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
黃金法則:但有覺知,即無妄念。
醒悟地生活:臨在,臣服。
其修也,有從入之階;
其證也,有自得之實。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
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修行妙門,唯在此也。
隨處做主,立處皆真。
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不懈。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三從一大:
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
大運動量訓練。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從難〕隻在“學習區”練習。詳見《刻意苦練一萬小時成天才》。
刻意苦練:
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係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便能夠達到目標。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
無論是學習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開車、彈琴、烹飪,還是提升關鍵的工作能力,如寫作、銷售、編程、設計,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但是,我們通常對練習有很大的誤解:練習不就是不斷重複嘛。不是!不斷重複隻是“天真的練習”,無法帶來進步。“正確的練習”需要有好的指導(自學成才就是自任指導)、目標和反饋。
覺知禪是以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基礎,克破三關了生死。因此本書分為前行和參禪兩大部分:上篇是前行,下篇是參禪。在前行篇中,通過修煉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和覺知心念來培養覺知力。在紮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即可全力以赴地參禪。
〔三關〕見性(破初關),伏煩惱(破重關),斷煩惱(破牢關)。
注:古德禪門三關之說:一、破初關,明心見性(徹見本性);二、破重關,斷除煩惱;三、破牢關,證無生忍。覺知禪根據今人實況,權說:一、破初關,見性(瞥見自性);二、破重關,伏煩惱;三、破牢關,斷煩惱。
〔斷煩惱〕斷見惑和思惑。見惑是凡夫在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五不正見;思惑是凡夫們在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嗔、癡、慢、疑之煩惱。此二惑是眾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斷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斷除見思惑,亦名破我執。〔無生忍〕亦名無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諸法本未曾生,故亦無滅”之理上,不再退墮。
問:什麽是明心見性?
答:明心就是息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見性有兩個層次:瞥見自性和徹見本性。當粗念和細念俱息(即通常所說的無念)而體認到無念心體,即是瞥見自性;例如,“隨機直指,令其開悟”就是瞥見自性。當微細念亦息,本性徹現,即是徹見本性;例如,“藏識迸裂,虛空粉碎”就是徹見本性。這兩種見性都是通過明心(息念)來達到,故稱之為明心見性。瞥見自性,這是解悟(或稱理悟),而徹見本性是證悟。在習慣上,也常常稱瞥見自性為“見性”,而徹見本性稱為“明心見性”。(關於自性、本性和心的含義和運作,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
〔粗念、細念和微細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例如,對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細念。通常,當粗念和細念均息,就稱為無念,這是一般所說的無念。進一步,如果微細念也停息,這是究竟的無念。所以,“無念”一詞的含義,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微細念〕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微細念暫息,自性呈現本性狀態,這就是明心見性;微細念永息,則圓證佛果。
在為期六年的修學中,各階段修煉的時間分配如下表:
一、斷惡行善 |
二、持戒為本 |
三、般若破妄 |
四、定慧等持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四學年 |
第五、六學年 |
覺知動作、覺知感受 |
覺知呼吸、覺知當下 |
覺知心念 |
參禪 |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圭峰大師雲:
“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空寂之知〕空寂之知是無知之知,為了區別於見聞覺知的取相之知,因此也稱之為“靈知”。《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憨山大師《觀楞伽記》雲:“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知之一字〕空寂之知這個“知”字。
“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覺悟到諸相是幻,心自然無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門,就在這裏啊!
“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禪源諸詮集都序》)
〔但得無念知見〕但得無念之知和見。也就是說,隻要做到知而不起念、見而不起念。亦即是如鏡映物,不“知見立知”。〔知見立知〕《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念頭有兩種,意念與浮念:一、自己主動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稱之為意念;二、不由自主而起的念頭,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這種念頭稱之為浮念,例如“頭腦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語”,通常也叫做妄想。
例如:念佛時,念佛之念是意念,而夾雜的妄想是浮念。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要息滅浮念,唯存念佛之念(意念)。
浮念是意根(末那識,第七識)攀緣阿賴耶識(第八識)中的法塵傳給意識(第六識)所產生的想(對法塵的認識)。《宇宙萬有本體論》雲:“以(由於)不了達,一法界(諸法實相)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此無明者,亦謂七識,亦稱末那。專計執我,分別之主,無明之本。往來六(第六識)八(第八識),遞進傳出,障大光明,遮蔽本來。”
無論念佛持咒,觀心參禪,還是誦經禮佛,若要得力,都必須息滅浮念。永明大師雲:“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宗鏡錄》)
人們不是沉湎過去,就是盤算未來,總是在不斷地打妄想。這是無始劫來根深蒂固的習氣,猶如毒癮,是苦難的根源。現在社會,物質豐富,人們不再遭受饑寒交迫等實際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來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製不住、無休無止思前想後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經過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對現在與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遏製不住的痛苦回憶齧食著你的心,並且引起許多身體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遠不止於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嚴重更可怕的是,它是令神識昏昧而墮入輪回的迷幻藥。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麽既然已明此理,為什麽狂心還是歇不下來呢?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輪回,就必須停服這迷幻藥——息滅浮念。浮念息滅了,自然就清醒過來,般若正智現前,臨終時就能夠正念分明,而出離生死。如果平時都是妄想紛飛,自己做不得主,臨終眾苦逼煎,怎麽能夠做到靈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平時息滅浮念的功夫至為重要。
怎樣能夠息滅浮念,從妄想中脫離出來呢?妙法是:覺知!覺知是息滅浮念的利器:覺知時,即無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說明此刻失掉了覺知,應當立即提起。當覺知成片時,自然就處於覺知而又無想無念的狀態。《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
覺知既然與浮念不兩立,有覺知即無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覺知。那麽,為什麽有時候會覺得覺知與浮念同時存在呢?這是因為覺知不專注連貫,尚未連成片段,而出現瞬間覺知和瞬間浮念交替進行的情形,就誤以為是二者並存。所以,做覺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覺知連成片段。覺知成了片段,在這些片段中自無浮念。平時,要盡可能多地做到:覺知而無浮念,從浮念的控製下解脫出來。
前行階段的核心是:通過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盡可能的不陷入頭腦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覺察到,並且脫離出來。在修持中,隨時隨地把握住這一點,修持功夫的淺深亦以此來衡量。
問:既然浮念與覺知不兩立,那麽“念起即覺”是怎麽回事?
答:“念起即覺”的境界,是覺知力已經很強大,隨時處於覺知中。雖然偶有閃失而浮念生起(此時失掉覺知),但是很快就恢複覺知,而覺察到剛才的浮念。如果覺知力不強,常常要打一會兒妄想,甚至打一陣子妄想,才能夠覺察到。所以,“念起即覺”是覺知力強大的結果。在修學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覺”來培訓覺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見。同時,也可以通過妄想持續的時間短長來判斷自己覺知力的強弱。圭峰大師雲:“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禪源諸詮集都序》)
問:為什麽浮念會生起?
答:當末那識(意根)自發地攀緣阿賴耶識中之法塵而傳給第六識(意識)所生起的念頭,這就是浮念。(關於末那識、阿賴耶識和意識的論述,詳見本院修學園地中《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中之“識心的運作過程”一節。)末那識不能夠同時做兩件事。當它覺知時,就不能夠去攀緣法塵;當它攀緣法塵時,就一定失去了覺知。這就是“覺知即無浮念”的原理。就像一個人在作為警察去執法時,就不會去偷東西一樣;若是去偷東西,便沒有在執法。禪宗之看話禪,是通過看話頭來堵截意根(不讓意根攀緣法塵)而令妄想流注不行。憨山大師雲:“即如大慧,專教看話頭,下毒手,隻是要你死偷心耳。......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隻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夢遊集·示參禪切要》)
〔偷心〕指參禪時,對內外境產生虛妄分別的識情作用。此識情“能劫奪自家無上法財“,故稱為”偷心”。中峰大師雲:“何謂偷心?乃識情之異名也,能刦奪自家無上法財故。”(《中峰廣錄·山房夜話》)〔妄想流注〕妄想之生滅遷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
問:妄想是怎麽回事?
答:想有兩種: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說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聯翩。
識心緣慮塵境的過程是:受→想→行→識。“受”是六根(眼、耳、鼻、色、聲、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的領納。“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斷、綜合),其分析和判斷的依據則是由第七識(末那識)從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所取出的法塵。“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內心的造作,例如愛憎、好惡、取舍),以及向身、口下達行動指令等等,這就是造業。“識”,是將前麵受、想、行這三個環節的全部信息匯總,形成綜合的了別相——業識,經由第七識輸入第八識儲存起來,以備後用,這就是所謂的業種子,亦稱之為法塵,為末那識所緣。
〔業種子〕眾生所造之業存儲在阿賴耶識中,因其能生現行而開花結果,故名種子。業種子又稱業習氣,亦簡稱為種子、習氣,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著潛在的影響乃至操控。
而妄想時,是意根(末那識)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業種子)引起“受”,於是便開始了識心的這個“受→想→行→識”循環。在人們不自覺的情形下,末那識不斷地遞進傳出,於是浮念聯翩,這就是打妄想。對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還會一邊工作,一邊打妄想。當妄想嚴重時,就會出現強迫性思維。也就是說,你要停止這個妄想你都辦不到,這是非常痛苦的。
問:那麽,怎樣來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夠繼續,是由於意根(末那識)不斷地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業種子),傳給意識(第六識)去想。所以,隻要意根(末那識)不再在阿賴耶識中攀緣法塵,由於沒有燃料供給,妄想之火也就息滅了。末那識的功能,除了攀緣法塵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覺知。而末那識每次隻能夠執行一個功能,當它覺知時,就不能夠去攀緣法塵;若是在攀緣法塵,便失去了覺知。這就是上麵所說的“浮念與覺知不兩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覺知。你自己可以來驗證這一原理:當你專注、連貫地覺知的那一刻,就不會有妄想。修行的要點,就是要讓覺知專注、連貫,而且持久。所謂:七識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識如果還繼續不斷地攀緣法塵,怎麽能夠證得法身呢?)《宇宙萬有本體論》雲:“以(由於)不了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此無明者,亦謂七識,亦稱末那,專計執我,分別之主,無明之本。往來六八(往來於第六識和第八識),遞進傳出,障大光明,遮蔽本來。”
〔往來六八〕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諸法實相。關於諸法實相(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覺知禪是以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基礎,以達到萬念歸一,一歸於無,直至克破三關。因此在前行中,通過修煉“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和“覺知心念”來培養覺知力。有了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這一堅實的基礎,參禪功夫就得力,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礎打牢!
要打牢基礎,必須花大力氣,下苦功夫。練基本功,有時也許會感到單調、枯燥,其實這正是煉心修定的大好時機;而且功夫一深,苦盡甘來,別有一番樂趣。對此,李鳳山先生在其《練功秘笈》中寫道: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從基礎做起。練功夫更不用說,一定要從基礎功鍛煉起。紮馬步,練樁步,是我永難忘懷、既痛苦、又受益良多的功法。那時候,師父要求我們好好練“一字樁”(見下圖)。因為中國的武術一定要在樁步上下功夫。平時練拳,著重連續性,速度也較快;但是練樁步,卻是要擺角度、調姿勢,練耐力和功力。樁步要想擺到相當時間,不是靠體力,而是要靠定力。十幾歲的年紀,要談定力,委實難了一點。但是師父每次盯我們練功,常說:“再蹲下去一點,再蹲下去一點。”嚴格的調整我們的動作。有時蹲久了、蹲累了,就會生出一股悶氣,甚至轉生瞋怒之心;心生恨意,那可就更是蹲不下去了。後來我才發現,若我仍有瞋心,心就變得狹隘,是怎麽也練不下去的。我告訴自己,要信賴師父,師父這樣要求,一定有其道理,師父怎麽說,我就怎麽做。心態這麽一轉,說也奇怪,內心就踏實起來了。我自然可以蹲得更低、更久。我也發現,以前自己蹲馬步,在一開始時,身形太緊,因而呼吸大吸大喘,有時甚至會憋氣;現在心一定,不僅蹲得久,而且呼吸順暢。我也從中體會,心的作用真大。心可以讓自己提升,也可以讓自己墮落;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內心老是自我原諒、過於狹隘、或沒有自我期許的人,都蹲不久,隻有把心一專,不做他想,使心境進入無為狀態,才能氣定神閑。
梅花香自苦寒來
覺知的對象甚多,例如動作、感受、呼吸、景物、身體、心念,等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培養覺知力,截斷妄想。但其中以覺知動作最為容易——隻要不忘記即可,所以前行一開始,是以覺知動作來培養覺知力。
覺知動作,就是清楚地到覺知動作的進行和動作所引起的感受。例如行走時,覺知到腳的運行以及腳底與地麵接觸時的感受;洗臉時,覺知到手的動作、水的溫度、毛巾與臉接觸時的感受,等等。當然,也可以隻覺知動作的運行。覺知的要領是:製心一處,妄念不生。所以,自己覺得怎樣做最能夠達到這一要求,就這樣做。在覺知時,可以心中默念“覺知”來幫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覺知上。
覺知動作時要專注,無論做什麽,都要一心一意地做,不打妄想。例如穿衣吃飯時,若覺知動作而無妄想,即是覺的狀態;若一邊做一邊打妄想,即是迷(無明)的狀態——做的是同樣事,而“用心不同”,其後果天地懸殊。隻要不失覺知,搬柴運水皆是修行。
《回到當下》的作者在這本書中寫道:“我在印度時,住在一家聚會所二樓。一天當中,必須上下樓梯許多次,每一次我都會去探究每一步攀登的結構,膝蓋的運作和重量轉移的情形。這是個有趣的過程,我們必須對所有的活動都持有這種興致。洞察,探究一切事物,是如何發生的。”
要特別說明的是:
一、覺知時,不僅要覺知到所覺知的對象(所覺),而且要知道是在覺知(能覺)——不要陷入所覺知的對象。
二、所謂“專注”,不是死死地盯著所覺知的對象,而是說不要走神(失去注意力)以致妄念生起。
三、綜合上麵兩條,在覺知時,作一個輕鬆、自在而且冷靜的觀察者,觀察自己的動作。
初學者應從修煉輔助功法入手。這有兩個好處:一、通過輔助功法的修煉來體悟覺知動作的要領,然後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上。二、修行人經常在問:妄想紛飛怎麽辦?現在有了輔助功法這柄上方寶劍,若是妄想紛飛,就立即做輔助功法,妄想自息。這樣,令人煩擾的妄想,卻成了用功的陪練。
此輔助功法,是借用李鳳山先生的“平甩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功法,可以調和五髒六腑,活絡氣血,補氧排毒,並使周身關節變得靈活。
練功的要點是:無浮念,對每一動作都要了了分明地覺知到,以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其方法是: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平舉,掌心朝下,與肩同高,手指頭伸直,麵帶微笑。開始時兩手向後甩,然後回至水平,這樣輕鬆自然地前後甩動。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前四下,是兩手向後時念口令。“五、六”是膝蓋蹲下、伸直(彈兩下):甩到第五下時,兩手向後,微微屈膝一蹲,念“五”;然後兩手向前,雙膝伸直,念“六”。動作要和緩、輕鬆,形成自然共振,不需要蹲得很低。收功時,兩手慢慢停下來,自然回到身體的兩邊,眼睛輕輕地閉上,把呼吸調勻,全身放鬆,然後眼睛慢慢睜開。(網上有平甩功的視頻,可以觀看,例如:《平甩功標準示範(視頻)》。)練完之後,慢慢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氣血循環、氣機穩定。
平甩功是很容易到達末梢的運動,十指連心,於是就能夠產生徹底的回流,淨化五髒六腑,百病自動調整。每天一次,三十分鍾,這對身心的好處極大。第一個十分鍾可以達到渾身的循環,第二個十分鍾開始進入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鍾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每天至少做一次平甩功,每次30分鍾。之所以作這樣硬性的規定,這一手部動作除了是修動中定,對培養覺知力十分有效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用: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做這些動作一點也不困難,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夠堅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問題出在哪裏呢?問題出在我們的習性:心靜不下來,定不下來,如野馬,如狡猿,如狂象。自己可以做個試驗:練功時,若心一煩躁,或者想到還有其他事要做,馬上就練不下去了。如果轉念一想:修行如救頭 然,是頭等大事,想要做的事情難道真的30分鍾都不能等待?要是連這個練習都做不下去,我還修什麽行!馬上心就清涼安穩下來,能夠很好地練完。所以,心轉境即轉的奧妙就在這裏。如果真的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立刻做、要立刻考慮,那就停下來,做完、考慮完,然後再毫無牽掛地練功。
當然,對於整健反應較強者,可以減少練功時間,待身體正常之後,再逐漸恢複至每次30分鍾。若是身體不適宜站和蹲,坐著甩也可以,同樣有效果。
《禪秘要法經》雲:“一心精進,如救頭然(燃),心不放逸。”對修行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非常重要,因此先德們修種種苦行來磨煉自己,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
還有一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的練習:每天吃一頓覺知飯(對吃飯的每一個動作,了了分明而不東想西想)。告誡自己:要是連這個練習都做不下去,我還修什麽行!做得久了,心清涼安穩下來了,你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上天將把重大使命降臨到這樣的人身上時,一定要先危苦他的心誌,勞累他的筋骨,饑寒他的身體,使他備受窮困和危難,擾亂他所做的一切,使他挫折屢屢。用這些來使他的心靈受到磨煉砥礪而升華,使他的性格堅毅勇武而百折不撓,增加他原來所不具備的能力。(全文注釋詳見《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在內觀禪修中,常以覺知腹部的升降作為培訓覺知力的基本功,效果甚佳。對此,緬甸的馬哈希尊者作了精辟的開示:
“每次呼吸時,腹部就會上升及下降。應開始注意這個運動,用心觀察腹部。當你吸氣時會發覺腹部上升,呼出時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時,內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時,內心要注意‘下降’。如果這運動不明顯時,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變呼吸,不可故意減慢或加快呼吸的速度,也不可太用力呼吸。如果改變呼吸,會令你覺得疲倦。要自然地呼吸,並注意腹部上升和下降的運動。要用內心給予注意(或標記),而不是用口念。
(注:常見的呼吸主要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吸氣時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由於呼吸時,空氣直接進入肺部,故胸腔會因此而擴大,腹部保持平坦。這裏的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順呼吸法,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腹部上升),呼氣時輕輕收縮腹肌(腹部下降)。這種呼吸方法,比較胸式呼吸而言,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甚多。)
“在內觀禪修中,名稱及所說的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知道、去覺察。注意腹部的上升,須從運動的開始,一直到整個上升過程完畢,如同用眼睛看到一般。注意下降的運動也是如此。注意上升的運動時,要使覺知之心與上升的運動一致,運動及覺知要同步,就如丟一粒石頭正中目標一樣。下降的運動也如此。
“當注意腹部的運動時,心可能會到處遊蕩。這時內心注意說:‘遊蕩、遊蕩’。如此注意一兩次後,這遊蕩的心便會停止,此時我們便回到注意腹部升降的運動。如果發覺心到達某處時,就標記‘到達、到達’,然後又回到腹部的運動。如果想到遇見某人,就標記‘遇見、遇見’,然後又回到腹部的升降。如果想到某人並和他談話,就標記‘談話、談話’。
“總之,如有任何思想或回憶產生時,就須給予注意(或標記)。如果你想像,就對‘想像’給予標記。如果你思考,就給予‘思考’。如果你計畫,就給予‘計畫’。如果你察覺,就給予‘察覺’。如果你回憶,就給予‘回憶’。如果你感覺快樂,就給予‘快樂’。如果你感覺無聊,就給予‘無聊’。你感覺高興,就給予‘高興’。你感覺氣餒,就給予‘氣餒’。注意所有這些心識的活動,就稱作‘心念住’。......當它被給予注意時,它就消失。接著,我們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與下降。”(詳見《實用內觀練習》)
〔連軸轉〕比喻夜以繼日地工作。
對修行人來說,做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時所處的狀態。如果是處於覺知狀態,微細之事亦具重大意義;如果失去覺知,所做之事再重大,也不過是在種輪回因。
在日常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覺知每一個動作:穿衣吃飯要覺知,走路開門要覺知,打電話要覺知,在電腦前移動鼠標時要覺知,......。
為了迅速地培養覺知力,要保持二六時中覺知動作不間斷,千萬別一曝十寒。有動作時一定要覺知,無動作時就做輔助功法或者自編的小動作來覺知。其實,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公事,例如穿衣、吃飯、洗臉、刷牙、起身、坐下、開門、走路等等,都可以歸納成覺知動作的功法,饒有興味地做,養成不離覺知的習慣。語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們的修煉也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一舉一動,不離覺知。早晨一睜開眼就提醒自己:今天要保持覺知,事事覺知。例如,喝水、吃飯,是否每一口都覺知到了?坐下、起身,是否都覺知到了?走路時,是否每一步都覺知到了?先把這幾項做好,然後全麵展開。一定要把覺知動作的習慣培養起來,這一點至為重要。其實,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其關鍵是克服業障來轉變壞習慣,例如,將不斷打妄想的習慣轉變成不斷覺知的習慣。
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修煉時,但問耕耘,不問收獲,隻要覺知力培養起來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時時反省:我是否在覺知?主人公,惺惺著!
