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夏嘎巴大師《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 慈成加參仁波切翻譯並講解(二)

(2023-03-11 07:04:22) 下一個
  1. 輪回之患絲毫無所染,故此心性原來即是佛。”心的本體是空性的、光明的、周遍法界的、悲智圓滿的,輪回中的過患與業障絲毫不會染汙,好比天空中的烏雲雖然會遮擋太陽,卻不會損壞太陽一樣。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輪回中所做的惡業雖然會障礙我們成佛、認識本性,但不會損壞我們的本性。因此,我們的心性原本就是一尊佛。“此即本基心性之實相,決定自性實相之直指!”這就是心的本性如來藏的實相,夏嘎巴大師為我們作了直指和印證。今天所講的內容是夏嘎巴大師一生證悟的境界,也是我們一生要修持的法,非常稀有難得!單單靠法的加持力也可以證悟大空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心存恭敬,像愛護生命一樣珍惜,並且精進地聞思實修。隨喜大家聽法的功德!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六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精進聞思實修。前天給大家講了覓心法。用覓心法尋找我們現在的這顆心,在尋找心的過程中,找不到一個實有的、獨一無二的心。但是又感覺這顆心無處不在,因為心裏會有各種妄念生起,會有各種苦樂的感受,會有貪、嗔、癡、慢等各種煩惱生起。通過深入體會,反複觀察、分析、研究後發現,心沒有顏色、形狀、大小,也沒有來去,不在內也不在外,無處可尋,但是又能看、能聽、能生起各種妄念。觀察到這裏,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在此疑惑之際,很多人會體會到一種清明無念、無法言說的狀態,會體會到心的明光和空性。這是從法義的角度來觀察心,並對心生起了知的體驗。這是通過實修上師針對自己個人所傳的竅訣之後才會進入的狀態。  了知是從道理上知道這顆心非實有,但又無處不在的。了知的智慧不能完全斷除我們所有的煩惱分別與世間貪欲。通過佛陀的智慧引導去觀察的時候,過去我們自認為是對的一切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想的,以及對心實有存在的執著,實際上都是錯覺和無明。昨天講了直指心性的直斷部分。夏嘎巴大師直接告訴我們什麽叫心,什麽叫心的本性,為什麽我們現在迷失了,還講了很多直指心性的法。今天我們接著講夏嘎巴大師的光明大圓滿直斷部分。哎瑪火!諸位具緣心子請諦聽!  最初法身普賢王如來,未作任何修持而解脫;  六趣有情不善之罪業,  微許未造漂泊於輪回。  最初無始一切本初時,輪涅皆無原始基位中,  此時覺性於基躍起時,如同鏡中明日回光照,覺性智慧命風飄動時,  開啟明現童子瓶佛身,  任運光明身與智慧刹,明現猶如日升於虛空。  此時法身普賢王如來,  當下認識所現即自相,光明身與智慧融自心,
  2.   於本淨之本基而成佛。我等有情此時未認得,自然任運顯現為自相,意識迷糊無念如昏厥,  此時名為俱生之無明,隨後基現細微之明了,  出生細分二取之分別,  此時名為遍計之無明。無明二取湧動覆蔽心,隨後習氣漸次增粗大,而後形成輪回之諸法。複生三毒五毒等煩惱,以及八萬四千等煩惱,輪回之處猶如水車輪,流轉至今感受輪回苦,廣說此義妙乘寶藏論,參照深義海雲等論典,如今依師甚深之竅訣,能見自心迷惑諸罪過,  亦可見到自心即是佛,  亦能親見原始怙主麵,證悟普賢無二之密義,諸心子應誠心生歡喜,  決定迷惑本性之直指!今天夏嘎巴大師直接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麽迷失了,我們的想法為什麽不對?我們做的事情為什麽不對?我們的一切想法和行為為什麽變成增加我們痛苦的因,來世墮入三惡道?為什麽我們做的事情,結果讓我們更痛苦,讓我們在這個輪回中無法出離?我們是怎麽迷惑的?為什麽還在輪回裏?普賢王如來是如何成佛的?還有一些辨別。這裏直接講到了普賢王如來的境界,講到輪回和涅槃還沒有現前之前,本有的、一切諸法的本體。輪回和涅槃還沒有形成之前,普賢王如來是如何當下成佛的?眾生是如何迷失輪回的?普賢王如來沒有做任何善業,為什麽就成就了?眾生沒有做任何惡業,為什麽迷失輪回了?今天的法特別深奧,我們隻能通過簡單的語言,通過一些修行體會的比喻來講,這樣你們會比較容易明白。這個階段不是用語言文字能夠表達清楚的,通過自己的修行體會來解釋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容易聽得懂。可能有些人之前作了這方麵的聞思,懂得這些道理,但如果沒有實修體驗還是無法真正理解這些含義。如果大家經常實修,真正有聞思實修的質量,基礎特別好的話,可能今天的法比較容易聽懂。這要看你們自己修行的程度。哎瑪火!諸位具緣心子請諦聽!“諸位具緣心子”,你要仔細地聆聽我宣講的直斷竅訣。夏噶巴大師每次都講“具緣心子”。具緣心子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對眾生有慈悲心,對上師三寶有無比信心是弟子,這叫心子、佛子。這麽甚深的法什麽人能聽呢?“具緣弟子”能聽。外在世界當中的誘惑再大,大家也能堅持發菩提心,堅持對上師三寶的信心,這種弟子叫具緣弟子。在繁忙的生活中,五加行也修完了,也沒有中斷上師瑜伽的修法,而且日日夜夜拜佛燒香,繞山,放生等等行持一切行持善法,這叫具緣弟子。具緣弟子就是有菩提心,相信因果,而且行持善法。依止善知識,對善知識有無比廣大的信心。對這種弟子講甚深的法,法會入心,對他很有幫助。對本性有足夠了解的人,這次可能會有深刻的覺受和體會。有覺受的人,這次肯定會有本性和認識證悟完全不一樣、越來越深的見解,功德日日夜夜增長。所以,這種依教奉行的弟子叫具緣弟子。雖然我們說我是某某上師的弟子,但是平時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做的事情都是違背上師教言的事情,而且說自己是佛教徒、自己是某某法王仁波切的弟子,實際上我們自己心裏很清楚,每一天做的事情是不是跟上師所教的法相應,如果不相應的話,最後隻能痛苦地承擔因果。這些上師慈悲,他們日日夜夜給我們宣講佛法的道理。我們太苦了,太可憐了。所以,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些道理。夏嘎巴大師也是大慈大悲,他隻講給具緣心子聽,所以,大家要認真地用恭敬心來聽法。  最初法身普賢王如來,未作任何修持而解脫;  最初的意思是在普賢王如來未成佛之前,還沒有成為眾生之前。最初開始的時候,普賢王如來沒有做任何修持、認識本性而成佛了。原因是什麽?
  3.   六趣有情不善之罪業,微許未造漂泊於輪回。眾生沒有認識本性、也沒有做任何罪業而漂泊輪回,為什麽?  最初無始一切本初時,輪涅皆無原始基位中,普賢王如來為什麽能夠成就呢,眾生為什麽輪回呢?  在原始基位中,還沒有輪回、也沒有涅槃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善或者惡的妄念,普賢王如來當下就認識它是自性的顯現而解脫成佛。那眾生呢?一個妄念出現的當下,沒有認識到妄念的本性,開始產生細微的二取分別,認為它是其它的東西,這時就叫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叫遍計無明,從此漂泊輪回。比如酣睡、沉睡的狀態,睡得特別特別的深卻沒有夢的時候,什麽都不知道的一個酣睡的狀態。接著分別變粗大一些是五根識,比如當我們從酣睡中醒過來的時候,眼睛一睜開的當下能看到一切外境,也聽到外麵一切的聲音,但是沒有任何分別,還不知道看到的是什麽、聽到的是什麽。然後,分別逐漸粗大,形成第六識意識。比如知道,我前麵是一個人,前麵是一麵牆。最後形成粗大的煩惱分別心,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比如,分別我不喜歡他,那朵花很美等等。從第八識開始分別妄念越來越粗。本性顯現的時候,普賢王如來當下就知道這是自性的妙力顯現,沒有跟著煩惱,沒有跟著妄念,所以當下就證悟成佛了。眾生就開始從第八識、五根識,第六識、第七識,越來越粗,越來越分別,越來越執著,之後就形成了輪回的一切的痛苦。三毒煩惱,無毒煩惱,然後八萬四千個煩惱,形成各種各樣的業力,各種各樣的痛苦。很多人都在實修,長時間打坐,應該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沒有打坐實修,可能今天的法比較難理解。但是你今天用恭敬心來聽的話,也有很大的加持力。下次再講的時候就更容易明白。所以,以恭敬心來聞法是很重要的。  此時覺性於基躍起時,如同鏡中明日回光照,我們的本性就像一麵鏡子,當陽光照在鏡子上的時候,陽光同時會反照回來。同樣,如果能認識本性的話,一切的顯現將從法界當中消失。如果不認識的話,開始執著顯現,產生了分別心、執著心。五毒煩惱等都會顯現的。覺性智慧命風飄動時,開啟明現童子瓶佛身,  本性智慧命風飄動,妙力顯現童子瓶佛身的壇城。顯現是指一切托噶的顯現、直斷,開啟明現童子瓶佛身,從這裏開始顯現了,通過智慧的命風吹動本性的顯現。我們平時安住在本性當中,有時候業力的業風吹動了,妄念煩惱就開始現前。妄念開始現前,我們沒有認識本性的時候,業風吹動了煩惱,煩惱就越來越多。最後沒有辦法打坐,沒有辦法修行。貪嗔癡的業風吹動。那時候雖然沒有這些業力,但是通過智慧吹動了心的本性的顯現,這個顯現(頓超)就是我們外麵一切清淨的壇城。從普賢王如來的角度來講,外麵的一切都是清淨的現象;我們來講的話是不清淨的現象。普賢王如來的境界是真實的,我們努力修法一定能現前與普賢王如來無別的境界。  任運光明身與智慧刹,明現猶如日升於虛空。一切外相是本性顯現的光芒、智慧清淨的刹土。本性與顯現,就像太陽與太陽的光一樣。一切清淨的顯現就像光一樣的,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沒有光。有太陽的時候,光是自然出現的。本性有的時候,本性的顯現也是自然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認得出。認得到的話就會解脫成佛,認不到的話我們就開始輪回了。現在我在本性當中所看到的一切的外境,本身都是任運的,是直斷的一個任運,一切的本性當中都有清淨的壇城,它是任運自成的。像天亮的時候,太陽升起來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自然的光明。當你認識安住在這個本性當中。一切的外境都是光明透徹清淨的,跟自性是相應的,這時候沒有一個外和內的區別。一切都是本性如來藏周遍法界的狀態,這時,一切壇城和我們的自性融為一體。 此時法身普賢王如來,當下認識所現即自相,一切外界的現象,包括我們內心的妄念顯現的時候,普賢王如來認識這就是自性妙力的顯現。當下就認到這一點,普賢王如來當下就成佛了。一切
  4. 起心動念就是氣脈明點的一切智慧。智慧的命風飄動,當下就認識是本性的顯現,如如不動安住在本性當中,就成佛了。光明身與智慧融自心,於本淨之本基而成佛。普賢王如來成就和眾生輪回的地方就是我們當下認不認識本性,這就是眾生和佛的區別,除了這個以外,佛和眾生沒有任何區別。比如說,在出現起心動念的時候,不跟隨它,也不轉變它,也不對治它,就是本性上麵打坐的時候,他就自然就解脫了。像在水裏畫畫一樣、雪花融化大海一般的、像一個鹽巴放在水裏一般,自然就化掉了,不需要其他的付出。我們自相續當中一切善與惡的妄念,念頭現前的時候,你如果認識它,當下就消融在法界當中,這個境界就是與佛融為一體、與普賢王如來融為一體。如果能護持這個境界的話,在這個當下你和普賢王如來是無二無別的。就是“於本淨之本基而成佛”你已經就成佛了。我等有情此時未認得,自然任運顯現為自相,我們不認識自性的顯現,就迷失輪回了。我們認為外境就是外境,我就是我,他就是他,這就是分別心。如果我們沒有分別心,我與他,境與心有什麽區別啊?當你沒有我和他的分別時,內心當中是平等的。沒有境和心的分別的時候,是無二無別的。一切的外在顯現,包括內心當中一切的起心動念,都是清淨的壇城。我們觀察的時候,它就是融入法界,除了法界以外沒有一個單獨的輪回存在。但是,我們始終認為我的煩惱就是這樣的,我的個性就是這樣的,對不對我就是這樣的,修行人裏麵也有很多就是這樣剛強難調。無論如何給他講道理,他始終就是離不開分別心,拚命的從無明的角度執著。一方麵是因為自己的業力,另一方麵是對法義不了解,聞思實修不夠。沒有提高智慧,自己的習氣是很難改變的。意識迷糊無念如昏厥,此時名為俱生之無明,隨後基現細微之明了,出生細分二取之分別,  此時名為遍計之無明。  從沒有認識本性的角度來講,這叫俱生無明。然後開始分別,產生細微的二取分別,這就是遍計無明。無明二取湧動覆蔽心,隨後習氣漸次增粗大,而後形成輪回之諸法。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開始把心的本性覆蓋了。如同我們的貪嗔癡,剛開始的時候很薄弱。一個念頭過去而已,第個二念頭又生起來,比之前那個稍微有些力量,然後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在串習的時候,貪嗔癡煩惱越來越粗,力量也越來越強。力量是看不見的,但可以感受到。當下生起妄念的時候,我們不會打架罵人,但是這個妄念不斷被串習以後,力量越來越強,最後會殺人,偷盜等等,這些都是無法控製的情緒。複生三毒五毒等煩惱,以及八萬四千等煩惱,輪回之處猶如水車輪,流轉至今感受輪回苦。  最難改變的是這個習氣。現在我們的貪嗔癡是修的不錯了,但是我們的菩提心還修的特別差。無始以來迄至今,流轉輪回感受各種痛苦。從煩惱的角度來講,沒有開心,幸福的時候。所有的痛苦像大海的波浪一樣,一個接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的種種痛苦。廣說此義妙乘寶藏論,參照深意海雲等論典。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龍欽巴的《妙乘寶藏論》,裏麵關於輪涅和因緣的內容講的更廣更深。還可以考究《深意海雲》等論點。如今依師甚深之竅訣,能見自心迷惑諸罪過,  亦可見到自心即是佛,亦能親見原始怙主麵,證悟普賢無二之密義,通過上師的竅訣,讓我們看到自己隱藏的罪業,平時我們喜歡在大家麵前隱藏缺點。有人宣講我們的優點和功德的時候,特別高興。有些上師講我們的缺點的時候,特別不高興。其實我們現在做的基本都是為了家庭、為了感情。真正為了眾生,為了解脫的人有多少啊?具德的上師應該多講講我們的過失和隱藏的缺點。我們應該懺悔,認可。我們明知道錯了還不願意麵對,所以,應該多觀察自己的自相續中的缺點,不要做表麵形式化的善法。如果
  5. 你完全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完全突破缺點的那一天,你就成就了。諸心子應誠心生歡喜,決定迷惑本性之直指!你和普賢王如來相應,你全部的功德和普賢王如來無二無別。通過上師的竅訣引導,突破和看透自己,最後你看到的就是本性。普賢王如來成佛的因緣和我們六道輪回的因緣就是這樣的。因為這個法太深了,直接用文字表達太難了,但是我通過喇嘛仁波切的竅訣,我自己修行的體會來給大家講,你們這些有緣的弟子,應當誠心誠意地生歡喜心來聞法很重要。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裏。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七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關於我們前麵講的夏嘎巴大師的《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這幾天,大家給我發微信短信談了聞法的一些體會,還是不錯的,很多人進步很大。我們要按照夏嘎巴大師所講的龍欽傳承的竅訣,心靜下來思維觀察,反複地觀察、安住輪番修,這一點我覺得特別重要。當年喇嘛仁波切在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身邊修行的時候,覓心法修了16年。法王說過,每修一遍的時候,他都會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們前幾天講了覓心法、直斷,又講了普賢王如來成佛、眾生輪回的原因。這個竅訣特別重要,怕你們聽過了又會忘記,所以在這裏反複地講。我會不斷重複地在你們的自相續中,把這個法義灌進去,這樣的話,就不容易忘記。這幾天,我也在修夏嘎巴大師的竅訣,直斷和大圓滿的覺受都有不同程度地進步,對認識本性也有進一步的體會,所以,我從覺受上給大家講,你們比較容易理解。當心處於平靜狀態的時候,沒有善的動機,也沒有惡的動機。在這個狀態中,一個妄念飄動,普賢王如來知道這是本性的顯現,看到了這個妄念的真相,所以他證悟空性成佛了。那我們現在通過打坐也會有這個境界,有的時候能看到它的真相,確實還會回到本性上。如果看不到這個真相的時候,就會跟著妄念走、跟著煩惱走了,隨順妄念,跟著善與惡分別的妄念跑,從這裏產生我執,貪嗔癡而流轉輪回。普賢王如來成佛和眾生輪回,就是我們內心當下的一念之別。一切外境、一切顯現,比如南瞻部洲的地球,從太空中出現,存在於太空中,未來在也會消失在太空中。同樣,我們一切的善與惡,貪嗔癡慢等妄念都是來自於法界、住於法界、也於法界中消失。外界的一切顯現都是本性的妙力顯現。如果我們沒有實際去修持的話,口裏再怎麽講“空性、妙力顯現”這些對我們來講都是笑話和故事。你去跟別人講的話,別人也不會相信。自己真正有修行體會的時候,不是口裏說說那麽簡單的。所以,大家心平靜下來打坐,在清淨的環境中,體會心的本性就特別容易。但是我們在繁忙的時候,很匆忙的作一點思維和觀察,看看書、聽聽課,根本無法體會到心的本性。體會心的本性是一個內心的功夫,而不是一件形式上的事。要細微、深刻地思維觀察,然後再通過打坐體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證悟大空性根本不是問題。從蓮花生大士到現在幾千年,這麽多修大圓滿的人都成就了,這不是一個故事,有他們的傳記和修行的足跡作見證,這就是佛法的力量。我們以前講了很多前行的內容,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出離心,菩提心,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對眾生的慈悲心等等。這一次,我就想把大圓滿的正行給大家講一講,但是你們修的時候不能把正行單
