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掃葉

生在江南,長在水鄉。飽受小橋流水的熏陶,唯少大江東去的誌向。自幼喜好在雜書中尋夢,最喜歡的詩人:杜甫,最喜歡的詞家:辛棄疾,最喜歡的外國作家:雨果,最喜歡的中國作家:沈從文。
正文

養生隨筆門外談(六. 左操五音,右執五味)

(2016-02-29 15:32:09) 下一個
六.左操五音,右執五位
《管子》一書中有關道家學說和養生方法的闡述(下)
《管子》給道家弟子帶來的另外一個飯碗是將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揉吧到一起。
 
說到陰陽八卦和五行學說,都不是到了管仲的時代才有的。這兩種學說的起源淵遠流長,至於有八千年還是上萬年的曆史,有待考古的或者盜墓的去考證了。不過有一點已經不容置疑,它們均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發揚光大和至善至美。
 
其實社會文明的進程,一直與人類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有著深厚的淵源。陰陽八卦是數學二進製起源的說法,現在已經沒有什麽異議。也讓我們中的一些人頗有自豪感:蘋果和微軟的成功沒有咱們老祖宗就啥都不是。不過自豪歸自豪,做生意是做生意,老祖宗不是沒有申請專利嗎?用了也是白用。
 
對陰陽研究的階段成果,《管子》一書有頗為詳盡的記載,相信這成就了老莊的後續研究。不得不說老莊對陰陽這個二進製的認識實在太超前了,讓子孫後代的在陰陽八卦的迷陣裏轉得個暈頭轉向。這真的怨不得誰,在農耕經濟的時代裏二進製的優勢根本無法體現。所以陰陽八卦成了陽春白雪曲,曆朝曆代慕名者眾而得精髓者寡,真正派上用場的多半是傳說中大規模的排兵布陣。這倒和現代戰爭有不謀而合之處,凡是超前的科學技術都是先軍事後民用。不過名氣很響的八卦陣雖然聽起來很牛,隻可惜早已失傳,因為善用它的人都沒有成為戰勝的一方。成王敗寇是條鐵律,估計還是火候差了點。
 
將五行學說也歸入數學範疇之中,可能沒有多少人會認同。日常中凡提到五行,會條件反射地以為它代表金木水火土。據說出典《尚書》,不過是該書在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時就給燒光了,後世的《尚書》有多少原汁原味的東西在裏麵誰也搞不清楚,所以金木水火土的解釋到底有多古老誰也說不清楚。
 
讀讀《管子》,就可以發現五行學說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可謂是豐富多彩:“權也、衡也、規也、矩也、準也,此謂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黃白黑赤也。其在聲者,宮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鹹苦甘也。”
 
給“五正”配上“五色”、“五聲”、“五味”,已經是洋洋大觀。其實這才是開始,等讀完《管子·五行》篇,你就會發現還有:五方、五時、五氣、五政、五德、五神、五祀、五數、五後、五蟲等等等等,讓人目不暇接。盡管許多東西在現在看來非常的牽強附會,但是有一個衍生出來的方麵,那就是被道家理解成的修身養性延年益壽,換句現代語就是兩個字:養生。
 
可以看得出來,五行學說不是單用一個“金木水火土”就可以解釋的。說穿了它是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一個數字模式,起源和我們的手脫不了幹係。我們的手有五個手指頭,它就成了一個基本的計數單位。說到這裏大家又會不樂意了,明明生就兩隻手,有十個手指頭。可是每個人都想一想自己平時的習慣就不難明白其中緣由了,盡管我們有一雙手,用起來卻是有偏好的。一些人是右撇子,一些人是左撇子,就是沒有人是雙撇子的。在有些操作上需要雙手的完美配合是不假,例如彈鋼琴什麽的。但是配合完了,該是右撇子不會變成左撇子。
 
常言道:“一手遮天”,為什麽不是雙手遮天呢?想一想在陽光刺眼看不清前麵的時候,是不是自然而然地一手遮的前額上?一隻手足夠使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去煩勞另外一隻手的。手指頭用來當數字不是新鮮事情了吧?“掐指一算”是中國曆代文學描寫中的老套路。國產古裝劇裏常有的一個鏡頭,就是一位大師或者高人伸出一隻手,用拇指掐著其他四根指頭在那裏念念有詞,如果有一位用雙手在那裏點數的,多半是表現低能兒什麽的。類似的成語很多,什麽“一五一十”啦,什麽“學富五車”啦,在這裏就憑大家天馬行空了。
 
五行學說既然是一個數字模式,將它和陰陽二進製糅合到一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一個是偶數係列,一個是奇數係列,要糅合到一起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同時將兩個不同進製的數字模式拚在一起去解釋自然萬物和人間百態,那就更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大工程。《管子》在這個方麵花費了很多功夫,最後還是很難將這兩個係列完美地糅合起來。但是不管怎麽說,《管子》的思路沒有錯,隻是受限於時代和條件而已。
 
秦一統天下之後,諸子百家再也沒有了市場,許多曾經超前的課題就此擱置沉寂了兩千多年。陰陽和五行學說的研究也是相同命運,前有老莊後無來者。幸虧《管子》躲過了焚書的一劫,留給了後人許多十分可貴的文字資料。問題是無論陰陽還是五行,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隻有推衍的結果,沒有推衍的過程。這讓後人無法模擬複證,久而久之結果變成了玄學,原本用來對自然和生命進行探索的使命消失殆盡。陰陽八卦成了風水命理的代名詞,五行學說成了相生相克的算命符。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曆史給華夏子孫開了個如此大的玩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