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讓人覺得不負擔(女性私房話)
Yan,今天收到豆瓣兒讀者的信息,說喜歡我的文章,尤其《愛是讓人覺得不負擔》這一篇。那時咱們尚未在洛杉磯碰麵,文章裏的“小姨子”現在人在米蘭,而我早已不記得有這麽篇小清新的文章了。真感謝這位讀者,再一次提醒我,做為寫手,盡管寫了發布就好,總有人會看這些文章,總會有人因此而受啟發的。也就是說,有狀態的時候盡管去表達,總會有人因此而受益。
這篇,應該是你比較容易接受的風格。愛的讓人不負擔,前提是彼此保有自我,並對彼此的獨立性有足夠的認知。而對於現在的中國社會,這貌似是相當艱難的一件事。
11/18/2017
原文如下:
小姨子要回東部了,和朋友們各種告別。
因為是一早的航班,淩晨就得出發去機場。小姨子擔心我受累,說會打Uber去機場,不讓我送。
今早和我說,有位教會的姊妹淩晨要驅車趕到我家來接她,再把她送到LA機場,很是感動。淩晨驅車差不多一小時趕過來,這得多有誠意啊。一聊之下,原來這位姊妹有四個半大孩子,兩個人感情甚好,帶她像女兒一樣,但是小姨子在洛杉磯期間一直都沒約上見麵,於是這位姊妹就想趁送機路上說說話。
小姨子在教會長大,受到很多弟兄姊妹的關照,自然很感激。但一位車況不是很好,養育四個半大孩子的母親,淩晨出來送行,心意讓人感動,但安全也同樣讓人放心不下。她先生會讓她出門嗎?孩子怎麽辦?
小姨子說,主內兄弟姊妹相互照看,彼此都很盡心,彼此做事不是為了攢Credit,不要想太多。
這個暑假我本來要受洗,但種種原因都沒能實現。
可是總覺得上帝待我很親近,在我左右指引我,陪伴我。上帝之愛於我並不負擔,我心甘情願地追隨這種內心的指引。
這種愛,除了父母給予的無私的愛以外甚少出現,是很奇妙的一種體驗。
大部分相熟的人之間的關愛自帶Credit。很多人嘴上客氣得很,真正做到的心甘情願帶著光環,以主之愛對待世人的人,我到了美國才見到寥寥幾位,也正是這些人把我帶到上帝的麵前。
但凡這些人的舉止言談,你會感覺到很舒服,絕對不會讓你有負擔。
常人把這種感覺稱之為教養。讓對方沒有負擔愉悅地接受你的關愛或者物品,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教養。
但我確實想得有點多,甚至不由得想到“恩重如山”這個詞,讓我反思“恩重如山”這個詞的價值。背負著山一樣的恩情,那麽重的負擔,這人得怎麽活,得多不自由,這得到什麽程度才能報答啊!!!
事實上,這種恩情的給予和接受之間是被明碼標價的,價碼就是山一樣的重量,那這種恩情豈不就是一場Business。這種修辭的誇張手法掩蓋不了表達中Business本質。中文的表達裏有太多的Business。因為所以句經常都不隻是倫理,而是一場交易的代碼。
感恩應當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感謝之情,是收受方心甘情願的一種內心表達。收受方一旦感受到負擔,就超越了愛的範疇。但凡假以“愛”之名義,牟人之“私欲”都是可恥的。無論是否故意,無論出於什麽。
所以讓人感到負擔就和“愛”無關。比如,
我們經常聽“我為了你,做了什麽什麽什麽”, "我為了你,怎樣怎樣怎樣"... ...
等等,你的方式會不會讓對方很負擔,你的方式對方是不是一定要接受,因為你做了什麽什麽,對方是不是就要以同樣的方式回報?就因為你,對方就有可能在毫不知情,毫無理由的被“愛”嗎?這不就是“綁架",這不就是語言中一場赤裸裸的交易嗎?
非常抱歉,在我看來,這和上帝,和佛祖一丁點兒關係都沒有。這和你愛誰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於夫妻情人,於父母兒女,於兄弟姊妹,於工作夥伴,於知己好友,於任何人,你想做什麽,隻是你要做,千萬不要覺得你做了,對方就一定要接受。對方接受了,你反而要感恩才好!
愛一個人,不要讓人感覺你對它“恩重如山”,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用Ta需要的方式,不留痕跡地出現,讓Ta沒有負擔,你又心甘情願很愉悅。
我見過那種愛,並行之間彼此成就的愛。愛情,父母之愛,情愛,世間之大愛裏都有那種愛。愛,要恰到好處,才算領悟了真諦!
待人接物皆如此。有時候,適當的拒絕比寬泛的接受,愛得要更體麵,更深厚,更久遠!
如果你懂愛,一定會明白,愛是不要讓對方覺得很負擔。我相信,上帝TA一定會同意!
8/1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