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76年之前的中國,怎樣在外國人麵前樹立自信?zt

(2016-05-04 04:43:09) 下一個

1976年之前的中國,怎樣在外國人麵前樹立自信?

作者:教書人語2016-04-28 23:18

1976年之前的中國,怎樣在外國人麵前樹立自信?

 

總有人信誓旦旦,說1976年之前的中國如何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如何自尊自重,自強自信,言下之意,是今天的中國,太注意外國人對中國的評價,似乎從前的中國,毫不理會外國人的觀感,更不會刻意去取悅外國人似的。

 

但如果看看下麵的這些史實,

這樣的印象或許不盡不實。

真正的自信,應該建立在實事求是之上,

若是隻靠虛假的宣傳與刻意的造作來瞞天過海,

恐怕是很難樹立真正的、能持續的、無愧怍的、坦蕩的自信的吧。

魯迅怎麽說:

 中國人不敢正視各方麵,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

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墳•論睜了眼看》,《魯迅全集》一卷328頁)

在當時的時代,各種刻意營造的自信不一而足,如今回頭再看,不僅令人五味雜陳,而且讓人啼笑皆非。

1、

丁東在《一次五味雜陳的出訪》提到:1976年,中國科學院根據與英國皇家學會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協議,派分子生物學代表團赴英法兩國訪問。

出國要先在北京集中進行培訓,規定了各種規矩,

比如不能一人獨自外出,至少要三人同行。

比如外國人若問起唐山地震,要說死傷人數約七萬人,我們中國人完全可以自救,不需要外援。

唐山地震的死傷人數,今天已經不是不可讓外國人知曉的國家機密,按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此次地震共死亡24. 2萬多人,重傷16. 4萬多人

籠統而言,說死亡25萬左右,重傷約16萬以上也可。

何以這樣因天災造成的死傷數目也必須保密?

也許是天人感應,災異譴告的傳統依然在作祟吧?

2、

文革時期,個別高級知識分子因為有特殊的海外關係,於是被指定為可以接待外賓以宣傳黨之政策的重點接待戶。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即是這樣的接待戶,從1970年開始,他陸續在家裏接待了一些來華訪問的外賓,曾憑周恩來的一張條子,使其居住條件得到改善,日常生活起居也相對不再那樣寒酸。

此外如鄧稼先、馮友蘭等也都享受過類似的待遇。

 3、

尼克鬆1972年去參觀長城,有關部門為了製造社會主義中國歌舞升平、物阜民豐的景象,不惜組織大量人力上演了了一出漏洞百出的真人秀,可這出拙劣的真人秀當即就被狡黠的美國人識破,

周恩來得悉此事,也向美國貴賓承認有人造了假,並批評了這一做法。

可這樣的造假何能杜絕,隻要來了外賓,有關方麵基本都是會對所到之處做一番修飾化妝的,絲毫不做準備,完全素顏以對,那是很少的。
 西哈努克訪問四川,當地最高長官李井泉,竟在親王所經沿途兩側砌了一道牆,上有窗戶,以此偽裝已竣工的樓房。

4、

  牟新艇在《1972年假扮遊客陪尼克鬆遊長城冰天雪地打撲克》裏回憶:
1972年初,我在一個街道小工廠擔任政工幹部。一天接到上級通知,要我們挑選十名“政治上可靠”的人去參加一項重要的外事活動。

當我們來到街道革委會大 會議室時(現在叫街道辦事處),裏麵已經聚集了很多人,有工廠的、學校的、幼兒園的老師。聽了動員報告後,才知道這次重要的“外事任務”是扮作遊客參加接 待尼克鬆訪華時遊覽長城和定陵的活動。

