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女性該有的政治智慧(女性私房話)
Yan,三十+女性的主場要麽在職場,要麽在家庭,繼續輾轉在異性中間已經比較少見了。切忌,隻要主場定位好,以三十歲女性的激情和智慧,一切都能夠處理得遊刃有餘。
Yan,咱們現在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時間的運用,除了日常技巧以外,還有大方向。這在一家三代的相處中,三代人的時間計算方式非常不同,這方麵如果有所領會一定要感謝長輩的配合。真的,任何走向人生巔峰的訓練中,沒有比家庭更好更安全的訓練場。家是避風港,是加油站,更是訓練場。
美國在短短幾百年內稱霸世界,在離婚率節節攀升的當今社會仍然能夠引領世界,和個人在家庭中的成長,以及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團隊建設,社區環境建設中個人管理能力提升的訓練有非常緊密的關係。相信每一位陪伴孩子與周邊環境打交道的海外母親都會有深刻領悟。
最近幾個月,公公婆婆來和我們團圓,從他們進家門兒那刻起我就意識到,我將走進一場不可避免的政治環境。公公婆婆是那種無可挑剔的甚至完美的“中國式父母”,有了孫輩,自然而然要做完美的“中國式爺爺奶奶”。所以,來到美國走進家門兒,還沒有休息停當就開始邊整理行李,邊做一係列關於給予的許諾,我們連談判妥協的機會都沒有。這... ...太可怕了!想想都知道,一路上,爺爺奶奶有多少美好的暢想,甚至很可能一二三四每一步都算準了,比如給孫子孫女兒什麽禮物的時候,他們應該會有怎樣的眉開眼笑;說到什麽的時候, 孩子們應該撲向懷裏緊緊擁抱;爺爺奶奶做什麽的時候,孩子們應該有怎麽樣的舉動... ...
卵鵝,相信他們很快就領略了什麽叫做“這世界唯有相思最美麗”的道理,我的定位迅速轉換為撮合戀愛男女的“中奸商”。孫子孫女兒各自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習慣,尤其孫子是美式小孩兒,拒絕的話語都能說得很漂亮,當奶奶展開雙臂希望看到孫子撲向懷抱,孫子並不能按照她的節奏做出反應,其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後麵所有表現的潛台詞就是:爺爺奶奶給你們做好了一切準備,你們居然不擁抱親近爺爺奶奶,來洛杉磯這種鄉下地方,接受這麽不人道的教育,兒媳婦的教育一定有問題,離間了祖孫關係。隻要孩子們不親近他們,兒媳婦教育失誤的”罪責“就明晃晃矗立在一家人麵前,孩子爸爸再怎樣多多少少也要說幾句做媳婦的多不靈活了。
然後每天,戰場一樣的晨起黃金時間,爺爺奶奶一定會出現在廚房和衛生間,孩子們出現的地方一定是他們出現的地方,他們像太平洋警察一樣隨時“關愛”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恨不得每一個舉動都幫他們做到位,然後像小baby一樣照看他們,那是他們的天倫之樂啊。隻要孩子們一句話沒回應,拒絕或不接受,瞬間就會引發一串兒失落和教育被有問題。
孩子們挺自立的,許多事情本就是他們自己分內事,可爺爺奶奶希望全部包辦孩子們力所能及的那些事情。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因為不常在一起,所以應該讓他們對孫子孫女隨心所欲的愛,等他們走了,我們再恢複往常的秩序。有一次,真不讓他們做了,居然覺得被冷落,那種失落讓我們看著都不忍心。就算不一起生活,總也要走動,孩子們走向獨立之路的每一天都十分寶貴,孩子們得失去失去多少生活技能的訓練機會,這樣一想,還真不好說是爺爺奶奶給予,還是孩子們相讓,這大半年時間對於孩子們處於各種啟蒙期的童年來說實在不短哪!
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天倫之樂”就是,芝麻大小的事情會被無限放大得讓人沮喪,雞蛋裏挑骨頭的事情層出不窮,晴轉雷陣雨是家常便飯。
Yan,看這些文字覺得特別哭笑不得非常熟悉吧?我也是!這就是我起初的處境,相信也是許多“中國式爺爺奶奶”相處的家庭常見的場麵。在血濃於水的熱辣的祖孫情麵前,夾心餅幹一樣的先生和我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個,甚至會想,我們怎麽那麽微不足道啊!
