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智者大師: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2023-02-07 11:12:59) 下一個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辯法相第一


        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須了達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實際。至道出要,所謂反照心源。識之實際,即是正因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而此二因,攝一切法,罄無不盡。

1、譬如清淨虛空之中,圓滿日光湛然而照,然此空之與日,非即非離非住非不住。而日善作破暗良緣,顯空之要。雖複滅暗顯空,空無損益。理實無損,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乃無增,空界所含萬象皆現。而此虛空性雖清淨,若無日光則有暗起。非以虛空空故,自能除暗。暗若除者,必假日光。日若無空,無光無照。空若無日,暗不自除。然此暗性無來無去。日之體相亦不生滅。但有日照空,則乾坤洞曉。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複如是。

2、如日非即空,亦不離虛空。若日即是空,虛空何能照?若日離於空,則不應依空而有照。慧日亦如是,非即心性空,非離心性空。若即心性空,則不因修而有照。若離心性空,修亦不能照。

3、如日非住空,亦非不住空。以不住空故,能照一切空。非不住空故,終不墮於空。慧日亦如是,深觀心性空,不住心性空。能照一切空,非不住空故。雖照一切空,慧心無動退。如日能破暗,顯出虛空相。慧日亦如是,能破無明暗,顯發心實相。

4、如日雖滅暗,顯於虛空相,而空無損益。慧日亦如是,能除無明暗,顯發心實相。而於心性空,不增亦不減。

5、如日不損空,亦複不益空。能除空中暗,顯空界萬象。慧日亦如是,雖於心性空,無損亦無益,能斷諸煩惱,而成就萬行,顯現一切法。

6、如空雖清淨,無日故暗起。心性亦如是,本來雖清淨,以無智慧光,則有妄惑起。

7、如空雖清淨,不能自除暗。而暗得除者,必假於日光。心性空亦爾,本來雖清淨,不能自除惑。而惑得滅者,必以智慧照。

8、如日若無空,則無光亦無照。空若無日者,則暗終不除。慧日亦如是,若無心性空,則何能有所照?若心性空無慧,妄惑終不斷。

9、如暗無去來,日亦不生滅。解惑亦如是,假名說破惑,惑性無所有,不來亦不去,實亦無所破。智慧雖普照,其性常寂然,不生亦不滅,畢竟無所照。

10、如有日照空,則乾坤洞然曉。反觀心性空,則一切世間諸法,及一切出世間法,朗然圓顯。

以是義故,說智慧照於心性,如空中之日。若能尋空日十喻,達諸法相,因此入覺意海,是則名為辯諸法相也。


  釋覺意三昧名第二

問曰。雲何名為覺意三昧。何等是意。菩薩覺是意故。即得具足三摩提耶。且複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

答曰。覺名照了。意名諸心心數。三昧名調直定。行者諸心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以是義故名為覺意三昧。

如所問言。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

答一切諸法雖複無量。然窮其本源。莫不皆從心意識造。所以然者。有人言。若初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籌量分別名曰意。了了識達名之識。是為心意識之別。如是取者。即墮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中。若能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則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若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則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若識中不有意亦非不有意。則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是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若名非名。則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合。非一故非散。非合故不有。非散故不空。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斷。是故心意識不斷亦不常。若不見斷常終不見一異。是故說意者。即攝於心識義。一切法亦然。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複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

複次如經中說。雲何名覺意三昧。於諸三昧中。得七覺意故名覺意三昧。

所言諸三昧者。一切法皆是三摩提。以諸法本來常寂不動故。複次三摩提略說者。有三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三出世間上上。

世間三摩提者。所謂欲界散心中十大地定數。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出世間三摩提者。謂背舍。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等行行。觀鏈熏修禪。乃至慧行三十七品。三解脫門。四諦。十二因緣等三昧。

出世間上上三摩提者。所謂十力種性三昧。首楞嚴等百八三昧。乃至如十方界微塵等數三昧。是為三種三摩提。攝一切法。即是一切法故名諸三昧。

雲何得名七覺意。七覺意者。一擇覺。二精進覺。三喜覺。四除覺。五舍覺。六定覺。七念覺。是為七覺。

七覺之義乃有多途。舉要略明不出六種。何等為六。一者因聞七覺。二者修行七覺。三者會理七覺。四者起方便七覺。五者入法門七覺。六者圓極七覺。

第一因聞七覺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畢竟清淨。而諸眾生無能知者。若遇諸佛菩薩及善知識說一切諸法本來空寂。是人聞已即大驚悟。因是了達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畢竟清淨空無所有得七覺意。是人因聞發故。故名因聞七覺。

