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掃葉

生在江南,長在水鄉。飽受小橋流水的熏陶,唯少大江東去的誌向。自幼喜好在雜書中尋夢,最喜歡的詩人:杜甫,最喜歡的詞家:辛棄疾,最喜歡的外國作家:雨果,最喜歡的中國作家:沈從文。
正文

遠方有塊芳草地(一)

(2016-06-18 20:26:25) 下一個

遠方有塊芳草地

 

早晨上堂時分。

 

恩山縣衙內堂裏,官服整齊的縣令鍾毓成一臉的陰沉。

 

“大人,上堂的時間已經過了。”衙役班頭陳福貴垂手低頭地站在一邊,斜著眼偷窺著他的上司。見鍾毓成隻是在廳裏來回踱步,一點沒有要上堂意思,於是輕聲地提醒到:“黃湛榮和費牧師的訟案等著開堂,人都在堂上候著呢。”

 

“師爺呢,怎麽還沒有到?”

 

“小的已經派人去請了,估摸著就快到了。”

 

“這點小事都辦不爽快,真是群廢物!” 鍾毓成的無名火一下子竄了上來。

 

難怪鍾毓成生氣,這眼下的一關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應付。想想自己還真背,寒窗苦讀了二十來年,才熬得個進士出身。原以為鯉魚跳過龍門苦盡甘來,且知一介酸儒,除了讀書,諸事不諳,再加上朝中無人難做官,不久就被外放到貴州一個邊遠小縣當了個縣令。幾年下來依舊兩袖清風,不是不想貪,隻是窮鄉僻壤刮地三尺仍然不見油。

 

幸虧身邊有個師爺幫著上下打點,才有了個機會遷調到廣東的地麵上來。高高興興前來上任,誰知道一來就碰上這麽一個訟案。

 

開始以為小事一樁,黃湛榮上堂前來告那洋牧師,說牧師新蓋的教堂壞了他家的風水,特別是那屋頂立著的十字樁正衝著他家正門,不但克死了他臥病在床的老母,還害得他媳婦流產,請大人為草民作主討個公道。

 

費牧師則據理力爭。說黃湛榮老母去世已經一年之久,那時教堂才開始動工。流產就更不用說,那是黃湛榮自己發酒瘋一腳踢在媳婦肚子上所至,就連媳婦的命還是牧師給救的,當時黃湛榮千恩萬謝。如今才不到半月,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希望貴國政府秉公詳查。

 

鍾毓成自然是按例退堂擇日再審,明裏是閱卷取證,暗裏是等訴訟雙方前來打點。

 

果不其然,退堂當夜一位名叫黃耀宗的貢生前來拜訪。乍一看從打扮到舉止也透著點書卷氣。隻是碰到鍾毓成這樣從書堆裏爬出來的人,幾句寒暄下來就已經清楚對方的功名來得靠的是錢不是書。

 

鍾毓成的心裏一鄙一喜,鄙的是和這樣的“讀書人”為伍有點掉身份,喜的是來者一定不是來談詩論詞。

 

上茶完畢,黃耀宗就單刀直入:“鍾大人,學生乃是為黃湛榮一案而來。那西夷牧師在敝鄉立寺傳教也就罷了,可他不傳正道,偏偏宣揚什麽不敬父母祖宗隻敬他那洋上帝的邪教。雖然鄉裏宗親未必聽得進他的鬼話,隻是近年來天災人禍的,百姓們溫飽不續。那洋神父又時常小恩小惠施麵舍飯的,長期以往難免搞得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所以黃氏族親托我前來懇請大人明斷此案,為一方百姓造福。”

 

黃耀宗一邊滔滔不絕,一邊從長衫袖裏取出一張銀票:“大人辦案勞神費力不說,勘查取證所費必巨。族親們湊了二百兩權充茶點開銷,年荒鄉窮還望大人見諒不棄。”說畢將銀票恭恭敬敬地放在身旁茶幾上。

 

鍾毓成嘴上用冠冕堂皇的話推辭著,心裏卻在感歎。自己在那窮鄉僻壤為官數年,何曾見過區區小案有如此的大手筆?可見得做個七品芝麻官也會有天壤之別。

 

黃耀宗夜訪之後,鍾毓成並沒有馬上擇日審案。按說黃耀宗的那番話鍾毓成是很有共鳴的,如果要在三綱五常和洋上帝之間做一選擇,他一定會以維護前者為己任。隻是為官數年,官場上的一套已經駕輕就熟。如今這朝廷上下,除了諸如謀反叛逆殺人越貨等等的大案要案馬虎不得外,鄉裏鄉間的民事訴訟案子則能拖就拖,對官員們而言這樣的案子與其說是斷是非,不如說是斷銀兩。

 

又過了近半個月,費牧師那邊居然一無動靜。鍾毓成心裏十分不快,決定給這不懂規矩的西夷一點顏色看看。趁著黃耀宗再次來訪,不僅定下了三天後開堂的承諾,還一口答應給黃湛榮一個滿意的交待。

 

倒是師爺周伯軒留了一手。等黃耀宗一走,立刻勸鍾毓成上奏知府大人。鍾毓成雖然覺得多此一舉,但這幾年的縣老爺能穩穩當當地坐了下來,周伯軒的確功不可沒,所以對他的話鍾毓成總是言聽計從,於是行文一封交驛站送出。

 

不曾想到知府回複不早不晚,在他準備上堂的這一刻送到。字裏行間對鍾毓成有關洋鬼子橫行鄉裏的奏折頗不以為然,相反提醒他對涉及友邦人士的案子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妄起爭端給朝廷增添麻煩。

 

鍾毓成頓時手足無措。知府大人的批文擺明了不讓他判費牧師敗訴。自己說話不算話事小,得罪了黃氏這樣的大姓宗親可不好收場。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現在自己剛剛走馬上任就犯眾怒,這樣下去別說撈銀子,烏紗帽保不保得住都難說。

 

正在六神無主之際,師爺急步走了進來。鍾毓成像是見到了救星一般,反過來向師爺迎了過去:“雅堂,看看這如何是好?”

 

雅堂是師爺的字,原籍浙江紹興的他,身材短小膚色黝黑讓人覺得名不符實。特別是往氣宇軒昂的鍾毓成麵前一站,就更顯得不起眼。

 

隻有鍾毓成心裏最清楚,其貌不揚的師爺對他意味著什麽。周伯軒雖然隻是個秀才出身,但待人接物遠比他這個上司高明許多。朝中無人又不暗政事的鍾毓成全靠著周伯軒的鼎力相助,方才能在官場上混到今天的地步。

 

周伯軒全神貫注地默默讀著知府大人的回批,鍾毓成則站在一邊全神貫注地盯著師爺的臉。片刻之後,隻見周伯軒眉毛一揚,鍾毓成連忙哈下腰將頭湊了過去。周伯軒對著上司的耳朵低語起來,漸漸地,鍾毓成臉色開朗起來,臨到末了,居然帶著笑意高聲向衙役班頭陳福貴吩咐起上堂的事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