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貪嗔癡·其一》唐朝·傅翕不須貪,看取遊魚戲碧潭。隻是愛他鉤下餌,一條線向口中含。
- 42.《獨自詩二十章·其十八》唐朝·傅翕獨自奇,正是學無為。回首多許念,運向涅盤池。
- 43.《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九·第十九章明無覺精進》唐朝·傅翕君不見正心修行諸佛子,以見非心故不憂。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風傷逼豈懷愁。隨風東西無我所,獨脫逍遙不係舟。設使住時終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不見我時於無我,善哉設性任...
- 44.《獨自詩二十章·其八》唐朝·傅翕獨自往,觸處隨緣皆妄想。妄想心內逼馳求,即此馳求亦非往。
- 45.《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第十章明寂滅無心常行精進》唐朝·傅翕君不見寂滅性中無寂滅,真實覺中無覺和。亦複無有無知覺,清虛寂寞離方規。法性自爾無因致,憶想顛倒性無為。正使飄流遍三界,於其心中實不移。無去無來亦無住,善達無住亦...
- 46.《獨自詩二十章·其十六》唐朝·傅翕獨自好,決求菩薩道。萬行為眾生,未取泥洹寶。
- 47.《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一·第十一章明法身體用自在》唐朝·傅翕君不見大士自觀身中法,身是如來淨法身。虛空往還最迅速,獨脫自在不由人。出入毛孔而無礙,愛取塵時不染塵。現處凡情等諸聖,離斯求道更無真。建立諸法而無法,即是真如無...
- 48.《四相詩·其一·生相》唐朝·傅翕識托浮泡起,生從愛欲來。昔時曾長大,今日複嬰孩。星眼隨人轉,朱唇向乳開。為迷真法性,還卻受輪回。
- 49.《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為解脫乃作五章詞曰·其四》唐朝·傅翕四更前,觀法緣無緣。真如四句絕,百非寧複煎。
- 50.《行路易十五首·其十四》唐朝·傅翕無心真無事,無事少人知。無為無處所,無處是無為。行路易,路易人莫驚。無有無為事,空有無為名。
- 51.《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為解脫乃作五章詞曰·其二》唐朝·傅翕二更至,跏趺靜禪思。通達無彼我,真如一不二。
- 52.《行路易十五首·其八》唐朝·傅翕佛心與眾生,是三終不移。虛空合真理,人我在無為。行路易,路易真難測。寄語行路人,大應須努力。
- 53.《率題六章·其六·第六章勸同趣至真解因緣縛》唐朝·傅翕唯願趣真道,研慮蕩眾緣。累盡超妙國,逍遙無畏天。
- 54.《十勸·其三》唐朝·傅翕勸君三,人身難得大須慚。晝夜六時常念佛,勤修三寶向伽藍。
- 55.《行路易十五首·其三》唐朝·傅翕無生無處所,無處是無生。若覓無生處,無生無處生。行路易,路易坦然平。無心真解脫,自性任縱橫。
- 56.《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五》唐朝·傅翕無我無人真出家,何須剃發染袈裟。欲識逍遙真解脫,但看水牛生象牙。行路易,路易君諦聽。無覺無菩提,無垢亦無淨。
- 57.《頌·其八》唐朝·傅翕萬類同真性,千般體一如。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尋渠。四生同一體,六趣會歸餘。無明即是佛,煩惱不須除。
- 58.《浮漚歌》唐朝·傅翕君不見驟雨近著庭際流,水上隨生無數漚。一滴初成一滴破,幾回銷盡幾回浮。浮漚聚散無窮已,大小殊形色相似。有時忽起名浮漚,銷盡還同本來水。浮漚自有還自無,象空象實總...
