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進入2022~2023新賽季
今天在攀岩館沒攀岩,自己在二樓東張西望看別人爬。這一周又更新了好多路線,孩子們訓練時,隊裏父母們倆倆搭檔也在攀爬。爸爸們大都在5.12的各區間,他們的水準一點都不遜於孩子們,也是賽場義工的常客。他們每個人做教練都綽綽有餘,謙卑風趣,井然有序,且參與互動感極強。攀岩的群體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群體,沒有之一。所有人都非常Nice,表達精煉,獨立、自由又不失互助有愛,人文意識非常平均。
我們文學城的攀岩前輩就更不用說了,三言兩語即可指點迷津,非常感激。此處向前輩揮揮手,多謝諸多指點。多謝!
還有半小時孩子們的訓練就結束了,攀岩蜜從一樓一路爬到二樓平台來給我驚喜~ 哎,太不穩重成熟了,還跟小孩子一樣,讓我無處可逃,無處可躲,隻好舉雙手去擁抱她。 然後又忙招呼另一位後加入的媽媽從樓梯上跑上來,仿佛玩兒捉迷藏的小家夥們發現壁爐裏的大秘密,哈哈。正是因為她們,因為我們隊裏的家長,我在這一項目裏越來越有歸屬感,也越來越沉溺。
做為在美國什麽都從零開始的新手,移民生活啟蒙期能找到心生歸屬的團隊是無比幸運的事。此處再一次鼓勵新移民一定走出去,激活體內大航海精神,多與外界接觸拓展生活圈兒。路都是越走越寬的,不要受困於華人社區,尤其網絡社區。
未完待續
10/13/2022
下麵進入實務環節。先來參考一份文學城網友留言,這是典型的問題,新手都繞不開。也感謝這位網友能夠分享自己的經曆供大家參考。
內容:5月份開始去攀岩館,大部分都是玩top rope。開始一周1-2次,後來手指關節實在疼的不行了,開始休息,最長間隔了一個多月。現在隻要一去,手指就開始疼。其實去一次也就爬個5-6趟,感覺自己手指真的不行,也許真不適合玩攀岩。想聽聽您的建議!謝謝!
回複:建議請場館教練,或者跟著場館的一些團隊訓練項目走。如果都沒有,就請私人教練跟一組,了解這項運動的基本情況再開始玩兒會比較安全,可以有更好的體驗,並且節省入門兒時間。
如果是自己開發自己,1、先學習自我保護的基本知識;2、每次體驗的時間分配:熱身、抱石、Top rope:1:1:1;抱石是基礎。 3、Top rope 每個project之間要有足夠的休息; 4、鎂粉的使用與難度挑戰時自我能力的評估等等都要有所考慮。這些基本訓練熟練之後,對這項運動的理解會發生變化。
如果在南加,可以來找我。最後,祝enjoy 這項運動!
每周五上午是我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我會協助大家做個人潛能開發。最近用攀岩項目做潛能開發比較得力,上周有3位啟蒙期學員拿到現場Belayer資格證。Top rope的Belayer資格證不難,有點挑戰的是Lead Belayer。不過我所在的場館管理比較嚴謹,為新手製定了完整的開發計劃,確保大家都能在安全保護下享受該項目,所以要求接受場館教練訓練一小時,換一天再接受考核拿證。當然,有一些場館是沒有Belayer培訓課程的,有很多場館也直接接受考核申請。和所有的資格證一樣,攀岩館的Belayer資格證也隻是形式,重要的是怎樣應用這項技能。
根據我在美國生活的體驗,對目標學員製定了完整的開發計劃,能想到的每個細節都做了研究和探討,所以,學員在參與Belayer之前,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開張學員拿到Belayer資格證當天,我們都特別開心,第一個通過的學員更是一蹦三尺高直接撲進考官的懷裏,我為每個人都留下珍貴的瞬間。教學相長,每個人都有所突破,非常開心。
下麵我根據自己的經驗Q&A新手入門兒的步驟,希望大家接觸攀岩時不要太迷茫。一如既往,歡迎提問!