大家既興奮又緊張。緊張的是:美國過去一直是中國的頭號敵人,突然間握手言和,人們一時在心理上和認識上還轉不過彎 來,生怕在行動中說錯話、辦錯事、犯政治錯誤!  
 依稀記得軍管會李代表在動員報告中接待工作幾條原則裏,有“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這樣的話。怎樣才是“不卑不亢”呢?於是暗自商議:行動上遠離,不說話為 佳———遊覽時遠離美國人,問話時裝作聽不懂。許多任務是怎樣布置的已經記不清了,好像說不要穿工作服,因為是去“遊覽”,盡量隨意些。其實那時的衣服不 外蘭灰黃幾色,也隨意不到哪兒去。 
  一個多星期後,幾輛大轎車把我們近百人拉到了長城和定陵進行“遊覽演習”。我這才發現車上還有不少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們。由於是“演習”,沒有美國人 來,大家的心情都是輕鬆的。我們近百人開始攀登,漸行漸散地按要求相對固定在某一地域內“遊覽”。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們又集中到出發地登車,開赴十三陵。 在十三陵的“遊覽”活動中,人們比在長城時更少了些拘謹,一些人在散步中交談說笑,一些人開始認真觀看文物,更有一些人幹脆在石桌石凳上打起撲克牌來,全 然忘記了這是一次“政治活動演習”。  
 誰都沒有想到,這種隨意卻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在“演習”後的第三天,我們近百“遊客”又被集中到街道大會議室,軍管會李代表在總結中傳達了上級領導的指示:還要再隨意些,還要再像遊客些。他還表揚了打撲克牌的幾位同誌很自然等等。
    大約半個月後,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遊覽演練”。由於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加上有些作法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因此這一次的“效果”比上次更好、更“像” 了。一些人,特別是女同誌,把家裏壓箱子底的花棉襖穿了起來,還有些人把帶些色彩的毛線手套、圍脖及帽子都戴了起來。除了服裝有了顯著的改變外,“遊覽活 動”的隨意性也增強了,有人帶了羽毛球在稍微空曠的地方打了起來,我印象最深的要數那幾個紮著蝴蝶結的女孩子了,她們在一些人的圍觀中,跳起了橡皮筋! (這就是開始讓您讀到的外國記者報道中提到的“三個胖胖的又紅紅臉蛋的小女孩”,不過他把跳皮筋誤寫成了“跳繩”!)   
 1972年2月23日夜,一場大雪降落了下來。第二天一早,我們又集中到了幾輛大轎車上,但不知為何汽車遲遲沒有出發。十多分鍾後,我們又都 被召喚下了車,集中到了空場上,一位領導模樣的人大聲地說:大家都看到了,昨夜下了一場大雪,長城上的雪比城裏更大些。上級領導認為,這樣的大雪天長城上 不應有太多的遊客,因此決定至少減去一半人。這樣,前麵幾輛車繼續出發,而後麵幾輛車的同誌們今天就不去了!他馬上接著說到:不去的同誌們辛苦了,我代表 上級領導感謝你們!今後如有同樣的活動,還會請你們參加的!(這位領導真的沒有食言,在隨後馬耳它總統明托夫訪華時,我們又一次去扮遊客陪遊長城、十三 陵。)
   我們很幸運地被安排在前麵車上。但是這次真實的“陪遊”卻沒有什麽好寫的,因為我不論在長城還是在十三陵所分配到的“遊覽”的區域,尼克鬆總統夫婦都沒有 去,甚至連經過都沒有!後來的總結會上有幾個“花絮”倒還可說上幾句。我印象較深的有兩件事,一是當美國客人看到大雪後還有人在石桌上打撲克時,好奇地走 過去圍看,而那幾個兄弟居然照打不誤,對美國客人置之不理,為此被批評為“不禮貌”!二是法新社記者在報道那幾個跳皮筋的女孩“紅紅的臉蛋”時說“顯然是 擦了胭脂”!(塗脂抹粉那時可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這還了得!)李代表在總結會上笑著“正名”:經查實,這幾個女孩本來就是紅臉蛋,再加上天冷受凍就更紅 了,沒有抹什麽胭脂!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牟新艇)

5、
 基辛格的回憶錄裏談了這段經曆。尼克鬆一行在天安門廣場看到“遊客”在歡快的跳舞,聽收音機;等他們到長城參觀,又看到同樣的人扮作“遊客”。

尼克鬆他們其實當時就看出這都是“托”,但出於禮貌,他本人自然不肯輕易點破,但後來他在自己的回憶錄這樣揶揄中國人:“長城下,古道邊,草木在寒冷的天 氣裏一派蕭索,兒童的臉上卻塗著紅胭脂,一邊唱歌,一邊奔跑。田野上有全家人野餐,穿著嶄新的衣服,他們一邊吃,一邊聽半導體。青年人穿著新衣服在寒冷的 大地上打撲克。”
對一個當年曾在莫斯科與赫魯曉夫展開過廚房辯論的老牌政客而言,中國人這樣苦心孤詣的安排能瞞得了他嗎?但尼克鬆還是厚道或曰狡黠的,他隻是用憐憫的口氣說:(中國人)在田野裏打撲克,對這樣的天氣顯然有些不適宜。
他不忍親口說破這樣拙笨的活劇,但是接下來還是忍不住講述了自己的發現,

手下向他報告:當他們這些美國人撤離長城以後,立即有人用大口袋把人們手裏的半導體收走了。

6、、

陳若曦《大青魚》,也是當時很讓國人鬧心的作品,小說裏蒯師傅臥病的老伴,隻“想喝一口魚湯”,蒯師傅死馬當活馬醫,走進菜市場踅摸,不想這天魚池真有青 魚,於是“滿心歡喜”地買到一條,“美滋滋的”準備拿回家熬湯。可當他就快走出市場時,“肩膀上給人拍了一下”,幹部要他趕緊“把魚送回去”,因為外賓走 了,不需要蒯師傅再繼續表演下去了。