〔惺惺〕神誌清醒。對於修行人來說,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誌不清醒,因為自己沒有做得主。
要做到覺知連軸轉(不停歇):二六時中,覺知每一個動作,精進無懈。據說,有一隻蒼蠅飛來停在佛陀的臉上,佛陀用手輕輕揮去。接著,又做了一次揮手的動作。弟子奇怪地問道:“世尊,您第一次揮手是驅趕蒼蠅,第二次揮手是為了什麽?”佛陀答道:“第一次是無意識的動作,沒有覺知到,所以有覺知地做了第二次動作,改正過來。”佛陀的這一示現,是教導弟子:每一個動作都要了了覺知;沒有覺知的動作是無明,要立即改正過來。
其實,宗門諸多手段,也隻是要你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而以覺知動作來堵截,實在省力得多了,並且不論根性利鈍,人人都做得到。要知道,覺知動作而無想無念,就是在修動中定,切勿以淺易忽之。
《大念住經》中,佛言:“比丘在走路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無論何種姿勢,他都清楚了知。於是他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
那麽,如何培養覺知,隨時隨地保持覺知?如何將日常生活變成修行而樂在其中?《一行禪師文集》說道:
“或許你會問,在洗碗、裝幀書籍(裝幀書籍是一行禪師的日常工作,在書中他講了如何將這一工作變成修行),或在工廠、辦公室上班時,到底如何培養覺知?我想,你得自己去尋找答案。隻要盡己所能地讓內在的覺知之光保持明亮,終會發現適合自己的方式。”
“對禪師而言,洗碗時,神聖和世俗是可以同時並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時覺知手碰觸碗和水的曆程,是充滿神聖和新奇的經驗,但是關鍵點還是在於持續和專注於當下地洗。”
“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事要做:整理花園、燒飯洗衣、清洗碗筷、裝訂書籍、寫作。或許這些事比不上喝茶或到山坡上散步來得有趣,但如果帶著完全的覺知來做這些事,就會發現它們也相當令人愉悅。即使飽餐一頓後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樂事,我們所洗的每一個碗都是奇跡。”
“在覺照中的每個思惟、每個動作都是神聖的。在這片光明的領域中,神聖與世俗的疆界已泯除。我承認自己洗碗所費的時間較長,但我時時刻刻都活在當下,而且內心十分快樂。洗碗這件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換句話說,洗碗不僅是為了潔淨碗盤,也是為了洗碗而洗碗,讓自己在清洗碗盤時的每一刻都保持覺知。如果我不能以愉悅的心情來洗碗,隻想盡快將碗洗完,好去喝茶,那我同樣也無法盡情快樂地享用這杯茶。雖然一杯茶在手,心裏卻仍惦記著其他事,這樣一來,這杯茶的滋味和品茗的樂趣都消失殆盡,我的心永遠都懸念於‘未來’,絕不可能活在‘當下’”
記住:做什麽事情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所做的事情專注而且覺知。
問:覺知動作連軸轉,說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非常困難。怎麽辦?
答:這不奇怪,因為無始劫來已經養成不斷打妄想的習慣,所謂習已成性,成為本能,而覺知動作卻是嶄新的。要把根深蒂固的壞習慣(打妄想)轉變成嶄新的好習慣(覺知動作),非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不可。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婦人勸她丈夫念佛,而丈夫散漫懶惰、懈怠成性,總是做不到。妻子擔心他將來墮入地獄受苦,就對丈夫說道:“我在門上懸一小鈴,你出入門戶時,聽到鈴響,就立即念佛,可保你平安。”丈夫回答:“這有何難?我照辦即是。”此後,他每次出入門戶,聽見門鈴作響,就念幾句佛。他覺得這辦法不錯,省得妻子老是不斷督促他念佛。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後,果真墮入地獄。因他在世間惡業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因此鬼卒將他丟入鐵鍋中燙煮。碰巧,那鬼卒用叉戟戳他時,叉上銅鈴作響,丈夫以為是門鈴作響,隨口連聲念佛,因而得到超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用善巧的方法、規定,來幫助養成好習慣,就會容易得多。現在你要養成覺知動作的好習慣,可以給自己規定:一、起身和落座時要覺知到動作;二、走路(包括室內行走)時,要覺知到每一步的動作;三、吃飯時,要覺知到每一口咀嚼。到了晚上睡覺之前,就回顧今天做得怎麽樣?按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不好(2分)、很不好(1分)這五個等級來打分,並且記在本子上。每個星期日的晚上,對這周的七天作一小結,計算出平均分數,評估這一周做得怎麽樣,以及下一周應當怎樣來改進、提高,都詳細寫在本子上。依此,每月做一中結,每年做一總結。這個本子可以命名為《自知錄》。人之墮落而非提升,是苦於不能自知。現在有了《自知錄》,日日檢點,周周檢點,月月檢點,年年檢點,隻要認真執行,不患不能成功。東嶽大帝訓曰:“行善,(福)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福)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密移(禍福在暗中轉移),迷者罔覺(迷者不能夠察覺)。”對現在的修學而言,可寫成:覺知,(般若)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妄想,(般若)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生死密移(生與死在暗中轉移),迷者罔覺(迷者不能夠察覺)。
以後,修學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覺知心念和參禪時,都使用《自知錄》,就必定能夠成功。
借鑒先賢,再舉一例:宋朝的趙康靖先生,用瓶子和黑白豆來做心地功夫: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惡念,投一黑豆。起初,瓶中的豆子黑多於白,後來就逐漸白多於黑。久而久之,純白無黑。更進一步,達到心境兩忘,入不思念境,於是連瓶子和豆子,也都棄而不用了。
問:為了提醒自己隨時隨地覺知,我總是在默念“覺知”可以嗎?
答:可以。這是非常善巧的方法。
做覺知動作的功夫,一般來說有如下進程:
一、開始時,覺知動作的同時仍有妄想。這是由於覺知力微弱,隻要堅持修煉輔助功法,不久就會改善。
二、專注的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稍有鬆懈,妄想即起。要比較努力才能夠回到“覺知動作即無妄想”的狀態。
三、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一旦忘了覺知,即陷入妄想中而不自知。過一陣子才會發現在打妄想。但是,隻要一回到覺知動作,妄想自息。
四、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一旦忘了覺知,即陷入妄想。但是已經能夠較快發現在打妄想。隻要一回到覺知動作,妄想自息。
五、覺知動作時即無妄想,稍不留神,妄想即乘隙而入,但能夠及時發現。
六、功夫打成一片,妄想無隙可入。
前行的核心是培養覺知力,覺知力增強一分,就自在一分,所以要抓緊一切機會來培養覺知力。若是在以後的修煉中遇到困難,問題都是出在覺知力不夠,隻要把欠缺的覺知力補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問:什麽是妄想?什麽是正念?
答:嚴格說來,有想皆妄,因此,一切念想,都是妄想;無念,才是正念。但一般來說,妄想是指不必要、不應有的念想,例如,念佛時,佛號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參禪時,話頭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觀心時,觀當下一念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覺知動作時,覺知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
問:如果手足都在動,覺知哪裏?
答:開始時,選擇最方便的覺知點。例如,打太極拳時眼隨手走,就選擇眼盯著的那隻手。覺知功夫熟了,就可以覺知整體動作。
問:覺知動作時仍有妄想,怎麽辦?
答:這是初學者常有的現象,原因是覺知力不夠專注連貫,覺知與妄想相間而行,一瞬間在覺知,一瞬間在妄想,於是感覺是二者並行。辦法是:開始時,隻要知道自己是在覺知就對了。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覺知力自會愈來愈專注連貫。功夫到了,覺知連貫,即無妄念可插入。這時,隻要一覺知動作,妄念自息。這就像西方人來到中國,吃飯得用筷子。開始時自然笨拙不堪,但是隻要堅持一條:吃飯必須用筷子。用得久了,自然由生到熟,進而熟能生巧,巧能生妙。所以,做覺知動作的工夫不難,隻要給自己規定一條:動作時必須覺知。堅持下去,不患功夫不成就。
問:有時被妄想籠罩,根本無法覺知動作,這該怎麽辦?
答:如果是這樣,你就停下來,不要去覺知動作,而是心平氣和地看頭腦在想什麽。此操作的要點是:一、要看著它;二、對所想的內容不加評判(不參與)。這樣一來,妄想猶如燒天之火,過一會兒也就熄滅了。然後再去覺知動作。如果再出現妄想籠罩的情況,仍然如法炮製。而且,你看著“頭腦在想什麽”的這一段時間並沒有白費,因為你在培養覺知念頭的能力。這樣練下去,妄想籠罩的次數和持續時間都會急劇減少,覺知力逐漸強大。其實,你應當經常向內看看,觀看自己的思想、情緒、感受;隻是看著,不加評判。這對減少妄想和培養覺知力甚為有益。做得多了,自會悟出箇中妙處。
問:覺知動作時,心中有一個念頭:覺知。不知這樣對不對?
答:覺知動作時,心中有“覺知”這一念頭,是對的,這是正念。這個正念之外的念頭統統都是妄念。當你修到隻有“覺知”這唯一的念頭時,你就做到了萬念歸一。
問:什麽是食禪?
答:食禪就是把吃飯也作為禪修。其方法是:慢慢地吃,專注地吃,覺知地吃,每口飯要至少咀嚼三十下,覺知到每一口咀嚼。這不僅是在培養覺知力,去除妄想,享受寧靜,而且對消化吸收大有好處。
問:覺知連軸轉說來容易,隻要不忘記即可,但是我實行起來相當困難,問題出在哪裏?
答:問題出在習慣和業障。對於習慣,隻要革除漫不經心的舊習慣,而養成了了分明的新習慣即可。但是,如果阻礙是來自於業障,就要檢查是否嚴持五戒十善,並且要懺除業障。每天讀誦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並回向,這對消除業障是非常有效的。
要做到覺知連軸轉,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提話頭“當下”。首先要求自己話頭不斷,也就是說隨時隨地都提起“當下”這個話頭。在此前提下,提一句話頭“當下”,就覺知當下的動作,如果沒有動作,就覺知當下的景物,例如一個杯子,一張桌子,等等。如果你的覺知是專注的,你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當你提一句話頭,就立即覺知動作或者景物,這時就不會有妄念生起。特別是當你把“提話頭就立即覺知”的方法練得比較深入,就很容易做到萬念歸一。
感受,有心理上的感受和身體上的感受,而且二者常常緊密相連。情緒,例如滿意、快樂,貪愛、嫉妒、不滿、痛苦、怨恨、責怪、憂愁、沮喪、空虛、恐懼、焦慮、瞋恚等等,都會引起身、心的感受。
覺知感受,並且覺知到自己是否在執著這些感受(把它們當真了),進而了悟到感受的虛幻無常而不受它們的操控,這就是在修行,進而“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大念住經》)。
覺知感受,就是客觀地(以觀察者的身份)、不加評判地觀察了知這些感受。通過覺知感受,可以更確切地了知心念,並且能夠平息情緒和妄想,要對自己當下的感受清清楚楚。
不加評判地覺知身、心感受,不僅能夠釋放負麵情緒,不受它的傷害和操控,而且這正是拔除業種子的大好時機。例如,當情緒在身體的某處引起粗重或者針刺的感受時,你就聚精會神地覺知這一感受,直到它消失為止。所以,每當負麵情緒生起,就立即不加評判地覺知並觀察它所引起的身、心感受。這種練習做得愈多,就愈能夠及時逮住負麵情緒而不受其害,並使它們成為菩提道上的增上緣。當你憤怒(或者悲傷)時,如果你能夠以觀察者的身份不加評判地觀察它,憤怒(悲傷)雖未平息,但它卻不能夠掌控你了。
除了及時覺知情緒所引起的感受而脫離它的操控外,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覺知動作所引起的感受,來截斷妄想並培養覺知力。例如,睡覺時,身體與床接觸的感受;坐著時,身體與椅凳接觸的感受;洗臉時,與毛巾、水接觸的感受;刷牙時,與牙刷接觸的感受;吃飯時、洗碗時、走路時,種種接觸的感受。這樣做的好處是:一、不打妄想;二、培養覺知力。若是在覺知感受時,還同時覺知引起感受的動作,這是奇妙而有趣的,效果更好,這就是在修行。推而廣之,一天當中,你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修行機會。
通過堅持不懈地訓練,一旦把覺知動作和覺知感受的技術掌握純熟,則正如禪宗祖師所言,著衣吃飯、搬柴運水,無一不是修行,這是修行生活化的要訣。
在《大念住經》中,世尊開示道:
比丘們!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比丘們!在經曆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快樂的感受。”在經曆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痛苦的感受。”在經曆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曆不苦不樂的感受。”在他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在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當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
於是,他於內部就感受觀察感受,於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同時於內部、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因此,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隻有覺知和隻有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
問:我常常被負麵情緒籠罩,怎麽辦?
答:負麵情緒是身心之大敵,它不僅使我們蒙受不必要的痛苦,而且會造成許多疾病。你回顧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發現一個事實:當你被負麵情緒籠罩時,你會事事處處都不順當;反之,當你心慈意悅時,你會事事處處都順當。所以,及時發現負麵情緒,並且及時地釋放、化解它,非常重要。
問:怎樣能夠釋放、化解負麵情緒?
答:不加評判地觀察它,覺知它所引起的感受,饒有興趣地看著它,直到這哭鬧不休的孩子露出笑臉。要注意的是:你必須具備一定的覺知力,才能夠有效地實施以上辦法。如果在實施上遇到困難,就要按照前一章“覺知動作”所講,通過覺知動作來進一步培養覺知力。
問:怎樣解除緊張和壓力?
答:你向內看:緊張和壓力從何而起?持續地看下去,你就會進入一個沒有緊張和壓力的狀態。然後,就安住這沒有緊張和壓力的狀態之中。時常這樣來解除緊張和壓力,他們就不會沉積下來為非作歹。
覺知呼吸是以前麵“覺知動作”和“覺知感受”為基礎。所以,前麵的功夫愈紮實,這一階段功夫就愈容易上手。如果覺知呼吸練起來很困難,就應回到前麵階段修煉,待到有足夠的覺知力時,才開始練覺知呼吸。後麵各階段也都是以它的前一階段為基礎,所以盈科而後進是最好最快的。
〔盈科後進〕泉水遇到坑窪,要充滿之後才繼續向前流。這是比喻學習應當打下堅實的基礎,步步走穩,不要急躁冒進。
覺知呼吸,比覺知動作來得細微,而且呼吸無時不在,隨時覺知呼吸對提升覺知力甚為有效,對身心亦十分有益。
由於目的不同,呼吸的觀法甚多,本章的覺知呼吸是為參禪服務,故與其它觀法有所不同。下麵介紹兩種方法,它們都是在靜止狀態時修煉,睜眼閉眼均可,姿勢不限,坐、臥、站立都可以,出入息皆用鼻孔。這三種方法,選取一種來練即可,不必都練。
第一種方法是覺知鼻端處的呼吸(簡稱觀息):自然呼吸,覺知時,不必去分辨氣息的出入、長短、輕重、緩急等等,隻要知道自己在覺知鼻端處的呼吸就好,一直保持這一狀態,身體要放鬆。其要訣是:眼觀鼻。“眼觀鼻”的意思是將眼部的神光內斂,返照鼻端處的呼吸。(注意:切勿將“眼觀鼻”誤會成用眼睛去看鼻尖。)觀息的功夫深了,神光就會留駐在鼻端,始終覺知著這裏的呼吸。
第二種方法是觀息數息法:舌抵上齶,腹式呼吸:深吸氣(入息),腹部逐漸外凸;慢呼氣(出息),腹部逐漸內凹,如是循環。要特別注意的是:呼吸一定要純乎自然,不可用力。日久功深,逐漸會細、深、長、慢。練功之前,先放鬆身心,安詳自在,調勻氣息,即可開始。出息時,默數六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請注意,這與傳統的數息法不同。傳統的數息法是第一個出息數一,第二個出息數二,如此等等;而本法是每一出息,就數六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入息時,要覺知到吸氣,出息時要覺知到所數的每一個數字,不要有雜念。雜念若起,說明覺知渙散或者完全失掉,要立即凜然一覺,抖擻精神重新開始。數息法功夫較深時,身心凝靜,意不樂數,這時就不再數息,而專注地覺知出入息(觀息)。修煉時,如果有境界出現,無論善惡好壞,當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不舍,不喜不憂,專注在覺知數數和覺知氣息上,即不受其害。
第三種方法是覺知腹部的起伏: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內凹,呼吸要自然。開始練習時,可以把手置於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待到功夫成熟,心漸凝聚,這時就可以把手拿開而能夠很好地覺知到腹部的起伏。
另外,在修學覺知呼吸時,《實用內觀練習》一書的方法值得借鑒,它是以覺知腹部的升降為核心來培養覺知力。由於這是借用內觀禪法的基礎練習部分,來訓練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因此在使用內觀書籍時,重點是閱讀基礎練習部分。
覺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其功用是:一、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二、煉心,將散亂的心定靜下來。心就像一頭野象,狂躁不安,破壞性極大,所以必須馴服,才能夠化害為益,為我們工作。覺知呼吸是在馴心,其奧妙難於講說,隻要練下去,功夫稍深即能悟到這是靜心息妄之妙法,所以古人喻之為斬魔劍。
覺知呼吸看似容易,其實頗難。原因是注意力隨時會被妄想牽離。所以,對治的辦法是:旋失旋收。也就是說,隻要一發現忘記了覺知呼吸,就馬上把心收回來,專注地覺知呼吸。功夫上手後,隻要是在覺知呼吸,即無妄念。功夫再深一些,妄念紛飛時,隻要專注地覺知呼吸,妄念即息,此乃“斬魔劍”盛名之由來。故雲:妄念紛起,觀息為錨。
〔旋失旋收〕心一走失,旋即(立即)收回來。
修煉的路子是:自己去發現、試驗、總結出一套能令覺知呼吸站得住、站得久、抗幹擾的方法。經常自問:為什麽忘記了覺知呼吸?是什麽使我陷入了這次妄想?俗話說,工夫不負有心人。隻要心誠、誌堅、吃得苦,堅持練下去,方法自會出來。
這一階段的修煉,每天至少座上覺知呼吸兩小時。打坐的姿勢雙盤、單盤、散盤(兩腿交叉)均可,也可以端坐在椅凳上,姿勢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亦不靠椅背)穩定持久為宜。以後在“覺知心念”和“參禪”階段,座上修煉都必須保持每天至少兩小時,愈多愈好。
覺知呼吸這一功夫,除了座上練,座下也要多練,住(佇立)、坐、臥都要練(行和動時練覺知動作),睜眼練,閉眼練,見縫插針地練,練!練!練!
