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覺知念佛

(2021-12-31 04:43:23) 下一個

覺知念佛

湛然

來自:http://www.cfolu.com/001jznf.html

 

 

黃金法則:但有覺知,即無妄念。
 

生活在覺知中

 

其修也,有從入之階;
其證也,有自得之實。

 

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不懈。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三從一大:

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

大運動量訓練。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從難〕隻在“學習區”練習。詳見《刻意苦練一萬小時成天才》

 

刻意苦練:

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係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便能夠達到目標。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

無論是學習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開車、彈琴、烹飪,還是提升關鍵的工作能力,如寫作、銷售、編程、設計,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但是,我們通常對練習有很大的誤解:練習不就是不斷重複嘛。不是!不斷重複隻是‘天真的練習’,無法帶來進步。‘正確的練習’需要有好的指導(自學成才就是自任指導)、目標和反饋。

 

 

 

覺知念佛的目標是:信願持名,一心不亂,確保有把握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每一個念佛人,通過刻苦的努力,都能夠達到的。

覺知念佛是以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基礎,以達到念佛一心不亂。因此分為前行和念佛兩大部分:前行篇和念佛篇。在前行中,通過修煉“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和“覺知心念”來培養覺知力。在紮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即可全力以赴地念佛,以達到持名一心不亂。

對禪人而言,前行篇也是觀心、參禪的基礎,有了這一堅實的基礎,觀心、參禪自然順當。

 

在本學院為期六年的修學中,各階段修煉的時間分配如下表:

 

一、斷惡行善

二、持戒為本

三、般若破妄

四、極樂為歸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四學年

第五、六學年

覺知動作、覺知感受

覺知呼吸、覺知當下

覺知心念

覺知念佛

 

上篇 前行

生活在覺知中。

 

念頭有兩種,意念與浮念:一、自己主動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稱之為意念;二、不由自主而起的念頭,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這種念頭稱之為浮念,例如“頭腦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語”,通常也叫做妄想。

例如:念佛時,念佛之念是意念,而夾雜的妄想是浮念。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要息滅浮念,唯存念佛之念(意念)。

浮念是意根(末那識,第七識)攀緣阿賴耶識(第八識)中的法塵傳給意識(第六識)所產生的想(對法塵的認識)。《宇宙萬有本體論》雲:“以(由於)不了達,一法界(諸法實相)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此無明者,亦謂七識,亦稱末那。專計執我,分別之主,無明之本。往來六(第六識)(第八識),遞進傳出,障大光明,遮蔽本來。”

無論念佛持咒,觀心參禪,還是誦經禮佛,若要得力,都必須息滅浮念。永明大師雲:“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宗鏡錄》)

人們不是沉湎過去,就是盤算未來,總是在不斷地打妄想。這是無始劫來根深蒂固的習氣,猶如毒癮,是苦難的根源。現在這個社會,物質豐富,人們不再遭受饑寒交迫等實際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來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製不住、無休無止思前想後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經過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對現在與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遏製不住的痛苦回憶齧食著你的心,並且引發許多身體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遠不止於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嚴重、更可怕的它是令神識昏昧而墮入輪回的迷幻藥。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麽既然已明此理,為什麽狂心還是歇不下來呢?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輪回,就必須停服這迷幻藥——息滅浮念。浮念息滅了,自然就清醒過來,般若正智現前,臨終時就能夠正念分明,確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平時都是妄想紛飛,自己做不得主,臨終眾苦逼煎,怎麽能夠做到靈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要確保臨終往生極樂世界,平時息滅浮念的功夫至為重要。印光大師雲:“臨終欲不昏沉,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何能清白?”(《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複呂智明居士書》)

怎樣能夠息滅浮念,從妄想中脫離出來呢?妙法是:覺知!覺知是息滅浮念的利器:覺知時,即無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說明此刻失掉了覺知,應當立即提起。當覺知成片時,自然就處於覺知而又無想無念的狀態。《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

覺知既然與浮念不兩立,有覺知即無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覺知。那麽,為什麽有時候會覺得覺知與浮念同時並存呢?這是因為覺知不專注連貫,尚未連成片段,因而出現瞬間覺知和瞬間浮念交替進行的情形,就誤以為是二者並存。所以,做覺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覺知連成片段。覺知成了片段,在這些片段中自無浮念。平時,要盡可能多地做到:覺知而無浮念,從浮念的控製下解脫出來。

前行階段的核心是:通過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盡可能的不陷入頭腦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覺察到,並且脫離出來。在修持中,要隨時隨地把握住這一點,修持功夫的淺深亦以此來衡量。

 

問:既然浮念與覺知不兩立,那麽“念起即覺”是怎麽回事?

答:“念起即覺”的境界,是覺知力已經很強大,隨時處於覺知中。雖然偶有閃失而浮念生起(此時失掉覺知),但是很快就恢複覺知,而覺察到剛才的浮念。如果覺知力不強,常常要打一會兒妄想,甚至打一陣子妄想,才能夠覺察到。所以,“念起即覺”是覺知力強大的結果。在修學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覺”來培訓覺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見。同時,也可以通過妄想持續的時間短長來判斷自己覺知力的強弱。圭峰大師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禪源諸詮集都序》)

問:為什麽浮念會生起?

答:當末那識(意根)自發地攀緣阿賴耶識中之法塵而傳給第六識(意識)所生起的念頭,這就是浮念。(關於末那識、阿賴耶識和意識的論述,詳見本院修學園地中《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中之“識心的運作過程”一節。)末那識不能夠同時做兩件事。當它覺知時,就不能夠去攀緣法塵;當它攀緣法塵時,就一定失去了覺知。這就是“覺知即無浮念”的原理。就像一個人在作為警察去執法時,就不會去偷東西一樣;若是去偷東西,便沒有在執法。禪宗之看話禪,是通過看話頭來堵截意根(不讓意根攀緣法塵)而令妄想流注不行。憨山大師雲:“即如大慧,專教看話頭,下毒手,隻是要你死偷心耳。......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隻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夢遊集·示參禪切要》)

〔偷心〕指參禪時,對內外境產生虛妄分別的識情作用。此識情“能劫奪自家無上法財“,故稱為”偷心”。中峰大師雲:“何謂偷心?乃識情之異名也,能刦奪自家無上法財故。”(《中峰廣錄·山房夜話》)〔妄想流注〕妄想之生滅遷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

問:妄想是怎麽回事?

答:想有兩種: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說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聯翩。

識心緣慮塵境的過程是:受→想→行→識。“受”是六根(眼、耳、鼻、色、聲、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的領納。“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斷、綜合),其分析和判斷的依據則是由第七識(末那識)從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所取出的法塵。“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內心的造作,例如愛憎、好惡、取舍),以及向身、口下達行動指令等等,這就是造業。“識”,是將前麵受、想、行這三個環節的全部信息匯總,形成綜合的了別相——業識,經由第七識輸入第八識儲存起來,以備後用,這就是所謂的業種子,亦稱之為法塵,為末那識所緣。

〔業種子〕眾生所造之業存儲在阿賴耶識中,因其能生現行而開花結果,故名種子。業種子又稱業習氣,亦簡稱為種子、習氣,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潛在的影響乃至操控。

而妄想時,是意根(末那識)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業種子)引起“受”,於是便開始了識心的這個“受→想→行→識”循環。在人們不自覺的情形下,末那識不斷地遞進傳出,於是浮念聯翩,這就是打妄想。對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還會一邊工作,一邊打妄想。當妄想嚴重時,就會出現強迫性思維。也就是說,你要停止這個妄想你都辦不到,這是非常痛苦的。

問:那麽,怎樣來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夠繼續,是由於意根(末那識)不斷地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業種子),傳給意識(第六識)去想。所以,隻要意根(末那識)不再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由於沒有燃料供給,妄想之火也就息滅了。末那識的功能,除了攀緣法塵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覺知。而末那識每次隻能夠執行一個功能,當它覺知時,就不能夠去攀緣法塵;若是在攀緣法塵,便失去了覺知。這就是上麵所說的“浮念與覺知不兩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覺知。你自己可以來驗證這一原理:當你專注、連貫地覺知的那一刻,就不會有妄想。修行的要點,就是要讓覺知專注、連貫,而且持久。所謂:七識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識如果還繼續不斷地攀緣法塵,怎麽能夠證得法身呢?)《宇宙萬有本體論》雲:“以(由於)不了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此無明者,亦謂七識,亦稱末那,專計執我,分別之主,無明之本。往來六八(往來於第六識和第八識),遞進傳出,障大光明,遮蔽本來。”

〔往來六八〕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諸法實相。關於諸法實相(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覺知念佛是以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基礎,以達到念佛一心不亂。因此在前行中,通過修煉“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和“覺知心念”來培養覺知力。在紮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即可全力以赴地修覺知念佛,以達到持名一心不亂。

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是覺知念佛的基礎,有了這一堅實的基礎而精進念佛,就一定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礎打牢!

要打牢基礎,必須花大力氣,下苦功夫。練基本功,有時也許會感到單調、枯燥,其實這正是煉心修定的大好時機;而且功夫一深,苦盡甘來,別有一番樂趣。對此,李鳳山先生在其《練功秘笈》中寫道: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從基礎做起。練功夫更不用說,一定要從基礎功鍛煉起。紮馬步,練樁步,是我永難忘懷、既痛苦、又受益良多的功法。那時候,師父要求我們好好練“一字樁”(見下圖)。因為中國的武術一定要在樁步上下功夫。平時練拳,著重連續性,速度也較快;但是練樁步,卻是要擺角度、調姿勢,練耐力和功力。樁步要想擺到相當時間,不是靠體力,而是要靠定力。十幾歲的年紀,要談定力,委實難了一點。但是師父每次盯我們練功,常說:“再蹲下去一點,再蹲下去一點。”嚴格的調整我們的動作。有時蹲久了、蹲累了,就會生出一股悶氣,甚至轉生瞋怒之心;心生恨意,那可就更是蹲不下去了。後來我才發現,若我仍有瞋心,心就變得狹隘,是怎麽也練不下去的。我告訴自己,要信賴師父,師父這樣要求,一定有其道理,師父怎麽說,我就怎麽做。心態這麽一轉,說也奇怪,內心就踏實起來了。我自然可以蹲得更低、更久。我也發現,以前自己蹲馬步,在一開始時,身形太緊,因而呼吸大吸大喘,有時甚至會憋氣;現在心一定,不僅蹲得久,而且呼吸順暢。我也從中體會,心的作用真大。心可以讓自己提升,也可以讓自己墮落;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內心老是自我原諒、過於狹隘、或沒有自我期許的人,都蹲不久,隻有把心一專,不做他想,使心境進入無為狀態,才能氣定神閑。

 

 

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一章 覺知動作

 

一、練輔助功法

二、覺知連軸轉

三、進程及答疑

 

覺知的對象甚多,例如動作、感受、呼吸、景物、身體、心念,等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培養覺知力,截斷妄想。但其中以覺知動作最為容易——隻要不忘記即可,所以前行一開始,是以覺知動作來培養覺知力。

覺知動作,就是清楚地到覺知動作的進行和動作所引起的感受。例如行走時,覺知到腳的運行以及腳底與地麵接觸時的感受;洗臉時,覺知到手的動作、水的溫度、毛巾與臉接觸時的感受,等等。當然,也可以隻覺知動作的運行。覺知的要領是:製心一處,妄念不生。所以,自己覺得怎樣做最能夠達到這一要求,就這樣做。在覺知時,可以心中默念“覺知”來幫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覺知上。

覺知動作時要專注,無論做什麽,都要一心一意地做,不打妄想。例如穿衣吃飯時,若覺知動作而無妄想,即是覺的狀態;若一邊做一邊打妄想,即是迷(無明)的狀態——做的是同樣事,而“用心不同”,其後果天地懸殊。隻要不失覺知,搬柴運水皆是修行。

《回到當下》的作者在這本書中寫道:“我在印度時,住在一家聚會所二樓。一天當中,必須上下樓梯許多次,每一次我都會去探究每一步攀登的結構,膝蓋的運作和重量轉移的情形。這是個有趣的過程,我們必須對所有的活動都持有這種興致。洞察,探究一切事物,是如何發生的。”

 

要特別說明的是:

一、覺知時,不僅要覺知到所覺知的對象(所覺),而且要知道是在覺知(能覺)——不要陷入所覺知的對象。

二、所謂“專注”,不是死死地盯著所覺知的對象,而是說不要走神(失去注意力)以致妄念生起。

三、綜合上麵兩條,在覺知時,作一個輕鬆、自在而且冷靜的觀察者,觀察自己的動作。

一、練輔助功法

初學者應從修煉輔助功法入手。這有兩個好處:一、通過輔助功法的修煉來體悟覺知動作的要領,然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上。二、修行人經常在問:妄想紛飛怎麽辦?現在有了輔助功法這柄上方寶劍,若是妄想紛飛,就立即做輔助功法,妄想自息。這樣,令人煩擾的妄想,卻成了用功的陪練。

此輔助功法,是借用李鳳山先生的“平甩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功法,可以調和五髒六腑,活絡氣血,補氧排毒,並使周身關節變得靈活。

練功的要點是:無浮念,對每一動作都要了了分明地覺知到,以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

其方法是: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平舉,掌心朝下,與肩同高,手指頭伸直,麵帶微笑。開始時兩手向後甩,然後回至水平,這樣輕鬆自然地前後甩動。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前四下,是兩手向後時念口令。“五、六”是膝蓋蹲下、伸直(彈兩下):甩到第五下時,兩手向後,微微屈膝一蹲,念“五”;然後兩手向前,雙膝伸直,念“六”。動作要和緩、輕鬆,形成自然共振,不需要蹲得很低。收功時,兩手慢慢停下來,自然回到身體的兩邊,眼睛輕輕地閉上,把呼吸調勻,全身放鬆,然後眼睛慢慢睜開。(網上有平甩功的視頻,可以觀看,例如:《平甩功標準示範(視頻)》。)練完之後,慢慢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氣血循環、氣機穩定。

平甩功是很容易到達末梢的運動,十指連心,於是就能夠產生徹底的回流,淨化五髒六腑,百病自動調整。每天一次,三十分鍾,這對身心的好處極大。第一個十分鍾可以達到渾身的循環,第二個十分鍾開始進入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鍾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每天至少做一次平甩功,每次30分鍾。之所以作這樣硬性的規定,這一手部動作除了是修動中定,對培養覺知力十分有效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用: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做這些動作一點也不困難,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夠堅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問題出在哪裏呢?問題出在我們的習性:心靜不下來,定不下來,如野馬,如狡猿,如狂象。自己可以做個試驗:練功時,若心一煩躁,或者想到還有其他事要做,馬上就練不下去了。如果轉念一想:修行如救頭然,是頭等大事,想要做的事情難道真的30分鍾都不能等待?要是連這個練習都做不下去,我還修什麽行!馬上心就清涼安穩下來,能夠很好地練完。所以,心轉境即轉的奧妙就在這裏。如果真的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立刻做、要立刻考慮,那就停下來,做完、考慮完,然後再毫無牽掛地練功。

當然,對於整健反應較強者,可以減少練功時間,待身體正常之後,再逐漸恢複至每次30分鍾。若是身體不適宜站和蹲,坐著甩也可以,同樣有效果。

《禪秘要法經》雲:“一心精進,如救頭然(燃),心不放逸。”對修行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非常重要,因此先德們修種種苦行來磨煉自己,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

還有一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的練習:每天吃一頓覺知飯(對吃飯的每一個動作,了了分明而不東想西想)。告誡自己:要是連這個練習都做不下去,我還修什麽行!做得久了,心清涼安穩下來了,你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上天將把重大使命降臨到這樣的人身上時,一定要先危苦他的心誌,勞累他的筋骨,饑寒他的身體,使他備受窮困和危難,擾亂他所做的一切,使他挫折屢屢。用這些來使他的心靈受到磨煉砥礪而升華,使他的性格堅毅勇武而百折不撓,增加他原來所不具備的能力。(全文注釋詳見《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在內觀禪修中,常以覺知腹部的升降作為培訓覺知力的基本功,效果甚佳。對此,緬甸的馬哈希尊者作了精辟的開示:

“每次呼吸時,腹部就會上升及下降。應開始注意這個運動,用心觀察腹部。當你吸氣時會發覺腹部上升,呼出時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時,內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時,內心要注意‘下降’。如果這運動不明顯時,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變呼吸,不可故意減慢或加快呼吸的速度,也不可太用力呼吸。如果改變呼吸,會令你覺得疲倦。要自然地呼吸,並注意腹部上升和下降的運動。要用內心給予注意(或標記),而不是用口念。

(注:常見的呼吸主要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吸氣時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由於呼吸時,空氣直接進入肺部,故胸腔會因此而擴大,腹部保持平坦。這裏的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順呼吸法,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腹部上升),呼氣時輕輕收縮腹肌(腹部下降)。這種呼吸方法,比較胸式呼吸而言,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甚多。)

“在內觀禪修中,名稱及所說的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知道、去覺察。注意腹部的上升,須從運動的開始,一直到整個上升過程完畢,如同用眼睛看到一般。注意下降的運動也是如此。注意上升的運動時,要使覺知之心與上升的運動一致,運動及覺知要同步,就如丟一粒石頭正中目標一樣。下降的運動也如此。

“當注意腹部的運動時,心可能會到處遊蕩。這時內心注意說:‘遊蕩、遊蕩’。如此注意一兩次後,這遊蕩的心便會停止,此時我們便回到注意腹部升降的運動。如果發覺心到達某處時,就標記‘到達、到達’,然後又回到腹部的運動。如果想到遇見某人,就標記‘遇見、遇見’,然後又回到腹部的升降。如果想到某人並和他談話,就標記‘談話、談話’。

“總之,如有任何思想或回憶產生時,就須給予注意(或標記)。如果你想像,就對‘想像’給予標記。如果你思考,就給予‘思考’。如果你計畫,就給予‘計畫’。如果你察覺,就給予‘察覺’。如果你回憶,就給予‘回憶’。如果你感覺快樂,就給予‘快樂’。如果你感覺無聊,就給予‘無聊’。你感覺高興,就給予‘高興’。你感覺氣餒,就給予‘氣餒’。注意所有這些心識的活動,就稱作‘心念住’。......當它被給予注意時,它就消失。接著,我們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與下降。”(詳見《實用內觀練習》

二、覺知連軸轉

〔連軸轉〕比喻夜以繼日地工作。

對修行人來說,做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時所處的狀態。如果是處於覺知狀態,微細之事亦具重大意義;如果失去覺知,所做之事再重大,也不過是在種輪回因。

在日常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覺知每一個動作:穿衣吃飯要覺知,走路開門要覺知,打電話要覺知,在電腦前移動鼠標時要覺知,......。

為了迅速地培養覺知力,要保持二六時中覺知動作不間斷,千萬別一曝十寒。有動作時一定要覺知,無動作時就做輔助功法或者自編的小動作來覺知。其實,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公事,例如穿衣、吃飯、洗臉、刷牙、起身、坐下、開門、走路等等,都可以歸納成覺知動作的功法,饒有興味地做,養成不離覺知的習慣。語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們的修煉也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一舉一動,不離覺知。早晨一睜開眼就提醒自己:今天要保持覺知,事事覺知。例如,喝水、吃飯,是否每一口都覺知到了?坐下、起身,是否都覺知到了?走路時,是否每一步都覺知到了?先把這幾項做好,然後全麵展開。一定要把覺知動作的習慣培養起來,這一點至為重要。其實,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其關鍵是克服業障來轉變壞習慣,例如,將不斷打妄想的習慣轉變成不斷覺知的習慣。

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修煉時,但問耕耘,不問收獲,隻要覺知力培養起來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時時反省:我是否在覺知?主人公,惺惺著!

〔惺惺〕神誌清醒。對於修行人來說,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誌不清醒,因為自己沒有做得主。

要做到覺知連軸轉(不停歇):二六時中,覺知每一個動作,精進無懈。據說,有一隻蒼蠅飛來停在佛陀的臉上,佛陀用手輕輕揮去。接著,又做了一次揮手的動作。弟子奇怪地問道:“世尊,您第一次揮手是驅趕蒼蠅,第二次揮手是為了什麽?”佛陀答道:“第一次是無意識的動作,沒有覺知到,所以有覺知地做了第二次動作,改正過來。”佛陀的這一示現,是教導弟子:每一個動作都要了了覺知;沒有覺知的動作是無明,要立即改正過來。

其實,宗門諸多手段,也隻是要你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而以覺知動作來堵截,實在省力得多了,並且不論根性利鈍,人人都做得到。要知道,覺知動作而無想無念,就是在修動中定,切勿以淺易忽之。

《大念住經》中,佛言:“比丘在走路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無論何種姿勢,他都清楚了知。於是他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

 

那麽,如何培養覺知,隨時隨地保持覺知?如何將日常生活變成修行而樂在其中?《一行禪師文集》說道:

“或許你會問,在洗碗、裝幀書籍(裝幀書籍是一行禪師的日常工作,在書中他講了如何將這一工作變成修行),或在工廠、辦公室上班時,到底如何培養覺知?我想,你得自己去尋找答案。隻要盡己所能地讓內在的覺知之光保持明亮,終會發現適合自己的方式。”

“對禪師而言,洗碗時,神聖和世俗是可以同時並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時覺知手碰觸碗和水的曆程,是充滿神聖和新奇的經驗,但是關鍵點還是在於持續和專注於當下地洗。”

“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事要做:整理花園、燒飯洗衣、清洗碗筷、裝訂書籍、寫作。或許這些事比不上喝茶或到山坡上散步來得有趣,但如果帶著完全的覺知來做這些事,就會發現它們也相當令人愉悅。即使飽餐一頓後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樂事,我們所洗的每一個碗都是奇跡。”

“在覺照中的每個思惟、每個動作都是神聖的。在這片光明的領域中,神聖與世俗的疆界已泯除。我承認自己洗碗所費的時間較長,但我時時刻刻都活在當下,而且內心十分快樂。洗碗這件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換句話說,洗碗不僅是為了潔淨碗盤,也是為了洗碗而洗碗,讓自己在清洗碗盤時的每一刻都保持覺知。如果我不能以愉悅的心情來洗碗,隻想盡快將碗洗完,好去喝茶,那我同樣也無法盡情快樂地享用這杯茶。雖然一杯茶在手,心裏卻仍惦記著其他事,這樣一來,這杯茶的滋味和品茗的樂趣都消失殆盡,我的心永遠都懸念於‘未來’,絕不可能活在‘當下’”

記住:做什麽事情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所做的事情專注而且覺知。

 

問:覺知動作連軸轉,說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非常困難。怎麽辦?

答:這不奇怪,因為無始劫來已經養成不斷打妄想的習慣,所謂習已成性,成為本能,而覺知動作卻是嶄新的。要把根深蒂固的壞習慣(打妄想)轉變成嶄新的好習慣(覺知動作),非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不可。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婦人勸她丈夫念佛,而丈夫散漫懶惰、懈怠成性,總是做不到。妻子擔心他將來墮入地獄受苦,就對丈夫說道:“我在門上懸一小鈴,你出入門戶時,聽到鈴響,就立即念佛,可保你平安。”丈夫回答:“這有何難?我照辦即是。”此後,他每次出入門戶,聽見門鈴作響,就念幾句佛。他覺得這辦法不錯,省得妻子老是不斷督促他念佛。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後,果真墮入地獄。因他在世間惡業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因此鬼卒將他丟入鐵鍋中燙煮。碰巧,那鬼卒用叉戟戳他時,叉上銅鈴作響,丈夫以為是門鈴作響,隨口連聲念佛,因而得到超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用善巧的方法、規定,來幫助養成好習慣,就會容易得多。現在你要養成覺知動作的好習慣,可以給自己規定:一、起身和落座時要覺知到動作;二、走路(包括室內行走)時,要覺知到每一步的動作;三、吃飯時,要覺知到每一口咀嚼。到了晚上睡覺之前,就回顧今天做得怎麽樣?按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不好(2分)、很不好(1分)這五個等級來打分,並且記在本子上。每個星期日的晚上,對這周的七天作一小結,計算出平均分數,評估這一周做得怎麽樣,以及下一周應當怎樣來改進、提高,都詳細寫在本子上。依此,每月做一中結,每年做一總結。這個本子可以命名為《自知錄》。人之墮落而非提升,是苦於不能自知。現在有了《自知錄》,日日檢點,周周檢點,月月檢點,年年檢點,隻要認真執行,不患不能成功。東嶽大帝訓曰:“行善,(福)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福)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密移(禍福在暗中轉移),迷者罔覺(迷者不能夠察覺)。”對現在的修學而言,可寫成:覺知,(般若)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妄想,(般若)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生死密移(生與死在暗中轉移),迷者罔覺(迷者不能夠察覺)

以後,修學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覺知心念、覺知念佛時,都使用《自知錄》,就必定能夠成功。

借鑒先賢,再舉一例:宋朝的趙康靖先生,用瓶子和黑白豆來做心地功夫: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惡念,投一黑豆。起初,瓶中的豆子黑多於白,後來就逐漸白多於黑。久而久之,純白無黑。更進一步,達到心境兩忘,入不思念境,於是連瓶子和豆子,也都棄而不用了。

問:為了提醒自己隨時隨地覺知,我總是在默念“覺知”可以嗎?

答:可以。這是非常善巧的方法。

三、進程及答疑

做覺知動作的功夫,一般來說有如下進程:

一、開始時,覺知動作的同時仍有妄想。這是由於覺知力微弱,隻要堅持修煉輔助功法,不久就會改善。

二、專注的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稍有鬆懈,妄想即起。要比較努力才能夠回到“覺知動作即無妄想”的狀態。

三、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一旦忘了覺知,即陷入妄想中而不自知。過一陣子才會發現在打妄想。但是,隻要一回到覺知動作,妄想自息。

四、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一旦忘了覺知,即陷入妄想。但是已經能夠較快發現在打妄想。隻要一回到覺知動作,妄想自息。

五、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稍不留神,妄想即乘隙而入,但能夠及時發現。

六、功夫打成一片,妄想無隙可入。

 

前行的核心是培養覺知力,覺知力增強一分,就自在一分,所以要抓緊一切機會來培養覺知力。若是在以後的修煉中遇到困難,問題都是出在覺知力不夠,隻要把欠缺的覺知力補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問:什麽是妄想?什麽是正念?

答:嚴格說來,有想皆妄,因此,一切念想,都是妄想;無念,才是正念。但一般來說,妄想是指不必要、不應有的念想,例如,念佛時,佛號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參禪時,話頭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觀心時,觀當下一念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覺知動作時,覺知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

問:如果手足都在動,覺知哪裏?