網上還有許多類似的回憶,如

 文革時期為接待外賓鬧出的笑話


7、

 

1972年初,中美關係開始“解凍”,與此前的“全封閉”相比,來華的外國記者、國際友人人數猛增。

  當時,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露西·傑文斯女士拍攝的一部以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故宮》,在海外頗有影響,當年還獲得了美國電視最高獎——艾美獎。從這部片子的拍攝過程便可看出外界是如何“了解”當時的中國的。

  承擔這次特殊“政治任務”的,是清華大學學生劉誌軍一家。據劉先生回憶,由於是國務院辦公廳交北京市外辦具體經辦,所以市外辦經過幾個月的仔細篩選後 才選定了他家。但外交部仍不放心,有關領導還親自到他家實地查訪,看了他爺爺、父母、兄弟姐妹,並向當地派出所和居委會作進一步了解後才最後確定。

  剛開始拍攝,露西便麵有困惑:“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褲都是黑藍灰三色,男的都穿軍綠球鞋,女的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人站在一起就像是部隊一 樣”。正如作者所說,“也難怪,那個年代的人除了綠軍裝,幾乎都是黑藍灰色,即使女孩子有件鮮豔點的衣服,也必須穿在裏麵,因為露出來就是資產階級思 想。”但為了表現服裝色彩的豐富,他的大妹妹隻好向一位剛結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紅衣裳,二妹妹則到鄰居家借了件暗紫色格上衣。

  另外,由於經濟凋敝,物資供應緊張,當時所有東西都要憑票限量供應。但“《故宮》中有一組鏡頭,要表現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當時正趕上中秋節, 廣安門菜市場突然擺上了各種新鮮蔬菜,應有盡有。那個年代,老百姓不管買什麽東西都要憑證且限量,而惟獨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開供應,隻要排隊就能買上。 我父親的單位為讓我家在外賓麵前表現出中國人的自豪,還特地補助他100元錢,母親攥著相當於自己3個月工資的錢,樂滋滋地擠在買菜的人群中……”(劉誌 軍:《影片〈故宮〉引出的跨國情緣》,《縱橫》,2002年第7期)
8、
北京居民要熟背“規定”
  文革時生活的“多姿多彩”、商品的“琳琅滿目”就這樣被“製造”出來。平心而論,很難要求這些“他者”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因為那時正“狠抓階級鬥 爭”,“敵情觀念”極強,有關方麵製定了極為細致、嚴格的與外賓接觸的有關規定,各單位、居委會都組織全體人員、居民學習、熟背這些規定,使外來者很難獲 悉真情。

  當時我從農村回城探親,也曾與其他知青一起被招到居委員開了半天會,學、背這些規定,經“考試”把一條條背得滾瓜爛熟後才能回家。其中有一條規定,如 外賓到某商場時,該商場所有商品可不憑券而敞開供應,為的是顯示“一片繁榮”,這時中國居民也可“購買”,但“買”後不得離開商店,要等到外賓走後再到櫃 台將貨退還。

  規定中還表揚過某菜場一位賣肉的師傅“水平高”:一次,顧客拿出肉票要買二兩肉,這時恰有外賓在旁,這位賣肉師傅當即決定根本不要肉票就切了二斤肉遞 給顧客,讓外賓看到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之高。據傳達說,曾有人趁外賓在時買了好幾雙尼龍襪(當時買尼龍襪要“工業券”,買線襪要“線票”,肥皂、火柴……全 都要券要票,這些券、票發放量非常少)就想走,但在門口被有關人員攔住,後來襪子全退不說,還通知了工作單位,受到處分。

隻有一條“可如實回答”
  “規定”還對外國人可能提出的種種問題都提供了“標準答案”,如“文化革命”是“很有必要”;“五七幹校”、“上山下鄉”是“大有好處”或“很受鍛 煉”;有關工資、家庭收入的答案是“生活很好”或“夠用”,不能說出具體多少錢。據說,根據工資水平是可以推算出國民生產總值,可以推算出工農業生產狀 況,可以推算出軍工情況,可以推算出國防實力……因此,每人的工資多少事關國家機密,不得告訴外國人。

  在所有問題中,隻有“家庭有幾口人”的答案是“可如實回答”。當時就流傳這樣一個故事,說有外賓問一個老頭兒家有幾口人,這位老人生怕答錯擔不起責任,一時緊張,像在居委會“考試”一樣慌忙回答:“可如實回答”,弄得外賓莫名其妙。

  這一紙“規定”當時廣為下發,但大家都是背完就扔。好多人現在才意識到這一紙規定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是“史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曆史總是不斷的重演,今日的高樓大廈並不代表進步。感謝真實記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