  6. 獨拿出來修,一定要配合前行的基礎再修正行,這樣修法才會穩定。前行的修法還是很重要,大家要記住。今天我們接著講直斷部分。哎瑪火!具緣心子專心而諦聽!你們不要把前麵講的竅訣分開,前後的所有竅訣要聯係在一起、按照次第修,沒有一個孤立的法。我們在日複一日地往最深的方向走,往最深的地方講。具緣弟子,現在我們聽大圓滿直斷的這些弟子就是具緣弟子,大家有因緣聽到這個大圓滿龍欽傳承的竅訣,這就是具緣弟子。佛陀當年傳法,講緣起性空的時候,隻有小範圍的人聽到了,大多數人不具備這個因緣,佛陀也度不了,佛陀隻能度有緣眾生。具緣弟子很難遇到,具緣上師也是很難遇到,具緣弟子和具緣上師在一起傳法和聽法,這個機會就更難。什麽叫大恩根本上師呢?讓你在迷惑無明中認識心的本性的上師就叫根本上師。根本上師麵前聽法的具緣弟子,不要散亂,不要愚癡,把所有的世間八法和世間的一切想法當下放下。聽就是要放下的意思,你放下以後才能聽到上師的傳法的真正涵義。如果你沒有放下的話,很快就會散亂愚癡,染汙了我們清明的心,沒有聞法的機會。接著念的是藏文的傳承。眾所周知所稱為心者,若謂有心一切皆無有,若謂有生輪涅諸苦樂。學佛的人,無論哪個派別,經常講到“心”,通過覓心法觀察,這個心如果說有,它又無處可尋,一切形象都找不到;如果說沒有,我們確實又能感受到輪回與涅槃的苦樂。所以,沒有真正經曆實修,沒有修上師的竅訣,無法見到心的實相,無法發現凡夫心隱藏的過患。佛陀講八萬四千法門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看透這顆心,看透所有的妄想。若有所許能立諸多乘,安立不可思議種種名。不同的教乘、宗派為“心”安立了各種不同的名稱。有的稱“心”,有的稱“空性”,有的稱“我”,有的稱“人無我”等等。世間凡夫稱之名為我,有些外道稱之為自我,聲聞乘者稱為人無我,唯識宗者立名稱為心,有者稱作智慧波羅密,有者安立名稱如來藏,有者安立名為大手印,有者安立名為大中觀,有者稱之為一滴明點,有者將心取名為法界,有者安立名為阿賴耶,有者安立名為凡夫心,雖立不可思議種種名,當知意義無別即此心。世間的凡夫稱“心”為“我”,認為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實有的“我”存在,而且認為我是最重要的,凡事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是“我執”。有些外道也把“心”叫做“自我”,而聲聞乘的修行者稱之為“人無我”。唯識宗認為一切唯心所造,所以稱之為“心”。有人稱它為“般若智慧”(中觀)、“如來藏”(禪宗、密宗)、“大手印”(嘎當派)、“大中觀”、“明點”、“法界”、“阿賴耶”、“凡夫心”、“光明智慧”等;密宗稱作“大圓滿”,顯宗則稱作“般若波羅蜜”。雖然不同宗派,從不同的角度,給“心”安立了各種不同的名稱,但實際上,講的都是同一個“心”,就是我們吃飯、喝水的這顆“心”。爾等自然安住心性中你們要自然地放鬆,把心安住在本性上,在沒有任何意識造作的清明狀態中打坐。例如,一杯泥水,如果我們不停地用筷子攪拌,它隻會越來越渾濁;如果我們隻是把它放置不動,水自然會澄清。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的,在放鬆、清明的狀態中,它會慢
  7. 慢地靜下來;煩惱慢慢減少了,本性就會自然顯現。真正的“心”從凡夫到成佛之間始終都不會改變。無論我們快樂、痛苦、煩惱還是饑餓,它永遠是光明的;如同太陽無有分別地普照大地,如同鏡子無有分別地照見萬物。在一天當中,我們不停地產生各種妄念,每個妄念都在刹那生滅,而所有千變萬化的“基”(如來藏)就是心的本性。所以,安住在心的本性上打坐,一切顯現都不會影響到我們。另外,在以後單獨傳竅訣的時候,我還會給你們傳龍薩、龍欽傳承的直斷極密要訣。此時凡夫之心赤裸裸,清清楚楚觀卻無所見。當你安住在本性時,凡夫的心會自然赤裸出來。此時,光明的本性現前,清清楚楚卻非實有存在,這種境界也隻能通過禪修體會。此時,你所感受到的心的本性是不是真實的本性呢?好比燒鋼爐,我們感覺到的熱並不是火,但是火的能量。同樣的道理,我們這樣偶爾感受到心的清明和赤裸還不穩定,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深入實修才能生起確定的認識。覺性就是圓滿的智慧,就是如來藏。當你恢複心的本性的時候,當你的自相續中隻有智慧沒有煩惱的時候,就見到心的本性了。你現在偶爾有智慧,偶爾又會有很多煩惱,那就不是真正認識了本性。當你真正確定心的本性的時候,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所有的分別和執著,對世間的貪欲,各種各樣的戲論,當下全部都會壞滅,當下全部都會消失,這就是真正認識本性時的特點。覺性現前智慧明了了,皆無所成空性空了了,這裏講的是自己的感受,但是這些感受要通過禪修體會。我們這裏講明了了或者是赤裸裸,很多人想這是什麽東西?而且很多有聞思沒有實修的人,對這些法義的理解根本就是不同的。比如,對一個從來沒有吃過糖的人,我給他講糖是甜的,他根本不理解什麽叫做甜。如果他喝過牛奶,為了讓他明白什麽是甜味,可能我會跟他講糖的甜味很像牛奶,這樣,他會認為自己理解糖的甜味了,但實際上糖的甜味和牛奶的甜味味道是不一樣的。隻有當他親口吃到糖的時候,才會真正體會到糖的滋味。所以,在實修過程中,自己親自體驗的心的本性和別人跟我們說的,以及從文字上所了解的完全不一樣。但是剛開始隻能通過文字和語言去理解,到最後自己實際體驗到的時候,才會明白,實際上文字無法準確地表達它,隻能暫時幫助我們理解。當我們赤裸裸地實際體驗到心的本性的時候,它就是圓滿的智慧,它就是清淨的自性,清明的智慧,它的功德就是這樣的。今天夏嘎巴大師一點都沒有隱密,直接告訴我們,直斷就是這樣的感覺與體會,這麽貼切的表達。如果像這樣的講解都還無法理解本性的話,估計你就沒有修密法的因緣了。如果你稍微有一點密法因緣的話,像這麽直接的指示心性,你一定會對本性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認識的。如果你真正身心專注地聽聞這些開示的話,一定會有很深刻的體會和了知的。也不是沒有空性的空和空明,了了就是雖然它是空性的,但不是斷空的空,空了了就是虛幻不實的空性,空和明都是相應的。明覺空性自淨無分離。清明的智慧和空性是本自清淨、分不開的,這就是圓滿的智慧。我們現在打坐時,有時候清明,有時候是空的感覺,有時候昏沉、散亂,有時候愚癡,那說明我們還沒有認識本性,認識本性以後,明覺與空性,明和空在自心當中無法分開。現在講的境和心,從分別心的角度來講,外境、內心,我與他,都是我們用分別心來分的,明與空都是用分別心來分的。比如說本性是明,那也是分別;本性是空,那也是分別。我們從現在的角度講本性不是明,也不是空,明空是雙運的,這樣說也是一種分別心,這樣講都是意識的分別。我們通過在根本上師麵前,一而再,再而三地求法,積累資糧,然後精進實修,慢慢從自己的體會中能感覺到的明和空,本來清淨無分離。但是,和我們現在從語言所講的境界還有天壤之別。那是不是這麽深的法我們不能修呢?可以修,而且有這麽甚深的竅訣,更容易修成。主要是你願不願意即生成就,如果願意
  8. 那就比較容易。如果不願意,給你講再深的法,你也不會覺得難得,這種人什麽法對他都是沒有用的。很多弟子因為生活的原因不能到藏地求法,但是非常向往聽到大圓滿法,對上師三寶都很有信心,如果我再不給他們講的話,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接觸不到大圓滿法,真是太可惜了。所以這一次我也是發很大的心來講這個法,大家應該更珍惜。但是有些人,根本不珍惜,接到法後,說藏地太冷了沒有辦法修法,漢地太熱了沒有辦法修法,那去哪裏修啊?自己不想修法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冬天太冷了沒有辦法修法,夏天太熱了沒有辦法修法。自己不想修法什麽樣的借口都有,這也是不可思議的業力。所以,自己不應該不觀察自己的心,否則就會變成佛教的油子。觀察自己的自相續是很重要的,觀察自己的自相續也是一個竅訣,這個法不修的話,還是很難積累資糧,到任何環境都沒有辦法再修了。無有所造自性無常有,亦無所斷覺悟之明心;不一本覺明現種種心,本來無別一味亦不異,心的本性不是常有的,也不是斷空的,它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心有能了知一切萬法的清明,卻找不到它的存在。它不是一個,因為它能顯現種種心,它也不是兩個,因為萬法本性無別,是一如一味的。不住他處即是此本覺。要想成佛,隻能從自相續中認識本性而證悟、成就,九地菩薩也是從最細微的第八識超越而成佛的。所以,要從內心當中下功夫。往昔,佛陀苦修了三大阿僧祇劫,積累資糧,最後徹底調伏了五毒煩惱,證悟大空性。能靜下來調伏自己的煩惱是最難最苦的修持,很多人為什麽不願意實修呢?這個是最難的,他看太難了,所以就放棄了,發自內心而實修的功德,煩惱是永遠都摧毀不了的,像我們認識本性以後,所有的煩惱和意識是沒有辦法動搖我們的覺性和本性的,這種功德才是最殊勝的功德、最圓滿的功德。安住心間原始之怙主,從自己的自相續中通過上師的竅訣和弟子的心性,因緣和合的時候,能從自己的自相續中找到本性。普賢王如來永遠都在我們的自相續中,從眾生到佛的過程中,有一個從來沒有間斷的清淨心,就是我們的原始怙主,普賢王如來,自心光明。正當此刻真實睹尊顏,自己親眼在禪定當中就能見到普賢王如來——自心。護持此見不離諸心子!欲求甚加殊勝於他處如同大象已得尋象跡,即使環繞三千大世界,無法尋得佛陀之名相,本體實相真義之直指!這裏的心子,就是說你當通過上師的竅訣能夠認識到本性的時候,護持自心,如如安住在這個本性當中不離開。也就是用正知正念、上師的竅訣護持住本性的見解。如果你不調整自心的煩惱,不恢複自己的如來藏,還要到外麵去尋找一個佛的話;如同大象放在家裏,卻在外麵尋找大象的足跡。其實你的佛性如來藏當下在你的自相續當中。很多人為什麽實修得那麽少呢?因為實修是一個內心的功夫,需要特別用心的去做事情,和形式上沒什麽關係。在亞青,我們那麽多喇嘛坐在那裏,既沒念經也沒磕大頭,有些不懂的人就會說:“他們坐在那裏多無聊啊!”看到外麵有些人在大雨裏磕大頭的時候,他們會讚歎:“哇,這個人多了不起!在下雨的時候還在大禮拜、繞塔繞山。”那個大禮拜的人自己也會覺得:“我在下雨的時候還大禮拜多了不起啊!”其實,很多人的自相續當中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有些人到了藏地做了很多形式上的事,大禮拜到藏地,但是根本沒有求到藏傳佛教真正的佛法,回去以後還是一個凡夫,習氣沒有改變。很多人做表麵的善法,到處宣傳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就算做了功德也是為自己培福報,不是為上師三寶做事情的。我們這些無明的眾生沒有智慧的時候,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了不起。
  9. 我們要成佛,圓滿五道十地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調伏煩惱的過程,這些全部是內心的功夫。如果你環繞三千大千世界尋找佛,在外在上麵你連佛的名字都找不到的。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都是發誓調伏內心,從自性當中積累資糧,現前一切的功德而證悟大空性的。佛菩薩是見到本性後,遠離了四邊八戲的妄念。夏嘎巴大師那些成就者的慈悲,特別鼓勵我們這些剛強難調的眾生,或者是耐心不夠,或者是用心不夠的眾生。我們需要佛菩薩的鼓勵。每當聽到夏嘎巴大師講心子的時候,我的心就顫抖一下,心想:我是不是夏嘎巴大師的心子?我希望能變成夏嘎巴大師的心子,那該多好啊!希望能夠變成這些證悟者們的心子,我覺得特別殊勝。能成為這些證悟者的心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人生。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不知道我們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傳講這樣甚深的竅訣,這次是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的加持,空行護法的護持,弟子的因緣具足,我才能宣講。在我們的一生當中,隻有一兩次機會能聽聞如此稀有的法要,大家要珍惜,心靜下來好好思維法義、實修,不要下表麵的功夫,讓別人認可讚歎。在漢地這樣的法是很難遇到的,大家要以恭敬心、希求心來聞法。這個法的加持力量融入我們的自相續當中的時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也特別隨喜讚歎大家聞法的功德。大家要發願不中斷聽法,這麽殊勝的法如果斷掉的話,以後聽法會有違緣障礙,所以緣起特別重要。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裏。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八(一)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這幾天講了夏嘎巴大師的竅訣以後,一些修完加行而且堅持在修《上師瑜伽》的弟子們都增上了對大圓滿法的信心、恭敬心和歡喜心。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次所傳的法普遍利益到很多人。但是,即使再殊勝的法,如果聞法的根基不殊勝,也是沒有用的。夏嘎巴大師每一次在第一個頌詞前麵都會講到“哎瑪火”,稀有難得!這稀有難得的法隻有具緣弟子才可以聽、可以修。什麽是具緣弟子呢?修完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並且修了很多年上師瑜伽,對上師三寶有信心,精進行持善法的人才是具緣弟子。大圓滿法是九乘之巔,必須要有紮實的基礎,在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達到一定質量的基礎上,再修大圓滿龍欽傳承的竅決才會如理如法,並且很容易修成。如果沒有前麵的基礎,直接修大圓滿的話,後麵的修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違緣,障礙成就。藏傳佛教的殊勝之處,第一,非常注重傳承;第二,非常注重次第的修法。忽略了次第的修法,根基再好的人也很難成就,根基差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因為現在講的是最高深的法,所以,第一要觀因緣,第二是大家要有一定的前行基礎和質量。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嚴格要求在家人要有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的基礎,對於這些弟子,喇嘛仁波切開許修持龍欽、龍薩傳承的竅決。所以,我們如果按照喇嘛仁波切的傳承法規的次第修法,法的加持力會非常大、非常殊勝。這一次也是給前行、加行、上師瑜伽等修法有一定基礎的弟子宣講的,夏嘎巴大師的龍欽傳承直斷竅決。下麵我們接著講《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今天主要講的是三身、五方佛、五智的意義、來源