答:開始時,選擇最方便的覺知點。例如,打太極拳時眼隨手走,就選擇眼睛盯著的那隻手。覺知功夫熟了,就可以覺知整體動作。

問:覺知動作時仍有妄想,怎麽辦?

答:這是初學者常有的現象,原因是覺知力不夠專注連貫,覺知與妄想相間而行,一瞬間在覺知,一瞬間在妄想,於是感覺是二者並行。辦法是:開始時,隻要知道自己是在覺知就對了。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覺知力自會愈來愈專注連貫。功夫到了,覺知連貫,即無妄念可插入。這時,隻要一覺知動作,妄念自息。這就像西方人來到中國,吃飯得用筷子。開始時自然笨拙不堪,但是隻要堅持一條:吃飯必須用筷子。用得久了,自然由生到熟,進而熟能生巧,巧能生妙。所以,做覺知動作的工夫不難,隻要給自己規定一條:動作時必須覺知。堅持下去,不患功夫不成就。

問:有時被妄想籠罩,根本無法覺知動作,這該怎麽辦?

答:如果是這樣,你就停下來,不要去覺知動作,而是心平氣和地看頭腦在想什麽。此操作的要點是:一、要看著它;二、對所想的內容不加評判(不參與)。這樣一來,妄想猶如燒天之火,過一會兒也就熄滅了。然後再去覺知動作。如果再出現妄想籠罩的情況,仍然如法炮製。而且,你看著“頭腦在想什麽”的這一段時間並沒有白費,因為你在培養覺知念頭的能力。這樣練下去,妄想籠罩的次數和持續時間都會急劇減少,覺知力逐漸強大。其實,你應當經常向內看看,觀看自己的思想、情緒、感受;隻是看著,不加評判。這對減少妄想和培養覺知力甚為有益。做得多了,自會悟出箇中妙處。

問:覺知動作時,心中有一個念頭:覺知。不知這樣對不對?

答:覺知動作時,心中有“覺知”這一念頭,是對的,這是正念。這個正念之外的念頭統統都是妄念。當你修到隻有“覺知”這唯一的念頭時,你就做到了萬念歸一。

問:什麽是食禪?

答:食禪就是把吃飯也作為禪修。其方法是:慢慢地吃,專注地吃,覺知地吃,每口飯要至少咀嚼三十下,覺知到每一口咀嚼。這不僅是在培養覺知力,去除妄想,享受寧靜,而且對消化吸收大有好處。

問:我念佛多年,已養成步行時心中默念佛號的習慣。現在修煉覺知動作,步行時可以默念佛號嗎?

答:可以。但是你要在念佛的同時,專注地覺知腳下的動作和感受。你會體會到,這樣邊走邊念,妄念會很少,甚至沒有。當覺知力強大了,你還會清清楚楚地覺知到念佛之念,妄念起來也看得見。這時,念佛就接近一心不亂了。

問:覺知連軸轉說來容易,隻要不忘記即可,但是我實行起來相當困難,問題出在哪裏?

答:問題出在習慣和業障。對於習慣,隻要革除漫不經心的舊習慣,而養成了了分明的新習慣即可。但是,如果阻礙是來自於業障,就要檢查是否嚴持五戒十善,並且要懺除業障。每天讀誦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並回向,這對消除業障是非常有效的。

要做到覺知連軸轉,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念佛人,其基本要求就是佛號不斷,所謂未得不亂,先令不斷。首先要求自己佛號不斷,也就是說隨時隨地都在念佛。在此前提下,念一句佛號,就覺知當下的動作,如果沒有動作,就覺知當下的景物,例如一個杯子,一張桌子,等等。如果你的覺知是專注而且連貫的,你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通常在念佛時總是夾雜著妄念,但是當你念一句佛號,同時就覺知動作,這時就不會有妄念生起。特別是當你把“即念即覺知”的方法練得比較深入,覺知專注而連貫(妄念就是在覺知不連貫的間隙處生起),就很容易做到沒有妄想地念佛。

第二章 覺知感受

感受,有心理上的感受和身體上的感受,而且二者常常緊密相連。情緒,例如滿意、快樂,貪愛、嫉妒、不滿、痛苦、怨恨、責怪、憂愁、沮喪、空虛、恐懼、焦慮、瞋恚等等,都會引起身、心的感受。

覺知感受,並且覺知到自己是否在執著這些感受(把它們當真了),進而了悟到感受的虛幻無常而不受它們的操控,這就是在修行,進而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大念住經》)。1

覺知感受,就是客觀地(以觀察者的身份)、不加評判地觀察了知這些感受。通過覺知感受,可以更確切地了知心念,並且能夠平息情緒和妄想,要對自己當下的感受清清楚楚。

不加評判地覺知身、心感受,不僅能夠釋放負麵情緒,不受它的傷害和操控,而且這正是拔除業種子的大好時機。所以,每當負麵情緒生起,就立即不加評判地覺知並觀察它所引起的身、心感受。這種練習做得愈多,就愈能夠及時逮住負麵情緒而不受其害,並使它們成為菩提道上的增上緣。當你憤怒(或者悲傷)時,如果你能夠以觀察者的身份不加評判地觀察它,憤怒(悲傷)雖未平息,但它卻不能夠操控你了。

除了及時覺知情緒所引起的感受而脫離它的操控外,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覺知動作所引起的感受,來截斷妄想並培養覺知力。例如,睡覺時,身體與床接觸的感受;坐著時,身體與椅凳接觸的感受;洗臉時,與毛巾、水接觸的感受;刷牙時,與牙刷接觸的感受;吃飯時、洗碗時、走路時,種種接觸的感受。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不打妄想;二、培養覺知力。若是在覺知感受時,還同時覺知引起感受的動作,這是奇妙而有趣的,效果更好,這就是在修行。推而廣之,一天當中,你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修行機會。

通過堅持不懈地訓練,一旦把覺知動作和覺知感受的技術掌握純熟,則正如禪宗祖師所言,著衣吃飯、搬柴運水,無一不是修行,這是修行生活化的要訣。

 

《大念住經》中,世尊開示道:

比丘們!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比丘們!在經曆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快樂的感受。”在經曆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痛苦的感受。”在經曆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不苦不樂的感受。”在他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在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當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

於是,他於內部就感受觀察感受,於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同時於內部、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因此,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

 

問:我常常被負麵情緒籠罩,怎麽辦?

答:負麵情緒是身心之大敵,它不僅使我們蒙受不必要的痛苦,而且會造成許多疾病。你回顧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發現一個事實:當你被負麵情緒籠罩時,你會事事處處都不順當;反之,當你心慈意悅時,你會事事處處都順當。所以,及時發現負麵情緒,並且及時地釋放、化解它,非常重要。

問:怎樣能夠釋放、化解負麵情緒?

答:不加評判地觀察它,覺知它所引起的感受,饒有興趣地看著它,直到這哭鬧不休的孩子露出笑臉。要注意的是:你必須具備一定的覺知力,才能夠有效地實施以上辦法。如果在實施上遇到困難,就要按照前一章“覺知動作”所講,通過覺知動作來進一步培養覺知力。

問:怎樣解除緊張和壓力?

答:你向內看:緊張和壓力從何而起?持續地看下去,你就會進入一個沒有緊張和壓力的狀態。然後,就安住這沒有緊張和壓力的狀態之中。時常這樣來解除緊張和壓力,他們就不會沉積下來為非作歹。

第三章 覺知呼吸

覺知呼吸是以前麵“覺知動作”和“覺知感受”為基礎。所以,前麵的功夫愈紮實,這一階段功夫就愈容易上手。如果覺知呼吸練起來很困難,就應回到前麵階段修煉,待到有足夠的覺知力時,才開始練覺知呼吸。後麵各階段也都是以它的前一階段為基礎,所以盈科而後進是最好最快的。

〔盈科後進〕泉水遇到坑窪,要充滿之後才繼續向前流。這是比喻學習應當打下堅實的基礎,步步走穩,不要急躁冒進。

覺知呼吸,比覺知動作來得細微,而且呼吸無時不在,隨時覺知呼吸對提升覺知力甚為有效,對身心亦十分有益。

由於目的不同,呼吸的觀法甚多,本章的覺知呼吸是為念佛一心不亂服務,故與其它觀法有所不同。下麵介紹三種方法,它們都是在靜止狀態時修煉,睜眼閉眼均可,姿勢不限,坐、臥、站立都可以,出入息皆用鼻孔。這三種方法,選取一種來練即可,不必都練。

 

第一種方法是覺知鼻端處的呼吸(簡稱觀息):自然呼吸,覺知時,不必去分辨氣息的出入、長短、輕重、緩急等等,隻要知道自己在覺知鼻端處的呼吸就好,一直保持這一狀態,身體要放鬆。其要訣是:眼觀鼻。“眼觀鼻”的意思是將眼部的神光內斂,返照鼻端處的呼吸。(注意:切勿將“眼觀鼻”誤會成用眼睛去看鼻尖。)觀息的功夫深了,神光就會留駐在鼻端,始終覺知著這裏的呼吸。

第二種方法是觀息數息法:舌抵上齶,腹式呼吸:深吸氣(入息),腹部逐漸外凸;慢呼氣(出息),腹部逐漸內凹,如是循環。要特別注意的是:呼吸一定要純乎自然,不可用力。日久功深,逐漸會細、深、長、慢。練功之前,先放鬆身心,安詳自在,調勻氣息,即可開始。出息時,默數六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請注意,這與傳統的數息法不同。傳統的數息法是第一個出息數一,第二個出息數二,如此等等;而本法是每一出息,就數六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入息時,要覺知到吸氣,出息時要覺知到所數的每一個數字,不要有雜念。雜念若起,說明覺知渙散或者完全失掉,要立即凜然一覺,抖擻精神重新開始。數息法功夫較深時,身心凝靜,意不樂數,這時就不再數息,而專注地覺知出入息(觀息)。修煉時,如果有境界出現,無論善惡好壞,當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不舍,不喜不憂,專注在覺知數數和覺知氣息上,即不受其害。

第三種方法是覺知腹部的起伏: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內凹,呼吸要自然。開始練習時,可以把手置於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待到功夫成熟,心漸凝聚,這時就可以把手拿開而能夠很好地覺知到腹部的起伏。

 

另外,在修學覺知呼吸時,《實用內觀練習》一書的方法值得借鑒,它是以覺知腹部的升降為核心來培養覺知力。由於這是借用內觀禪法的基礎練習部分,來訓練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因此在使用內觀書籍時,重點是閱讀基礎練習部分。

 

覺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其功用是:一、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二、煉心,將散亂的心定靜下來。心就像一頭野象,狂躁不安,破壞性極大,所以必須馴服,才能夠化害為益,為我們工作。覺知呼吸是在馴心,其奧妙難於講說,隻要練下去,功夫稍深即能悟到這是靜心息妄之妙法,所以古人喻之為斬魔劍。

覺知呼吸看似容易,其實頗難。原因是注意力隨時會被妄想牽離。所以,對治的辦法是:旋失旋收。也就是說,隻要一發現忘記了覺知呼吸,就馬上把心收回來,專注地覺知呼吸。功夫上手後,隻要是在覺知呼吸,即無妄念。功夫再深一些,妄念紛飛時,隻要專注地覺知呼吸,妄念即息,此乃“斬魔劍”盛名之由來。故雲:妄念紛起,觀息為錨。

〔旋失旋收〕心一走失,旋即(立即)收回來。

修煉的路子是:自己去發現、試驗、總結出一套能令覺知呼吸站得住、站得久、抗幹擾的方法。經常自問:為什麽忘記了覺知呼吸?是什麽使我陷入了這次妄想?俗話說,工夫不負有心人。隻要心誠、誌堅、吃得苦,堅持練下去,方法自會出來。

這一階段的修煉,每天至少座上覺知呼吸兩小時。打坐的姿勢雙盤、單盤、散盤(兩腿交叉)均可,也可以端坐在椅凳上,姿勢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亦不靠椅背)穩定持久為宜。以後在“覺知心念”和“覺知念佛”階段,座上修煉都必須保持每天至少兩小時,愈多愈好。

覺知呼吸這一功夫,除了座上練,座下也要多練,住(佇立)、坐、臥都要練(行和動時練覺知動作),睜眼練,閉眼練,見縫插針地練,練!練!練!

 

問:有的腹式呼吸資料介紹,在吸氣後屏息1秒,呼氣後亦屏息1秒。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嗎?

答:可以,但不要失掉覺知。

 

要特別指出的是: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這是非常簡捷而且有效的修行方法。世尊在《大念住經》中開示道:“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修成了隻有覺知和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詳見《大念住經注》

〔超越執著〕不起習性反應。

第四章 覺知當下

當下,就是此時此處。

臨在,全然地臨在,與當下合一。

不念過去,不思將來,活在當下。

失去當下,你會大大降低生活的質量。

 

覺知當下,就是覺知此時此處。(此處,即是眼耳所及之處。)其要點是:對周圍的一切,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而不起念想。

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長途跋涉,風塵仆仆地趕到舍衛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見佛陀在城內一家一家地托缽乞食,舉手投足都很優雅美妙,六根都已調禦攝護,安詳寧靜。婆希上前頂禮,請求佛陀為他說法,為他說無盡利益安樂之法。佛陀說現在正沿門托缽,不適合說法。但婆希再三請求,於是佛陀為他就地說法:“婆希!你應當這樣修習,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婆希!當你能夠做到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時,你就達到沒有執著掛礙了。你若沒有執著掛礙,那麽你就沒有過去世,也沒有未來世。你沒有過去和未來這兩世(而隻有當下),所有的憂悲惱苦就因此消散殆盡。”(原文見南傳佛教《自說經》)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而隻有當下〕經文雲:“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而沒有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念。其實,人們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和痛苦,都是由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想所生。

 

覺知而無想無念,稱為臨在。前麵說過,隻要覺知,即無浮念,這裏所說的“無想無念”,是說,不僅沒有浮念,而且也不主動起念想。

要隨時隨地保持臨在狀態。《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大乘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自性)離念。”(所謂覺,就是自性離念。)《傳心法要》雲:“當體便是,動念即乖。”“息念忘慮,佛自現前。”大安禪師雲:“阿爾(汝等)欲作佛,但(隻須)無如許多顛倒攀緣、妄想惡覺、垢欲不淨眾生之心,則汝便是初心正覺佛”(《景德傳燈錄》)

你可以通過覺知一朵花,一棵樹,一個瓶子,一把椅子,等等,來培訓自己看隻是看的能力;通過聆聽樂曲,周圍的談話聲,街上的車流聲,機電設備的噪音,等等,來培訓自己聽隻是聽的能力。要經常練習。久久行之,你就會體會到“製心一處,無所不辦”的妙處。

你也可以覺知身體或者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例如手指頭、足指頭、掌心、膝蓋、胳膊、肩頭,等等。進一步,你還可以覺知自性,覺知當下時刻。這都是在覺知當下而處於臨在。前麵三章(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以及下麵一章(覺知心念),也是在覺知當下,因而處於臨在。從內在來感受身體,也會使你處於臨在。

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每一件事都要有意識地做的習慣。切忌無意識地做!前麵講了一個例子,這裏再重複一下,因為太重要了。據說,有一隻蒼蠅飛來停在佛陀的臉上,佛陀用手輕輕揮去。接著,又做了一次揮手的動作。弟子奇怪地問道:“世尊,您第一次揮手是驅趕蒼蠅,第二次揮手是為了什麽?”佛陀答道:“第一次是無意識的動作,沒有覺知到,所以有覺知地做了第二次動作,改正過來。”佛陀的這一示現,是教導弟子:每一個動作都要有意識地做,了了覺知;無意識的動作是無明,要立即改正過來。

 

每當妄念生起,就立即把注意力轉向覺知當下而臨在。此刻就隻管自己是否處於臨在,而不要去管妄念怎麽樣。——這樣就可以瓦解、消融妄念。(其難易程度取決於自己臨在功夫之淺深。隻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妙不可言。)反之,若是去厭惡妄念,想驅除它,消滅它,這是把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反而會使妄念更加牢固、熾盛。

妄念是警鍾,當它敲響時,就要立刻提起覺知,回到當下:臨在,而且保持臨在。妄念也是陪練,隻要它來,就以臨在來瓦解它,消融它,臨在的功力就是這樣提升的。

 

問:我感受到臨在是非常容易而且有效的修法,給我解決了不少的實際問題,包括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和受苦,希望把臨在講說得更詳細一些。

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更好地理解臨在,體會臨在,運用臨在,你可以閱讀和觀看:《修煉當下的力量》《寧靜在說話》《如何無壓力的生活(視頻)》《Yes的驚人力量(視頻)》。在閱讀和觀看時,要注意一點:它們的著者(埃克哈特·托勒)認為“意識”是宇宙間無所不在的唯一本質,是宇宙間的最高主宰,而自我是意識的一部分或意識的化身,這與佛法相異,故稱“他山”。

問:如何覺知自性?

答:自性是內在的靈能。覺知自性,就是感受它,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對眾生而言,身體是自性的軀殼,住宅。《六祖壇經》雲:“色身是舍宅。”臨濟祖師雲:“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這是說色身如木偶,而操縱這個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訣》雲:“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二六時中,知饑知渴,知寒知熱,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其質頑而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師雲:“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隻汝目前曆曆孤明無形段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無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經》雲:“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令屍體起來行走、活動),以毗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為(所為)不絕。”這是說:色身如木頭人、屍體,因機關力而動。這個機關力,即是自性之生命力。所謂覺知自性,就是感受到體內這一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覺知自性,則浮念不起,就能夠輕鬆自然地做到無念,或者專念。覺知自性綿密不斷,就是隨時隨地都在覺知到、感受到體內自性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緣來即施,緣去即寂。無論做事,還是談話時,都要保持覺知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緣所操控)。《六祖壇經》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問:如何覺知當下時刻?

答:覺知當下時刻,就是深刻地意識當下時刻。當你深刻地意識到當下時刻的時候,就會處於一種不念過去、不思未來的凝然狀態。當然,你也可以去覺知當下本身,那個容納萬事萬物發生的空間。當你覺知這個空間的時候,也會處於一種不念過去、不思未來的凝然狀態。

坐在公園的長板凳上接受采訪時,埃克哈特·托勒說了一段頗富啟迪的話:“當你坐在這裏時,就隻是看著周遭發生的事情,不加任何的詮釋,就隻是與當下原本的情況同在。這樣,你大概就會知道坐在公園的長板凳上是什麽滋味。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的此時此刻——聲音、景象、人們、水聲、光影,容許它就是當下原本的樣子。而這就會帶來平靜,你不必老被卷入事件、念頭、情緒和反應中。你是那個更寬廣的空間,而這一切事情在裏麵發生。你是這一切事情背後的覺知,沒有那個覺知,這些都不會在這裏,空間中就隻有原子、分子。你是那個能夠讓整個世界存在的覺知,能夠明白的那個覺知,就是真正的你。不是籍由思惟概念,而是透過實際的了悟。後退一步,容許現象世界就是它當下的原貌,容許此時此刻就是它當下原本的情況。這會讓你更深入自己,然後你可能會發現背景中突如其來的平靜,就這樣發生了。然而你必須具有警覺性,你需要保持警覺,警覺當下原本的情況,警覺到你的感官、覺受,以及感受背後的那個能量——也就是覺知。要有警覺性。沒有警覺性的話,你就會漂進思維裏麵,開始想著下一件事情:明天我會發生什麽事情?做計劃有做計劃的地方,但不是在公園的長板凳上。這裏不是思考明天要怎樣的地方,因為你會錯失周遭這一切的美好和生命力(笑)。然後你感到冷,但你甚至用不著去想自己感受到的是‘冷’。對,它隻是一種覺受,你用不著稱它為‘冷’。就算是這樣也很好,沒有關係,生命中不再有受製約的反應——總在反抗,總在反對什麽,總想抓住一個什麽。”(《埃克哈特·托勒:當下的開悟(視頻)》

問:怎樣做“如鏡映物”的功夫?

答:覺知當前的境相,而無想無念。印光大師雲:“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幹?來不豫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了凡四訓序》,注解詳見《了凡四訓注釋·原序摘要》

問:我臨在時,意守丹田而性命雙修,可以嗎?

答:可以。如果臨在時意守夾脊,效果會更好。夾脊又名夾脊雙關,即心腧穴。意守夾脊的功效,詳見《逆轉衰老煉夾脊》一文。

〔心腧(shù)穴〕在第七胸椎兩側一寸半處(如下圖),是心氣出入的門戶。而心主神明,為五髒六腑之大主,故夾脊一穴,與五髒六腑相關,可見夾脊一穴非同一般。

 


 

第五章 覺知心念

精神內斂。

養成內視的習慣。

把握心的每個當下。

 

一、求其放心

二、知而勿隨

三、不離當念

 

覺知心念,就是了知自心。這裏的心,是六根接觸六塵所生起的念想。修行人必須時時了知自己的念想——興兵討賊,當知賊在何處。而且,觀心之重要,遠遠不僅於此。

達摩祖師《破相論》雲:“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雲:“此法(觀心)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又雲:“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如性,能所俱忘離諸見。”《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太虛大師在《大乘心地觀經講記》中說道:“(本經)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這是一個最可靠而實用的法門。”“本經盡管有十三品之多,‘觀心品’是特別而重要的。行者如能觀心,知心幻寂,就不迷執;執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長起來;智慧增長,就消滅煩惱,惑滅智生,於行者就有實用,完成斷德。”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染汙之義,謂能染汙人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六塵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緣之境。〔斷德〕一切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這是佛的三德之一。佛的三德是:智德、恩德和斷德。

 

覺知心念有三個環節:一、求其放心;二、知而勿隨;三、不離當念。其中,“知而勿隨”是承前啟後的中心環節。

一、求其放心

覺知當下,稱為心在,這是覺;陷入妄想,心就不在,這是迷。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譯文:有的人,雞狗丟失了,倒曉得去找回來;心丟失了,卻不曉得去找回來。做人的學問,沒有別的什麽,就是把那丟失了的心找回來罷了。)

〔學問之道〕這裏的“學問”不是指係統的知識,而是心性的涵養,做人的學問。

心在,就是心在覺知當下。把陷入頭腦世界(妄想)的心收回來,覺知當下(此時、此地、此事)——活在當下,這是覺知心念的第一步。一般人的心如野馬、如狂象、如狡猿,一點也管不住,總是在妄想中。把心收回來就是從頭腦世界(妄想)中脫離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謂“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反過來說,心若散亂,則無事可成。修行是修心,心若散亂,所做的功夫都是虛的,就像武林中所說的花架子。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念管起來。要隨時隨地照顧心念,若走失了,就要立即收回來,並且保持在當下。不斷地做收心功夫,旋失旋收。收心的方法很多,自己可以通過嚐試,找到最適合的方法。

這裏介紹一個方法,自省自問:“主人公,心在否?”立即就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是否走失,當你仔細看的時候,心就收回來了,就自答:“在。”這是饒有興味的修持。經常這樣做,功夫深了,心就定下來了,即便走失,隻要凜然一覺,就收回來了。

慧可(後來是禪宗二祖)見達摩祖師曰:“我心未安,乞師安心。”達摩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達摩曰:“與汝安心竟。”

這是達摩祖師所傳安心妙法:覓心。當念頭攪擾時,就仔細觀看念頭,看它究竟要想什麽,念頭即自然停息,心也就安住下來了,所謂“觀念念即住(停息)”。(這一安心妙法非常有效。如果現在還下不了手,或者很吃力,說明覺知力還不夠強大,可暫時放一下,待以後覺知力強大了再做。)

通過不斷地練習,有了初步的收心基礎以後,隻要一提醒自己:當下!於是,心就收回來了。

 

要經常觀察:心在,還是走失?如果心在當下,也就是說在此時、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即在;如果心打妄想,在想它時、它處、或者它事,就走失了,要馬上收回來,做到“穿衣就是穿衣,吃飯就是吃飯”,覺知當下。

“一心以鴻鵠將至”,這是打妄想的典型。《孟子·告子上》曰:“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譯文:弈秋是全國下棋的聖手。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誌,隻聽弈秋的教導別無它想;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裏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牠。這樣,雖然同一個老師在教,他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本來,我們的思想是為在這個形相世界生存服務的。所以,思想應當像自來水,要就打開,不要就關掉。也應當像臣仆,完全聽令於君主,不得擅自主張。但是,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思想專橫跋扈,為所欲為,它控製了你,而且光開不停,浮想聯翩,妄念紛飛。修行就是要主人公重掌大權,令思想聽從於你。《佛遺教經》中,佛言:“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跳躑,難可禁製。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製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心在,就是心在此時、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而無攀緣妄想。“心在”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心處於工作的狀態,一個是心處於靜止的狀態。如果生活或者業務需要心工作時,心就處於工作狀態,這時應當專心致誌地思惟;當不需要心工作時,心就應當處於靜止狀態,無念無想,切不可浮想聯翩。所以,做心在功夫,應當從這兩方麵來做。

那麽,心工作時,怎樣能夠專心致誌?心靜止時,又怎樣能夠無想無念?因為本書都是對修行而言,因此,側重於心怎樣能夠無想無念。《佛藏經》雲:“諸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傳心法要》雲:“息念忘慮,佛自現前。”至於念佛、觀心或參禪時,怎樣做到專心致誌的心在,在有關章節中,有詳細的論述。

 

心要做到無想無念,有許多方法,這裏著重介紹覺知當下法。當你專注地覺知到當下(深刻地意識到當下時刻),心就處於無想無念的狀態。因為浮念都是思前想後,與當下不相幹,是要把你拖離當下。因此,在這一節要專門刻苦地練覺知當下(心在)。做到念念不間地覺知當下,直到動靜打成一片,保持靈台清明。清者,無念也;明者,覺知也。

〔靈台〕指心、心靈。

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你所能擁有的全部,就是當下一刻,而且這一刻的質量切實地影響著你的未來。所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當下一刻——心在,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麽禪宗祖師總是教人活在當下。

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至為重要。做心在功夫時,要專注地心在,連貫地心在,持久地心在。總而言之,專注、連貫、持久地心在!

問:我專注地覺知當下,可是仍然妄想不斷,怎麽辦?

