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侃畫家(1)--- 意大利文藝複興的第一個偉大畫家

(2017-02-10 07:28:41) 下一個

說起意大利文藝複興,人們立刻會想到那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菲爾。但是在文藝複興的初期,就是那三傑們爺爺的年代,有一位畫家被稱為“意大利文藝複興的第一個偉大畫家”,或稱為“第一個真正的文藝複興畫家”、“最重要的意大利文藝複興畫家”,他就是意大利畫家馬薩喬(Masaccio, 1401-1428)

畫家自畫像

馬薩喬在繪畫中使用了科學的透視方法,還使用了統一用光,明暗對比法,以及人體自然的現實的描繪等,為文藝複興的繪畫風格打下基礎。

馬薩喬在1427年畫了世界上現在能看到的第一幅準確運用線性透視畫法的“聖三位一體”(Holy Trinity, 1427)的壁畫,

Holy Trinity(1427)

研究發現了畫上用於透視作畫的線,暴露了畫的透視滅點,就在在十字架底座的下方。畫家在那裏釘了個釘子,然後從那裏拉線。還發現畫家在拱頂部分濕泥灰顏料中為畫拱頂嵌入細線和釘孔的痕跡。

美國國家美術館2014年有一片子專門講這幅畫。這幅畫的透視技術用的之準確,使得在計算機上很容易就合成了此畫的三維立體模型。

用油彩在帆布上作畫還是後來從威尼斯才開始流行的,馬薩喬那時作畫的顏料主要是泥灰,被稱作濕壁畫,都是繪在牆壁或木板上。泥灰幹得很快,畫家要在泥灰顏料幹之前畫完。研究看出,這幅畫是畫家分了28塊區域畫的,可以判斷畫家用了至少28天畫完這幅畫,每天一塊。在畫中左側紅衣人物的頭的上方,有一條輪廓線,就是不同作畫區域的分界和結果。

這幅畫現在佛羅倫薩的“新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

馬薩喬和修建佛羅倫薩花之聖母大教堂的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 1377-1446)是好朋友,後者發現了線性透視原理,也畫過一些圖,但都沒保存下來。馬薩喬應該是從布魯內萊斯基那裏學到了線性透視畫法。從布魯內萊斯基那裏吸取現行透視技法的不僅是馬薩喬,還有一位同時代也在佛羅倫薩的雕塑家多納泰洛(Donatello 1386-1466),他和布魯內萊斯基一起到羅馬,後者在那裏考察古羅馬的建築,並測量了眾神殿,琢磨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建築方案。

從多納泰洛那裏,馬薩喬吸取了自然寫實的風格。這三位同時代的佛羅倫薩藝術家:布魯內萊斯基,多納泰洛和馬薩喬,分別從建築,雕塑和繪畫三個方麵,開啟了意大利文藝複興的時代,可稱為“意大利文藝複興初期的佛羅倫薩三傑”(不好意思,我貼的標簽)。

中世紀的時候,繪畫主要是聖經內容的宗教畫,人物都是一種臉譜模洋。意大利文藝複興繪畫開始的一個標誌,就是人物都更像真人,場景也更現實。下麵是同樣內容的馬薩喬的畫和之前畫家的畫,

 

左邊是中世紀晚期的意大利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就是設計佛羅倫薩花之聖母大教堂鍾樓的那位,他畫的“寶座上的聖母”(Madonna Enthroned, 1310);右邊是馬薩喬畫的“聖母與孩子和天使”(Madonna with Child and Angels, 1426)。

比較可以看出,馬薩喬的畫與喬托的畫的不同在於:人物的麵目都更現實而不是臉譜;耶穌更像個小孩而不是成人;聖母體態笨重,衣服也隨著腿形自然的褶皺。另外馬薩喬的畫利用線性透視畫法,使得椅子有立體感,後麵兩個天使看上去更遠,以及來自左邊的光源效果很明顯。