- 59.《頌·其二》唐朝·傅翕觀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聖智安居處,凡夫路不同。出入無門戶,觀尋不見蹤。大體寬無際,小心塵不容。欲得登彼岸,高張智慧篷。
- 60.《十勸·其二》唐朝·傅翕勸君二,夫人處世莫求利。縱然求得暫時間,須臾不久歸蒿裏。
-
- 61.《行路易十五首·其二》唐朝·傅翕眾生是佛祖,佛是眾生翁。三寶不相離,菩提皆共同。行路易,路易真無作。持經不動口,坐禪終日臥。
- 62.《行路易十五首·其七》唐朝·傅翕猛風不動樹,打鼓不聞聲。日出樹無影,牛從水上行。行路易,路易真可憐。修道解此意,長伸兩腳眠。
- 63.《勸諭詩三首·其二》唐朝·傅翕破戒如船□,沒溺大江海。臨窮方喚佛,誌操不能改。命如風中燈,迅滅寧相待。身死罪猶存,牽向阿鼻門。千苦俱時至,萬痛切神魂。獨嬰燒煮炙,困劇事難論。
- 64.《獨自詩二十章·其三》唐朝·傅翕獨自眠,寂寞好思玄。休息攀緣境,不著有無邊。
- 65.《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三·第三章明心相實相》唐朝·傅翕君不見心相微細最奇精,非作非緣非色名。雖複恬然非有相,若凡若聖己之靈。此靈無形而常應,雖複常應實無形。心性無來亦無去,緣慮流轉實無停。正覺此之真常覺,方便鹿苑製...
- 66.《率題六章·其二·第二章歎斷高遂背元誌》唐朝·傅翕近背天宮樂,念苦暫羈斯。舒散金來抱,流緇布交知。唯仰相隨善,依領使忘疲。同登八位境,共樂寶蓮池。肉身變金體,妙果遂眾奇。
- 67.《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一·第一章明心非斷常》唐朝·傅翕君不見自心非斷亦非常,普在諸方不入方。亦複不依前後際,又複非圓非短長。湛然無生亦無滅,非白非黑非青黃。雖複念慮知諸法,而實不住念中央。眾生入而無所入,雖取六境無...
- 68.《獨自詩二十章·其一》唐朝·傅翕獨自山,茅茨草屋安。熊羆撩人戲,飛鳥共來餐。
- 69.《獨自詩二十章·其十七》唐朝·傅翕獨自歡,試取世緣看。捉此無常境,一理向心觀。
- 70.《三諫歌》唐朝·傅翕舍世榮,舍世榮華道理長。努力殷勤學三諫,諫我身心還本鄉。諫意意根莫令起,諫口口根莫說彰。諫手手根莫鞭杖,三諫三王王自香。虛空自得到仙堂。仙堂不近亦不遠,徘徊隻是...
- 71.《獨自詩二十章·其十五》唐朝·傅翕獨自樂,但欲求無學。急斷三界繩,得免泥□惡。
- 72.《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為解脫乃作五章詞曰·其五》唐朝·傅翕五更初,稽首禮如如。歸依無新故,不實亦不虛。
- 73.《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三》唐朝·傅翕無情正是道,木石盡真如。達時遍處是,不悟永乖疏。行路易,路易真可樂。刹那登正覺,不用披三教。
- 74.《獨自詩二十章·其十一》唐朝·傅翕獨自語,問我心中何所取?照了巧說並皆空,咽喉唇舌誰為主?
- 75.《獨自詩二十章·其二十》唐朝·傅翕獨自宿,意裏心儲蓄。為作良友係衣珠,曆劫彌生根會熟。
- 76.《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為解脫乃作五章詞曰·其三》唐朝·傅翕三更中,觀法空不空。無起無生滅,體一真如同。
- 77.《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八·第八章明本際不可得》唐朝·傅翕君不見本際之中無複本,無本真際無人知。若人無知了斯際,清淨微妙不為奇。知與無知常自爾,苦樂等同於大悲。三界眾生乃迷騖,於其實錄是無為。亦複無此無為法,強自生心是...
- 78.《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二十·第二十章明菩提微妙》唐朝·傅翕君不見無上菩提最為近,四大五陰皆深奧。其實清淨妙難知,不悟此心真卒暴。和合性中無有實,是故稱為諸法要。於中無妄亦無真,隻用無為作微妙。尋其體寂不應言,假為眾生立...