答:這說明你的覺知力還不夠強大,應加強前麵階段覺知動作、覺知感受和覺知呼吸的修煉,把基礎打牢了,才開始“覺知心念”的修煉。

 

所謂“心在”,就是心專注於所視、所聽、或所作之上而無它想。這是“著衣吃飯亦修行”之要訣。把握住了這個要訣,時時處處皆可修行。這樣一來,不僅有充裕的修行時間,工作修行兩不誤,而且功夫不間斷,易於成就。

功夫深了,你會發現“心在”是非常美妙而有情趣的,這是禪的境界。要隨時檢查:心在否?你一檢查,心就定下來了。要在空閑中練,在做事中練,在等待中練,在煩躁不安中練。

有學人問趙州禪師:明心見性之人該當如何?趙州禪師回答說:正好大修行。學人道:不知您這樣境界的大師是否也還修行?趙州禪師說:我就是穿衣吃飯。學人道:穿衣吃飯乃尋常事,難道這也是修行?趙州禪師說:若不是修行,那你說我每天在幹什麽?(原文:“問:了事的人如何?師雲:正大修行。學雲:未審和尚還修行也無?師雲:著衣吃飯。學雲:著衣吃飯尋常事,未審修行也無?師雲:你且道我每日做什麽?”(《趙州禪師語錄》))

憨山大師雲:“有問者雲:‘古人饑時吃飯,困時打眠,便是道。今人饑時吃飯,困來打眠,為什麽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飯隻吃飯,打眠隻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飯不吃飯,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亂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來,足下日用,隻將眉毛剔起,叱吒一聲,隻教神驚鬼怕,天魔膽碎,陰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靜靜悄悄,寸絲不掛,赤力力,淨裸裸。將此一段家風,要讀書便讀書,不讀則拈向一邊,不許掛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邊,不許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飯,就吃茶吃飯,要打眠,便打眠;要痾矢放尿,便痾矢放尿;撞著便了,更不許過後思量。如遊魂鬼子一般,幹幹淨淨,潔潔白白,亦不許坐在幹淨潔白裏(不要失掉覺照而落於無記)。如此單刀直入,一念向前,則讀書親見古人,作文也隻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無前後。涵畜時,便是吐露時;吐露時,便是涵畜時。如此不為動靜明暗所轉,不為種種伎倆所移。”(《夢遊集·示黃惟恒》)

 

問:我做收心功夫時,心收回來了,但是守不住,馬上又跑了,而且眼睜睜地看著它跑,束手無策。怎麽辦?

答:心收回來了,就要以覺知將它拴住,通常稱之為守心。例如,專心致誌地做一件事情(特別是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這是最好的練習對象),心不旁騖,了了分明;或者覺知動作,覺知呼吸;或者覺知一花、一木、一物而不起念想——如鏡映物,係心一處。所以,守心的關鍵是:覺知到而不起念想。收心和守心的功夫是以前麵培養覺知力的修煉為基礎,若收心時,發現覺知力不夠強大,收不回來(陷入妄想世界而不能自拔),或者收回來卻守不住,就要加強前麵三段(覺知動作、覺知感受和覺知呼吸)的修煉。

問:我常常躺在床上妄念紛飛,怎麽辦?

答:如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立即覺知呼吸,或者覺知動作、覺知感受,例如可以拈指。拈指的方法是:以拇指緩慢地反複搓拈(撫摸)中指、食指,專注地覺知每一動作以及指間接觸的感受,心隨指走。這一功法熟了,身心很容易進入安詳寧靜而又覺知的狀態。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是持續地打妄想,這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是迷,是在做輪回夢。這時就要立即凜然一覺將心收回來,專注於所做的事上;或者覺知呼吸、或者動作、感受;或者覺知當下:與周遭的一切同處當下而不起念想,境不擾心,心不緣境。經常這樣做,就能夠摸索出一整套方法,使自己處於覺的狀態,安住當下。

二、知而勿隨

覺知心念的方法是:觀自心念,而不加評判。“不加評判”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會妄上生妄。其要點是:知而勿隨。《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妄念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妄念若息),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

〔知而勿隨〕不加評判地看著念頭,於念無念。〔心源〕心為萬法之源,故曰心源。〔萬德斯具〕萬德乃具。斯:乃。例句:有備斯可以無患。

 

當你覺知心念,觀察思想時,你就體驗到主人公的存在,是主人公在覺知心念,觀察思想。這個主人公才是你,而思想並不是你。念頭生起,你跟著它跑,它就控製了你,甚至還以為它就是你。如果念頭生起,你不跟著跑,而是知而勿隨,你就做主了。這就是自在——自主地存在。無始劫來,眾生迷惑顛倒,就是跟著念頭跑,起惑造業而生死輪回不斷。現在要了生死出輪回,當務之急就是脫離頭腦的操控,做一個自在者。

觀心的要點是:看當下一念。妄念起時,仔細一看,它就消失了;一會兒又起,又仔細一看,它又消失了;妄念若不起,就隻看著。這樣繼續,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此時是觀而無念,無念而觀。《起信論》雲:“若有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智故。”無念狀態甚佳,而且深廣無盡,但不要去追求、執著。有念時,知而勿隨;無念時,仍然保持覺知——寂而照,照而寂。所謂“有念觀念,無念觀空”,向一念起處看去,念頭若起,就要立即看見。觀心功夫不斷深入地做下去,伏煩惱,除習氣,離憂苦,得一心不亂,這是自然而然的事。達摩祖師雲:“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破相論》)

如果看當下一念功夫成熟了,觀心時,回光返照:看下一念是什麽(下念雲何)?或者:有無念起?也是非常有效的息妄方法。

 

要經常觀察(覺知)心念,這是非常有益而且有趣的。一般說來,這有三種情形:一、觀察是專注而連貫的,這時就隻有正念(覺知之念)而無妄念。二、觀察,卻不連貫,因而正念和妄念交替而行。這時,要仔細地觀察前念和後念之間的邏輯關係,這不僅有趣,還能夠更好地了解這個所謂的“自己”,並且有助於過渡到第一種情形。三、失掉觀察,完全陷入妄想,隻有妄念而無正念。第一種情形,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第二種情形,一定要在監控下進行;第三種情形,是要完全杜絕的。

覺知心念是息妄、去執、破惑的利器,古人喻之為照妖鏡。同樣地,這一功夫除了座上練,座下也要多練,行住坐臥都要練,睜眼練,閉眼練,見縫插針地練,練!練!練!養成隨時隨地觀心的習慣,進而習慣成自然。

 

問:觀心時看不見念頭,怎麽辦?

答:開始時,會有這樣的情形,不用著急,隻要知道在專注地觀心就好。若是注意力失掉了,就要立即收回來,旋失旋收。務必培養起專注、連貫、持久觀心的能力和習慣。進一步,就要做到:妄念若起,知而勿隨。

問:觀心時頭容易暈,怎麽辦?

答:對此,南懷瑾先生說道:“純正的般若觀心法門,觀自我心意識的生生滅滅,本無所謂在何處起觀的問題,婆婆媽媽,多此一舉!心並不在內外中間。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觀法,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頭部,引起高血壓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輕輕在心頭作觀的方便;又怕你們不懂心頭部分,特別說明在心窩子這裏,兩個乳頭中間,肋骨銜接凹下之處(通常稱為黃庭、心輪、心頭,亦是膻中穴的位置)。就在這裏自然起觀。”(《定慧初修》)

問:有時妄想盤旋不去,怎麽辦?

答:你就靜下心來,細細地觀察那個思考者,不加任何評判地觀察它,看它要想什麽。當你這樣觀察時,妄想的力量就急劇地減弱了,終會停息。一會兒再起,你又如是觀察,直到停息。這就是“觀念念即住(停息)”,是止息妄想的好方法。當你收心功夫和觀妄功夫入手了,一些有創意的方法會自動浮現,你就采用“實施,總結,改進(擬訂新方案);再實施,再總結,再改進(擬訂新方案)”不斷深入的循環。久而久之,你會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全天候方法。

要經常好奇而且饒有興趣地仔細觀察那個思考者在想什麽,做到知而不隨。這樣做,既在息妄,又在培養覺知力,一舉兩得。在覺知念佛的整個修學過程中,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極其重要,覺知力強大了,甚麽都好辦。所以要盡量地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來增強覺知力,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辦法。

問:是誰在觀察那個思考者?

答:是主人公在觀察。迷昧時,是思考者在做主;覺醒時,是主人公在做主。解脫之道的核心就是要主人公做主。

問:“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是什麽意思?

答:這是倓虛大師在其自傳《影塵回憶錄》中所講的一段禪修經曆:“最初坐的時候,妄想直起,像海裏的波浪一樣,前浪逐後浪,後浪逐前浪的不斷,抑製也抑製不住,心裏很著急。後來我不抑製它,反而用觀照力來觀它,觀看妄想究竟從何處起,這樣一觀,妄想就沒了,沒了又起,起來再觀。時間長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裏也很恬靜很自然了。”

“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覺得剛盤上腿子不久就開靜了,後來經鄰單的告訴我,一支大板香,早已坐過了。在這一支香裏,雖覺得時間沒多大工夫,可是覺得身心很恬適,很如法,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受用,無形之中,從性地裏流露出來兩句話,就是:‘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最初我對這兩句話,並不敢認為就是對,後來去問諦老(諦閑大師),諦老給印可了。”

“觀念念即住”是說:當妄念不斷生起時,專注地觀察它,它就止住了。“覺妄妄皆真”是說:妄心和真心是心的兩種狀態,當覺照這個妄想之心(妄心),它就轉變成了無念的真心。

倓虛大師說道:“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妄念時,用能觀智去觀,這妄念就住了(這個妄念就止住了);同時覺照這妄心就是真心,並沒離開妄心,另有個真心。”

三、不離當念

不離當念,就是行住坐臥,不離覺知當下一念,做到念起即覺(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見)。妄念若起,立即嗬斥一聲(例如:錯!),將其斬斷,勿令相續;妄念不起,就這樣看著。也可以,妄念若起,即凜然一覺,覺之即無。還可以,妄念若起,就看它要想什麽,妄念自息。總而言之,斬斷妄想的具體方法甚多,各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采用。但是,務必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直至一念不生。

不離當念,就是隨時隨地覺知當念。覺知當念,入無念境,即是離相;這是在起心動念處,做離相工夫。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浩浩境風中,自己作得了主。

〔離相〕就是不著相——知相是幻,不為相迷,不為相轉。《金剛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不離當念的功夫極其重要,這是參禪、念佛的基本功。如果妄念生起都看不見,被妄念籠罩,雲何參禪?雲何念佛得一心不亂?所以,這一功夫,座上要練,座下也要練,行住坐臥練,二六時中都在練,練得紮紮實實的。

這一階段的修學,實際上是上一節中“知而勿隨”的繼續和深化。要由“知而勿隨”,進一步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直至一念不生,動靜打成一片。

到了這一階段,若是覺知專注、連貫,則妄念不生;稍有閃失,妄念即起。所以要始終保持覺知,在“念起即覺”上做功夫,妄念一起,立即覺知,不令相續。要隨時檢查是否陷入頭腦世界(打妄想),如果是,就說明失去了覺知,要立刻提起來。覺知一提,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妄念無蹤無影,習氣的堅冰也在融化。到了這個地步,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失覺知上。久久純熟,入一念不生之境。以此基礎來念佛,必能一心不亂,並且進而可修念佛三昧。

 

不離當念的功夫要分兩個方麵來做,一是加強自身的覺知力,一是削弱塵境對自己的牽纏力。削弱塵境牽纏力的功夫,是在日常起心動念處,通過看破、放下來做。《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維摩詰所說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能夠明鑒萬法,而心不為這些幻象所動。)關於這方麵的內容,在“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淨修院的“般若破妄”階段的教材(《金剛經精解》、《心經精解》、《六祖壇經精解》和《佛藏經選注》)中,都有詳細的論述。要經常觀察是什麽把你牽離當下而陷入妄想?一定要把牽離當下的事件和原因找出來,對症下藥,重者先治。特別是在關鍵時刻,要能夠忍,然後能夠化。

〔第一義〕至高無上的義理,即諸法實相。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憍陳如品》)

念佛人看待和處理塵事的原則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排除一切幹擾,達到一心不亂。關於這方麵的道理,在本書的最後兩章(“厭離娑婆”、“臨終正念”)以及“如說修行”的“極樂為歸”階段的教材(《阿彌陀經要解注》、《念佛論》、《禪淨要旨》和《念佛三昧摸象記精解》)中,都有詳細的論述。蓮池大師雲:“七十古稀,百年能幾(七十古來稀,百歲能幾人)?今此暮景,正宜開放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但以一聲阿彌陀佛,消遣光陰,但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後當生西方,何幸如之!發大歡喜,莫生煩惱。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撥轉心頭,這一聲佛,急急提念,卻回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奈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樂、大解脫法門也。”(《雲棲法匯》)

總的來說,當塵境牽纏時,就是對信願是否真切的考驗,每一次考驗,都是生與死的搏鬥,要做到理明事透(事上要透得過),以極大的毅力和忍力從牽纏中解脫出來。通得過一次考驗,就向極樂世界邁進了一程。

 

不離當念也是明心見性的基礎。覺知當念不斷,保持無念(一念不生),動靜打成一片,然後在無念中看取本來麵目。憨山大師雲:“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隻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夢遊集·示參禪切要》)

憨山大師又雲:“即今現在無明夢中,如何能得消舊業?須是以智慧光照破無明,的信自心本來清淨,不被妄想顛倒所使,則諸業無因,以(因為)妄想乃諸業之因也。此何以故?由無始來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種種業。業習內積八識(阿賴耶識)田中,以無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惡種發現(生發出)業芽,是為罪根,一切惡業從此而生。今欲舊業消除,先要發起大智慧光,照破無明,不許妄想萌芽,潛滋暗長。若能於妄想起處一念斬斷,則舊積業根當下消除。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他轉矣。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此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無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謂智慧能消除也。若(你)晝夜不舍,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若常觀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積業可寄耶?……要以覺照為行本也。……非智慧光,又何以破癡暗耶?但須覺照不昧,智光現前,便是了業障、出生死之時節也。”(《夢遊集·示董智光》)

憨山大師又雲:“所言修者,隻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妄想和習氣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如今做工夫,先要剗(同“鏟”)去知解,的的隻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幹幹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duō,嗬叱),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切不可去壓製念頭),則隨他使作(否則會跟著它轉),如水上葫蘆(這個按下去,那個又浮上來)。隻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下篇 念佛

佛號一舉,妄念全消,其為樂也,莫能喻焉。

 

我們的每一個念頭,不是在修淨業,即是在造輪回業。正念是心轉業,妄念是業縛心。所以,要珍惜每一個念頭,唯佛是念,念念相續。經常檢點一下:這是在修淨業,還是在造輪回業?是心在轉業,還是業在縛心?如果沒有在念佛,就要立刻反省:為什麽沒有念?馬上提起佛號。心不外緣,將一句佛號當作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斷。

覺知而無妄念的狀態,稱為明覺。念佛的要旨,就是令明覺站得住,站得久,連成片,抗幹擾,生活在明覺中。所謂“無妄念”,是說:要麽正念(念佛之念),要麽無念而不昏沉。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淨修八要”雲: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心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四重戒〕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殺盜淫妄是性罪,其性是惡,不待佛製,犯之則得罪報也。

 

慈雲懺主雲:“念佛者,有六勝益:一、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二、惡鬼毒藥,皆不能害,三災八難,鹹悉消除;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脫;四、氣力充滿,無諸橫病;五、睡夢吉祥,見佛色像,無有非人,奪其精氣;六、現為一切禮敬,臨終三聖接引。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為預備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幹事,必先覓下安處,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下處者,預修淨業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也。有投宿地者,生蓮華中不遭障難也。人若依此用心,臨終定得往生。”(《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

〔慈雲懺主〕宋朝遵式法師,號慈雲,製定往生淨土懺儀、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金光明懺法等,因而後世稱為“慈雲懺主”。〔非人〕指天龍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不虞〕意料不到。〔預備不虞法〕預備突然死亡(不虞)之法。這裏的不虞是指突然死亡。由於預修淨業,故生蓮華中不遭障難也。

第一章 修學綱領

《佛說阿彌陀經》,乃世尊不問自說之心要,各方佛讚之深經,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極圓頓之指歸。經中,世尊專門開示了如何確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願持名,一心不亂。從而立定了淨土宗之修學綱領

《佛說阿彌陀經》中,世尊說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淨宗第九祖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雲:“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和願必須在精進念佛上體現出來,方可為真信切願。將蕅益大師開示的“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與“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兩句連貫起來看,其具體意思是:非一心不亂之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所以真信切願的落腳點和具體表現,是在一心不亂之持名妙行上。

淨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雲:“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學者可不勉哉!”(《徹悟大師法語》)

在阿彌陀經之玄奘大師譯本《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中,佛言:“舍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係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舍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又,舍利子!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淨佛土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真信、切願、實行。信願行如三足之鼎立,缺一不可。信是眼目,願是動力,行是實施,是信願的具體落實。《徑中徑又徑》雲:“信既篤矣,願既堅矣。無實行以自勵,則信為徒信,願為徒願。空言無補,何能幸獲?凡事必有苦行,方可成就,況出世之大乎!”故我淨宗學人,當以一心不亂之實行,證其真信,滿其切願。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為“有唯心淨土,方生西方淨土;由念佛之淨心,感生西方之淨土”——這是念佛往生之原理。

印光大師雲:“有唯心淨土,方生西方淨土。若自心不淨,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淨心,感生西方之淨土。”(《印光法師文鈔·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

〔唯心淨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其正報(身心)和依報(環境),之所以有勝劣、淨穢之不同,都是由心所感變。心淨則感變勝淨之正報和依報;心穢則感變劣穢之正報和依報。故經雲“心淨則土淨”,這就是所說的“唯心淨土”。因此,修學淨土法門的核心是淨心,心淨則與淨土相應;反之,則與穢土相應。〔正報、依報〕正報,指眾生的身心,這是過去的業因而召感得來的果報正體,故名正報。依報,身心(正報)依之而住的環境,這也是過去的業因而召感得來的果報,如國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等。

 

關於臨終十念相續之所以往生,印光大師解釋道:“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陳薪儒居士書》)

這一段的原文是:“《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原注: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

印光大師又雲:“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印光法師文鈔·與陳錫周居士書》)

蓮池大師雲:“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竟生彼國。”(《阿彌陀經疏鈔》)請特別注意:“內凝正念,外感佛迎。”

所以,覺知念佛的修學綱領是:信願持名,一心不亂。

 

問:何謂一心不亂?

答:將阿彌陀經的兩種譯本對照,羅什大師譯本:“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玄奘大師譯本:“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係念不亂。”即知一心不亂就是係念不亂。由此可知,鳩摩羅什大師當初譯成“一心不亂”,其意思是:一心一意地念佛,不為煩惱所亂,曆曆分明,不昏不散。

問:上文“曆曆分明”,是否是說佛號要念得清清楚楚?

答:不是這個意思。“曆曆分明”是說:所念的佛號要在心中曆曆分明(每一句佛號在心中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張光緯雲:“吾向來念佛,亦隻囫圇念過。今始知須字字從心裏出,還須字字入心裏去。當念佛時,先要閉目端坐,凝神定慮,不可有一毫雜亂心、躁競心、昏惰心。開口出聲,務令聲從心發,心借口傳,息調聲和,不徐不疾,字字分明,句句相續。分之則一字可作一句,貫之則百千句直如一句。綿綿密密,自一聲以至千萬聲,自一刻以至十二時,無斷無續,不缺不漏。久之純熟,華開見佛,到時自驗,決不賺人。......願以此告諸念佛人。須知心念,莫但口念。入此門時,去佛不遠。”(《淨土剩言》)

問:上文“不昏不散”是什麽意思?

答:“不昏不散”的意思是:不昏沉、不散亂。這是說:妄念若起,知而勿隨,不為妄念所亂。所以,念佛一心不亂不是說一個妄念都不起,而是說不被妄念瞞昧(不昏),不讓妄念相續成想(不散)。總的來說,不為妄念所亂。當然,這隻是一心不亂最初步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努力,就會達到念念無妄念,佛號純然一片的境界。

問:什麽是事一心和理一心?

答:事一心和理一心的全稱是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以上所說的一心不亂,即事一心不亂,是通過持名念佛來達到。理一心不亂是默契無生,洞明自性,這是通過修念佛三昧來達到。蕅益大師雲:“事一心者,曆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無生,洞明自性是也。”(《靈峰宗論·梵室偶談》)

〔無生〕不生不滅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

問: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在七日之中,真的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嗎?

答: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乃例舉之詞,省略的說法。詳細的說法,例如世尊在《大念住經》中所說:“比丘們!任何人,依這個方式正確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兩種果報中的一種:現生得最上智慧(證阿羅漢果),或者如果五蘊仍然存在,則得不還果(證阿那含果)。比丘們!不用說七年......比丘們!不用說六年......比丘們!不用說一年......比丘們!不用說七個月......比丘們!不用說一個月......比丘們!不用說半個月,如果有人依這個方式正確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兩種果位中的一種:現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蘊仍然存在,則得不還果。”

〔四果〕修四聖諦有四種果位: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初果須陀洹,漢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漢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漢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四果阿羅漢,漢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最高果位。〔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眾生所居住的世界。

至於“七日之中,能否達到一心不亂”之問,回答是:念佛一心不亂比較證得阿羅漢果(已斷見惑和思惑)或者阿那含果(已斷欲界最後第九品殘餘思惑)來說,實在容易得太多太多,所以確實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在七日之中達到念佛一心不亂。例如,原先已伏煩惱的行人,一旦聞說淨土法門之殊勝,因而真信切願持名念佛,即可在七日之內念佛一心不亂。對於未伏煩惱者,時間就會長些,具體要多久,取決於各人的基礎和修學進度。總的來說,隻要方法正確(例如,按照《覺知念佛》來修),加上精進不懈的刻苦努力,任何人在七年之內,都能夠達到念佛一心不亂。你可能要問:何以證明?回答是:隻要腳踏實地地做,你就是證明。

要特別注意的是:私和欲最為攪心,它們是修持一心不亂的攔路虎,因此要去私離欲。務必時時警醒,不被私、欲所操控,否則功夫難成。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課程的第一階段“斷惡行善”和第二階段“持戒為本”之修學重點就是:“去私離欲,三業清淨”——這是覺知念佛的基礎。(讀者如果沒有修學這兩個階段的課程,宜及時補上。)同時,要熟練地掌握修心三要(收心、守心和定心),經常練此基本功。

〔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三業清淨〕身業清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清淨:不貪、不嗔、不癡。〔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將已失之心收回來。守心,將收回來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將失未失之際,將它定住不動,喻如懸崖勒馬。

在修煉中要苦練、巧練。苦練是不畏勞苦地攀登,巧練是善於尋路。隻要將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煉一心不亂上,有創意的方法就會應運而生,要及時捕捉到。然後按“實施,總結,改進(擬訂新方案);再實施,再總結,再改進(擬訂新方案)”這一優化循環,不斷地深入提高,形成一套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要時時檢點自己:是否全力以赴?是否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煉一心不亂上?是否隨時都在琢磨、在總結、在嚐試、在堅持?這就像鑽木取火一樣,第一、方法要正確,第二、要堅持不懈地鑽。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方法雖然正確,如果時鑽時停,也永遠鑽不出火。所以,念佛人須當真信切願,精進不懈。雖然一生勤苦,須臾間爾,一旦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無量,快樂無極,成佛度眾生,滿菩提大願。

問: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為什麽還說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答:出離生死輪回的途徑有兩類:通途法門和淨土法門。通途法門必須要斷盡見思煩惱,才能夠出離生死輪回,這是極其困難的。而淨土法門隻須達到念佛一心不亂(用佛號伏住煩惱),臨終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出離生死輪回,這比斷見思煩惱容易得太多太多。而且,隻要方法正確,通過刻苦努力,念佛一心不亂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故雲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第二章 淨業三福

《佛說阿彌陀經》中,佛言:“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西方極樂世界)。”《觀無量壽佛經》中,佛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因此,念佛人必須遵修淨業三福,以具備多善根福德之因緣,這是淨宗修學之基礎。

〔善根〕即身、口、意三業之善,因其能生妙果,故謂之善根。〔十善〕十種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搬弄是非)、不惡口(不譏刺惡聲)、不綺語(不說無義語)、不貪、不瞋、不癡(不違背道理)。〔三歸〕即三歸依(三皈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是歸依三寶,諸佛是佛寶,正法是法寶,賢聖僧是僧寶。〔發菩提心〕發上求佛道(成佛)下化眾生的大心。

“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淨修院的課程,就是根據淨業三福和一心不亂的構架來編排的:

第一階段“斷惡行善”,修學的課程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王鳳儀嘉言錄》和《感應篇》,修學的核心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階段“持戒為本”,修學的課程是《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十善業道經》和《大念住經》,修學的核心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階段“般若破妄”,修學的課程是《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佛藏經》和《真心直說》,修學的核心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第四階段“極樂為歸”,修學的課程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念佛論》、《禪淨要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念佛三昧摸象記》,修學的核心是“信願持名,一心不亂”

這些課程的修學,既集聚往生淨土的資糧,又清除前進道路上的障難,是“覺知念佛”的基礎,一定要紮紮實實地學好。淨罪集資(淨除罪障,集聚資糧),是淨宗修學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要切實地做功夫,做到知行合一。

〔資糧〕資是資財,糧是糧食,修道亦如遠行,要有資糧以助其身,才能到達目的地。信願行,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常稱為淨土三資糧。

第三章 如說修行

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中,世尊開示道:“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是一切諸佛攝受之法門,而且世尊在本經中具體明確地開示了如何修持這一法門。

世尊在講了“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係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舍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就立即說道:“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淨佛土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世尊在這裏把信、願、行講得十方清楚:信,是“信受”;願,是“發願”;行,是“如說修行”——係念不亂(一心不亂)。

當信、願還僅隻停留在頭腦中時,這隻是一種想法而已。必須把信、願實踐出來,這才是真信篤願。所以,真信篤願必然導致力行。若無切實精進的修行,何以證其所信?何以滿其所願?沒有力行的信、願不過是虛信浮願而已。

在本經中,世尊反反複複、再三再四地強調要“如說修行”,並且明確的告訴我們:隻要如說修行,就為十方諸佛所攝受,就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永不退轉速證佛果,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世尊開示道:

  • “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淨佛土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 如說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舍利子。汝等有情,一切皆應信受領解,我及十方佛世尊語,當勤精進,如說修行,勿生疑慮。”

  • 如說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舍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應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深心信解,發願往生,勿行放逸。”

  • “於此雜染堪忍世界五濁惡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說如是一切世間極難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說,如教修行,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無量佛所,曾種善根。是人命終,定生西方極樂世界,受用種種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

