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亞利桑那之行 --- The Wave 地質上的蒙娜麗莎

(2015-08-03 12:07:24) 下一個

去年10月,去了趟位於Utah和Arizona交界處的Vermilion Cliffs National Monument。它不屬於美國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係統,而是美國BLM(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就是那個去年4月在Nevada附近要沒收當地一牧場主的牛群,與幾個州趕去的牛仔民兵持槍對峙,最後敗 陣的機構(最後執法方麵找了個台階,說是通過法律解決。法院都判了幾十年了,要解決早解決了。後來報道,這事還和中國人要在那裏建太陽能電站有關,中國有 人走了國會議員的上層路線,還有議員兒子的好事,有點記者感興趣的東西)。

這個National Monument是很大一片,跨兩個州,其中有一塊叫Coyote Butte,在Arizona一側,分為南北兩塊,被“美國國家地理”稱為“地質上的蒙娜麗莎”(Geological Mona Lisa)的就是北麵那塊的“The Wave”。走進去來回六英裏,沒有路,隻能拿到11張相片,6進5出,自己找地標。

BBC前些年有一個DVD,記錄了一個人走遍世界沙漠,居然把The Wave也放進他的路途,這地方再著名也不能以沙漠著名,要是沙漠也是最漂亮的沙漠。

有一點倒是和沙漠一樣:這裏很熱(夏天能到100F以上,Arizona那地方,聽著就熱),很曬(本來美國就曬,那裏還海拔6000-7000英尺)。七八月份去的人早上4點進去,趕在10點就出來了,那裏還幹,夏天中午在裏麵就跟燒烤一樣。

我是上午進去,午後出來。進去的時候是正南方向,沒想到那麽曬,忘了戴帽子,最後就隻好頂著張地圖。蛋白質60多度就要凝固,我那時的感覺就是腦門特燙,腦袋像石頭,都成一體的了(知道怎麽區分生雞蛋熟雞蛋嗎?)。

The Wave藏在一個小窪地裏,有個入口,在一個沙坡上麵。我在坡下麵徘徊,還以為這個就是,很有點失望,

好在有一個人下來,我還問他The Wave在哪?,他告訴我說:“You made it!”。

就是從這裏進來,









這是在高處看到的全景,

最吸引人的景色就是這個,是讓The Wave著名的地方,




這是The Wave那一塊外麵的景色,



別走迷了“路”,

就這點樹蔭,看不上還沒了,

別迷路!別迷路!就這麽念叨,出來的時候還是迷了路。其實不是我迷了路,是我前麵的兩位走錯了,由於我老提醒自 己別迷路,就變得特別不自信,走過了正確的地標點,反而越走越含糊,老想著為什麽人家往那邊走呢?他們是兩個人,我就一個人,兩個人是不會都錯的。越走越 覺得自己走錯了,就返回朝著錯誤的方向走了。

結果走上一個山腰,下不去了,不是他們走的路,錯上加錯了。往回去的路也沒路標,找不著了,真是“一步錯,步步 錯”,隻好接著往前走。把背包挎在前麵,硬著頭皮順著大石頭坡往下,坐著一點一點地出溜到山溝裏,回頭一看都不知道怎麽下來的。正好和走過來的前麵那二位 遇上了,一對老夫婦,我馬上踏實了,終於走上歸途。我實際是抄了個近路,走到他們前麵了。和他們別走邊聊,結果越走越不對勁,終於發現他們是走反了,就往 回走。走著走著,前麵出現另一個人,他是走對的,這回才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幸虧是10月,要是夏天,可能就完了。2013年這裏死了三個遊人。六月份是一對年紀稍大的夫婦,迷了路再天熱脫水,沒堅持下來;七月份是一對年輕夫婦,還是結婚周年,往回走時迷了路,妻子歇著丈夫去找路,等回來時,由於天熱,妻子脫水加心髒病,直升飛機來已經晚了,才27歲。

按說兩個人不應該迷路,我看進去的多是倆倆的。兩個一撥最好,一個人容易迷路,三個或更多的可能也容易迷路,因為都說自己的路對,最後看誰嗓門大,說的更自信。裏麵沒有手機信號,不過要有個GPS跟蹤器就沒問題,我記得GPS的坐標都給了,怎麽走是你的事了。

去那個地方,下了公路還要有8英裏的土路,路上有沙子,要求車是高底盤的4WD。我在30英裏外的Page租了一輛Braze,看著還行。它有高低兩速的兩檔4WD,能爬石頭的那種。老板教我如何掛4WD的檔,我是掛上就摘不下來,摘不下來就掛不上去,真費勁,眼淚都快下來了。最後老板說,出問題就給他打電話,還在車後麵扔了一把鐵鍬,我就上路了。三十英裏後下了公路,我就一直2WD了,見沙子就衝過去,沒敢掛4WD,倒也嘛事沒有,整個一個白租了。

回來的路上感覺到那輛車的方向盤左右匡量非常大(去的時候也感覺到了,但當時主要是在熟悉車,覺得任何不習慣的 都是在要熟悉之列),要轉向時方向盤要先轉過匡量才能開始轉動,轉過後往回打輪要經過加倍的匡量,很難控製。方向盤咣裏咣當,像要掉了,整個車就是靠四個 大軲轆的轉動慣量和Alignment才能保持直線運動,每次調整方向都怕衝到對麵去。在路上隻敢開60英裏時速,後麵壓一串車(要沒車我就開30英裏了)。心裏就四個字,趕緊還車!趕緊還車!我覺得那車隻能在沒路的地方開,越沒路越好,爬什麽都不怵,就是不能上路。

在從停車場向The Wave走的一開始,還有一叉路,走向這個National Monument的另一部分Paria Canyon的Buckskin Gulch,就是一地縫,深幾百尺,長21英裏,世界最長的“地縫”(Slot Canyon),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的人。

裏麵景色不錯,別有洞天,


地縫一天走不完,要兩天,中間還上不來(隻有一個最淺的地方,100多尺高,用繩子連爬帶拽可以上去),周圍20英裏方圓如果8小時之內下過雨的話,通過大大小小的地縫聚集起來的雨水沒準兒能把你從地縫裏衝出來,隻是出來後還喘不喘氣兒就換不了了,想體驗可以去試試。

到那裏要當心,想好了是打算在The Wave被曬死還是在Buckskin Gulch被淹死,如果萬一的話。

這裏是之前已在“世界風情“論壇發過的鏈接:
bbs.wenxuecity.com/travel/46220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