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掃葉

生在江南,長在水鄉。飽受小橋流水的熏陶,唯少大江東去的誌向。自幼喜好在雜書中尋夢,最喜歡的詩人:杜甫,最喜歡的詞家:辛棄疾,最喜歡的外國作家:雨果,最喜歡的中國作家:沈從文。
正文

養生隨筆門外談(五. 修陰陽之從,而道天地之常)

(2016-02-13 12:30:39) 下一個
五.修陰陽之從,而道天地之常
《管子》一書中有關道家學說和養生方法的闡述(中)
 
《管子》給道家帶來的不僅僅是對老子的《道德經》做了深入淺出的注解,更重要的是給了道家立山頭的飯碗。
 
盡管道家將老子尊為鼻祖,又將莊子尊為南華真人。山頭可以有,道觀也可以有,可是弟子們還得有飯碗。老子的五千言講得是從宇宙到天下的大事,玄妙至極卻不能當飯碗用;莊子的十萬字講的是從修身到養性的小事,明哲保身卻也當不得飯碗用。
 
看看老子當年,是周天子家的守藏史。看到周王朝日漸衰落,拍拍屁股回家吃自己,總還是有點積蓄的,估計到老沒餓肚子。但是身邊一定養不起弟子和食客的,所以是孤孤單單地走,盡管名氣極大,就是連個生卒年歲都無法考證。
 
再看看莊子當年,祖上係楚國貴族,算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可是造化弄人,吳起一變法要革莊子祖上的命,隻好倉皇出逃到了宋國。盡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更何況離鄉背井的,再富也過不了三代。所以小時候書是讀了不少,隻是長大後又找不到掙錢的飯碗,加上自由散漫慣了無意仕途。所以一生潦倒,住在破落的小巷中,靠編草鞋養家,常常衣衫襤褸借米度日。
 
道家弟子們很聰明,知道單靠老莊會連飯都吃不上,於是就找管仲來做自己的衣食父母,不對是衣食父親。管仲年輕的時候也窮過,老占鐵杆好友鮑叔牙的小便宜。所以被孔夫子曾經不屑為:“管仲之器小哉”,但是又不得不狂讚: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其實孔子被稱為聖人也不是浪得虛名的。現代的學者專家們將管仲稱之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這是哪裏跟哪裏啊。連管仲自己都說:“吾嚐三戰三走”,領兵打了三次仗,每次都當逃跑將軍。要不是齊桓公大人大量,管仲這個從開始就跟錯隊的謀臣,早就給殺了,可見得政治遠見比較差。哲學家就更別談了,不然也不會連老子的四大弟子都排不上。所以說,現代的學者專家們的智慧實在不可恭維,聽聽孔子說得多透徹:管仲的大能耐就是極大地提升了齊國的經濟實力,使得齊恒公可以兵不血刃地讓諸侯俯首稱臣。
 
要做到民富國強,一定要讓百姓們齊心合力。要想齊心合力,就必須有一套實用主義的洗腦謀略。製定這樣一套策略的人本身並不需要是學富五車,但是一定是要懂得當時的高新學識和技術,並可以融會貫通地應用在自己的謀略中。
 
 
管仲就是這方麵的大家。他明白當時的前衛哲學是“道”,他也明白當時的高科技之源是數學,這個數學就是到現在大家不管懂不懂都必須用的二進製。
 
《管子》的“修陰陽之從”,其中的陰陽就是二進製的起源。老祖先那個年代還沒有真正的錢幣,所以海裏精美的貝殼就成了最值錢的東西,“寶貝”就是這麽來的。寶貝用來做流通貨幣的時候,也會延伸出其他用途,例如賭博啦抵押啦等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延伸是爻卦。
 
人這一輩子最不容易掌握的是未來,最希望知道的也是未來,於是爻卦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最好使的就是用帶在身邊的“寶貝”,貝殼正好有兩個麵,陰陽二字由此應運而生。兩塊貝殼向上一扔,掉下來就有三種可能,對所求之事自然可以有好、尚好和不好的解釋。而將來發生的事情當然也就是三種可能性,於是猜中的幾率就在三分之一強。隨著人的不知足對爻卦的要求就更高,於是三爻成了基本數,三爻相對的是八種組合,於是就有了流傳到今的八卦。
 
從商到周,陰陽主要作用還是在占卜問卦上,數字的作用依舊有限。可是到了管仲這裏就不同了:“修陰陽之從,而道天地之常,贏贏縮縮,因而為當”,“陰陽”和“道”遙相呼應。“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畢上,故萬物長。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冬者,陰氣畢下,故萬物藏”,陰陽和四季密切相連。至此陰陽這個二進製不但與“道”相通達,更重要的是還與百姓們的生活戚戚相關。
 
這下道家的底氣有點足了,有“道”可以閑來高談闊論,有“陰陽”可以為百姓的日常起居答疑解惑,順帶著收取谘詢費和勞務費。活得如此有滋有味,能不拜管仲當大將軍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