第二修行七覺者。若行人。雖知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空無生滅而倒想猶起。隨所起念。常以七覺調適。修心反照觀察。以觀行調適。故即便豁然覺了。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大涅槃。是則名為修行七覺也。

第三會理七覺者。若人借此信法二行因緣。悟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理同一真如。而知真如亦非真如。若覺悟真如者。則於真如之理具七覺意。是以不住真如實際作證。是則名為會理七覺也。
第四起方便七覺者。若行人得理無證憐湣眾生興心萬行。隨有所行悉知寂滅。雖知無住無行而以七覺善巧修一切自利利他三摩提行。如空中種樹。是則名為起方便七覺也。

第五入法門七覺者。菩薩若能如是不依心及諸法一切三摩提。若真若俗。即是具足二空之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隨心所念。則自然出生一切十力種性諸三昧等。而亦不得諸三昧相。所以者何。諸陀羅尼諸陀羅尼相空。諸三昧諸三昧相空故。於一切陀羅尼三昧功德智慧中。心無住著。是則菩薩七覺分分圓顯。故名入法門七覺。亦名開佛知見。若能開佛知見。則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覺清淨禪中。是故得名入法門七覺也。

第六圓極七覺者。若菩薩摩訶薩。住金剛三昧清淨禪中。朗然大悟得一念相應慧。寂然圓照一切了了分明。是名圓極七覺。亦名無上妙覺。亦名無學七覺。

以如是等諸七覺義故。菩薩從初發心。所有觀行法門。終至極果通名七覺意。亦名觀心相。亦名反照識。如是等種種名字無量三昧者。秦言調直心。亦名常寂定。如明鏡不動靜水無波。若對眾境。影像皆現。心亦如是。性雖明淨。以念動故。則無所照了。因上修習。即得念無動轉。普現法門。得此定已。心無邪曲。名為三昧。故雲覺意三昧。


釋覺意三昧方便行第三

問曰。已知覺意三昧名義如是。行者行何方便得此三昧。於諸三昧得七覺意。入深法性到大涅槃。獲常樂我淨。為一切眾生作無上洲渚。答曰。行者為成就大悲度眾生故。求無上菩提至真之道。先當立大誓願。發誌誠心以誓自要。若我所學其事不成。終不中途有悔生退沒心。爾時心如金剛。決定信知諸法畢竟空寂。而不舍無邊眾
生。故修諸行。雲何為修。若行者了知心及一切諸法。皆無所有不生不滅。寂然清淨。而能善用六度方便。以自調伏虛妄之心。妄心既息三昧自發。何等為六。若行者知心及物。如夢所見。皆無有實。是故於一切所有悉能舍離。常自覺識不令慳著想起。亦當回此清淨舍心。遍施眾生。是時名修淨施之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檀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幻。外諸惡法皆不可得。雖對眾境常自覺了。不令惡念心生。是時名修淨戒之心。因此心故。則能趣向屍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焰空無根本。外之八法亦皆無實。是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常自覺了不生愛恚。是名修堅固忍。因此心故。則能趣向羼提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化。常自覺了。觀行相續。不令懈怠放逸心生。是時名修精進之心。因此心故則能趣向毗梨耶波羅蜜。若行者知心如鏡中像。一切所緣諸法皆無所有。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亂想不起假令失念尋即覺知。故妄波不起心常寂然。是時名修清淨定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禪波羅蜜。若行者了知心如虛空。六識所緣內外諸法。皆無所有。畢竟空寂。善用無所得心破諸顛倒。不得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了達一切法。是時名修正智慧心。因是心故。則能趣向般若波羅蜜。行者若不修如上六種向道清淨之心。則不堪修甚深三昧。是故欲修覺意三昧者。應須善學如上
六度方便。此六方便攝一切方便。若能善用調伏六蔽麁心令意柔軟。然後審諦細心觀察入正慧門。是名習學甚深三昧初心方便。

