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王陽明學修心 跟曾國藩學修身

(2016-08-15 19:11:48) 下一個

2016-08-15 20:25 ·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第一人

王陽明:心是快樂的根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麵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

王陽明:心是快樂的根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麵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係。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時至今日,王陽明心學對於當下浮躁的社會大眾來講,仍有著深遠借鑒意義。

1、欲修身,先養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釋義心即理。天下難道還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嗎?

人生啟迪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隻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釋義:天地間的大氣,本來沒有瞬息中斷過。但有了一個主宰,就能不先不後,不急不緩,即使千變萬化,主宰是一成不變的,人有了這個主宰才產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運行一樣永無停息,即使日理萬機,也經常從容自在,也就是所謂的「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隻有氣在四處奔流,怎麽會不忙呢?

人生啟迪: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閑,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如今於凡忿懥等件,隻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釋義:如今,對於憤怒等情緒,隻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廓然大公,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

人生啟迪:心胸狹隘的人,隻會將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裏,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4、無私心就是道

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

釋義心即天理。沒有私心,就是合於天理。不合於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人生啟迪: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人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麽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傳習錄》(資料圖 圖源網絡)

5、養一身浩然正氣

須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義所生者」,勝得容易,便是大賢。

釋義必須有勇氣,用功久了,自會有勇。因此孟子說「是集義所生者」。容易取勝,就是大賢人。

人生啟迪:王陽明認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來,要養浩然之氣,就要做正直之人,誠實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積月累,不斷壯大。浩然正氣,是人的精神脊梁,抵禦歪風邪氣的屏障。

王陽明(資料圖 圖源網絡)

6、心至誠才能行至孝

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然要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

釋義:如果己心沒有私欲,天理至純,是顆誠懇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防寒,會主動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消暑,會主動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現,而這顆孝心必是至誠至敬的。

人生啟迪:孝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沒有表裏如一的孝就沒有真心實意的愛。在孝敬父母時,我們要發自內心,真心地為父母做事,用一顆真正的孝心讓父母開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盡到孝道了。

7、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釋義: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克製約束自己;能夠克製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啟迪:人活在世上,做什麽不需要克己呢?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隻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煉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道家的戒律,隻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欲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煉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修養的功夫。喜歡交朋友那就加老師微信:cfds88 交流學習,進步成長!

8、少一些機心,少一些痛苦

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隻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

釋義:你如果對色、財、名、利等心,全都像不做盜賊的心一樣,都鏟除了,完完全全隻是心之本體,還何來閑思雜念?

人生啟迪: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個人心中充滿機心,就會因機心而衍生出困難、恐懼、懷疑、絕望、憂慮等情緒。如果一個人心中充滿了這些,境地怎會不悲愁、痛苦?人生如白駒過隙,生命在擁有和失去之間很快就流逝了。心靈空間需要自己去經營,機心太多、太重,心靈哪還有空間去承載別的呢?

9、心是快樂的根

常快活便是功夫。

釋義: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

人生啟迪: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很難,人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生病了、降職了、失戀了、失業了等等,這些讓人很難快活起來。世人多以為快樂與否在於外境,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快樂隻在一心,而且要從一心著手去做功夫。說白了,一切還要落回到自心修養上去,這便是良知功夫的內涵。心的修養越深,受外境影響的程度就越小,這是一定的。

王陽明(資料圖 圖源網絡)

10、天理即是仁心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有這個性,才能生這性之生理,便謂之仁。

釋義:所謂的心,並非專指那一團血肉。如果心專指那團血肉,現在有個人死去了,那團血肉仍在,但為什麽不能視、聽、言、動呢?所謂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視、聽、言、動的「性」,亦即天理。有了這個性,才有了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

人生啟迪:人之為人,須有情、動情、重情。《周易》中說:方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麽樣的人,便能感應到什麽樣的人,乃至什麽樣的處境和人生。比如交朋友,你是有情人,才可能交到真情義的朋友。譬如男女之愛,須是你有情,人家才可能對你有情。推而廣之,萬事莫不如此。莫作無情人,天佑有情人。做有情人,才能得有情人生。