  10. 和差別。在這裏,夏嘎巴大師解釋得非常清楚:很多人把佛與法當作外在的東西。當然,我們對因佛菩薩願力而現的這些佛像、文字應該恭敬、觀清淨心,這也是我們積累資糧的對境。在我們還沒有認識新的本性之前,隻能依靠外相顯現的佛菩薩來懺悔,但這並不是究竟的方法。究竟的三身、五方佛和五智慧,在唐卡上麵無法完全表現出來。今天,夏嘎巴大師簡單明了地解釋了這些問題。這個法是以傳授大圓滿直斷竅訣為主的。佛教九乘次第中最高的法就是大圓滿法。在大圓滿法的直斷部分,關於修行的見解、修行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行持等的描述,都是非常簡潔的,但法義非常深奧。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在昌根阿瑞仁波切身邊,僅僅是修持覓心法就修了16年,16年的時間精進地觀察心念的來、住、去。不是像我們現在這種的修行狀態:想修的時候修一會,沒空的時候根本不理會,更重視感情、金錢和家庭,把剩下來的無所事事的時間用來聞思、思維法義。每天早上起來,把最好的狀態全部都用在家庭工作上麵,晚上最疲倦的時間留給打坐,一打坐就像為了睡得更好一樣,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這樣修法是不行的。應該是把最好的狀態和時間留給善業、留給佛法,留給對自己的今生來世最重要的事情。最好早上4點半或5點半起床、修法、打坐一兩個小時,那個時段特別清靜,精神狀態也好。大家要抓緊時間,一晃二、三十年就會過去,變成老頭兒才去閉關、聞思、修法就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趁現在還有機會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重視實修、重視解脫,否則我們即使皈依三寶,恐怕也無法脫離輪回。今天看了頌詞以後,對我個人來講,對本性和大圓滿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體會。我相信對大家也同樣很有幫助。夏嘎巴大師和米勒日巴大師這樣根基的人,也是通過苦修證悟大空性的,更何況我們,這些無始以來善根如此差的人呢?這輩子,我們雖然有機會聽到大圓滿法,但是生老病死是無常的,我覺得特別可怕,很多人有可能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可是,我覺得死亡並不是那麽恐怖,它隻是一個中間點,隻是一期生命的結束,隻是一個幻覺,靈魂並沒有結束。昏厥的時候、沉睡的階段與死亡的經曆非常相似。我們最昏沉的時候,比如眼睛看不見外境,耳朵聽不見聲音,五根不工作,夢境出現之前的狀態,與死亡特別相似,但並不令人恐怖。有很多不懂因果、不懂六中陰的人不敢聽、也不敢看與死亡相關的內容。但在學習和了解了死亡之後,便知道死亡並不可怕,而是很現實的。死亡隻是生命中一個階段的結束,而我們的靈魂並不會就此消失。哎瑪火!真是稀奇!具緣弟子專注而諦聽!具緣弟子,並不是指實修時間長、聞思廣、學問高、名聲大、具美貌、有錢有勢的弟子,而是指佛的心子、意子。隻要發心清淨,相信因果,對上師三寶有無比的信心,對眾生有廣大的菩提心,都可以成為具緣弟子。有的人認為,有錢的人才能成為上師的心子,才能成為上師身邊的人;而沒錢的人見不到上師,聽不到佛法,也不能看相關的書。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即使是乞丐,隻要具備條件,也可以成為上師的心子、意子,也可以即身成就。當初,釋迦牟尼佛身為王子,卻放棄了王位,像乞丐一般生活。但是,他自相續中具備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和對眾生的菩提心,因此證悟了大空性。因此在這裏,夏嘎巴大師首先說:“具緣弟子,過來聆聽甚深竅訣!”指的是善知識是針對弟子的根基而宣講佛法,而不是為了名聲、地位而宣講。心性自明自覺此覺性,當下這個光明的心就是覺性,它能自己認識自己,而煩惱卻不能。當我們安住在本性中的時候,覺性能認識所有的妄念;相反,如果處於迷惑的狀態,是不可能認識到的。在輪回與涅槃還沒有現前的時候,普賢王如來在智慧命風飄動的當下,認識到了本性,而眾生卻陷入了無明。剛開始打坐時,我們可能很清靜,但一會兒心就隨著妄念跑了。身體雖然在打坐,心卻一直在外麵散亂、愚癡,根本不可能認識到本性。而真正要認識本性,必須通過上師的加持和竅訣。
  11. 三身本體自性大悲成,圓滿五身五智等功德。覺性本麵形狀顏色等。自性本來具備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五方佛及五種智慧的一切功德,但在沒有認識本性之前,我們是無法理解的。實際上,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雖然很多人都會說“眾生是有佛性的”,有的人甚至一邊抽煙、喝酒一邊說:“佛在心中”,這樣說有什麽用呢?結果還是認識不到自心。沒有上師甚深的竅訣不可能認識本性。無論修氣脈明點,還是大圓滿、大手印,都是要有方法的。所以,夏嘎巴大師一直在慈悲地給我們傳講竅訣,因為他的智慧廣大,知道未來的眾生需要什麽。現在的眾生業力煩惱深重,不願意廣泛聞思、深入實修,而這種竅訣既簡單又直接。過去的諸佛菩薩都是通過斷除煩惱、恢複本性而證悟大空性的;現在,真正的修行人也是在上師的竅訣和慈悲加持下,通過依教奉行,在生活中精進實修、調伏煩惱、認識本性而證得圓滿正等覺的果位;未來的一切眾生也必須通過佛陀的教言---以聞思修的方式,淨化自心、恢複如來藏而獲得佛果。所以,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要走同樣的路。之前,我們宣講覓心法的時候,講到先觀察所觀的心的來去,再觀察能觀的心的來去。當所觀的心找不到時,我們反觀能觀的心,它會當下消失在法界之中。猶如行駛在大海中的輪船突然沉沒,人們刹那落入大海中的感覺一樣。很驚訝,不知道自己在哪裏,不知道自己是誰,當下遠離能所的分別,脫離意識的依靠,當下體會到心的本性。通過祈禱,觀察、安住修輪番修,大概七天,當安住時,沒有分別意識、沒有執著,當下你就可以體會到心的本性,百分之百你能感覺到心的本性的存在。而且,那種空性智慧,當能觀的心當下消失的時候,你根本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這種境界,就是我們所講的法界。無有所成空性大法身,這裏講的法身,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是一個人或是一個佛,一個實有存在的實體。法身普賢王如來應該是像唐卡上麵畫的那個藍色的佛吧?他肯定是有個現相吧?但是,真正的普賢王如來是什麽呢?法身普賢王如來代表空性。當我們觀察心的來、住、去的時候,反複尋覓,無法找到心的形狀、顏色、大小、住所,能觀的心也找不到,這時也不是完全空掉,五根很清明,所感受的外境清清楚楚,當下內心遠離分別和執著,以及所觀和能觀的分別執著,這就是空性大法身,這就是法身普賢王如來。法身、報身和化身是心本身的特點,找不到任何來、住、去的空性境界,本性空的一麵就叫法身。空性自相明分為報身,這個空也不是斷空,而是同時具明了,它可以了知一切萬法,心的光明清淨的明分部分就是報身。千變幻化不滅即化身,安住本性的時候,千變萬化的外境,一切清淨的、不清淨的境界都有。凡夫由於沒有認識心的本性,看到外麵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我們的傳承祖師,雖然證悟了大空性,但是他們以願力幻化人身來到人間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們涅槃的時候,願力融入法界中而成佛,這就是化身。故以譬喻詮釋此三身。所以,用比喻來解釋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三身本是一體,隻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瑩澈水晶明鏡如法身,心的本體是空性,像水晶做的鏡子一樣,水晶的本體是透明無垢的,這就像法身。空性自相明分為報身,鏡子不僅代表透明無染的空性,一塵不染,鏡子還能照見萬物。心在生起任何起心動念的同時,還具有一種知道起心動念的明了,這個明分就像報身。
  12. 影像自然呈現如化身,鏡子能平等無別地照見萬物,呈現出影像。心周遍法界,它能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而無礙地了知萬法,這就是化身。鏡子有這三方麵不同的功能;心的本質也同時具有法、報、化這三身的麵向。有情心性本來即三身,一切有情的心性,不僅是修行人,包括螞蟻、蟑螂、地獄裏的眾生的心性中都具備三身。那為什麽他們具備三身的功德,還會墮入地獄、墮入輪回呢?因為我們沒有因緣認識它。由於無明,又沒有人指引,我們迷失了本性。像一個小孩在大城市裏走丟了一樣,越走越遠,心裏害怕。想往家的方向走,卻一直向另一個方向走。離開了本性往外走的話,離本性就越來越遠。像如意寶(摩尼寶)一樣,從寶洲取回的摩尼寶放置到梵頂上,每當十五月圓的時候,無論誰在麵前祈禱,摩尼寶都會滿足眾生的願望,因為摩尼寶本身具有這樣的功德。我們的如來藏也具有摩尼寶這樣的功德,通過積累資糧、遇到具緣的上師,我們能認識如來藏,護持它,這是需要因緣和合的。一切有情眾生的本性都具備了三身,三身的功德不是修了法才具備的,而是本來就具有的。通過集資淨障能使認識如來藏的因緣快速地成熟。天空中的烏雲遮住了太陽,風吹走了烏雲,太陽的光芒就現前了。通過積累資糧,善業力像風一樣,能把所有煩惱障和所知障全部清淨,本心本來就在我們的相續當中,就像太陽本來就在天空中,光明的現前需要因緣和合。為什麽現在講這個法呢?希望大家能快速認識,我們日日夜夜做了這麽多惡業,如果沒有真正的大圓滿直斷竅訣,不管我們怎樣努力,到最後還是離不開迷惑的心。現在通過聽聞,你可能能夠有所了知,但通過打坐體會,就會生起覺受,形成定解,深刻地認識本性,護持本性,通過很長時間的修煉來穩固這個境界。這必須要有具德上師的引導,而且,這位上師一定是證悟者。否則,可能會把我們引入偏道,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呢,大家實修大圓滿的時候,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你的上師一定是一位具德的上師;第二,一定要按上師的指導次第而修。這兩個條件具備了,就說明你修的大圓滿法是千真萬確的,大圓滿法裏所講的這些功德一定會實現的。雖然大圓滿法裏講,“三個月成佛”,“六個月成佛”,但是,為什麽有些人修大圓滿法二十年還是沒有證悟呢?可能上師不是具德的上師,雖然他有一個仁波切的名字,或者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但是他不一定是具德上師。具德上師和一般的上師相差太遠了!那什麽叫具德上師呢?在藏地,寧瑪派的大德頂果欽哲法王、華智仁波切、堪布昂瓊、法王如意寶、麥彭仁波切,還有喇嘛仁波切等,這種叫具德上師。在這樣的上師麵前,如果我們求到這些竅訣,弟子具足信心,那就能三個月成佛、六個月成佛,三年成佛,十六年成佛,不會有錯的。我們雖然修了很多年,還沒有證悟空性,有可能因為我們的上師不是具德上師,或者我們沒有從具德上師那裏得到真正的竅訣,或者自己不是具緣的根基,或者自己的精進不夠,缺少哪一個因緣都不行。若能認到自心之本麵,眾生不需微許之修行,見性當即成就正等覺。證悟以後,過去的業障還沒有完全清淨,還是需要修行的,因為這個證悟不一定是圓滿的證悟。但是像大圓滿傳承祖師麥彭仁波切就是證悟大空性,證悟以後,他的自相續中不再有任何的迷惑,這就是上上等根基。我們現在認識本性以後,還是要多護持,多積累資糧,這是特別重要的。真正認識本性以後,就不需要再用功做有為的修法了,就持續地護持本性就好了,但是你的見解還是需要上師的認證。直指三身所示之名言,直指三身的本體,用不同的名字稱呼,但是實際上,就是一種境界,就是心的本性。
  13. 名相不一意義皆等同,勿執言詞迷惑諸心子。各種名詞不同,但是意思是相同的。各種名詞講的就是同一個境界,如來藏的功德。三身的一切功德,一心當中本來就具備。諸位心子,不要執著各種名詞而迷失本性。三身本為空性清淨者,明覺空性雙運本一如,識而不執安住本性中。本體自性大悲此三者,法身報身化身同等性。清明空性三身大雙運,識而不執安住本性中。三身本來就是空明無二的,不要執著明或空,明空是不二的。不要因為執著各種名詞而迷失,隻是安住在本性中就好了。也不要去思維:我應該安住在明空不二的境界中,這些都是意識的造作。法身、報身、化身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的,是為了讓大家生起歡喜心和恭敬心。但是,從大圓滿究竟的角度來講,法報化三身是一體的。但是,這個一體並不是一個實有的存在,空和明是雙運的,在禪修的時候不要去分別。這個竅訣是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心的本性。即此自然覺性之智慧,一切所現大日如來佛,無有遷變不動金剛身,遠離中邊無量光佛身。能生共與不共諸成就,如意寶般寶生如來身,成辦事業不空成就佛。五方佛都是自性的顯現,一切清淨的顯現就是大日如來,我們的自性無有遷變,就是不動金剛佛,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任何變化。心的本性周遍法界,沒有邊際的,遠離中間或四邊的任何偏執,就是無量光佛。我們的痛苦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樣,你願不願接受都得感受,但是,隻要認識本性,就能遠離一切痛苦煩惱。如同如意寶一般,能賜予一切共同與殊勝成就的就是寶生佛。就像如意寶,對於我們想利益眾生、成辦自己和眾生的解脫事業,都能賜予滿足,我們的本性就是不空成就佛。彼等諸佛即是覺性力,覺性智慧本性無遮蔽,現前證光明大圓鏡智,周遍布法界平等性智,妙力種種現妙觀察智,成辦諸事業成所作智,集聚五智自性淨界中,自性清淨法界體性智。所現五智自心覺性力,任運妙力除此無別法。不動佛清淨的刹土是存在的,但都是如來藏功德的顯現,除了覺性的妙力顯現之外沒有其它。五方佛是自性的功德,任何東西也無法遮蔽自性的功德。如同我們現在有貪嗔癡慢,但是它無法遮蔽我們清明的本性。下麵講的是五智慧,什麽是五智慧呢?不認識本性時就是五毒煩惱—貪嗔癡慢疑,認識本性後五毒煩惱就轉為五智慧。光明的真實現前,能明察三世一切諸法就是大圓鏡智;周遍法界、沒有偏袒分別,證得自他平等二無我性是平等性智;覺性妙力不滅,能顯現種種現象,叫妙觀察智;一切所作的事業自然成辦,叫成所作智;認識諸法自性清淨叫法界體性智。通過以上上師的竅訣來認識心的本性,快速而直接。我們現在遇到如此殊勝的法,所以,大家在這段時間聽法過程中,要配合精進實修,增加打坐的次數,多行持善法。由於我們禪修基礎不好,像這麽直接簡要的開示還不能認識心的本性,這是自己的善根福報不夠,所以,平時所做的這些供燈、放生等等善業都是需要去做的。不管多好多貴的車,沒有燃料是沒有辦法開動的。同樣,由於我們平時積累福慧資糧不夠,所以,聽再深的法也無法感受到法的殊勝。所以,我們在聽聞夏嘎巴大師的甚深竅訣時,同時還是要多行持善法,積累福報資糧,盡自己的力量利益眾生。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隨喜大家聽法的功德。
  14. 頌詞八(二)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夏嘎巴大師在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中講到很多認識本性“惹巴”(藏語)的竅訣。實修必須要有殊勝的善知識引導,大圓滿法有很多共同和不共的竅訣,根據不同的根基,不同的因緣和弟子修法的情況進行引導的。雖然這個法很殊勝,但並非每個人去修都會有效果。法就像藥一樣,需要針對不同的病而開方。即使再珍貴的一種藥,如果不對症的話,也治不了病,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對於我們一般根基的人來講,按次第來修法非常安全。共同外前行的修法特別重要,無論什麽樣的根基都可以修,有了這個基礎,再修大圓滿法才如法。在這個繁忙的世間,能夠花時間去思維法義的人真不簡單!我們的相續中從無始以來積攢的都是貪嗔癡慢,很少有清淨心、出離心、菩提心、信心、對眾生平等的慈悲心。但我們隻要努力一步一步朝著這方向走,一定會不斷地進步。在這個撥雲見日的過程中,如來藏的功德會漸漸明顯,菩提心、出離心、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對眾生的慈悲心會自然而然在自相續中具足。太陽沒有被烏雲遮擋的時候,我們能感覺到陽光的溫暖,同樣,當我們靠近如來藏的時候,很多功德會自然生起。雖然煩惱仍然會有,但是與以前相比,會有所不同。煩惱的力量變得薄弱,更容易化解和轉變。運用竅訣的時候,煩惱妄念瞬間可以被轉變。隻要努力不放棄,我們的修行就會逐漸圓滿。有時候我們修法修不上去,不是因為法不夠深,竅訣不夠殊勝,而是因為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不夠。如果沒有勇猛堅忍的心,修法是堅持不下去的,因為成佛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勇氣,需要上師道友的鼓勵和隨喜。剛剛進入佛門的皈依弟子,不要急急忙忙去聽大圓滿甚深竅訣,要從行持善法開始,放生、吃素、繞山繞塔、拜佛、聞思、修共同外前行、五加行等等,接觸大圓滿十年到十五年以上再聽這些甚深的竅訣比較合適。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剛開始媽媽拉著手走,後來慢慢扶著床和桌子站起來,經過長時間努力才學會走路。修行也是一樣,最初離不開善法的護持、大家的鼓勵,道友之間的慈悲與關愛。佛陀傳法也是從苦集滅道、輪回、因果、痛苦、出離心開始,二轉法輪宣講發菩提心,最後才講空性智慧。修大圓滿法也要按照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正行的次第修。上師會觀察弟子的因緣和根基,如果弟子能長期跟隨上師修法,具足成熟的因緣和確實的了解之後,上師才會宣講大圓滿法,這樣對弟子才會有利。有些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大圓滿法,但是隻要用歡喜心和恭敬心聞法就有很大的加持力。今天和昨天的頌詞本來是一起,因為頌詞太長,怕你們工作和照顧家庭的時間安排不開,所以分開講。直斷不像聞思,需要計劃今天講到哪個科判,明天講到哪個科判。這是實修,心要靜下來體會,而不是在完成一個任務。聞思確實有功德,但是不實修,對於我們自身沒有太大的幫助。假如一個人生病了,吃東西就會特別小心,精心挑選。我們要把心靜下來,認真複習每一個頌詞,首先好好思維,然後用心體會,最後通過打坐觀察心的來去,這樣很容易體悟心的本性---“惹巴”。現代人整日奔波忙碌,追逐世事,不容易對法生起信心,聽了法也很難入心。這個直斷特別適合當今的修行人。這幾天,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發微信,他們感覺這個法太殊勝了,想辭掉工作,到現場來聽法,但是我沒有開許。雖然暫時你們認為法比工作重要,如果有一天你們又覺得工作更重要的話,就不好了。現在,我們還沒有證悟大空性,還需要工作和家庭。關鍵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修法,每天用一兩個小時或三四個小時聞法、思維和實修,
