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開心

盡興無遺憾,幸福事業家
個人資料
尤其開心US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等,還是平衡(女性私房話)

(2017-11-01 13:28:33) 下一個

平等,還是平衡(女性私房話)

Yan,昨天是萬聖節,又名南瓜節。其實比起萬聖節的來曆,我們這種後來人更注重初次經曆時的原始記憶。第一次在美國經曆萬聖節那次,有幾家朋友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好幾撥孩子來敲門討小糖,我們的孩子們也結伴就鄰居家,就像過年去串門兒拜年一樣。這就總覺得萬聖節和小時候的春節有得一比,特別好玩兒。

如今,已經曆過幾次萬聖節,當時聚在一起的人已有些許模糊,隻知道有人離世,有人散,相聚歡樂,長久不易。

我認為到任何地方,如果不是生計緊迫,都要盡量多參與社會實踐,這會讓獲取的信息更具有參考性,也會讓自己更有融入感。許多人來到,一開始不具備工作能力,更應該通過義工活動來增加社會運行的參與機會。其實再怎麽樣評價咱們出生的國家,咱們的成長期都是穩定而幸福的,那些負麵的所有信息給予咱們的負麵影響微乎其微。但通過經曆不同文化帶來的信息比對就會給出直觀的信息,帶來積極的進步。

今年,是我們來美國到目前為止最穩定的一年也是超級忙碌的一年,對在本地定居建立了不少信心。無論是語言還是融入速度與全麵性,據說這在新移民中算是比較快的。這不僅得益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彼此配合,更得益於通過大量義工活動感受到了美國社會方方麵麵製度以外社會力量給予的助力。

比如,昨天我們選擇參加的萬聖節活動是叫做“Grandma's house of hope”的機構組織的慶祝活動。這家機構是由因家庭暴力不得已離家出走的婦女在得到教會和社會的救助後為救助像她一樣因各種原因無家可歸的女人和孩子而建立的救助中心。慢慢的得到許多教會和社會力量的捐助和救濟,從而成為許多無助人群的保護站。這裏可以提供臨時性的床鋪,食物,也鼓勵和支持大家接受教育參與就業。

橙縣通過教育機構統計的小學到高中注冊在案的Motel kids共有28,000人,這次活動Grandma‘s house向涉及到400個家庭的小孩發出邀請。這些孩子周一到周五可以得到政府資助的免費午餐,但周末和假期卻沒有食物來源,所以,教會平時也會組織各方力量為那裏的孩子捐贈食物。

 

早先來美國的台灣裔華人有許多都通過教會、佛教組織,各種社會機構參與美國社會民間機構的運行和捐贈,為華裔移民建立了不錯的口碑。現在來美國的華裔新移民各方麵都變得從容,一落地就開始參與公益活動的也不在少數。昨天我們與熱衷社區公益活動的新移民人群、大陸來的訪問學者、國際生們一起參與到Grandma’s house of hope的活動,有不少人從準備一直忙碌到活動結束,參與工作的人從5歲到70多歲不等,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

不過,做為義工,我家出現了點小意外。因為是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食物和遊戲,義工要求自己準備食物和水,以保障需要的人群能夠足夠享用這些資源。昨天也是我家弟弟生平第一次以義工的方式參加工作,由姐姐帶領他,一起分到了拆瓶裝水包裝,分裝食物,分發宣傳單等工作。他工作特別賣力,整整兩個小時沒有離開崗位,還嫌拍照取材的媽媽“遊手好閑”。“同事”看他可愛,都給他不少鼓勵,他自己也很會逗趣大家,工作相當愉快。

我家弟弟屬龍,平時姐姐看到有龍形的東西都會想著弟弟,這會兒姐姐看到有個遊戲點的獎品是龍型杯子,就很自然設法拿來送給正在發宣傳單的弟弟,也去領取了一份食物給弟弟吃。被眾人如此嗬護,弟弟非常興奮,吃得也格外香。要知道,我已經提前兩天開始給他們上課,絕對不可以拿那些食物和禮物,而且在去現場的路上特意給他們加了餐。也就是說,弟弟剛剛吃了一頓,又吃了起來。這又是吃又是拿,我看在眼裏,當下也不能說什麽,真是挺難為情的。