問:有的腹式呼吸資料介紹,在吸氣後屏息1秒,呼氣後亦屏息1秒。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嗎?
答:可以,但不要失掉覺知。
要特別指出的是: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這是非常簡捷而且有效的修行方法。世尊在《大念住經》中開示道:“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修成了隻有覺知和觀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詳見《大念住經注》)
〔超越執著〕不起習性反應。
當下,就是此時此處。
臨在,全然地臨在,與當下合一。
不念過去,不思將來,活在當下。
失去當下,你會大大降低生活的質量。
做什麽事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臨在地做。
覺知當下,就是覺知此時此處。(此處,即是眼耳所及之處。)其要點是:對周圍的一切,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而不起念想。
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長途跋涉,風塵仆仆地趕到舍衛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見佛陀在城內一家一家地托缽乞食,舉手投足都很優雅美妙,六根都已調禦攝護,安詳寧靜。婆希上前頂禮,請求佛陀為他說法,為他說無盡利益安樂之法。佛陀說現在正沿門托缽,不適合說法。但婆希再三請求,於是佛陀為他就地說法:“婆希!你應當這樣修習,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婆希!當你能夠做到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時,你就達到沒有執著掛礙了。你若沒有執著掛礙,那麽你就沒有過去世,也沒有未來世。你沒有過去和未來這兩世(而隻有當下),所有的憂悲惱苦就因此消散殆盡。”(原文見南傳佛教《自說經》)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而隻有當下〕經文雲:“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而沒有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念。其實,人們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和痛苦,都是由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想所生。
覺知而無想無念,稱為臨在。前麵說過,隻要覺知,即無浮念,這裏所說的“無想無念”,是說,不僅沒有浮念,而且也不主動起念想。
要隨時隨地保持臨在狀態。《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大乘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自性)離念。”(所謂覺,就是自性離念。)《傳心法要》雲:“當體便是,動念即乖。”“息念忘慮,佛自現前。”大安禪師雲:“阿爾(汝等)欲作佛,但(隻須)無如許多顛倒攀緣、妄想惡覺、垢欲不淨眾生之心,則汝便是初心正覺佛”(《景德傳燈錄》)
你可以通過覺知一朵花,一棵樹,一個瓶子,一把椅子,等等,來培訓自己看隻是看的能力;通過聆聽樂曲,周圍的談話聲,街上的車流聲,機電設備的噪音,等等,來培訓自己聽隻是聽的能力。要經常練習。久久行之,你就會體會到“製心一處,無所不辦”的妙處。
你也可以覺知身體或者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例如手指頭、足指頭、掌心、膝蓋、胳膊、肩頭,等等。進一步,你還可以覺知自性,覺知當下時刻。這都是在覺知當下而處於臨在。前麵三章(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以及下麵一章(覺知心念),也是在覺知當下,因而處於臨在。從內在來感受身體,也會使你處於臨在。
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每一件事都要有意識地做的習慣。切忌無意識地做!前麵講了一個例子,這裏再重複一下,因為太重要了。據說,有一隻蒼蠅飛來停在佛陀的臉上,佛陀用手輕輕揮去。接著,又做了一次揮手的動作。弟子奇怪地問道:“世尊,您第一次揮手是驅趕蒼蠅,第二次揮手是為了什麽?”佛陀答道:“第一次是無意識的動作,沒有覺知到,所以有覺知地做了第二次動作,改正過來。”佛陀的這一示現,是教導弟子:每一個動作都要有意識地做,了了覺知;無意識的動作是無明,要立即改正過來。
每當妄念生起,就立即把注意力轉向覺知當下而臨在。此刻就隻管自己是否處於臨在,而不要去管妄念怎麽樣。——這樣就可以瓦解、消融妄念。(其難易程度取決於自己臨在功夫之淺深。隻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妙不可言。)反之,若是去厭惡妄念,想驅除它,消滅它,這是把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反而會使妄念更加牢固、熾盛。
妄念是警鍾,當它敲響時,就要立刻提起覺知,回到當下:臨在,而且保持臨在。妄念也是陪練,隻要它來,就以臨在來瓦解它,消融它,臨在的功力就是這樣提升的。
問:我感受到臨在是非常容易而且有效的修法,給我解決了不少的實際問題,包括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和受苦,希望把臨在講說得更詳細一些。
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更好地理解臨在,體會臨在,運用臨在,你可以閱讀和觀看:《修煉當下的力量》、《寧靜在說話》、《如何無壓力的生活(視頻)》和《Yes的驚人力量(視頻)》。在閱讀和觀看時,要注意一點:它們的著者(埃克哈特·托勒)認為“意識”是宇宙間無所不在的唯一本質,是宇宙間的最高主宰,而自我是意識的一部分或意識的化身,這與佛法相異,故稱“他山”。
問:如何覺知自性?
答:自性是內在的靈能。覺知自性,就是感受它,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對於眾生而言,身體是自性的住宅。《六祖壇經》雲:“色身是舍宅。”臨濟祖師雲:“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這是說色身如木偶,而操縱這個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訣》雲:“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二六時中,知饑知渴,知寒知熱,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其質頑而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師雲:“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隻汝目前曆曆孤明無形段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無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經》雲:“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令屍體起來行走、活動),以毗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為(所為)不絕。”這是說:色身如木頭人、屍體,因機關力而動。這個機關力,即是自性之生命力。所謂覺知自性,就是感受到體內這一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覺知自性,則浮念不起,就能夠輕鬆自然地做到無念,或者專念。覺知自性綿密不斷,就是隨時隨地都在覺知到、感受到體內自性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緣來即施,緣去即寂。無論做事,還是談話時,都要保持覺知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緣所操控)。《六祖壇經》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問:如何覺知當下時刻?
答:覺知當下時刻,就是深刻地意識當下時刻。當你深刻地意識到當下時刻的時候,就會處於一種不念過去、不思未來的凝然狀態。當然,你也可以去覺知當下本身,那個容納萬事萬物發生的空間。當你覺知這個空間的時候,也會處於一種不念過去、不思未來的凝然狀態。
寒冬中,坐在公園的長板凳上接受采訪時,埃克哈特·托勒說了一段頗富啟迪的話:“當你坐在這裏時,就隻是看著周遭發生的事情,不加任何的詮釋,就隻是與當下原本的情況同在。這樣,你大概就會知道坐在公園的長板凳上是什麽滋味。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的此時此刻——聲音、景象、人們、水聲、光影,容許它就是當下原本的樣子。而這就會帶來平靜,你不必老被卷入事件、念頭、情緒和反應中。你是那個更寬廣的空間,而這一切事情在裏麵發生。你是這一切事情背後的覺知,沒有那個覺知,這些都不會在這裏,空間中就隻有原子、分子。你是那個能夠讓整個世界存在的覺知,能夠明白的那個覺知,就是真正的你。不是籍由思惟概念,而是透過實際的了悟。後退一步,容許現象世界就是它當下的原貌,容許此時此刻就是它當下原本的情況。這會讓你更深入自己,然後你可能會發現背景中突如其來的平靜,就這樣發生了。然而你必須具有警覺性,你需要保持警覺,警覺當下原本的情況,警覺到你的感官、覺受,以及感受背後的那個能量——也就是覺知。要有警覺性。沒有警覺性的話,你就會漂進思維裏麵,開始想著下一件事情:明天我會發生什麽事情?做計劃有做計劃的地方,但不是在公園的長板凳上。這裏不是思考明天要怎樣的地方,因為你會錯失周遭這一切的美好和生命力(笑)。然後你感到冷,但你甚至用不著去想自己感受到的是‘冷’。對,它隻是一種覺受,你用不著稱它為‘冷’。就算是這樣也很好,沒有關係,生命中不再有受製約的反應——總在反抗,總在反對什麽,總想抓住一個什麽。”(《埃克哈特·托勒:當下的開悟(視頻)》)
問:怎樣做“如鏡映物”的功夫?
答:覺知當前的境相,而無想無念。印光大師雲:“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幹?來不豫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了凡四訓序》,注解詳見《了凡四訓注釋·原序摘要》)
問:我臨在時,意守丹田而性命雙修,可以嗎?
答:可以。如果臨在時意守夾脊,效果會更好。夾脊又名夾脊雙關,即心腧穴。意守夾脊的功效,詳見《逆轉衰老煉夾脊》一文。
〔心腧(shù)穴〕在第七胸椎兩側一寸半處(如下圖),是心氣出入的門戶。而心主神明,為五髒六腑之大主,故夾脊一穴,與五髒六腑相關,可見夾脊一穴非同一般。
精神內斂。
養成內視的習慣。
把握心的每個當下。
覺知心念,就是了知自心。這裏的心,是六根接觸六塵所生起的念想。修行人必須時時了知自己的念想——興兵討賊,當知賊在何處。而且,觀心之重要,遠遠不僅於此。
達摩祖師《破相論》雲:“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又雲:“此法(觀心)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又雲:“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如性,能所俱忘離諸見。”《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太虛大師在《大乘心地觀經講記》中說道:“(本經)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這是一個最可靠而實用的法門。”“本經盡管有十三品之多,‘觀心品’是特別而重要的。行者如能觀心,知心幻寂,就不迷執;執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長起來;智慧增長,就消滅煩惱,惑滅智生,於行者就有實用,完成斷德。”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者染汙之義,謂能染汙人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六塵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緣之境。〔斷德〕一切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這是佛的三德之一。佛的三德是:智德、恩德和斷德。
覺知心念有三個環節:一、求其放心;二、知而勿隨;三、不離當念。其中,“知而勿隨”是承前啟後的中心環節。
覺知當下,稱為心在,這是覺;陷入妄想,心就不在,這是迷。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譯文:有的人,雞狗丟失了,倒曉得去找回來;心丟失了,卻不曉得去找回來。做人的學問,沒有別的什麽,就是把那丟失了的心找回來罷了。)
〔學問之道〕這裏的“學問”不是指係統的知識,而是心性的涵養,做人的學問。
心在,就是心在覺知當下。把陷入頭腦世界(妄想)的心收回來,覺知當下(此時、此地、此事)——活在當下,這是覺知心念的第一步。一般人的心如野馬、如狂象、如狡猿,一點也管不住,總是在妄想中。把心收回來就是從頭腦世界(妄想)中脫離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謂“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反過來說,心若散亂,則無事可成。修行是修心,心若散亂,所做的功夫都是虛的,就像武林中所說的花架子。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念管起來。要隨時隨地照顧心念,若走失了,就要立即收回來,並且保持在當下。不斷地做收心功夫,旋失旋收。收心的方法很多,自己可以通過嚐試,找到最適合的方法。
這裏介紹一個方法,自省自問:“主人公,心在否?”立即就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是否走失,當你仔細看的時候,心就收回來了,就自答:“在。”這是饒有興味的修持。經常這樣做,功夫深了,心就定下來了,即便走失,隻要凜然一覺,就收回來了。
慧可(後來是禪宗二祖)見達摩祖師曰:“我心未安,乞師安心。”達摩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達摩曰:“與汝安心竟。”
這是達摩祖師所傳安心妙法:覓心。當念頭攪擾時,就仔細觀看念頭,看它究竟要想什麽,念頭即自然停息,心也就安住下來了,所謂“觀念念即住(停息)”。(這一安心妙法非常有效。如果現在還下不了手,或者很吃力,說明覺知力還不夠強大,可暫時放一下,待以後覺知力強大了再做。)
通過不斷地練習,有了初步的收心基礎以後,隻要一提醒自己:當下!於是,心就收回來了。
要經常觀察:心在,還是走失?如果心在當下,也就是說在此時、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即在;如果心打妄想,在想它時、它處、或者它事,就走失了,要馬上收回來,做到“穿衣就是穿衣,吃飯就是吃飯”,覺知當下。
“一心以鴻鵠將至”,這是打妄想的典型。《孟子·告子上》曰:“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譯文:弈秋是全國下棋的聖手。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誌,隻聽弈秋的教導別無它想;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裏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牠。這樣,雖然同一個老師在教,他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本來,我們的思想是為在這個形相世界生存服務的。所以,思想應當像自來水,要就打開,不要就關掉。也應當像臣仆,完全聽令於君主,不得擅自主張。但是,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思想專橫跋扈,為所欲為,它控製了你,而且光開不停,浮想聯翩,妄念紛飛。修行就是要主人公重掌大權,令思想聽從於你。《佛遺教經》中,佛言:“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跳躑,難可禁製。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製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心在,就是心在此時、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而無攀緣妄想。“心在”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心處於工作的狀態,一個是心處於靜止的狀態。如果生活或者業務需要心工作時,心就處於工作狀態,這時應當專心致誌地思惟;當不需要心工作時,心就應當處於靜止狀態,無念無想,切不可浮想聯翩。所以,做心在功夫,應當從這兩方麵來做。
那麽,心工作時,怎樣能夠專心致誌?心靜止時,又怎樣能夠無想無念?因為本書都是對修行而言,因此,側重於心怎樣能夠無想無念。《佛藏經》雲:“諸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傳心法要》雲:“息念忘慮,佛自現前。”至於參禪或觀心時,怎樣做到專心致誌的心在,在有關章節中,有詳細的論述。
心要做到無想無念,有許多方法,這裏著重介紹覺知當下法。當你專注地覺知到當下(深刻地意識到當下時刻),心就處於無想無念的狀態。因為浮念都是思前想後,與當下不相幹,是要把你拖離當下。因此,在這一節要專門刻苦地練覺知當下(心在)。做到念念不間地覺知當下,直到動靜打成一片,保持靈台清明。清者,無念也;明者,覺知也。
〔靈台〕指心、心靈。
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你所能擁有的全部,就是當下一刻,而且這一刻的質量切實地影響著你的未來。所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當下一刻——心在,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麽禪宗祖師總是教人活在當下。
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至為重要。做心在功夫時,要專注地心在,連貫地心在,持久地心在。總而言之,專注、連貫、持久地心在!
問:我專注地覺知當下,可是仍然妄想不斷,怎麽辦?
答:這說明你的覺知力還不夠強大,應加強前麵階段覺知動作、覺知感受和覺知呼吸的修煉,把基礎打牢了,才開始“覺知心念”的修煉。
所謂“心在”,就是心專注於所視、所聽、或所作之上而無它想。這是“著衣吃飯亦修行”之要訣。把握住了這個要訣,時時處處皆可修行。這樣一來,不僅有充裕的修行時間,工作修行兩不誤,而且功夫不間斷,易於成就。
功夫深了,你會發現“心在”是非常美妙而有情趣的,這是禪的境界。要隨時檢查:心在否?你一檢查,心就定下來了。要在空閑中練,在做事中練,在等待中練,在煩躁不安中練。
有學人問趙州禪師:明心見性之人該當如何?趙州禪師回答說:正好大修行。學人道:不知您這樣境界的大師是否也還修行?趙州禪師說:我就是穿衣吃飯。學人道:穿衣吃飯乃尋常事,難道這也是修行?趙州禪師說:若不是修行,那你說我每天在幹什麽?(原文:“問:了事的人如何?師雲:正大修行。學雲:未審和尚還修行也無?師雲:著衣吃飯。學雲:著衣吃飯尋常事,未審修行也無?師雲:你且道我每日做什麽?”(《趙州禪師語錄》))
憨山大師雲:“有問者雲:‘古人饑時吃飯,困時打眠,便是道。今人饑時吃飯,困來打眠,為什麽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飯隻吃飯,打眠隻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飯不吃飯,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亂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來,足下日用,隻將眉毛剔起,叱吒一聲,隻教神驚鬼怕,天魔膽碎,陰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靜靜悄悄,寸絲不掛,赤力力,淨裸裸。將此一段家風,要讀書便讀書,不讀則拈向一邊,不許掛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邊,不許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飯,就吃茶吃飯,要打眠,便打眠;要痾矢放尿,便痾矢放尿;撞著便了,更不許過後思量。如遊魂鬼子一般,幹幹淨淨,潔潔白白,亦不許坐在幹淨潔白裏(不要失掉覺照而落於無記)。如此單刀直入,一念向前,則讀書親見古人,作文也隻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無前後。涵畜時,便是吐露時;吐露時,便是涵畜時。如此不為動靜明暗所轉,不為種種伎倆所移。”(《夢遊集·示黃惟恒》)
問:我做收心功夫時,心收回來了,但是守不住,馬上又跑了,而且眼睜睜地看著它跑,束手無策。怎麽辦?
答:心收回來了,就要以覺知將它拴住,通常稱之為守心。例如,專心致誌地做一件事情(特別是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這是最好的練習對象),心不旁騖,了了分明;或者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覺知當下;或者覺知一花、一木、一物而不起念想——如鏡映物,係心一處。所以,守心的關鍵是:覺知到而不起念想。收心和守心的功夫是以前麵培養覺知力的修煉為基礎,若收心時,發現覺知力不夠強大,收不回來(陷入妄想世界而不能自拔),或者收回來卻守不住,就要加強前麵四段(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呼吸和覺知當下)的修煉。
問:我常常躺在床上妄念紛飛,怎麽辦?
答:如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立即覺知呼吸,或者覺知動作、覺知感受、覺知當下,例如可以用拈指法:以拇指緩慢地反複搓拈(撫摸)中指、食指,專注地覺知每一動作以及指間接觸的感受,心隨指走。這一功法熟了,身心很容易進入安詳寧靜而又覺知的狀態。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是持續地打妄想,這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是迷,是在做輪回夢。這時就要立即凜然一覺將心收回來,專注於所做的事上;或者覺知呼吸、或者動作、感受;或者覺知當下:與周遭的一切同處當下而不起念想,境不擾心,心不緣境。經常這樣做,就能夠摸索出一整套方法,使自己處於覺的狀態,安住當下。
覺知心念的方法是:觀自心念,而不加評判。“不加評判”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會妄上生妄。其要點是:知而勿隨。《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妄念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妄念若息),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
〔知而勿隨〕不加評判地看著這個念頭,不令相續(不念上生念)。“知而勿隨”的關鍵,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貓守穴似地看著,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隨”就容易了。〔心源〕心為萬法之源,故曰心源。〔萬德斯具〕萬德乃具。斯:乃。例如:有備斯可以無患。
當你覺知心念,觀察思想時,你就體驗到主人公的存在,是主人公在覺知心念,觀察思想。這個主人公才是你,而思想並不是你。念頭生起,你跟著它跑,它就控製了你,甚至還以為它就是你。如果念頭生起,你不跟著跑,而是知而勿隨,你就做主了。這就是自在——自主地存在。無始劫來,眾生迷惑顛倒,就是跟著念頭跑,起惑造業而生死輪回不斷。現在要了生死出輪回,當務之急就是脫離頭腦的操控,做一個自在者。
觀心的要點是:看當下一念。妄念起時,仔細一看,它就消失了;一會兒又起,又仔細一看,它又消失了;妄念若不起,就隻看著。這樣繼續,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此時是觀而無念,無念而觀。《起信論》雲:“若有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智故。”無念狀態甚佳,而且深廣無盡,但不要去追求、執著。有念時,知而勿隨;無念時,仍然保持覺知——寂而照,照而寂。所謂“有念觀念,無念觀空”,向一念起處看去,念頭若起,就要立即看見。觀心功夫不斷深入地做下去,伏煩惱,除習氣,離憂苦,得一心不亂,這是自然而然的事。達摩祖師雲:“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破相論》)
要經常觀察(覺知)心念,這是非常有益而且有趣的。一般說來,這有三種情形:一、觀察是專注而連貫的,這時就隻有正念(覺知之念)而無妄念。二、觀察,卻不連貫,因而正念和妄念交替而行。這時,要仔細地觀察前念和後念之間的邏輯關係,這不僅有趣,還能夠更好地了解這個所謂的“自己”,並且有助於過渡到第一種情形。三、失掉觀察,完全陷入妄想,隻有妄念而無正念。第一種情形,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第二種情形,一定要在監控下進行;第三種情形,是要完全杜絕的。
覺知心念是息妄、去執、破惑的利器,古人喻之為照妖鏡。同樣地,這一功夫除了座上練,座下也要多練,行住坐臥都要練,睜眼練,閉眼練,見縫插針地練,練!練!練!養成隨時隨地觀心的習慣,進而習慣成自然。
問:觀心時看不見念頭,怎麽辦?
