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邏輯後綴學》是關於思維的學問。上卷是從人類的確認性思維這個"範式"思維有什麽問題進行深入挖掘,下卷以中華文化的佛道儒理念為依據探討思維上"範式轉換"的可能性。最後則進一步對"真實的世界"提出了筆者的個人見解。
作者認為:"哲學"這個詞源自於西方,強調的是"理"。中華思想帶有共情性。兩者完全有可能融合為一套新的學問,筆者稱其為"情理學"。《邏輯後綴學》是為"情理學"拋磚引玉之學。
《邏輯後綴學》的理念相當之超前,所涉及的知識麵相當廣泛,涉及了:哲學、邏輯學、係統學、人文學、政治學、心理學、佛學、道學、儒學、集合論、拓撲學、現代量子物理學、相對論等方麵。整部《邏輯後綴學》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學說,為現代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思維模式上的新思路。
邏輯後綴學
——逆行者之書
上卷:迷宮中越來越精細的通道
下卷:漸入佳境
《聖經》上說:亞當和夏娃因為吃了智慧樹(知善惡樹)上的果子而有了原罪,結果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
筆者以為,這個故事,或許有不同的版本:智慧樹是一種雌雄同體的樹,結出的果子也有雌雄之分,但外表都一模一樣。亞當夏娃吃的是雄果,雄果也叫“智果”。吃了智果的人就成了“智人”。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類。
雌果也叫“慧果”。假如亞當夏娃當初同時吃下“智果”與“慧果”,或者吃的是“慧果”,會發生什麽?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益州牛吃草,
(導致)青州馬腹脹。
——禪宗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以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地域,這片無人地域就是哲學。——羅素:《西方哲學史》
積微言細,自就鴻文。
理會,或者,意會這個世界,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是越來越側重於理會。
以價值觀為主導的人類社會正在以加速度進入比真實還真實的超真實世界。
筆者不識時務,不自量力,不可為而為,企圖對此增加一點“摩擦力”。
《邏輯後綴學》創作背景:
2014年的某天,我在街市上遇到兩位說粵語的大媽在爭吵,當時旁邊有位女士在勸架:有乜好爭啊?咁多是是非非,邊個講得清啊?慳番啖氣啦(省口氣吧)!
忽然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覺悟:對呀!是是非非,誰說得清?
且慢——為什麽說不清?再且慢——既然說不清,為什麽我們還是千方百計要說清楚?都說真理是越辯越明——真的嗎?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古今中外幾千年來人間林林總總的智慧成果,都可以在網上輕易獲得(一種說法:每個人都能夠把世界上全部的文化遺產裝進自己的口袋裏)。隻要願意,人人都能夠成為某方麵甚至是多方麵侃侃而談的專家。按道理來說,爭執應該會越來越少。
而事實上,爭執卻是越來越多,人世間的“鬥爭”亦是越來越“尖銳複雜”。
為什麽?
自此,我陷入了真正的沉思,逐漸對在網絡上大放厥詞越來越興趣缺缺。
當時我覺得,我“運氣夠好”,發現了一個沒什麽人想到過的,更沒多少人願意去作進一步思考的,但非常需要開拓也有待開拓的領域。
對於這篇《邏輯後綴學》,我認為我從一開始“一下子”就抓到了主要的point,當時隻覺得豁然開朗,心中已是有數,知道自己要寫什麽,綱舉自然就目張嘛,感覺就是路子一對,一切也就水到渠成,所謂“一理通百理明”是也。
但要化為具體的、係統的、邏輯嚴密“自洽”的、全麵的,還要讓人“心服口服”的理論,難度還是相當大的。特別是:筆者並非什麽才思敏捷,智力超群的“聰明”之輩。
但幸虧,筆者有著現代人大多缺乏的一種優點:耐性。
筆者把自己的人生角色定位為:“受訓者”。
這部《邏輯後綴學》,就是筆者受訓過程中“心路曆程的忠實記錄”——圍繞著兩個中文字:“是”、“非”,寫成一部超過三十多萬字的著作。
筆者亦因此而為自己起了一個筆名:非是。
有人說:哲學是世界觀的學問;有人說:哲學是鑽牛角尖的學問。總而言之就是:哲學是擺在神壇上,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是連“望”的資格都沒有的東西。
人類傳承至今的思想性學問,筆者將其分成圍繞著事物的“存有”或“虛無”而產生的兩大類認知。
對兩大類認知各自的認可,產生不同的後續思想:
認可“存有”:西方哲學、宗教,無論什麽流派,不過是對存有的不同解讀。在認可存有的前提下,如何認識存有?就成了“科學”的話題。以“人是目的論”為出發點的西方思想中的“方法論”,就是進行不斷的科學上的“分辨”。分辨的結果就是:西方思想成了一種“分化”的思想,也叫做“離散性(發散性)”思想。
認可“虛無”:以中華文化為主軸的東方思想,是對虛無的不同解讀。虛無不是沒有,但何謂虛無則是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解讀,最終都會產生“和合”的效果。故東方思想具有“凝聚性”。
存有,還是虛無?