因此,學人一定要深心信解“如說修行”的含義,並付諸行動,惟日孜孜,一往無前。《維摩詰經》雲:“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心水澄清,與淨土(極樂世界)相應,則佛月現前;若心水濁亂,與穢土(娑婆世界)相應,則佛月不彰。所以,念佛法門是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令濁亂的心水澄清(一心不亂),進而去泥純水(念佛三昧)。

覺知念佛的修學綱領是:真信切願,一心不亂。因為真信,眼光曉了前境,對目標和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因為切願,動力強大無比,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有了真信切願,就必然會遵循世尊“如說修行”的諄諄教導,而導致一心不亂之妙行,並以此一心不亂之妙行來證其所信,滿其所願:“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竟生彼國。”(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如同江河的洪水把堤岸衝開,浩浩蕩蕩,無論什麽都抵擋不住。

關於真信、切願和篤行這三者的關係,徹悟大師(淨宗第十二祖)開示道:“不信姑置(不信者,姑且放在一邊不說他們)。即如信者,信而不願,猶不信也。願而無行,猶弗願也。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總之,生真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願,加以勇猛力行,決定得生淨土,決定得見彌陀,決定證三不退,決定一生補佛。”(《徹悟大師遺集》)所以,是否真信切願,是以是否行猛來檢驗。無行或者行而不猛,就說明是虛信浮願。

一心不亂(係念不亂),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亦即是善導大師(淨宗第二祖)所說的:“念念相續”。善導大師雲:“是以大聖(釋迦牟尼佛)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引自《念佛法要》)所以,平日念念相續,是臨終正念分明的保障;而臨終正念分明,又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鍵。

善導大師作《臨終正念文》雲:“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一念差錯,便墮輪回。小子累蒙開誨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來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他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伏望重示歸徑之方,俾脫沉淪之苦。師曰:善哉,問也!凡一切人,命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舍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若病重將終之際,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才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掛礙,不得解脫。……餘多見世人於平常念佛禮讚,發願求生西方,甚是勤拳(懇切真誠)。及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待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耶?死生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曆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引自《龍舒淨土文》)

第四章 覺知佛號

念好佛的關鍵是要有強大的念力——專注、連貫、持久,通身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孔,全都聚焦在佛號上,以全身心來念佛。俗話說:兩軍相逢勇者勝。念佛人必須以強大的念力來戰勝業力和妄想。要念好佛,念力十分關鍵,而念力之強弱來源於信願。要通過念力的強弱,來檢查自己的信願是否真切,以了知如何來改進提高。

〔念力〕專念之力,能抗幹擾和誘惑。《佛遺教經》曰:“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曰:“念力強故,得見我身。”〔五欲〕對色、聲、香、味、觸的欲求。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悅耳的聲音和動聽的言辭;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覺知佛號,即念即知。其方法是:一字一字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字字覺知。這是初學的方便,功夫上手了,就可以逐漸縮短字與字之間的時間,佛號一句一句綿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這樣行持得久了,佛號自然會在心中連綿不斷地湧出,成為生活的主旋律,加之字字覺知,則佛號“曆曆分明,不昏不散”矣。

另一方法是呼吸念佛法:每一出息(呼氣)默念一字,字字覺知。(當然,也可以入息默念一字,或者一息一字、或一息數字。總之,按照各人習慣,以攝心持久為好。)此乃寶王隨息法門。唐·飛錫大師《念佛三昧寶王論》雲:“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一息不還(一口氣不來)屬後世者哉!餘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昧,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麵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有關呼吸念佛的更多信息,詳見《呼吸念佛精要》一文。

〔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如鑽木取火,有煙冒出來,就說明很快會起火了。煙飛是火起之前兆。這裏用來譬喻夢中見佛是念佛三昧成就之前兆。〔鑽燧(suì)〕亦作“鑽鐩”。鑽燧取火,是原始的取火法,燧為取火的工具。

 

各人也可以選用最適合自己的念佛方法,關鍵是要字字覺知,切莫空口滑過,心不在焉。對此,淨宗八祖蓮池大師雲:“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曆,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惟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謂‘空閑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褒訕、利失、善惡等處,皆一其心’者是也。”(《雲棲法匯》)請特別留意:“以心緣曆,字字分明”。這就是字字覺知。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開示道:“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牢牢銘記心中)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也。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焉。”(《徹悟大師遺集》)

〔拳拳服膺(yīng)〕拳拳:緊握不舍,引伸為懇切;服膺:銘記心中。“拳拳服膺”,形容懇切地牢記不忘。

 

在覺知念佛中,經行是非常重要的,要盡可能多地經行念佛,做得久了,自會體悟到其中的奧妙。永明大師說道:“問論雲:行道(經行)念佛,與坐念功德如何?答:譬如逆水張帆,猶雲得往,更若張帆順水,速疾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億劫罪消,行念功德,豈知其量?故偈雲: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事業常如此,西方佛自成。”(引自《念佛法要》)

〔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行道”即經行,亦指日常的步行(走路)。“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的方法是:一步一聲佛號,兩步(右一步、左一步)為一遍。

開始時,經行念佛的方法是:一步一字,步步字字覺知。如果是繞行,每繞一周(或在自己選定的檢查處)即檢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然後提起覺知,認真念佛。若是往返經行,每次轉身之後,稍微停頓一下,檢查是否妄起?經行完畢,即要反省這次念得怎麽樣,總結經驗與教訓,並明確下一次當如何做。待到經行念佛熟練,做到字字覺知,即可一步二字,或者一步一句地念。

 

平時必須保持覺知,努力做到覺知連續不斷。在一心不亂功夫尚未成就時,最重要的任務是:密切監控是否陷入妄想?覺察到了,就要立即提起佛號,字字覺知,從妄想世界中脫出來。要綿密細致地做功夫,關鍵在於堅持,持之以恒。待到功夫深了,此時方會得祖師開示之妙:

“念佛之人,須要信心懇切,正因凜然。重念死生輪轉之可悲,深厭塵勞紛擾為可痛。舉起一聲佛名,直下更無異見。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直至一心不亂,能所兩忘。”(《中峰三時係念》)

“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裏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裏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複起貪瞋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複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蕅益大師《示念佛法門》)

 

問:念佛要字字覺知,甚感吃力,且妄念時起不停。怎麽辦?

答:若是這樣,可把注意力放在口形的變化上,一字一字地覺知。功夫上手了,就可以舍去這一拐杖。如果這樣還不行,就說明覺知力太薄弱,要加強“前行”階段的修學,以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要先把基礎打牢,盈科而後進。

問:我呼吸念佛已有數年,但是控製不住妄想,怎麽辦?

答:呼吸念佛的初始階段,是以隨息(心隨息走)為拐杖。這時念佛,一定要覺知到呼吸。待到功夫成熟,心漸凝聚,這時就不再留意呼吸,而專注於念佛之念。當然,如果覺得隨息念佛已經很攝心,也可以繼續保持這一方法。

另外,也可以這樣來呼吸念佛: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內凹。呼吸一定要自然,這一點很重要。開始練習時,可以把手置於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腹部外凸(吸氣)時念“阿彌”,腹部內凹(呼氣)時念“陀佛”。在初始階段,念佛的同時要覺知到腹部的凸、凹,以此為拐杖。待到功夫成熟,心漸凝聚,這時就不再留意腹部的凸、凹,而專注於念佛之念。

 

念佛,最忌諱的是散漫無歸——念著念著就被妄想裹挾,不知所雲了。所以,在初學階段,還應該在呼吸念佛時,加上十氣記數法來幫助止息妄念:每呼吸一次記一次數,從一記到十(1,2,3,......,9,10;記5時小指曲,記6時小指伸),再從一記到十,終而複始。在記數時,用一隻手的手指屈和伸來記: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每呼吸一次屈一指,五指屈盡後,每呼吸一次伸一指,五指伸盡,即呼吸了十口氣。

用手指的屈和伸來記數,這一點非常重要,其中奧妙你慢慢就會領悟到。待到功夫深了,便不再記數,而此時亦無妄念。

十氣記數法還有一個好處是:每數到十,就檢查一下這十口氣念得怎麽樣?及時發現問題,並且及時解決問題。然後有思想準備地抖擻精神念好下一個十口氣。這樣即時反饋,即時處理,最初雖然顯得費時費力,熟了就會得心應手,而且愈念愈精純。這樣持之以恒,就能夠胸有成竹地達到一心不亂。

為了使呼吸念佛的功夫做得更加細密,還可以緩慢地腹式呼吸,在每一次呼吸中都做到心中有數:在這個呼吸中有無妄念?

 

對於呼吸念佛,倓虛大師開示道:“還有一種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往裏一喘氣(吸氣)的時候念‘南無阿彌’,往外一呼氣的時候念‘陀佛’。這樣,隻要人有一口氣就念一聲佛,久而久之,時時刻刻,行住坐臥,不離一句阿彌陀佛,這方是真精進。當人臨命終時,最後一息氣欲斷時,人一生的行業,也就隨著最後呼吸的一聲佛,去往生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大師還開示說:“行人端身正坐,調順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澀喘急,一呼一吸,平靜緩慢。然後依呼吸念佛,四字六字均可,但以四字較好,將佛號分成二拍,如呼氣念阿彌,吸氣念陀佛但要用腹部呼吸,注意下腹且須任其自然。此法凡休息、睡臥、坐立皆可用,若久練純熟,正念不失,呼吸一斷,即生西方,是持名念佛之上乘方法,有誌西方者當留心焉。”

 

對勇於攀登不畏勞苦的人來說,呼吸念佛有一條最紮實的路子:首先按照《實用內觀練習》一文來修,以覺知腹部的升降為核心來培養覺知力。覺知功夫成熟後,在此基礎上有覺知地隨著腹部的升降來念佛,綿密不斷,這自然是一心不亂的境界。(請注意:這是借用內觀禪法的基礎練習部分,來訓練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呼吸念佛奠定基礎。因此在使用內觀書籍時,重點是閱讀基礎練習部分。)

 

問:我是入息念一句“阿彌陀佛”,出息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可以嗎?

答:可以。這樣來呼吸念佛,效果也是很好的。

印光大師雲:“光(大師自稱)自出家以來,即信淨土一法。但以(但由於)業障所遮,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口雖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師訓勵,誓期不負婆心。無奈昏散交攻,依舊昔時行履。因日閱十餘紙淨典,以發勝進之心。至寶王隨息法門,試用此法,遂覺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湧瀾翻。想久而久之,當必有霧散雲消徹見天日之時。......光又謂隻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即攝數息觀和念佛觀,數息觀止散亂、念佛觀止業障)。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止貪欲),瞋恚必不熾盛(止嗔恚),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止愚癡)。又即勢至都攝六根法門(這又是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法門)。愚謂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記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決定難成三昧。法師乘願利人,自雖不用,當為後學試之,以教來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與諦閑法師書》)

〔五停心觀〕能使五種過失(貪欲、嗔恚、愚癡、業障、散亂)停止於心的觀法。一、不淨觀,即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淨,以停止貪欲。二、慈悲觀,即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嗔恚。三、因緣觀,即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曆曆分明,以停止愚癡。四、念佛觀,即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五、數息觀,即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亂。〔勢至都攝六根法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雲:“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譯文:佛問如何證得圓通的,我沒有選擇其它方法,而是總攝六根,令妄念不起,唯有憶佛之念相續不斷,而證得念佛三昧。此種修法,是第一殊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淨念相繼〕憶佛之念無有間斷。〔三摩地〕即三昧。

呼吸念佛若是與氣功結合,還可以祛病延年,所謂身安而後道隆也。其方法是:坐、臥、立皆可,舌抵上齶,鼻吸鼻呼,吸必吸滿、呼必呼盡(若一時做不到,則宜放緩,循序漸進地做到)。吸氣時念“阿彌陀佛”,腹部外凸,氣納丹田,然後呼氣念“阿彌陀佛”,腹部內凹。呼吸要輕柔而不費力。在呼吸念佛的過程中,始終覺知丹田(意守丹田),逐漸做到心無雜念,這是性命雙修的關鍵。

〔丹田〕這裏是指下丹田,乃任脈之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四指寬)處,為藏精之所。下丹田是鍛煉、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髒六腑的功能活動。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衰,所以保養丹田元氣非常重要。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真氣能在全身循環運行。意守丹田,可以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複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雲:“或於氣靜心平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出息和入息各算一息)默念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持。攝心既久,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矣!”

問:步行時可以呼吸念佛嗎?

答:可以。方法是:步行時默念“阿彌陀佛”,一步一字;四步一吸,四步一呼。這一方法雖妙,但如同騎自行車,有一個學會的過程,一旦掌握,其利無窮。呼吸仍然是腹式呼吸:吸時腹部外凸,呼時腹部內凹。

問:我使用呼吸念佛不能持久,久了會感到胸悶氣短,很不舒服。怎麽辦?

答:呼吸念佛的要點是:隨息。也就是跟隨自然的呼吸而念佛,而不要去控製或改變呼吸。呼吸念佛時的呼吸,應當與平時沒有念佛時的呼吸一樣。你現在要做的是,細心體會怎樣來隨息念佛(在“隨”字上做功夫)而沒有去控製或改變呼吸。先在靜止狀態下練,待到靜中功夫熟練,才逐漸在動中做。

問:呼吸念佛久了,有時候感覺氣不順。後來我就采用鼓腹和收腹來幫助腹式呼吸:鼓腹時吸氣,收腹時呼氣。這樣就解決了氣不順的問題。這樣來呼吸念佛可以嗎?

答:完全可以。

問:我坐念時,以手指輕輕點按,一字一點,五句一組,字字覺知;每念完一組,即檢查有無妄起,然後提起覺知念下一組;如此反複進行。我這樣念佛,妄念很少,即便生起,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息滅。這樣做可以嗎?

答:可以。法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隻要符合“曆曆分明,不昏不散,持久抗幹擾”的原則就好。還可以多準備幾個念法,以適合不同的情景。不過要提醒的是,此方法中有兩個拐杖:用指點按和五句一檢查。這是起步時的方便,功夫深了,就不要再靠著它們。當然,遇到困難時,可隨時拾起拐杖度過難關。

念佛,要從實戰出發。臨境遇緣時,能夠不忘記佛號,這是一個重大勝利。妄念起時,能夠立即用佛號轉掉,這是又一個重大勝利。要時常有意地在境緣上打磨,不斷地取得這兩個勝利,則上品可期。

問:為什麽文中常常說修煉和功夫?

答:修是整治,恢複完美。煉是冶煉,眾生心性如金在礦,煉除礦渣,即得純金;亦是錘煉,眾生心性猶如頑鐵,反複錘鍛,百煉成鋼。至於“功夫”一詞,意思是用功所費的時間與精力以及用功所達到的水平(造詣)。印光大師明確指出:修德“是功夫所致”。

〔百煉成鋼〕古代煉鐵成鋼的工藝。鐵塊燒紅後錘打,會使它的組織細化,更加致密,成分均勻,並且排除雜質,成為硬度甚高而有韌性的鋼。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最精良的鋼就稱為百煉精鋼或百煉鋼。用來製作刀劍,鋒利異常,被稱為寶刀、寶劍。

印光大師《答念佛居士問(即周孟由)》一書中雲:“問:‘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四句(這四句是: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否指性德?‘一念現前,一念相應’四句(這四句是: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二德〕性德與修德。性德是本具之德,而修德是用功修來的德。

問:上麵所說的兩個四句,是什麽意思?

答:這兩個四句非常有名,出自《徹悟大師遺集·覆香嚴居士書》。現將徹悟大師的這段開示注釋如下:

【直須深信諦了,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

應當深信並且確實了悟“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這一境界——唯存念佛這一念,別無它念。功夫到達了這一境界,則:一念(純一無雜的念佛之念)現前,便一念相應;念念現前,便念念相應。

這裏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號;“相應”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一念相應,一念心是佛;念念相應,念念心是佛。

〔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無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無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這是描述心念與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純淨無雜之境界。

【但使此念常現在前,便是真實效驗。離此念外,別求效驗,便是間斷,便不親切,便入歧路矣!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謂也。】

隻要使此念(純淨無雜的念佛之念)常現在前,便是真實效驗。離此念外,別求效驗,便是間斷,便不親切,便入歧路矣!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講的這個境界啊!

念佛,就是要做到:但使此念(純一無雜的念佛之念)常現在前。

為了“但使此念(純淨無雜的念佛之念)常現在前”,在還沒有達到一心不亂之前,首先要養成佛號不斷的好習慣,這一條極其重要!所謂“未得不亂,先令不斷”。印光大師雲:“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複葉福備居士書一》)

在第一章“覺知動作”的“覺知連軸轉”這一節中,是用“自知錄”來培養覺知不斷的好習慣,現在就用“自知錄”來培養佛號不斷的好習慣。

第五章 覺知當念

妄起即覺,覺之即無。

 

覺知當念,亦名覺照當念。當“覺知佛號”功夫成熟,即可轉入本階段“覺知(覺照)當念”的修煉:念佛時覺知(覺照)當下一念。

“覺知當念”念佛,有兩種方式:一、間歇念,念一句佛號,就停一會兒,細觀當下一念;二、連續念,即念即觀。這兩種方式,可根據功夫淺深和境況而靈活運用。

剛開始修煉覺知當念時,可能容易疲累,可穿插前行階段的功法,或者覺知佛號,然後逐漸做到全時間的覺知當念。

重要練習:在覺知當念念佛時,令每一句佛號都要敵過妄想。起初,念一句,就檢查一下是否敵過妄想?功夫上手了,念的時候就能夠知道是否敵過了妄想。這時,每念一句,都要保持清楚地覺知:是否敵過了妄想?如果沒有,就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這樣堅持練下去,久而久之,功夫純熟,自然就念佛成片了,不昏不散。這個練習非常重要,佛號敵得過妄想,就敵得過生死,這是慧命攸關的大事,一定要苦練。

〔功夫成片〕念佛時不夾雜妄念——念佛之念相續成一整片。印光大師雲:“念佛不能純一,必須製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印光法師文鈔·複馬契西居士書四》)憨山大師雲:“要將此一聲佛(佛號)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夢遊集·示淨心居士》)

《一分鍾禪定》網頁上,有一個音頻播放器:一分鍾後,鍾聲敲響。(右擊播放鍵,可在菜單上設定循環播放模式或者下載。)你可以用它來測量,提一句佛號能夠保持多久無妄念生起。並且用它作為工具,來幫助你練習逐步延長這個保持時間。這是培訓念力的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定要下苦功夫練好,做到一句佛號所向無敵。

 

問:祖師常說要放下。實際做起來相當困難,當以何法對治?

答:《佛法要領》雲:“當知放不下時,一心念佛,便能放下。淨宗珠清濁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馳散,便以佛號抵製之,久久自靜。凡學法,哪個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jù,立刻)能放下,何須學耶?”憨山大師雲:“心若有迷,但須念佛。”(《夢遊集·示容玉居士》)

〔珠清濁水之喻〕《中峰三時係念》雲:“西天有寶,名曰清珠。謂此珠投入濁水中,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則濁水亦隨之而澄湛。當知清珠者,喻念佛之淨念也;濁水者,喻雜亂之妄心也。”

 

《夢遊集》中,有淨心居士問曰:念佛難成一片,請開示。憨山大師開示道:“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雲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即便今生要修行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平時都是念念隨著情識流轉),未常返省(反省)。今欲以虛浮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豈有是理哉(哪有這個道理呢)?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燃)。隻恐一失人身,百劫難複。要將此一聲佛(佛號)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告訴不得他人(沒有辦法給他人講得明白),全要自己著力(全要靠當事人自己去領悟、去實踐)。若但將念佛做麵皮,如此驢年無受用時(如此到驢年亦無受用之時,即:如此永無受用之時)。直須勇猛,更莫遲疑!”(《夢遊集·示淨心居士》)

在這一開示中,其修法是:“要將此一聲佛(佛號)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覺知當念”的要點,在初步階段,以無妄念為好;然後,就要以“妄起即覺(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見)”為修煉的要點。當做到了“妄起即覺”這一步,“覺之即無”就很容易了,由此而達到妄起不隨,一心不亂的境界就穩定了。

妄起即覺”,這是修念佛一心不亂的重要功夫。要經常練:念佛時,關注妄念的生起。久而久之,就能夠做到妄起即覺。

妄念之生起,皆在覺知間斷處。做“妄起即覺”功夫,即是加強覺知的連貫性,彌合這些間斷。所以,“妄起即覺”功夫要愈做愈細密。

修煉“妄起即覺”的具體方法很多。例如,緩慢地念佛,念完一句,觀一會兒,才念下一句;或者念佛時,覺知自性,看有無妄念生起;等等。多練多試,就會找到許多好的練習方法。除了座上專練,輔之以座下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地練,進展會很快的。方法正確,加上苦練,必能成就。所以,對於刻苦修行的道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識路頭)。古德雲:“修行無別修,隻要識路頭(隻在於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路頭若識得(若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生死一齊休。”

其實,細細觀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樣生起的,又怎樣籠罩你而不能自拔,這是很有趣的。更有趣的是,你觀察、研究得愈深入,妄想反而愈不容易生起,功夫迅速進展。例如,本來念佛念得好好的,心清清靜靜的。突然,一些令人討厭的念頭不斷生起,揮之不去。怎麽辦?你就靜下心來,細細觀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樣生起的,又怎樣籠罩你而不能自拔。念一句佛號,觀察研究一會兒;念一句佛號,觀察研究一會兒。這是擺脫妄想的妙法,而且在擺脫的過程中,功力會迅速增長,真得感謝這些“陪練”!

從前,一位僧人獨去深山修行。到了晚上,見一厲鬼撲來。危急中,他趕緊念佛,厲鬼便連連後退。但是隻要佛號一停,厲鬼便又向前逼近,所以他必須不停地念佛,徹夜如此。直到破曉,鬼才離去。以後的一連幾晚都是這樣。於是僧人索性白天睡一覺,晚上便通宵念佛。這樣,年複一年地僵持下去。最後,他成就了念佛三昧,厲鬼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真是萬分感謝那個厲鬼。(評:這位僧人完全可以搬遷到沒有厲鬼之處去,但他卻知難而上,在危難中錘煉!這就是修行人的本色。)

其實,每一位念佛人也都麵臨著一個厲鬼——妄想。它日夜窺視著,要吞噬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時打退它的每一次進攻。總的結局是:要麽是你伏住它,成就自己的道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麽是它伏住你,令你依舊在六道輪回。

 

“覺知當念”,是在“前行篇”和“覺知佛號”功夫的基礎上進行,如果發現哪有問題,就要及時補課,以突破難關。這也是對我們真信切願的考驗,一定要以百折不饒的毅力堅持練下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念佛念到“當念即佛念,佛念即當念”,則入一心不亂矣。

中峰大師雲:“諸仁者!要知阿彌陀佛是甚麽人?即能念佛之眾生也。即今三界中,循苦樂二境,與輪回結業,日夜營營而不得休息者是甚麽人?即是不能念阿彌之諸佛也。

要知此一聲佛,非但今生不能念,逆而求之,由向多劫沉滯苦輪,未曾蹉口念著,所以至今日此念(念佛之念)不能純熟。方將勉強念得兩三聲,則疑心頓起,雜慮橫生,虛煩頰舌之動搖,徒使精神之馳散,欲求與佛相應,不異吹網之欲滿也。

因甚如斯?(為什麽會這樣?)(這是因為)根本不深,操誌無定,雖曰念佛,其實此念不與佛俱也(即念佛時心口不一)

古人信心純至,正因凜然,重念生死,切思輪轉(真切地思慮到六道輪回之可怕),萬緣寢削(寢削:停止、削除),百慮冰消,舉起一聲佛名,直下更無異見(佛念即當念,當念即佛念)

原夫(發語詞)即佛之念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即念之佛如大火輪,星騰焰熾。使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久而念之,念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念,身心一致(心口一致),能所兩忘。其到家之說,不容有聲;捷徑之詞,何勞掛齒?可謂證修行之神術,超方便(極其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蟄戶之雷霆,燭迷妄幽衢之日月。”(《中峰三時係念儀範》)

〔念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念〕當念即是念佛之念,念佛之念即是當念。

“覺知當念”的功夫非常重要,是覺知念佛的核心功夫,要座上座下反反複複地練,睜眼閉眼練,行住坐臥練,在不同的環境下練,入睡之前練。一定要做到佛號敵得過妄念,不被妄念操控。要時時在境緣上練,在境緣上驗。功夫深了,即如中峰大師所言:“念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念,身心一致,能所兩忘。其到家之說,不容有聲;捷徑之詞,何勞掛齒?可謂證修行之神術,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蟄戶之雷霆,燭迷妄幽衢之日月。”

印光大師雲:“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此時方始會得“歸便得”三字之妙。

〔自是不歸,歸便得〕全聯曰:“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印光法師文鈔·思歸集發刊序》)

 

問:覺知當念,我覺得很困難。怎麽辦?

答:覺知當念,是建立在覺知佛號的基礎上。如果你覺得覺知當念困難,可分兩段來進行。首先,間歇念佛,念佛時覺知佛號,在停歇時間覺知當念。這一段功夫成熟後,自然地轉入全時間地覺知當念。要是做第一段功夫都覺得下不了手,就應當繼續修煉覺知佛號,待到覺知力強大後,才來修覺知當念。修行的訣竅是:急不得,停不得,持之以恒,連綿不斷。日久功深,就會進入這樣一個境界:每念一句佛號,就清楚地覺知到從這句佛號開始,直到下一句佛號開始,中間都沒有妄念。這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進一步,就是鞏固和提高這一境界,由習慣而成自然,做到更加持久,更加抗幹擾,直到“全天候飛行”。

問:我念佛是兩句兩句地念,兩句為一組,數五下便是十句,覺得很攝心。現在仍然可以保持這一習慣嗎?

答:可以。因為你已經養成習慣,就不會著意去數。現在你把注意力放在念好每一組佛號上,每一組都要念得合格,沒有妄念,功夫就成片了。

問:我修“念起即覺”感到太困難了,有何方便?

答:若是這樣,可以借用李鳳山先生的“平甩功”來修(平甩功的功法,詳見第一章)。因為平甩功的口令是六個字,所以你練時,默念六字洪名,把注意力放在觀看妄念生起。此法效果甚好,持之以恒,不僅可以做到“妄起即覺,覺之即無”,而且是在練動中定力。

問:什麽是觀心念佛?