答:開始時,會有這樣的情形,不用著急,隻要知道在專注地觀心就好。若是注意力失掉了,就要立即收回來,旋失旋收。務必培養起專注、連貫、持久觀心的能力和習慣。進一步,就要做到:妄念若起,知而勿隨。
問:觀心時,當於何處起觀?
答:對此,南懷瑾先生說道:“純正的般若觀心法門,觀自我心意識的生生滅滅,本無所謂在何處起觀的問題,婆婆媽媽,多此一舉!心並不在內外中間。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觀法,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頭部,引起高血壓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輕輕在心頭作觀的方便;又怕你們不懂心頭部分,特別說明在心窩子這裏,兩個乳頭中間,肋骨銜接凹下之處(通常稱為黃庭、心輪、心頭,亦是膻中穴的位置)。就在這裏自然起觀。”(《定慧初修》))
問:有時妄想盤旋不去,怎麽辦?
答:你就靜下心來,細細地返觀那個思考者,不加任何評判地觀察它,看它要想什麽。當你這樣觀察時,妄想的力量就急劇地減弱了,終會停息。一會兒再起,你又如是觀察,直到停息。這就是“觀念念即住(停息)”,是止息妄想的好方法。當你收心功夫和觀妄功夫入手了,一些有創意的方法會自動浮現,你就采用“實施,總結,改進(擬訂新方案);再實施,再總結,再改進(擬訂新方案)”不斷深入地循環,久而久之,你會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全天候方法。
要經常好奇而且饒有興趣地仔細返觀那個思考者在想什麽,做到知而不隨。這樣做,既在息妄,又在培養覺知力,一舉兩得。在覺知禪的整個修學過程中,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極其重要,覺知力強大了,甚麽都好辦。所以要盡量地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來增強覺知力,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辦法。
問:是誰在返觀那個思考者?
答:是主人公在觀察。迷昧時,是思考者在做主;覺醒時,是主人公在做主。解脫之道的核心就是要主人公做主。
問:“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是什麽意思?
答:這是倓虛大師在其自傳《影塵回憶錄》中所講的一段禪修經曆:“最初坐的時候,妄想直起,像海裏的波浪一樣,前浪逐後浪,後浪逐前浪的不斷,抑製也抑製不住,心裏很著急。後來我不抑製它,反而用觀照力來觀它,觀看妄想究竟從何處起,這樣一觀,妄想就沒了,沒了又起,起來再觀。時間長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裏也很恬靜很自然了。”
“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覺得剛盤上腿子不久就開靜了,後來經鄰單的告訴我,一支大板香,早已坐過了。在這一支香裏,雖覺得時間沒多大工夫,可是覺得身心很恬適,很如法,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受用,無形之中,從性地裏流露出來兩句話,就是:‘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最初我對這兩句話,並不敢認為就是對,後來去問諦老(諦閑大師),諦老給印可了。”
“觀念念即住”是說:當妄念不斷生起時,專注地觀察它,它就止住了。“覺妄妄皆真”是說:妄心和真心是心的兩種狀態,當覺照這個妄想之心(妄心),它就轉變成了無念的真心。
倓虛大師說道:“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妄念時,用能觀智去觀,這妄念就住了(這個妄念就止住了);同時覺照這妄心就是真心,並沒離開妄心,另有個真心。”
不離當念,就是行住坐臥,不離覺知當下一念,做到念起即覺(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見)。妄念若起,立即嗬斥一聲(例如:錯!),將其斬斷,勿令相續;妄念不起,就這樣看著。也可以,妄念若起,即凜然一覺,覺之即無。還可以,妄念若起,就看它要想什麽,妄念自息。總而言之,斬斷妄想的具體方法甚多,各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采用。但是,務必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直至一念不生。
不離當念的功夫極其重要,這是參禪的基本功。所以,座上要練,座下也要練,行住坐臥練,二六時中都在練,練得紮紮實實的。
這一階段的修學,實際上是上一節中“知而勿隨”的繼續和深化。要由“知而勿隨”,進一步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直至一念不生,動靜打成一片。
到了這一階段,若是覺知專注、連貫,則妄念不生;稍有閃失,妄念即起。所以要始終保持覺知,在“念起即覺”上做功夫,妄念一起,立即覺知,不令相續。要隨時檢查是否陷入頭腦世界(打妄想),如果是,就說明失去了覺知,要立刻提起來。覺知一提,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妄念無蹤無影,習氣的堅冰也在融化。到了這個地步,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失覺知上。久久純熟,入一念不生之境。
不離當念的功夫要分兩個方麵來做,一是加強自身的覺知力,一是削弱塵境對自己的牽纏力。削弱塵境牽纏力的功夫,是在日常起心動念處,通過看破、放下來做。《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維摩詰所說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能夠明鑒萬法,而心不為這些幻象所動。)關於這方麵的內容,在“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禪修院的“般若破妄”階段的教材(《金剛經精解》、《心經精解》、《六祖壇經精解》和《佛藏經選注》)中,都有詳細的論述。要經常觀察是什麽把你牽離當下而陷入妄想?一定要把牽離當下的事件和原因找出來,對症下藥,重者先治。特別是在關鍵時刻,要能夠忍,然後能夠化。
〔第一義〕至高無上的義理,即諸法實相。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憍陳如品》)
不離當念是克破三關的基礎。覺知當念不斷,保持無念(一念不生),動靜打成一片,然後在無念中看取本來麵目。憨山大師雲:“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隻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夢遊集·示參禪切要》)
憨山大師又雲:“即今現在無明夢中,如何能得消舊業?須是以智慧光照破無明,的信自心本來清淨,不被妄想顛倒所使,則諸業無因,以(因為)妄想乃諸業之因也。此何以故?由無始來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種種業。業習內積八識(阿賴耶識)田中,以無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惡種發現(生發出)業芽,是為罪根,一切惡業從此而生。今欲舊業消除,先要發起大智慧光,照破無明,不許妄想萌芽,潛滋暗長。若能於妄想起處一念斬斷,則舊積業根當下消除。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他轉矣。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此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無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謂智慧能消除也。若(你)晝夜不舍,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若常觀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積業可寄耶?……要以覺照為行本也。……非智慧光,又何以破癡暗耶?但須覺照不昧,智光現前,便是了業障、出生死之時節也。”(《夢遊集·示董智光》)
憨山大師又雲:“所言修者,隻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妄想和習氣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如今做工夫,先要剗(同“鏟”)去知解,的的隻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幹幹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虛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duō,嗬叱),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切不可去壓製念頭),則隨他使作(否則會跟著它轉),如水上葫蘆(這個按下去,那個又浮上來)。隻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柳毅不因傳書信,何緣得入洞庭湖?
參禪一法,自初祖達摩祖師傳入我國。達摩祖師傳二祖慧可參禪之法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詳見《二入四行論精解》)至於六祖,則教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正在這個時候),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哪個是你本來麵目)?”“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詳見《六祖壇經精解》)後來由於人根陋劣,直捷地要他外息諸緣,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實際上是做不到。於是便有公案禪的出現,教人通過參究一則公案,藉以除去分別情識來參禪。到了大慧禪師,則將公案禪發展成話頭禪,並且極力地加以提倡,使其成為禪宗的主流。
參禪的過程是:萬念歸一,一歸於無,切切參究,徹見本性(明心見性),斷盡見思煩惱,以了分段生死;進而,了變易生死,圓證佛果。憨山大師雲:“古人參求,隻在生死路頭討端的、求究竟,非離此外,別於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當作奇特事也。”(《夢遊集·示妙湛座主》)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由於善業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脫輪回出三界。〔變易生死〕三乘中的聖者,已斷見思惑,了脫分段生死。在修道過程中,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變易生死”。了變易生死者,圓證佛果。〔端的〕底細,根由,究竟。〔十二教〕指一切經教。經教的內容總分為十二類,故叫做十二分教,亦稱十二部經。
問:“拈花微笑”是什麽意思?
答:“拈花微笑”是說: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亦作“拈花一笑”,這是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
《五燈會元·世尊章》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此時人天百萬,悉皆罔措(都不知所措),獨有金色頭陀(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大迦葉(即摩訶迦葉)。”
此事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第二》,經雲:“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廣,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捧之上佛,退以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覺五十年來,種種說法,種種教示,化度一切機類眾生。若有未說最上大法,為我(願為我)及末世行菩薩人,欲行佛道凡夫眾生,布演宣說。’作是言已,舍身成座,莊嚴天衣,令坐如來。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當下大悟),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
〔佛事〕諸佛之教化,謂之佛事。《維摩經》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廓然〕阻滯盡除貌,茅塞頓開。〔破顏微笑〕形容心領神會。〔正法眼藏〕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叫做“藏”。〔涅槃妙心〕無念心體。〔無念心體〕處於無念狀態的自性。達摩祖師首傳二祖慧可,即是此無念心體。《指月錄》雲:“祖(達摩祖師)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隻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慧可用種種說法來講說心體),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達摩祖師隻是否定他的答案),不為說無念心體(並不為他明說答案是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我已止息種種攀緣——即處於無念狀態)。’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靈知了了)。’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這就是諸佛所傳之無念心體),更勿疑也。’”〔外息諸緣〕外,止息種種攀緣。〔內心無喘〕內,心不起念。
〔實相無相〕“實相”,諸法之實際情形。諸法之實際情形是它們根本就不存在,即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實相無相”是說:諸法之實際情形是無相。《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這是相對於直接地“以心傳心”而言。但是由於望文生義,就往往誤以為禪宗不使用文字。事實上,禪宗的典籍、公案、語錄等文字資料還少了嗎?所以,禪宗祖師嗬責道:“然‘不立文字’,失意(失去其本意)者多,往往謂屏去文字以默坐為禪,斯實吾門之啞羊爾。”〔教外別傳〕教指經教。禪宗之直傳佛祖心印,稱為“教外別傳”,意思是在如來經教以外的特別傳授。〔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義。禪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語,隻以心傳心,以佛心印定眾生心,證不二相。
“拈花微笑”,這是釋迦牟尼佛以心傳心,首傳摩訶迦葉,所以摩訶迦葉是禪宗之初祖。依次下傳,至菩提達磨是二十八祖,慧可是二十九祖,僧璨是三十祖,道信是三十一祖,弘忍是三十二祖,惠能是三十三祖。
問:什麽是頓悟漸修和漸修頓悟?
答:這是修行的兩條路子,各有所長。頓悟漸修者,如《修心訣》所言(詳見本院教材《修心訣精解》),就是首先見自本性,悟後起修,調心除習,定慧等持。漸修頓悟者,以悟為期,一參到底,直至徹見本性。虛雲老和尚說:“參禪要以悟為期。”這裏的開悟(見性),是根塵脫落徹見本性。如《五燈會元》載,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隻要不妄自攀緣塵境),即如如佛。”
悟有解悟與證悟。對此,憨山大師開示道:“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由於)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微細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頓悟漸修和漸修頓悟這兩條路子,無論修那種,都要注意兩點:一、莫把幻影當悟境;二、要正確地判斷自己修行所到達的位次。
無論哪種法門,其修行的共同路線是:伏煩惱,斷煩惱,得無生忍,圓證佛果。禪宗的優越性在於依性起修,故猛利捷速,其路子是:萬念歸一,一歸於無,見自本性,伏煩惱,斷煩惱,得無生忍,圓證佛果。通途法門必須斷煩惱,才能夠了生死出輪回;而淨土法門隻要念佛達到萬念歸一(一心不亂),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了生死出輪回,故為易行道。
〔無生忍〕即無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諸法本未曾生,故亦無滅”之理上,不再退墮。《大般若經》雲:“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證,菩薩修行至第七地時得無生法忍。《大智度論》雲:“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七地中,二十法所不應著。......複有二十法應具足滿。何等二十?一者、具足空;二者、無相證;......;九者、無生忍法;......。”〔大智度論〕詳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一百卷,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稱“大品般若經”)。由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
問:萬念歸一,便能夠伏煩惱;一歸於無,則無煩惱。為什麽這裏說修學的次第是“萬念歸一,一歸於無,見自本性,伏煩惱,斷煩惱”?
答:萬念歸一,是說能夠穩定地處於僅存一念的狀態,但並不是要求整天都這樣;而伏煩惱,是要求整天都要伏住煩惱不起現行,也就是說:妄念若起,都不隨之(請特別注意句中的“都”字)。一歸於無,是說能夠穩定地處於無念的狀態,但並不是要求整天都這樣;而斷煩惱,是要求整天都沒有煩惱,也就是說:愛憎俱泯。
問:什麽是如來禪和祖師禪?
答:“如來禪”是指達摩西來之前,東土盛行的禪法,例如安般禪、五門禪,等等。其特點是:依教修觀,攝心入定,主張禪定解脫。“祖師禪”是指達摩祖師所傳之禪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六祖壇經》雲::“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說,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佛說法。釋尊拈花示眾,並不說法,一時百萬人天,皆不解其意,獨迦葉尊者當下廓然,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為禪宗的起源。迦葉尊者為禪宗初祖,而達摩祖師是西天第二十八祖,東土禪宗之初祖。所以,祖師禪也是起源於如來,不過是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直指當人自心是佛,不假外求。這裏的“心”是指自性。《傳心法要》雲:“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亡)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已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
〔見性成佛〕“見性成佛”是說:首先見性,然後依性起修,直至圓證佛果。所以,見性後還必須伏煩惱,斷煩惱,得無生忍,直到最後圓證佛果。嚴格說來,見性之後才是正修,見性之前隻能叫做前行。但是由於望文生義,就往往誤以為禪宗主張“見性便是佛”,甚至還有人據此對禪宗大肆攻擊。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上麵已經說道達摩祖師傳二祖的是先悟(體認無念心體),然後依性起修。在《六祖壇經》的“頓漸品第八”中“神會參禮”一節記載:“師(六祖)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六祖對神會開示道:你如果還沒有見性,就應當請善知識指路以見性;如果已經見性,則應依法修行。)由此可見,六祖所傳的是“先悟(見性),然後依性起修”。《禪苑瑤林注》記載:昔日懶安參訪百丈禪師,禮而問曰:“學人欲來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你的自性就是佛,還說什麽欲來識佛)。”曰:“識後如何(識佛(見性)後又當如何)?”丈曰:“如人騎牛至家(令自性返本還源)。”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終應當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臨境遇緣中,斷除習氣)。”由此可知,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所傳,六祖惠能所傳,以及六祖的後裔百丈禪師(六祖傳懷讓,懷讓傳馬祖,馬祖傳百丈)所傳,皆是“先悟(見性),然後依性起修”。哪裏是主張什麽“見性便是佛”呢?!
問:“離心意識參”是什麽意思?
答:離心意識參,就是離念參究。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心、意、識”中,心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意是指第七識(末那識),識指是其餘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離心意識參”是說:離開識心(心、意、識)的運作來參。(關於識心的運作,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中之“識心的運作過程”一節。)“離心意識參”,亦即是六祖在《壇經》中所說:“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譯文:告知各位學道人,做功夫時須用意(末那識);不要修學的是大乘法門,卻用識心來做功夫。)
〔意〕即末那識,亦名意根。末那識的特點是恒審思量而起分別心。〔努力須用意〕末那識恒審思量,攀緣法塵,分別心和妄想常由它生,所以參禪就是用末那識去參,堵截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憨山大師雲:“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尋常慣用的鉗錘,其意隻是要你將話頭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處,看取本來麵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尋思,當疑情,討分曉也。”(《夢遊集·示參禪切要》)
〔生死智〕識心。
問:怎樣用意(末那識)來參呢?
答:例如,大慧祖師雲:“但著意,就不可思量處思量。”藥山惟儼禪師雲:“思量個不思量底。”溈山靈祐禪師雲:“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詳見《大慧禪法》)
憨山大師雲:“若果能用心,單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又雲:“但於念念中,看覷念未起處。”(詳見《離念一著》)
虛雲老和尚雲:“須知真話頭,要向一念未萌前究。”(詳見《虛雲禪法》)
妄念若起,立刻勘破:夢!
以覺心安住於當下,不評判,不抗爭,不執著。
做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臨在地做。
定慧等持:臨在,覺知到那個臨在。
把握住心的每一個當下。
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不取不念。
全然地接納當下(不取於相),與內在連接(如如不動),
轉化就會發生(伏忍,柔順忍,無生法忍)。
〔無前境界〕實際上並沒有當前的境界,因為它是幻象。〔修遠離法〕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問:我試過大慧禪法,也試過虛雲禪法,都甚感困難。有無方便之法來參禪?
答:你之所以感到困難,是因為尚未具備參禪的先決條件——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因為參禪是在穩定的無念狀態下進行,若是萬緣牽纏,念念生滅,還談得上參禪嗎?所以首先應當做萬念歸一和一歸於無的功夫,以具備參禪的先決條件——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如果你有比較好的臨在功夫(詳見本書前行部分之“第四章 覺知當下”),則可將“臨在”二字作為話頭,此話頭一舉,即處於臨在狀態,於是一開始話頭就站住了,這就是萬念歸一的初步境界。然後你就練話頭如何站得穩、站得長,逐漸進入一歸於無的境界。這樣修煉,比較容易通過萬念歸一來做到萬緣放下,通過一歸於無來做到一念不生,以具備參禪的先決條件——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問:請解說什麽是臨在?
答:臨在,就是覺知當下而不起念想。前行篇的各章,其實就是通過不同的麵向而進入臨在。第一章,是通過覺知動作進入臨在;第二章,是通過覺知感受進入臨在;第三章,是通過覺知呼吸進入臨在;第四章,是通過覺知景物、聲音、自性、當下時刻等進入臨在;第五章,是通過覺知心念進入臨在。因此,通過前行篇的修學,已經具備相當的臨在能力,這時來參覺知禪,是水到渠成。臨在,這是參覺知禪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把臨在功夫練紮實(詳見本書“第四章 覺知當下”)。臨在功夫紮實了,做到行住坐臥時時臨在,則後麵的修煉就順暢了。
問:臨在是禪定嗎?