  15. 在網絡上聽法也一樣有功德。所以,我們不應該逃避世間的工作和生活。大家若能珍惜、重視每天早上的禪修和晚上的聞法,已經很好了。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再增加一些禪修。在這裏,非常隨喜讚歎大家對上師三寶的清淨心和對法的恭敬心。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頌詞:三身本體自性與大悲,昨天我們講了三身佛、五方佛和五種智慧與本性的關係;今天夏嘎巴大師繼續解釋三身的本體、自性與大悲的顯現和功德。本體、自性和大悲也是本性所現。夏嘎巴大師曾經說過:“我講三身的時候,你們不要因名詞而迷惑、分別、執著---法身為普賢王如來,報身為金剛薩垛佛,化身為蓮花生大士。”三身就是我們的本體、就是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這也是自性的特點。夏嘎巴大師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自性的功德。大家要知道,沒有一個外在的佛,法身、報身與化身不是孤立、實有存在的。雖然諸佛菩薩示現不同的化身來世間普度眾生,但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與上師的功德都是來自如來藏---“惹巴”,也就是我們的自性。五身五智同時於一體,真實直指直視其體性,在證悟大空性的境界裏,三身、五方佛及五種智慧是分不開的,也不是實有的,而是一體的圓滿智慧,同時顯現的。當我們的自相續超越第七識、第六識、第五識以及最細微的第八識時,就證悟了大空性。九地菩薩與十地菩薩的區別主要看是否超越了第八識。當我們認識本性之後,一切壇城都是清淨的,三身、五方佛和五種智慧的功德也會同時自然顯現。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了知世間一切萬法本體的大空性、大神通也都是來自我們的本性。如同在千萬年的暗室裏點一盞燈,燈光會立即驅除所有的黑暗一樣;無論多麽長的時間,黑暗都會當下消散。同樣的道理,無始劫以來,不管我們的相續中存在多少煩惱和無明的分別、執著,一旦通過上師的竅訣認識了本性,都會當下清淨,自然與上師相應,自然生起對眾生的廣大慈悲心,自然圓滿勝義菩提心,遠離一切煩惱與黑暗。這就是大圓滿法的不共竅訣和加持力。當你一心祈禱上師時,也可能認識本性,當你對眾生真正生起廣大慈悲心時,也可能認識本性。因為,智慧與慈悲是雙運的,智慧圓滿會顯現大悲心,大悲心會啟發認識本性的智慧。夏嘎巴大師擔心我們會產生向外求法的意識分別和執著,會因三身、五方佛和五智慧這些名詞而分別,所以一再地為我們直指心性。此外,隻有實修過的人才能辨別心與本性、阿賴耶與法身的區別。好比人與傍生不可能混在一起,因為人具備不可思議的智慧和能力,無論從顯現上還是本能上都不一樣。所以,心與本性、阿賴耶與法身、阿賴耶識與智慧有很大的區別,但這些龍欽、龍薩傳承的不共竅訣隻能麵對麵傳講。此心不需改動與造作,那麽,三身、五方佛和五智慧到底在哪裏呢?夏嘎巴大師在這裏直指心性地告訴我們,隻要我們安住在平靜的、無有改造的、自然放鬆的狀態中,三身、五方佛和五智慧的功德會自然顯現。自然現前是什麽呢?就是你這顆心。我們現在這個分別和執著的狀態永遠沒有辦法發現心的本性。平靜的狀態不但對我們證悟空性有幫助,而且對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人心不平靜就容易衝動,很多打架、殺人、偷盜等不吉祥的事情,就是心不平靜造成的危害,使事情變得更複雜。我的家鄉有一個親戚,為了救被偷的放生犛牛,打傷了人,一急之下跑到山上,心裏又氣又害怕,他的哥哥是出家人心裏慌了找到我,希望我打打卦,我告訴他:“你要先平靜自己的心,那後麵的事就很簡單。一個人的事情很簡單,如果演變成很多人的事就複雜多了。你要先平靜下來,弟弟的事情很好處理的。”後來,他依教奉行,順利的解決了問題,今天早上他打電話來說“感恩仁波切!”心靜使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處理問題。煩惱就是這樣的,互相串習影響的。我們打坐的時候,先把心平靜下來,妄念現前的時候,以平靜的心觀察,會觀察得很清楚,而且不會忘記。所以,大家心平靜下來修法和做事情,特別特別重要。
  16. 北京有一個弟子得了癌症,醫生說他隻能活一個月,我叫他出家他沒有出,後來由於行持善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病好多了,後來又沉迷在世間八法裏,也不精進行持善法,大概七八年過去了,今天早上他給我打電話說他可能這次活過不去了。我覺得他真的是很可憐,如果這七八年好好精進修法、行持善法,就算今天死了,心裏也沒有什麽可後悔的。所以,我們現在有如意寶一樣的人身要珍惜,死亡來臨的時候,沒有修法,你再求也來不及了,最後還是會墮入三惡道,今生所作的毫無意義,來生更痛苦。所以,我們現在要行持善法,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迷失的時候,自己的心已經不清淨了,卻認為別人不清淨。所以,有些人對上師三寶沒有信心或自己修法退轉的時候,他第一個講的就是上師三寶的過失,道友的過失,他不會講自己的過失。自己內心不清淨的時候,他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不清淨的,這是自相不清淨。所以,自相與他相有很大區別。有一次,有兩位居士在我的窗外聊天,他們談了自己對一位上師看法,一個覺得那位上師就是一尊佛,另一個覺得那位上師不是具德上師,最後他們吵起來了。我覺得很有意思,人的自相觀點不同的時候,兩個人就會有矛盾。每一個人的煩惱都是不同的,痛苦都是不同的,隻有佛知道因緣,知道清淨與不清淨。佛經裏講:一杯水,人間的眾生看到的是水,地獄眾生看到的是火,餓鬼道眾生看到的是膿血,菩薩看到的是甘露,佛看到的就是清淨的壇城。我們沒有正知正念、沒有智慧,所看到的確實是不圓滿的、不清淨的,所以,我們不能按自己的觀點來判斷清淨與不清淨,而是要通過佛陀的正法和智慧來判斷,糾正自己的觀點,調整自心。講覓心法的時候,佛說心非實有,但我們覺得它存在,因為心確實能感受快樂和痛苦,那麽到底是佛說的對還是我們想的對?當我們通過聞思實修的智慧再觀察判斷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想的是錯的,佛說的才是對的。真正的凡夫的心,確實是沒有來去的。當這個感覺真正體會到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對佛生起信心。如果我們盲目地認為:佛說的對,上師說的對,佛經裏說的對。自己不作觀察的話,就是盲修瞎練地相信佛法。這樣的信心不會長久的,隨時都有可能被外境轉變。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聞思實修來解決自己的迷惑和眾生的疑惑,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最圓滿的方法。不隨外緣不染執著心,即此清明無垢之覺性。我們的本心就是當下這個沒有任何意識改造的清靜心,當我們把心安住在當下的平靜狀態,從眾生到佛的這個清明的本心自然會顯現。本心本來就是有的,隻是因為被煩惱遮蔽了,所以我們才不認識。當這個飄拂的凡夫心平靜下來的時候,心的本性、明光的心才會出現。本心不會因為外境而消失,不靠因緣而壞滅。我們怎麽知道當下這個心是不是本心?是不是佛心呢?當我們安住在平靜的狀態的時候,有個覺知的清明,不隨外境因緣轉,也不被分別執著擾亂的心,那就是本心。夏嘎巴大師依止阿給旺波尊者修法,獲得了無數的證悟功德之後才開始講這些直斷要訣,這是真正的證法,是八萬四千法門裏提煉出來的精華,是最殊勝的大圓滿法。這些上師的付出和苦修過程,是我們無以言表的。他們的加持力、功德、和願力是與眾不同的。三世一切諸佛之來源,此亦三世諸佛之密意,安住其中不離諸心子!三世一切諸佛的來源是什麽呢?就是當下這個心的本性。一切功德的來源、智慧的來源、慈悲的來源、神通的來源,佛的三二十相、八十種好等一切功德的來源就是心的本性——如來藏。三世諸佛菩薩的密意,最究竟的見解就是心的本性。這裏夏嘎巴大師直接印證我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這就是本心,覺性。心子們!安住在本心當中,你要記住這才是對的。這樣才能夠獲得證悟的大空性,圓滿的佛果,無論是今生來世還是中陰時,你一定要安住在這個本心當中。如果六種中陰顯現時,安住本性就會刹那成佛。自明自覺無改即覺性,不見自心即佛為何因?
  17. 沒有任何改造的自我覺醒的智慧,就是覺性。為什麽你見不到自心就是佛呢?本來無有所修即覺性,聲稱無暇而修為何因?你已經認識了本心以後,不要再去尋找一個可修的東西了,你隻需護持這個無所修持的境界就對了。你不用擔心覺性會消失,它是本來如此,無所修持的,你為什麽還說自己沒有空閑修法呢?智慧真實現前即覺性,聲稱覓心不得為何因?夏嘎巴大師的這些確定、認證、直指很重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還會懷疑、還會分別。他通過教證、理證,通過自己證悟的境界和體會來給我們印證。你已經認識當下心的本性的時候,就是最圓滿的直斷境界、最圓滿的智慧,這就是覺性。你能感受和體會到的這個明空不二的境界,就是遠離一切戲論的、當下這個清明的覺性,你為什麽還說找不到心呢?除此之外,不需要再懷疑、再尋找了,這就是對的,這就是覺性。清明相續不斷即覺性,聲稱不見本麵為何因?絲毫無有所作即覺性,聲稱作無所成為何因?清明的相續就是覺性,我們從無始以來迷惑的心本來就是清明的。從眾生到佛之間從未中斷過,在善與惡之間有一個明了善惡的、廣大的智慧,他從不中斷或消失。如同我們夜晚的夢,知道是一個惡夢或吉祥的夢,說明我們在昏睡的時候還是有智慧,但是迷失得太深,感覺不到這個階段。白天,我們的善與惡,貪與瞋,任何煩惱與分別執著當中,都有一個清明的、不中斷的本心。如同流水一樣不會中斷。你為什麽說還沒見到本性啊?這就是心,就是覺性。有些人雖然見到本性,但是他不認識。前幾天我們講直斷之後,很多老修行人說:“上師講了夏嘎巴大師的竅訣以後,現在就完全沒有懷疑了,我確定偶爾的當下,我認識了本性,隻是以前不知道這就是覺性,現在我確定這就是本性。”這就是我講直斷的原因:很多人修大圓滿法,還是處在迷失懷疑的狀態,所以要講這個法,斷除疑惑,這叫直斷。住與不住二者本無別,聲稱無法安住為何因?覺性三身無勤任運成,聲稱修亦不成為何因?不應有作安住即可故,聲稱不失真心為何因?妄念顯現解脫於一時,聲稱無法對治為何因?覺性正是現今此心識,聲稱不識真心為何因?不用去找所安住和能安住的心,沒有任何的意識改造的狀態下,當下安住就對了。當你安住在本性的時候,一切的妄念雖然是有,但是它會自我解脫,它會自然而來,自然消失。我們現在妄念來了、執著、做惡業,說不應該說的話,想不應該想的事,最後自己的身心都不輕鬆,不但讓煩惱覆蓋了我們的本性,而且感受痛苦,不自由。自己處於緊張的狀態,凡夫的分別心就是這樣,總是困惑、矛盾。如同一條落入網裏的魚,看到食物的時候就忘了危險,落入漁網就再也出不去了,最後隻能痛苦地死亡。你還會說:“我不了解大圓滿法,我不會修啊。”你會賺錢,會吃飯,會罵人,會做惡業,為什麽不會看自己的心呢?很多人認為大圓滿法太深了,實際上,大圓滿法再深也沒有我們的貪嗔癡慢深,沒有我們所做的惡業深。為什麽貪嗔癡慢,賺錢,騙人這些世間八法你都會,就是不會看自己的心呢?這個好奇怪,這真是一種業力啊!在西方,六七歲的小孩通過禪修,都會看心。為什麽我們不會看呢?我覺得很多人可能是自己不想修法,解脫也不了解,所以他說不會修大圓滿法。如果你會看自己的心,一切諸佛菩薩,五智慧來自於是我們的本性。有方法,你的覺性當下會現前,沒有不會的。要說簡單的話,沒有比看自己的心更簡單的了。
  18. 大家在上師身邊集資淨障,積累資糧,這些前行特別重要,在這個基礎上,具德上師給我們講甚深的教言,就更殊勝了,大家一定要珍惜。以前,喇嘛仁波切一生也隻傳過兩次這樣的竅訣,我覺得這確實是特別的難得。很多人以為世間的名利地位是稀有難得,能站在華麗的舞台上激動不已,以為這是稀有難得的。我覺得一點也不稀罕,真正稀有難得的是大圓滿的殊勝竅訣。如同我們蓋樓房的時候,水泥和水混合在一起才能用。把聞思修結合在一起,增加打坐的數量。證法的因緣會在我們的心相續中慢慢成熟,以後做任何事都容易,不會有違緣障礙。大家要多祈禱傳承祖師,大恩上師和法王如意寶,經常觀想他們在我們頭頂上慈悲加持,讓我們能早日證悟大空性!雖然我們已經聽到、體會到了本性,但是真正證悟本性的因緣不一定那麽快出現,所以,我們還需要上師的不斷加持。但是,虔信的太陽照在上師證悟的雪山巔上,才能流淌出加持之流。弟子的信心和祈禱的力量,加持才能融入我們的心相續,因此,祈禱上師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竅訣。隨喜大家聽法的功德,今天就講到這裏!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9月4日)頌詞九(一)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今天我們繼續講《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雖然,我們現在直接進入大圓滿的境界、日日夜夜護持心的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哪怕是今天剛剛皈依的人,也可以做到放下世間的事情,發菩提心來聞法。無論大乘還是密乘,隻要成辦解脫,菩提心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可以從願菩提心開始,再慢慢過度到行菩提心。今天講的大圓滿直斷主要是直指心性的竅訣,分別從見、修、行三個方麵做了解釋。前麵講到,首先,我們要把心平靜下來。雖然在漢地很難找到一個清淨的環境,但是如果自己有一個佛堂,或者比較潔淨的房間,偶爾進行一兩個小時禪修,也並不是很困難。修行需要清淨的環境,這樣,心才能靜下來、才能看到每一個起心動念和心的本來麵目。雖然聞思有很大功德,但實修更重要;如果不實修,就沒辦法深刻地體悟聞思的內容和精華。藏傳佛教特別重視兩件事:依止具德的上師和接受清淨的傳承。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我們的根基、信心和慈悲心才符合具緣弟子。具緣弟子要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而不是指有錢、有名的人。具德上師、具緣弟子及清淨傳承等因緣和合的時候,自他才能獲得大利益。大圓滿法的加持力非常大,蓮花生大士曾經授記:“末法時代,眾生的業力超過佛的願力的時候,隻有大圓滿法的竅訣能利益眾生。”很多人從無始以來到今天,都沒聽過這樣甚深的妙法。即使聽過,也沒有實修。所以,今天還在輪回中。一個人在世間擁有再大的房子、再多的車子、再廣大的名聲也沒有用,隻要他還在輪回的業力中,就無法脫離煩惱的束縛。很多人表麵的聞思、形式上的修法做得很不錯,但很少有人真正發自內心地去實修。也有很多人喜歡花花綠綠的生活,喜歡參加法會,經常隨喜這個、參加那個。廣結善緣雖然很好,但真要發誓成佛,還要實實在在地把佛法融入到生活,調伏自己的內心。有人去藏地聽聽法,在高原上拜拜佛、燒燒香,回來就覺得自己學到了藏傳佛教。實際上,沒有聞、思、修的方法和善知識的引導,我們很難了