答:觀心念佛,就是即念即觀當念。“覺知當念”這一章實際上就是觀心念佛。

答:不僅沒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印光大師雲:“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示修持方法》)這裏“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便是觀心。有了觀心功夫而念佛,猶如帶角虎,君自試即知。

問:那為什麽印光大師說:“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複楊煒章居士書》)

答:因為對方(楊煒章居士)是初機學人,沒有足夠基礎,卻去使用觀心念佛,而導致心火上炎,為此寫信給印光大師求教。所以印光大師在這封信中,是針對對方的具體情況,因病與藥,而不是否定觀心念佛。印光大師寫道:“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即對方來信中所說的‘心火上炎’)。”並且繼續寫道:“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這裏“念佛之人,不甚合機”是委婉的說法,意思是你的基礎夠不上觀心念佛,所以出現心火上炎。因此印光大師告訴他:“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

觀心念佛雖妙,卻不適合基礎不夠的人。由於初機學人沒有足夠基礎,若是觀心念佛,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心火上炎等現象。所以本書(《覺知念佛》)在講“覺知當念(觀心念佛)”時,就已經通過修學前行篇(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覺知心念)和“覺知佛號”紮下堅實的基礎。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印光大師開示道:“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不就是觀心念佛嗎?所以,念佛人要采用觀心念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觀心念佛是持名念佛之精髓,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都是通過觀心念佛而成就一心不亂。

問:我觀心念佛時,感到頭暈,怎麽辦?

答:這是因為覺知力不夠強大的緣故。應當先在前行篇上下功夫以增強覺知力,待到覺知力足夠強大時,再來觀心念佛,便不會頭暈。

問:觀心時,當於何處起觀?

答:對此,南懷瑾先生說道:“純正的般若觀心法門,觀自我心意識的生生滅滅,本無所謂在何處起觀的問題,婆婆媽媽,多此一舉!心並不在內外中間。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觀法,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頭部,引起高血壓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輕輕在心頭作觀的方便;又怕你們不懂心頭部分,特別說明在心窩子這裏,兩個乳頭中間,肋骨銜接凹下之處。就在這裏自然起觀。”(《定慧初修》)

〔兩個乳頭中間〕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之處,通常稱為黃庭、心輪、心頭,亦是膻中穴的位置。

 

為了說明觀心對學佛人之重要,特地錄出以下開示:

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因為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

〔陀羅尼門〕梵語陀羅尼,漢譯:總持。由於菩薩以總持之法,隨順一切眾生言音,開導正信,令其滅諸惡心,而行一切善法,是為菩薩陀羅尼門。

《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禪宗四祖道信雲:“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五祖弘忍雲:“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祖慧能雲:“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達摩祖師《破相論》雲:“問曰:若複有人誌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觀心之至要,印光大師講述釋迦牟尼佛得道的經過時,寫道:“至年十九,於二月八日夜半時,乘乾陟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欲示彼外道皆非正法,故複遊曆五年,遍訪諸仙。後乃獨坐觀心,日食一麻一麥,苦行六年,於臘月初八日明星出時,舉目一觀,豁然大悟。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潮陽佛教分會演說一》)

第六章 別無二念

月到上方諸品淨,心持佛名萬緣空。

 

綜上所述,修煉覺知念佛有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覺知佛號——念佛時,覺知念佛這一念,即念即知,心不旁鶩。

第二階段:覺知當念——念佛時,覺知當下一念,妄念起時看得見,並能夠用佛號轉掉,妄起不隨。

第三階段:別無二念——念佛時,念佛之念即是當下之念,當下之念即是念佛之念,心佛合一,得一心不亂矣。

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堅持練下去。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在念佛的同時,就自動地、清明地覺知到當下一念,而此時除了憶佛念佛之外,別無它念,清清靜靜地在憶佛念佛——此即一心不亂,亦名係念不亂。正如印光大師《念佛三昧摸象記》雲:“佛號一舉,妄念全消,透體清涼,中懷悅豫。直同甘露灌頂,醍醐沃心,其為樂也,莫能喻焉。”

當念佛之念純淨無雜,即是心佛合一的境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使此念常現在前,便是真實效驗也。

下一步就是鞏固和加深這一心不亂的境界,使其持久、抗幹擾,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夠提起佛號,順利地進入一心不亂境界,持續地安住其中——積習成性。為此,須要隨時隨地以佛號為定海神針來做三心功夫(收心、守心和定心)。三心功夫純熟了,一心不亂的佛號就能夠從百到千,從千至萬,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念念相續。善導大師雲:“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釋迦牟尼佛)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詳見《善導大師淨土教法》一文)

〔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將已失之心收回來。守心,將收回來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將失未失之際,將它定住不動,喻如懸崖勒馬。

行策大師(淨宗第十祖)雲:“七日(精進佛七的七天)持名,貴在一心不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但不緩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號,曆曆分明,著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沉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淨土警語·起精進七期示眾》)

普度大師雲:“凡修淨土之人,灼然是要敵他生死,不是說了便休,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須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信得及,便從今日起,發大勇猛精進,莫問會與不會,見性不見性,隻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靠著一座須彌山相似,搖撼不動。專其心,壹其意,或參念、觀念、憶念、十念,或默念、專念、係念、禮念,念茲在茲,常憶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過,念佛不離心,日日時時,不要放舍。綿綿密密,如雞抱卵,常教暖氣相接,即是淨念相繼。更加智照,則知淨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進工夫。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遇苦樂順逆境界現前,隻是念阿彌陀佛,無一念變異心、退惰心、雜想心,直至盡生,永無別念,決定要生西方極樂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則曆劫無明,生死業障,自然消殞,塵勞習漏,自然淨盡,親見彌陀,不離本念,功成行滿,願力相資,臨命終時,定生上品。”(《蓮宗寶鑒》)

〔願力相資〕信願與力行,相互憑借,相互資助。

 

功夫到此,猶如貧子得寶,便要善於使用這如意寶珠,不可再過饑寒交迫的日子。由於已經具備了念佛一心不亂的能力,就能夠而且應當以心轉業,以心消業,直到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捷登上品。其具體方法,詳見《以心轉業》一文。

 

問:善導大師雲:“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有何方便,能夠做到念念相續?

答:可用金線串珠法:一句佛號念完,而念佛之念意猶未盡,就將它保持一會兒,直到下一句佛號開始,使相鄰兩句佛號以意貫之,無有妄念。如此繼續念下去,自能做到念念相續。隨著念力的增強,可將兩句之間的時間間隔逐漸延長而意念不斷。無論行住坐臥,都要照顧好功夫,不令走失,單單的的佛念現前,不間不斷,直練得爐火純青,渾然一片。《中峰三時係念》雲:“舉起一聲佛名,直下更無異見。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直至一心不亂,能所兩忘。到家之說,不容再舉;捷逕之詞,何勞掛齒?可謂:證修行之神術,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蟄戶之雷霆,燭迷妄幽衢之日月。”

〔念力〕專念之力,能抗幹擾和誘惑。《佛遺教經》中,佛言:“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五欲〕對色、聲、香、味、觸的欲求。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悅耳的聲音和動聽的言辭;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淨,就是要能夠控製五根,不為五欲所動。《佛遺教經》中,佛言:“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製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五根〕眼、耳、鼻、舌、身。

第七章 四個段位

見縫插針,積習成性。

 

一、十句不亂

二、百句不亂

三、千句不亂

四、隨時不亂

 

總的來說,一心不亂功夫有四個段位:一、十句不亂;二、百句不亂;三、千句不亂;四、隨時不亂。通常所說的一心不亂是指隨時不亂,這是每個念佛人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每個念佛人能夠達到的目標,故雲:萬修萬人去。

從時間上來說,念十句佛號大約是九秒鍾,念一百句佛號大約是一分半鍾,念一千句佛號大約是十五分鍾。當然,這僅隻是一個參考數據,因為各人念佛的快慢不相同,可以自己來測定。截流大師(淨宗第十祖)在精進佛七法會上開示道:“七日持名,貴在一心不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淨土警語》)所以,念佛的快慢,以攝心、持久為佳。

修煉念佛一心不亂,總的方法是:即念即觀(當下一念 )——念佛觀心,觀心念佛。這樣來念,如果覺知力專注連貫,則妄念不生;即便偶有閃失而妄念生起,亦可立即覺知到。而且隨著念佛,覺知力也在不斷地增強——這是最為關鍵重要的。當覺知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妄念自會銷聲匿跡,並且清清楚楚地“看見”心中隻有佛號,別無二念。有人請教廣欽老和尚念佛的竅門,他回答道:“無有一竅,但看自心。”(《無處不自在的水果法師》)記住,隨時隨地“但看自心”!妄念若起,知而勿隨,不為所亂。

〔無有一竅,但看自心〕沒有別的甚麽竅門,就是念佛時,一定要看著自己的心念。〔知而勿隨〕不加評判地看著這個妄念。“知而勿隨”的關鍵,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貓守穴似地看著,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隨”就容易了。

 

為了達到這四個段位,在修煉中,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步步升進。其辦法是:實施,琢磨,總結,改進;再實施,再琢磨,再總結,再改進;......。如此繼續,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好方法。

一、十句不亂

念好十句佛號,乃是基礎中之基礎,因此首先要在十句不亂上痛下功夫。十句不亂的功夫,是在十念記數法的基礎上進行。由於此法已經純熟,故念佛時不須著意記數,而是即觀當念。

十句佛號一定要念得渾成一體,無隙可入。隻要佛號一提,十句便本能地魚貫而出,並且清清楚楚地“看見”心中隻有佛號,別無二念。

這十句佛號一定要練好,要見縫插針地練,見縫插針地念,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妄念生起,這是業來縛心;以佛號取代妄念,這是心在轉業。要隨時隨地以佛號來取代妄念,十句不行,再來十句,如此繼續下去,不斷地以心轉業,日久功深,妙不可言。《菜根譚》雲:“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關於十念記數法,印光大師開示道:“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兩個五句)。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三、三、四)。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複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隻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印光法師文鈔·複高邵麟居士書四》)

〔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憧憧(chōng chōng)”:往來不斷的樣子。這裏“憧憧往來者”,是指往來不斷的念頭。“朋從”:同類相從。全句話的意思是:由於攝心記數,往來不斷的念頭,也都相繼而成專注一境之佛號矣。

 

問:十念記數念佛時,我是兩句兩句地念,兩句為一組,數五下便是十句。念的時候每一組數得清清楚楚的,這樣既容易記數又很攝心。這樣念可以嗎?

答:當然可以。既容易而又攝心,這是很好的。

問:應當怎樣來修煉“十念相續,積習成性”?

答:可分兩方麵來進行。一方麵,不斷地十句十句地念,使其熟之又熟,直到純熟。另一方麵,培養憶佛之念力,令其專注、連貫、持久。方法是:提一句佛號,即專注地、綿密不斷地、如子思母地憶念阿彌陀佛(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待到妄念欲起之時,再提一句佛號,即專注地、綿密不斷地、如子思母地憶念阿彌陀佛;如此繼續。兩句之間不雜妄念,其時間間隔愈長愈好。日久功深,那時不僅十念相續,而且能夠百念相續,千念相續,隨時相續。

〔十念相續〕在稱念十句佛號的過程中,念佛之念,念念相續,不雜妄念,亦即十句不亂。而臨終十念相續,極其重要!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中,對於第十八願的含義開示道:“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積習成性〕通過不斷地反複練習,令十念相續成為本能。〔如子思母地憶念阿彌陀佛〕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讚》曰:“如子憶母憶世尊(阿彌陀佛),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覺兩相契,立刻返本還源,都攝六根妙難論。”〔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佛說無量壽經》雲:“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複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三垢〕三毒的別名,即貪、嗔、癡。〔三塗〕火塗、刀塗和血塗,即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乃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一)火塗,即地獄道,彼處眾生常為鑊湯爐炭所苦,故稱火塗。(二)刀塗,即餓鬼道,彼處眾生常受刀杖驅逼之苦,故稱刀塗。(三)血塗,即畜生道,彼處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啖,飲血食肉,故稱血塗。

二、百句不亂

十句不亂有把握之後,就可以開始修煉百句不亂。做到百句佛號,水潑不進,風吹不入,如銀牆鐵壁。此時,百句佛號如太阿劍、如大火輪,是伏煩惱的利器。隻要境風吹起,立即以百句佛號鎮住。若還不行,再念百句,如此等等,務令佛號勝過煩惱。功夫深了,境風一刮,佛號即起,滴水不漏,自然伏住煩惱。《中峰三時係念》雲:“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

念一百句佛號,時間大約是一分半鍾。一天當中,除了定課念佛,要見縫插針、專注地念一個“百句佛號(十個十句)”,要盡可能多地練,要練得爐火純青,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一溜念出而無妄想。記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功夫不負有心人,你一定能夠做到!

 

問:百句如何計數?

答:計數的方法可用手指計數: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盡後,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盡,即念了一百句。

問:如何修煉“百句不亂”?

答:每念一百句,就總結一下這一百句念得怎麽樣。一般是:一、全無妄念;二、有妄念,但未成想;三、妄念生起,相續成想。於是針對情況找出應當保持的和須要改進的,確定下一百句怎麽念;這樣念了一百句,又如是總結,如是確定下一百句怎麽念;如此繼續。這樣修煉不僅有趣,而且進步很快。此外,念佛時如果發現有事情常常縈繞心頭,就要暫停下來作般若觀照,把它想通想透,再以佛號伏住。記住:每念一百句,就要對這一百句念得怎麽樣,做到心中有數。

也可以這樣來修煉“百句不亂”:每念十句就檢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打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麽?是什麽在牽動汝心?以便對症下藥。這樣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日久功深,十組佛號(每組十句)自然連成一片。

問:一般來說,我能夠以佛號伏住煩惱。但是遇到頂心之事或切身之事,就禁不住要打妄想。怎麽辦?

答:這正是進道的好機會。我們在“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課程的第三階段“般若破妄”中,修學了四部經:《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和《佛藏經》,以及第四階段“極樂為歸”中的《念佛論》和《禪淨要旨》。現在正好以這些頂心切身之事來活學活用,親切勘破。憨山大師《費閑歌》雲:“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所以,修學經論不僅要誦、要解,更要依之而行——如說修行,方能得實際受用。做功夫時,特別要在得與失、榮與辱、憂與喜、苦與樂的兩頭來勘驗。一旦勘破了,再以佛號伏住這些妄想,你在菩提道上就又進了一大步。

問:放下最難,當以何法對治?

答:百句不亂的功夫,正好派上用場。劉洙源先生開示道:“當知放不下時,一心念佛,便能放下。淨宗珠清濁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馳散,便以佛號抵製之,久久自靜。凡學法,哪個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須學耶?”(《劉洙源先生書劄》)請特別留意“抵製”二字,這是做功夫的要領。

〔珠清濁水之喻〕《中峰三時係念》雲:“西天有寶,名曰清珠。謂此珠投入濁水中,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則濁水亦隨之而澄湛。當知清珠者,喻念佛之淨念也;濁水者,喻雜亂之妄心也。”

三、千句不亂

百句不亂達到後,進一步修煉,將百句聯成千,做到千句不亂。方法是:每念百句就檢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麽?是什麽在牽動汝心?以便對症下藥。這樣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日久功深,十段佛號(每段百句)自然連成一片,形成燎原之勢,蚊蚋無處藏身。

計數的方法可用手指計數: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盡後,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盡,即念了一百句。再加上右手:每一百句,就屈一指或伸一指,右手五指屈盡伸完,即為一千句。

也可以每一百句用左手五指一屈一伸來計數,而每計完一百句就心中默記一個數字,例如:1就是一百句,2就是兩百句,記到10就是一千句。

問:如此念佛,左手要屈伸計數,心中還要默記數,豈不分心?

答:這是達到隨時一心不亂的前行方便。由於左手要計十,心中要計百,就不容易陷入妄想,不僅佛號持得“曆曆分明,不昏不散”,而且心力愈來愈集中,覺知力不斷增強,就為隨時一心不亂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你也可以左手五指屈盡伸完為一百句,而每念一百句佛號,右手指就按一下念佛計數器。

 

眾生從無始劫來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製,苦不堪言,而且造業受報。現在有了千句不亂的功夫,就要從此控製中脫離出來,伏住煩惱,掌控自己的心念。因此,隻要一發現自己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製,不由自主由此及彼地浮想,就要立即提起佛號將它斬斷,務令佛號勝過煩惱。要隨時保持警覺的狀態,經常地、反複地斬斷喋喋不休的浮想。功夫熟了,妄念一起,就會立即察覺,而且立即提起佛號將它斬斷。

一般來說,會經曆這樣一個過程:

一、妄念來了,打了一陣妄想才發覺。而且提起佛號來斬斷時,比較費力。

二、妄念來了,打了一下妄想就發覺,並能夠提起佛號立即將它斬斷。

三、妄念來了,就立即發覺,並立即提起佛號將它斬斷。

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夠做到:念起即覺,覺即斬斷。這樣一來,就把煩惱伏住了。

 

問:我修煉的辦法是交叉進行:念佛一千句,止靜一刻鍾。止靜時,就“覺知心念”(詳見前行篇中“覺知心念”一章)。這樣可以嗎?

答:這是一個好辦法。

〔止靜〕專心靜坐。

問:淨宗是修清淨心。請問:什麽是清淨心?

答:清淨心是離煩惱之心。《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念佛人是通過念佛,將染心轉為淨心。憨山大師雲:“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種種妄想,人我、憎愛、貪瞋癡等諸煩惱業,若有一絲不斷,即是生死根本。......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亂,到臨命終時,惡業消滅,佛境現前,一念隨佛往生淨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夢遊集·答王於凡》)

四、隨時不亂

要做到隨時不亂,首先要做到佛號隨時不斷,所謂“未得不亂,先令不斷”。為此,必須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不舍晝夜,精修密練(“密練”是指功夫綿密不斷)。工作時,專心工作;其餘時間,都要做到行住坐臥佛號不斷。在周末和節假日,就要做到全時間佛號不斷。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形成定例,養成習慣。要隨時提醒警誡自己:難道還有比了脫生死更重大的事嗎?印光大師雲:“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印光法師文鈔·複葉福備居士書一》)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人們要學好一門技藝,尚須如此努力,我輩欲了生死,難道連佛號不斷都做不到嗎?世間之事哪有不下苦功夫便一蹴而成的?更何況修行出三界!其實,修行是苦中有大樂,而且苦盡甘來。當你念佛念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的時候,此中之樂,是樂不可支。當你念佛念到蓮花化生融入當下,死亡的陰影不再籠罩著你的時候,心中的那份安詳、篤定,又何可言喻?對此,印光大師雲:“佛號一舉,妄念全消,透體清涼,中懷悅豫。直同甘露灌頂,醍醐沃心。其為樂也,莫能喻焉。”(《印光法師文鈔·念佛三昧摸象記》)

〔甘露〕梵語阿密哩多,譯言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雲:“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這裏,甘露喻指智慧之水。〔灌頂〕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智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醍醐〕經過多次製煉的乳酪,味中第一,喻指最上乘佛法。

而且,人們在沒完沒了的問題糾纏下壓力重重,身心交瘁,但是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自己想出來的(許多人連這一點都還沒有認識到),修行人光是心清淨這一條,就比一般人的生活質量高出許多,更不必說業因果報是天地懸殊。

業障,是由於宿世所作的種種罪業,而造成今生的種種障礙,令所作所為皆不如意。所以人們常問:怎樣消業障?牢牢記住:妄念起時,是業來縛心;以佛號取代之,這就是心在轉業。隨時隨地連綿不斷地做下去,自然會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諸事諧和,上品可期。

 

其實,修煉之道無它,一“熟”字而已。大將軍百步穿楊,賣油翁滴油入錢,都是一個“熟”。這就是說,“熟”是一切技藝道行的核心。“熟”字訣的要點,具體說來有三條:一、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二、大量的重複訓練(熟能生巧,巧能成妙,妙能入化);三、不斷地琢磨、總結、改進、提高。循此而行,沒有不成功的。

〔賣油翁滴油入錢〕“陳康肅公堯谘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嚐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譯文:陳堯谘(北宋狀元,官至武信軍節度使,追贈太尉,諡號“康肅”)擅長射箭,舉世無雙,他也以此自我誇耀。有一次,他在家中箭場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場邊斜著眼看著他射,很久也沒有離開。老翁看見他射箭,十中八、九,隻是微微點頭。陳堯谘問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不高超嗎?”賣油的老翁說:“這也沒有什麽了不起,隻不過手熟罷了。”陳堯谘惱怒地說:“你怎麽敢輕視我的射技!”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於是就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了油向下灌注,油從錢孔中注入,但錢幣卻未被沾濕。老翁於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隻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谘隻好笑著打發他走了。

 

問:怎樣“琢磨、總結、改進、提高”?

答:首先要有及時正確的反饋:自己在這一次訓練中做得怎麽樣?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哪些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哪些沒有達到;心態怎麽樣,自強、自律、克己功夫做得怎麽樣。然後針對性地製定下一次的訓練計劃和所要達到的目標,保持發揚好的,糾正改進不好的。在下一次訓練中,按此計劃和目標實施。記住: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長,克己心淨。

〔自強〕自己奮發圖強。〔自律〕自我約束。〔克己〕克製物欲。

訓練是艱苦的,甚至是枯燥的,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但是你可以在修煉和體悟中培養興趣。興趣一旦培養起來了,你就會樂在其中,享受整個訓練過程。這時,功夫得力,興味盎然,欲罷不能,直掛雲帆濟滄海。

 

所以,修學的關鍵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所謂生處,就是心安住在佛號上;而熟處,就是心攀緣五欲六塵,這是無始劫來養成的習氣,也是生死輪回的根。

憨山大師在《夢遊集》中開示道:

“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動念,皆是妄想,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成淨土因,是為樂果。若念佛心心不斷,妄想消滅,心光發露,智慧現前,則成佛法身。”

“昔歐文忠公(歐陽修)問一僧雲:‘古人臨生死之際,有談笑脫去者,今何寂寥無有?’僧雲:‘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定?’文忠大驚:‘此語(念念在定慧)正吾人學道之標的(目標)也。’......學道無他伎倆,隻是生處要熟,熟處要生,久久純熟,打成一片,自然念念彌陀,頭頭極樂矣。近見學道之士,祗知貪求玄妙,不知向根本處下死工夫,及臨榮辱禍患死生之際,便見手忙腳亂,此非人誤,乃自誤耳。”

“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種種妄想,人我、憎愛、貪瞋癡等諸煩惱業,若有一絲不斷,即是生死根本。今要參禪頓悟了生死,請自討量,果能一念頓斷曆劫煩惱如斬亂絲否?若不能斷煩惱,縱能頓悟,亦成魔業,豈可輕視?從上諸祖頓悟,亦從多生積功漸修中來。故頓悟一著,說易實難,苟無二三十年死心工夫,如何得向熱惱中一念頓悟?要在自知根器何如耳!至若念佛一門,世人不知其妙,視為淺近,其實步步踏著實地。何也?以吾人有生以來,念念妄想攀緣,造生死業,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斷煩惱?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亂,到臨命終時,惡業消滅,佛境現前,一念隨佛往生淨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亂,比參禪更有下落,總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參禪定要死盡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其念佛是以淨想轉染想,以想除想,乃博換之法,就吾人根器易為耳。其實,心心念佛,心心不昧,此心妙樂,有不可言者。”

“消磨習氣,必定要念力為主。或古人話頭,或單提一咒(念佛人則是一句佛號),切切記心,時時在念。久久此念純熟,中心有主,則於遇境逢緣,內不出,外不入,中閑(間)一念,炯炯孤明。一切應事接物,如鏡現像,不將不迎,來無所黏,去無蹤跡,此便是最初得力處也。若於微細情想,潛滋暗長,不自覺時,或己知己見,吝惜護痛,不肯一刀兩段,此便是因循軟暖,自恕自欺處。者(這)裏最要吃緊著眼,決不可放過,亦不可被他瞞過。若輕放恕過,便是自欺。故孔子曰:毋自欺也。此便是教吾人行路,把手拖步一般。以吾人情昏智暗,一向隻在光影門頭,識神影子裏弄聰明,全於本地真實處不相幹。若者裏認得,便是披沙揀金。砂土若去,金體自純,不患不到精耀時節。”

 

問:如何做到隨時不亂?

答:以十句佛號為單位來念,可以不再計百、計千,隻是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隨時不亂的要點是:做到念佛時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妄念,而不是覺得沒有妄念即可。《文殊所說摩訶般若經》雲:“若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箭發皆中。”念佛功夫深了,自會做到:佛號一舉,妄念全消。

問:我一開始就用這個方法來達到隨時不亂可以嗎?

答:如果你用這個方法愈念愈清淨則可。如果念佛時總是夾雜有妄念,不見退減,就要首先做到百句不亂,然後千句不亂,再使用這個方法。

問:上文說“隨時不亂的要點是:做到念佛時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妄念”,但是我幾經努力,仍沒達到。應當從何著手?

答:這是由於觀心功夫不夠。你現在應當加強“覺知心念”一章的修學來提升觀心功力,特別是要在“知而勿隨”這一節上用功。到時候自會做到“念佛時清清楚楚地知道沒有妄念”。

問:我已經達到千句不亂,現在修煉隨時不亂,是否一定要以十句佛號為單位來念?

答:各人情況不同,沒有定法。“以十句佛號為單位來念”,效果十分顯著,要盡量多用。當然,在有些場合下,可采用自己已經習慣的方法來念。例如,吃飯時一嚼一字,經行時一步一字或二字。在這一階段中,反複細讀《念佛論》、《禪淨要旨》和毛惕園居士選輯的《念佛法要》是非常有幫助的。總之,念佛方法以攝心、持久、抗幹擾為好,做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如果隨時不亂比較有把握了,就可以一句一句地念,句與句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而無異念。

問:這一階段念佛是朗念(出聲念)、默念還是金剛持?

答:一般來說,朗念費力,默念易昏沉,宜以金剛持為主,間以朗念、默念。但這僅隻是就一般而言。具體說來是因人而異,因功夫的淺深而異。若是朗念能持久,默念不昏沉,則朗念和默念也不亞於金剛持,而且有其獨到之處。自己最好多試一試,看看哪種方法在哪種場境更適宜。

〔金剛持〕念佛時,唇舌動而不出聲。

問:“念念相續”甚妙。怎樣做到念念相續呢?

答:當達到百句不亂以後,便可修煉“念念相續”。其要點是:照顧好這一句與下一句之間無妄念,並且念好下一句。如此遞推下去,做到念念相續。若是中間有妄念生起,就一定要覺知到。然後,抖擻精神,集中注意力,繼續念下去。善導大師雲:“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詳見《善導大師淨土教法》)關於“念念相續”,有一個形象的譬喻:冬夜,你手持電筒,行走在水田間的田埂上,稍不小心就會失足落入水中。怎麽辦?解決的辦法是:始終都照亮腳下,跨好下一步。覺知就是電筒的光,始終都照亮腳下(這一句與下一句之間、以及下一句),跨好下一步(念好下一句)。

問:要做到隨時不亂,應當怎樣來工作和生活呢?