王陽明(資料圖 圖源網絡)

11、靜時存養,動時省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釋義: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人生啟迪: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隻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飄飄然,擺不正位置、找不準人生支點,駕馭不好生命之舟。怎樣自明?就需要做好對自己的省察,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說,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麽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人貴有自知之明。

王陽明雕像(資料圖 圖源網絡)

12、不動心,不煩惱

心之本體,原自不動。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動,理元不動。集義是複其心之本體。

釋義:心之本體,原本不動。心之本體即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動,理原本不動。集義就是恢複心之本體。

人生啟迪:世間的事,紛至遝來,隻有做到不動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灑脫。在生活中,同樣多的事情,有人焦頭爛額,有人卻泰然處之,就是因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顆閑靜淡泊的心,寄寓靈魂,即使因忙碌而身體勞累,仍然能夠灑脫自在。

曾國藩:修身十二法

曾國藩是政治家,也可以說是軍事家,但他首先是個儒家;而且是大儒。在他的身上,始終散發著儒家思想的光芒。無論從哪個方麵,他都堪稱是儒家價值理念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儒家講修身,認為這是做人之本。修身才能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曾國藩嚴格按照儒家的修身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境界。他總結了十二種修身的辦法。有的是先賢要求的,而有的,則是曾國藩自己摸索出來。這個修身的辦法,對現在的人們,仍然有借鑒意義。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裏,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肅:衣冠外貌保持整齊,心思神情端正嚴肅,時時刻刻都要警惕、檢查自己是否出現了閑雜或不良的念頭。平日閑居無事時,要寧靜安泰,不要想身體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須做到專心致誌,不存雜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狀態,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機,就像早晨的太陽一樣。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體念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靜坐養性:每天不限任何時間,必須靜坐一小時以上,體驗聖人所教誨的仁心,使思慮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結,就像寶鼎一樣鎮定而不可動搖。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粘戀。

起床要早。天色剛亮就趕緊起身,醒了以後一定不要有留戀安逸甚至淫邪的念頭。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務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

讀書要專一:一本書還沒有讀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書籍。東翻西閱地隨意讀書,對自己的道德學問沒有一點益處,不過就是一個隻求知識而沒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須圈點十頁。喜歡交朋友那就加老師微信:cfds88 交流學習,進步成長!

五、讀史:丙申年購《二十三史》,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憚極力為爾彌縫,爾能圈點一遍,則不負我矣。”嗣後每日圈點十頁,間斷不孝。

攻讀史書:我在丙申年購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對我訓誡道:“你為了買書而向別人借錢,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賠補還賬,你若是能夠仔仔細細地圈點閱讀一便,才算不辜負我的一番苦心啊。”從此以後,我每天都仔細讀上十頁,如果稍有間斷,就是對父母不孝。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說話謹慎:對此要時時刻刻細心留意,這是為人處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培養自己的真氣:能夠做到內外統一、光明正大之行,沒有奸詐計謀、行險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夠說得出口,隻有這樣,才能將真氣存蓄於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諭:“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保持身體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書上說:“(要)節製操勞,節製欲望,節製飲食。”所以,時時刻刻都像養病時一樣地保養自己的身體。

九、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

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讀書,都要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不要刻意地從書中謀求深意,否則,就是曲從於他人。

十、月無亡所能:每月做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喪誌。

每月都能有機會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本領:每個月必須做詩歌或短文數首,用來檢驗所學理論是多還是少,所培養真氣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懶惰遲延,這樣最容易使自己的遠大誌向喪失殆盡。

十一、作字:早飯後做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習練書法:早飯後必須練習書法一小時。而且,所有文字方麵的應酬,都可以作為練習書法的機會。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許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積越多,就會越難以清理。

十二、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夜晚不出家門:出門應酬玩樂,會使人荒廢修養功夫,會使精氣耗損、神情疲憊。所以,這種不良習氣必須徹底戒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很認同。所以說,人傻點,天照應。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王陽明心學對儒釋道同源有大貢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