自有人類曆史以來,人類就在兩種思想裏相顧茫然。
《邏輯後綴學》則嚐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切入:為什麽會有“存有”或“虛無”?
或者換一種較直觀的說法:
筆者認為——古今中外的人類思維,其“範式”皆是在麵對某種現象出現時的“應對式”思維,因此皆可叫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思維。所謂“對錯”,所謂哲學家思想家的莫測高深,還是下裏巴人的直白膚淺,都不過是應對時采取(選擇)、執行了什麽“策略”,這些策略是否“高明”而已。
問題是:即使是“成功地”擋住了兵,用土掩蓋了水,後續的“兵”或“水”還是源源不絕地出現,無時無刻、無日無之。
也就是說:任何沒有經過“範式轉換”的心理活動所產生的人類行為,終究是徒勞的行為。
故“高僧大德”們,幹脆就勸告世人:不要去擋什麽兵,掩什麽土啦,沒用的啦,“躺平吧”!(注:這裏的“躺平”意思是對世間事的“不爭”)
而筆者的“興趣”,不是思考如何去阻擋、掩蓋不勝其煩的“兵”、“水”。筆者也沒有能力去勸說世人不要做徒勞無功之事。
而是“逆流而上”地思考:
事因之因——為什麽會源源不絕地有兵?有水?
找出事因之因,然後告訴世人,是這部《邏輯後綴學》上卷的“中心思想”。
至於知道了事因之因之後,是繼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是幹脆“躺平”,或者還有其他的方法?則是《邏輯後綴學》下卷的內容。
這部《邏輯後綴學》,以研判“邏輯思維”為主軸,以平常心一步步把哲學“拉下神壇”,同時以相對客觀及通俗的文字表達,對其進行“解剖”,以還原其本來的麵目。
哲學是世界觀的學問——但是,筆者認為,在進行哲學思考(觀)之前,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思考(觀)?
——《邏輯後綴學》,是關於思維的學問。
——或者說:是深度剖析東西方思維的學問。
——又或者說:是“搞清楚‘是’是什麽”的學問——搞不清楚‘是’是什麽,就想去搞清楚世界是什麽,這叫做“本末倒置”。
《邏輯後綴學》使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以嚴謹嚴密的邏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地反邏輯,以西方理論“反西方理論”,甚至以科學“反科學”。但是,隻要是全麵深入地閱讀過整部《邏輯後綴學》的讀者就會發現:筆者的“反”,實為“有理有據”的“反證”,最終反而能夠“發揚光大”西方理論及種種科學理念——也可以理解為:重新解讀西方理論及科學。
因為是“以嚴謹嚴密的邏輯反邏輯”,大量我們日常使用的詞匯、概念在本文中就有了不同的涵義,在閱讀過程中如果不夠仔細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誤讀”及“誤解”(筆者在創作過程中,也會常常寫著寫著,就不知不覺陷進“範式”的思維或語意陷阱裏)。為了不至於誤讀誤解,接下來的整部《邏輯後綴學》,會因此而利用大量的括號及雙引號,以突出對習以為常的詞匯的不同解讀。在本文下卷,括號及雙引號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筆者寫的這部《邏輯後綴學》,盡量做到“深入淺出”:不深奧,但也不淺薄;不晦澀,但也不過於直白,企圖既“照顧”到有專業造詣的讀者,也能“照顧”到大眾讀者,因此其中用以旁征博引而論述的,各種專業性的內容,皆是“點到即止”,以期達到:大眾讀者“不太明白也能理解及接受”,專業讀者“想較真亦有據可查”的效果。
本文上卷的內容,通過指出:因邏輯學在結構及方法論上的不完備,造成認識論上諸多無解的死結。繼而以此對人類所認為的文明進行“無情”的批判(注:批判,但並非否定)。
下卷則通過思維上的“範式轉換”,嚐試創造性、建設性、超前性的,但又是“逆潮流”的探討。
因此在上下卷中,許多平常傳統的理念,例如何謂“是”、何謂“非”,何謂“因果關係”,何謂“唯心、唯物”,何謂鬥爭性、同一性,何謂“價值觀”、“普世價值”、“自由、平等”,何謂“生命”以及生命的屬性,何謂無序有序,何謂脆弱,何謂可持續,何謂進步及進化,何謂“大同世界”,以及何謂“文明”,東西方文明的本質、中華民族真正的“底蘊”,甚至是人工智能的實現,時間空間的意義等都有顛覆性的、或“別出心裁”的甚至是“石破天驚”的新的界定。