  19. 解藏傳佛教的殊勝功德。世間的錢財、名聲隻會讓我們種下輪回的種子,毫無實義。回想這幾十年感受的快樂和痛苦,今天來看,都是夢幻般的,無法抓住。《心經》裏麵講:“遠離顛倒夢想”,我們就是在做夢。看了夏嘎巴大師的頌詞以後,更覺得是“顛倒夢想”。過去發生的事情像做夢一樣,再過幾十年死掉的時候,還是像做夢一樣。我們不可能帶走任何東西,也不可能把銀行卡帶走,對不對?除了善惡業以外,這一世什麽都沒有得到過。我去西方傳法的時候,看到西方人的生活環境非常優越,我想,這些人應該煩惱少一點吧?可是,跟他們接觸以後,才發現眾生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裏,都一樣有痛苦、恐懼和煩惱。我們的身體也一樣,無論多麽健壯,還是要經曆生、老、病、死,還是要接受痛苦,還是會四大分解;無論是土葬、火葬、還是天葬,終將融入自然。我們的身體來自四大(地、水、火、風),住於四大,最後消失於四大;我們的心,生於自性,住於自性,最後消融於自性;我們所處的南瞻部洲——地球也是一樣,在宇宙中形成,存在於宇宙中,最後也將在宇宙中壞滅。這個世界就是輪回,有錢、有名、有勢的人比普通人的煩惱更多。所以,在這個世界上,隻有真正的修行人才是幸福的。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他們都沒有煩惱。如果沒有修行,富有的人在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更加恐懼。其實,如果你了解死亡,它並不恐怖,它與我們昏睡的狀態相似,隻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雖然四大會分解,但生命不會結束,靈魂將繼續流轉在六道之中。如果不了解死亡,它是很恐怖的,人們感到恐懼的原因是因為不懂得生命的真諦。以後有機緣,我會給大家講六中陰的修法,想必很多人會從中獲得利益。接下來我們繼續宣講《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哎瑪火!具緣弟子恭敬而聆聽!具緣的弟子們!你們要以恭敬心和清淨心來聆聽這稀有難得的、即身成就的、直斷頓悟的竅訣。具緣弟子必須具備真實的出離心,對上師三寶無比的信心和對眾生廣大的慈悲心。雖然這裏稱具緣弟子,但也沒說其他根基的眾生不能聽,而是主要針對具緣弟子。因為,具緣弟子解脫成佛的根基非常成熟,法的加持力更大。正如,牛奶隻有通過不停地攪拌才會提煉出酥油一樣,夏嘎巴大師不斷地直指心性,告訴我們認識本性的重要及大圓滿的殊勝與功德;運用了各種比喻讓我們了知如何修持大圓滿法,如何認識本性,並以各種方式為我們印證。自心無實宛如虛空界,相似與否一切諸心子,觀之皆無所見之緣由,凝視自心安住能了知。心的本性是空性無實的,宛如虛空一樣。是不是很像呢?心子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個實有存在的心。所以,將心悠然安住,自然可以了知心的實相。一旦妄念生起,它會在覺察的當下立即消失,與此同時,我們會進入一種清明的狀態,它像虛空一樣的廣大、光明。而我們隻有不斷地、反複地實修才能體會到這種境界,才能透徹、明了地認識。在修法時,有的人感覺自心與虛空融為一體,這是正常的,但隻是一種覺受,不能。在修法過程中,出現任何覺受,我們都不能,一旦就會產生各種分別。決定本性為空非斷空,本覺智慧本自現光明,光明自然呈現如日藏,相似與否觀察自心性,凝視自性安住能了知。那麽,我們的心是不是與虛空完全一樣呢?虛空是一種絕對的空,什麽都沒有;而我們的心卻是光明的,它能認識自己,並且擁有了知一切萬法的廣大智慧。當我們安住於平靜的狀態時,可以感知心與太陽很相似。太陽本身不存在任何想法和分別,但隻要它一出現,就會帶給世界光芒。心的也是一樣,
  20. 無論誰能認識到,都會當下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都會自然顯現度化眾生的一切功德。現在很多人利用錢財名聲來幫助眾生,但當前世修的福報耗盡時,就再也無法利益眾生了。可見,恢複如來藏是多麽重要!一旦我們恢複了如來藏,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裏,無論在哪個世界,都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才是最究竟的!思緒紛湧辨別定無有,現而無實如同空中風,相似與否觀察自心性,凝視自性安住能了知。我們的思緒、煩惱、分別心,在觀察的當下,立即會消失在法界中;如同天空中的風一樣,顯現而非實有。風在空中生,在空中滅,卻絲毫也影響不了天空。我們通過安住修、觀察修會發現:我們的心與天空很相似,而風和煩惱很相似。分別、是很自私的行為,一旦生起,即使是一家人,也會互相懷疑。如果不觀察,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煩惱、痛苦、壓力和恐懼,報怨、嗔恨、嫉妒、傲慢會像大海的波浪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更可怕的是,一旦死亡到來、一旦進入中陰,一旦來世墮入三惡道,我們的煩惱痛苦就更無法想象了。所以,我們不降伏內心的煩惱,就永遠沒有辦法解脫。真正的敵人並不在外麵,而是我們內心的五毒煩惱。外在的敵人最多隻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卻沒有任何能力把我們帶到地獄道、餓鬼道和旁生道。所以,今生不斷掉五毒煩惱,來世就會墮入無間地獄感受無量的苦。如果我們看不到貪、嗔、癡、慢的過失,就不會修法。因此,我們一定要通過聞思,了知貪、嗔、癡、慢的過失,再通過大圓滿的實修來調伏自心、證得心的真相;這樣,當下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把五毒煩惱轉變成了五智慧,我們的修行就成功了,就跨越了輪回。一切所現決定為自相,一切所現好似鏡中像,一切外境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顯現,就像鏡子裏麵的影像一樣。當我們在大山裏喊“喇嘛千諾”的時候,就會有“喇嘛千諾”的回音,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切外相上的東西,都如同回音一樣,其實源於我們的自心。如果你覺得外界都是實有存在的,那就是實有存在的;如果你覺得外界都是如夢如幻的,那就是如夢如幻的。牆壁、桌子,我們一碰,都是硬的,但這隻是一種感覺,是我們內心的分別。實際上,外麵的山河大地不是硬的、不是實有的,而是空性的。在佛菩薩的境界中,一切都是空性智慧,沒有任何實有存在的東西。而沒有修行的人會認為:“我”是存在的、是獨一無二的,我的心是存在的、也獨一無二的;感受到的苦與樂,就是心的感覺。如果有人說你的心不存在,“我”不存在,他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是世界的真相,連真相的百分之三都看不到。我們隻有通過觀察、實修才會發現:心原來真的是無所不在的,而所有的妄念像空中的風一樣,與虛空沒有一點關係。所以,我們找到心的才是究竟的。相似與否觀察自心性,凝視自性安住能了知。當通過推理、觀察、思維和安住的修持,我們會發現:佛講的就是我們的心,如夢如幻的世界就是自相的顯現,而不是外在的實有存在。例如:當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自相上所有的外境都會消失,但是我們眼前的共同的世界不會消失。我們要反複地觀察修、安住修來體會,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前幾天講過,如果真正修好了覓心法,所有的顯宗和密宗的境界都可以通達。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所見見解之外別無法;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所作修行之外別無法;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沒有另一個法界。正如夏嘎巴大師所宣講的,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裏也講到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我們所想到的一切、所看到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內心的顯現。如同在水麵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一樣,外麵所看到的都是我們內心的幻象,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沒有另一個單獨的世界存在。我們生病時的感受,快
  21. 樂時的感受,別人是感覺不到的,一切都顯現在自己的世界裏,跟別人毫無關係。所以,自己的內心清淨,自己的世界就清淨;反之亦然。再比如: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自心看到的外在世界,就是自相;死了以後,眼前的世界融入四大、融入自心,自相也就消失了。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世界。我們在最深的睡眠中,五根基本都不工作了,而且也感覺不到外境,好像自己的世界消失了。如果內心不清淨,做夢的時候,都會產生痛苦和恐懼。但是,當夢醒過來以後,夢的世界消失了,隨之,痛苦和恐懼也沒有了。所以,我們還沒有了解自己的世界。你死的時候,你的世界消失了,但是我們眼前的世界還沒有消失。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世界。很多人研究世界,實際上,就是研究自己的世界。所以,神通就是通達了自己的心,自然別人的心也就通達了。如果有煩惱障、所知障等障礙,就隻能懷疑、分別、觀察別人在想什麽,但卻看不到。見、修、行就是修持本心,認識心的就是究竟的修法。除了心以外,沒有另一個所修行的地方,修行就要調伏自己的內心。安住、認識、護持是成佛的唯一方法。在上師麵前認識到以後,要繼續護持,這就是最殊勝的法。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所行行為之外別無法;就是說,我們除了觀察和調整,找到心的之外,沒有一個究竟的修法、沒有一個究竟的境界,所以這才是最究竟的。在日常生活中,護持這個本心,這是我們最究竟的行持方法,除此之外,沒有什麽可修的法。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所護誓言之外別無法;自己一切的善與惡,都是我們內心做的。如果自己內心當中沒有惡的話,我們不可能在外麵做這些罪業,身、口、意最重要的就是心。所以,心清淨是最重要的。無論是顯宗的別解脫戒、菩薩戒或密乘戒,如果我們沒有調伏內心的話,很難守持這些清淨的戒律。比如密乘戒、大圓滿的誓言,為什麽很多人會破戒或者違背誓言呢?就是內心不清淨。形象上受了很多戒律,但是內心不清淨,當遇到外境的時候,內心當中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貪嗔癡慢。以清淨的心修任何法都是非常如法、非常圓滿的。“所護誓言”是什麽誓言呢?就是護持本心,這就是誓言。除此之外,沒有什麽誓言了。因為我們護持了本心,就遠離了所有的煩惱,遠離八萬四千個貪嗔癡慢。我們護持這個誓言是最清淨的,我們修的法是最清淨的。如果我們不認識本心,我們就開始迷失了,心要迷失掉,忘記了本心,那麽就開始煩惱、輪回,做各種的惡業,然後犯種種的戒。所以,恢複本心、認識本心、護持本心,這就是佛陀講的最究竟的修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淨化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心之外他處無有法,所得果位之外別無法。除了自心以外,沒有一個究竟的可修的法。就是說你所得到的結果、果位,就是你認識的本心,這就是最究竟的成佛的果位。夏嘎巴大師為什麽解釋這麽多呢?因為,這個法是這麽殊勝、這麽重要,能譴除無始以來的罪業。“所得果位之外別無法”,你所得到的這就是最究竟的果位,除此之外,沒有什麽更高的果位。很多人認為,我現在看到了心的,是不是我已經成佛了。那也不一定,因為這是我們從文字上麵了解,從語言上麵了解,但是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聞思實修來進一步驗證,才能體會到夏嘎巴大師講的真正的最究竟的境界。所以,大家不要放棄,一定要努力。反觀反觀應觀自相續,你在做任何惡業的時候,不要找別人麻煩,不要看別人的缺點;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心,觀察自相續。比如,過去善星比丘在釋迦牟尼佛身邊聞思二十多年,但是他對佛沒有生起信心,總是看到佛陀的過失,佛陀是騙人的,佛陀說的都是妄語,就這樣誹
  22. 謗佛陀。他說,佛陀除了頭頂上有一尋光之外,他的智慧、功德、跟我沒有任何區別。這是因為他沒有實修,沒有調伏內心。佛陀的功德就是內心的功德現前,而善星比丘隻是從口頭上文字上學習。他在釋迦牟尼佛身邊侍奉了二十多年,最後還是墮入餓鬼道。我們這些無明眾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錯,也不願意承認。總是認為自己比善知識還厲害,比佛法還厲害。有些在家居士經常觀察出家人的過失,觀察三寶不清淨。這些人的行為已經墮到最深的惡業中,根本看不到上師三寶的功德。所以,如果我們不從根本內心轉變,即使佛陀傳法,我們除了生邪知邪見以外,跟佛法也沒有結上善緣,隻能結惡緣。現在很多居士總是喜歡觀察出家人的過失,對上師三寶沒有恭敬心,這是很可怕的現象。這是因為我們自相無明,自相不清淨的緣故,而看不到外境清淨的功德。隻要不隨同那些不如法的行為,不隨順自己的煩惱就可以了。所以說,“反觀反觀應觀自相續”,就是要遠離對顛倒夢想的執著,從自相續中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華智仁波切、夏嘎巴大師、米拉日巴等很多藏地的高僧大德,就是從自相續中改變以後,才看到世界的真相的。隻能是自己清淨,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圓滿功德。你從業障和業力的角度,看任何東西都不清淨,即使看佛陀也隻是一個凡夫,看不到功德。很多人日日夜夜在貪嗔癡慢裏麵生活、做些貪嗔癡慢的事情,不但自己看不到、不考慮、不懺悔,而且看到別人不清淨,這就是遠離顛倒夢想裏麵的更深的夢想,更顛倒的夢想。所以說,從自相當中改變特別重要。心釋懷於外境虛空中,觀察心性有無來去處?若觀心時無有所來去。應轉向內反觀自相續,起現妄念有無所現者?若無起心動念能動者,觀察自心有無形色相?“心釋懷於外境虛空中”,當你把心開放在廣闊的虛空中,把心融入如虛空一般的寂靜、明淨中,安住在平靜狀態時,這時,再觀察自己的這個心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了?夏嘎巴大師說,你在外麵去找,把心融入虛空的時候,心的形狀、顏色就找不到,所以,你應該向內看自己的心。夏嘎巴大師像喇嘛仁波切一樣,把這些一而再、再而三地詳細給我們講。起現妄念的時候,所觀的心到底有沒有?如果還是找不到一個起心動念的心,這個時候又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就是觀察自心有沒有形狀和顏色,這個方法前麵已經教了的,這個喇嘛仁波切修了十六年的竅訣。但是我們不願意耐心深刻的去體會,不習慣去反觀是無法證悟的。如同在牛奶裏提取酥油,必須要反複不斷地攪動牛奶。無形無色見到空性時,複觀空性有無中與邊?若無中邊有無內與外?覺性廣如虛空無內外,無遮無礙平等離偏執。你觀察心沒有來去的時候,把你的思想念頭直接融入到法界裏,融入到空性的狀態中,就可以通過空性智慧來觀察,這個空性有沒有中間和四邊?如果觀察到它沒有中央,也沒有四邊的時候,再觀察它有沒有內與外?這個法深在哪裏呢?它一直在要求往內觀,不是往外求,不是念、聽、看能體會的,它通過智慧越來越深入地了解心的真相。當分別心已經消失了,你在空性的狀態中再觀察空性,往內越來越深地觀察,最後就找到了。這個時候的觀察不是通過意識,而是空性智慧。當空性的概念也消失的時候,赤裸裸的覺性就出現了,一切分別意識全部融入到法界,隻有法界的存在。今天的直斷部分就講到這裏。大家晚上多思維一下,除了法義不要想其他的,思維今天的法義入睡。現在大家打坐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你們要配合打坐才有大的收獲,看自己的內心。這兩天有兩千多人在聽大圓滿法,我一邊引導,你們禪修的境界就會提高,短短的時間中,你們對大圓滿法已經有足夠的了解和體會。我們有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清淨的傳承,還有夏嘎巴大師廣大願力、殊勝的加持,這樣稀有難得的機會,很不可思議的。我修學二十多年也僅得到過一次夏嘎巴大師這樣的直斷竅訣。
