的代表。那天娜塔莉胸部發出了異常的聲響,這讓夫妻倆十分擔憂。所以新手爸爸馬特(Matt)讓收養代理機構派醫生過來。

  醫生給娜塔莉做了簡單的檢查,發現她可能得了支氣管炎,並且醫生在檢查娜塔莉的括約肌的時候發現“很鬆弛”,懷疑娜塔莉做過摘除腫瘤的手術,可能會患有脊柱裂。

  隨後夫妻倆以及收養機構的人員一起帶著娜塔莉去了醫院。等消息的時候,ElizabethFitzsimons盡力想好的方麵,比如她為娜塔莉漆成淺黃色的那個房間,以及鋪著小熊維尼床單的那張嬰兒床。

  現實是殘酷的。CT片子顯示,娜塔莉身上曾經長有一個腫瘤,某個人在某個地方把它摘除了。手術做得非常糟糕,損害了神經,隨著娜塔莉逐漸長大,她的身體狀況會不斷惡化,最後腰部以下會完全癱瘓。此外,她將失去對膀胱和腸道的控製力;這種狀況已經露出端倪——她的括約肌很鬆弛。她患有某種形式的脊柱裂,脊椎上還長有一個囊腫。

  這一切來得是如此的突然,新手媽媽震驚而憤怒。她不明白為什麽建立一個家庭對自己來說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不明白為何生活對娜塔莉是如此殘酷。

  回到酒店後的夫妻倆,開始質問來自收養機構的代理人,為什麽體檢報告裏沒有提到這些?那條如此明顯的疤痕怎麽會沒人留意?

  代理人隻是搖頭、道歉,並提出了一個新的補救辦法:給他們換一個寶寶收養。夫妻倆可以按時回國,隻不過會帶走另外一個女嬰。

  其實在很多個月之前,夫妻倆已經填寫過一份表格。表格的內容是他們可以接受未來的收養對象患有何種疾病或殘疾。夫妻兩個人選了幾種較為溫和、經過適當治療可以迅速痊愈的疾病。馬特在申請表上寫道:“這將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我們覺得自己現有的經驗還不足以應對更嚴重的問題。”

  現在,夫妻倆麵對的是手術、輪椅、結腸造瘺袋。ElizabethFitzsimons想象著他們聖迭戈的家中會有通往房門的殘疾坡道。想象著兩個人全身心地護理娜塔莉的那種生活。她問自己我們如何能做到呢?

  一條道路,到達一方土地

  即便有諸多的顧慮,ElizabethFitzsimons還是無法說服自己拋下這個孩子。她相信如果自己生下這種身體狀況的孩子,絕對不會把孩子留在醫院。

  她也無法接受自己要和某個頂替娜塔莉的孩子一起登機,然後告訴朋友和家人,這不是娜塔莉,因為她身體受到損傷過於嚴重,所以自己把她留在了中國。

  她無法麵對放棄娜塔莉的自己,也無法忘記娜塔莉。她知道,自己會永遠在心裏惦記娜塔莉的境況。

  Elizabeth Fitzsimons在她後來的一篇日誌中寫道:“我知道這是對我的考驗,我的人生價值就取決於這一刻的決定”。她堅定的告訴工作人員:我們不想要另一個孩子。我們想要自己的孩子,就是正在那邊睡覺的那個孩子。“她是我們的女兒,”她說。“我們愛她。”

  她的丈夫馬特也讚同她的說法。夫妻倆度過了一個漫長而焦慮的夜晚,他們考慮著未來要如何處理相關問題。甚至ElizabethFitzsimons還哭著給自己的母親打電話,說明娜塔莉的情況。

  她的母親跟她說,“如果你不帶她回來,也是可以的。我隻是不想讓你背上那種負擔。你想怎麽做?” Elizabeth Fitzsimons說想帶著孩子走。她的母親支持到“那你就這麽做。”

  第二天清晨,夫妻倆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的決定感到高興。他們也的確高興起來。他們告訴自己,極佳的醫療或許能減輕娜塔莉的一些最嚴重的疾病。這是他們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