答:形象地說,我們所處的境可分為兩個世界:當下世界和頭腦世界。當下世界就是當下你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到的那個境,頭腦世界就是你思這想那而存在於頭腦中的那個境。修行人應當隨時隨地處於當下世界,若陷入頭腦世界,即是與道相背。對此,祖師早有明訓。前麵已經說過,現在不妨再引如下:

有學人問趙州禪師:明心見性之人該當如何?趙州禪師回答說:正好大修行。學人道:不知您這樣境界的大師是否也還修行?趙州禪師說:我就是穿衣吃飯。學人道:穿衣吃飯乃尋常事,難道這也是修行?趙州禪師說:若不是修行,那你說我每天在幹什麽?(原文:“問:了事的人如何?師雲:正大修行。學雲:未審和尚還修行也無?師雲:著衣吃飯。學雲:著衣吃飯尋常事,未審修行也無?師雲:你且道我每日做什麽?”(《趙州禪師語錄》))

憨山大師雲:“有問者雲:‘古人饑時吃飯,困時打眠,便是道。今人饑時吃飯,困來打眠,為什麽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飯隻吃飯,打眠隻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飯不吃飯,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亂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來,足下日用,隻將眉毛剔起,叱吒一聲,隻教神驚鬼怕,天魔膽碎,陰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靜靜悄悄,寸絲不掛,赤力力,淨裸裸。將此一段家風,要讀書便讀書,不讀則拈向一邊,不許掛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邊,不許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飯,就吃茶吃飯,要打眠,便打眠;要屙矢放尿,便屙矢放尿;撞著便了,更不許過後思量。如遊魂鬼子一般,幹幹淨淨,潔潔白白,亦不許坐在幹淨潔白裏(不要失掉覺照而落於無記)。如此單刀直入,一念向前,則讀書親見古人,作文也隻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無前後。涵畜時,便是吐露時;吐露時,便是涵畜時。如此不為動靜明暗所轉,不為種種伎倆所移。”(《夢遊集·示黃惟恒》)

因此,一切時中,絕不可無謂地陷入頭腦世界。即便工作時,其思惟也僅限於工作所須。待人接物應當是緣來即施,緣去即寂,過後不思量。這些,都是修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須嚴守的原則。但是,由於無始劫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頭腦世界中打滾,這一根深蒂固的惡習難於猝然拔除,必須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來磨除,這就是為什麽要修行,同時,這也就是修行的著力之處。

問:有時候我明明知道在打妄想,想從頭腦世界中脫離出來,但是禁不住還要想,怎麽辦?

答:你已經進入到“隨時不亂”這一階段,說明具有相當的定慧力,對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好似深山學劍十年得真傳,現在出山闖蕩江湖。當被妄想籠罩難於自拔時,就百句佛號、百句佛號地不斷念,緊緊把握住“即念即觀”這一要點。如果愈念愈清淨,最後進入一心不亂境界,這是很好的。倘若進入不了,也不要氣餒,隻要你是緊緊把握住“即念即觀”這一要點,你的功力就在長進,而且是在實戰中長進,日日堅持下去,定會戰勝妄想。

還有一法是:當實在禁不住還要想時,你就不去禁止它,而是仔細的觀察這個思考者,看他究竟要幹什麽。就像坐下來看戲一樣,既然這個思考者要想表演,好吧,就讓你表演,看你演個什麽,但是自己一定要看清楚他在演什麽。這是饒有趣味的,常常這樣觀看表演,緊緊把握住“看清楚”這一要點。不知不覺有一天你會發現,在要打妄想時,你對自己下命令:不思量。妄想一下子就停歇下來了,清清靜靜,妙不可言。到此時節,就能夠做到妄念若起,立即以佛號取代,而處於一心不亂的境界。剩下來,就是鞏固和加深這一定境。定者,內不隨妄轉,外不為境牽也。

問:如何死盡偷心?

答:偷心就是妄念(識情)。死盡偷心就是斬盡妄念,誰來誰斬!憨山大師雲:“至若念佛一門,世人不知其妙,視為淺近,其實步步踏著實地(妙!)。何也?以吾人有生以來,念念妄想攀緣,造生死業,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斷煩惱?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亂(關鍵!),到臨命終時,惡業消滅,佛境現前,一念隨佛往生淨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夢遊集·答王於凡》)

 

蓮池大師雲:“夫生死不離一念,乃至世出世間萬法皆不離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實。若覷破此念起處,即是自性彌陀,即是祖師西來意。縱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極樂,且橫截生死,不受輪回,終當大悟耳。願放下萬緣,十二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雲棲法匯》)

〔提撕〕警醒振作,保持正念。《禪宗無門關》雲:“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朱子全書·存養》雲:“隻要常自提撕,分寸積累將去,久久自然接續,打成一片。”

憨山大師雲:“然淨土一門,接引眾生,利益最廣,古今念佛得往生者甚多。但以專精為主,不是一月一兩會,念佛幾千聲,如此便作正行也。第一要發心,深厭娑婆是苦,誌求舍離,存想西方淨土,蓮花化生,念念定要往生彼國,親見彌陀,以為本願。每日早晚要刻定功課,或持金剛經,或持彌陀經,或持往生咒,定要念佛回向西方發願往生,以此為定規。二六時中,無論閑忙動靜,將一聲阿彌陀佛,持在心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乃至睡夢之中,亦不忘失。如此打成一片,無有閑(古同“間”)斷,名為一行三昧。此念純熟,一切境緣不被打斷,開眼合眼,一聲阿彌陀佛,明明現前。將一切世閑父母妻子,種種恩愛妄想業念,都被一聲佛號消磨清淨,如此即得自心清淨。經雲:‘心淨則佛土淨。’如此念佛,如此用心,念到臨命終時,單單隻有一聲阿彌陀佛現在目前,一心不亂,自然得見阿彌陀佛親來接引。一念之頃,即得往生淨土,從此即得永脫生死之苦,高登極樂,蓮華化生,便是一生念佛之效驗也。如此精專,若不往生,則諸佛墮妄語矣。若是悠悠歲月,口說念佛,心無實行,是為自瞞自欺,豈有效驗之時耶?善男子等,既發信心,當行實行,萬勿自欺。”(《夢遊集·示宜華眾道人》)

 

問:我決心全力以赴地念佛,當從何著手?

答:給自己規定:(白天)應事一畢,就立即念佛;(夜晚)尚未睡著,就一直念佛。為了保證念佛的質量,可以采用分段念佛法:將一天的時間按照活動單元劃分成段,然後分段來念佛。每一段念得怎麽樣,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作出針對性地改進。例如,起床穿衣為一段,整理床鋪為一段,去盥洗室為一段,刷牙洗臉為一段,一頓飯為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外出步行,將前麵的一棵樹或一個招牌作為現前一段的終點,來確定一個距離為一段;這一段走完,又確定下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在公車上,每一站為一段。開始時,每一段的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劃分得短一些;隨著功夫深入,再逐漸增長每一段的時間。總之,自己靈活掌握,力求實效。每一段都一定要努力做到:念佛一心不亂。形成定例,堅持不懈,日久功深,積習成性。如此,則上品可期。

關於怎樣念好佛,同修之間要多交流,多互相鼓勵,待人如待己,度人即度己,集思廣益,形成團隊。有好的念佛經驗,也應在網上公布、交流,萬眾一心,同奔極樂。

問:我吃飯時念佛,咀嚼一口念一字。這樣做,妄念減少了許多,但是不能除淨。怎麽辦?

答:功夫要一步一步落實。你可以這樣來念,咀嚼一口念一字,每三句佛號記一次數,從一到十;然後又從一到十;如此繼續。每記一數時,注意一下有無妄念。這一方法,可以推廣到日常生活中許多一字一動作的情形,非常有效。當然,數目字隻是拐杖而已,心念凝聚到一定程度,即可扔掉,做到沒有拐杖也能夠一心不亂。

問:念佛必須計數每天念了多少句嗎?

答:念佛計數的目的,是督促自己不生懈怠,對自己每天念佛多少,是勤是惰,做到心中有數。如果已經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即可不再計數。雲穀大師(憨山大師之師)雲:“汝(指了凡先生)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見《了凡四訓》)此開示雖然是講怎樣持咒,但對持名念佛亦頗多啟迪。

〔無計無數〕不用計數。〔於持中不持〕念咒時十分真誠專注,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在念咒了。〔於不持中持〕不念咒時,下意識還在念。這就是念佛人常說的:“念而無念,不念而念”的境界。〔到得念頭不動〕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

對於持咒的境界,慧明法師開示了持咒三關:“雲何初關?學人持誦真言(咒語),持到萬念歸一,不起二念,名透初關。但此乃以石壓草,尚非究竟。雲何二關?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是誰在持,自己亦不知,乃至同時好似有二人同持,是名三昧現前,亦名透二關。雲何三關?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不知,深入三昧,而得離持正定,一無所有,即證實相,一切具足,名透三關。”《慧明法師開示錄》

第八章 淨心集資

佛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煩惱千千萬萬,歸納起來就是三毒:貪、嗔、癡。念佛功夫得力,就要用佛號來伏煩惱,淨其心地,儲備往生資糧。古德雲:“行人淨業成熟,心地清淨,與佛相應,方見佛現前,接引生西。”佛月在天,光照億萬心水。若心不淨,如水蕩濁,月雖在天,其影不彰。故臨終思緒紛亂者,佛雖放光接引,猶盲不能見也。

〔三毒〕毒者,毒害也。貪嗔癡毒害出世善心,故名為毒。一、貪毒: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便喜好引取,是名貪毒。二、嗔毒:嗔恚之心,名之為嗔。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不悅厭棄,是名嗔毒。三、癡毒: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明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是名癡毒。

貪嗔癡三毒中,貪是根本,嗔和癡均是由貪而生。因為貪愛不到、或者失去貪愛的,而有嗔恚;因為貪愛,於是違背義理,顛倒妄取,而有愚癡。所以要息滅煩惱,當在斷除貪愛上下功夫。佛言:“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佛說四十二章經》)

 

凡人不能無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貪、嗔、癡。念貪、嗔、癡則殺、盜、淫等惡業蜂起,生死輪回無有止息。佛乃因勢利導,抓住眾生不能無念的習氣,善巧方便地用一佛念來代替妄念,令眾生將妄念轉為佛念,染心換為淨心,從而容易地往生淨土,出離生死。徹悟大師雲:“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澄清濁水之寶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徹悟大師遺集》)所以,念佛就是於眾生生死切近處作最親切、最簡易的轉換。而作此轉換的關鍵是覺察,念念覺察,妄念一起,立即用佛號轉掉。要切切實實地做“覺察-轉掉”功夫,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日久功深,自然打成一片,伏住煩惱,成就淨業。淨心的關鍵就是:用佛號將妄念轉掉。

〔念念不放過〕每一個妄念,都不要讓它滑過(不被它瞞昧)。〔念念透得過〕每一個妄念,都不要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

要了生死,就要知道生死之根,以及怎樣來拔除生死之根。祖師開示道:生死之根就是貪嗔癡三毒,而拔除生死之根,就是在於此心一念轉變之間不遺餘力!要在日用現前境界,妻子兒女團聚之際,親戚朋友交接之間,義利逆順交攻之處,喜怒貪嗔未發之前,預先著眼覷定,真真實實,清清楚楚,見到如何是生死之根,並立即極力拔除。

 

諸苦盡從貪愛起,因此滅苦之道是:貪愛在哪裏生起,就在那裏將它根除和息滅。

〔諸苦盡從貪愛起〕貪愛集苦(貪愛造成苦),是苦的根源。由於貪愛,於是取著,於是造業,於是受苦,於是輪回。貪愛是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處生起,因此要把緊六根門頭,觸塵起照、截斷惑根,這是關鍵。

佛言:“比丘們!什麽是苦集聖諦呢?它就是貪愛,就是造成不斷輪回、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欲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比丘們!而這貪愛從哪裏生起,又從何處建立?在身心世界,隻要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就有貪愛的生起和建立。而在身心世界,什麽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又,比丘們!什麽是苦滅聖諦呢?它是貪愛的完全遠離、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但比丘們!何處根除貪愛,何處息滅貪愛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滅貪愛的地方。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根除和息滅﹔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根除和息滅﹔......。”(詳見《大念住經注》

〔諦〕真實無謬的道理。〔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一、“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為相,苦是現實人生的真相。二、“集諦”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說明人生之苦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貪愛,於是取著,於是造業,於是受苦,於是輪回。三、“滅諦”是說明息滅諸苦的真理。當所有的苦集(貪愛)都永斷無餘,無取無著,就不再造業、受苦、輪回,這就是滅諦。四、“道諦”是說明如何永斷苦集(貪愛),亦即滅苦之道。四聖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

 

修行的目標是伏煩惱、斷煩惱,儒家的目標是成仁,其修持方法很值得借鑒。《論語·顏淵》中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於禮。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這一點——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則天下的人都會認可你達到了仁。達到仁的境界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顏回又問:那麽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克己〕約束自己。〔複禮〕複原到性本善的狀態。〔禮〕行為準則。

仿此,而有以下的問答:

問:怎樣來伏煩惱、斷煩惱?

答:克己去毒。約束自己,去除三毒(貪、嗔、癡)。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隨心自在而不貪、不嗔、不癡,則天下的人都會認可你斷掉了煩惱。斷煩惱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

問:那麽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

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思。這裏的“禮”,是身口意的準則:不貪、不嗔、不癡。“非禮”,即是貪嗔癡。這“五勿”的意思是說:令你起貪嗔癡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不要去想。

所以,要克己去毒,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思,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樣來伏住煩惱,不讓煩惱起現行。

 

印光大師在《了凡四訓序》中,關於對治煩惱,有一段非常精辟的開示,現摘錄注釋如下:

【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

然而作聖也不難,隻在於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要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必須從“格除人欲之物,而顯現自心本有之真知”下手。倘如人欲之物,不能極力克除,則本有的真知,決難徹底顯現。

〔明德〕光明正大的自性之德。這是人人本具,但被種種違理情想所錮蔽而不顯。〔格物致知〕格除人欲之物,而顯現自心本有之真知。《禮記·大學》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幹。來不預計,去不留戀。】

欲令真知顯現,就應當在日用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之時,常起覺照。不使一切與理相違的情緒、念頭,哪怕是短暫地萌發於心。要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明鏡當台,麵前有什麽就僅僅是映現它們,而不要被它們牽轉。是美是醜是它們自己的事,與我有何幹係?來時沒有期望等待,去了也沒有煩惱留戀。

這幾句話是修心要訣,讓真心做主。

〔雲為〕言論行為。〔覺照〕就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當下的念頭、情緒是什麽。這是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的基本功夫。故祖師大德常雲: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悉當返觀,了知是心。〔妍〕美。〔媸chī〕醜。〔豫計〕即“預計”。

【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如與賊軍對敵,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須斬將搴旗,剿滅餘黨。】

假如違理情想,剛有顯露,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如同與賊軍對敵,不但不讓他們侵犯我的疆土,尚須斬將奪旗,剿滅餘黨,連根鏟除。

〔萌動〕剛有顯露。〔封疆〕交給一位官員全權管理的地區。〔搴qiān〕奪取。

【其製軍之法,必須嚴以自治,毋怠毋忽。克己複禮,主敬存誠。】

其統帥軍隊之法,必須嚴以自治。自己一定要不懈怠、不荒廢,約束自己的視、聽、言、行,使之符合於“禮”的要求,恭敬至誠。

〔毋wú〕不要。〔克己複禮〕儒家的修養方法:約束自己的視、聽、言、行,使之符合於“禮”的要求。〔主敬存誠〕外要敬,內要誠。

【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其武器必須使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器仗〕武器。〔顏子之四勿〕顏子就是顏回,孔子的學生。他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曾子之三省〕曾子即曾參,孔子的學生。他善用反省工夫,說“吾日三省吾身”:以“為謀不忠乎?交友不信乎?傳授不習乎?”這三者,在身心上密密勘驗。〔蘧qú伯玉〕春秋時代衛國的大夫,逐日反省、檢點、改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日不發現自己還有過錯,無日不痛加改悔。〔寡過〕減少自己的過錯。〔知非〕知道自己的過錯。

【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與之相對。則軍威遠振,賊黨寒心。懼罹滅種之極戮,冀沾安撫之洪恩。從茲相率投降,歸順至化。盡革先心,聿修後德。】

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極其謹慎肅整地與賊軍(違理情想)相對。則軍威遠振,賊黨寒心。他們恐懼會遭到滅種滅族的慘禍,希望得到赦免、招安的洪恩。於是相率投降、歸順,回心轉意,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戰戰兢兢〕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賊黨〕這裏的“賊黨”是指違理情想。〔罹lí〕遭受。〔聿修厥德〕修複其道德。“聿yù”,文言助詞;“厥jué”,意思是“其”、“他的”。

【將不出戶,兵不血刃。舉寇仇皆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上行下效,率土清寧。不動幹戈,坐致太平矣。】

於是將不出營門,兵不流血廝殺,所有的寇仇、叛逆都成為善良的百姓。賊黨上下相繼仿效,通通改邪歸正,四海清明寧靜,不用打仗,就天下太平了。

〔赤子〕初生的嬰兒,通常用來譬喻純潔善良之人。〔率土〕意思是“四海之內”。“率”讀帥,意思是“皆”、“都”。

這一段是說,攻治違理情想的關鍵是:嚴陣以待,稍有萌動(此刻是殲敵之最佳時機),立即迎頭痛擊,鏟除其根。人之造惡,皆由身、語、意之所作,而身、語又是以意為根,故覺照斷惡,如伐毒樹,直斷其根。

由於現在念佛功夫已經得力,所以妄念稀少,即便生起,也能及時察覺。對於每一個生起的念頭都要細加審查,看它是貪、是嗔、或是癡,為什麽會生起?一一挖根,予以鏟除。

 

在淨心集資的過程中,忍的修煉也十分重要。忍是破除我執的利器,成佛之第一妙行。永嘉大師《證道歌》雲:“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忍”者,安住於理而不動心也。其實,整個佛法的修學,都是在修忍——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謂“忍之一字,眾妙之門”。

修忍,有四個層次:伏忍、柔順忍、無生忍和寂滅忍。伏忍,這是初心行者,須調伏其心而忍順、逆之境;柔順忍,這是調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緣,不須勉強抑製而自然能忍,此時之心,柔和善順;無生忍,這是聖位中的人,達一切法本自不生,情與非情,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因此於無性法中,忍心不動,親證無生;寂滅忍,是果位聖人,徹證涅槃寂滅境界,動靜二相,皆契如如。

〔無性〕)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無實體,謂之無性。《法華經》雲:“知諸法常無性。”《楞嚴經》雲:“諸幻成無性。”

 

關於為什麽要修忍,以及怎樣來修忍,憨山大師在《夢遊集·示法錦禪人》中精辟地開示道: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長矣!是皆從我之所致。甚矣,我之為害!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

一切眾生之所以有生、死、苦,都是因為有我而成立;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證得。以我為中心,則與其他人對立,於是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生。於是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輪回就沒完沒了!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個“我”所造成的。我之為害,是多麽嚴重啊!但是要破我執,譬如是去攻打精銳重兵防守嚴密的城堡,豈是容易攻破的呢!

〔以我與物敵〕以我為中心,與他人相對立。這裏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老氏有言,曰:柔勝剛,弱勝強。此蓋忍行之初地也。眾生恃其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違不能安,一饑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淨,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見之執耳!所以佛教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無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從生法忍忍至無生,則妙行圓,佛果成矣!忍之一行,豈淺淺哉!故曰:凡有所作,皆當忍之。】

老子《道德經》曰:“柔勝剛,弱勝強。”這是“忍”之一行的初步階段。眾生所持之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都不能受,一事之違都不能安,一饑一寒都不能耐,一念之欲都不能淨,這都是不知道安忍之方,隻是不斷地增強對我見的執著啊!所以佛教導諸弟子修和合行。又說道:“苦法忍,苦法智。”又說道:“無生法忍,八地菩薩才證得。”由此可知,從生法忍,一直忍到無生法忍,則妙行圓滿,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哪裏是微細之事啊!所以說:凡是有所作為,都要能夠做到忍。

〔我見〕又名我執。妄執五蘊身心為自己。《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例如以東為西、以南為北等等),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緣六塵之幻影。〔和合〕和合有理和和事和。理和是證擇滅,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的寂滅之理。事和共有六項,即所謂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二、口和無諍,是言語的不起爭論;三、意和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沾。〔苦法忍〕於欲界諸苦,慧心安住於真如之理。〔苦法智〕緣觀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生法忍〕在無生法忍之前的種種忍,稱為生法忍。

【是則,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如斯,則心有不敢妄動,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為,情有不敢妄發。故老氏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異名。由不敢,為天下先,故忍為成佛第一行。】

因此,舉心動念處,要以忍來檢查;舉足動步處,要以忍走在前麵;待人接物處,要以忍來對待;喜怒哀樂處,要以忍來堪驗。這樣一來,則心不敢妄動,身不敢妄作,事不敢妄為,情不敢妄發。故老子《道德經》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即是忍之異名。由不敢,因此為天下之先。故忍為成佛之第一行。

〔折旋〕舉止。〔不敢,為天下先〕虛懷遊世,無我而不與物對,物自莫能勝矣,是為人中之最上者。

【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於我,亦能衣被於物,自利利他之德無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謂是故也。禪人求法語,故餘題之曰:忍辱為衣。禪人勉而行之,其無以為口頭話,且又無以此博飯具也。】

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庇護我,也能夠庇護其他人,自利且利他之德,沒有超得過忍的。所以說,要以柔和忍辱為衣,就是這個道理啊!法錦禪人求法語,因此我題之曰:忍辱為衣。法錦啊,你要勉而行之!切莫以為這是老生常談,又切莫以此作為博取名聞利養的工具。

〔忍辱衣〕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口頭話〕常掛在嘴邊的套話。〔博〕換取。〔無以此博飯具〕憨山大師在這裏語重心長地告誡:參學明理,是要躬身實踐,切莫自己不做,卻以此教導他人而作為博取名聞利養的工具。《論語·憲問》曰:“古人之學為己,今人之學為人。”《論語注疏》曰:“古人之學,則履而行之,是為己也。今人之學,空能為人言說之,己不能行,是為人也。範曄雲:‘為人者,馮譽以顯物;為己者,因心以會道也。’”〔馮譽以顯物〕憑譽以顯於物(他人),即沽名釣譽的意思。“馮”,古同“憑”,憑借,依靠。“物”,自己以外的人。

 

在淨心集資的過程中,通過持佛名號來隨緣消業,這是在實戰中修煉一心不亂。而且,這樣做會使生活更加平順安樂,也為臨終正念鋪平了道路,防止臨終業障現前。

妄念生起,便是轉業、消業的緣,要立即抓住這個機會來轉業、消業。轉一次業,業種子便削弱一些。不斷地轉,便不斷地削弱,乃至拔除。

〔業種子〕眾生所造之業存儲在阿賴耶識中,因其能生現行而開花結果,故名種子。業種子又稱業習氣,亦簡稱為種子、習氣,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潛在的影響乃至操控。

祖師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因此,每當業種子起現行,就要乘此機緣削弱它,乃至拔除它;反之,如果隨順習氣,即造新殃,業種子便更加強大了,以後發作起來,更難控製。

妄念生起,這是業來縛心;以佛號取代妄念,這是心在轉業。隨時隨地以佛號取代妄念,十句不行,再來十句,如此繼續下去,不斷地以心轉業,日久功深,妙不可言。《菜根譚》雲:“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記住:隨著現行之心念流,淨除妄想和貪瞋癡的習氣。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功夫深了,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其樂莫可言喻也。

有關消業除習之道,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中“識心的運作過程”一節,以及《以心轉業》一文。

 

問:我已經下決心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為頭等大事,請告訴我最有把握往生的修持方法。

答:要隨時檢點:自己是在修淨業,還是在造輪回業;是心在轉業,還是業在縛心。(詳見《以心轉業》一文。)具體的的修持方法,憨山大師開示道:

“至若為末後一著大事(臨終往生大事),其做工夫,更要親切。每日除二時(早晚二時)功課之外,於二六時中,單將一聲阿彌陀佛,橫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隻將一句佛號,作自己命根。(命根的意思是說,離開它就活不成。)咬定牙關,決不放舍,乃至飯食起居,行住坐臥,此一聲佛時時現前。若遇逆順、喜怒、煩惱境界心不安時,就將者(這)一聲佛,提起一拶,即見煩惱當下消滅。以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以念頭念煩惱,這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滅煩惱(而今以念頭念佛來消滅煩惱),便是佛度生死苦處。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更無別法。若念佛念到煩惱上作得主,即於睡夢中作得主;若於睡夢中作得主,則於病苦中作得主;若於病苦中作得主,則於臨命終時,分明了了便知去處矣。此事不難行,隻是要一念為生死心切,單單靠定一聲佛,再不別向尋思,久久純熟,自然得大安樂自在,得大歡喜受用,殊非世間五欲之樂可比也。惟大王留意此法,便是真實修行,舍此更無過此直捷省事者也,切不可聽邪見邪說而惑焉。”(《夢遊集·答德王問》)

憨山大師又雲:“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欲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柰何。此乃八識(阿賴耶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隻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念佛人提起佛號)。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捱追將去:我者裏元無此事(我這裏原來並無此事),問渠(它)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麽?決定要見個下落。如此一拶將去,隻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若是能夠按照善導大師的教導“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來做,則淨心集資的效果最好,而方法最為專一。善導大師雲:“正由稱名易故(正是由於稱名比觀想容易的緣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詳見《善導大師淨土教法》一文)

第九章 欣求厭離

娑婆之苦,苦不堪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

 

 

 

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其中,願則欣求極樂,厭離娑婆。所以,念佛人在精進念佛的同時要修欣厭行,並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是信與願的具體體現。

欣求極樂

為什麽要欣求極樂?因為“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更何況這是滿“普度眾生,共成佛道”之菩提願的金光大道!