1、攀岩的年齡限製:沒有,真的沒有!我接觸的新手近50歲的多得是, 攀岩館從出生的嬰兒開始上不封頂,什麽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玩兒得好著呢。攀岩場館大多數路線都是按照普及標準設計的,所有人隻要準備得當,都能多少從中感受樂趣。懼怕、恐懼更多是主觀的心理因素,而非身體條件帶來的客觀限製。
(補充:剛有朋友帶小孩兒第一次光顧攀岩館,小孩出生後因Covid與外界接觸很少,很害羞,我帶她到處轉轉,她就學著我的樣子背著小手跟在後麵。我們看到一位老公公,前去打招呼,公公說快70歲了,去年開始攀岩的。)
2、身體條件的限製:沒有!在美國,各種身體條件的人,隻要自己有願望,總有辦法體驗自己心儀的項目。四肢健全的人,更不用懼怕。對攀岩的體驗,完全取決於對自由的向往和理解。
3、起點和順序:進入攀岩館注冊完畢後,通常會有工作人員帶領導遊。如果沒有,可以請現場工作人員導遊館內設計和特點,這樣對館內的結構和服務就都能夠借鑒,自己也會找到親近感。這也是對館內基本規則和禮儀的了解過程。(還沒碰牆,直接談論5.15的親們請繞行)
4、時間分配與準備過程。在開始攀爬前一定要熱身!熱身!熱身!!!
就室內攀岩而言,新手理想的體驗過程是3小時,個人建議的時間分配模式是
Wam up:Boulder:Top rope/Lead=1:1:1
每一組動作之間要嚴格休息
(攀岩也有鄙視鏈兒,室內攀岩和戶外攀岩是兩種體驗,戶外部分待累積經驗另開主題)
無論是攀岩還是日常熱身,有個動作非常萬能,強烈推薦:Burpees
疫情前一年我有線上組隊,各地網友一起做burpees,隻要自律完成打卡的,維護核心效果都不錯。
大愛這套視頻,動作非常效率,示範教練賞心悅目,最重要的是代入感強,適合跟進節奏。
5、Boulder or Top rope/Lead
現在開發宮料課程,周末作為休息做個人潛能開發教練,借用了攀岩的形式。這兩項都是需要精雕細琢的項目,人性也就無處可藏,暴露無遺。這兩項玩兒的好,共同的基本要求都是了解自我極限,這就會延伸一種品質=>誠實.
什麽意思呢?就是用心要純粹, 是就是,否就否;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尤其身體是不會騙人的,與自己對話,與自己做朋友,對身體極限有所了解,對自己的極限有所界定,才能給自己機會有所突破,開發潛能遇到不一樣的自己。
所謂有體係的運動就是對新手帶入的步驟和難度都有設定的運動。操作細節上,新手都要完成的步驟是從低到高,觀察路線,選擇路線,了解岩點的特點,從中找到自己身體的優勢。第一次攀岩體驗感最佳,完成度最好的難度級數可以判斷為個人能力極限。這個起點標準不要和別人比,別人的極限不具備參考性,僅作為自己未來進步的參考標準。比如 Boulder V1 , Top rope 5.09。
之後,聆聽自己身體和內心的聲音更傾向於那種攀岩。比如有的人喜歡Boulder ,Boulder路線短,需要有一定的爆發力,年輕人和核心強的人偏愛Boulder;Top rope/Lead 路線較長,10m以後對耐力和體能分配有所要求,因為有繩索保護,更加有安全感;Lead有技術難度要求,會要求更多練習,更多技術活兒... ...
這些信息要在反複練習中慢慢感知,一點點突破自己的極限。
6、完成攀岩後最好的狀態:就我個人理解和對開發學員的狀態來講,良好的體驗包括不受傷完成計劃路線,第二天醒來神清氣爽,無疼痛感並渾身舒爽。除非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挑戰極限,有預料之內的傷痛,於平時的常規練習而言,任何一種形式的傷痛,都不會帶來良好的體驗感。此處需要做技術分析。
所以無論攀岩館的提示板,還是我個人而言都會反複強調進入攀岩館先學會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先學習摔,反複練習摔下來的動作,再開始上牆。
7、攀岩館禮儀:攀岩的人群是我接觸過的人群裏最Nice的人群,互愛互助,共同enjoy這個項目。周末和晚上時間人多的時段,熱門路線會圍著很多人。通常會先到先得,但也有意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和周邊做簡單溝通會更加融洽。大家都有默契,所以確認順序後,可以換線,也可以坐在那裏一起欣賞其他攀岩者攀爬,等待自己的順序到來。
8、幼兒開發和成年人開發會不一樣。幼兒期以探索為主,盡量到各種環境多體驗。小孩子單純,一旦有安全感,表現就會很積極,做好保護措施就好。(剛剛完成幼兒出生以來攀岩館初體驗,信息還是熱乎的呢)
以上,應該還有很多,希望能幫到大家enjoy攀岩運動。
歡迎提問,一起來探討
10/14/2022 尤其開心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