釋覺意三昧明心相第四

問曰。行者欲入此三昧。當對幾心相而觀察之。答曰。諸經論中辯心相。各各不同今不具述。是中略明四種心相以為觀境。何等為四。一者未念。二者欲念。三者念。四者念已。未念名心未起緣境。欲念名心欲起緣境。念名緣境心滿住。念已名緣境心滿足已謝滅。問曰。心相眾多。何以但舉此四運心相。答曰。此四運心相攝一切心。如緣惡法。未念惡法。欲念惡法。念惡法。念惡法已。如緣善法。未念善。欲念善。念善。念善已。緣諸六塵及三毒等一切煩惱。乃至行住坐臥。言語飲食所作施為一切諸事。皆有如上四相之心。及緣一切世間法。皆有如此四相之心。是故但說四種之相。以為觀境靡所不攝。問曰何謂為相。答曰。攬而可別名為相。心識之法既無形質。若不約此四運之念分別則難可了知。若不可了知則不可觀察。故須先以四相分別。若觀分明了達此相非相。即入一相平等。問曰觀欲念。念二運心相可爾。未念。未起則為無心。無心故則無相可分別。念已。已滅亦與無無異。無法即無相。雲何可觀。答曰。未念雖未起。而非畢竟無心。所以者何。譬如人未作。後有緣事即便作作。不可以未作故。即便無人。若定無人。後誰作作。以有未作人故。則後有作人。心相亦應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若無未念之心。何得有欲念心耶。是故未念雖未起。不得言畢竟無也。汝言。念已心已滅則不可觀者。是亦不然。念已雖滅亦可觀察。譬如人作竟。不得言無人。若定無人者。前誰更作。念已心滅亦複如是。不得言永滅無心。若心滅已永滅者。則是斷見。說無因果。是故念已雖滅。亦可得觀。問曰。汝雲何觀心。若觀過去心。過去心已過。若觀未來心,未來心未至。若觀現在心,現在心不住。若離三世,則無有別心,更觀何等心?答曰。汝問非也。若過去永滅畢竟不可知者。雲何諸聖人能知一切過去心。若未來心未至不有不可知。雲何諸聖人能知一切未來心。若現在心無住不可知。雲何諸聖人。能知一切十方眾生。現在念事。如世鬼神。尚自能知己三世心。亦能知他三世之心。何得佛法行人。而起斷滅見。謂三世心。如龜毛兔角。不可得知。當知三世之心。雖無定實。亦可得知。故偈雲。諸佛之所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罪福亦不失。汝勿斷見住無所知。不修觀行猶如盲人。雖對眾色而無所見。汝亦如是。於佛法中無正觀眼。空無所獲。