兩者的差別標誌了意大利文藝複興繪畫的開始,所以馬薩喬被稱為“意大利文藝複興的第一個偉大畫家”。(拜占庭風格的宗教繪畫畫得都是用於禮拜的臉譜符號,到喬托這裏,這幅畫已經畫得比較有人性了,人有點表情了,椅子也有點立體的意思,所以喬托的時代也被稱為文藝複興前期)。

在佛羅倫薩的“卡爾米內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l Carmine),祭壇Brancacci Chapel組畫,被稱作是“文藝複興初期的西斯廷禮拜堂”,被認為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的第一部大師作品。該祭壇組畫是委托給馬薩喬的師傅墨索利諾(Masolino, 1383-1447)的項目,大約1425年開始,馬薩喬作為助手加入了其中,完成了總共19幅畫中的六幅。

不知為何原因,整個組畫有一幅墨索利諾畫的未完成,還有五幅未畫。也難怪,馬薩喬在1427年奉詔去了羅馬,1428年從那裏直接去天堂了。到了1480年,由後來的著名意大利畫家裏皮(Filippino Lippi, 1459-1504)完成剩下的繪製。

其中有一幅“亞當與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的畫,是馬薩喬完成的,

 

亞當與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Expulsion of Adam and Eve, 1425-1428

這幅畫完成二百多年後的1680年,美第奇的科西莫三世下令為亞當畫上一片無花果葉遮住羞處,直到1980年又被清洗成原樣。

其實在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中,男性裸體很常見,都暴露性器官,裸體表示了純潔,女性倒是遮著下邊那一點(博物館的古希臘古羅馬雕塑,男的都赤條條地裸著,女的都用大被單圍著)。但到了中世紀以後,裸體就成了不雅的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重回古希臘古羅馬的人體藝術,並且天主教也把裸體看作是表示人體是上帝形象的意思,在梵蒂岡那裏,繪畫雕塑有不少裸體。

但是到了宗教改革的時候,教廷教會被指責為腐敗奢侈濫用權力,很多天主教信徒改信新教。教皇為了留住信徒,下令把裸體的生殖器都畫上一片無花果葉子,雕塑都雕一片無花果葉子蓋上。用無花果葉子而不是大白菜幫子或紅薯秧子的原因,是聖經裏說了,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後,就是用無花果葉遮住裸體的。

馬薩喬的壁畫留下來的確認是他的隻有四幅。其他的要麽毀了,要麽隻是部分是他畫的。

那個祭壇裏的這幅壁畫是馬薩喬畫的,

貢獻Tribute Money, 1427

這是一個聖經中耶穌繳稅的故事,畫中有三個場景:內容中央的是耶穌,收稅官在和他說話;最左邊在河邊的人是聖彼得,奉耶穌之命在抓魚,並從魚嘴裏摳出硬幣;右邊是彼得把硬幣交給收稅官。

那個祭壇裏的這幅畫也是馬薩喬畫的,

Raising of the Son of Teophilus, 1425-1428

但沒畫完,或是五十年後由裏皮完成,或是後來1771年大火給熏黑後再恢複時完成的。本文一開始給出的畫家自畫像,就來自這幅畫右數第三個人物的臉(要是一幅畫中的眾人之中看到一張臉,眼神瞄向觀看者方向,比較超脫主題,說像是旁觀者也行,鬧不好就是畫家本人)。

這就是現在的卡爾米內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l Carmine,前臉沒了),

後來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就是在這個教堂裏的祭壇Brancacci Chapel臨摹複製那裏壁畫的一班被洛倫佐美第奇看重資助的天才年輕藝術家之一,在這裏進行了藝術的熏陶和訓練。那幅亞當與夏娃的畫對米開朗基羅影響很大,他後來的西斯廷禮拜堂的“最後的審判”中的人物就全是裸體。

這個小教堂也是米開朗基羅被毀容的地方,米開朗基羅的對頭,也是雕塑專業的同學特裏加諾(Pietro Torrigiano, 1472-1528)因為不滿小米開羅稍微批評他畫的圖,衝上去猛擊小米開羅的鼻子,把小米的鼻梁骨給打碎了。

