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命管理係列之《三十+女性的生命進程》
尋常的教養(女性私房話)
Yan,平時我們最常回味的是日常中的細節,幸運莫過於一整天順暢的日程,最糟糕莫過於原本計劃的日程被打亂。尋常的日子都是這一點一滴的累積,沒有人習以為常天天經曆那些驚心動魄的大片。
今天早上送孩子的時候開錯一個路口,接下來的每個日程就拖延5~10分鍾。送完孩子趕到自己學校的時候,剛好是停車高峰期,我也就沒能搶到車位。7:55~8:00是我一天最緊張的時刻,錯過了車位就要遲到,隻能在停車場裏巡邏,希望能碰到剛好離開的Early bear。不過今天很不巧,在連續讓出兩個待入車位後,我居然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才能安頓我的車。好在今天是趕Lab,而不是趕課程,否則真是挺難堪的。
這期間不是沒有車位,而是車位緊俏,原本就近能搶到的車位,在幾輛車左右緊密排列下,我沒有信心一把停進去,怕帶來堵車,於是選擇了讓開。這種情況我不是第一次遇到,剛好有兩輛車等待一個車位的時候,另一輛車大概覺得我的方向更容易停,就很有風度地讓開了。我也就揮揮手表示謝意,然後很自然停進去。所以,今天我也就很從容地讓開了。這當然不是我過往的行事風格,但這種相讓讓我覺得十分正常,甚至能感受到遲鈍的反應帶有一種流淌的藝術性。這大概就是生活節奏可控下的一種從容吧。
現在想來,剛來美國的時候,我也一定有很多急功近利的行為瞬間。比如,我說是我的車位,那一定是誰也搶不走的。而如今,明明可以搶到的,都可以很從容地讓給其他人,自己再去尋找更加舒適的方案,這是“傻”或者說“遲鈍”到什麽程度?
許多從容會拒急功近利於千裏之外,會讓迫切的功利之心自慚形穢,許多從容都會自帶更加符合人性的節奏,營造無法抗拒的舒適氛圍。這種從容裏含有巨大的包容,和不違背內心願望的祝福。應該說這是一種自然賦予的心態,讓人依賴又向往。
這種習性的天然養成,除了環境給予的舒適以外還有極大的內因是幼時教育和自我教養。
說一些我比較熟悉內容,也是我們經常在談論的話題,即社區活動。我們說,作為普通的母親,對於權力和資本沒有過度追求欲望的女人,大部分的女人都會滿足於平衡的日常。我們對體製的依賴要大於我們對現狀的改變欲望。但體製太龐大,總有一些顧及不到。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輔助方案解決日常的需求。
我們鄰裏之間解決維護中文環境的辦法就是組織社區中文角。這是自發性的組織,自助式的共同教養活動。相對來說這種社區活動沒有太多負擔,參與者都比較自然,沒有急功近利,也沒有過度教養。這種社區活動在美國挺普遍的,通常會通過各種體育項目連接適齡兒童的家庭,是一種大眾的生活方式。
昨天每周二的社區中文繪本故事會照常進行。我們有個自我介紹的環節時不時會讓孩子們自我表現一番,認識“自我”是忘我的前提,也是小孩子們建立自信的開端。一開始,小到兩三歲,大到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幾十歲的家長們,哪怕就三句話能言簡意賅自信坦然地做自我介紹的人幾乎沒有。昨天有個三歲多的小女孩兒,之前一直不敢開口站在大家麵前講話,一個暑假下來可以很自如地走進這個環節,大大方方地做自我介紹。這就相當於她來演講“我說誰”。這讓我們現場所有的大人都感受到彼此呼應下堅持帶來的回饋。
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禮貌,是交際的開始,這裏有對“我”的最基本的認識,也有對對方的基本尊重,是家庭教養和自我教養的開端。當意識到“我”之後,每個人都會為了維護“我”而做很多努力。
然後,我們故事會有一些大孩子,自然形成義工團隊來做一些輔助性工作。比如簽到,幫小孩子準備零食,管理家長的手機(入場需要關機)。昨天大孩子不在,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就自然接管了義工的職責,幫忙準備零食。
應該說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生理、心理、知識結構的短板。在社會中建立自信,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自我是基本人權,也是基本教養。即便家庭承擔著主要的教養責任,但做為社會中的一員,無論自己有沒有孩子,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一份義務來分擔和承擔社會中接觸的孩子和彼此的教養責任(有些人認為沒有生育就不承擔對孩子的社會教養義務,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這裏就會包括自我維護和自我養成,包括對抗非我和侵犯自我人權對抗的勇氣,包括自我成就和彼此成就。
我們自然形成的社區中文角活動就成為了這樣一個練習場,細節裏的教養非常耐人尋味。
Yan,作為三十多歲的女性,我們看世界的角度注定承上啟下,我們開始掙脫青澀,開始享有對自我世界的掌控能力,也開始多了很多獨立的思考空間。這種獨立讓我們開始學會對誘惑欲言又止,對欲罷不能的事情嚐試拒絕,對一些模棱兩可的事情學會三思而不是出言不遜。這些原本在二十多歲時該經曆的事情,在三十多歲時看來仍然無法擺脫,而且在更大的責任下往往變得更加糾結。
Yan,所以應該說,一個人的教養主要依靠家庭來完成,但許多的細節其實是需要社區和社會來輔助共同完成的。當一個人良好的教養能夠讓周邊的人如沐春風的時候,其實除了他本人,更讓人感懷的是他的家庭,以及所處的社區和社會文明帶來的巨大成就。
我來美國有一陣子了,現在才多少能理解“慢生活”的概念,這種慢並不是指需要應付的人際關係少,事情少,或者生活節奏緩慢。“慢生活”是生活秩序和社會結構的合理性運轉,它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穩定。穩定的結構下,快慢沒有太大的意義,強調的其實是順暢與否。領悟“慢生活”的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一生過得很藝術,而藝術性的實現是教養的最高境界。
與此相對應,對於成長,對於發展,對於社會結構的構架,“快”時常是一場災難。今天家裏有客人,是一位職業賽車手。在我前幾年剛拿下駕照時記得他問,開車時喜歡變道的人和一直在一條線開車的人,那輛車會先開到終點?在長距離行駛中沿著一條線開的人不會比常變道的人慢,很可能還要比常變道的人快。生活中這種穩定與否帶來的啟示錄非常多。
所以,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家庭和社會中尋常的教養怎麽樣,評論標準其實就是對一種節奏和合理性的認定,不帶有急功近利的色彩。任何人和事,脫離了急功近利,才可能表現的從容得體,大方自信,才會有理想的平衡狀態。尋常的教養裏盡是微小的細節,這些細節的構架決定了家庭教養、社會教養乃至社會文明的色彩。
9/20/2017 搶不到停車位慵懶一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