釋覺意三昧入觀門第五

問曰。已知四運心相。攝一切心。行者雲何觀察此心。通達實相圓照。分明諸三昧具七覺意。答曰。行者先以大誓莊嚴。善修如上六度法門。以調其心。信知諸法畢竟空寂。而我為無明所覆未能覺了。必須勤修正觀。行到乃知。豈可虛心妄解而自毀傷。既能善自調和。然後隨心所起。以無所住著之心。反照觀察未念欲念念念已之相。爾時諦觀未念心為滅。欲念心生。未念心為不滅。欲念心生。未念心為亦滅亦不滅。欲念心生未念心為非滅非不滅。欲念心生。如此於未念四句中。觀欲念心生皆不可得。若不得欲念心生亦不得不生。即於心性而得解脫。雲何名於未念四句中。觀欲念心生不可得。一先約未念初句。觀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未念心滅有欲念心生者。未念心已滅欲念何處生。為即未念滅生。為離未念滅生。若即未念滅生欲念者。滅法不應生。以生滅性相違故。若謂即滅中有生。生滅不相違者。是事不然。若爾應如熟果皮中有核。皮爛核出。皮非是核核非是皮。何得皮即是核。心法亦如是。即滅不得有生。是故即未念滅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離未念滅有欲念心生者。則為無因而有生。是事不然。以生無所從生是則不名為生。如虛空無所從生。故虛空不名為生。當知離未念滅欲念心生不可得。行者如是。若即若離中。觀未念心滅欲念心生。畢竟不可得。二明約未念第二句。觀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未念心不滅欲念心生者。為即不滅生。為離不滅生。若即不滅生不滅已是生。是生何得生。若是生能生此生。複應有生。生則有無窮生。若此生生生是事不然。若是一體生。一中不應有多生。如一指中則無多指。若是異體生。則不應名生。生以生體別。不能相生故。如桃柰體別。桃不生柰。柰不生桃。是故即未念不滅。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離未念不滅。有欲念心生者。欲念何處生。若生無處生。即是無因生。若是無因生是則為非生非生而說生者是事不然。以墮無因果過。如說石女之子黃門之兒。當知離未念不滅。有欲念心生不可得。行者如是。若即若離中。觀未念不滅。欲念心生。畢竟不可得。三明約未念第三句。觀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未念心亦滅亦不滅。有欲念心生者。若是亦滅生何須亦不滅。若是亦不滅生何須亦滅。以不定因不能有定果故。如不定根人。不能生定根之子。若謂亦滅亦不滅。體一無異故。有欲念心生者是事不然。而今亦滅非亦不滅。亦不滅非亦滅。性相違故不應體一。不異能生於欲念。如不定根人二根體非一故。不能生一子。若謂亦滅亦不滅體異。二各能生欲念者。體異即還是定滅。定不滅何名亦滅亦不滅。若是定滅定不滅。各能生欲念者。即應二欲念生。今實不爾。若二各不生則無欲念生。行者如是觀時。未念亦滅亦不滅。欲念心生畢竟不可得。次明約未念第四句。觀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謂未念心非滅非不滅。有欲念心生者。若因非滅生。不須非不滅。若因非不滅生。則不須非滅。以非滅非不滅所非各異。不應俱以為因。亦是相違之因。不能共有一果故。如水火互非。終不於中而生果實。若謂俱因二非而有生者。是事不然。若二非之處各是有者。二有還應生二生。今實不爾。若二非之處各是無。則無能生。何能生所生。若無能生所生者。即所生不名為所生。以所生無所從生故。行者如是觀非滅非不滅。欲念心生畢竟不可得。複次行者既能如是約初運未念四句中。觀欲念心生不可得。已即當還約欲念心生四句轉觀。觀未念心滅不可得。雲何為觀。若謂未念心是滅者。為欲念心生未念心滅。為欲念心不生未念心滅。為欲念心亦生亦不生未念心滅。為欲念心非生非不生未念心滅。如是還反約欲念中四句推求未念心滅。畢竟不可得(推檢之相還轉用上約未念中四句。觀欲念意言句一類。細比作自得具作雲雲)若行者不得未念欲念心生滅。則不得不生滅。亦生滅亦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但以凡夫顛倒妄。於未念欲念及一切法中。計有生滅乃至非生滅。非不生滅。虛誑無實。皆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即是無名字。若不得生滅等四句名字。亦不得無名字。不得名字故非假。不得無名字故非空。不得假故非俗。不得空故非真。不得俗故非世間。不得真故非出世間。不得世間故非
有漏。不得出世間故非無漏。不得有漏故非生死。不得無漏故非涅槃。行者如是觀未念欲念時。若不得二邊則不取二邊。若不取二邊則不執二邊起諸結業。若無二邊結業障覆。正觀之心猶如虛空湛然清淨。因是中道正慧。朗然開發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大涅槃海。若觀未念欲念。如是餘念念已及一切心法類亦可知。是則略說正觀相。複次夫修正觀則有二種。一者總觀。二者曆別觀。第一所言總觀者。若行人未有大方便力。不能一切處中觀察實相。故當先於坐中照了心意。是則名為總觀心意。第二所以名為別觀者。若行人方便善巧能一切處中常得用心。是曆別觀於心意。複次行者欲入三昧。要先於坐中而觀心意。然後亦當一切處中悉觀心意。所以者何。四威儀中唯獨坐時。身心安隱不沉不浮。不異緣生故則心審諦事有觀法。故經雲。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是故行者。當先於閑房靜室而修三昧。雲何為修。行者應當善自調和身心等。事事如禪法中說。此中應廣明。行者既能善自調和。是時當於坐中。正念觀察心意識等。四運之義。悉不可得。觀行破析悉如上說。是時名於坐禪中修行三昧。行者如是知心意識不見不得。複當隨有所作。一一諦觀內外心。外心名作者。內心名受者。大集經中。說作者受者。行人觀於作者凡有六事。觀於受者亦有六種。內外俱觀有十二種。是三昧境能生三昧。行者應當隨所起處而觀察之。外作六者。所謂。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談。內受六者。所謂。一眼受色。二耳受聲。三鼻受香。四舌受味。五身受觸。六意緣法。是為十二觀境。是三昧門。第一若於行時。即應觀行中。未行。欲行。行。行已。心相通達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如前
所說。複作是念。如是行動由心運役故有去來。反觀行心不見住處。無有生滅一切相貌。當知行者畢竟空寂。第二若於住時。即應諦觀。未住。欲住。住。住已。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具如前說。複作是念。如此住者。由心製禦豎身安立故名為住。反觀住心不見處所。況複生滅一切相貌。當知住者畢竟空寂。第三若於坐時即應諦觀。未坐。欲坐。坐。坐已。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亦如前說。複作是念。如此坐者。由心回轉屈腳安身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生滅亦非內外。當知坐者畢竟空寂。第四於眠寢時。即應諦觀。未眠。欲眠。眠。眠已。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亦如上說。