小米的毛病是對誰都嘲笑。而那位特裏加諾則是性情暴躁,都說他是當兵的料而不是藝術家。他是那種,越覺得自己能力比別人強,幹出的活兒就越糟糕,越覺得自己在進步的時候,實際上越後退的人,最後越覺得別人的才能不可思議,滿腔椰林怒火就爆發到了他覺得不應該比自己強,看著不順眼的人身上。據特裏加諾自己後來的描述,猛擊小米開羅的鼻子,就像打碎一塊餅幹那樣。打完人後他就跑了,以免被懲罰。

特裏加諾跑到羅馬,後來還真當過雇用兵。然後他去了英國,受委托為亨利七世和八世做墓地的雕塑。那時從佛羅倫薩來的雕刻家在英國就是大拿了。他在那裏找到了比別人都強的感覺,在英國他的雕塑被認為是那裏最早的意大利文藝複興作品。他曾回過佛羅倫薩,想為自己在英國找個助手,但人家都怕他,也看不上英國那裏的野蠻人。後來他主要活動和居住在西班牙,有一些好作品。最後是被那裏的一個公爵在報酬上用一大堆分文不值的硬幣欺騙了之後,特裏加諾破壞了交付的作品,被判死刑而崩潰,餓死於監獄。

特裏加諾打小米的潛在原因就是嫉妒,這在那時是太一般了。其實文藝複興期間藝術家之間的激烈競爭太常見了,而且捉對兒廝殺。比如修建佛羅倫薩白花聖母大教堂時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vs吉貝爾蒂(Ghiberti),威尼斯畫派的提香(Titian)vs吉奧喬尼(Giorgione)),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vs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等等,米開朗基羅還以一敵多。

馬薩喬在完成了那幅聖三一的畫作之後就去了羅馬,黃泉沒有回頭路,也就不到一年。死因一直不清楚,流傳下來的一個說法是他被一個嫉妒他才能的畫家對頭給毒死了。

都說梵高短命而且繪畫生涯短:活了37歲,27歲才開始學畫,就畫了十年;但馬薩喬活的更短,去世時還不到27周歲,還沒到梵高開始學畫的年齡,可能是最短命的一個畫家,而且從他的作品看也就畫了五年,隻有梵高的一半。但是以小馬哥的本事和所處的年代,要能活長一點,絕對是一個大師,“意大利文藝複興繪畫的第一傑”(我再貼個標簽)。

 

此文在文學城“世界風情”壇拷貝的鏈接: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53353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隨心時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依然' 的評論 :
班門弄斧可以用在這裏了,很高興遇到你這一位科班出身的:-)
柳師樅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期待下一篇。
南山依然 回複 悄悄話 複習知識! 當年我們學藝術史的時候是提到文藝複興是喬托有了萌芽,逃亡埃及是張典型的圖。二十多年過去了。我記不全了。
隨心時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0084lx
你提的問題很好。看是如何比較了,我下一篇已寫好,會提到喬托,計劃隔幾天再發。這裏有個藝術曆史學家們見仁見智的問題,各種提法(用我的話說就是“標簽“,我也會付帶瞎侃幾句這個話題)不奇怪。我看到對喬托的提法是文藝複興前期(之前,不是初期)的偉大畫家。
0084lx 回複 悄悄話 文藝複興第一位繪畫大師是喬托吧,Gitto,是他首先創立了透視法,如您文中展示的那幅聖母祭壇畫。把祭壇畫的神性轉為人性,應該也是喬托開始的,他比馬薩齊早了200多年。
我不是專家,隻是商討。
bbbqqq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這麽風趣又詳細的介紹,期待更多的文章!
落花飄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詳盡的介紹,受益匪淺,期待下一篇
acm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
我去玩的時候沒進這個新百花聖母堂,就去了他家附設的的藥妝店,特棒有名,是教堂修士製作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