答:《六祖壇經》雲:“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也就是說,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這就是禪定。所以,臨在是禪定,這是宗門的禪定(不同於教門的四禪八定)。
〔宗門〕禪宗自稱。其他各宗,像天台宗,淨土宗,法相宗,皆稱教門。〔四禪八定〕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色界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的四種無色定合稱八定。
臨在,這是定;覺知到那個臨在,這是慧。定慧等持,雙修是正。
〔覺知到那個臨在〕臨在有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一、覺知周圍的事物;二、感受體內的生命力(能量場);三、覺知到那個臨在。開始練習時,你可以逐層進入。熟了,便直接進入。
覺知禪的修學,有四個階段:一、萬念歸一;二、一歸於無;三、切切參究;四、克破三關。在這四個階段中,是通過切切參究來克破三關。而參究(返觀自己本來麵目)的先決條件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否則,萬緣牽纏,念念生滅,如何來返觀自己本來麵目?所以首先必須通過“萬念歸一”的功夫來做到萬緣放下,然後通過“一歸於無”來做到一念不生。至此,具備了“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一參禪的先決條件,於是進入“切切參究”的階段,以克破三關。
體育訓練的精髓“三從一大”,也完全適合於參覺知禪:從難(隻在“學習區”練習)、從嚴(絲毫不寬容)、從實戰出發(在境緣上打磨),大運動量訓練(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不放下功夫)。
做萬念歸一功夫的方法是:提一句“臨在”,即進入臨在狀態——覺知而無想無念,並且自己清楚地知道是無想無念。“自己清楚地知道是無想無念”,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便是有定無慧。覺知禪的要點是定慧等持。《絕觀論》雲:“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
〔提一句“臨在”〕通常有三種念法:朗念、默念和金剛持。金剛持就是唇舌動而不出聲。
臨在的要點是:警醒,覺知,不評判。以覺心住,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來覺知當下,晝夜提撕。憨山大師詩曰:“但能觸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夢遊集》)六祖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六祖壇經》)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蓮池大師雲:“願放下萬緣,十二時(二十四小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雲棲法匯》)《朱子全書·存養》雲:“隻要常自提撕,分寸積累將去,久久自然接續,打成一片。”例如,瑞岩和尚每日間,常自問:“主人公,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惺惺〕神誌清醒。對於修行人來說,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誌不清醒,因為自己沒有做得主。〔塵勞〕心勞塵境,是煩惱的別名。〔主公〕主人公,指自性。
“臨在”這一指令是話頭,而臨在的狀態(覺知而無想無念)即是疑情。如果疑情在,就不用再提話頭;若是疑情不在(妄想或者昏沉),就要立即提起。由於通過前行篇的修學,要做到“提一句‘臨在’,即進入臨在狀態”,這是很容易的——這實際上是一開始參禪,就跨入了“話頭站得住”的境界。
現在的問題是:要令話頭不丟失,疑情(臨在狀態)持續、長久、抗幹擾。這就需要通過反複修煉來達到。所以,行住坐臥不要忘記提話頭,而且話頭一提,就要臨在,絕不容許妄念連續成想。一定要做到,話頭一舉,妄念全消。隨時提醒自己:擺脫頭腦(思想)的操控而臨在。
在《一分鍾禪定》網頁上,有一個音頻播放器:一分鍾後,鍾聲敲響。(右擊播放鍵,可在菜單上設定循環播放模式或者下載。)你可以用它來測量,提一句話頭能夠保持多久覺知而無念。並且用它作為工具,來幫助你練習逐步延長這個保持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一定要下苦功夫練好。
參覺知禪者,當於行住坐臥,“臨在”不忘,縱令昏寐,覺即續之。不以餘事間斷,不以貪嗔癡間隔,隨犯隨懺悔。念念不離,念念臨在。
功夫深了,這時不用提話頭,也能自如地、長久地處於臨在,而進入一念歸無的境界。
問:萬緣放下,實際做起來相當困難,當以何法對治?
答:對治的方法是:以理除事,話頭抵製。凡是遇到放不下的境緣,即當體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信己性(自信己性本來是佛),知心妄動,無前境界(境界現前時,知道這是自心妄動,實際上並無當前境界),修遠離法”。理要是想通了,如果還放不下,即以話頭抵製之。所以,當理已經想通了,仍然放不下,這便是業力、習氣在作怪,此時以大勇猛力提起話頭,便能放下。先賢教導說:“心若馳散,便以話頭抵製之,久久自靜。凡學法,哪個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jù,立刻)能放下,何須學耶?”
問:我是念佛人,我用佛號來代替“臨在”二字:提一句佛號,即進入臨在狀態。這樣做可以嗎?
答:完全可以。
問:有時候討厭的念頭盤旋不去,讓人忍無可忍,盡管對自己一再說,不要再想了,但不見效。怎麽辦?
答:這就像你被黑暗籠罩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到電燈開關。一按開關,黑暗就被趕走了。驅除妄想的開關是覺知。當你處於念頭盤旋不去的情形時,你要做的,就是念一聲:“臨在!”立即提起覺知,進入臨在,妄念自息。其實,妄念就像陪練,它使你有用武之地。要經常觀察自己是否在妄想,就像捉迷藏一樣地玩這個遊戲。隻要發現在妄想,就立即念聲:“臨在!”提起覺知,進入臨在,妄想自息。久久行之,萬念歸一的功夫便成就了。
從前,有一位僧人獨去深山修行。到了晚上,見一厲鬼撲來。危急中,他趕緊念佛,厲鬼便連連後退。但是隻要佛號一停,厲鬼便又向前逼近,所以他必須不停地念佛,徹夜如此。直到破曉,鬼才離去。以後的一連幾晚都是這樣。於是僧人率性白天睡一覺,晚上便通宵念佛。這樣,年複一年地僵持下去。最後,他成就了念佛三昧,厲鬼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真是萬分感謝那個厲鬼。
其實,每一位禪人也都麵臨著一個厲鬼——妄想。它日夜窺視著,要吞噬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用話頭及時地打退它的每一次進攻。總的結局是:要麽是你戰勝它,成就自己的道業;要麽是它戰勝你,令你依舊生死輪回。
問:上麵說“念一聲:‘臨在!’立即提起覺知,進入臨在,妄想自息”。覺知什麽?
答:覺知你覺得最方便、最有效的對象:動作,感受,呼吸,景物,聲音,自性,或心念,都可以。例如,你在修學前行篇時,在覺知動作上麵下的功夫最大,用覺知動作來止息妄念最有效,你就立即覺知動作而進入臨在。
問:可是我當時是靜止狀態,躺在床上,怎麽辦?
答:你可以製造動作,例如拈指法:以拇指緩慢地反複搓拈(撫摸)中指、食指,專注地覺知每一動作以及指間接觸的感受,心隨指走。這一功法熟了,身心很容易進入安詳寧靜而又覺知的狀態。
修行有兩種情形:練兵和實戰。所謂練兵,就是有意識地給自己布置訓練項目,為實戰做好準備。所謂實戰就是臨境遇緣時,要止息妄念,製心一處。(因為這是在“萬念歸一”的修學階段,所以實戰的要求是止息妄念;若是在“一歸於無”的階段,實戰的要求就是無念。)實戰既是擬訂練兵項目的依據,也是練兵成效的檢驗,更是練兵的目的。你就是自己的教練,要對自己進行係統的、科學的,紮紮實實的訓練。
當妄想盤旋不去的時候,你還可以這樣來對治:默念“念頭——,念頭——,......”。每念一個“念頭——”,即專注地看著心中的念頭,看它是什麽;然後,再念一個“念頭——”,即專注地看著心中的念頭,看它是什麽。如此繼續,直至妄想息滅為止。
記住,愈是不容易做功夫的時候和處所,就愈是要去做,這是進功的大好時機。強大的對手是自己最好的教練,所以下棋都要找高手下。你唯一的目標,就是戰勝它!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際,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而妄想執著,集中表現在念頭上。因此,修行門路雖有種種,說來說去都是在念頭上做功夫,擒賊先擒王。所以修行也簡單,不就是個念頭嘛!隻要隨時隨地盯住這個念頭,不受它擺弄,沒有修不成功的。
問:常常被負麵情緒所籠罩,該怎麽辦?
答:你現在已經做到萬念歸一,而且能夠持續地處於臨在。這就像貧子成了富翁,不應該再過苦日子了。所以,你要學會用錢。怎麽樣用?在艾克哈特·托利所著的《修煉當下的力量》一書中,講有許多具體的方法,你可以邊讀邊用,邊用邊讀。奇妙的是,你的“錢”花得愈多,不僅使你免除愈多的痛苦,而且你的財富不但不會減少,反在急劇地增長。
“返觀那個思考者”,這是息滅妄想的有效方法。你可以隨時隨地做,這也是在做無念功夫。既然無念,也就不會被負麵情緒所籠罩,而且會找到內在的寧靜、平安和喜悅。
《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例如以東為西、以南為北等等),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六塵緣影就是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幻影。所以,思想不是你!牢牢地記住這一點。你隻要專注地返觀那個思考者,思想就不能夠籠罩你,操控你,你就處於覺的狀態。
當然,返聞聞性也是息滅妄想的有效方法。你可以隨時隨地做,這也是在做無念功夫。
問:怎樣返聞聞性呢?
答:對此,《修心訣》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開示:“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門,令汝還源。汝還聞鴉鳴鵲噪之聲麽?曰:聞。曰:汝返聞汝聞性。還有許多聲麽?曰:到這裏一切聲、一切分別,俱不可得。曰:奇哉!奇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我更問爾,爾道‘到這裏,一切聲、一切分別總不可得’,既不可得,當伊麽時莫是虛空麽?曰:元來不空,明明不昧。曰:作麽生是不空之體?曰:亦無相貌,言之不可及。曰:此是諸佛諸祖壽命,更莫疑也。”
問:在第二章的“論禪書”中,虛雲老和尚說道:“真話頭,要向一念未萌前究。”我很喜歡這一禪法,但是做起來非常困難。有何方便?
答:那你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下麵的路子,你可以試試。首先,按照如上所述的“萬念歸一”的方法來修。當“萬念歸一”功夫成熟,就做“臨在,然後覺知到那個臨在”功夫。這一功夫熟了,就逐漸開始“向一念未萌前究”。先做靜中功夫,然後逐漸擴展到動中。不要急於求成,要步步踏實,要有長遠心。
臨在(定),覺知到那個臨在(慧)。這是最容易的定慧等持,也是最容易的心體離念。《起信論》雲:“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此外,你也可以參:當念雲何?這也是非常有效的切入點。特別是當強迫性思惟出現時,你就參這個話頭,看念頭怎樣一個又一個地出現。你真要把它盯住了,它也就消失了。若是後來又起,你又參:當念雲何?這樣一來,強迫性思惟就不會泛濫成災,你也免遭許多無謂的痛苦,而且你的功力迅速增長,這是點鐵成金轉害為益的妙法。妄念生起,這是業來縛心;妄念息滅,這是心在轉業。妄起妄滅,這是做功夫的緊要處。
〔強迫性思維〕是指患者腦海中反複多次出現某一觀念或概念,伴有主觀的被強迫感覺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夠意識到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謬的,並力圖把這些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但對這種思想並不能自由地加以幹涉或控製,因此常有“控製不住”的體驗,同時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劃分為相鄰的三個同心圓環區域:最內一層圓環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最外一層圓環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知識和技能,二者中間的圓環則是“學習區”。隻有在學習區裏麵練習,一個人才可能進步。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精確的在受訓者的“學習區”內進行。
科學家們考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在同樣的練習時間內,普通的運動員更喜歡練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動作,而頂尖運動員則更多地練習各種高難度的跳。普通愛好者打高爾夫球純粹是為了享受打球的過程,而職業運動員則集中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所以禪人對自己的修學,要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如果老是在舒適區修煉,就會停步不前,沉滯修途;如果在恐慌區硬著頭皮下苦功夫,就會身心虧損,久而厭退。所以,要在自己的學習區裏修練,一旦掌握,就不要繼續在上麵花時間,應該立即轉入下一個難度。這時,緊鄰的恐慌區就成了學習區。所以,修學既要知道次第,也要知道及時轉折。步步踏實,直奔寶所。
去除妄想有如戒毒,在萬念歸一和一歸於無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脫癮症的困擾。隻要認識到這是脫癮(去除妄想)的症狀,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善巧的方法堅持下去,勝利就在前麵。
臣服當下,臨在觀心,莫要思量。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觀察思想、情緒和事件發生時的反應。
妄念若起,立刻回到當下,妄念自息。
〔臣服當下〕接納當下而不反感、不抵觸、不抗拒,也就是安忍,隨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抗拒〕不抗拒並不一定指什麽都不做,它指的是任何作為都不是從習性反應中產生的。當你在一個強烈臨在的狀態下而“無為”時,對於情境和人們來說,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轉化和療愈力量。〔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麽心神不定,想要到哪裏去呢?〔心神不定,想要到哪裏去呢〕大多數人以三種方式來看待當下這一時刻:達到目標的一個過渡,一個障礙,或是一名敵人,而不知道安住於當下。所謂安住於當下,就是完全接納當下之所是(不反感、不抵觸、不抗爭),而專注地做你該做的事情——這就是修行。因而不耐煩、沮喪和壓力,也就隨之消失。
“萬念歸一”的功夫成就,就有基礎進入“一歸於無”的修煉階段。“一歸於無”,是做無念功夫——持久地處於“無念,而且清楚地知道是無念”的狀態。常勤精進而無懈怠,久久行之,直至動靜一如,打成一片。
《大乘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這是說:心體(自性)離念為覺。《大乘起信論》又雲:“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憨山大師在《大乘起信論直解》中注雲:“此證明無念為成佛之捷要也!意謂不但菩薩修斷,以至無念,名為究竟;即凡諸眾生二六時中,苟能觀察無念者,則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無逾此者,故特揭示於此。”又雲:“一切染法皆依根本無明而生,根本無明乃最初動念也。以(由於)眾生從來未曾離念,故雲‘一切染法皆是不覺之相’。意顯若了無念,則一切煩惱頓斷,故此結指最初一念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見苦知因,要知離念為修行之要也。”
〔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令其生長;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諸不善法,自然斷除。是名修斷。
《佛藏經》中,佛言:“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傳心法要》雲:“當體便是,動念即乖。”“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憨山大師雲:“由在離念一著,久久,忽然念頭迸斷,心境兩忘(通“亡”),如脫索獅子,自在遊行。”(譯文:由於是在離念一著上用功,久而久之,忽然念頭迸斷,心境兩亡,如脫索獅子,自在遊行。)(《夢遊集·示了心海禪人》)
〔心境兩忘(通“亡”)〕心境兩亡。這是能所雙亡的境界,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一齊泯滅,亦即是明心見性的境界。
這一階段的修持方法是:臨在觀心。由於這是處於臨在狀態來觀心,所以比通常的觀心效果更好。而且,臨在的程度愈深,妄念就愈不容易生起。行持得純熟了,有一天會突然出現妄念頓歇的情形:隻要你自己不主動起念,便處於無念的狀態。再進一步做到:思想好比自來水,要開便開,要停便停。這就是“隨處做主,立處皆真”(臨濟語)。
由於已經有了前麵“萬念歸一”階段的臨在基礎,現在運用臨在觀心來做到一歸於無,就比較容易。
臨在觀心的功夫,可分兩步來做:第一步,觀心是否散亂昏沉。心若散亂,即觀散亂;心若昏沉,即觀昏沉。若是既不散亂,也不昏沉,便這樣看著。這一步功夫成熟了,即可進入第二步:莫要思量。妄念若起,知而勿隨;妄念若息,寂而常知。
〔莫要思量〕不要思量任何事情。亦即《六祖壇經》所說“不思善,不思惡”、“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六祖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譯文: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個時候(一念不生之際),哪個是你本來麵目?)又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譯文:你若是想要知道心要,隻要一切善惡都不去思量(於相離相),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本性),湛然常寂,妙用無窮如恒河沙數。)
〔知而勿隨〕不加評判地看著這個念頭,不令相續(不念上生念)。“知而勿隨”的關鍵,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貓守穴似地看著,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隨”就容易了。〔寂而常知〕無念,清楚地知道是無念。“常知”,總是知道。《絕觀論》雲:“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慧。”這是說:當心性處於寂滅的狀態,稱之為定;了了常知此時心性是處於寂滅狀態,稱之為慧。所以,寂而常知即是定慧等持。
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念若起時),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念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
〔定〕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心源〕心為萬法之源,故曰“心源”。〔萬德斯具〕萬德乃具。斯:乃。例如:有備斯可以無患。
座上座下,行住坐臥,睜眼閉目,都不要放下臨在觀心功夫,愈觀愈深,愈深愈觀。臨在觀心是下麵切切參究和克破三關(初關、重關和牢關)的利器,功夫務必精純。愈不容易做臨在觀心功夫之時、之處,就愈要去做,層層深入,直至遊刃有餘。
雲何觀心?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古德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明心見性)。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曆僧祗獲法身。故達摩祖師《破相論》雲:“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陀羅尼〕漢譯為總持,總是總攝一切法,持是能持無量義。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總綱領的意思。
《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四祖道信雲:“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指人的內心),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
所以,觀心是最直接、最銳利的修法。而臨在觀心,就更為猛捷方便。當你臨在時,就已經從妄想中脫離出來了。所以處於臨在狀態來觀心,效果甚佳,以此進入並且保持寂而照的無念狀態。
臨在觀心時,妄念若起,是因為觀心走失;於是凜然一覺,凝神而觀,妄念即息。記住:妄念若起,這是業來縛心;覺之即無,這是心在轉業。如此做下去,待到功夫深了,就能夠長時間地處於“一念不起,而又見聞了了”的狀態,偶有妄念生起,也會一飄而逝;進而做到長時間地處於“一念不起,而又見聞了了”之無念狀態,並且清清楚楚地知道是無念,所謂寂而照,照而寂;直到動靜打成一片。臨在觀心的要點是: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
〔念念不放過〕每一個妄念,都不要讓它滑過(不被它瞞昧)。〔念念透得過〕每一個妄念,都不要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更不可被它綁架。
憨山大師雲:“故此一心,廣大無外,本來清淨,圓滿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則雖居塵勞,而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維摩稱為不二法門也。居士若能體此而行,則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煩惱情根,應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試此觀看,念念覺察。若不能安忍,為煩惱之所障礙,才見起處,即將六祖本來無物一句提起(就立即將六祖‘本來無一物’一句提起,而處於無念狀態),如金剛王寶劍,則一切煩惱,當下冰消,身心化作清涼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進不退,則頓證大解脫場,又何(必)此外別求佛法哉!”(《夢遊集·示徐清之》)
又雲:“今欲舊業消除,先要發起大智慧光,照破無明,不許妄想萌芽,潛滋暗長。若能於妄想起處一念斬斷,則舊積業根當下消除。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他轉矣。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此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因為)無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謂智慧能消除也。若(你)晝夜不舍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若常觀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積業可寄耶?如此用心,是名觀照三昧。”(《夢遊集·示董智光》)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端坐念實相〕憨山大師這一開示之後文雲:“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詳見《憨山大師開示錄》中“慧日除罪”一節)〔若晝夜不舍勤勤觀察〕這裏的“若”是你、汝的意思。例如:“更若役,複若賦,則何如?”(此句出自柳宗元之《捕蛇者說》,譯文:更換你捕捉毒蛇的差事,恢複你的賦稅,你認為怎麽樣?)
問:觀心時,當於何處起觀?