複作是念。如是眠者。由心勞乏。即便放任六分。委臥故名為眠。反觀眠心不見相貌。當知眠者畢竟空寂。第五若於作時即應諦觀。未作。欲作。作。作已。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亦如上說。

複作是念。今運身手作諸事業。舉手下手由心回轉。得成眾事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動轉。當知作者畢竟空寂。第六行者若於言語讀誦之時。即應諦觀。未語。欲語。語。語已。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亦如上說。

複作是念。如是音聲。有所談吐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六處。咽喉唇舌齒齶等故有此言談。反觀語心不見蹤跡音聲住空。當知語者畢竟空寂。是為行者觀於外心六種事業。悉知空寂不見作者。有定實相。是故菩薩於一切事中。修行三昧。故般若經中。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時知行。乃至坐時知坐。臥時言語身服僧伽梨時。悉知已不可得。故是為菩薩摩訶衍。

複次行者。觀於內心有六種。受知無受者。所以者何。諸受雖空若不觀察。能作無量煩惱生死因緣。是故行者。應當隨是諸根所受塵時。一一觀察。雲何觀察。第一行者眼見色時。即應諦觀。未見色。欲見色。見色。見色已。四運之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

複作是念。如是見者。即無見相。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各無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眼識因緣出生意識。意識出時。即能分別種種諸色。亦依於意識則有眼識。眼識因緣能見於色。而生貪著。是故即當反觀念色之心。如是觀時不見此心從外來入。而生領納。亦複不見心從內出而生分別。所以者何。外來於我無事。
若自有不待因緣。當知受者畢竟空寂。故淨名菩薩雲。所見色與盲等。

第二行者耳聞聲時即應諦觀。未聞聲。欲聞聲。聞聲。聞聲已。四運之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複作是念。如是聞聲。無有自性。但從根塵和合而生。是意識想分別故。於所聞。生諸煩惱及於惡業。即當反觀緣聲心識。不見體性。當知聞者畢竟空寂。故淨名菩薩言。所聞聲與響等。

第三行者鼻嗅香時。即應諦觀。未嗅香。欲嗅香。嗅香。嗅香已。四運之心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複作是念。如是香者是無知法。所有鼻根。本亦無知。和合生識。假名說知。虛妄意識。得所領納。而生分別。起諸煩惱生死業行。即當反觀意識。不見根源及與相貌。當知領受者畢竟空寂。故淨名菩薩言。所嗅香與風等。

第四行者舌受味時。即應諦觀。未受味。欲受味。受味。受味已。四運之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複作是念。如是受味實無自性。所以者何。外六味六味無分別。內舌根本無知故。但從和合因緣而生舌識。此識亦不定在內外兩中間。故是中心意強取味相。生著分別。故有一切諸使煩惱。是時即當反觀。著味心意識等不見住處。況有生滅一切相貌。當知分別味者。畢竟清淨故。淨名菩薩言。所食味不分別。