特別是當中有關“因果關係”的新界定,筆者認為:或許能為我們思考、解釋世間萬事萬物之時,提供新的“指南”。實際上,這篇文章後麵的大部分內容,正是圍繞著新界定的“因果關係”而展開。除此以外,其它的新界定理念基本上是“點到即止”。筆者認為:思維上範式轉換之後,文章中出現的各種新界定的理念,皆值得進一步的深化探討,但那就超出本文的範圍了。
筆者認為:範式轉換之後的邏輯學,才達到自洽,才是“完備”的一門科學。
盡管本文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企圖保持“中立”,但字裏行間毫不掩飾對中華思想的偏愛。這種“偏愛”,也即是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開篇中所說的:一種溫情與敬意。
但在“溫情與敬意”裏,亦隱含著筆者對流行在現今中華大地上種種思潮的“不以為然”。
但既然承認是“偏愛”,也就意味著筆者心裏清楚明白:整部《邏輯後綴學》所表達的,隻是筆者自己的個人見解——“不一定是對的”——這亦是筆者在整個人生思考過程中的“學術態度”。
本文所提倡傳揚的各種思想內容,在包括了上至儒釋道在內的中華傳統哲學,中至漢字的遣詞造句成語,下至中國民間街坊的市井俗俚之語中,其實早已有大量“現成的”、相關的文字信息。也就是說,筆者這部《邏輯後綴學》在表麵上不過是“老生常談”。這些信息,皆可稱為“東方思想”。隻是這些東方思想的信息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都過於“感性、樸素”,並且還“零零碎碎”,根本難以與西方種種邏輯嚴密因而顯得“煞有介事地高大上”的理論體係相抗衡。
筆者的“功勞”,隻是把種種“別人已寫過的”,亦包括了筆者前期作品裏的思想內容,“另辟蹊徑地串了起來”,盡可能連成一條完整連貫的思路。
既然是“另辟蹊徑”,走一條“似乎”沒有前人走過的路,並且是超過三十萬字的,算得上是“漫長之路”,當中的涉及麵非常之“恢宏”。然而,筆者自知能力有限,故難免會出現種種差錯。因此筆者真誠地期望:發現文章當中錯漏及不足的讀者,能毫不客氣地給予批評指點糾正。筆者亦期望著:有認同本文的“誌同道合者”,與筆者一起,繼續去探索這條“逆行之路”。
本文的創作思路,是“以夷製夷” 地“置換”(也可以說是“融合”)西方哲學裏各種筆者認為有代表性的重要理念,以現代科學數理知識為佐證,用現代人容易理解接受的文字(在經年的寫作中,除了曆史事件的例舉,更為了“接地氣”而適時加入一些時事新聞作為文章觀點的佐證),再以東方思想中的理念進行梳理及發展。
由於許多東西方“現成的”的概念、理念、理論在本文中都有新的解讀,因此這部《邏輯後綴學》,可以真正地叫做——“舊瓶裝新酒”。
但由於《邏輯後綴學》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係統性,當中有關哲學、政治哲學及人生哲學(所謂的“心靈雞湯”)及至一些科學上的新解讀,並非以一種獨立的主題討論形式作連貫論述,而是“忠實於受訓的心路曆程”,分散在《邏輯後綴學》的各個章節裏,部分甚至直到文章的結尾才有清晰的結論。當中一些筆者所創造的新名詞概念或得出的結論,如果單獨抽出來說,可能會給人不明所以不知所雲的感覺,但如果順著《邏輯後綴學》的邏輯思路耐心去細讀、理解,往往就會咀嚼出“金句”的韻味。
何為真正的獨立思考?何為真正的批判性思維?貫穿整部《邏輯後綴學》的上下卷,都隱含著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筆者寫這部《邏輯後綴學》的“野心”,是通過運用大量的發散思維及逆向思維(習慣了“一根筋”思維的讀者閱讀及理解本文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在試圖為中華傳統哲學賦予現代科學內涵的同時,以達到批判性地運用西方哲學及其邏輯思維方法,通過範式轉換,建立現代中華特色的方法論認識論哲學體係的目的(既然是“範式”,意味著文章裏種種的引經據典,基本上是“眾所周知”的,亦往往被“理當如此”地認同的觀點或理論。故為了行文簡潔,亦是對西式規範的一種“逆反”,《邏輯後綴學》基本上不會遵從論文寫作中,對各種引用必須寫明出處的“規定”。筆者認為,這種規定,除了對喜歡鑽牛角尖的人“有用”之外,通常會“嚇跑”大部分普通的讀者)。並希望借此能提供一條:可供參考的,能揭示事物產生和發展規律真正本質的,後實證大統一“基礎理念”的新思路——為實現大同世界提供全新的、“和合”的“理念依據”。