  23. 大家一定要珍惜,不要中斷聽法,好好思維實修。一切法中,淨化自己是最重要的。要融入生活當中,調伏五毒煩惱,那麽做任何事情都是善法,這點特別重要。以前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也跟我們說:“修大圓滿的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麽呢?他的境界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做任何事都是行持善法,修任何法都是究竟了義的法。”這個是很高的境界,雖然我們現在達不到,但是在上師傳講的時候,努力精進地實修,上師不斷為我們答疑解惑,最終我們也會做到的。後麵的法越來越深,前麵沒有認真聽、認真思維,後麵更難聽懂。這個法已經夠修一輩子了,隻是你願不願意修,有沒有時間修?以前的國王管理一個國家,不管再忙,他願意修法總會有時間的。而我們隻是照顧一個小小的家庭,如果自己有智慧能打理好一切,就有時間好好修法,沒有什麽難的。我們有時間無聊、看電視、打麻將、聊閑天,真正需要修法的時候卻說時間不夠。這種可能也是業力吧!等他再轉一圈輪回痛苦出來,再給他傳講佛法吧!很多眾生都是,擁有的時候不珍惜,失去了又後悔。成就者是看因緣而傳法的,這個法現在傳了,當下你們就應該珍惜,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是不一定的。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隨喜大家聽法的功德!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九(二)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在聽聞佛法時,大家要把所有世俗的事放下,以清淨心而諦聽。這樣,感官、意識會更清楚地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令我們能更深刻地領悟法義、感受法的加持。清淨的心能使我們體會如來藏。在放下的當下,有一個清淨的境界,它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包括聞慧、思慧和修慧,分別屬於不同的修行次第,每一種智慧對本性的領悟也不同。而真正圓滿地領悟本性,最終還是要通過實修的智慧覺知。雖然我們已經發誓要成佛,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直接修持九乘之巔的大圓滿法。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具備從有相止到無相止的基礎。剛開始修法時,因為心不夠清淨,因而不容易認識到心的本性。所以,初學者要從有相止開始修起。有相止的修法有很多種:例如,觀佛心間的“卍”字禪修;觀白色的“阿”(?)字禪修;觀十字金剛杵禪修、觀法輪禪修、觀蓮花禪修等等。(基督教也有禪修,他們會在前麵放一個十字架進行觀修。)觀修時,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觀的物體上,通過這樣的方法,讓我們的內心慢慢趨於平靜。具備了清淨心的基礎,就可以修無相止了。無相止的修持不依靠觀想物體,而是把虛空作為對境,把心安住其中。有相止和無相止是大圓滿法的基礎,現在隻是簡單地解釋,關於止觀雙運的竅訣和境界,我會在麵對麵給大家傳龍欽、龍薩傳承的不共竅訣時,口耳相傳。接下來,繼續宣講夏嘎巴大師的大圓滿直斷見歌。真正的大圓滿---“惹巴”,超越文字、超越語言、超越宗教。如來藏,不僅是心的真相,也是世界的真相。雖然夏嘎巴大師的直斷竅訣簡單易懂,但內涵非常深刻。對於想實修的人來說,十分稀有難得。這幾天有些弟子給我發微信、發信息說:“上師啊,這幾天講的內容夠我修一輩子了,這些竅訣太殊勝難得了!”確實如此!很多人聞思了二三十年,卻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殊勝的大圓滿竅竅訣,直指心性的竅訣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和改變,對他們受益匪淺。見到這種情況,我覺得現在的弟子就是需要這種大圓滿殊勝密法的加持。否則,時間長了
  24. 以後,就會變成一種形式上的修法,無法堅持實修。所以,大家要誠心實意地祈禱上師三寶!有些人聞思和實修的深度不夠,但他們對上師的信心很大,大圓滿法的加持和力量的唯一來源就是信心。雖然竅訣非常難得,但卻深奧不易理解。有些弟子雖然聞思和實修的時間不長,但由於對上師很有信心,因而對佛法的體會比聞思十幾年的人還要深刻。可見,對上師的信心多麽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晝夜不間斷地祈禱上師!《誓言莊嚴續》中雲:“十萬劫中勤觀修,具相隨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師勝。念咒修法千萬遍,不如祈師一遍勝。”每當我對上師生起信心的時候,信心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把我帶入大圓滿的禪定境界中。我覺得,成就唯一依靠的就是對上師的信心。有一次,龍欽巴尊者的弟子問尊者:“您有這麽多大圓滿甚深的竅訣,《七寶藏》、《法界寶藏論》、《竅訣寶藏論》等等,未來什麽人能將這些大圓滿法融入自相續中?是精通聞思的人嗎?”龍欽巴尊者回答:“不,隻通達聞思的人通過推理觀察、分別、辯論很難把大圓滿法融入自相續。”“那是不是實修很長時間的人呢?”“也不一定,有些人實修以後,很固執,執著更重,沒有上師的引導,也很難把大圓滿法融入自相續。”“那什麽樣的根基,什麽樣的人能做到呢?”他回答:“隻有對上師有無比信心的弟子才可以把龍欽巴我所有的竅訣精華融入自相續,在相續中顯現圓滿的功德。”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曾經說過:“如果你們對上師有無比的信心,修行不會走任何彎路,上師的加持和力量自然而然讓你們走上正道;對上師沒有信心的人,無論閉關多少年,聞思實修多少年,也不一定會證悟。”像喇嘛仁波切這樣的大成就者,是以自己實修的經驗給我們宣講這些竅訣的。就我個人而言,當今這個緊張的生活節奏中,每天講經說法和利益眾生,唯一依靠的就是祈禱上師的力量。也許是因為我與喇嘛仁波切的因緣比較成熟,所以,每當我祈禱他老人家時,他的慈悲、關愛與加持的力量會自然融入我的身心。當無比的信心生起的當下,自心與喇嘛仁波切無二無別。我真的覺得,除了虔誠祈禱上師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修法了。大圓滿傳承祖師---從蓮花師大士到龍欽巴尊者,從智悲光尊者到無畏如來芽、華智仁波切、堪布阿瓊、紐西龍多、丹比尼瑪、昌根阿瑞仁波切、大恩上師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他們與我們之間有施受灌頂和傳承加持的因緣。如果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有無比的信心,正如米勒日巴尊者的大圓滿上師絨敦拉嘎所言:“大圓滿法是最殊勝的法門,根為生起殊勝,道為獲得殊勝,果為證悟殊勝。白天修白天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具有宿緣者不需要修,僅僅聽聞就能解脫,這是極為利根者才有緣分修行的法門。”無論修大圓滿還是大手印,一切成就的源泉就是對根本上師的無比信心。如果有足夠的信心,通過對外在上師祈禱的力量,我們內心的光明本性就會自然顯現。有位弟子向我匯報修行體會時說:“大圓滿法就是依教奉行,在祈禱上師的當下與上師相應。如果想從其他地方再尋找一個大圓滿的境界,仿佛是頭上安頭。”確實如此,以無比的信心祈禱上師,大圓滿的境界會自然融入相續。如果一個人胃好,所有的食物都會被消化;如果弟子對上師有信心,所有的法義都會納入相續。很多人認為,修大圓滿法沒那麽簡單。其實,你認為簡單,它就簡單;你認為複雜,它就複雜。如果說複雜,八萬四千法門也無法表達;如果說簡單,對上師生起無比信心的當下即可圓滿。這主要看個人的理解、修行境界和對上師的信心。真正的大圓滿法不在於文字表達的深淺,而要通過上師的竅訣引導,外在的上師與自心融為一體的當下,用智慧來領悟;意識分別是根本無法猜測的。雖然從究竟的角度來講,聞、思、修也都屬於戲論,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這些方法來學修。首先,通過思維推理---觀察心的來去和外境山河大地的來去,了知心的真相和空性;然後,通過上師的竅訣,在實修中體會;最後,通過證悟的空性智慧體悟心的本性,所以,意識轉為道用與智慧轉為道用是不同的。大家不要著急分辨自己認識的是不是本性,而先要聆聽大圓滿法的竅訣。我們能知道證悟空性就在當下,這已經非常好了。接下來繼續講解頌詞:
  25. 本覺普遍深廣大智中,輪涅諸法空中之彩虹,現種種相自心之遊舞,不動本覺之中作觀察!諸法如幻如同水中月,現相空性一味不可分。我們的自性不是斷空,在平等、廣大、光明、深邃的智慧中,輪回與涅槃的一切法都是空性的,如同天空中的彩虹虛而不實。所有外器世界和內心的意識妄想都是本體的莊嚴遊舞。無論我們心中產生何種煩惱,都要安住在如如不動的本覺中,觀察心的來去。此時,你會發現,一切萬法如同水中的月亮,顯而無自性。顯現與空性本來就是一味一體、分割不開的。如果不作觀察,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各種欲望仿佛有了形狀和力量;但在清淨的狀態中,能了知一切千變萬化的妄念如同彩虹一般的實相。不僅如此,我們曾經感受的苦樂、曾經參加過的法會、曾經成辦的各種事業,現在看來,也都如彩虹轉瞬即逝一般,不複存在。我們的煩惱有時像洪水一樣來勢洶洶,有時像打雷一樣驚天動地,有時像狂風暴雨一樣天地難分、無比強烈。盡管我們知道貪、嗔、癡的過失,但始終無法控製和轉變。這是因為,我們追求形式,卻缺少具德上師的竅訣、禪定的能力和實修的深度。夏嘎巴大師也曾說過:“雖然現在你們有能力做一些善法,但這也隻能令你們獲得人天的福報;想要成佛解脫,必須通過正法調伏五毒煩惱。”釋迦牟尼佛也是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日日夜夜修持正法,調伏五毒煩惱,才證悟大空性的。所以,過去的傳承祖師如何修法,我們也應該如何修法。在這幾天講法的過程中,很多弟子在實修中體會到:雖然煩惱無處不在,但安住在空性的狀態時,八萬四千個煩惱自然解脫。這並不簡單,希望大家進一步努力修法和護持本性。在這種本覺當中,煩惱妄念全部當下消失,但是消失了以後也並不是絕然的斷空。《心經》中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雖然妄念的本質是空性的,但是覺性力的各種顯現無法被遮止,顯空不二本自具足,而不是修出來的。覺性界中輪涅不二法,不動本覺之中作觀察!在覺性的境界裏,輪回與涅槃無二無別,隻有覺性存在。但這要安住在如如不動的本體覺性中,以覺性的智慧觀察。當年,夏嘎巴大師在青海的山洞裏修行,最後獲得了證悟,並且寫了很多見歌。很多在山裏修行的人每天都會唱一段成就者的見歌來激勵自己修行。因為成就者的生活特別清淨,遠離所有世俗瑣事;自相當中自然而然能生起無常的正念;能見因果的真諦與輪回的真相;能理解眾生對萬事萬物的執著;每當看到眾生的苦,自己的內心便會生起對眾生廣大的慈悲心。喇嘛仁波切最喜歡的幾本書就是米拉日巴的道歌、華智仁波切的直斷和夏嘎巴大師的直斷。他把這幾本書放在枕頭旁邊,每天都會看。喇嘛仁波切把每一天的時間全都放在修行上,而我們這些可憐的眾生每天活在貪、嗔、癡、慢裏,每天造惡業,還自以為是,這就是無明的顛倒夢想。輪涅諸法鏡中之影像,如何顯現本來亦無有,輪涅無名一切即法身。從本性的角度看,輪涅如同鏡子中的影像,都是自心的顯現,並沒有一個孤立的輪回或涅槃存在。無論輪回與涅槃如何顯現,它本來就是清淨無二的、圓滿的本性,即使輪回與涅槃的名字也是絲毫無有的,輪涅的一切顯現當下即是法身。然而,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輪回與涅槃依然存在。有快樂、有痛苦,有善、有惡;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因,惡有惡果,因果不虛。所以,我們還會感受因果。漂泊三界輪回諸有情,輪涅諸法本來平等性,本住智慧未識自心性,迷惑二取所縛執有別,分別不二法故未解脫,自心輪涅無二諸有情,妄作取舍分別墮輪回。
  26. 當看到那些魚、雞、兔子活活被剝皮,受到各種虐待和痛苦的時候,真是非常可憐。但相比之下,殺它們的人更可憐。今天早上放生的時候,一個居士說,賣魚給他的人一天會殺500條魚,這是他每天的工作,而且他已經在這裏工作八年了!大家想想,他每天殺500條,八年要殺多少生命?他未來的果報難以想象!假如他皈依了三寶,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殺生了,這個功德多大啊!可見,皈依三寶和行持善法是多麽重要!皈依、放生的功德非常大,我們不積累這些功德和資糧,就無法遇到上師、就無法遇到大圓滿這樣殊勝的法,更無法修成甚深的法,最後隻能孤零零地在萬分恐懼中走向後世。從究竟本性的角度而言,輪涅諸法本來就是平等無別的。眾生之所以漂泊輪回,是因為當覺性智慧尚未起現正念認識本性的時候,開始產生了迷惑的二取分別。隨之,第八識,第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執著和分別越來越粗大,最後形成了五毒煩惱以及八萬四千種煩惱。因對本來不二的法界產生了分別,而墮入無盡的輪回大海中。修行好的人,在生起妄念的當下就能見到妄念的真相、進入本性的狀態。但是,見到不等於認到。有些人雖然能瞥見,但卻無法認到真相,於是迷失墮入輪回。所以,見到的人多,而真正能夠進入本性狀態的人卻很少。本覺三身無勤任運成,追尋遙遠地道之方便,枉費心思愚癡諸有情,無有獲證佛之果位時。本體覺性是法、報、化三身的總集、是無改無造、任運自成,本來清淨圓滿的。本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和一切慈悲、智慧、平等功德的來源。在心的本性之外去尋找修行與解脫之道是根本不可能的,隻是愚昧眾生的癡心妄想罷了,不可能有成佛的時候。調伏五毒煩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圓滿五道十地的過程,煩惱由粗到細的轉變過程。也是煩惱障,所知障清淨了以後,最後證悟大空性的過程。這個的確是內心的修行功夫。那我們現在能夠認識本性,為什麽沒有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功德呢?這隻是認識,還要很長時間去護持這個境界,而且要長時間閉關,來完善圓滿這個境界。實際上,調伏五毒煩惱的過程就是圓滿五道十地的過程,就是煩惱由粗轉細的過程,就是清淨煩惱障、所知障,證悟大空性的過程。這的確是內心的修行。我們現在認識了本性,為什麽沒有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功德呢?因為,這隻是認識,必須要通過長時間的護持和閉關,才能完善圓滿這個境界。一切所現決定為自相,不動本覺之中作觀察!一切現與輪回如影像。外境的一切的顯現,全部都是自相所現,自相的一切,都是自心的現相。安住在沒有動搖的本覺當中觀察,就能見到這些現象全部都是本性的顯現。一切顯現與輪回如同鏡子中的影像一樣,現而不可得,也不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如果認到的話,覺性就在當下;如果認不到,就是外境和內心、我與他的存在。現空聞空自性本為空,反觀如是能觀者之心,妄想自地消失如虛空,無戲離戲超越言思說。一切所見所聞的對境的自性本來即是空性不實的。外境是空性的,那麽反觀這個能觀察的心又在哪裏呢?誰在觀,是誰知道外境的聲音沒有來去?誰知道這個外境沒有來去?在這個當下你就可以進入到本性的境界。如此觀察的時候,一切妄想分別當下消失在法界中,猶如進入了空明、寧靜的虛空中,這時呈現出的正是遠離一切分別戲論、超越語言與思維的本性。比如,觀察你所聽到的聲音,從何處來,到何處去?有沒有聲音,有沒有來去?雖然能聽到聲音,但是一觀察它的時候,它與你的本性就是相應的,它就是本性的顯現;當你看到一個外境時,再觀察這個外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找不到來去時,就體會