《佛說阿彌陀經》中,佛言:“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苦者,有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而且還有二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之苦。

三苦者,苦苦、壞苦和行苦。一、苦苦,世人有生死之身,已經夠苦,加上眾苦逼煎,更是苦上加苦,故謂之苦苦;二、壞苦,是偶而出現之樂境,一旦失去時所感受的苦;三、行苦,是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八苦者,一、生苦,是出生時的痛苦;二、老苦,是年老體弱的痛苦;三、病苦,是患病時的痛苦;四、死苦,是臨死時的痛苦;五、愛別離苦,是與所愛分離的痛苦;六、怨憎會苦,是與仇敵在一起的痛苦;七、求不得苦,是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陰熾盛苦,由於五陰(色、受、想、行、識)之幻妄身心等法,於六塵境中起惑造業,備受熬煎,如火熾然,不能止息。

〔五陰〕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五者是積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蘊”;又能把人的真性蓋覆,使人迷惑顛倒,造作諸業,故亦名為“五陰”。其中,色蘊是指物質,叫做“色法”;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叫做“心法”。這是構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蘊是身,其餘四蘊(受、想、行、識)是心。

關於十苦和百一十苦,蓮池大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雲:“十苦者,菩薩藏經謂:一、生苦,二、老苦,乃至十、生死流轉苦。百一十苦者,瑜伽論:一、無差別流轉苦,二、欲苦,三、癡苦,乃至五十五苦;次九種苦,於九種中,又次第迭開成五十五,合之為百一十苦。”

以上諸苦,極樂世界完全沒有。至於二種生死之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華化生,即無分段生死,而且位登不退,又何慮變易生死之苦呢?故雲“無有眾苦”。

〔二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由於善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脫輪回出三界。〔變易生死〕三乘聖者,已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過程中,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測,不可思議,故名“變易生死”。了變易生死者,圓證佛果。

《佛說阿彌陀經》雲:“但受諸樂。”

諸樂者,慈雲懺主以此方之苦與彼國之樂對比而言,有十種: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之苦,彼土無有,但有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之苦,彼土無有,但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三者、無惡友牽纏之苦,而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四者、無群魔惱亂之苦,而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五者、無輪回不息之苦,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回之樂;六者、無難免三途之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七者、無塵緣障道之苦,而有受用自然,不待經營之樂;八者、無壽命短促之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九者、無修行退失之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十者、無塵劫難成 之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

〔正定聚〕三聚之一。〔三聚〕三聚就是三類眾生。這三類眾生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證悟的一類眾生;邪定聚,是指畢竟不能證悟的一類眾生;不定聚,是指介於正邪之間,可能證悟也可能不證悟的一類眾生。〔塵劫〕即三千塵點劫: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為墨,每經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點,墨用完了,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部碎為微塵,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劫數,這是表示時間非常久遠的比喻。

《蓮宗寶鑒》雲:“娑婆濁境,眾苦集而求道難成;淨土樂邦,諸善聚而位登不退。稱名號者,諸佛護念而往生;發菩提者,彌陀光照而增進。菩薩羅漢與其同儔(同伴),水鳥樹林悉皆念佛。耳畔常聞妙法,心中頓絕貪嗔。快樂無窮,壽量何極?一生彼土便獲阿惟(阿惟越致,亦譯為阿鞞跋致,不退成佛的意思,這是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位),豈比人天道中,觸目多諸違順。權乘路上,善根希有周圓;地前三賢,尚未見道而失念。......是知,三乘之士,曆僧祇劫(阿僧祇劫)而功行無成;念佛之門,於彈指頃而位階不退。是以生淨土者,唯善無惡故,位無有退者,決定成佛。故彌陀經雲: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嗟乎!初心信淺,非他力難以進修;我佛願深,但有緣悉皆攝受。須信,餘門學道,如蟻子(螞蟻)上於高山;淨土往生,似風帆行於順水。彌陀接引,直趣菩提;眾聖提攜,高超三界。上品即登佛果,下生猶勝天宮。普信勿疑,同修不退。”

〔權乘〕權乘菩薩,指藏通別三教的菩薩,因他們的功行尚淺,實在還沒有達到真實菩薩地位。〔三賢〕大乘修道的過程,從凡至聖的五十二位中,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諸位菩薩,但斷見思惑,尚有塵沙惑和無明惑,未入十地聖位,所以隻稱為“三賢”,或“地前菩薩”。

印光大師開示道:“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並將這兩個世界作了鮮明的對比,指出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文曰:

“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乃現在起心動念,及動作雲為,乃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莫能解脫。五陰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色,即所感業報之身;受、想、行、識,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於六塵境,起惑造業,如火熾然,不能止息,故名熾盛也。又、‘陰’者,蓋覆義,音義與‘蔭’同。由此五法,蓋覆真性,不能顯現。如濃雲蔽日,雖杲(gǎo明亮)日光輝,了無所損,而由雲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斷惑業,被此五法(色、受、想、行、識)障蔽,性天慧日,不能顯現,亦複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諸苦之本。修道之人,禪定力深,於六塵境界,了無執著,不起憎愛。從此加功用行,進證無生,則惑業淨盡,斬斷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實難。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係牢獄之切念家鄉。”(《印光法師嘉言錄》)

病困益切

(清朝)道徹大師,錢塘人。出家參師,發明本有(見性)後,專修淨業。居杭州文殊庵,結期(預訂期限)閉關,室無長物(關房內沒有多餘的東西),唯一幾一單而已(隻有一張小桌和一個床鋪而已)。甫數日得疾困甚(閉關才幾天就生病,而且愈來愈嚴重),自奮(激勵自己)曰:“念佛正為生死(閉關念佛正是為了了生死),奈何以病輟(chuò中止)耶?(怎麽可以因病而中止閉關去就醫呢?)”持佛名益切。俄而(不久)金光照室,佛為摩頂,病立愈。

遂得念佛三昧,行住坐臥,了無異念。如是三年,於三月望日(農曆三月十五日)出關。升座說法畢,謂眾曰:“吾將於七月望(七月十五日)後西歸,汝等可來送。”及期(到了七月十五日),方(正當)設盂蘭盆會,眾集(眾人聚集在一起),理前語(有人提起大師前些日子說七月十五日後要往生的話),師曰:“有之(是有這件事),可少待。”次日,交卸住持,設齋別眾,入龕,暝坐氣絕。頃複蘇(一會兒又蘇醒過來),曰:“與諸君遠別,可無一言?娑婆之苦不可說,極樂之樂不可說,倘蒙記憶,但念阿彌陀佛,不久當相見。錯過此生,輪轉長夜,痛哉!痛哉!”語訖而逝,年四十八。(《淨土聖賢錄》)

〔盂蘭盆會〕“盂蘭”漢譯為“解倒懸”。人死後墮落於三惡道中,極為痛苦,如被倒懸。“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盂蘭盆”是說:用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供佛及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懸之苦。“盂蘭盆會”就是每年陰曆七月十五日,為解救先亡倒懸之苦,而盛設種種供養,奉施三寶之法會。

 

印光大師雲:“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因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欲求病愈),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因為不願求往生的緣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勸放下,求往生,如壽未盡,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誠故,得蒙佛慈加被也。”(《印光法師文鈔·複周孟由昆弟書》)

 

善導大師雲:“凡一切人,命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舍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有病之時,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善導和尚臨終往生正念文》)

〔無常〕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刹那不住,謂之無常。無常是這個娑婆世界的特征,對有生命的動植物(人類也在其中)而言,有生、老、病、死;對沒有生命的礦物、器具、乃至山河大地而言,有成(生成)、住(維持)、壞(敗壞)、空(消散)。徹知無常,就明白有生必有滅,有聚必有散,有升必有墮,一切都會過去,轉眼皆空,了生死才是頭等大事,便不會對愉悅的事物和情境起貪愛、對惱人的事物和情境起嗔恚,而貪瞋是生死輪回的根源。同時,徹知無常,就會時時警策自己:生命短促、國土危脆,必須抓緊時間修行,一息不來,即屬後世。

厭離娑婆

過眼般般分好醜,到頭事事不相幹。

 

 

一、生死根株
二、斷愛念一
三、自警七條
四、百事不管
五、一筆勾

 

 

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中,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所以念佛人不僅要欣求極樂,而且厭離娑婆,這是非常重要的。淨宗十祖行策大師雲:“具真實願,發忻(xīn同“欣”)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鴆毒,視名利如韁鎖,視數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信宿舍離,惟以一心念佛,願共同生淨土。”“念佛令功行不虛者,勤策身心,寸陰是惜,況命在呼吸,豈能長久,如囚赴市,步步近死。直需孜孜(勤奮不息)晝夜,矻矻(kū kū,勤勞不懈)暑寒,一句洪名,無時間歇,淨土決定可生,慎勿銳始怠終。”(《行策大師警語菁華》)

廣欽老和尚說:“如果情執不斷,嘴裏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麽,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萬緣牽扯,割舍不下,那麽,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那麽,在萬緣牽扯中,如何能夠做到厭離娑婆呢?現將祖師的有關開示,抄錄注釋如下。

一、生死根株

憨山大師《夢遊集·示念佛切要》雲:

【念佛求生淨土一門,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雲:念佛了生死。今人發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隻說‘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念?若念佛的心,斷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

念佛求生淨土這一法門,原本是要了生死大事。所以說:念佛了生死。今人發心,因為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隻說‘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道生死根本,畢竟向何處念?若念佛的心,斷不得生死根本,又如何了得生死?

〔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幹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

 

【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眾生受生死之苦,皆愛欲之過也。推此愛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從無始最初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愛欲流轉,直至今日。翻思從前,何曾有一念暫離此愛根耶?如此愛根種子,積劫深厚,故生死無窮。】

什麽是生死根本呢?古人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由此可知愛根乃是生死之根本。因為一切眾生受生死之苦,都是愛欲之過。推究此愛根,不是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才有的,乃是從無始最初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舍身(死亡)受身(投胎),都是愛欲令其流轉,直至今日。回想從前,何曾有一念暫離此愛根呢?如此愛根種子,無數劫來積累深厚,因此生死無窮盡。

〔愛〕貪戀染著之意。《大乘義章》曰:“貪染名愛。”《圓覺經》曰:“輪回愛為根本。”〔愛根〕愛生業果,故曰愛根。

省庵大師雲:“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今日方才發心念佛,隻望空求生西方,連愛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斷著?既不知生死之根,則念佛一邊念,生死根隻聽長。如此念佛,與生死兩不相關。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臨命終時,隻見生死愛根現前,那時方知佛全不得力,卻怨念佛無靈驗,悔之遲矣。】

今日方才發心念佛,隻是望空求生西方,就連愛是生死之根這回事都不知道,又何曾有一念斷著?既然不知道生死之根是什麽,則念佛一邊念,而生死之根(愛)卻任隨它生長。如此念佛,與了脫生死兩不相關。用這樣的方法,任憑你如何念,念到臨命終時,隻見生死之根(愛)現前,那時方知念佛全不得力,卻怨念佛無靈驗,悔之晚矣。

 

【故勸今念佛的人,先要知愛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中見得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無一件不是愛的,則無一事無一念不是生死活計,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時,隻說念不切,不知愛是主宰,念佛是皮麵。如此佛隻聽念,愛隻聽長。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看,這一聲佛果能敵得這愛麽?果然斷得這愛麽?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以愛緣多生習熟,念佛才發心甚生疏,又不切實,因此不得力。】

因此,奉勸現今念佛的人,先要知道愛是生死根本。如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即如現前在家念佛,日常眼中見到兒女子孫,家緣財產,沒有一件不是愛的,則無一事無一念不是生死活計,如同全身在火坑中一般。卻不知道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就如正念佛時,隻說念得不真切,卻不知道箇中原因——愛是主宰,念佛是皮麵。這樣來念,佛隻管念,愛隻管長。而且,就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看,這一聲佛號果真能夠敵得這愛麽?果然斷得這愛麽?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因為愛緣是多生以來熟透了的,而念佛是才發心的非常生疏,又不真切實在,因此不得力。

〔愛緣〕情愛之緣。《寶積經》曰:“諸煩惱中,愛緣所合,此最為重。”

 

【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畢竟主張不得。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何必待到臘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謂:“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見血,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則諸佛墮妄語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時節也,豈更有別妙法哉!】

若是目前愛境都做不了主,則臨命終時,畢竟做不了主。因此奉勸念佛人,第一要曉得為斷生死之心切。曉得了要斷生死之心切,就要在生死根(愛根)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何必待到臘月三十日(臨終),方才了得生死?若是那時才想到要了生死,則晚之晚矣!所謂:“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見血,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則諸佛墮妄語矣。因此,在家出家,隻要真有了生死之心,便是出生死的時節也,哪會更有別的妙法啊!

〔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眼前都是生死活計,了得眼前這些生死活計,就了得生死(生死空)。

二、斷愛念一

〔斷愛念一〕斷其愛而一其念。〔斷其愛而一其念〕斷其愛根而專一其念佛之念。

 

幽溪大師《淨土法語》雲:

【然而說之匪難,行之為難。行之匪難,心要為難。此昔人之所誡,在我輩之當遵。若求其為吾真切教誡,莫要乎楊次公之兩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然而求生淨土一事,口頭說說不難,實際修行則難。實際修行不難,悟得修行的心要則難。這是昔日古德之所告誡,我輩應當謹遵。若要想得到對自己如何修行的最真切教誡(心要),莫過於楊次公的兩句話,這就是:‘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楊次公〕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宋代人,初好禪宗,參天衣懷禪師大悟。熙寧末以母憂(母親去世)歸,閑居閱藏經,遂歸心淨土,大力提倡,並繪丈六阿彌陀佛隨身觀念。臨終時,見金台從空而至,即說偈而逝。〔愛不重不生娑婆〕要了生死出輪回,就必須斷愛。《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念不一不生極樂〕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專一念佛之念。專一念佛之念,即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淨念相繼”,善導大師所說的“念念相續”。

 

【夫念佛以一其心,懇切持名,專誌不亂,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無他,為情愛之所牽也。夫輕愛以杜其妄,斬斷情根,脫離愛網,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盡,此無他,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矧多念乎?】

念佛,乃是為了專一其心。所以懇切持名,專心致誌不亂,這是自己所應當盡心的。然而或者忘了而不念,或者念了而不能一,沒有其它原因,都是情愛把念佛之心牽走了(打起妄想來)。輕愛以杜絕妄想,斬斷情根,脫離愛網,這是自己所應當盡心的。然而或者念佛而不能忘愛,或者要忘愛而不能忘盡,沒有其它原因,都是因為念佛之心不能專一也。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平日有娑婆世界一愛之不放下,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何況有許多愛呢?求生極樂世界有一念不專一,則臨終為此不專一之念所轉而不得往生,何況有許多不專一之念呢?

〔矧shěn〕何況。

 

【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焉,重焉;厚焉,薄焉;正報焉,依報焉。曆舉其目,則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有一物之不忘,愛也;有一念之不遺,愛也。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生。】

而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有重,有厚有薄;有正報有依報。曆舉其種類,則有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等等,沒法一一列出。其中,有大而重於泰山者,有小而輕於鴻毛者。有一物不能忘懷,愛也;有一念放舍不下,愛也。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佛之念不一;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往生極樂。

〔昆弟〕兄弟。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誌於求生極樂者,宜以此書之於屋壁,銘之於肌膚,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求其輕;極樂之念,日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乎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果能如此,則此人雖未脫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臨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必矣。】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這兩句,可說是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誌於求生極樂世界者,應當將這兩句寫在牆壁上,銘刻在肌膚上,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求其輕;極樂之念,日求其一。愛,輕之又輕之,逐漸達到沒有;念,一之又一之,逐漸達到究竟。果真能夠如此,則此人雖然尚未脫離娑婆世界,已經不是娑婆世界之久客;雖然尚未生極樂世界,已經是極樂世界之嘉賓。臨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世界是必定的。

〔刮翳眼之金錍〕金錍(pī),即金鎞(bī)。這是古代醫治眼病的器具,用它刮去眼球表麵的翳膜,就能夠使人複明。〔膏肓〕指絕症。

 

【或問:輕愛有道乎?曰:輕愛莫要乎一念。又問: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輕愛。或者莞爾,謂曰:師言首鼠兩端,似無主正,俾學者乎何從?曰:非兩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蓋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異緣之使然。散心異緣,又由逐境紛馳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眾生有一心,則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聚緣內搖,趣外奔逸,心境交馳,塵沙莫盡。愛苟不忘,念能一乎?】

有人問道:輕愛有什麽方法嗎?答曰:輕愛最關鍵的是要一其念。又問道:一其念有什麽方法嗎?答曰:一其念最關鍵的是要輕愛。此人笑道:師父您的話搖擺不定,沒有主見,令學人無所適從。答曰:不是搖擺不定,這是要闡明一其念之所以然也。因為,念(念佛之念)之所以不能專一,是由於心散亂攀緣別處去了。心散亂攀緣別處去了,又是由於逐境紛馳的緣故。因此,娑婆世界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眾生有一心,則娑婆世界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緣聚而心生,逐境奔逸,心緣境,境牽心,心境交馳,塵沙劫也不能夠窮盡。愛如果不斷,念能夠專一嗎?

〔愛苟不忘〕愛如果不滅。在古文中“忘”通“亡”,意思是“滅”。〔莞爾〕微笑的樣子。〔首鼠兩端〕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時,頭一下伸出來,一下又縮進去;“兩端”,是進是退,拿不定主意。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欲輕其愛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眾境皆空,則萬緣都寂;萬緣都寂,則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則愛緣俱盡,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輕愛;欲輕其愛,莫若一念。’蓋愛之與念,勢不兩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欲輕其愛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絕其境(心不緣境);眾境皆空,則萬緣俱寂;萬緣俱寂,則一念自成(則純一之佛念自然成就)。一念若成,則愛緣俱盡,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輕愛;欲輕其愛,莫若一念。’因為愛緣與念一,勢不兩立,有如夜晚與白晝之相互輪換,又如黑暗與光明之完全對立也。(所以,斷愛與念一是相輔相成。)

 

問: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否隻顧自利?

答:印光大師雲:“自未能度,而欲度他,何異溺海渡人?奉勸諸賢,不可我慢高大,還是真信切願,仗慈力念佛求生西方好。”(《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三、自警七條

〔自警〕自我警誡。蓮池大師在這自我警誡的七條中,明確規定了那些事情不可做,以保持一心正念。

蓮池大師《雲棲大師遺稿·自警》雲:

 

【先民有言:‘禹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今衰殘,奚啻惜分,一彈指頃,毋雜用心。】

古人說:‘大禹是聖人,都要惜寸陰,我輩則應當惜分陰才是。’我今年邁體衰,豈但要惜分陰,就是一彈指頃,也不可雜用心啊!

〔先民有言〕晉朝名將陶侃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我輩當惜分陰。”〔寸陰〕短暫的光陰。語出《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光陰〕時間。〔尺之璧〕直徑一尺之璧玉。〔璧玉〕上等美玉。〔奚啻,xī chì〕何止;豈但。

 

【毋雜用心者,謂本參正念外,才起一念雜想,即便掃除,攝歸正念,不可時刻延捱。今略開七事,真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辦,務力守之,時時自警。】

不可雜用心,這是說除本參正念外,才起一念雜想,便要立即掃除,攝歸正念,不可有片刻的拖延。今略舉七事,真為生死而出家,直欲一生了辦大事者,務必盡力守之,時時自警。

〔本參正念〕蓮池大師是通過參究來修念佛三昧,所以本參正念即是“阿彌陀佛”。蓮池大師雲:“提話頭,是宗門發悟最緊切工夫。修淨土人,即以一聲佛號做個話頭,此妙法也。”又雲:“今當於妄想紛飛時,隻輕輕舉佛(佛號)一聲,即住了,看他是誰念佛?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舉,如是看;念若不起,隻看著。”(《雲棲淨土匯語》)關於參究念佛和念佛三昧,詳見《念佛三昧摸象記精解》

 

【一、不得畜資財,造房屋,買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經像等傳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戀,一心正念。】

一、不得畜積資財,建造房屋,購買田地,辦置一切精美的物品。就是傳自太古的經像等,即便出自名家,也都不得留戀,一心正念。

〔一心正念〕蓮池大師雲:“有誌於學者,隻是一個正念,常在胸中。逢靜時也如此,逢鬧時也如此,憑他靜鬧變遷,而我者(同“這”)個念頭,斷然無有移易;如是方無間斷,謂之善做工夫也。豈不見古人道: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如必嫌喧取靜,則境界恐無有靜之時,亦無有靜之處。夫求靜者,莫如深山之中。然深山靜矣,而樵斧聞於隔雲,牧笛鳴於斜照,則耳畔又安能靜也?然樵斧牧笛,或可使屏絕之,使不交於吾耳;至於清宵而猿啼虎嘯,白晝而鵲噪鴉鳴,又安能靜耶?然猿啼虎嘯,鵲噪鴉鳴,或可驅逐之,使不交於吾耳;至於狂風起而萬竅怒號,迅雷發而千山震撼,則此時嫌喧取寂者,將屏絕之耶?驅逐之耶?以此推之,境界決無有靜之時也,決無有靜之處也。學人但患誌不猛烈耳!存一猛烈之誌,則何之而不可?”(《雲棲法匯》)

 

【二、不得作種種非緊要福緣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權置萬行門,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種種不緊要的福緣事,姑且待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現今權且擱置萬行門,一心正念。

〔大事〕這裏指明心見性。對尚未達到一心不亂的念佛人而言,念佛一心不亂則是了生死之頭等大事。〔萬行門〕“萬行”,一切之行法。“門”者,入出義也。溈山靈祐禪師雲:“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三、不得於好色好味等起貪愛心,於好言讚譽我者,起貪愛心。不得於惡色惡味等起瞋惱心,於惡言譏毀我者,罵辱我者,種種拂逆我者,起瞋惱心。乃至過去未來事,或順或違,皆悉屏絕,堅壁固守,一心正念。】

三、不得於好色美味等起貪愛心,於好言讚譽我者,起貪愛心。不得於惡色壞味等起瞋惱心,於惡言譏毀我者,罵辱我者,種種拂逆我者,起瞋惱心。乃至過去未來之事,或順或違,都要全部屏棄斷絕,不起愛憎取舍之心,堅壁固守,一心正念。

〔堅壁〕堅固壁壘。

 

【四、不得吟作詩文,書寫真草題帖對聯,修飾尺牘,泛覽外書,議論他人得失長短,乃至教憑臆見,而高心著述,禪未悟徹,而妄意拈評,緘口結舌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詩作文,書寫楷書(真書)草書之題帖對聯,以及修飾書信(尺牘),翻閱外書。不得議論他人得失長短,乃至僅憑個人的私見,而自以為是地(高心)著述。參禪尚未悟徹,不得妄意拈古評唱,應當緘口結舌,一心正念。

〔修飾尺牘〕修改潤飾書信之文辭,使其完美。〔外書〕佛之教典為內典,此外之書皆稱外書。〔臆見〕個人的私見。〔拈評〕拈古評唱。“拈古”,拈出古則公案以點化參禪之學人;“評唱”,品評提倡古人之說。

 

【五、不得交結親朋,應赴請召,遊山玩景,雜話間(閑)談。凡種種世諦中事,除理所當為,決不可已者,餘悉休罷,一心正念。】

五、不得交結親朋好友,參加請召等應酬活動,遊山玩景,雜話閑談。凡是種種世間事,除理所當為決不可推辭者,其餘一概免去,一心正念。

 

【六、不得貪著放逸,恣縱睡眠。大事未明,提勞忍苦,一心正念。】

六、不得貪著,放逸身心,放任睡眠。大事未明,必須勤勞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與世人競才競能,爭名爭勢,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誑稱知識,妄自尊高。惟應執卑守愚,終身居學地,而自鍛煉,常精當進,一心正念。】

七、不得與世人競賽才能,爭名爭勢,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誑稱自己是善知識,妄自尊高。隻應當執卑守愚,終身居於學人的地位,而自鍛煉,精進不已,一心正念。

〔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自己未得聖法,而言已得;未證道果,而言已證。

四、百事不管

清朝有一位百不管老太太,不知她的姓名,隻曉得她是杭州人。她曾經請教“孝慈庵”的道源和尚:“修什麽法門,一生決定脫離苦海?”道源和尚回答道:“沒有比得上念佛了!然而,念佛不難,而難在持久;持久不難,而難在一心。你如果能夠不管一切俗事,專心持名念佛,以至誠心發願往生,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就脫離苦海了!”老太太欣然拜謝。她回家後,馬上將家事委托給媳婦們,自己開辟了一間淨室供奉佛像,在裏麵修持。

過了一年多,她又來請教道源和尚:“自從接受您的開示後,弟子我舍棄家務,專心念佛。自問已經可以持久念佛而不懈怠,但是卻苦於一心太難,無法達到,請您再教導我該怎麽辦。”道源和尚說:“你雖然拋卻家務,但是對於兒孫和眷屬,卻仍然還有掛念。而這個愛根不拔,怎麽能夠成就一心呢?現在要功夫更進一步,就必須先拔去愛根,放下一切,然後才能夠得到一心!”老太太感歎地說:“師父說得太對了!我雖然身子不去管,心中卻仍然沒有放下。從今以後,我當真要做一個百不管的人了!”於是,她更加精進。愛心偶動,她就立即默念“百不管”這三個字,將它驅除。有人問她家事,她也是以“百不管”這三個字來拒絕他們。因此“百不管”的大名就傳播在親友和鄉裏間。這樣又過了一年多,有一天,她來到“孝慈庵”拜謝道源和尚說:“師父沒有欺騙我,弟子過不了幾天就要去西方了!”數日後,她無疾而終。

 

原文:清,百不管老媼,失其姓,杭州人。嚐問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門,一生決離苦海?”和尚曰:“無過念佛。然念佛不難,難於持久;持久不難,難於一心。若能一切不管,專心持名,至誠發願往生,臨終佛來接引,脫離苦海矣。”欣然拜謝。即將家事委子婦等,自辟淨室供佛,修持其中。年餘,複往問曰:“自蒙開示,弟子棄舍家務,專事念佛。自問亦可謂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難,師當有以教我!”和尚曰:“汝雖拋卻家務,而兒孫眷屬,不無掛念,此則愛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愛根,將一切放下,然後能得一心也。”歎曰:“師言是也,我雖不管於身,不能不管於心,從此真當百不管矣。”遂愈加精進,愛心偶動,即默持百不管三字,以自驅除。或谘以家事,亦以此三字拒之。於是百不管之名,播於親黨間。又年餘,詣庵謝曰:“師不欺我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數日後,無疾而終。(錄自《念佛法要》)