一,邏輯學簡介
邏輯原來指的就是人的思維規律。
一般認為:如果一個思維過程(注:這部《邏輯後綴學》上卷出現的“過程”一詞,是為了“迎合”讀者一般性的思維及表述習慣。《邏輯後綴學》下卷第五節會為“過程”一詞賦予不同的,全新的內涵),能夠起到得出結論的作用,那麽這個思維過程就是一個邏輯過程。實際上,潛意識及條件反射的過程同樣遵循著邏輯,不過是“隱性”而已(有關隱性的邏輯思維與表麵的邏輯思維有什麽不同,正是整部《邏輯後綴學》的討論所圍繞的問題)。因此,通常我們認為我們日常所有的思想及由此而產生的行為都遵循著或反映出某種邏輯。
但德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及哲學家弗雷格認為:邏輯學規律應該是為了達到真理而提出的關於思維的指導原則,一開始人們普遍地認可這一點,而它隻是太容易被忘記了。這裏“規律”一詞的歧義性是至關重要的:在一種意義上它陳述事物如何;在另一種意義上,它規定事物應該如何。僅僅在後一種意義上,才能把邏輯規律稱為“思維規律”:因為它們規定了人們應該如何思維。任何陳述事物如何的規律,能夠被設想為規定了人們應該遵循它去思維,所以,在這種意義上,它是思維的規律。
因此,邏輯學是通過對各種論證正確性的研究從而探討人思維規律的學問,試圖通過研究人的思維規律,總結出一套合理的思維規則,使人能夠準確地判斷某思維對象的屬性乃至正確地認識這個客觀世界。
邏輯學發展到今天已經相當完善。不論是日常的處事,文字語言運用,還是現代種種科學發展研究上,邏輯學的應用都非常廣泛,而且不可或缺。甚至可以這樣認為:我們隻需要按邏輯學教給我們的方式方法去思維行事,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差錯。如果某事的處理上出了問題,那一定是我們沒有遵循邏輯,或者是發生了邏輯演繹錯誤,又或者是某事所涉及的邏輯內在聯係還未被我們所認識。
無論邏輯思維結果是對還是錯,後續的思想及行為都是依據之前種種思維邏輯判斷之後實行的,然後根據實行之後產生的結論或結果再進行新的邏輯思維,這個過程不斷地循環往複,我們把這個循環往複的思維及實現過程稱之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方法論的過程。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人類文明的進程,就是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過程。
通過無數人無數次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邏輯學從傳統的樸素邏輯、形式邏輯(工具邏輯),發展到對立統一的辯證邏輯,最後我們認為:對立統一的辯證邏輯及其兩個展開形式(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在哲學的普遍性上已經達到了方法論的極限。對立統一規律更與客觀存在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即對立統一規律全麵揭示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特點,因此是具有極限真理意義的客觀規律(當然了,這隻是認同辯證法之人的觀點)。
二,邏輯後綴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及目的
以上部分算是為邏輯及邏輯學作了一個小結。如果同意以上的結論,接下來,關於邏輯的討論就似乎沒有什麽必要再浪費筆墨了。不是嗎?既然連極限真理意義的客觀規律都已經為我們所認識,我們正在做的和今後所能做的,不都應該是在邏輯學權威的指導下,以邏輯為基本工具,遵循著客觀規律,繼續對我們這個世界進行探索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個肯定應該沒有人會提出非議。但是,借用科學上的一個術語,邏輯學發展到現代仍然是“不完備”的。