  27. 到它是自性的現相,是空性的境界。這個空性不是斷空,它有覺性的智慧,無礙地了知一切萬法。就像虛空一樣清透明淨,但這隻是比喻,沒有辦法完全表達我們的本性。一切所現心之幻化相,一切幻變本無即空性,若證一切所現為心造,所見之相空性即法身,顯現不縛執著即束縛,立斷迷惑貪執諸心子!一切外境都是內心的幻相,這個幻相本來無有,是空性的自性。如果能證悟到一切顯現唯心造的實相,所見到的外相的空性即是法身。外境如何顯現也不會束縛我們的心,隻有執著能束縛我們的心。所以,心子們啊!趕快斷掉對世間的迷惑貪執!我們的妄念如同晚上的夢,在夢中,我們覺得一切都是真實的,但是夢醒之後,夢中的一切快樂、悲傷、恐懼和怨恨都蕩然無存了。夢中的感覺和白天一模一樣,隻是時間的長短不同,但是業力和顯現全部都是一樣的。我們白天會為一些煩惱痛苦和恐懼,當我們認識本性的時候,好像被人從夢中叫醒一般,當下遠離這一切的痛苦。所以,認識本性特別重要,如果沒有竅訣,我們一輩子都理解不了大圓滿法。當證悟“所現唯心造”的見解時,所現外相的空性即是法身,顯現無法束縛我們,而是對虛妄不實的顯像的執著束縛了我們。帝洛巴大師曾也說過:“顯現不縛執著縛,斷除執著那諾巴。”有執著的地方就有痛苦。如果我們不執著,就和佛菩薩無二無別了。有智慧的人生完全不同,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的錢財名聲去利益更多的眾生;沒有智慧的人擁有更多的錢財名聲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比如這個網絡,善加利用可以用來弘揚正法、造福人類;隨便濫用就會犯法、造惡業。這裏講的斷除,是斷除對事物的貪執,而不是舍棄事物。眾生的根基不同,有些人認識本性的同時斷掉內心的貪執,有些人通過斷除貪執認識本性。心子啊,你把世間的貪欲執著放下,這就是究竟的修法,真正涅槃解脫的根源。如果對世間迷惑貪欲的執著沒有斷,無論你在形式上做什麽,最多隻是創造人天的福報,不是解脫的因緣。夏嘎巴大師告訴我們:“心子啊,具緣弟子們,你放下內心的貪欲執著,就超越了輪回。”今天的課講到這裏,希望我們的弟子也能放下對世間的貪欲執著,雖然身在人間,內心也能和佛菩薩上師融為一體。如果我們身在寺院,內心還貪執世間,那麽,最後的去處還是輪回。八萬四千法門的作用就是能讓我們放下對世間的貪執,認識一切本來清淨的真諦。最後,隨喜大家聞法的功德!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十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在藏傳佛教史上有很多成就者,他們的成就依靠兩個條件。第一、清淨的傳承;第二、具德的上師。從華智仁波切一直到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所有的成就者都非常注重清淨的傳承。我們現在修法也必須依靠清淨傳承的加持。它不僅是儀軌念誦的傳承,還包括大圓滿證悟的傳承---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我們要依靠證悟者的傳承,次第修法。在共同外前行、不共內加行及上師瑜伽等紮實的基礎上,再修大圓滿法,精進實修,尤其針對比較了解中觀的弟子來說更容易修成。因為,在中觀裏,龍樹菩薩闡
  28. 釋了緣起性空的道理、通過推理觀察樹立空性見解,有助於修學者樹立穩定的見解,更容易認識心的本性。如果有前行的基礎,即便不了解中觀也可以修大圓滿法。有些人可能修的是其他教派的加行,也是可以的。證法就是證法,隻要打好基礎之後,再修大手印、大圓滿都是一樣的。前提是前行要圓滿完成,這一點很重要。藏傳佛教主要有兩種修法:一種是氣脈明點的修法;一種是無上大圓滿。雖然氣脈明點也是快速進入本性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有清淨的傳承,還要下很大的功夫。如果身體不好,前行的基礎也不牢固,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大圓滿法是通過上師的加持和竅訣而證悟的法門,既方便又安全。隻要弟子能夠打好前行的基礎,很快就可以進入大圓滿的境界。無上大圓滿法是佛法的九乘之巔,是最高的法。隻要認到大圓滿的空性智慧,即便沒有立即證悟,修行中的煩惱和障礙也會自然減少。所有的欲望、怨恨、愚癡、傲慢、嫉妒等五毒煩惱都來自於無明分別,隻要分別存在,內心就有恐懼、失望和壓力。其實,這一切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內心。如果沒有學過中觀,沒有實修大圓滿的直指心性,就無法斷除沉重的煩惱。作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或者世間的一個成功的人,就不得不學習中觀和大圓滿法。通過學習,即使沒有證悟空性,智慧也會有所增長,內心會得到淨化。同時,還能給他人帶來幸福和快樂,所做的一切對自他都會有很大的利益。隻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能以慈悲、智慧和諧相處,才會給世界增添美好。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萬事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學佛還是不學佛,無論皈依還是不皈依,都沒關係,如果能多學習高僧大德的智慧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幫助。一些人遇到精神、感情、家庭上的困擾或者麵對親人的離開時,就執著對境,整天傷心憂慮、甚至厭倦生活。實際上,人不可能隻靠一個對境來生活,生活的方式還有很多。開放自己的心,學會去包容和接受,這樣才對自他都有利益。例如,至親至愛的人去世了,可以行持善法、利益眾生,再將功德回向給他們,這樣對他們才會有真正的幫助。接下來,我們繼續宣講龍欽傳承的直斷竅訣。凡夫對世間的執著、對實有的執著特別強烈。佛在《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很難理解如夢如幻的含義,但夏嘎巴大師非常慈悲地,以各種比喻,從輪回與涅槃的本性、凡夫與證悟者的境界、惡業與善業的差別,外在與內在的顯現等不同的角度,告訴我們一切本是空性大智慧。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和對萬事萬物的無明執著,如咬人的毒蛇一般頑固,始終認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就是真相,始終認為眼前所有的物質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物質的組成可以細微到誇克,再細分就觸及空性了。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一切實有的物質,都是習氣的顯現,而不是真相。所以,夏嘎巴大師一直在宣講竅訣,目的就是要從色、聲、香、味、觸、五根等外、內、密不同的角度,給我們揭示世界的真相。哎瑪火!諸位殊勝具緣聖心子,若非策馬揚鞭不奮蹄,置之未攪煉乳不出油,講釋不詳遲疑不確定,語句繁多吟唱之樂歌,勿生厭煩歡喜而諦聽!這真是稀有難得啊!具緣聖心子們,如果不揚鞭子抽打,馬就不會快跑;如果不攪拌牛奶,就無法提煉出酥油;如果不詳細地解釋,就無法確定心的本性和世界的真相。所以,我反複地吟唱見歌、宣講竅訣,你們不要心生厭煩,應該歡喜諦聽。具緣弟子要對上師具備無比的信心和對眾生廣大的慈悲心。在末法時代,行持善法的人很少。雖然我們不是證悟者,但應該盡自己所能來護持佛法、利益眾生,日日夜夜行持善法。為了成辦眾生的解脫,為了修行人能有更好的修行環境,很多弟子協助修橋、修塔、建寺廟等等,發心特別清淨。他們促成了眾生解脫的因緣,這樣的人生特別有意義。能在善知識身邊將錢財、名聲都用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不停地做利益眾生的偉大事業,這個功德非常大,我也特別隨喜讚歎!
  29. 夏嘎巴大師用詩歌的方式,以平實的語言和各種比喻,詮釋了心的本性---如來藏;清晰地解釋了本性與顯現的關係,佛法中最甚深、最究竟的見解都包含在其中。如果聞法生疲厭心,說明我們的出離心不夠、福報不夠、因緣不成熟、對成佛不重視,對眾生的解脫不負責任。厭煩心是聞法時應當斷除的過患之一。夏嘎巴大師真是神通廣大,了知我們這些眾生修行中會出現的狀況,所以這樣提醒。有些人剛開始特別精進,但是久而久之就開始生厭煩;或者有些人受到生活的壓力等挫折的時候,把法拿出來暫時解決問題,過後又把佛法丟在一邊。這樣沒有耐心,缺乏堅韌是很難成就的。喇嘛仁波切八十歲的時候,還能每天連續講法五個小時,連一口水都不喝。無論從世間還是出世間的角度講,上師都用心良苦地以各種方式加持、鼓勵、關愛我們。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脫離輪回。即使父母也不可能這麽周到地照顧我們。盡管我們對上師、佛法的信心薄弱,但他還是鍥而不舍地給我們指示真理。在我們相續中的煩惱沒有消失之前,上師永遠不會舍棄我們。所以說,佛菩薩就是佛菩薩,像太陽一樣永遠在天空中照耀,毫無偏愛地眷顧著我們這些無明的眾生。他們始終耐心地等待著我們在輪回中回頭的那一天,等待著我們認識本性的那一天。因此,在聞法時,我們理應斷除厭煩之心,歡喜地聆聽上師甚深的、即身成就的竅訣。不知一切所現為心造,永無證悟空性真諦義,故觀顯現起初何處來,住於何處亦往何處去?具緣心子細心觀察之。不知道外境與內心的一切顯現都是心所造作,就永遠不可能證悟空性的真諦。所以,具緣的心子們!你們要細心觀察外在的世界和內心的起心動念從何而來,住於何處,又去往何處?首先,從外在的山河大地開始觀察,看它從何而來、去往何處。在我們處於深層睡眠時,我們的世界去哪裏了?如果它真實存在,為什麽看不到呢?當我們從中醒來時,眼前的世界、內心的習氣又明顯而現,這是為什麽?假想我們死了,所有的山河大地去哪兒了?回想我們出生時,一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誰帶來的?是誰創造的?又是什麽時候形成的?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幻相,隻是我們不認識罷了。有人照鏡子的時候,鏡子裏才會出現影像;如果沒人照鏡子,怎麽會出現影像呢?我們以為外在的世界有來有去,用智慧觀察才發現根本沒有,一切不過是我們內心的幻相,它會隨著我們內心世界的消失而消失。馬雖然能奔跑,但是不用鞭子抽打就跑不快;牛奶裏雖然含酥油,但是不攪拌,就無法提煉出來。同樣,雖然人人都具有如來藏,但不通過聞思及智慧觀察,其功德就不會現前。所以,夏嘎巴大師說,我們隻有通過細心的觀察,才能逐漸地了解心的本性。如果你們能真正重視這部法,並且深入實修,我相信這是你們最後一次輪回;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散亂愚癡、輕視法義,隨心隨欲的話,(想修就修,不想修就不修)那麽你就沒有機會積累這麽殊勝的福慧資糧。所以,修法離不開我們自己的精進努力。譬如煙霧繚繞於空中,現於空中亦散於空中,一切所現心之幻化相,起現於心消逝於心中。觀察外在的一切顯現時,根本無法找到它的來去。心也是如此。譬如,空中的煙霧,繚繞在虛空中,最後又消散於虛空;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相,在心中出現又消失在心中。我們一直以為外在的一切顯現與內心的所有妄念,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但是當你觀察、思維和分析之後,就會發現它們確實是無跡可尋,空性無實的。顯現與空性本來就是無二無別的,就像水與水的濕性、火與火的熱性一樣。從科學的角度觀察外在的物質,目前可以把它分析到最小單元的粒子——誇克,再細致分析就會體悟到沒有實質的空性。表麵看上去有形狀和實體,經過詳細分析,它隻是各種因緣的組合,沒有任何實質性存在。
  30. 內心的起心動念都是自心的幻相,內心的習氣。妄念在心中起現,又消失在心中。想一想,你們過去的那些妄想都到哪裏去了?當你嫉妒或者怨恨一個人的時候,這種痛苦到底在哪裏?它是什麽顏色?什麽形狀?透過智慧去觀察,你當下就能認識心的真相,從而你的心會感到無比自由、包容與廣闊,一切都變得沒那麽重要了。譬如,感情不好、不快樂是因為我們的心胸太狹隘,太執著在意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快樂的生活方式,為什麽為此放棄美好的人生呢?對於一個沒有空性智慧或者大圓滿境界的人來說,一個煩惱可以令他執著一輩子、痛苦一輩子。而對於有這種智慧的人來講,一切如夢如幻,不去貪求,也不會恐懼。甚至對於死亡,也可以坦然麵對。因此,境界不同的人,對世界萬事萬物的理解也不同。譬如眼根沾染眼翳者,仰望虛空眼障見亂發,能見空中好似種種相,本來無有眼根之幻相;患了眼翳的人,在虛空中能見到像亂發一樣的現象,但是虛空中並沒有這些顯現,隻是由於他得了眼病的緣故而見到了眼根的幻相。又比如,患有嚴重膽病的人,看白色的海螺不是白色而是黃色,事實上,黃色並不存在,隻是在膽病的作用下所見的眼根的幻相。如同執著實有惡習氣,染汙意根之心為緣故,所現所聞世俗一切法,似乎實實在在之顯現,執著無實為實的惡劣習氣染汙意根,染汙了自心,於是就會認為這個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世間的一切萬法,真真切切地存在。患膽病的人看到的白色都是黃色,雖然在他的視覺中是確實存在的,但他所看到的並不是究竟真實的相。同樣,我們現在看不到世界的真相而覺得它實有存在,實際上是由於我們的內心迷惑、患了無明的病而見到的心的幻相。我們認為產生貪嗔癡慢的對境,時時刻刻都存在。當用智慧觀察的時候,所有的現相都是空性的。在我們凡夫眼前,好像實實在在存在;在佛菩薩麵前卻是空性智慧的展現。本來無有微塵之實有,唯是自心所現幻化相,一切幻相為空本無有,明明顯現幻化水月相,安住明空無別實相中!我們所感知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微塵許的實有存在,一切隻是自心所顯現出來的幻化相,這些幻相本來就沒有真實存在過,卻能清清楚楚地顯現,如同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在我們的意根當中,積攢了深厚惡劣的習氣,染汙了自心,所以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真相。我特別喜歡用夢來比喻,通過現實世界與夢境的對比和觀察,很容易了解我們這個現實世界的虛幻不實。將自己融入到幻相的空性中,很容易體會到空性的潛能呈現出的種種幻化,在這種清明與空性本來無二的實相中安住!此時我等沉睡夢境中,故鄉住所朋友親眷等,真實所現感受苦樂時,非親非故與彼無親緣,睡於床榻絲毫未移動,真實感受苦樂如白晝。接下來,用夢境來解釋我們的感受幻化無實。比如此時我們沉睡在夢裏,故鄉、房屋、朋友、親戚等自己熟知的一切都能真實顯現;自心也同樣可以感受各種苦樂。但是,夢就是夢,他們與現實中的親友沒有絲毫關係。我們依然安穩地睡在床上,紋絲未動,但是心中的感受卻與現實中的沒有差別。夢境就是心中的幻化相,如何觀察它,也找不到一個實體,如同水中的月亮一樣可見不可得。眾生誤認為它是真實的,開始執著痛苦,拚命想逃離恐怖的境遇、不舍得離開甜美的夢。在夢中,有人讚歎我們,罵我們,騙我們,攻擊我們,心中也會有痛苦,和白天的感受完全一樣。如果你安住在明空不二的實相中去感受它,一切都是從自性當中幻化出來的,又從自性當中消失。
  31. 如是今生一切諸顯現,感受經曆如同昨夜夢,彼為自心所造執著故,如此顯現心亦感受矣;沉睡之時夢亦無自性;無論如何顯現皆為空。夢中的苦樂與現實無別,而我們白天所經曆的,也如同昨夜的夢一樣。世界上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幾十年過後不要說錢財名聲,就算他的名字也無人知曉,如夢如幻般地消失。了解了真相,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貪欲和執著就不會那麽強烈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的顯現,由於不能認識這一點而分別執著,最後還是自心去感受因執著而產生的苦樂。在沉睡中夢是沒有自性的,無論如何顯現都是空性的。白天的世界和夢中的世界,都是如夢如幻的,了知這一點進而能證悟大空性。醒過來的人就是佛,夢醒的那一天就是超越輪回的那一天。上師就是喚醒我們的那個人,通過上師的慈悲和加持,我們從輪回的癡夢中醒過來。現實和夢都是空性的,我們現在隻能從語言和文字上了解而已,還需要實修實證。長時間依止根本上師積累資糧,發心;上師根據弟子的根基傳授相應的竅訣,終有一天我們會完全覺醒。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隨喜大家聞法的功德!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十一(一)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地聞思實修。對於凡夫而言,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實有存在的,而夏嘎巴大師以各種比喻告訴了我們世界的真相是虛幻的、空性的。雖然空性之中有各種各樣的幻化和遊舞,但這一切終會融入法界。直斷的內容特別深奧,夏嘎巴大師講的這些比喻都是便於理解的竅訣,這些內容我們在中觀裏、顯宗裏根本看不到,甚至連這些名詞也聽不到。所以,大家要珍惜這極為稀有難得的機會,歡喜而恭敬地諦聽如此殊勝的正法---無上竅訣大圓滿。對上師與正法具足真誠的信心者,才堪為大圓滿的根機和法器。隻有具虔信者才具有聽受大圓滿法的資格和條件。這次,我們依照喇嘛仁波切的傳承法規從實修的角度翻譯了夏嘎巴大師的《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我們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實修引導和竅訣精華了,所以,夏嘎巴大師告訴我們:“心子啊!要以歡喜心、恭敬心諦聽,不能心生厭煩!”  在今天的內容中,夏嘎巴大師仍然以比喻的方式來說明:一切顯現都由眾生的業力所幻化。六道眾生所見到的外器世界不同,感受到的世界也不同。如果不了解,就會認為所有的眾生都一樣,看到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哎瑪火!具緣獨有我心唯一子!真是稀有難得!具緣的心子---我唯一的孩子,快過來聆聽這殊勝的竅訣精華!一切所現異同不定故,有者見明有者見為暗。即如各各有情於大地,眾生有者於地視為地,眾生有者於地視為火,眾生有者於地視受用,眾生有者於地視為苦;