第五行者身覺觸時。即應諦觀。未覺觸。欲覺觸。覺觸。覺觸已。四運之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複作是念。如是覺者。不從內生。亦不從外來。所以者何。冷暖軟滑等。悉非外來故。離冷暖等。無別來法故身頭等六分非是生法。故離身六分亦無生法故。二和合身識生時。即名為覺。而此識性不在內外。無所依倚但以心意。強作分別。謂證諸觸。生苦樂想。故有愛恚一切煩惱。是時即當反觀。緣觸心識不見住處。況有生滅一切相貌。當知能覺觸者。畢竟空寂。故淨名菩薩言。受諸觸如智證。

第六行者意緣法時。即應諦觀。未念法。欲念法。念法。念法已。四運之心相皆不可得。雙照分明廣說如上。複作是念。如是意識。攀緣諸法悉是虛誑。無有實事。所以者何。法如幻化性無實故。心如陽炎無暫停故。法無定性不可緣故。心無住處誰是能緣。若離能緣所緣更無別緣。當知但以虛妄憶想。強起分別是法而生諸見。一切煩惱生死業行相續不斷。是故行者。為破虛妄顛倒想。及隨緣境時。即當反觀。反觀心意識根源。諦觀心時不見住止及與生滅一切法相。若心無住處生滅諸相。當知此心則不可得。尚不得心況心數法。若無心數一切諸法竟何所依。是故經言。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法亦如是。無住無壞。行者如是觀心意時不得一切法。當知所攀緣法。畢竟空寂。故淨名言。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如是之言當何謂也。前破未念欲念心正觀相應以十二事中。應當一一分別說。行者如是觀察時。亦當應識有三種心。一者觀亂心。二者觀定心。三者觀於觀心。雲何名為觀於亂心。如上所說種種事中。行者初學未了諸法。於是境界悉有亂起。一心諦觀不見心相。則無有
亂。其心安隱行住坐臥。身心寂泊澹然不動。即是定心。於是定心若不觀察。多生染著。如淨名菩薩言。貪著禪味是菩薩縛。是故當觀定心不可得。尚無有心定在何處。當知此定從顛倒生。如是觀時不見於定及與非定。不生貪著得脫定縛。故淨名經言。以方便生是菩薩解。是名觀相觀。於定心觀定心已。行者既未悟於理。或計我能觀心。是故不見有定亂相。當知如是妙慧最為殊勝。著是觀慧即便自高。謂他不能解。如是念時是名智障。同彼外道。故釋論說。是諸外道愛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脫。行者既知計有觀者。是大障礙不會泥洹。即當反觀能觀之心。不見住處亦複無起滅。當知畢竟無有觀者。及非觀者。既無觀者誰觀諸法。不得觀心即離觀想。故釋論雲。念想觀已除。戲論心皆滅。無量眾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是名為觀於心性。故大集經亦言觀於心心。是三觀者。即三三昧也。所以者何。於初觀中能破一切種種有相。不見內外。即空三昧也。第二觀中能壞空相。是則名為無相三昧。第三觀中不見作者。此即名曰無作三昧。菩薩行是三昧時。則能破壞三倒三毒心意識相及三有流。亦能降伏四種魔怨。所以者何。夫煩惱者。悉是亂惑。如是觀空。能了煩惱。性無動轉。即是菩提。故諸法無行經雲。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煩惱是菩提。何得複以菩提而惱菩提。若知煩惱相空即是菩提。度煩惱魔。餘三魔亦如是。所以然者。如思益經雲。愚於陰界入。而欲求菩提。陰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當知觀空即度陰魔。如思益經又雲。生死是涅槃無退沒生故。當知觀空即度死魔。首楞嚴經雲。魔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是故不出魔界而得佛界。當知觀空即度他化天子魔。菩薩行三空正觀。即時不複恐怖四魔。亦不得四魔而能度四魔。故釋論雲。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名魔事。若能善修實相即無魔事。是故行者善觀此意修行三昧。終無魔事。若離此觀分別憶想必定墮魔網中。故釋論雲。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名法印。複次行者能
善修如上三觀。破一切法心無所著。雖知眾生空相而常念大悲。不舍一切眾生。學諸波羅蜜起十力。觀察法界種種法門。長養一切諸善功德。

