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7)
2022 (104)
總有人問,怎樣用時間會更加效率。
生活是分階段的,生命也分階段。
目前,在我的生活裏有個關鍵詞是“限時”,限時完成。因為主業是要協調一家人的行程,我還不能廢寢忘食在一件事情上,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喜好和追求,需要抽空學習和生活實務,唯一的辦法就是善用各種碎片時間限時完成,以期達到效率最大化。之後就是在堅持中找到樂趣。一年看不出什麽,3年看不出什麽... ...5年就一定會形成龐大的累積量,這也是一個人的專業,給人的感覺就是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時間做那麽多的事。
在追求效率的階段,許多事情不見得天天做,也不見得都要深究,起初隻要把事情做完就可以。從中一定會提煉出主次,一定會延伸出某個階段可以深度開拓的主題,隻要主攻一個方向,到最後一定會全麵提升工作和生活質量。
限時可以有一種心理暗示,更可以給自己調整出休息時間。《三十+女性成長進程》裏有寫釋放比發泄更重要。這個階段的女性,一定要學會釋放壓力,專注在在自己的節奏中,避免被不必要的人和事幹擾。
比如於我來說,限時寫作就是釋放渠道之一。它能讓我十分放鬆,之後刺激感官,活躍思想,激活能量。每天寫上20~30分鍾,雖然不過癮,但足以醒腦,如果哪一天能寫上2、3個小時,那真是暢快淋漓,“活血化瘀”,美滋滋的,雨季也會開出太陽花兒。能夠做到提筆速寫,一個是對生活的觀察,這會積攢大量的一手信息;一個是專注在自己的世界不被打擾。
切換,限時短文:
最近《流浪地球》仿佛60年代生人的狂歡一樣,昨晚終於看完一篇評論。邊看邊想,你們這樣說大劉,這樣評價《流浪地球》,鄭淵潔知道嗎?
一個時代的教育和思想印記其實都有跡可循。對於70後80初的人來說,鄭淵潔的童話大王是在中文世界大開腦洞,讓幼小心靈大開腦洞的記憶之一。我們讀著鄭淵潔,看著日產動畫片,翻看《奧妙》雜誌長大;再往後一點,讀的是世界名著,散文雞湯,遍地的港劇。還有金庸和倪匡的衛斯理。這裏有城市化的進程和浮華世界,也有全部對外界的探索,激情澎湃裏也有更多的平和。
辣個還有,環球影城虛擬宇宙空間那些3D過山車都玩兒過吧~
因為還沒看到《流浪地球》走心的評論,大部分都不靠譜兒到好像一部被科幻的政治片,做為受過鄭淵潔童話影響的一代人,不得不發出一種質疑:到底是劉慈欣的小說有問題,還是電影沒有提煉出小說的精髓,還是電影評論跟不上小說家的思維節奏?
想看原著,再去看場電影,再去了解狂歡個什麽勁兒。
昨晚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到手,剛看了開篇,一個勁兒地跑偏,總想起鄭淵潔的童話故事,無法入戲。看來,這場狂歡可能要缺席了~
2/12/2019
目前來看,電影有些點被政治了,其實,它就是一部國產科幻片,跟好萊塢大片沒啥區別。
可問題就出在這沒啥區別上了,一群人不爽啊,咋能這樣呢?必須比不上才行。另一群人不幹了,咋就不能了?真就比得上!得,然後就上升到國家與政治了。
抱平常心看電影,片中沒多少政治因素,反而西方因素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