  32. 眾生眼中的外相都是不同的、不定的。有的眾生看到的是光明,有的眾生看到的則是黑暗。有的眾生看大地就是大地,有的眾生見到的是烈火,有的眾生則把大地看成自己衣食受用的源泉,而在有的眾生眼中,大地引生痛苦。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眾生眼中會看到不同的顯現。我們所看到的光明,對於某些眾生是黑暗的;而我們所看到的黑暗,對於它們來說卻是光明。例如,貓頭鷹白天看不清事物,而在夜晚目光極其敏銳,天一黑就出去覓食。再比如,金銀等奇珍異寶在人類的眼中是珍寶,而在旁生眼中卻視如土石。  在不同的有情眾生眼中,大地的顯現也不盡相同。比如,人類看大地就是大地;而地獄的眾生看到的是火坑;農夫把大地當作生活受用的來源;有些眾生把大地看作痛苦的根源。比如,有些人因感情、金錢、事業而煩惱痛苦的時候,看天地、看世界都是痛苦的,生命也是痛苦的,最後無奈地選擇自殺。眾生有者於水視為水,  眾生有者於水視為火,眾生有者於水視甘露,眾生有者於水視居所,眾生有者於水視為地;有的眾生看水就是水;有的眾生看到的是火;有的眾生看到的是甘露;有的眾生住在水中;還有眾生行走於水中。我們人類所看到的水,對於地獄眾生來說就是鐵水銅汁;天人看到的是甘露;龍族卻把水當作大地,在水裏行走和生活。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比喻:有究竟見解的人在地獄和在極樂世界中沒有任何區別;而沒有究竟見解的人在極樂世界也如同墮入地獄一般。所以,內心是怎樣的,外在的世界就是怎樣的。不同的眾生,由於內在業力深度的不同,外在顯現的世界也不同。這就是自相與他相不同的原因。眾生業力所幻現的世界,猶如舞台上顏色不停變幻的旋轉燈,變化的隻是顏色而不是燈本身。所以,內心充滿貪、嗔、癡的眾生看到的世界是三惡道;人看到的是有山有水的凡間;天人看到的就是天界。眾生因共同的業力或福報會轉生於共同的世界中;在共同的世界裏,又由於眾生自身業力的不同而感受不同的痛苦。例如:地獄的眾生因共業轉生到同一個地獄,但地獄有十八種,每一種地獄中的痛苦和顯現都各各不同。在同一地獄中的眾生,又因別業感受不同的懲罰,而感受同一種懲罰的眾生,又因別業而感受不同的痛苦。所以,眾生因業力不同,外在世界的顯現也不同。在昨天的課程裏,夏嘎巴大師講到:無論在夢裏還是現實世界中,境和心都是存在的,都有快樂和痛苦的感受。但夢醒後,所有的感覺自然就消失了。今天,當你去觀察曾經感受的痛苦與快樂時,就會發現它們本來就沒有存在過,無法給我們帶來絲毫的損害和利益,猶如空中的鳥跡。同樣,外在的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完全是我們自心的幻變和業力的顯現。如《普作續》中雲:“哎瑪火!眾生和涅槃全都是我所作,我是誰呢?就是普作王,所謂的普作王就是自己的心。”因此,當我們的業力消失時,業力所現的世界也會消失。眾生有者於火視為火,  眾生有者於火視受用,眾生有者於火視居所,眾生有者於火視為食;眾生有者於空視虛空,眾生有者虛空視居所,眾生有者虛空視為地。有的眾生看到火就是火;有的眾生視火為自己的受用;有的眾生居住在火中;有的眾生以火為食物。有的眾生看到虛空就是虛空,有的眾生居住於虛空中,有的眾生視虛空為大地,在空中行走。我們做火供的時候,有時照相機可以拍到,有時通過其它科學儀器可以看到;很多眾生生活在火裏,以火為食物;當火熄滅時,他們就會死亡。有的小含生也生活在火裏;有的魚生活在岩漿中;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十分可憐!然而,這一切並不是真實存在的,都是業力的顯現而已。  皆因顯現異同不定故,習氣之力而現種種相,
  33. 如是四大所作各別想,  乃為人中所見之現相。  在六道眾生眼前,所示現的一切外在現象是不固定的。由於內在業力的力量,在六根的對境中,會顯現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地水火風這四大顯現是人類所能見到的相。什麽樣的業力,就會展現出什麽樣的世界。正如夏嘎巴大師所言,一切都是內心的幻變,由內心的業力形成。這樣的業力主要來自於“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俱生無明”是沒有認識本基的無明狀態;當無明的狀態逐漸粗糙形成細微的能所二取時,就屬於“遍計無明”。由形成了這兩種無明而造作不同的惡業,最後導致不同的世界現前。所以外麵的世界是源於不同業力的幻相,是不固定的。一種煩惱對應產生一種業,一種業也對應顯現一個世界。雖然我們現在都在人間,但是來世去哪裏,則取決於個人的善惡業。當呼吸中斷後,就要無奈地被業風吹動,強大的業力所感召的那個世界將會現前。比如,眼前出現的是地獄,是因為內心的惡業現前而需要感受的果報,並不是真實去往的某個地方。其餘各處有情於大地,地獄視火農夫受用想,相續所迫於彼視痛苦。如是火神視火為受用,火身餓鬼視其為住所,火中含生視其為飲食。除了人類的其他五道的眾生對四大的所依相是不同的。如地獄的眾生看大地是燃燒熊熊烈火的火坑;農夫則把大地看作無盡飲食受用的來源;內心煩惱沉重的眾生,看待四大都是痛苦的來源。又如,火神將火作為生存享用的源泉;火身餓鬼則居住在火中;火中的含生(一種極微細的生物)以火作為飲食。火供時,那些饞鬼、邪魔能享用煙的味道,其飲食就是煙和火。我們經常做火供對這樣的眾生有很大幫助。餓鬼道的眾生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也吃不到飯、聽不到水的名字,但火供時,我們以慈悲心放咒輪、念儀軌、念誦觀音心咒就可以令他們得到饜足。地獄有情於水視為火,餓鬼眾生見其為膿血,哈德見地天神見甘露,  他化自在天眾見珍寶,  抑或能見花雨及龍宮,且於虛空亦複如是現,諸天眾於虛空視為地。是故眾生自心於萬法,如何假立如是現之相。地獄中的眾生所喝的水不是水,是銅汁鐵水;餓鬼道的眾生見到水時水會變為膿血;水牛生活在水中,把水當成大地;天神看到的水都是甘露;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看到的水和虛空是珍寶、龍宮和鮮花;天人眼中的虛空則是大地,他們可以任意在空中遊走。所以說,自己怎樣分別、怎樣執著,世界就怎樣產生,沒有任何固定的形式。誠如佛在經中宣講:“業力不可思議時,外在顯現亦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萬法沒有一定的,眾生自心中業力的深度決定了外麵的一切顯現。所以我常說,觀五種清淨很重要的,因為凡是所見、所聞、所知、所觸都是自己的世界中的業力幻相,是自相,而不是他相。譬如頭疼,別人可以看到你頭疼時的痛苦表情,但頭疼的痛苦,隻能在自相中自己承受,別人不會感受到,也無法理解。同樣地,地獄世界的痛苦,我們人類是無法體會的。所以不同的世界,隻因不同眾生的業力而現前。那業力從何處來呢?就是產生於“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因此,我們要轉變業力。現在我們所修的這個直斷竅訣能使我們斷除無明、執著和分別,並且認識本性,從而跨越輪回。斷除自己的五毒煩惱是斬斷輪回的根本。斷除五毒煩惱必須要依止善知識,實修竅訣和積累福慧資糧。如果沒有資糧福報是很難解脫的,比如,我們為餓鬼道、旁生道的眾生皈依、誦經,他們根本無法感覺到。即使他們會聽到一些聲音,但是也不知道在講什麽。雖然佛法的加持力可以在他們的自相續中種下解脫的種子,但很難一下子超度到西方極樂世
  34. 界。有些人總是會問:“我爸爸在哪兒?我媽媽在哪兒?我在寺院裏交了三百元錢念經,他有沒有被超度啊?”很多人會問這樣愚癡的問題!這些無明眾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不停地造作惡業,哪兒有那麽簡單?幾百元錢就能隨便淨除業力嗎?不可能的。隻能幫助他們減少痛苦,縮短在地獄裏的時間。大家為父母、亡人超度很好,但是你們不要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些人修法那麽多年都沒有一點變化,活著的人都難以解脫,更何況死了的人呢?如果可以,佛陀有那麽廣大的慈悲和智慧,早把我們這些無明眾生都超度了。可是,我們至今還沉淪在輪回中。今天早上我去放生的時候,可能被風吹到了,所以頭痛了三四個小時。然而,我自相中的痛苦和他人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旁邊的那麽多出家人和居士都無法了解。因為這是我自己造的惡業而必須感受的自相痛苦。我自己的痛苦誰也沒辦法承擔,隻能以菩提心發願代替一切眾生承擔痛苦,這樣,我覺得很快就能好。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所做的惡業早晚都會現前,吃苦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舍棄惡業就是慈悲自己,廣結善緣就是為自己種福田。並不是上師三寶需要這些,而是無明眾生需要。所以,大家在學習、聽聞佛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慚愧心、懺悔心,不能傲慢、嫉妒、分別,否則,就會有墮入金剛地獄的危險。我們要放下一切煩惱,以清淨心聽聞佛法,淨化自己。譬如,十五的月亮高高掛在空中,起伏蕩漾的水麵上見不到月影;隻有平靜如鏡的水麵上才能浮現出滿月的倒影。今天就講到這裏。隨喜大家聞法的功德!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頌詞十一(二)慈成加參仁波切網絡開示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諸上師!頂禮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苦難眾生發誓成佛,為了成佛,要精進聞思實修。我們在做任何善法之前,首先要為了苦難眾生發願。大乘佛法的殊勝之處就在於發心殊勝,即使是剛剛進入佛門的弟子,隻要具備菩提心,所行善法都是大乘法。大乘與小乘的區別主要在於發心不同。小乘的發心是隻為了自己而解脫,最後得到的是聲聞、緣覺的果位;而大乘的發心是為了一切苦難眾生早日成佛而修行,最終會獲得菩薩或佛的果位。發菩提心並不難,聞法時護持菩提心也問題不大,但能在日常生活中護持卻有一些困難。在上師傳法之前,先把自己的心靜下來,思維: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造作了那麽多給自他帶來痛苦的惡業和墮入三惡趣之因,如今應當發無上的菩提心修持大圓滿法。大圓滿法一定要在具足菩提心的基礎上修,功德才會圓滿。起初,能在日常護持大圓滿空性智慧的見解並不容易,但有了夏嘎巴大師、華智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等祖師的直斷竅訣以後,認識本性、護持本性就不再是件難事了。我們已經依止了具清淨傳承的上師、聞受了殊勝的正法,如果無法在生活中運用,那就說明竅訣還離我們很遙遠。出色的修行者會把竅訣運用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會利用所有的對境實修,通過改變內心來轉變工作、家庭中的不清淨。就好比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在裁剪衣服時,幾乎不會浪費布料;廚藝精湛的人烹飪時,不會浪費食材一樣。修法一定要融入生活。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飯、睡覺,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如果都能把佛法的智慧加以善巧運用,時刻不忘以善念護持自心,以平
  35. 靜穩定的心態去做事,最起碼不要傷害眾生,如此行持,就能在成辦自己的事業的同時,也令他人歡喜。當這種“修持”、“串習”變為“自然”的時候,你會發現生活增添了樂趣和幽默感。反之,如果隻是聞思精進,而座下依然愚癡、忘失正念、言行散漫的話,自己的努力付出卻會給別人帶來煩惱。所以,在生活中要學著換位思考問題,用菩提心和智慧做事。時刻保持覺知,是修行人的成就與功德的來源。一個有覺知的人必定心存菩提正念,隨時觀察自心。盡管沒有打坐、聞法,但保持“覺知”的習慣能使我們的每一個言行都轉向善。比如:吃飯前念供養偈,放生前發菩提心等。然而,有些人以貪心去放生,目的隻是為家人和生活祈福。放生本身具功德,若以菩提心攝持,功德會更大。證悟者的加持力不可思議,一位成就者的功德可以超越所有凡夫的功德。當善知識們在世間做利益眾生的事業時,我們若以參與或隨喜等方式融入他們的功德海,會為未來種下無量福德之因。正是因為他們無比廣大清淨的願力。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問弟子們:“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呢?”弟子們冥思苦想眾說紛紜,但始終答不出來。佛說:“把它放到海洋裏去。”由此可知,勤發無上宏願去行持善法是何等的重要。現在,我們一起發無上廣大的菩提心:願天下一切父母眾生早日獲得《光明大圓滿直斷見歌---速證地道具妙力大鵬展翅》這部竅訣的境界!願從無始劫以來所有與我們結上善緣、惡緣的一切有情都能獲得光明大圓滿的境界!在每次聽法之前,都要從內心最深處發願,這樣所有的願望於未來才能實現。昨天是中秋節,在這裏祝大家節日快樂!祝大家早日獲證圓滿正等覺的果位!如果普天下的眾生都能獲得究竟涅槃的果位,那才是真正的快樂!所有眾生快樂,我們才快樂。如果隻有少數眾生富有、健康、幸福,而大多眾生還在痛苦中煎熬,那麽我們的快樂又有什麽意義呢?所以,要發菩提心,祝願天下一切眾生“節日快樂”!接下來,繼續講解頌詞。上次我們講了地獄、餓鬼、旁生、人、天人、非天這六道眾生因業力不同而眼前顯現不同的世界。這裏,夏嘎巴大師又通過各種教證和理證解釋了“沒有一個固定的外在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隻不過是業力的一種幻相”。山是硬的,天是空的,都是我們內心的執著、分別。我們認為它實有,它就會變成實有的;我們認為它空,它就會變成空的,一切都是業力的顯現。經中天子如是白佛言:須彌日月等物誰所作?求教佛陀佛即如此雲:無有任何其他能作者,自心妄想固執之習氣,所立所執如是而顯現,一切萬物唯是心所作。佛經中記載,有一天子這樣問佛陀:“外在的一切顯現,像日月、須彌山等山河大地是誰造的?”佛陀回答說:“這些並沒有誰人去造,而是自心的妄想、頑固的習氣、強大的分別心與執著所造的。”佛陀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他所宣講的是千真萬確的。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至今還沒有一位科學家、哲學家或者醫學家否認佛法的真實性,不但如此,他們也在學習佛法。佛學包含了科學與哲學的內容,它可以解釋科學、哲學方麵的所有疑問。佛學是世界的學科,而佛陀是整個宇宙中智慧最圓滿的學者。從大圓滿直斷竅訣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萬物,可以突破我們過去對外在孤立的世界的執著。運用大圓滿直指心性的竅訣,可以突破自己無始劫以來“我是實有存在的”這一觀念,最終明白“我”是無處可尋的。天子問佛陀:“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是誰做的?”佛陀回答說:“這個世界沒有創造者,而是自心的分別念、執著染汙了自相續而現前的。”有的人會想:“太陽、月亮、宇宙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