答:對此,南懷瑾先生說道:“純正的般若觀心法門,觀自我心意識的生生滅滅,本無所謂在何處起觀的問題,婆婆媽媽,多此一舉!心並不在內外中間。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觀法,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頭部,引起高血壓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輕輕在心頭作觀的方便;又怕你們不懂心頭部分,特別說明在心窩子這裏,兩個乳頭中間,肋骨銜接凹下之處。就在這裏自然起觀。”(《定慧初修》)
〔兩個乳頭中間〕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之處,通常稱為黃庭、心輪、心頭,亦是膻中穴的位置。
為了使無念功夫做得更加細密,可使用呼吸淨心法:緩慢地腹式呼吸,在每一次呼吸中都做到心中有數,在這個呼吸中有無妄念?若是與氣功結合,還可以祛病延年,所謂身安而後道隆也。其方法是:坐、臥、立皆可,舌抵上齶,鼻吸鼻呼,吸必吸滿、呼必呼盡(若一時做不到,則宜放緩,循序漸進地做到)。吸氣時腹部外凸,氣納丹田,然後呼氣,腹部內凹。呼吸要輕柔而不費力。在呼吸過程中,檢查每一個呼吸有無妄念,逐漸做到心無雜念,這是性命雙修的關鍵。
〔丹田〕這裏是指下丹田,乃任脈之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四指寬)處,為藏精之所。下丹田為鍛煉、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髒六腑的功能活動。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衰,所以保養丹田元氣非常重要。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真氣能在全身循環運行。意守丹田,可以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複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
在最初階段,為了更容易掌握呼吸淨心法,可以用手掌(單手或者雙手都可以)的開合來輔助:吸氣時,手掌攤開,腹部外凸,注意臨在;呼氣時,手掌握攏,腹部內凹,注意觀心。熟練後,手掌的開合可以輕微地做,甚至輕微到別人不會察覺。總之,以舒適、方便、持久為好。
當已經能夠自如地進入無念狀態,即可修煉:無念,覺知那個無念。這就是定慧等持,是禪修的精髓。日久功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迥脫根塵,徹見本性。
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五燈會元》)
〔迥脫根塵〕六根與六塵截然脫落。〔妄緣〕妄自攀緣;這裏“緣”是動詞。〔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隻要離卻妄自攀緣,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法佛(法身佛)者,離攀緣。”《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如如佛〕覺悟如如理體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雲何為化佛?雲何報生佛?雲何如如佛?”
要注意的是,在做一歸於無的功夫時,切不可失去覺知而陷入忘形死心的頑空狀態;須是寂而照,照而寂。
做一歸於無的功夫,還有一個好方法:念起便咄(duō,嗬叱)。這是一個有趣的方法,可以當作遊戲來做:警察抓小偷。憨山大師雲:“(妄念)起時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隻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zǎn,擠榨)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切不可去壓製念頭,否則會跟著它轉,如像水上葫蘆,這個按下去,那個又浮上來,沒完沒了。〔如水上葫蘆〕孩子們喜歡玩的一種遊戲:水中按葫蘆。半人高的水缸盛了水,三、五個葫蘆往裏一扔。常常這個葫蘆按下去,那個又葫蘆浮上來,小心翼翼把十個手指都派上用場,局麵似乎為我掌控,一不留神又潰不成軍,手忙腳亂,卻又其樂無窮。〔赤力力〕亦作“赤曆曆”,象聲詞。
問:在動中,我的一歸於無之功夫較好(例如在經行中),靜止時反而不得力,甚至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怎麽辦?
答:一歸於無的要點是:無念,而且清楚地知道是無念。在此原則下,你可以試一試其他方法,例如:覺知當下本身,與當下合一。常常是這樣的,當一個方法難於得力的時候,就另外試一種方法。當這種方法用得上手了,再回到原來那個方法,就得力了。所謂: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
而且有時還會出現“一點突破,全麵開花”的情形。也就是說,當你處於瓶頸階段,徘徊不前時,就多試幾種方法。隻要有一種方法奏效,便堅持用下去。一旦瓶頸突破,各種方法用起來都會得心應手。
至於“工夫做到外境不入,而心內煩惱無狀橫起等情況”該怎麽辦的問題,憨山大師開示道:“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欲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柰(古同“奈”)何。此乃八識(阿賴耶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隻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問渠(它)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麽?決定要見個下落。如此一拶將去,隻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問:怎樣能夠做到“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
答:“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是如鏡映物,不起思量。當你看和聽時,就返觀那個思考者,看它要想什麽?這樣一來,它反而不起思量了,於是做到“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經常返觀那個思考者,不僅可以避免被它劫持,而且你會愈來愈深地體驗到寧靜的美。或者,你也可以去覺知那個觀察者、那個聆聽者。
問:我是在呼吸中臨在觀心:吸——,覺知腹部;呼——,覺知當念。呼吸細長平穩。這樣做可以嗎?
答:完全可以,這是一個善巧的方法。
做無心(無念)功夫,類各不同,在《真心直說》的“真心息妄”一章中講了十種(詳見《真心直說精解》)。其中,第一種是覺察功夫。這是非常有效的無念功夫:“一曰覺察。謂做功夫時,平常絕念,堤防念起。一念才生,便與覺破,妄念破覺,後念不生。此之覺智亦不須用,妄、覺俱忘,名曰無心。故祖師雲:‘不怕念起,隻恐覺遲。’又偈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此是息妄功夫也。”(譯文:一、覺察。做功夫時,平時處於無念狀態(平常絕念),隨時堤防念起。一念才生,便立即覺破,妄念破覺,則後念不生。功夫熟了,此之覺智亦不須用,妄念與覺智俱亡,名曰無心。故祖師雲:‘不怕念起,隻恐覺遲。’又說道:‘不用去求真心,隻須息滅起心動念(唯須息見),則真心自現。’這是息滅妄念的功夫。)
這一功夫有保和任兩段。保:“平常絕念,堤防念起;一念才生,便與覺破,妄念破覺,後念不生。”任:“此之覺智亦不須用,妄、覺俱忘。”大愚法師雲:“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無他秘密。”偈中“切忌用力”,便是“此之覺智亦不須用”。
做此覺察功夫,要平靜地、有意識地做每一件事情,不僅一念才生時要覺察,而且在日常應對中,念念仍要覺察。初為有功用之覺察(保),然後進入到無功用之覺察(任),遂至一切無所為而未嚐離覺,自入於大休歇地也。
功夫至此,建議仔細研讀元音老人之《略論明心見性》。
問:怎樣淨除自心現流?
答:具體途徑頗多。例如,你專注、連貫、持久地處於臨在。妄念若起,說明覺知走失,凜然一覺,收回覺知,則妄念自息。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久久行之,直至無為。後麵所介紹的定慧等持,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當然,你也可以做遊戲:跟隨你的念頭。但是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是在跟隨,然後你就會發現,隻要是在清醒地跟隨,念頭就控製不了你,甚至流不下去。所以,觀察自心現流(看它怎麽流)是一個有趣的遊戲,也是非常有效的修行方法。
問:我用慧目(兩眼之間的第三眼)觀光來修“一歸於無”可以嗎?
答:可以。所觀之光是係心之境,製心一處,無事不辦。觀光時,要專注、連貫、持久,不讓妄念生起。
問:為什麽明明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臨境遇緣時又被相轉了,想離相都離不了。
答:這是慧力和定力不充足的緣故。所以僅憑知解來離相是不夠的。修“一歸於無”就是在增強定力和慧力(由定生慧),以做到知幻(慧)即離(定)。
問:我能夠短暫地觀心,但是時間稍長,觀著觀著就不知道怎麽回事了。怎麽辦?
答:為了度過這個難關,你可以采用呼吸觀心法:呼吸仍用“覺知呼吸”一章中之腹式呼吸。每次吸氣時(或者每次呼氣時)就專注地觀一下,這是脈動式的觀法。由於你已經能夠短暫地觀心,所以這樣來觀,效果會很好。操練得熟了,就逐漸地過渡到正常的持續的觀心。為了縮短過渡的時間,除了定課,平時也要見縫插針地呼吸觀心。修行訣竅之一,就是當台階太高時,千萬別氣餒,更不可放棄,而是臨機應變,設置一個或者數個輔助台階,循級而上。記得從前俄國有位著名作家曾經講過一段往事,頗富啟迪:
我小的時候,數學最糟糕,所以數學老師把我父親叫到學校,嚴肅地告訴他:這個孩子沒辦法教!但是我父親不願意放棄,經朋友介紹,找了一位全城最厲害的數學教師來輔導我。每天放學就直接到他那裏學習一個小時。第一天,這位老師告訴我,把你以前所學的統統忘掉,一切從頭開始,全聽我的。我看見他那麽凶,不敢啃聲,的確以後的學習全都聽他的,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從頭教我。以前我覺得上數學課簡直就沒法聽懂,更沒法做習題,時間真難熬!這位老師雖然樣子嚇人,但是講的內容卻簡單、習題也不難(這就是明師高明之處:因材施教,為這個基礎差的學生設置了一係列的輔助台階,循級而上,再加之嚴厲督促,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所以一個小時並不難熬。後來我逐漸發現數學還真有它的道理,而不是亂七八糟,於是也開始對數學感興趣了。學校的數學老師也逐漸對我和善起來,我也主動地回答問題,甚至在黑板上當著全班同學解題。有一天,那位輔導我的老師請我父親去他那裏,當著我的麵告訴我的父親:這孩子不用再來了。事實上,直到小學畢業,我的數學在班上都是拔尖的。
問:本來我臨在觀心的功夫做得順順當當的,突然一些往事襲上心頭,揮之不去,折騰了好幾天,筋疲力竭。以後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辦?
答:這是阿賴耶識中的業種子,如今被工夫逼急現出來。這是進步中的障難,也是你最好的陪練,幫助你躍龍門。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乃至“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欲念橫發,或心生煩悶”,你仍然是臨在觀心:不抗拒、不抵觸、不思量,隔岸觀火地看著它,耐心地看著它,直到它分崩瓦解。
問:《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怎樣來圓照清淨覺相呢?
答:清淨覺相,即是自性本覺之寂滅相,亦即自性處於無念的狀態。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例如,對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細念。微細念是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通常,當粗念和細念均息,就稱為無念,這是一般所說的無念。進一步,如果微細念也停息,這是究竟的無念。做圓照清淨覺相功夫的下手方法是:無念,回光返照那個無念。無念,即是清淨覺相;回光返照那個無念狀態,即是覺照那個清淨覺相。起初,所說的無念是指粗念和細念均息的無念,而且還有能照和所照。隨著功夫的深入,直至能所雙亡,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即是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而成佛道。
〔清淨覺相〕自性本覺之寂滅相。憨山大師《圓覺經直解》雲:“是故一切如來成佛本起之因地,更無別法,皆依此圓覺自性之光明,還照寂滅清淨之覺體相,即性體也。以此圓滿照徹無遺,則無明永斷,圓證法身。唯此一法而已,故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也。”〔本覺〕眾生之心體(自性),性自清淨,離一切之妄相,照照靈靈,有覺了之德。這是心體本有之性德,故曰本覺。然此本覺心體,無始以來,覆於無明煩惱,隱藏至於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顯其性德,是曰始覺。《起信論》曰:“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關於如何由覺照而進入圓照,徐恒誌先生在《怎樣實踐佛法》一書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論述:
概括說來,除習氣有下列的過程:一般人們終日煩惱妄想,認妄作真,總是墜入於主觀的迷陣而不自知。一旦因痛苦而感覺,知妄想習氣為害不淺,方肯修習佛法,來作對治。但在初修時,其意境必定是半信半疑,忽明忽昧,隻有理解,沒有事證。說戒則偏於事相,說定則執於死定,說慧則用禪門的口習。習氣來時,仍無力和它相抗,正是‘(戒定慧)說時則有,用時則無’。
經過專精地修習佛法,千百次的磨練、抵抗之後,意境逐步開朗,力量逐步充足,便能悟見自己本來的體性。這時便知一切是非、順逆、美醜、愛憎等等,無非都是自心的虛妄分別作用,而能不隨其流轉,並逐步滅除自己的習氣。從而將習氣由粗重轉輕微,由長時轉短時,由濃厚轉平淡,由大事轉小事,由勉強轉自然,由無力轉有力,由著意轉不覺。總之,習氣之根,已經拔鬆,不象過去的堅固執著。這樣,再繼續不斷以般若掃除習氣,定慧力便日益強盛,有沛然莫之能禦的情況,對自己習氣,能處處圓照,時時成覺,自性漸漸成為一渾然圓明的整體,寂寂然了無一念,卻又活潑潑地不可思議。不必去著意收攝,自然能心不散亂。習氣來時,一轉就了不可得,無可捉摸。迷固捉不著,覺也摸不到。無動無靜,非凡非聖,超然於思議之外,這正是所謂“圓覺”。
修一切法門,離不開覺照。因心和境相接時,不照就不轉,不轉就不空,不空就不定,不定就不慧。在掃除習氣過程中,覺照力量的進步,可分為下列幾個層次:
一、心起在前,覺照在後,且必須竭力提起;
二、雖覺照在起心之後,但提起可不甚費力;
三、起心時就能覺照,但還是略有先後;
四、起心時,覺照也同時而起;
五、覺照在前,心念在後,但也有時忘照;
六、覺照能時時在前,但還是顧及覺照;(以上在用功地)
七、不知有照,卻未離照,明知有境,本來無礙;
八、入於常寂常照的地步。
我們可以考問自己:究竟到了哪一種境界?
大愚法師雲:
寂照照寂,切忌用力;
成佛做祖,無他秘密。
做無念功夫,一般來說有兩條路子。一條是:看念起處。這條路子比較陡峭,雖然效果比較顯著,但對基礎要求較高。基礎不夠的人下不了手,即便可以下手,也難以持久。另一條路子是:隻管覺知,不管妄念。妄念之所以生起,是由於覺知不夠專注、連貫。所以做功夫時,隻問覺知是否在,不去管妄念是否有,因為隻要覺知在,便無妄念,妄念是在覺知缺席的間隙中生起。所謂功夫成片,就是不再有覺知缺席的間隙,於是就處於穩定的無念狀態。這樣專一地在覺知上下功夫,久久行之,待到覺知專注、連貫、持久,妄念自然不起。就好像平日隻管養好貓,而不去管老鼠。待到貓養大了,老鼠也就不來了。這條路子比較平緩,對基礎要求不高。
在本書中介紹了許多無念的方法,所謂“處處綠楊堪係馬,條條道路通長安”,要在當人找到自己的切入點。
所謂參究,就是返觀自己本來麵目,以明心見性(徹見本性),這是參禪的核心部分。
“返觀自己本來麵目”,就是集中精神(聚焦)回光返照,覷(qù)究:如何是本來麵目?處於覷究而一念不生的狀態,即是疑情。要令疑情成段,成片,成團(籠罩全身)。
所以,疑情就是不生不滅。這裏所說的“不生不滅”是:一念不生,覺知不滅(不掉舉,不昏沈,不著靜,不落空)。
〔掉舉〕心念動搖。
返觀自己本來麵目,就是照顧好這個“不生不滅”,行住坐臥不離,寒暑晝夜莫廢。也就是《修心訣》所說的“悟此而守之”。《修心訣》雲:“悟此(本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動解脫;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長劫輪回。”(詳見《修心訣精解》)
〔行住坐臥不離,寒暑晝夜莫廢〕高峰禪師雲:“十二時中,莫令有間。四更起來,便摸索話頭(此處之話頭,即是本文所說的疑情——覷究而無妄念),頓在麵前。略覺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話頭。行時,步步不離話頭。開單展缽,拈匙放箸,隨眾等事,總不離話頭。日間夜間,亦複如是。打成片段,未有不發明者(沒有不明心見性的)。”
其要領是:集中精神(聚焦)回光返照,專注、連貫、持久地覷究如何是本來麵目,以深入疑情,照顧好疑情,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參禪過程中,悟是源於疑(疑情),疑是源於信。信心真誠堅定,十分重要。高峰禪師雲:“須知疑以信為體,悟以疑為用。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譬如水漲船高。”(《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憨山大師《夢遊集·雲穀大師傳》雲:“凡參請者,一見,師(雲穀大師)即問曰:‘日用事如何(平時用功怎麽樣)?’無論貴賤僧俗,入室必擲蒲團於地,令其端坐,返觀自己本來麵目,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後用心功夫,難易若何?’”
臨濟禪師上堂雲:“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在汝等諸人麵門出入,未證據者(未見性者)看看。”(《五燈會元》)
六祖傳法惠明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在此一念不生之際),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哪個是你本來麵目)?”(《六祖壇經》)
〔正與麽時〕劉洙源先生雲:“然此公案(“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佛法要領》)
返觀自己本來麵目,是以一念不生為前提,而要一念不生,須當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究的先決條件。(覺知禪是通過“萬念歸一”和“一歸於無”這兩個階段來做到“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虛雲老和尚開示道:“‘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的先決條件。這兩句話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是說沒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蓋(連詞,表示原因)萬緣纏繞,念念生滅,你還談得上參禪嗎?‘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我們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索(囉嗦)。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清淨,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幹。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嗔癡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至是參禪的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才有分。”(《虛雲和尚方便開示·參禪的先決條件》)
〔浮漚(ōu)〕水麵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這段開示非常精辟,禪人應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常誦讀、對照、勘驗。老和尚語重心長地叮嚀道:“這兩句話(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是說沒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蓋萬緣纏繞,念念生滅,你還談得上參禪嗎?”
返觀自己本來麵目,是參禪的好方法。其實,整個參禪的過程都可以用“返觀自己本來麵目”貫穿,至簡至捷,正如上麵雲穀禪師的教導。
自性迷時,是以色身(四大)為自身,以思想(六塵緣影)為自心,以為色身和思想就是我,這便是我相(小我)。《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我相一立,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隨之而生。所以,離四相的關鍵是離我相。(詳見《金剛經精解》)
在埃克哈特·托勒《新世界(靈性的覺醒)》一書中,用現代語言對小我(我相)的結構、特征和危害作了詳細的論述,值得參考。
圭峰大師雲:“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但得無念之知和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禪源諸詮集都序》)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這是說:空寂之知,眾妙之門。〔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覺悟到諸相是幻,心自然無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門,就在這裏啊!〔覺之即無〕覺之即無有兩種方法:一、一旦察覺到妄念,立即用定力止住;二、一旦察覺到妄念,就立即把妄念作為觀的素材:為什麽會生起這個妄念?於我何幹?有必有再想下去嗎?想深想透,妄念自息(這是在削弱乃至拔除業種子)。
所以,空寂之知是本心狀態,見聞覺知是識心狀態。
自性悟時,是以法身為自身,以空寂之知為自心,將色身和思想作為工具來修行、度化眾生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
〔空寂之知〕空寂之知是無知之知,為了區別於見聞覺知的取相之知,因此也稱之為“靈知”。《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憨山大師《觀楞伽記》雲:“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
《六祖壇經》雲:“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譯文:自性能含萬法,故名含藏識(本性)。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轉識(識性),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出六門(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見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是十八界(六識、六根和六塵),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惡用,就是眾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從什麽來?從自性來。(詳見《六祖壇經精解》)
所以,自性有邪(迷)和正(悟),思考者有惡用和正用。修行就是要將自性由迷轉悟,直至大覺。《六祖壇經》雲:“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際,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參禪的目的——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汙染,實見自性的本來麵目。汙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的本來麵目就是如來智慧德相。若離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返觀自己本來麵目,就是不被妄心(六塵緣影)劫持,因而歇下妄想執著,歇即菩提。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功夫都要連綿不斷地做下去,直到根塵脫落,徹見本性。
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五燈會元》)
〔妄緣〕妄自攀緣;這裏“緣”是動詞。〔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隻要離卻妄自攀緣,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法佛(法身佛)者,離攀緣。”《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如如佛〕覺悟如如理體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雲何為化佛?雲何報生佛?雲何如如佛?”