- 79.《獨自詩二十章·其二》唐朝·傅翕獨自居,何意此勤劬。翹心尋本性,節誌服真如。
- 80.《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六·第十六章明魔怨》唐朝·傅翕
君不見大道寂寞叵思尋,通融萬象盡皆深。
一切恬然無起滅,顛倒分別並從心。
智者求心無處所,茫然絕相離貪淫。
了了分明何所見,猶如病眼睹空針。
若人體知顛倒想,不為妄苦所漂沈。
世間諸法如陽焰,行者慎莫致怨嫌。
恒以空心而反照,無上佛道亦能任。
行路難,路難微妙實無雙。
若識六情空非有,眾魔結賊自然降。
- 81.《行路易十五首·其六》唐朝·傅翕東山水上浮,西山行不住。北鬥下閻浮,是真解脫處。行路易,路易人不識。半夜日頭明,不悟真疲劇。
- 82.《率題六章·其五·第五章勸請仁賢背苦就樂》唐朝·傅翕願子從為善,名價身為呈。諸天散花下,飛梵來相迎。同升珍寶殿,處處皆光明。共居常樂境,齊悅證無生。
- 83.《獨自詩二十章·其六》唐朝·傅翕獨自行,見色恰如盲。輕軀同類化,蠕動未曾驚。
- 84.《貪嗔癡·其二》唐朝·傅翕不須瞋,瞋則能招地獄因。但將定力降風火,便是端嚴紫磨身。
- 85.《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五·第十五章明空有不違》唐朝·傅翕君不見邪見非邊不離邊,顛倒分別亦非緣。自心非心念非念,常來常去實無遷。猶若金剛難沮壞,諸佛用此作金堅。世人稱譽涅盤妙,餘道生死最深玄。即是無生之上忍,又是摩訶無...
- 86.《獨自詩二十章·其十四》唐朝·傅翕獨自佳,禪味朝餐不用蝦。弊此摶食如應與,假借五陰以為家。
- 87.《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四·第四章明無相虛融》唐朝·傅翕君不見決定法中無決定,虛妄顛倒是菩提。若心分別菩提法,分別菩提還複迷。若了此迷無分別,迷與分別即菩提。分別菩提非一異,恒一同體不相離。安住性空真實性,空性無空亦...
- 88.《頌·其六》唐朝·傅翕寂是法王根,動是法王苗。涅盤既不遠,常住亦非遙。回心名淨土,煩惱應時消。欲過三塗海,勤修六度橋。定當成正覺,喻若待來潮。
- 89.《獨自詩二十章·其十》唐朝·傅翕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檢四運並無生,千端萬緒何能縛?
- 90.《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為解脫乃作五章詞曰·其一》唐朝·傅翕一更始,心香遍界起。敬禮無上尊,心心已無已。
- 91.《頌·其二》唐朝·傅翕凡地修聖道,果地習凡因。恒行無所踐,常度無度人。
- 92.《十勸·其五》唐朝·傅翕勸君五,尋思地獄真成苦。眼前富貴逞容儀,須臾不久還歸土。
- 93.《十勸·其六》唐朝·傅翕勸君六,第一莫吃眾生肉。若非菩薩化身來,便是生前親眷屬。
- 94.《獨自詩二十章·其十九》唐朝·傅翕獨自足,願心無限局。怨親法界語圓真,始得應身化群育。
- 95.《行路難二十篇並序·其十二·第十二章明金剛解脫》唐朝·傅翕君不見金剛語句非真實,萬象森羅同一無。而此空無為佛母,複是真如無上珠。世人不知求此寶,貧窮匆匆六趣奴。不事身中法身佛,冗冗向外禮浮圖。乍看而欲似精進,檢責身中皆...
- 96.《率題兩章》唐朝·傅翕罷世還本源,離有絕名相。棲神不二境,體一上無上。
- 97.《歌》唐朝·傅翕諸佛村鄉在世界,四海三田遍滿生。佛共眾生同一體,眾生是佛之假名。若欲見佛看三郡,田宅園林處處停。或飛虛空中擾擾,或擲山水口轟轟。或結群朋往來去,或複孤單而獨行。...
- 98.《十勸·其十》唐朝·傅翕勸君十,相勸修行須在急。一朝命盡入黃泉,父娘妻子徒勞泣。
- 99.《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二》唐朝·傅翕無明是無作,無作是無心。若見無心處,楊花水底沈。行路易,路易真無得。講說千般論,不如少時默。
- 100.《十勸·其四》唐朝·傅翕勸君四,努力經營修善事。莫言少壯好光容,未委前程是何處。
- 101.《還源詩十二章·其一》唐朝·傅翕還源去,生死涅盤齊。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 102.《獨自詩二十章·其七》唐朝·傅翕獨自戲,問我心中有何為?若見無記在心中,急斷令還般若義。
- 103.《獨自詩二十章·其十二》唐朝·傅翕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
- 104.《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一》唐朝·傅翕有無來去心永息,內外中間心總無。欲覓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牛生象兒。行路易,路易須及早。不用學多聞,無言真是道。
-
來自:http://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fu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