辯證邏輯的核心觀點認為,事物統一體內部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這個矛盾關係具有鬥爭性和同一性兩個基本屬性。但辯證邏輯並沒有進一步繼續解釋,為什麽事物內部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關係為什麽具有鬥爭性和同一性?鬥爭性和同一性的本質又是什麽(凡涉獵過辯證法的人,對所謂的“鬥爭性同一性”皆會朗朗上口。但筆者認為:這不過都是照本宣科,對何為鬥爭性同一性,其實大家都是“雲裏霧裏”的)?更進一步的“追問”:為什麽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可以說,在整個邏輯學範疇的理論裏,都找不到對這些問題令人信服的解釋(辯證法企圖通過“內因、外因”所作的解釋依然是表麵化的解釋,並沒有觸及問題的本質。隨著本文的展開,會對此深入分析)。
因此,邏輯學發展到今天,盡管認識到事物統一體內部矛盾關係的發展規律,但隻是在對事物表象認識後深入了一個層次。通過這個層次的認識而發展至今的人類文明,僅僅是大幅度提高了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模仿”能力(法國當代哲學家尚·布希亞對這方麵有深刻的論述,本文專門有一節以《邏輯後綴學》的視角進行介紹),實際上仍未觸及事物的本質,因此這個層次的認識依然是“不完備”的。
認識上的不完備是因為認識工具即邏輯學並不完備。邏輯學是西方人發明的,西方人特別崇尚形式的對稱之美,塑造對稱之美的工具就是邏輯。然而,不完備的邏輯學工具塑造出來的人類文明,注定了是先天不足,危機重重。
邏輯學“不完備”是因為,現有的邏輯學還缺失最重要的一環:
任何思維,都一定由一個內在的“我”所發生(存在總是存在者之存在),這個內在的“我”,稱為“思維發生者”(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創始人馬丁·海德格爾稱之為存在者、“在者”——人作為“在者”在究竟成什麽樣子還不明確時他的“在”已經明確了自身所是的“此在”——dasein:筆者在本文下卷將對這個“內在的我”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
無論我們的思維過程是否合乎我們研究總結後所掌握及所規限的邏輯原理,以及因此而產生的語言文字表達或行為是否準確合理,首先思維這個過程本身與思維發生者的關係都必然是確定的。而思維過程及思維對象對思維發生者的影響,則取決於思維過程中某種早已存在著的先天上的屬性。
邏輯學的研究,僅僅集中在思維過程的合理性與否,而忽視了思維過程中的屬性在思維發生者與思維對象之間的關鍵作用。
思維發生者——思維過程本身的屬性——思維對象。
三者之間關係的研究,是邏輯學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我們還未曾“主題化”,未曾深入認識,更未曾進行係統研究的一個環節:脫離了存在者,存在根本無從索解。
思維過程本身的屬性,筆者稱為“邏輯屬性”。
世界是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因此,邏輯屬性,既存在於我們的思維中,也就存在於我們所認識的事物中。本文將以人的思維作為切入點,繼而深入研討邏輯屬性如何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
如同英語構詞法中的後綴會影響詞性一樣,邏輯屬性始終伴隨著主觀邏輯演繹及客觀規律演變的過程,從而影響思維發生者的推理論證過程及事物變化的走向,並能夠決定推理結論及變化結果與主客體之間的關聯性質,因此邏輯屬性是矛盾關係裏鬥爭性及同一性兩個基本屬性能夠成立的“原始屬性”,邏輯屬性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真正“內因”。即,邏輯屬性才能反映出對事物認識的本質。
未曾考慮邏輯屬性及其與思維者和思維對象關係而進行的邏輯論證,是不完備的邏輯論證(哲學及一切實證科學皆是“屏蔽”了存在者然後把存在者對象化之後討論的存在)。
對邏輯屬性的研究,是邏輯學係統中還未被開發的一個新領域。由於這個新領域所探討的邏輯屬性能夠影響事物的發展變化走向,這類似於英語構詞法中因“後綴”的不同屬性能夠對單詞詞性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筆者把這個領域的理論命名為“邏輯後綴學”。