  一方土地,開始一種生活

  夫妻倆回到聖迭戈不到兩天——還沒來得及帶娜塔莉去看兒科醫生——情況就又出現了驚人的轉折。

  那天,正在嬰兒餐椅裏吃飯的時候,娜塔莉突然發病——她的頭前後擺動,眼珠轉來轉去,腿和胳膊突然伸得筆直。ElizabethFitzsimons把她從椅子裏抱出來,遞給馬特,然後撥打了911。

  急救人員趕到時,娜塔莉已經恢複了意識,狀態穩定了下來,但在到急救室之後,她又發作了一次。夫妻倆向醫生講述了自己在中國聽到的病況,他們要求給娜塔莉做一個腦部CT掃描。

  幾小時後,一名急救醫生嚴肅地對夫妻倆問到:“你們肯定知道她的腦子有問題,對吧?”

  夫妻倆驚愕了,除了所有其他那些疾病,她的腦子也有問題?

  隨後醫生告知他們: “娜塔莉患有腦萎縮。”並表示,娜塔莉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唐氏綜合症不相上下。

  醫生離開後,這位新手媽媽抱起娜塔莉。因為吃了藥,娜塔莉處在昏睡之中,嘴巴張著。“我們會有能彼此交流的那天嗎?她會和我分享她的秘密嗎?會和我一起歡笑嗎?”她在後來的日誌中寫道:“不管情況怎樣,我都會愛她,她會知道這一點。這就足夠了。感謝上帝我們當初沒有放棄她”。

  娜塔莉被收院治療,夫妻倆陪在病床邊,那一晚整夜難安。

  次日,一位神經外科主任走了進來。帶來了好消息。

  他說急救室的醫生之前弄錯了,娜塔莉不是腦萎縮。她是身體虛弱,發育得有些遲緩,但她有手眼協調能力,在醫生給她做檢查時能專注地看著他。為了做出更準確的診斷,他需要給娜塔莉做個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夫妻倆請他給娜塔莉的脊柱也做個這樣的檢查。

  隨後,這位醫生帶回了更讓人驚訝的消息。核磁共振檢查排除了他所擔心的大腦萎縮,而且娜塔莉的脊柱也沒有問題。她沒有脊柱裂,不會癱瘓。他承認娜塔莉體內有可能存在一個腫瘤,需要進行監測,但她也許沒事。明年就可以確定相關情況。

  不過會有其他一些讓人擔心的地方,比如更多疾病突發的情況,以及需要接受很多物理治療,以便學會坐、爬和走。21個月大的一天,娜塔莉在沙灘上第一次學會了走路。

  故事隨後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娜塔莉將近3歲的時候,有著濃密的頭發、閃閃發光的牙齒和閃亮的眼睛。她學遊泳,去托兒所,還執意穿印花涼鞋去跳舞。ElizabethFitzsimons對她說,“哦,娜塔莉,”她就回答,“哦,媽媽。”每每這時,這位新手媽媽都會用力眨眼,以止住自己幸福的淚水。

  因為後來一切都很好,會讓人不自覺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夫妻倆當時的決定被證明是對的。但對這位新手媽媽來說,那不是重點。她說:

  “我們在當時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是因為她是我們的女兒,而我們愛她。我們原本不會選擇承擔自己預想到的這些責任,實際上我們在做收養申請時坦白表示過自己沒有能力應對這樣的問題。但我們其實比自己想象的更堅強”。

  一種生活,形成一個命運

  故事的後來:

  經曆了如此多的風暴之後,Natalie的健康狀況在家人的照顧之下有了很大的好轉,而這對慈悲的夫婦也受現代醫學的眷顧,解決了不孕的生理問題,有了一對雙胞胎,一家五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這是一家五口人的近照

  ElizabethFitzsimons不再是新手媽媽

  她的眼神中,流動著幸福的光彩

  ▼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娜塔莉(Natalie)和母親以及兩個弟弟在一起

  媽媽的目光一直注視著娜塔莉

  ▼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媽媽也是個曬娃族,社交網絡頭圖就是三個孩子

  ▼

美國夫婦收養中國棄嬰,意外發現被隱瞞的殘酷病情...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媽媽曬出娜塔莉近照

  誰能想象這居然是當初那個幾乎難以存活的孩子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