回家路上,和姐姐說我們拿了那些救助人群的食物,非常失禮。姐姐挺委屈,不過知道自己有不妥,於是我們決定從她的存款裏拿出相應的零用錢去補償,媽媽追加一份捐贈來彌補這次過失。

其實說著說著發現,他倆都記得媽媽說的話,隻是到了到現場都不理解那些小孩看起來和他們一樣,一樣開開心心玩兒,一樣可以參加呼啦圈兒比賽,為什麽他們需要捐助,為什麽那些人會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我和他們解釋了許久,發現有越來越多的概念和例子用過去的經驗已經無法解釋,最後涉及到“平等”的概念。後來自己都覺得越說越說不過去。這世界真的生而平等嗎?

生而平等,隻是追求而已,根本就沒有平等。不僅出生沒有,就連後天都很難有。所有的平等都是自己通過努力換來的,如果說生而平等,不如說是個體努力獲取的權利平衡替代了生而平等。

對,是“平衡”而不是“平等”。人的出生和成長過程沒有一個是一樣的,相貌、健康、生長、生父、生母、成長環境、社會支持、努力成果、人際關係、愛好喜好... ...哪有平等?

難道出生在不同的階級的人所享有的幸福是不一樣的嗎?就算是處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階級,大家所享有的資源和支持,還有幸福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難道不同的環境一定會出現不幸?在我眼裏怎麽在哪個社會和族群都有那麽多理所當然的幸福呢?

出生在不同階級是不平等吧?如果說平等,出生和生長在殘缺家庭中的孩子與出生在父母雙全的孩子先天就不平等,難道這兩種出生背景的孩子不能享有同樣的幸福?偏偏兩個孩子都很幸福,那這種生而不平等如何解釋呢?

就算生長在同樣的環境,因後天機遇和努力不一樣,各自走向兩個極端的兩個人,社會對他們平等了嗎?

人和社會的安定不是用“人人平等”,“國家間平等”能夠解釋的。付出越多,努力越多,越不可能“平等”。“平等”越看越像偽命題。溯源“平等”這個詞匯,非常像“外來語”,平等這個詞匯和含義在中文思維裏極少有體現,做為對抗階級和不平等的詞匯,這個詞匯的出現太不像中文社區的原創。相應的含義,中文語境裏有比平等更精準和高深的高端詞匯,叫“平衡”。我們會發現用"平等"解釋不了的所有現象,用“平衡”這個詞匯就自然許多, 順理成章,更加容易接受。

這當下的許多概念,無論個體還是大眾社會現象,無論小事還是大事,無論處在哪個角度和領域,隻要是安穩的環境,隻要是平穩的個人成長和幸福,唯一能夠指定的詞匯就是“平衡”。

健康,因為身體機能和運轉平衡;幸福,因為個人和所處環境融合達到平衡;滿足,因為感受到通過努力實現了理想和欲望的平衡...

人,生而不平等,就算有了財富、名譽、地位也十常會感受各種不平等。但,不能否認,每個人都有機會尋找到最佳平衡點。

不用說出生在不同家庭了,出生在不同的國家都要承受非人為可控製的巨大的不平等,難道處在不同文明程度的不同國家的人之間就沒有機會享有美好的生活嗎?

於個人而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周邊環境人際關係,個人與社會之間所擁有的才華和創造就更沒有平等可言,然而,因為不平等就不能擁有同樣的成就和幸福?

平等,時而不是人為能追求,但平衡可以。“平衡”這個詞匯替代“平等”,生活就足以安穩和健康。於國家社會大環境更是如此,社會結構細分化,每一種元素平衡穩定,社會就會穩定。政府夠不著的,民間力量始發支持,同樣有機會帶來社會的穩定和平衡。這就需要大眾的健康和個體文明素質的平衡。

Yan, 所以,咱們所處的環境和機遇如此不同,在如此不平等的生活態下,卻能夠通過努力掌控各自的相對平衡,這才使得我們倆能隔空感受觸感相同的幸福。

關鍵詞是,平衡!

11/1/2017  尤其開心 於忙裏抽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