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7)
2022 (104)
美國之所以強大,正因為它的係統完善。
記得猶豫要不要在美國定居時看到這句話非常打動人,基本定調我在美國的生活。當時不是特別理解,現在知道這種係統的建設需要漫長的時間,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而且還需要不停地修複。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係統思維,在美國生活,方方麵麵都會有安定感,並且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全方位的支持。當然,前提是,你要走出去!
3月,整個月都在忙著跟比賽。我兩個孩子玩兒攀岩,這個賽季倆孩子第一次完整參加。比賽分年齡組,我們賽區能參與的比賽共6場,2場在AZ,4場在LA&SD。因為是第一個正式賽季,熱情高漲,家附近的4場我們全都參加了。
第一場比賽之後,第二場果斷注冊助理裁判。於是四個Event,我做了兩個賽區3個Event的5場助理裁判。有一天甚至在現場工作了10小時,從早到晚完整參與了整個賽事的進程。以我糟爛的英文,強化和量化下能完成這些工作,真正要感謝賽事係統的完善。
做家長觀戰和做賽事工作人員的體驗會很不一樣。賽事工作人員對一個項目的了解會更加全麵到位,對孩子們參與這個項目的心理支持也非常強大。
但凡在美國育兒,參加體育項目的練習,就會各種勵誌故事天天看。各種身體條件,各種前因後果,這些全都會出現,而且每一個人每一個最佳結果都會被理所當然的成就。這就是水到渠成吧,很順暢,順其自然,也理所當然。
舉個例子:中國女排現在訓練也很科學係統了,但最早在國際上揚名後被持續強調的是拚搏精神。拚搏精神當然打動人,但其實是違背很多常理的,而且挑戰人體極限。我們通常會用刻苦,拚搏,奮鬥來表達,雞血自然不必說。全國為之振奮,震撼!
但我現在美國接觸到的有成就的年輕運動員,和當年女排同齡,他們的狀態是訓練時間很長,但是自發性的;訓練很有規律,是和教練商量過共同完成的;每個人的麵孔都有一種堅持,但渾身每一個細胞與表情都閃爍著打動人的青春洋溢,enjoy著自己的愛好。
我也說不好,但它是順著的,順其自然實現某種成就。而不是擰巴,擰巴到某種極致。是建設性的,而不是毀滅性的成就。同樣的結果,實現的過程不一樣,未來延展的內容就很不一樣。
有些孩子的成長是幾年持續看下來的,受傷=>康複=>練習... ...賽場上一氣嗬成、水到渠成的自然成就,即便看得再多,也仍然會被他的閃耀打動。
看得多了,會發現大量的勵誌故事也能梳理出某種係統思路,大概什麽事,什麽人,會有什麽樣的成果。確實,一切都在神的計劃裏!
大量參與,方方麵麵參與感受到這種被梳理順暢的係統後,會很自然融入,語言就真的隻是工具而已。
移民10年也仍然是新手,感受美國,不要邊緣化自己,不要猜測著做沒有根據的評論。把時間用在參與某個係統項目,真正有能力就參與建設係統項目,在係統裏成長,在係統裏找到定位。沒什麽事是可以速成的。但如果一定要有,我想,參與體育賽事係統,融入係統,這是最速效,也最有效的速成美國。
在共同成就的係統和社區裏,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不一樣的自己,每個人都會得到真摯的祝福。就像剛落地美國時,過境的官員蓋完章說的那句話:歡迎來到美國!
(跟著孩子們的節奏成長,信息量很大,每天都有很多要學習,已經很少時間係統整理自己的變化,敲打文字的時間都像奢侈品一樣)
4/2/2022 尤其開心
圖片是我做助理裁判工作的某一次賽前會議現場,賽前會有兩三次meeting專門講規則。
這一賽季,我就做助理裁判。當然,現在開心也在玩兒攀岩~ 經體驗,
攀岩是安全係數比較高的運動,不要怕(這是真的)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打人事件,可能也不會看。
這是一個關於孩子培養的故事,尤其是父母的作用和做法,我覺得是美國社會的家庭極其罕見的,尤其是Smith演的父親,生活中恐怕罕見,何況還是底層家庭。
也是任何種族和家庭都罕見的。盡管大V和小V的成功具有遺傳基因因素,但家庭後天的教育很明顯是極為重要的,憑什麽這種底層家庭能夠成功?放著三百萬美元的合同不要,更看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放棄賽前訓練去迪斯尼玩,就因為這是十四歲的孩子應該做的。這對這種社會底層家庭是不可思議的,但這個父親和母親就是這樣做了。
這部影片值得美國任何有孩子的父母看。
甚至這個父親那種武訓韓信式的為了大局而忍受屈辱的做法,而且是在所有孩子麵前,真的是美國文化中不存在的內容,我想這對於後來兩個孩子成名後遭到的網暴的處理方式提供了基礎,永遠不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