邏輯屬性就是《邏輯後綴學》的研究對象。
“添加”了邏輯屬性的邏輯學,才是建造完美對稱的人類文明大廈的“完備”的工具。
人的思維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判斷過程,因此思維過程的邏輯屬性,也就是指判斷過程的邏輯屬性。思維發生者也就是判斷者。思維對象即判斷對象。
在判斷過程中所作的每一次判斷,無論所需要的條件(前提)是否充分,演繹過程是否合理,最終結論是肯定還是否定,真假或對錯,判斷者都一定是在以下其中一種心理模式裏完成對判斷對象的判斷:
一種是確認的心理模式,一種是非確認的心理模式。
《邏輯後綴學》把確認模式的判斷稱為“是”判斷,非確認模式的判斷稱為“非”判斷。
簡而言之:“是”判斷,就是下結論;“非”判斷,就是不輕易下結論。
簡單地說,例如“我是否好人”這個命題裏,“我是好人”或“我不是好人”兩個答案中的任意一個隻要在心理上得到確認,都屬於“是”判斷。而在心理上對“我是否好人”采取“不置可否”的態度則屬於非確認模式的“非”判斷(故“非”判斷並非糊裏糊塗不知該如何判斷之意。具體論述見本文下卷)。
《邏輯後綴學》認為:“是”判斷和“非”判斷會分別表現出不同的邏輯屬性。無論主觀的邏輯推理過程及其結論是否合理,客觀事物依據邏輯所發生的發展變化規律是什麽,隻要屬於“是”判斷,就必然具有“是”判斷的邏輯屬性,如果屬於“非”判斷,則必然具有“非”判斷的邏輯屬性。
《邏輯後綴學》的研究範圍,就是“是”判斷和“非”判斷的邏輯屬性各自的內涵和外延,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對判斷對象及判斷者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分分秒秒都在進行著確認模式的判斷,否則我們似乎就動彈不了。因此“是”判斷是人的一種普遍的思維定式,追求正確“是”判斷則是人類的共性(海德格爾因此而發出對存在的“追問”)。它源自於人的自我認同及自他認同需求,因此本質上反映了人類的功利性思維:作出“是”判斷的思維才是有意義的思維(隨著文章的展開,人類功利性思維的“是”判斷,會改稱為“自定義是”判斷)。因為,“是(確認)”才對我們“有用”。
長此以往,“是”判斷是人類思維中最大的“範式”(“範式”的意思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的集合。“範式”的概念由美國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所提出)。從日常“雞毛蒜皮”的“膚淺”的瑣碎小事,到國家國際大事,到人類、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深刻思考”,無論各自的觀點如何,讚同還是反對,其實都“走不出”“是”判斷這個範式。最終,終極的“是”判斷——完善或者完美的形式,就自然而然成了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
《邏輯後綴學》上卷,將對“是”判斷這個“範式”做深入的剖析;下卷,則試圖“走出”這個“範式”,看看能“判斷到什麽”。
作者簡介 :非是,本名鄭越。中國廣州出生,廣州師範學院畢業,曾經在廣州擔任中學地理教師,後旅居澳大利亞悉尼市三十餘年。博覽群書、愛思考,早看車水馬龍,夜賞華燈璀璨,終有所悟。
購買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者亞馬遜網搜尋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17.html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18.html
《邏輯後綴學(上下卷)》在巴諾書店上架發行
《邏輯後綴學(上下卷)》在英國的BookDepository上架,全球免郵費
《邏輯後綴學(上下卷)》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網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