五、一筆勾

嘉靖乙醜年(1565年)除夕日,蓮池大師命妻湯氏泡茶。湯氏捧茶至案前,失手落地。大師看到心愛的祖傳玉盞碎裂,笑道:“因緣無不散之理。”明年,與湯氏告別,說道:“恩愛不可能永遠,生死莫人替代。我要出家去了,你好好安排自己。”湯氏也灑脫地說道:“您先去,我安排好家中事,我也出家去。”大師乃作“一筆勾”詞而出家。

〔一筆勾〕這是古人銷賬的用語,意思是把還清了的賬一筆抹掉,後來引申為把一切全部取消。例如晚唐道人呂洞濱悟道詞《沁園春》雲:“休休,及早回頭,把往日風流一筆鉤。”

一、父母章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父母恩重如山丘,五鼎三牲未足以報酬,務須救度雙親出生死,兒女孝道方才成就。嗏!出家事這一大因由,凡夫的情識怎能解得透?真正的孝子賢孫,當向諸法實相參究(自己得道才能夠救度父母出離生死苦海),因此把榮名顯親、光宗耀祖的五色金章一筆勾。

〔五鼎三牲〕形容祭品極其豐盛。〔五鼎〕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三牲〕牛、羊、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是說:父母了脫生死(離塵垢),兒女才是真正盡到孝道。〔嗏chā〕歎詞,這裏是當頭棒喝。〔真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一切法的實際情形。《佛藏經》雲:“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詳見《諸法實相》一文)〔五色金章〕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這裏指功成名就,榮名顯親,光宗耀祖。

憨山大師雲:“舉世父母所望於子者,欲其榮名顯親也,故以三牲五鼎之養為盡孝。殊不知養愈厚,苦益深,是累其親非真孝也。故吾佛世尊,薄金輪(鄙薄金輪王之位)而不為,舍父母,棄王宮,苦行於雪山,六年成道,為三界尊,人天之所宗仰。苟不舍至貴,割大愛,何以博長劫不朽之業乎?故稱之曰:‘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此非以了悟無生,普度眾生為報地乎?佛說大戒,首曰:孝名為戒。謂孝順父母,孝順師僧三寶,孝順至道,孝順一切眾生。故真學佛行者,將視一切眾生,為己多生父母,豈一生之親而不報乎(豈有今生父母之恩都不報答的)?”(《夢遊集·示王自安居士舍子出家》)

二、夫妻章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還不是活鬼一對喬裝打扮相廝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這兩情纏綿,披枷帶鎖江湖遊。覷破你是冤家來討債,各尋解脫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鳳侶鸞儔〕指男女歡愛如鳳凰與鸞鳥相諧作伴。〔杻chǒu〕古代手銬一類的刑具。〔綢繆chóu móu〕情深意長纏綿:兩情綢繆。〔冤家〕為報複而來的仇人。“夫妻是冤家”,是說彼此都是在把對方拖住,在生死輪回中沒完沒了的受苦。《楞嚴經》雲:“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化解的辦法是入解脫門,由情侶而成道友。〔各自尋門走〕各自尋求了脫生死之門(佛門)走。

三、兒孫章

【身似瘡疣(yóu),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存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

色身髒苦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教五子,名揚天下,而今還在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黃泉路上獨自走。誰識當人(自性),萬古常如舊(從來就不老不死),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

〔燕山竇〕即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他的老家是薊州漁陽,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尊稱他為竇燕山,這是古時候以地代名表示尊敬的風尚。他家教甚嚴,有五個兒子,皆文行(學問品行)並優,時人讚為“竇氏五龍”,都考中進士,成為國家的棟梁。《三字經》曰:“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今日還存否〕“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總歸無後〕一息不來,黃泉獨自走;究竟說來,哪有什麽子孫後人?〔誰識當人〕誰曉得自性才是自己呢?眾生迷,妄認色身為自己,而不曉得自性才是自己,故有生死輪回。《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例如以東為西、以南為北等等),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色身是四大構成,這裏的“四大”指色身。〔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緣六塵之幻影。〔桂子蘭孫〕對人子孫的美稱。兒孫同時顯貴發達,稱為蘭桂齊芳。

四、功名章

【獨占鼇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鬥,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梁,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獨占鼇頭,休說這是男兒得意的時候。金印懸如鬥,聲勢並非能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轉瞬是白頭。黃梁一夢醒,笑看何所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獨占鼇頭〕“鼇頭”,宮殿門前台階上的鼇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在這上麵迎榜。〔多少枉馳求〕“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紅樓夢·好了歌》)〔黃梁一夢〕典出唐代《枕中記》:“開成七年,有盧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鄲逆旅(旅店),遇道者呂翁。生言下甚自歎困窮,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當令子榮顯適意!’時主人方蒸黍(黃粱),生俛首就之,夢入枕中,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為妻。女容甚麗,生資(嫁妝)愈厚,生大悅。於是,旋(不久)舉進士,累官舍人,遷節度使,大破戎虜,為相(當宰相)十餘年。子五人皆仕宦(做官),孫十餘人,其姻媾(姻親)皆天下望族(顯貴的家族),年逾八十而卒(zú,去世)。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豈其夢耶(這難道是夢嗎)?’翁笑曰:‘人生之適(際遇),亦如是耳!’生撫然(茫然自失)良久,稽首拜謝而去。”〔黃粱〕黃小米。〔稽首〕跪下,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五、財富章

【富比王候,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富比王候,你道我歡我道愁,求時受盡千般苦,得後憂傾覆。嗏!粗茶淡飯勝珍饈,衲衣破襖如錦繡。天地之間是我屋,大廈何須建構?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你道歡時我道愁〕你以為我富比王候就會非常歡喜,卻不知道這裏麵的苦楚:為了追求財富,我受盡千般幸苦;一旦僥幸地富了,又隨時在擔憂官家、盜賊、水災、火災、以及敗家子,將我的財富毀掉。〔生受〕受苦;辛苦。

六、才學章

【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鬥牛,百藝叢中走,鬥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前,半點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學海長流無時休,文壇光芒射鬥牛,百藝叢中恣意走,鬥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生死跟前,一絲兒也不能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學海〕漢揚雄《法言·學行》:“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不至於山。”這是說: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動,所以不至於山。所以做學問當如河川流向大海,日進不已。〔文陣〕文壇。〔文陣光芒射鬥牛〕形容此人才學之高:在文壇上光芒萬丈,射到了鬥宿(北鬥星)和牛宿(牽牛星)。

七、遊樂章

【夏賞春遊,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嗏!眼底逞風流,苦歸身後。可惜光陰,懡?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夏賞又春遊,歌舞場中樂事頻稠,煙雨迷花柳,茶酒琴棋娛親友。嗏!眼下個個逞風流,苦歸自身死後。可惜浪費光陰誤了生死大事,悔愧難當空回首,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眼底〕眼下,目前,現時。〔風流〕既有功績又有文采。〔懡?mǒ luó〕梵語,漢譯:慚愧。〔空回首〕回顧往事,一場空。

光陰迅速,人命無常。學佛人務須時時警覺,切莫掉以輕心,嬉戲遊樂,虛擲時光,而悔恨無窮。普賢菩薩《警眾偈》雲:“是日已過(今天一過去),命亦隨減(活在世上的日子也就隨之減少一天),如少水魚(猶如池水日漸枯竭之魚),斯有何樂(這有什麽快樂可言)?大眾!當勤精進(應當勤奮精進地修行),如救頭然(如同救護自己的頭那樣,迫不可待)。但念無常(時時刻刻想到念死亡的來臨),甚勿放逸(千萬不要放縱自己,去貪圖閑適安樂,而浪費了寶貴的時光)。”

〔當勤精進,如救頭然〕應當勤奮精進地修行,如同救護自己的 頭顱那樣,迫不可待。(例如,當有東西向頭上砸來,就必須立即擋住,或者躲開,一刻也不能夠耽誤。同樣,當死亡襲來,解脫此身的修行必須勤奮精進,一刻也不能夠耽誤。)“然”用於詞尾,表示狀態,例如:顯然,忽然,飄飄然。這一句是說:死亡迅速逼近,念佛應當精勤不懈,趕快地、迫不及待地,搶在昏迷死亡之前,成就“十念相續,積習成性”(詳見《往生的條件》一文)。〔無常〕無有常住(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刹那不住);亦指死亡、勾魂之鬼。〔甚勿放逸 〕千萬不要放縱自己,去貪圖閑適安樂,而浪費了寶貴的時光。佛言:“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佛說無量壽佛經》)

 

正是:

生前費盡心千萬,死後空留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如何是下場。

 

第十章 臨終正念

一、善導大師開示

二、蓮池大師開示

三、蕅益大師開示

四、徹悟大師開示

五、印光大師開示

六、元賢禪師開示

 

對念佛人而言,臨終一心正念,極其重要。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佛者,無非為熟此念佛一念,以確保臨終之時此念相續不斷,感得阿彌陀佛現前接引。蓮池大師雲:“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竟生彼國。”(《阿彌陀經疏鈔》)

現將祖師的有關開示,抄錄注釋如下。

一、善導大師開示

下麵的開示,錄自《善導和尚臨終往生正念文》

【若病重將終之際,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才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掛礙,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若依此者,決定超生,即無疑也。】

若是病重將命終的時候,親屬們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出嗟歎懊惱的聲音,以免惑亂病人之心神,使他失去正念。而必須齊聲念佛,待病人氣盡了,才可以哀泣。因為病人才有絲毫留戀世間之心,便成往生的掛礙,不得解脫。若是能夠有明曉淨土之人,來時時策勵,這是非常幸運的。若依此而行者,病人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無疑也。

 

......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也。餘多見世人於平常念佛禮讚,發願求生西方,甚是勤拳(懇切真誠)。及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待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耶?死生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曆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此“臨終往生正念”之法(病人要盡力保持臨終正念,親屬不得哭泣哀歎以免攪亂病人的臨終正念,善知識時時的開導策勵能夠幫助病人提起並保持臨終正念),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定無疑也。我見到世上許多人,平常念佛禮讚,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懇切真誠。及至生病,卻又怕死,完全不說往生解脫之事。直待自己氣消命盡,神識投入冥界,才來十念念佛。這恰如賊去關門(賊已經把東西偷走了,才來關門防盜),有什麽用呢?死生事大,須是自家精勤用功才可以。若是臨終一念差錯,其後果是曆劫受苦,誰人相代?你要好好考慮!要好好考慮!在尚未生病之時,就應當以此“臨終往生正念”之法精進受持(自己要為臨終正念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永明大師所說的“預辦津梁”,同時告誡親屬到時候不得哭泣哀歎,能夠有善知識的臨終幫助就更好了),這就是臨終大事啊!

二、蓮池大師開示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雲:

【臨終顛倒者,由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將舍暖觸之時,一生所作,俱現於前,心神惶怖,動止揮霍。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令作善,合為人天,未免憎愛父母。乃至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謂顛倒也。乘此顛倒,三界七趣,隨業受生。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竟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言:“一切國土,唯想所持。”淨想成就,必得往生,固無疑也。】

臨終顛倒者,都是由於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將四大分解之時,一生所作,俱現於前,心神惶怖,舉止失措。應入地獄者,就將刀山劍樹,看成美麗的園林。應墮畜生者,就將馬腹驢胎,認作華麗的殿堂。即便作善者,應生人道或天道,入胎時也不免愛母憎父而作男身,或者愛父憎母而作女身。乃至小乘初果及初發心菩薩,猶有隔陰之迷,不能夠正知地入胎出胎。這統統都是顛倒。由於臨終的顛倒,於是就在三界中的七趣,隨業而受生。如今既然已經成就念佛一心不亂,則臨終時,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徑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正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其心淨,則所生之佛土亦淨。)佛又言:‘一切國土,唯想所持。’(一切國土,全是心想所依持。)所以,念佛人臨終正念分明,淨想成就,必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此,當然沒有絲毫的懷疑。

〔七趣〕地獄、餓鬼、畜生、人、神仙、天、阿修羅。“趣”是趣向的意思。〔佛土〕一佛所教化的領土,有淨土、穢土、報土和法性土之分。

三、蕅益大師開示

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雲:

【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複三軍能製耳。】

問:散心念佛,也除罪嗎?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豈不除罪?但不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因為悠悠散善,難敵無始以來所積之罪的緣故。應當知道,無始以來所積之罪假使有體相的話,盡虛空界也容納不了,雖然一百年中,每一晝夜念阿彌陀佛十萬聲,每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而所滅之罪如指甲上的土,未滅之罪如十方大地之土。隻有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勇士突圍而出,敵之三軍(指煩惱、業障)也奈何不了。

蕅益大師在這裏明確指出:散心念佛,並非不能除罪,但不一定往生極樂世界,並闡明了其中道理:“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那麽,該怎麽辦呢?蕅益大師接著說道:“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複三軍能製耳。”所以,出路是“唯念至一心不亂”。這就是為什麽世尊明示要念佛一心不亂,而且再三叮嚀要“如說修行”。

〔爪上土〕又作“甲上土”,指甲上的土。經論中常用爪上土與大地土相比較來譬喻,形容前者極其微少,後者極其眾多。

 

【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

學人問道:《無量壽經》中講“十念得生”,《寶王論》中講“一念得生”,此十念一念是指平時呢,還是臨終呢?蕅益大師答道:通常所說“十念”有兩種情形,一指平時,一指臨終。慈雲懺主提倡的“晨朝十念”是指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無量壽經》中“十念稱名”相同,都是指臨終時最後十念。而《寶王論》中所講的“一念得生”則僅指臨終時最後一念。

〔大本十念〕指《無量壽經》中所講的“十念得生”。〔寶王一念〕指《念佛三昧寶王論·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中所講的“一念得生”。

 

【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學人又問道:臨終十念或一念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又何必要有念佛一心不亂的功夫呢?蕅益大師答道:若無平時一心不亂的功夫,哪裏會有臨終之十念一念呢?縱然下下品逆惡之人,皆是夙因成熟,故感得臨終遇善友,聞後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幸!《淨土或問》駁斥這一“十念一念皆得往生,何須平時一心不亂”的謬論最為詳盡,今人不可不讀。

關於臨終十念的問題,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修淨土懺並放生社序》中論述道:臨終十念,必須深植善根,才能夠臨終正念現前。若是現今逆、順境緣一來,便不再有正念,更何況臨終時要能夠保持正念?況且,現今青天白日,明明朗朗,尚且不能對明師善友真實的勸誡教導信受奉行,而妄圖在臨終苦現時,僅隻借助於善友提醒教導就要做到信受奉行?更何況,當臨終時,哪能就保證有真正的善友現前?即便有真正的善友現前,如果在開示時,其人又神識昏迷,而欲求其信解,這又是絕不可能的事!(原文是:“夫臨終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順境緣,便不複有正念,何況臨終?且臨終苦現,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於明師友真實格言信受奉行!當臨終時,安保善友現前?設現前開示,神識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決不可得之數也。”)

由此可知,十念得生是臨終最後十念,一念得生亦是臨終最後一念,臨終最後的決定,才是真正的決定。臨終之際,猶如人到機場,平時說要到這裏要到那裏,而究竟會到哪裏,全看他最後登上的是哪一架飛機。所以,臨終最後能夠專心一意地念一句佛號、十句佛號,是非常關鍵的。

關於十念一念得生與一心不亂的關係,蕅益大師明確指出:“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平時一心不亂的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

關於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而往生的念佛狀態,印光大師開示道:他雖然沒有親證一心不亂,但是臨終之心除了念佛之念,畢竟了無異念。(印光大師開示原文:“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原注: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陳薪儒居士書》))

四、徹悟大師開示

徹悟大師《徹悟大師遺集》雲: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生,則十界勝劣懸殊。阿祈達王臨終,為趕蠅人以拂拂麵,一念瞋心,遂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

我們現前一念,是緣生而無自性,無自性而緣生。不生佛法界,便生九法界。若就緣生而無自性來說,則眾生與佛平等,都是一空。若就無自性而緣生來說,則十法界中彼此之勝或劣非常懸殊。阿祈達王臨終時,因為趕蠅人不小心以扇拂麵,生起一念瞋心,由於這臨終一念是瞋心,於是墮為毒蛇。一位婦人渡河失手,她的孩子落水,因救孩子的緣故,她和孩子都被水淹沒。由於臨終一念是慈心的緣故,這位婦人得生天上。臨終一念慈或瞋,於是慈者生天,瞋者生畜生,勝劣遂分,難道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以不謹慎嗎?如果臨終以此心緣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難道會不見佛往生嗎?

〔無自性〕“諸法無自性”的意思是說,一切法沒有實體,皆是幻象,如夢中事。無自性,又稱作無性。《唯識論》雲:“一切法皆無自性。”《法華經》雲:“知諸法常無性。”《楞嚴經》雲:“諸幻成無性。”〔阿祈達王〕即阿耆達王,一生造立佛塔無數,供養三寶,護持正法,功德廣大。臨命終時,因侍者失手以扇拂麵,遂起瞋心,而墮為毒蛇。事見《雜譬喻經》。

 

【但此一念,不可僥幸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隻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但此臨終一念,不可以僥幸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所以,我們於此一句阿彌陀佛,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是為熟此念佛一念,以保證臨終之念是念阿彌陀佛。果真做到念佛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念佛一念,更無它念。智者大師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那麽隻有念佛之念而別無它念,不就是在定之心嗎?臨終既然是在定之心,不見阿彌陀佛,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隻恐怕我們自己對上述道理沒能真正相信罷了,果真相信,怎麽會不努力熟此念佛一念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熟此一念〕就是要做到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亦即是善導大師(淨宗第二祖)所說的:“念念相續”。(請注意:“念念相續”是說念佛之念念念相續,而不是口中不斷念佛心中卻在妄想那種情形。)善導大師雲:“是以大聖(釋迦牟尼佛)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引自《念佛法要》)所以,平日念念相續,是臨終正念分明的保障;而臨終正念分明,又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鍵。

五、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複陳薪儒居士書》雲:

【《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原注: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

《觀無量壽佛經》中講到,五逆十惡之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人教他念佛,雖然他隻念了十聲,或者還不到十聲就斷氣了,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這是由於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勇猛真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所以能夠往生。因為他被地獄極苦所逼迫,一聽到念佛能夠不墮地獄而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於是就全副精神來念。除此念佛之念外,絕無他念。雖然他並沒有親證一心不亂,然而臨終時,其心畢竟除了念佛之念外,完全沒有其它念頭。

〔五逆〕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為這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愚癡。

 

《印光法師文鈔·初機淨業指南序》雲: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而月現也。若是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則與佛相背,如水混濁動蕩,月雖仍然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六、元賢禪師開示

〔元賢禪師〕明代曹洞宗僧(1578-1657年)。建陽(福建省)人,俗姓蔡,字永覺。萬曆六年七月十九日生。天資聰穎,少時習儒,頗為精進,獲舉邑庠弟子。萬曆三十年(1602),二十五歲時,始知除周孔外,尚有佛道之學,遂博涉經論,深究義理。翌年,歸依壽昌慧經,四十歲從其披剃。萬曆四十六年(1618),壽昌示寂,乃事其弟子博山元來,受具足戒,複往香爐峰、金仙庵、荷山等地研修數年。天啟三年(1623)九月,歸閩,途過劍津時,聞舟中人誦《法華經》,廓然心悟。崇禎六年(1633),從聞穀廣印受雲棲戒本,次年,住福州鼓山,又曆住泉州開元寺、杭州真寂寺、延州寶善寺等刹。後再返鼓山,整建寺觀堂宇,大振洞上宗風,時人皆稱古佛再世。師誌在西方,常勸人修持淨業。清·順治十四年十月七日示寂,年壽八十。弟子有為霖道霈等多人。著有《永覺賢和尚廣錄》三十卷、《楞嚴經略疏》十卷、《金剛經略疏》一卷、《般若心經指掌》一卷、《四分戒本約義》四卷、《律學發軌》三卷、《淨慈要語》一卷、《禪門疏語考證》四卷、《繼燈錄》六卷、《建州弘釋錄》二卷、《禪餘內集》二卷、《禪餘外集》八卷等書。

 

【永覺元賢禪師曰:淨業之功,雖積於平日,而臨終最後一念,最為緊要。蓋以生淨生穢,入聖入凡,唯此一念為之轉移也。】

永覺元賢禪師開示道:淨業之功,雖然積累於平日,而臨終最後一念,最為緊要。這是因為生淨土還是生穢土,入聖流還是入凡位,完全是由這臨終最後一念來決定的啊!

 

【每見念佛之人,尋常俱說求生淨土,及臨命終時,多無正念。或貪生怕死,戀此皮囊;或目顧妻兒,難忍分別;或係念家財,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順,抱恨而終;或因病苦逼迫,飲痛而去。既失正念,甘從淪墮。】

每見念佛之人,平常都說要求生淨土,及至臨命終時,大多無正念。或者貪生怕死,留戀這個色身;或者眼看著妻子兒女,難舍難分;或者係念家財,放舍不下;或者因為境界不順,抱恨而終;或者因為病苦逼迫,飲痛而去。既然失掉正念,就隻好隨著這非正之臨終最後一念而沉淪墮落。

 

【我勸修行人到此,隻要諦信經文,堅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盡。嗚呼!死門事大,頃刻來生。一念差錯,曆劫受苦,可不懼哉!】

我勸修行人到臨命終時,隻要諦信經文,堅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不斷,直至氣絕。嗚呼!生死事大,頃刻就是來生。臨終最後一念出了差錯,而導致曆劫受苦,可不懼哉!

(原文錄自《徑中徑又徑征義》)

 

附  錄

 

一、得生與否
二、念佛妙訣
三、念佛堂聯

 

一、得生與否

問:請問“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是什麽意思?

答:這兩句出自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其文曰:“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信願)為前導,行行(持名)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在這段文中,“信、願、持名,一經要旨”,是說:信、願、行(持名)三者密不可分,是本經要旨,亦是淨土修行之要徑。“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和“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是說:信願是前導,如同眼看;持名是正修,如同足行。沒有眼看,會亂走;而沒有足行,根本就不能夠到達寶所(到達寶所譬喻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從“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的上下文來看,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得生者,必須要有信願,而且還必須有持名功夫,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淺者低品位往生。

問:不對。“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的意思應該是:隻要有信願,即得往生。而且印光大師非常讚歎這兩句話,因為它告訴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隻要你真信、切願,就能往生。

答:把“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理解成“隻要有信願,即得往生”,有兩個問題:

一、如果這樣來理解,那麽“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的意思就是:隻要有信願,即得往生;隻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淺者,低品位往生)。這樣一來,前半段說隻要有信願,即得往生;後半段說隻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那麽,往生究竟是隻要有信願,還是隻要有持名功夫呢?試想,蕅益大師怎麽會講出這樣自相矛盾的話來!?所以,要特別注意“全由”與“全憑”二詞在含義上的差別:“全由”是必要條件(必不可少的條件),“全憑”是充分條件(隻要具備這一條件就夠了)。

二、在《要解》這段文中,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信願是前導(指引目的地),持名是正修(走向目的地),怎麽可以隻要有前導而無正修就可以了呢?而且大師還形象地譬喻說:信願如眼看,持名如足行,那麽行人要到目的地(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眼睛要看路、足要行走(“目足並運”),怎麽可以隻要有眼睛看路而足不行走就到達目的地了呢?正如蕅益大師在《要解》前麵“明宗”一節中開示道:“宗是修行要徑。......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詳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注》

請注意:蕅益大師在上文闡釋信願行時,明確指出:“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將信願行的關係,講得一清二楚。

所以,印光大師在引用“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時,先就講明:“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印光大師的這段開示是:“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印光法師文鈔·與陳錫周居士書》)

印光大師在引用“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段話前,就講得清清楚楚:“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而且印光大師明確開示道:“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哪裏是說“隻要有真信切願就能往生”呢?更何況,沒有力行的信願,哪裏是真信切願呢?沒有力行的信願,實際上是虛信浮願,自欺欺人!

 

而且,倘若藕益大師主張“隻要有信願,即得往生”,他怎麽會在大病垂危之際,由於“心雖明了,力不自由”“痛哭號呼,罔知攸措(不知所措)呢?並且懺悔自己“觀行荒疎”呢?怎麽會要趕緊啟建淨社,精進念佛以求往生呢?而且還說道:“設非急勖淨業(若不緊急地勉力精修淨業),何以永脫苦輪(怎麽能夠永出生死輪回)?”(詳見《大病中啟建淨社願文》一文)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為“由念佛之淨心,感生西方之淨土”。印光大師雲:“若自心不淨,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淨心,感生西方之淨土。”(《印光法師文鈔·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印光大師又雲:“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印光法師文鈔·與陳錫周居士書》)

所以,確保往生的要訣是:真信切願,臨終正念。這也是念佛人的修學綱領。因為真信,眼光曉了前境,對目標和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因為切願,動力強大無比,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有了真信切願,就必然會遵循世尊“如說修行”的諄諄教導,做到臨終正念,以證其所信,滿其所願。蓮池大師雲:“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竟生彼國。”(《阿彌陀經疏鈔》)

〔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如同江河的洪水把堤岸衝開,浩浩蕩蕩,無論什麽都抵擋不住。

要注意的是,當信、願還僅隻停留在頭腦中時,這隻是一種想法而已。必須把信、願實踐出來,這才是真信切願。所以,真信切願必然導致力行。若無切實精進的念佛,何以證其所信?何以滿其所願?沒有力行的信、願,隻不過是虛信浮願而已。蕅益大師雲:“念佛法門,別無奇特,隻深信力行為要耳。”(《靈峰宗論》)

二、念佛妙訣

草庵禪師雲:“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難念,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生者,蓋(是因為)念佛之人未得訣耳。教(令)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頭上,境緣自然冷淡,情愛亦自輕微;名利勢豪,向此處俱用不得;見聞知解,到此時卻使不行。四大各離,將何所靠?孤魂無主,安得自由?此時不見彌陀,恐逢羅刹。不生淨土,恐入驢胎。縱無惡業,亦不免人道往還。即有善因,其爭奈(怎奈)天福易盡。莫雲自有主宰,業果所牽,誠難回避。莫道本無生死,識心未盡,總屬輪回。莫視此事為緩,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將此事為輕,錯過此生,沉淪永劫。是一切事,無如生死大事,則事事皆不切之事。於一切時,總作臨命終時,即時時皆念佛之時。如是念佛,斯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淨土。須下死功夫,才成淨業;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階梯,是誠念佛之妙訣也。”

〔羅刹〕惡鬼的總名。〔是一切事,無如生死大事,則事事皆不切之事〕任何事,都不如生死大事重大,所以事事都不是緊要之事。

 

印光大師雲:“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複朱仲華居士書二》)

 

三、念佛堂聯

(印光大師題於無錫開元寺念佛堂)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