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7)
2022 (104)
暑假第二周,第一周和我去商務旅行(兼具母女旅行,另有畢業家庭旅行),第二周開始就是我家中學生自己的日程了。她的日程著實讓人措手不及,7:45am~3:30pm女童軍, 下午5:30pm~8:00pm 另有義工項目。中間吃晚餐,有一天居然又安排了一場現場調研。因為有傷,體育訓練項目暫停一個月,希望能安心養傷。結果,一點沒閑著,把訓練時間替換成社會實踐。
接送間看她和小朋友互動很開心,家長們彼此點頭打招呼,我也不敢怠慢,看那表情難道隻有我一個是因為時間被打亂內心“苦不堪言”嗎?
此時,我是在工作中同步體驗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節奏;見證亞洲國家韓國GDP逐漸走向世界發達國家的一代;體驗過東南亞的閑適;在中國的南北方城市都有長期居住體驗;在美國西部定居,有各族裔的朋友和長期對各種經曆的人跟進采訪經曆的教師家庭長大的母親。但我是個例,並不具有普遍性,也完全不具備複製性。貫穿整個有限的人生,都不曾見過這樣一群得到社會和社區普遍嗬護著長大的孩子。
特意請教和谘詢了周邊的各族裔家長和高中家長,我家的中學生行程確實並非獨一無二,而是她周邊所有美國本土出生孩子的成長脈絡。也就是說,進入高中生活後,美國中產社區孩子的社會實踐量,體育運動量基本就是一個成年人的Work量。當這一批接受係統中產教育和生活體驗的孩子成長為美國社會的主流,美國的社會結構和水準依然是穩定的。
什麽都可以投機,唯獨人文教育無法投機。教育一定是長期投入的過程,放眼望去便是20年,40年... ...一代又一代,直到在社會各層麵和職場中“安營紮寨”。
僅這一點而言,也許亞洲國家的飛速成長,生產鏈和硬件可以投機,各種表麵的繁華可以投機,但發達國家的人文環境和生活品質無法取代。
6/30/2022
***************************************
正文
上周四,我家老大初中畢業典禮。當天下午如釋重負的我放心去隔離。周一公休日,吃完老大給做的午餐,滿血複活“越獄”成功,今早開始照常人間煙火。
期間看了她的暑假安排,挺完整的,也很佩服。我初中畢業後的暑假好像沒她這麽豐富呢。羨慕ING~
1、社會實踐:有教育類,社區服務類,還有體驗類。看了下她的日程表,比我們的還密集。初中畢業第二天開始就進入高中生節奏,年級限製放寬,她的選擇寬泛很多。有些工作不僅是義工,還願意付費請她考取資格證並付費請她工作。
領域:涉及到圖書館,教育機構,公益機構,教會,技能類,女童軍。
形式:全部在現場,有的與同學合作,有的在機構內先培訓再上崗。有的每周一次,有的連續一周,。
提醒:除了工作的趣味性,還要考慮係統性和可持續性。另外,請她一定要考慮父母的接送成本。
2、體育娛樂類:照常訓練。另外,一如每年暑假,繼續熟悉前一項衝浪,另外會再加一項體驗項。會玩兒的孩子到哪兒都能玩兒出花來,體驗和享樂並軌,總有盼望和收獲。要提醒的是提前準備,準備要充分。和我商量後,報了高中的暑假跑步計劃,好像要去學校操場完成。看時間,也許我能混進去和他們一起呢,嘿嘿。
隔離的周末,爸爸接手接送。孩子的秉性我要更熟悉一些。轉場時間不寬裕時,就要提前一天做好準備。因為準備不充分,雙方配合出問題,導致孩子受傷。還好是輕傷,不便發作。但應對的過程,在隔離間內聽著著實讓人焦慮。
3、學業類:高中課程已經選好,我們家沒有暑假補課的任何慣例,沒有特別安排。閱讀計劃自己做,對科學類感興趣,想要學編程,自己在找App和教材,和爸爸商量怎麽入手,也可能會去一個camp。
4、旅行計劃:陪同家人商業旅行,小夥伴旅行,家庭旅行各一次。期間會涉及國家公園,州立公園,不同城市和行業,博物館和美術館。
5、會友:小夥伴聚會,和小夥伴的家庭聚會
6、居家結構調整。要讀高中了,家裏布置和物品都要升級換代,迎接未來四年的高中生活。
已經很獨立了,以她自己的規劃為主,大的家庭計劃彼此配合。另外高中會給孩子配預算,支持她自己做的一係列規劃。
購物需求:不執著逛店,會網購,會逛二手店選材,參與家庭采購
家長功課:規劃家庭時間,預算,配合孩子的生長節奏。
我家的問題是孩子的社會實踐比家長全麵,初高中銜接期,形成了孩子反哺家長的模式。家庭成員互助同步成長,孩子們專注,許多認知比家長成熟。另有語言問題,話題探討深入度受限,隻能打親情牌了。盡力做到共同經曆中去共情,盡量分擔,希望不給孩子拖後腿。
寫的一本正經,看來看去就是變著花樣玩兒。我小時候雖然被關在學校大院兒長大,但享受到了最優的教育資源。記得,初中階段某個暑假,好像也和我家老大這麽大。父親給了比預算,從買火車票開始一起,特意讓我帶著小四歲的弟弟單獨到另外兩個有親戚的城市旅行。爸爸經常給親戚們寫信,我們去的時候大家都很自然的迎接,現在想想爸爸可能已經做了很多安排。
當時已經看過《根》這部小說,對自己初中階段的旅行實踐非常盼望。因為當時某個路段發洪水,又是暑假,火車票不好買,回程7個多小時挺不容易的,也覺得很漫長。一路就和大家說爸爸讓我初中畢業帶著弟弟一起出來玩兒(當時旅行這個概念和詞匯都不熟),火車上有很多人都很讚歎,都誇我們,對我們都很好,也很關照。那是90年代的中國北方,爸爸也是很大膽相當有遠見的教育工作者了。
結語:人生很長,享受每一個當下,生活第一位
6/21/2022
是呢,中學畢業來自各方的慶祝和典禮都比想象的有儀式感呢,我們也順勢學習並且為女兒安排了一係列慶祝的環節
活著不過幾十一百年,躺著可以一萬年甚至永垂不朽。為什麽不認真享用活著的時光呢?活著,是一種權利
美國的優勢在於體驗的機會均等開放,無論語言好不好。隻要走出去,無論義工,還是工作,還是小小的盈利實踐完全都有機會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最終自己想要專注的目標,把所有的經曆運用在這一件事,就會非常有意思。
這其實也是享用天賦人權自由的過程。所謂的公平是機會均等,但什麽樣的機會,怎樣去找尋機會,看沒看到機會,是否認為是機會,能否把握機會,就是各自的功課。無論如何要走出去先,為什麽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