本法的口訣是: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問:我明明知道自己原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為什麽我竭力想不要妄想執著,卻擺不脫妄想執著。
答:下麵以“拳王喻”來形象地闡明這個道理。一位名盛天下的拳王,不慎染上了毒癮(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毒癮愈來愈大,導致武功盡失,不僅無法參加比賽,也被“粉絲”和輿論所唾棄。錢花得精光,隻好逃到一個邊遠的小鎮與乞丐為伍,靠討口和偷竊度日。比較清醒的時候,他也回想起當年的輝煌戰績和富貴榮耀,每每想痛下決心,東山再起,但毒癮一發作,就甚麽都顧不得了。後來,他終於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戒掉毒癮,重返拳壇。他想方設法見到了一位最著名的醫生,告訴他自己就是某某拳王,及其墮落的經過,並且表示決心要戒掉毒癮,重返拳壇。醫生搖搖頭對他說道:我非常同情你的遭遇,但是你的毒癮已經根深蒂固,要戒掉它,比見上帝還難,我是愛莫能助。他垂頭喪氣地離開了診所,在公園長椅上翻來覆去地審問自己,難道就這樣終此一生?最後,他決心自己救自己。戒毒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毒癮一發,便想不顧一切地去吸毒。他把自己綁在柱子上,無論是有如萬蟲鑽心,還是感到頭腦要崩裂、血液要凍結、身體要爆炸,種種痛苦、逼迫和對毒品的渴求(誘惑),他都咬牙挺住,一次又一次地熬過去。不斷地拚熬,不斷地堅持,終於戒掉了毒癮。然後一麵打工謀生,一麵嚴格地訓練自己,恢複體能,提升拳藝。經過三年奮發不懈的努力,他重返拳壇,奪回榮譽。
〔成癮〕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強迫症),即使這些行為已知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的情形下,仍然被持續重複。
在這個譬喻中,妄想執著就是在吸毒(參加形相世界這一虛擬遊戲)。而無始劫來的不斷吸毒,使我們的毒癮(妄想執著的癮)根深蒂固。現在我們所要做的,有如戒掉毒癮而恢複武功,重返拳壇,再度成為拳王。你說“竭力想不要妄想執著,卻擺不脫妄想執著”就如同譬喻中,比較清醒時想東山再起(返本還原),這是心底的呼喚。但是真要返本還原,還必須腳踏實地地通過修行來戒掉毒癮(徹底放下妄想執著)而全麵恢複武功(如來智慧德相)。
修行,常常麵臨著十字路口和毒癮(妄想執著的癮)時時發作的挑戰。自性要求解脫,色身要求享樂,何去何從,就看你抉擇正路的智慧和堅持正行的毅力,而強烈的自我激勵和自強不息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毅力〕毅力,是以堅韌不拔的意誌管住自己:業精於勤荒於嬉,應該做的堅決去做,並且做好,不應該做的堅決不做,毫不猶豫。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奮進,是持續長久的恒勁,是你對未來的堅持,日複一日,讓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請觀看《成功的鑰匙-毅力(視頻)》)〔自我激勵〕自我激勵是指個體具有不需要外界獎勵和懲罰作為激勵手段,能為設定的目標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種心理特征。
實踐證明,修行人必須通過自己的培養和訓練,而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才能夠在麵對妄想執著的實戰中取得勝利。
細細返觀那個思考者,也是參禪的好方法。
問:怎樣來返觀那個思考者?
答:每當思考者要妄想,就對它說:“好呀,你要妄想,我就看著你怎樣想。”(有妄想,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看著它在怎樣想,念起即覺,覺而不迷。)於是,就這樣看著它怎樣想。結果,它反而想不起來了。(如果它真還想得起來,就把它想的每一個念頭記下來!)當思考者想不起來了,你還是繼續地觀察它,始終觀察著它,看它還要做什麽。無論它要做什麽,你都隔岸觀火、不加評判地看著。不要鬆懈,行住坐臥都這樣觀察著。久而久之,思考者就愈來愈不起念想了,這時輕微地覺照著即可。妄念若起,凜然一覺,覺之即無。到後來連覺照也不需要了,便進入了寂照。因緣時至,瓜熟蒂落,觸著碰著,忽然大悟,徹見本性。
〔寂照〕此時雖然不再提覺照,其照仍在,自然而照,謂之寂照。大愚法師偈雲:“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主,無他秘密。”
問:當返觀那個思考者時,出現妄想盤旋不去的情形,怎麽辦?
答:這些妄想是情根固結的業種子起現行。妄念盤旋不去,這說明敵(業種子)強我(覺知力)弱。應當在努力加強覺知力的同時,削弱乃至拔除這些業種子,逐漸做到我強敵弱,我愈來愈強,敵愈來愈弱。盤旋不去的妄想,正好提供了機會來削弱、拔除這些業種子。要立即提起智慧觀照: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把道理想深想通想透,以理除事,以力持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以心轉業。陸放翁詩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肺腑之言。本書講了許多對治妄想和執著的道理、方法,隻有親自實踐,去對治,才能夠領悟到其中的奧妙,而且才能夠成為自己的道理和方法。實戰中領悟,實戰中運用,實戰中發揮,其樂無窮!
問:思考者與自性是何關係?
答:思考者即是自性之識心,性為體,心為用。關於自性與識心,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
上一節“一歸於無”中之臨在觀心,也是參究的好方法。當觀心而無念的狀態已經很穩定,便用不著再專注地觀心,這時輕微地覺照著即可。妄念若起,凜然一覺,覺之即無。到後來連覺照也不需要了,便進入了寂照。
參當念雲何,這也是參究的好方法。妄念若起,便看著它要怎樣活動。決定要見個水落石出,直至無念之處。集中心力,緊緊追審,無論是善念還是惡念,誰來就斬誰。任何妄念,這樣一逼,便立即粉碎,直至完全冰消絕跡。當無念的狀態已經很穩定,便用不著再參當念雲何,這時輕微地覺照著即可。妄念若起,凜然一覺,覺之即無。到後來連覺照也不需要了,便進入了寂照。
返觀內照,也是參究的好方法。憨山大師開示道:“但日用中,向未起心動念處立定腳根,返觀內照。於一念起處,即追審此一念,從何處起?追到一念生處,本自無生,則一切妄想情慮,當下冰消矣。然所忌者,無勇猛力,不能把斷咽喉,不覺相續,則流而不返也。”(《夢遊集·示蕭玄圃宗伯》)
譯文:但於日常間,向未起心動念處立定腳根(處於無念狀態),返觀內照。每當念起,就立即追審這一念:從何處起?追到一念生處,本自無生,則一切妄想情慮,當下冰消矣。但是所忌(害怕)的是,沒有勇猛力,不能夠把斷咽喉(要害,指一念起處),失去覺知而令妄念相續,則陷入妄想中不能自拔了。
〔一念起處〕一念初起之時。
返聞自性,也是參究的好方法:綿密不斷地返聞自性,無論行住坐臥,都要照顧好功夫,不令走失。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緣時至,觸著碰著,忽然大悟(徹見本性)。(詳見《耳根圓通法門》)
《楞嚴經·耳根圓通章》雲:“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性成無上道〕自性由識性狀態轉化成本性狀態(返本還源)而圓證佛果。〔無上道〕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無上道。《法華經》雲:“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向內契合自性,也是參究的好方法:綿密不斷地向內契合自性,無論行住坐臥,都要照顧好功夫,不令走失。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緣時至,觸著碰著,忽然大悟(徹見本性)。
問:如何契合自性?
答:自性是內在的靈能(詳見《心、自性、如來藏》一文),契合自性,就是覺知它、感受它,與之合一。對於眾生而言,身體是自性的住宅。《六祖壇經》雲:“色身是舍宅。”臨濟祖師雲:“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這是說色身如木偶,而操縱這個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訣》雲:“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二六時中,知饑知渴,知寒知熱,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其質頑而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師雲:“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隻汝目前曆曆孤明無形段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無形段者(那個沒有形相的),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經》雲:“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令屍體起來行走、活動),以毗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為不絕(作為不止)。”這是說:色身如木頭人、屍體,因機關力而動。此機關力,即是自性這一生命力。所謂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到體內這一鮮活的生命力,與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契合自性,則浮念不起,就能夠輕鬆自然地做到專念,乃至無念。契合自性綿密不斷,就是隨時隨地都在覺知到、感受到體內自性鮮活的生命力,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緣來即施,緣去即寂。無論做事,還是談話時,都要保持契合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緣所操控)。《六祖壇經》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契合自性時,便不再妄執五蘊身心為我,而是主人公做主,這是最大的福田。
通常,人們形影不離的總是五蘊身心的那個“我”,這是迷昧的狀態。當你離開了那個“我”而契合自性,這就是明覺的狀態。不離五蘊身心的那個“我”,是在造輪回業;而離開那個“我”,契合自性,就是在種福田,常生智慧。《修心訣》雲:“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動解脫;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長劫輪回。”
練習契合自性的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做到能夠清晰地覺察到自己的內在,是個單一的能量場。
第二步:完全聚焦在這個感受上。
第三步:把你的注意力更深地帶入這個感受之中,與它合一,與能量場融合,停留得愈久愈好。
這樣,便將你從形相以及認同形相的桎梏之中解脫出來,從五蘊身心的那個“我”中解脫出來,讓你處於一種深沉的寂靜和平安,而又充滿喜悅和活力的境界。對內在能量場的覺知,令你能夠保持臨在,安住於當下。
開始時,可以閉目來做這個練習;功夫熟了,逐漸過渡到睜眼也能夠做。
契性觀心,效果尤佳。其方法是,契合自性而觀當下一念。妄念若起,這說明契合間斷,於是抖擻精神,重新專注地契而觀之,妄念自息。契性觀心功夫純熟後,就轉入覺照,輕輕地覺照著。妄念若起,凜然一覺,便無蹤影。當覺照功夫純熟,如冷火抽煙,一線綿延不斷時,便放身直下,撤手縱橫,而進入寂照。因緣時至,瓜熟蒂落,觸著碰著,忽然大悟,徹見本性。
做功夫的要點是:使契性觀心專注、連貫、持久。而且,對於妄念一定要把好關:念念不放過(不被它瞞昧),念念透得過(不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
虛雲老和尚的參禪方法是:向一念未萌前究:“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沈,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一念不生,覺知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須知真話頭,要向一念未萌前究。不分動靜,念念不間,名叫疑情。(不分動靜,都念念不間斷地向一念未萌前究,名叫疑情。)”(詳見前麵“話之前頭(虛雲禪法)”一章)。
〔掉舉〕心念動搖。
問:“向一念未萌前究”,怎麽究?
答: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
所以,參究就是: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
至於怎樣做參究功夫,蒙山德異禪師為我們做出了光輝的榜樣,詳見《大慧禪法》中“開悟”一章。
問:怎樣能夠打成一片?
答:對此,憨山大師開示道:“若果能用心,單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向一念未萌前究)。久久純熟,一念不生,本體現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動靜一如,方為打成一片。”(《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
禪門三關是禪宗頓悟漸修的三個階段,初關、重(chóng)關和牢關:一、由參話頭引出無漏慧,由無漏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為破初關,亦名破本參。二、既見性已,乃以無漏慧對治煩惱,到煩惱伏而不起現行,名為破重關。三、然而煩惱之伏,猶賴對治功用,必至煩惱淨盡,任運無功用時,始透牢關。
三關中,破初關是頓悟,破重關和牢關是漸修。
〔見自本性(見性)〕自古以來有“直指見性”之說,但是為了讓禪人練就破重關和牢關的能力,覺知禪仍然是通過萬念歸、一歸於無和切切參究打開本來。〔直指見性〕如大梅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大梅於言下大悟(見自本性)。又如靈訓問歸宗和尚:‘如何是佛?’宗雲:‘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訓雲:‘和尚誠言,某焉敢不信!’宗雲:‘即汝便是!’訓於言下有省(見自本性)。〔無漏〕清淨沒有煩惱。“漏”,煩惱之異名。〔伏煩惱〕對治功在,而煩惱不起現行,名為伏煩惱。〔斷煩惱〕任運無功,而煩惱不起現行,名為斷煩惱。
參禪就是通過克破三關,見本性、伏煩惱、斷煩惱,以了生死,出三界。憨山大師雲:“古人參求,隻在生死路頭討端的、求究竟,非離此外,別於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當作奇特事也。”(《夢遊集·示妙湛座主》)
煩惱千千萬萬,歸納起來就是三毒:貪、嗔、癡。見性(破初關)後,就要依性起修,做保任功夫來息滅三毒。保的功夫,是伏煩惱(破重關),而任的功夫是斷煩惱(透牢關)。
在伏煩惱和斷煩惱中,要盡可能多地處於臨在,令覺知時時現前。因為臨在時,即無煩惱;即便偶有閃失煩惱生起,也能及時覺察,當下消滅。
悟(見性)後起修有保和任兩個階段:一、保。保護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煩惱。二、任。任運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斷煩惱。
最初的階段是保護自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當保護功夫成熟,就去掉保護,去掉拘束,做任運功夫,讓心任運無功用時亦不逾矩(生無所住心)。這裏的“矩”,是不貪、不嗔、不癡。以戒毒為喻,第一階段是保護階段,就是要深刻認識到吸毒的危害,嚴格與毒品隔離。毒癮嚴重者,甚至要在戒毒所培訓一段時間,在嚴格的環境和紀律之下,學得一些方法,並且具備初步的戒毒能力,才回家繼續以保護的方式戒毒。保護功夫成熟後,就要開始做第二階段的任運功夫。要做到毒品雖在身邊唾手可得,也不會被誘惑,而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又例如,子曰:“克己複禮。”又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裏,“克己複禮”是保的功夫,“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任的境界。孔子通過做“克己複禮”的功夫,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七十歲時達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又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在這兩段經文中,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是保的階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無所住心),這是任的階段,所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圓覺經》雲:“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於諸妄心亦不息滅(生無所住心),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保和任這兩個階段的核心,都是除習。
除習有事除,理除和心除三法。事除,是就事而改。事除,是在外麵強迫自己不犯,它的難度比從內而除,要高出許多,而且病根始終存在,東邊滅了西邊生,這不是徹底根除習氣的辦法。善於除習的人,在禁止一事之前,一定先要把道理弄明白,道理弄明白了,循理而除,習氣也就不會再現了。心除,是從心而除。習氣雖有千萬種,都是由心所起,若是不著境生心,習氣自消,其要點是: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這三種除習,可參照《了凡四訓》中“改過三法”一節(詳見《了凡四訓注釋》)。
前麵說過,參禪而見本來麵目的開示,見於《六祖壇經》。六祖開示惠明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惠明言下大悟。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就是一念未生之際。“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即是回光返照:如何是本來麵目?所以見自本性的方法是:一念未生之際,回光返照:如何是本來麵目?
憨山大師雲:“夜氣清明,攝心端坐,返觀內照,寂然不昧處,自見本來麵目。”(《夢遊集·示陳生資甫》)
問:為什麽上麵將六祖開示的最後一句“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的肯定句詮釋成問句:“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
答:由於古漢語中,“那”有兩種含義:一、指較遠的時間、地方或事物,與“這”相對,是指示詞;二、同“哪”,是疑問詞。所以六祖這一開示中的“那個”,曆來有兩種看法:一、“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中的“那個”是指示詞,指明一念不生之際就是本來麵目。二、“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中的“那個”是疑問詞“哪個”。對此,虛雲老和尚在《複金弘恕居士書二則(1948年)》中寫道:“大函雲:‘但放下一切,善惡不思,與麽觀去即是,不用參究功夫,與看話頭有異。’請勿誤解六祖對惠明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為肯定語。後句實是問話,著眼處就在這裏,大須仔細。((金弘恕居士)謹案:“那個”二字,黃檗禪師與玉琳國師,均作“如何”,其為問詞,毋庸再疑。)若不思善、不思惡即是,已墮空亡外道矣!”
對於六祖見自本性的這一開示,劉洙源先生在《佛法要領》中說道:“達摩三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括盡一切。六祖之‘不思善不思惡’,即是‘外息諸緣’。‘正與麽時’,即是‘內心無喘’。文句不同,豈有二致?做到‘正與麽時’,隻是一味不動,一念萬年做去,哪更有法?‘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是問句,謂之發機。(原書注:教下謂之常機。佛法以心為機,故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宗門雲:凡夫玄關緊閉,識鎖難開。機即玄關,勝者以一言投之,擊發其機,彼即頓悟耳。然此公案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原書注:即不思善惡時),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
〔達摩三句〕這是達摩祖師開示二祖慧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的前三句。〔玄關〕泛指門戶,亦指入道之門。
達摩祖師這一開示是說:外,止息攀緣;內,心不起念;心,要如牆壁,萬法莫入(塵境不能夠令其起心動念);這樣,才可以入道。這四句中,最後一句是果,功夫隻在前三句上做。
所以,參禪入道之要旨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佛藏經》中,佛言:“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楞嚴經》中,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都是由於不知常住於真心這一性淨明體),用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起信論》雲:“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傳心法要》雲:“息念忘慮,佛自現前。”六祖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六祖壇經》)
〔性淨明體〕“性淨”:性本清淨,無係縛染汙。“明體”:明妙之體。
臨濟禪師(唐代鎮州臨濟義玄,嗣黃檗,臨濟宗之祖)上堂雲:“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在汝等諸人麵門出入,未證據者(未見性者)看看。”(《五燈會元》)
《續傳燈錄》記載:“俞道婆金陵人也,市油糍(一種油煎的糯米食品)為業。常(通“嚐”,曾經)隨眾參問琅邪(滁州琅邪山慧覺廣照禪師;“琅邪”,亦作“琅琊(láng yá)”),邪以臨濟無位真人話示之。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雲:‘不因柳毅傳書信,何緣得入洞庭湖(不因看無位真人,何緣得見本來麵目)?’忽大悟,以糍盤投地。夫傍睨曰:‘爾顛邪(你瘋了嗎)?’婆掌曰(俞道婆給他一巴掌說道):‘非汝境界。’往見琅邪。邪望之,知其造詣。問:‘那(哪)個是無位真人?’婆應聲曰:‘有一無位人,六臂三頭努力嗔;一擘華山分兩路(奮力劈開無明殼,法身頓現),萬年流水不知春。’由是聲名藹(盛多的樣子)著。”
〔蓮花樂〕亦名蓮花落。曲藝的一種,用竹板打節拍,每段常以“蓮花落,落蓮花”一類的句子做襯腔或尾聲。〔不因柳毅傳書信〕這是為了加強語氣而用倒裝句,意思是:柳毅不因傳書信。〔柳毅傳書〕故事源於於唐人傳奇《柳毅傳》:唐高宗儀鳳二年,柳毅應舉落第,至涇河縣訪友,於涇河岸上見一女子牧羊。牧羊女郎形容愁苦,若有所待。柳毅怪而問之,乃知女郎是洞庭湖龍王之女,為涇河小龍之妻。涇河小龍粗愚,為婢仆所惑,夫妻不和,龍女被罰在涇河岸牧羊受苦。柳毅聞之,氣血俱動,深為同情,遂接受龍女之托,為她送家書至洞庭湖龍宮。龍女的叔父錢塘火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乃率水兵至涇河,將涇河小龍生吞,救出龍女。〔六臂三頭努力嗔〕“六臂三頭”,形容無位真人神通廣大,本事非凡。“嗔”,睜大眼睛。例如:嗔目。〔一擘華山分兩路〕李白《西嶽雲台歌》曰:“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傳說太華山和少華山本是一座山,它正對著黃河,黃河水經過它時隻能繞道而流。黃河之神巨靈憤然,用手劈開山頂,用腳蹬開山麓,使這座山分成兩座,讓河水徑直通過。這裏“一擘華山分兩路”是講:奮力劈開無明殼,法身頓現。〔萬年流水不知春〕萬年流水不知春夏秋冬。這是說:任運自在,心與境兩不相幹。
憨山大師《夢遊集·雲穀大師傳》雲:“凡參請者,一見,師(雲穀大師)即問曰:‘日用事如何(平時用功怎麽樣)?’無論貴賤僧俗,入室必擲蒲團於地,令其端坐,返觀自己本來麵目,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後用心功夫,難易若何?’”
憨山大師《夢遊集·示了心海禪人》雲:“但於念念中,看覷念未起處。由在離念一著,久久忽然念頭迸斷,心境兩忘,如脫索獅子,自在遊行。”
問:據記載:月溪法師問鐵岩和尚:“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見性?”鐵岩和尚回答道:“汝不可去斷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因緣時至,無明湛湛黑暗深坑?的一破,就可明心見性。”“師(月溪法師)聞此言,如飲甘露,由此日夜用功苦參,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至某中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有所悟。”為什麽鐵岩和尚說“汝不可去斷妄念”?