有一天,忽然想起,這家好像是我的!於是,接下來的課題就是研究如何處理婆媳關係和祖孫三代健康相處了。公公婆婆就先生一個孩子,這次行程在美國的停留期不是一兩周,而是好幾個月,日子想過得有效率又不失水準,怎樣與這對兒完美的”中國式爺爺奶奶“相處?明晃晃的現實就擺在那裏。這就是我這樣的“非中國式兒媳婦”多維文化的媽媽所麵臨的政治環境。
大部分三十+女性在這樣的環境中並不成熟,大都處於緊密抱怨期,還有一部分處於家庭建設”幼兒期”,並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思想能力。此時,想平緩度過轉型期,尤其要擅長學習,參考40+,50+... ...80+女性尋求答案。觀察那些教育程度和家庭環境都不錯的女性,大體上會看到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家庭關係處理模式,但在往前延伸或者往後推到,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模式也會引發兩種不同的結論。
1.大包大攬型,又稱主席製,主要席位永遠是她一人,形式上,不可替代的絕對存在。
特點:終身不下崗製,又稱終身下不了崗製。任何時候都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貌似,貌似任勞任怨包辦一切,有生之年,孜孜不倦一切為了孩子,惠及孩子,絕對的“好母親”。相應的,孩子的一切成就也是她的。這是對於傳統的最佳解答。結果,個人能力在某一方麵無限延展,被她惠及的所有人,包括家長、先生、孩子、朋友,都會像巨嬰一樣被照顧,
比如,孩子走得慢了做事慢了,她幹脆會一把抱起,做什麽慢了幹脆替代完成;長輩們不懂,或者安頓不好的事,也自己一並給解決了。適當分工協作,互相幫助是允許的,問題是永遠都認為那就是自己的事。
然而,過著過著會發現,一個人的能力越來越強勁的同時,被照看的人能力開發卻十分有限,逐漸變成了寄生蟲。距離逐漸拉大的同時,因心裏不平衡,狀況百出。為什麽?因為調動開發其他人的能力看起來太慢,反而浪費時間。一方麵責任會越來越重,久而久之會不堪重負。而另一方則習慣依賴,沒有被調動起的那部分能力總要有一個爆發口,而這種爆發點往往是偏離主席意願的。
這種秩序下,主導者也會強調話語權。爭來爭去就是
“我做這麽多,你怎麽那麽不爭氣”;
“我替你承擔那麽多,你為什麽連這點事都做不好,為什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是你願意做的...”
“你擁有.... ....一直以來也都是你做的,我沒有,我不會"!!!
... ...
習慣了像被巨嬰一樣照看的人,軟弱和無恥的話語也會分分鍾脫口而出。
好在,人的壽命也有限,再不堪重負也就一百年。
看著被照看的人都好好的還好,如果中間哪個出點什麽問題,這一輩子哭天喊地的悔不當初:啊啊啊啊,我為你付出那麽多,你居然,離婚!或者“辛苦了我一人,幸福我全家,到頭來還是”各種委屈訴不完的苦啊!是其他成員自私嗎?No,是當初建立的家庭機製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多麽偉大的母性愛,多好的女人哪!
2.責任分攤型。
家庭成員各自承擔觸手可及的責任,在孩子成長的緩慢過程中,共同經曆每個階段的節奏,逐漸形成並行關係。特點:任何一位成員都在成長,任何一位家庭成員都可以獨當一麵,能量和實力均衡。
此時的弊端是,小孩子或者年長的成員一開始會比較緩慢,一旦領悟了就會成為強勁的助力,到後來通常會獨當一麵。在這種家庭關係中,所有家庭成員都在成長,每個人都有機會成長為飽滿的個體,彼此獨立,彼此尊重,彼此關照,每一位個體都會閃耀自己的光芒。
成長需要時間,看似緩慢卻充分享受著每一個飽滿綻放的瞬間。這不就是最好的成長,這不就是天倫之樂嗎。
我認識的一位姐姐,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智慧。從她一開始準備建立家庭,就開始把她的政治智慧運用在男朋友身上了。她本人學業突出,結果男朋友也從學業和工作中得到帶動,如今結婚十年,夫妻倆各自的事業平穩上升,一雙兒女聰明可人,家庭成員能力相當,一直不斷成長。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稍微大一點,任何一位家庭成員都能把自己經營好,與其他成員分攤家庭責任,彼此呼應。同時,相信進入職場也會擁有團隊建設的能力。
這種女人,同樣能幹,隻是,在自己的能幹中,加入了許多智慧,而沒有盲目承擔過多責任。她也給其他成員創造了共同提升的機會,同時帶動了家庭這個團隊整體向上,真正leader了一個家庭。
這就好比家庭建設中截然不同的兩種政權,能量失衡與能量均衡。就好像當今社會不同政權下人們的生態,要麽文明失衡,先進努力智慧和野蠻貪婪無知並存;要麽文明相對平衡,人與人有相對平等的生命發展權。
Yan,這兩種家庭經營模式,你可以對號入座了。很難說,哪一個是絕對的你自己,對吧,我也是,好像自己是第二種,但第一種也不是沒出現過。生活本就是各種博弈的過程。我在這邊看到的更多是責任分攤型家庭,所以養育三五個孩子,無論傑出與否,至少各自並行獨立,每個人都很有尊嚴。
其實這兩種情形並存在許多傳統家庭,之前我看到的多是第一種,未來希望接觸更多的第二種。這兩種模式的轉換和對接要經曆怎樣的抗爭和漫長的過程呢?
這就要看三十+女性的政治智慧了。對了,一定要把握啟蒙期,無論小孩子,還是家庭建設的初期。
Yan,此刻,吃著婆婆給帶的便當,接著娘家媽媽給打來的電話,隨心所欲地寫下這篇文章,真幸福啊!是啊,幾個月相處下來,婆婆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的最得力的助手。她成功挑戰了許多過去想都不曾想的事情,也能夠做熟許多自己不擅長的事。她是個智慧的女人,我也沒有把她像佛祖一樣供起來,孩子們現在睡前一定會去擁抱奶奶親吻奶奶,我們也成為了彼此的好幫手。
2/2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