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至,身邊許多人大采購準備回國度暑假。好像放飛的燕子回巢一樣,難掩的興奮和期待,放假了!回國啦!
就一二天功夫,接觸到不同的人探討是歸國生活還是留在美國。理論上,去留是個人的事情,哪一種選擇都無可厚非,不過從時效講,這個問題的討論最好不要沒完沒了。人生一共也就那麽幾年,就算活到120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20~50歲這段期間是體能和思想最活躍的階段,更沒有理由在蹉跎中浪費時間。
1、從年齡層麵講,高中開始來美,如今大學畢業二十幾歲的學子,回國還是留在美國?
答:說實在的,隻有學習經驗,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沒有特殊技能,在哪裏都一樣。這樣的學子沒有特別的優勢,就算回國被給予了海歸的光環,自己也無需自鳴得意,那隻是環境給予的仰望,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最清楚。十年前我做外企HR,投遞的海歸簡曆各種學曆都有,沒有一個符合當時的行業需求。許多人就算大學畢業,英文的專業語言了解和溝通也相當有問題,薪金要求還都不低。既沒有學到國外的精華,也很難再把自己本土化,大多數人需要文化過度和自我意識本土化。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一年也就見一次麵,通那麽兩次電話。我們相識在他的彷徨時期,初時我的作用是幫他梳理思路和斷舍離。他大學期間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實務,非常勤奮,各方麵的表現都很優良。如今他漸漸擁有了帶領自己家族成員開辟疆土的責任和勇氣。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樣子,去留早已不是他考慮的問題。現在他的結論是,回國坐擁父輩的江山,不如在美國停留與家族一起開疆擴土,家族的興起和傳承,建立家族文化將是他要做的事。這是一個Business家族的繼承人應該具備的態度。
在中國大陸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新移民仍在湧入的當下,相信不久的未來,1.5代華裔的去留問題將會比把他們帶來的父母的去留問題還讓人頭痛。而這個問題,父母是有責任與他們一起麵對的。
2、30幾歲有了孩子的年輕父母留下還是撤離?
對於小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者是爸爸和媽媽。當孩子小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處,享受天倫之樂,比依賴任何環境或體製都重要。現代社會,人們所接受的教育足夠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而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也足夠給孩子們基本的信息支持。
如果父母足夠默契,一家人開著一輛破車環遊世界,一起麵對新世界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小時候,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父母雙方盡量不要兩地分居。第二次強調,最好的教育永遠是父母和家庭成員彼此給予的,絕對不是環境或者體製能夠給予的。
30幾歲的女性是從體能和心智上都最讓人羨慕的年齡段,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智慧,有足夠的能量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三十幾歲,優柔寡斷是最大的敵人,蹉跎中浪費時間是最可恥的行為。如果不滿意自己所處的環境或體製,要想辦法尋找或者創造有利於孩子和家庭成員共同成長的生存環境!三十幾歲時,以孩子和家庭為中心的任何付出和探索都是值得的。
對於高中之前的孩子的父母來說,團圓比綠卡價更高!
如果迫不得已一定得分開生活,無論爸爸還是媽媽,無論你具備什麽樣的經濟實力,請一定要保證自己具備工作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親和他們共進退,在共同成長。
3、四十幾歲的父母,送孩子來讀書,在身邊陪伴,孩子進入大學之後定居還是撤離美國。
中國人的移民史非常短暫,不具有參考性。工業革命後,許多國家的移民已經有三代四代二次移民的經曆,這才是我們值得參考的範本。通常,在一個地方深入生活和打拚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人或家族對當地的融入才具備一定參考性。十年以內的都屬於菜鳥和新移民,就算再高瞻遠矚,再怎麽擁抱或被擁抱,除非工作和生活能力leader和深入影響了當地生活,否則隻能是邊緣化的個體和群體。這是幾乎不可能被跨越的經曆。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生闖新大陸,三四年後把孩子一個人扔在新大陸,自己撤離,美其名曰給孩子們選擇的機會是十分牽強的說辭。父母即沒有給孩子根,也沒有助推孩子與社區的深度融入。孩子上大學,從大的人生規劃來講,隻是開始。他們今後將要麵對的是擇業,擇偶,職場發展,事業發展,本土化經營家庭和養育後代的一係列問題。他們小時候沒有過的教育,在他們養育後代本土化的過程中也仍然是陌生的,他們隻能以一代的視覺孤獨的麵對。
如果高中階段,父母不能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們即便上了大學,在當下社會中也隻會如浮萍一樣漂浮,無法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潛質。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有長久優異的表現,父母的去留問題不該是被強調的問題,給孩子們足夠的文化支持,給孩子們足夠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感,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問題!
隻以孩子上大學為目的陪伴孩子高中階段的父母,放棄原本的生活,固然很了不起。但當孩子沒有穩穩的紮根在社會就撤離美國,那麽,這將不是撤離,而是逃離!最優秀的家族並不全是財富的積累,而一定是有家族文化可以傳承的家族。
當下新移民有很多都如巨嬰般攀爬著生活。是來陪伴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的,來換一種體驗讓自己人生更豐富的 ,還是躲到這裏的?美國精神裏除了獨立和民主,有個特別根深蒂固的靈魂思想,叫做:我就是主流!在這種思想下,父母把孩子往前推,自己往後縮,希望孩子進入主流,自己卻躲在一邊兒,負責任嗎?新移民父母意識中的個體獨立和美國家長對待孩子們的個體獨立的概念有萬丈的差距。不是他們有多高,而是我們有多糟!
孩子們讀高中的父母,不要給孩子們那種疑惑的不安全感,也不要讓他們覺得爸爸媽媽在搖擺不定。任何時候,都要讓他們覺得父親和母親,家人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限時決定去留,無論去留都有最好的理由。無論去留,任何地方都會有最好的人生。隻要心是定的就好。
另外,我接觸的所有所有所謂事業成功的離異人士,尤其進入40+生活穩定後,從小孩子的角度考慮,都會後悔與原配分開。性生活可以婚外解決,但共同養育孩子,最好還是與孩子的親生父親或母親一起。沒有不後悔的。即便分開了,成熟的靈魂對待自己孩子的父或母應該都要出自孩子的需求去考慮,請善待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4、語言學到什麽程度才算不辜負留學生活,算有優勢?
當然算,但沒有與美國文化有過深層對話和碰撞,隻單單留學那幾年是不足掛齒的。無論在哪裏,實務中精進自己的意識和技能,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開疆擴土比依賴什麽樣的社會體製都可貴。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神州大地底蘊深厚。專注在中國本土生活,也會有非常棒的人生,隻要不想著非得依賴環境,任何地方都會有精彩的生活。創造一種生活方式,創造自己喜歡的環境何嚐不是一件值得投入一輩子的事?
翻譯錯誤和文化錯覺時常讓中國與世界對話產生巨大的誤會,語言的本質問題是文化理解。不要想當然去理解表麵的文字或語言,一定要通過生活本土化,多接觸當地的人文生活,過那種最(本)土的生活。會某種語言的解釋應該是懂那種語言所包含的基本信息,懂那種語言基本信息所透露的潛台詞。會讀會寫隻是基本功。
最後,去留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是問題,心定不定才是關鍵問題。沒完沒了蹉跎中度過不如限定時間決定去留,給孩子們一份篤定,給自己一份信心,任何時候都能定下心來麵對和探索當下,何嚐不是一種美好生活帶給每個人的勇氣?!
6/1/2017 尤其開心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