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如何避免能量過多損耗(Yachak)

(2022-03-24 06:33:44) 下一個

如何避免能量過多損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6db6310102yzgv.html

 

Y:Yachak            S:Students

S:我有時候跟別人聊天的過程中,聊完了以後,我會發現很疲勞,您之前講過有一些能量交換,所以我在想我們以後有時候也很難避免這種狀況,比如說朋友來找你,可能是同修交流,怎樣避免過多的發生這種能量流失?

 

Y:首先我們要了解能量是如何產生且相互影響、轉化的。每一個行為本身包括細微的念頭都是一種能量運動,運動產生能量也損耗一部分能量,但是能量有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能量頻率下你對能量(運動)的體驗是不一樣。較低頻率下的運動,比如肉體生活有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因為它稠密而且速率很慢,但這種真實是表相的真實,它不是實相的真實。思想有更高的頻率,但也取決於什麽樣的思想內容,以及個人所持有的頻率狀態。

 

對於走在靈修道途上的人,尋求的不是表相的、或思想意識當中的真實,而應該是實相體驗的穩定和安寧。所以把握好自己的“靜氣”是很重要的。靜氣是一種精微能量,它會有更高的振動頻率,在它的能量運動當中看這個所謂“真實”生活,沒有一樣不是機械的,重複性的。靜氣它來之不易,需要長久的悉心培養,它是唯一能超越物質表象和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主要指思想觀念。

 

但是當這種靜氣能量並不強大的時候,隨之而來的考驗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損耗,它的發生是因為你在用你的較高頻率來試圖維係較低的意識形態和身體運動,它不是對等的,如果它沒有交換和補充,時間一長就會造成損耗。而且你不是通過食物和思想來獲取這種精微能量的,你是靠靜心和冥想。所以在活動當中你很難去把握好這種靜心狀態,你也缺少警覺性,沒有意識到在那個當下正在發生什麽。如果你知道那個當下正在發生什麽,特別是精微層麵,那你就可以隨時做出調整和選擇。比如對交談時間、交談內容、意識形態做出調整。

 

在當下,你需要同時意識到三個層麵:我的身體狀態如何?我的思想狀態如何?我的靜心狀態如何?而你最終要持有的是你的靜氣,因為那是你可以站在靈性視野的一個基礎,也是你補充能量的源頭,是不能被身體狀態和思想狀態的混亂能量覆蓋過去的。在這種保有內在靜氣不被損耗的情況下,你才可能對你的身體狀態和思想狀態進行調整。比如你調整自己的能量運動,讓它更符合當下靜心的需要。如果你不得不去中斷那種無意義的交談,你應該積極地做出行動。不要太被動,太被動你會逐漸模糊你的意識判斷力,你將無法深入覺察到你的真實情況。

 

所以這取決於你能不能站在一個更真實的角度去跟別人交流?所謂真實的話,你沒有任何的掩飾,沒有任何的虛假,你不必去迎合這個情境,因為你在迎合的時候,其實你是在假裝,你在假裝的時候,其實你沒有獲得你想要的那種能量的補充,反而會降低自己的頻率。或者不是發自內心的話,這個損耗是很大的。它沒有來自你的心而是頭腦,頭腦隻能跟你思想能量而不是靜心能量。你沒有得到補充,你沒有感受到精微的層麵,你會失去連接。你越真實做自己,別人可能就會越認可你,別人不得不反映你。你越不真實,別人反而覺得你是不是有些東西沒有說清楚,他反而會跟你糾纏不清。所以在這種互動關係當中,其實我們損耗就是因為我們害怕做真實的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害怕,恐懼不被人接受。或者我們習慣性地回到舊有行為模式,沒有保持靜氣。

 

比如說我們對父母也是一樣,我們害怕父母會反對我們的想法,反對我們的追求,所以我們會找一些借口,其實沒有必要,你可以真實的表達你自己。比如說你修行,你可以說我在學習,我在學習一些提升我意識的東西,雖然你沒有提到修行,但是這個學習是你內心的一個真相,但如果你用頭腦的一個回答,你說我在工作,我在忙,我在出差等等這種表述其實沒有用心,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跟他的交流當中,你是一種很被動地被牽製狀態,但這種被動你又不得不去應付,這種狀態下你是損耗的,你是不平衡的。

 

你要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點,我真實的表達我自己,不懷疑我自己的需求,不擔心別人的評判。但是我不會完全展露我的隱私,因為我的修行屬於我的隱私,我要保護好我的隱私,不要讓那些不理解的人侵犯我的隱私,這個非常重要。我不要那些不懂的人侵犯我的隱私,但是我同時告訴他的時候,我可以找個比較接近的意思來告訴他,這樣我就不需要去尋找一個借口,當你去尋找一個借口,你發現你為了圓滿這個借口,你又要去尋找另外一個借口,你就會變成一種惡性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能量會不斷的消耗,你就沒有辦法做你真實的自己、表達真實的自己。你一直在偽裝成一個希望滿足別人的角色,你就得損耗自己,一定要敢於表達真實的自我。

 

S:佛家說什麽善巧、圓融、方便,這些不都是消耗能量嗎?

 

Y:是的,在另外一種情況下,你們的互動並非是毫無意義的,也不是表麵的逢場作戲。這裏麵就涉及到隨順。即便如此,我還是不應該失去我的覺察,從三個層麵來了解我自己在當下的情況,同時感知到別人內在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隨順就是同理、調和、轉化這種能量上的不平衡。同理是接納存在差異性的意識,調和就是平衡這種頻率上的差距,轉化是用更靈性的角度來認識當下存在的意義,給他們帶來一些精神、能量上的支持。也許我確實為了別人著想,或者某個共同利益,我需要做出一些犧牲,但是不能做無意義地犧牲,那種犧牲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之內。要考慮自己目前所處的階段和能力,而不是變成一種單純的思想願望,這並不是智慧。當然如果你的力量足夠強大,可以即時轉化任何的消耗情況,或者盡快恢複過來,你可以不必強調這些法則。因為你有這個能力和能量,不會帶給你太大影響。

 

其實隨順主要是接引有緣人,主要是針對有緣人,比如說你跟你的某個朋友挺合得來,挺談得來的,但是他可能對靈性的東西不是很理解,這時候你就可以善巧方便,你可以告訴他一些接近於靈性的東西,但是你不用宗教的概念去告訴他,你可以從身心的角度去告訴他,這就是善巧方便。但是如果一個人像石頭一樣還沒有開化,你去接引他是沒有用的。你在石頭上澆水,它不會長出植物出來的。所以說善巧方麵是用在接引那些有緣人、在靈性上已經準備好的人。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我們連明辨人心的那種智慧都沒有,都不知道這個人處在什麽意識階段,有沒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形態,你就到處去宣傳你的理念,或者刻意想要他進入你的道路,肯定是沒有作用的,那就不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有針對性地有智慧地去充當別人的媒介。

 

還有看別人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麽,你就從那個角度去跟他交流,也許他對深奧的佛理不感興趣,你可以跟他交流一些禪修帶來的身心的益處,帶來的轉變,特別是對那些我們身邊的親友這些沒有接觸過靈性的,你跟他說一些帶來的身體上的好處,或許會改變他的想法,這些東西他可能就感興趣。能夠了解當下的人心,做出恰當的回應就是圓融,它需要你更高的智慧和覺察能力,在圓融當中你我一體,不會有認知上的局限和衝突,知道如何順著別人的理解能力,當然不會損耗能量,因為能量是循環流動的。實際上,圓融往往屬於先天的智慧狀態,需要放下頭腦裏麵的概念想法才會活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