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讀書人

旅遊散記,生活隨筆,分享心得,結交朋友
正文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簡評《現金的詛咒》

(2017-02-24 17:56:20) 下一個

最近讀了本不錯的經濟方麵的新書,Ken Rogoff的《現金的詛咒》。16歲時,Rogoff從高中退學,專攻國際象棋;1969年獲得美國少年組冠軍,75年全美亞軍,78年國際象棋大師。後來浪子回頭,去耶魯學經濟,後在麻省理工獲得經濟學博士。現在是哈佛大學經濟係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前首席經濟學家。

書雖然很厚,Rogoff的觀點很簡明:限製甚至取消大額紙幣的流通。主要原因就兩點:(1)限製逃稅漏稅打擊犯罪,(2)方便央行更有力地執行負利率以抵禦通縮。他的此觀點,十幾年前就在圈內流行。大多數貨幣學家,尤其是央行學者和官員,基本都讚同;但亞馬遜網站的大眾讀者對此書的評分很低。我想可能是出於心理上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Money is coined liberty”;兜裏硬硬的在,叮當響著,才心安。也可能是美國人骨子裏曆來不信任政府。文化上,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影響深遠:如果政府監管、跟蹤一切花費和交易,那離極權獨裁烏托邦的噩夢不就不遠了嗎?

但這本書是從一個宏觀經濟學家的角度思考。Rogoff的文字清晰,邏輯嚴密,感覺像在下棋一樣,每個角角落落都會顧及。凡是能想到的影響、問題、弊端,他都有詳實的理智分析和對策,非常實際具體的計劃和執行步驟,以及配套措施;不是在象牙塔裏閉門造車,而是真正的深思熟慮和高瞻遠矚。

書中有很多曆史人文趣事。譬如,早期希臘雅典人的鑄幣術及地理上靠近銀土礦的優勢,使他們能迅速地集資建造戰艦,對打敗當時強盛的波斯王薛西斯(Xerxes)的大軍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然近代歐洲文明就沒有了古希臘文明的源頭了。對亞曆山大大帝的軍事才能,人們總是推崇備至,卻往往忽略了他精明的經濟頭腦。如果沒有希臘錢幣的廣泛流通,亞曆山大很難招募各路精英人才,也無法為其漫長的戰線提供補給。他規定的10:1的金銀固定兌換率,有效地解決了馬其頓帝國內雙貨幣流通的難題。

關於中國的紙幣的使用曆史特別有意思。秦始皇用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保證稅賦收入,為“六王畢四海一”建立了貨幣財政基礎;但因錢幣用銅錫鉛鑄成,分量太重,遠不如歐洲的金銀幣攜帶流通方便。但正是這種不方便,促使紙幣在中國的率先實行。技術上,唐朝的固定木版印刷以及宋朝的活動瓷版印刷,比約翰內斯?古登堡印刷第一本聖經早了至少六百年。

紙幣的流通,在元朝可汗忽必烈時登峰造極,讓從威尼斯遠道而來的馬克?波羅眼界大開,驚為天術。在他的遊記裏,馬克?波羅詳細地記載了中國人如何把樹皮變成紙幣。但當時沒人知道這種古代煉金術的嚴重後果。後來的曆史學家估算,從1265到1330的六十多年間,紙幣流通量增加了大約一萬倍,遠遠超過其間蒙古帝國疆域和經濟容量的增加。盡管元朝以及隨後的明朝用重刑嚴律控製價格,也無法控製屢次席卷全國的惡性通貨膨脹,直到1500年完全放棄紙幣;其後近四百年再未使用。但這個錯誤,後來被許多國家重複。

除了這些花絮,我覺得,書中的利弊分析是較通俗易懂的部分。

除了稅收和發行國庫券,政府通過印錢還可以獲取另外兩種隱形收入:通貨膨脹稅和經濟租。以美國為例,按照紙幣供給量一萬四千億(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的7.4%),每年2%的通貨膨脹率,印錢大約每年給政府帶來28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稅收。另外,因為對紙幣的壟斷,每年大約2%的經濟自然增長,又帶來大約280億美元的租稅。這是從貨幣幣值稅的角度估算政府發行紙幣的利處。如果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把流通中的現金看作不付利息的國庫券,假設每年4%的名義利率,政府每年大約節省560億美元利息。

這兩個估算,殊路而同歸:美國政府印錢的年收入大約是GDP的0.3-0.4%。天下的烏鴉一個色,有的更黑。比如俄羅斯政府,印錢的年收入最高,大約是GDP的1.4%,因為通貨膨脹率高,腐敗嚴重,人民又喜歡用現金交易。

但是,有得必有失。因為紙幣的流通,地下經濟(譬如,餐館加油站保姆園藝工,用現金交易不報稅;黃賭毒,非法移民,走私販賣人口,等等)繁榮,大約占美國GDP的7-8%,因而減少的稅收占GDP的2-3%。歐洲國家的地下經濟比例更大,像土耳其、希臘、意大利要占到GDP的20-30%,加上高稅率,減少的稅收可能占GDP的10-15%。

所以,從政府的角度權衡,限製甚至取消大額紙幣流通,盡管會大大降低央行的收入,但整體上仍然利大於弊。

如果要指出此書的缺點的話,首先是書名起得不好,會引起歧義。另外,書有點學究氣,三百頁的書,有近40頁是注釋和引文,似乎更適合經濟係研究生的討論課,尤其是書裏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關於負利率的討論,旁征博引,妙筆生花,但大眾讀者會有點霧裏看花的感覺。

書中的提議,如同三十年代取消金本位,七十年代放棄Bretton Woods固定匯率一樣,肯定會阻力重重,飽受非難。但很多國家(加拿大、新加坡、丹麥、瑞典)已經按照他的藍圖在執行;美國也悄悄在逐步減少大額紙幣的流通。這是全球金融係統演變、科學技術進步、人們認知上升的必然過程吧?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