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綠地中央有條160多米的原木長廊,是上海目前最長的一條紫藤長廊。新民晚報 陳夢澤 攝
圖說:4400平方米的開放式公共綠地完全呈現在公眾眼前。新民晚報 陳夢澤 攝
【新民網訊】9月29日早上,上海市民經過淮海中路時驚訝地發現,位於東湖路口的一段100米的的圍牆消失了,一座4400平方米的開放式公共綠地呈現在公眾眼前。
記者從徐匯區了解到,位於東湖賓館內的東湖綠地有著近百年的曆史,曾屬於舊上海著名的大公館。2014年,在上海市委領導的關心下,綠地原來的“主人”東湖(集團)公司將綠地交給徐匯區政府,經過了近一年的改造,如今這座中西合璧、風情獨特的開放式公共綠地首度向公眾開放。
曾屬於上海市委招待所
位於淮海中路1110號的東湖綠地,改造前是東湖賓館7號樓的附屬花園。東湖賓館7號樓建於1925年,是一幢法國文藝複興式花園住宅,巴洛克式的裝飾和塔什幹柱式門廊透著濃濃的歐洲風情,也是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
據民間傳言,這幢解放前被稱為“大公館”的房屋是原亨利地產公司老板的住宅,但由於曆史資料缺失,該說法已無法考證。在大公館的北麵,杜月笙的門人耗資30萬美元,於1934年在杜美路(今東湖路)建造了一幢花園豪宅,送給杜月笙,也就是現在的東湖賓館,於是,關於大公館前世今生,也與各種上海灘傳奇交織在一起。
上海解放前,大公館一直作私宅之用,沒有任何房屋歸屬記載。根據上海市房地局檔案館資料顯示,1949年解放後房屋的房主為英國人漢娜·瑟夫,1952年5月5日其代理人魯賓·達維特·阿布拉罕姆與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上海分處簽訂了租約,直至1962年12月26日,大公館一直作為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上海分處的駐地。
1962年10月29日,由於房屋無業主管理,上海市政府對其進行代管,並予以一年期的登報代管公告。1963年房屋空置後,曾先後由日本工業展會、上海市國際俱樂部等機構使用。由於一年公告期已到,房屋正式由上海市政府接管,房屋所有人為上海市房產管理局。
此後,大公館成為中共上海市委招待所的一部分,招待所於1982年改為東湖賓館。1972年,尼克鬆訪問中國,與周恩來一同來過此地,《中美聯合公報》中不少談判便在此地舉行。
在這座房屋的南麵,是一座三角形的大花園,也就是東湖綠地的前身。當時花園內曾設有遊泳池和網球場,相當時尚。但無論是解放前的私人園林,還是解放後的賓館綠地,東湖綠地一直藏在深閨之中。2014年,東湖賓館所屬的東湖(集團)公司將綠地交給了徐匯區政府,並由區政府委托徐房集團進行管理,將其改造成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式花園綠地。
將現上海最長紫藤長廊
據徐房集團負責人透露,東湖綠地的改造設計靈感來自於齊白石的紫藤畫作,並保持了中西合璧的綠化風格。在綠地中央,蜿蜒建設了一條長達160多米的原木長廊,它也是上海目前最長的一條紫藤長廊,目前長廊邊已經移植了第一批紫藤。
“這些紫藤的花色由紫色、白色、粉色交替,包括眾多品種,明年春天就可以來此欣賞紫藤花開的美景。”設計人員透露,紫藤花束爬滿長廊大概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屆時不但會吸引周邊居民來此賞花,也將成為滬上年輕人拍攝婚紗照的新去處。
在改造過程中,對於東湖綠地原有的樹木花卉,設計人員盡量不做改動。“這座花園有著百年的曆史,包括不少古樹名木,我們盡量保持它原來的風貌。”設計人員說,花園裏有兩棵香榧都已經百歲高齡,至今還能開花結果,而40餘株香樟中有不少胸徑已經超過50厘米,都有著50年以上的樹齡。此外,花園裏還錯落布置著雪鬆、廣玉蘭、雞爪槭、桂花、南天竹、一葉蘭等二十多種植物。設計人員在增加休閑步道的同時,還重新設計了噴泉水景。
作為曆史的見證,雖然圍牆拆除了,但東湖綠地原來的歐洲立柱全部予以保留。“在東湖路上的幾根立柱上,還保留著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這些材料有著八九十年的曆史,可以看到當時精湛的技藝。”徐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曆史文化底蘊將是東湖綠地的一大特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談及此次公共綠地開放時表示“意義重大”。他說,城市更新是理想、藝術、價值觀的更新,上海應該被打造成大眾宜居的城市。現在上海的天際線已不可改變,那麽這些貼近身邊的道路、街角、花園就應當以一種更貼近百姓的姿態,來展現和敘述城市的曆史和文脈。
“原來的深宅大院不隻是透綠,而是成為開放綠地,吸引更多遊人走進來觀賞休憩,說明城市管理者的觀念在發生變化,上海這座城市也將變得更好。”鄭時齡說。
在東湖集團和徐匯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東湖綠地於9月29日正式開放,從淮海路到東湖路共有5個入口可以進入。不僅周邊居民可以來此小憩,周邊寫字樓年輕白領們也可以到這裏來感受都市中的自然。與此同時,綠地的管理強度也將較之前明顯提高,東湖綠地花園與沿線的襄陽公園等綠地一起,由徐房集團下屬的徐匯園林公司按照專業要求,實行流動式管理。據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