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高歌

加西——居加拿大落基山腳,關注家庭成員身心靈建設。歡迎關注微信號: 家庭心理健康(tianwmx)
正文

35-65歲還做不到,老年生活會比較悲催

(2016-01-08 07:22:38) 下一個

           如果在35-65歲還做不到這些,你的老年生活一定會比較悲催

 

每次看到悶悶不樂、愁眉苦臉、怨聲載道的老年人,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傷感和著急。上了年紀之後,人是很難改變的,加工處理信息的模式已經形成,雖然也有可能產生新的神經細胞,但是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在漸漸減少,“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頓悟也不是沒有可能,隻是朝夕之間這麽短暫,甚至還來不及體驗體會“道”,生命就消逝了。所以帶著憂傷、怨氣走入人生的暮年,非常讓人遺憾。

 

以前看埃裏克森的理論,隻關注幼兒、兒童階段,最近略微看了中年階段,了解到這個階段人要經曆一個“愛心關懷VS自我關注Generativity VS Self-absorption)的危機,收集了一些關於“自我關注(Self-absorption)”的資料,發現,如果人能在中年階段轉化“自我關注”的危機,老年生活一定會好過很多。我一向覺得,吃飽穿暖之後,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因素就是:同樣一件事,看你的大腦如何加工,如果你積極樂觀、體諒別人,快樂會加倍,生活就會愉快很多。

下麵是一些如何化解“自我專注”行為的方法:

1. 不要再期望別人的認可和讚美了(Stop wanting or expecting praise)

 

如果過了35歲,做事的動機還是為了獲取別人的認同和讚美,那麽你就真的是過度“自我關注”了。偶爾地,把得到的讚美當成一個驚喜也算正常,但如果為此而生,而且覺得自己一定要贏得別人的認可,你就是在浪費生命了。

 

看了星爺在13年接受柴靜訪問時的一個視頻,他說“假如我可以再重來的話,我就不要那麽忙了……幹我喜歡幹的事,因為在那個時候,在我的印象當中,就是隻有工作,但是其實突然間你到現在就發現,我現在已經是五十歲了,有些事情,我好像還沒有好好地做過。”看完這段,覺得他挺幸運,至少在65歲之前想到了這些事。

 

2.接納並嚐試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Be flexible about different ways of doing things)

如果你覺得你做事的方式是最好的,那麽一定會很難接受其他人的方法。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做同樣一件事,如果你不喜歡別人的方式,那麽你真的應該學習如何靈活變通了。經常真誠地誇一下別人的方法會讓你在麵對新事物時心態更寬容、更開放。夫妻之間、晚輩和長輩之間做事的方式都會非常不同,我個人的原則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是丈夫帶孩子,我就會去發現、尊重且欣賞那些自己無法做到的點,這樣帶出來的孩子也會平衡爸爸和媽媽的能量。

 

3. 不要再嫉妒別人了 (Let go of jealousy over others accomplishments)

過於“自我專注”的人一般很難做到替別人取得的成績而感到高興。在你的圈子裏如果有人得到讚美和認可,無論是你兄弟姐妹取得好成績還是你的同事圓滿完成了一個項目,你都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如果你還有嫉妒、生氣,疑惑為什麽自己沒有得到好評,你應該多反思自己。嫉妒是一種非常浪費自身能量的事,而且嫉妒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你不相信個體的差異。其實每個人非常不同,擅長的事也是有限的,真誠的為別人點讚也是認可自身特別價值的好途徑。

4. 記住一些親人朋友的生日、紀念日或者其他重要的日子 (See if you remember birthdays, milestones, or other important events in other peoples lives)

如果你經常忘記親人朋友的生日、紀念日,很有可能是你太自我了。因為我們都很忙,偶然忘記會還比較能理解,如果經常忘記,那就要反省了。如果自己組織能力不行,就要多想些辦法幫助自己;如果有注意力缺陷症,那就不是過度“自我關注”的問題了。

 

5. 和各種性格的人交朋友 (Develop friendships with a variety of personalities)

過於自我專注的人一般不喜歡和外向的、有很多朋友的人交朋友。他們不喜歡和人爭奪注意力,他們不喜歡待在有吸引力或者美貌的人旁邊。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這個傾向,最好是培養一些和各種性格的人交往的能力,時間長了,你就發現自己可以和各種性格的人相處。 

 

總結起來,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受到讚美還是批評)、接納別人的做事方式(如果能欣賞就更好了)、真誠地為別人的成績點讚、和各種性格的人交朋友。如果能做到這些,你會發現,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發現生活的亮點,而且快樂與否的控製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希望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65歲之前學會積極加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這樣才有可能早“聞道”。

 

 

我的微信公眾號: 家庭心理健康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原創轉載請注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