釋覺意三昧證相門第六

行者如是行時。必定當入外凡位中。因是位故得入內凡初發心住。雲何名為外凡位。外凡者。是鐵輪菩薩。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亦名外凡十信。其名雲何。一名信心。二念心。三曰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心。九戒心。十願心。行者善修三種觀。觀於諸法。若心安住念想心息時。或於入觀。或於住禪中。或出四威儀中。爾時自覺身心豁然。空寂如影不實。外視諸法似如浮雲。亦如幻化。必當於此生方便慧解。及知諸法不生不滅。生死涅槃無有二際。若聞十二部經。亦自開解得此慧。故自知身中秘密之藏。一體三寶與佛無異。亦能巧說三乘法要。言語無盡。雖未證真。相似慧力了了無礙。得此證故。名曰信也。但初信心功德如是。況下九心而當可說信因緣。故知法實相是第一義。萬行之本眾靈之源。是故於一切時常念無生。破壞種種邪見妄執。成就正念。安心一相如如之理。無所取舍故。名念心成就。勤行三慧。進趣菩提無有懈怠名精進心。精進勤行聞思修故。因是獲得正智慧眼。覺一切法。其心轉明。能入實相而無所著。故名慧心。智慧力故破諸亂惑。安心理性入深三昧。故名定心。禪定因緣扶同正慧即得堅固。亦能長養大慈善根。名不退心。心力勇進能遍了諸法。悉入無生。是時有所作事並趣菩提。莊嚴萬行者。普
施眾生名回向心。妙善開敷勤心長養。不令諸過得入損於善根。故名護心。既能善遮內非。亦當嚴防外惡。為防惡故修二種戒。謂性重息世譏嫌微細不犯。故名戒心。既能內防諸漏。外以戒自嚴。是時心無覆蓋。習理之慧逾成明顯。既解了無生。觀理之時。實不見眾生可度。煩惱可斷。法門可入。佛道可成。菩薩爾時恐失大悲墮二乘地。即作是念。諸法空中。當無眾生及與佛果。但世俗法中非無眾生乃至佛道。而一切眾生以不知空故。輪轉五道其為可湣。我當為是虛妄眾生。起大誓願增菩提心。作是願言。願得無生忍時。知眾生空及與不空。乃至菩提佛道亦複如是。以知空故發大誓願而成就之。住是地中。能知空故過凡夫地。知不空故過聲聞地。若不住空不住不空名為中道。行於中道真正願。故名曰願心。菩薩住是十心名鐵輪位。名曰外凡。是人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得似中道智慧。住自性禪。善修如是十種心。故心得開發豁然意解。見如來藏悟一切法獲無生忍。爾時始得入發心住。住此位中即入內凡。名銅輪位。亦名聞慧具足。亦名習種性。亦名伏忍。亦名十願。亦名發趣。亦名道慧。亦名不生生。亦名開佛知見。如是等異名無量。所以最初名發心住者。行人從初發心已來。雖有大慈大悲。禪定智慧無量功德。而未得實相般若。但是發心不名為住。始於此位與理相應。故得住名。故仁王經雲。入理般若名為住。又解言。發心住者。發謂開發。住名得安止處。是始得開發如來藏理。得無生安止之處。具此二義。亦名發心住。

複次菩薩住是位中。具一切禪及與難禪。所以者何。一切禪者。有三種。一樂法樂住禪者。初位能斷一切三界煩惱。永盡無餘。故於諸法無愛著。所有禪定不生愛見無為自在。二出生三昧禪者。入初住位能生無量十力種性諸三昧等。三利益眾生禪者。入是位中或麵見十方三世諸佛。具大總持辯才無礙。以利眾生。或得六通。同事度脫。是名初住具於三種一切義禪。得難禪時。亦有三種。一入是位中舍此身時。雖無生死結業。而能起法性生身。遍現二十五有種種諸身。二入是位中。必定越過三乘所證一切法門。三入是位時於念念中。所有功德悉趣菩提。故瓔珞經雲。三賢菩薩。自然流入妙覺大海。是名初發心住中具足三種難禪。菩薩具足自性禪。一切義禪者。是真初住。入理賢人。名處在聖胎。得無生忍。亦複悉知上地法門。於一心中具足萬行。無量功德不可窮盡。其餘九住及十行。十金剛十地等覺妙覺。是諸佛境界。是菩薩所知。豈是凡識之所能量。是則略說修行覺意三昧。最初境界。是中行者。當善取其意勤而行之。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來自: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9/T46n1922.pdf

可參看:http://www.guiyifo.com/fashi/zhizhedashism.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