答:鐵岩和尚開示方法的要點是:“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所謂“汝不可去斷妄念”的意思是說: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去斷除妄念上,而是要完完全全地放在返看上。實際上,隻要專注地連貫地返看,妄念自然就息滅了。而且,隻要繼續專注地連貫地返看,也就不會有妄念再生起。若有妄念生起,這說明返看由於鬆懈而有間斷,因此也不要去斷妄念,而是抖擻精神,重新專注地連貫地返看,妄念自息。所以,這一方法用功的要點是:專注、連貫、持久地“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地一聲,黑暗深坑一破,徹見本性矣。
〔行住坐臥不要間斷〕這裏所說的“不要間斷”,不僅是不要把返看停下來,而且就是在返看時,也要專注連貫,不可因為鬆懈而有間斷。
唐代無盡藏比丘尼《悟道詩》曰:“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一念回光,猛然醒悟),春在枝頭已十分(原來自己早已見性!隻不過無明眼人相機提示點破)。”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曰:“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mò)然〕表示受某種情景引起的行為。〔燈火闌珊〕燈火將盡。
見性之後,要經常進入並且安住在見性的境界中,讓見性成為家常便飯。五祖弘忍雲:“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說見便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六祖壇經》)在見性中,體悟到了本具的覺性,就要更進一步保任覺性,使覺性時時現前,並且在境緣上打磨、考驗。放下一切妄想分別,使這一念覺性能夠清楚、明白、如如不動,持續地保任下去,就一定能夠“站得住”、“站得長”,乃至有所成就。
〔言下〕一言之下;頓時。
這裏所說的破初關(破本參),即是《六祖壇經》中所說的“見自本性”:當粗念和細念俱息(即通常所說的無念)而體認到無念心體。
達摩祖師首傳二祖慧可,即是此無念心體。“祖(達摩祖師)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隻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真心妙體),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達摩祖師隻是否定他的答案),不為說無念心體(並不為他明說答案是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我已止息種種攀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靈知了了)。’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指月錄》)
〔靈知〕靈知是無有取相之知,為了區別於見聞覺知的取相之知,故稱其為靈知。《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憨山大師《觀楞伽記》雲:“心寂而知,真妄皆離,即名自覺聖智。”僧肇《般若無知論》雲:“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雲:‘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永嘉大師雲:“忘(亡)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心體)曆曆(清清楚楚)。”(《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
其修行方法是:首先,見自本性;然後,保任除習(伏煩惱以破重關,斷煩惱以破牢關,乃至得無生忍,圓證佛果)。六祖因五祖三更傳法,而見自本性。之後,混跡獵人隊中十五年,就是在保任除習。然後,道成出山。所以,《六祖壇經》是講頓悟漸修:見性,伏煩惱,斷煩惱(斷見思惑),得無生忍,圓證佛果。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雲:“今悟道(見自本性),雖已明悟自己空寂之靈知即是真佛,但以多生習染深厚,一下不能頓除,遇事尚還生心,見境卒難無念。但於生心動念時,非如盲目者,不知塵境本空,粘著攀緣,流浪忘返。而能於前念動時,後念即覺,頓時掃空。不過較全不動心者有生滅的痕跡,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綿密保任,時時覺照,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曆代祖師之牧牛行,即此悟後用功之楷模也。”“故須念念薰修,心心覺照,於大悟後,於惡斷惡,斷而無斷(不著相),於善修善,修而無修,登堂入室,歸家穩坐,所謂‘絕學無為閑道人’。”
問:為什麽說《六祖壇經》是講頓悟漸修?
答:上麵已經說道達摩祖師所傳是頓悟(體認無念心體)漸修。在《六祖壇經》的“頓漸品第八”中“神會參禮”一節記載:“師(六祖)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六祖對神會開示道:你如果還沒有見性,就應當請善知識指路以見性;如果已經見性,則應依法修行。)由此可見,六祖所傳是“先悟(見性),然後依性起修”——頓悟漸修。《禪苑瑤林注》記載:昔日懶安參訪百丈禪師,禮而問曰:“學人欲來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你的自性就是佛,還說什麽欲來識佛)。”曰:“識後如何(識佛(見性)後又當如何)?”丈曰:“如人騎牛至家(令自性返本還源)。”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終應當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臨境遇緣中,斷除習氣)。”由此可知,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所傳,六祖惠能所傳,以及六祖的後裔百丈禪師(六祖傳懷讓,懷讓傳馬祖,馬祖傳百丈)所傳,皆是頓悟漸修。又,百丈傳溈山,溈山傳仰山(溈仰宗)。《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記載:“師(仰山)為沙彌時,有僧問石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石霜雲:‘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雲:‘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石霜喚沙彌:‘拽出這死屍著。’師後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雲:‘咄,癡漢!誰在井中?’師往問溈山。溈山召:‘慧寂(仰山之名)!’師應諾。溈山雲:‘出也!’師住後常舉前話,謂眾雲:‘我在耽源處得名,溈山處得地。’”這說明直到溈仰宗所傳,也都是頓悟漸修。
問:六祖所傳是頓教,為什麽這裏說漸修呢?
答:頓教是說“直指本源,不曆諸階,見性成佛”的教法。此種教法成佛,不曆諸階,故謂之“頓”。而漸修是指見性後之依性起修,以圓成佛道。所以頓教之“頓”,不是說見性之後不須再修。事實上,在《六祖壇經》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講如何依性起修。關於頓悟漸修的道理,在《修心訣》中講得十分清楚,詳見《修心訣精解》。
〔不曆諸階〕通常菩薩由凡夫修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曆時三大阿僧祇劫。而禪宗的修行速度要快得多得多,不一一經曆這些階位。〔見性成佛〕見自本性,然後依性起修,圓成佛道。〔阿僧祇劫〕漢譯為“無央數劫”。
問:為什麽要頓悟漸修?先漸修,再頓悟有何不可?
答:其實,頓悟之前亦有漸修,不過通常稱為頓悟之前行。當已經有一念不生的初步功夫,即當見自本性。然後依性起修,方是正道。如果把見自本性放在一邊,隻管一直漸修下去,則道路迂曲。《六祖壇經》雲:“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是因為,如果沒有悟自本性,修行便始終在生滅法中求,與道相背,故祖師嗬為“盲修瞎煉”。這一道理,在《修心訣》中講得十分清楚,詳見《修心訣精解》。
問:什麽是一念相應?
答:所謂一念相應,就是頓然與本性相應。例如,聽經聞法、研讀經論,或者聽到關於真如本性的指點、啟發,當下與真如本性相應,而體認到本性。
問:什麽是葛藤?
答:葛藤纏樹,致使樹枯。在宗門中,葛藤指玩弄文字語言。文字語言本是用來闡釋禪理、指明途徑、印可境界,卻往往被濫用,引人弄業識,如葛藤之蔓延交錯,反令聞者遭纏縛。參禪本來是要了生死,乃至得無生忍,圓證佛果。因此,凡是與怎樣萬念歸一、一歸於無、見自本性、伏煩惱、斷煩惱、悟無生、證佛果不相幹的文字語言,統稱葛藤。受害者,輕則虛擲時光,重則誤入歧途。那些執著於文字語言,而不得真義之禪,稱為文字禪,或葛藤禪。所謂“坐談立義,口若懸河;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者也。憨山大師雲:“從上(從前)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是知古人參求,隻在生死路頭討端的、求究竟,非離此外,別於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當作奇特事也。”(《夢遊集·示妙湛座主》)
問:什麽是野狐禪?
答:學道而流入邪僻、似是而非、未悟而妄稱開悟,禪家一概斥之為“野狐禪”。此語出自“百丈野狐”公案:有一老人,常在百丈禪師處聽法,眾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師遂問:‘麵前立者複是何人?’老人雲:‘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雲:不落因果。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師雲:‘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曰:今已脫野狐身,明日在山後,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注釋詳見《百丈野狐》)
問:現在邪說外道蜂起,當如何鑒別?
答:佛法是要了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要了生死的才是佛法。身心世界,無奇不有,許多所謂的靈異現象,神妙境界,不過是虛幻身心上的妄認妄指,俱無下落(都不能夠了生死)。所以,學佛人應當以此(看它是否能夠了生死)來鑒別,不可誤入歧途,走上不歸路。
〔佛法是要了生死,要了生死的才是佛法〕憨山大師雲:“從上(從前)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是知古人參求,隻在生死路頭討端的、求究竟,非離此外,別於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當作奇特事也。”(《夢遊集·示妙湛座主》)
見性之人當破見惑,現將《真心直說·真心出死》中論說生死的一段摘錄如下(注釋詳見《論說生死》一文),望讀者對於“無生死”多加體悟而契入,進而在境緣上使用無生死。
〔見惑〕見惑是凡夫在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妄執身體為實有之邪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五不正見。
“或曰:嚐聞,見性之人出離生死。然往昔諸祖是見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現見世間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雲出生死耶?
“曰:生死本無,妄計為有。如人病眼,見空中華(花)。或無病人說(或無眼病之人說):無空花。病者(病眼者)不信。目病若無,空花自滅,方信花無。隻花未滅,其花亦空,但病者妄執為花,非體實有也。如人妄認生死為有,或無生死人告雲:本無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來是無。隻生死未息時,亦非實有,以妄認生死有故。
“經(《圓覺經》)雲:‘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乃至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據此經文,信知達悟圓覺真心,本無生死。今知無生死,而不能脫生死者,功夫不到故也。故教中說,庵婆女問文殊雲:‘明知生是不生之法,為甚麽被生死之所流?’文殊雲:‘其力未充故。’後有進山主,問修山主雲:‘明知生是不生之法,為甚麽卻被生死之所流?’修雲:‘筍畢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得麽?’
“所以,知無生死,不如體無生死;體無生死,不如契無生死;契無生死,不如用無生死。今人尚不知無生死,況體無生死、契無生死、用無生死耶?故認生死者不信無生死法,不亦宜乎!”
見性(破初關)後,要做保任功夫。保的功夫,是在伏煩惱(破重關),而任的功夫是在斷煩惱(透牢關)。煩惱千千萬萬,歸納起來就是三毒:貪、嗔、癡。
〔三毒〕毒者,毒害也。貪嗔癡毒害出世善心,故名為毒。一、貪毒: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而引取,是名貪毒。二、嗔毒:忿怒之心,名之為嗔。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嗔毒。三、癡毒: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明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是名癡毒。
貪嗔癡三毒中,貪是根本,嗔和癡均是由貪而生。因為貪愛不到、或者失去貪愛的,而有嗔恚;因為貪愛,於是違背義理,而有愚癡。所以要息滅煩惱,當在斷除貪愛上下功夫。佛言:“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佛說四十二章經》)
見性後之依性起修,就是將自性的妙用全部體現在修行實踐中。其核心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生無所住心。這裏的“住”,就是貪、嗔、癡。《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譯文:諸菩薩摩訶薩,應這樣生清淨心:不應於色有貪嗔癡而生心,不應於聲香味觸法有貪嗔癡而生心,應無貪嗔癡而生其心。)《金剛經》又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圭峰大師雲:“妄念若起,都不隨之(都不跟隨它),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係。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再有分段生死),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景德傳燈錄》)
圭峰大師這段開示,講了修行的三個層次:
一、伏煩惱:妄念若起,都不隨之。(請特別注意句中的“都”字。)
二、斷煩惱:愛惡之念已泯。(所以平等心的修持非常重要。)
三、證佛果。其要求是: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
在破重關(伏煩惱)和牢關時(斷煩惱),可分別用“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和“愛惡之念已泯”來檢驗。元音老人說:“所以,我們要時時反問自己:‘對境是否心還粘著?是否真的識得本來?’假如對境為妄想所左右,產生愛憎取舍之心,那就生死不了,就須深自慚愧內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又說:“我們修行,就是要了生死、成佛。所謂生死者,就是著境生心。你著了境,跟著境界跑,就有了生死。若在任何境界麵前不動搖,不入這個境,就沒有生死。你不在境界中鍛煉,又在什麽地方鍛煉呢?”《圓覺經》雲:“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見性後,時時不忘守護本心,極其重要,這就是保任功夫。《修心訣》雲:“悟此(本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動解脫;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長劫輪回。”(詳見《修心訣精解》)
〔坐一如〕“坐”:堅守。“一如”: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坐一如”:堅守一如。就具體行持來說,就是:善惡都莫思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祖雲:“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妙用無窮如恒河沙數)。”(詳見《六祖壇經精解》)〔保任〕悟(見性)後起修有保和任兩個階段:一、保。保護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煩惱。二、任。任運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斷煩惱。〔任運〕任心自然運作。
問:如何悟此而守之?
答:即《修心訣》後文所說:“故悟後長須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隨之。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到此無為地步,勿須照察亦是念起不隨),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識悟後牧牛行是也。”
《碧岩錄》記載:馬祖與弟子百丈同遊,見野鴨飛過。祖雲:是什麽?丈雲:野鴨子。祖雲:什麽處去(勘驗百丈是否住色生心)?丈雲:飛過去。祖遂扭百丈鼻,丈負痛失聲。祖雲:何曾飛去!丈於言下有省(xǐng,百丈於言下醒悟)。
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鴨子”,如鏡映物,這是對的;但是第二句“飛過去”,即是住色生心,隨境逐物,沒有守護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轉回來守護本心。百丈在疼痛中聽師道:何曾飛去?(野鴨是幻,哪有去來?)豁然醒悟:“應如是生清淨心。”(馬祖扭百丈的鼻子,就是要他時時不忘守護本心,而不可隨境逐物。)
〔百丈〕唐代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禪師懷海,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大師始創禪門之規式,所謂“百丈清規”。〔何曾飛去〕攝相歸性,並將為空。〔攝相歸性〕將森羅萬象銷歸於諸法實相,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不離相,難以悟道,故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霹靂手段,閃擊百丈不悟之心。《金剛三昧經》雲:“‘若失本心,即當懺悔’之法,是為清涼。”由此,嚴師高徒的行徑可見一斑,令我等親切的感受到“梅花香自苦寒來”。
《五燈會元》雲:“師(百丈)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甚麽?’師曰:‘野鴨子。’祖曰:‘甚處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卻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曰:‘汝憶父母邪(古同“耶”)?’師曰:‘無。’曰:‘被人罵邪?’師曰:‘無。’曰:‘哭作甚麽?’師曰:‘我鼻孔被大師扭得痛不徹。’同事曰:‘有甚因緣不契?’師曰:‘汝問取和尚去。’同事問大師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為某甲(我)說。’大師曰:‘是伊(他)會(領悟)也。汝自問取他。’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教我自問汝。’師乃嗬嗬大笑。同事曰:‘適來哭,如今為甚卻笑?’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馬祖升堂。眾才集,師出,卷卻席(把拜席卷起來)。祖便下座,師隨至方丈。祖曰:‘我適來未曾說話,汝為甚便卷卻席?’師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頭痛。’祖曰:‘汝昨日向甚處留心?’師曰:‘鼻頭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師作禮而退。”
〔又道飛過去也〕這是馬祖教訓百丈: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鴨子”,如鏡映物,這是對的;但是第二句“飛過去”,即是住色生心,隨境逐物,沒有守護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轉回來守護本心。百丈在疼痛中聽馬祖嗬斥道:“又道飛過去也!”(野鴨是幻,哪有去來?)豁然領悟:“應如是生清淨心。”(馬祖扭百丈的鼻子,就是要他時時不忘守護本心。不可隨境逐物,而是要攝相歸性,並將為空。)《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百丈大哭什麽?大笑什麽?
答:哀哀大哭的是:無始劫來,就因為不知道“攝相歸性,守護本心”,冤冤枉枉地受盡熬煎,沉淪至今;哈哈大笑的是:如今受此妙法,隻要努力認真做去,今生定成正果,這真是天大的喜事!——正是:修行無別修,隻在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
我們的目標是破牢關斷煩惱(貪嗔癡),儒家的目標是成仁,其修持方法很值得借鑒。《論語·顏淵》中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於禮(行為規範)即是仁。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這一點——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則天下的人都會認可你達到了仁。達到仁的境界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顏回又問:那麽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克己複禮〕約束自己,符合行為規範(歸之於禮)。“禮”,行為規範。
仿此,我們有以下問答:
問:怎樣來斷煩惱?
答:克己複理。約束自己,符合於理。這裏的“理”,是身口意的準則:不貪、不嗔、不癡。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隨心自在而不貪、不嗔、不癡,則天下的人都會認可你斷掉了煩惱。斷煩惱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
〔克己複理〕約束自己,符合於理。這裏的“理”,是身口意的準則:不貪、不嗔、不癡。
問:那麽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
答:非理勿視,非理勿聽,非理勿言,非理勿動,非理勿思。這裏的“理”,是身口意的準則:不貪、不嗔、不癡。“非理”,即是貪嗔癡。這“五勿”的意思是說:令你起貪嗔癡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不要去想。
所以,在破重關時,要克己複理,非理勿視,非理勿聽,非理勿言,非理勿動,非理勿思,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樣來伏住煩惱,不讓煩惱起現行。根塵(六根對六塵)相對時,要有定力(定力是培養鍛煉出來的),把持住自己(這也是操練出來的,所以要修行),行人之難行,忍人之難忍。修行,就是修忍受。所謂“忍是無價寶”,能忍受得住,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境界一來,要忍受,要吃得苦,再難受,都要咬緊牙根挺住。熬過難關,便得到自在。
要了生死,就要知道生死之根,以及怎樣來拔除生死之根。祖師開示道:生死之根就是貪嗔癡三毒,而拔除生死之根,就是在於此心一念轉變之間不遺餘力!要在日用現前境界,妻子兒女團聚之際,親戚朋友交接之間,義利逆順交攻之處,喜怒貪嗔未發之前,預先著眼覷定,真真實實,清清楚楚,見到如何是生死之根,並立即極力拔除。
諸苦盡從貪愛起,因此滅苦之道是:貪愛在哪裏生起,就在那裏將它根除和息滅。
〔諸苦皆從貪愛起〕貪愛集苦(貪愛造成苦),是苦的根源。由於貪愛,於是取著,於是造業,於是受苦,於是輪回。貪愛是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處生起,因此要把緊六根門頭,觸塵起照、截斷惑根,這是關鍵。
為此,要做“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的功夫。念念不放過,便是真修;念念透得過,便是實悟。參禪隻是要在生死關頭找個究竟的出路,而不是離此之外,在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另有什麽奇特之事。
〔不放過〕不被它瞞昧。〔透得過〕不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
《大念住經》中,佛言:“比丘們!什麽是苦集聖諦呢?它就是貪愛,就是造成不斷輪回、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欲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比丘們!而這貪愛從哪裏生起,又從何處建立?在身心世界,隻要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就有貪愛的生起和建立。而在身心世界,什麽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又,比丘們!什麽是苦滅聖諦呢?它是貪愛的完全遠離、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但比丘們!何處根除貪愛,何處息滅貪愛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滅貪愛的地方。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根除和息滅﹔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那裏根除和息滅﹔......。”(詳見《大念住經注》)
〔諦〕真實無謬的道理。〔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一、“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為相,苦是現實人生的真相。二、“集諦”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說明人生之苦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貪愛,於是取著,於是造業,於是受苦,於是輪回。三、“滅諦”是說明息滅諸苦的真理。當所有的苦集(貪愛)都永斷無餘,無取無著,就不再造業、受苦、輪回,這就是滅諦。四、“道諦”是說明如何永斷苦集(貪愛),亦即滅苦之道。四聖諦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欲愛、有愛、無有愛〕欲界中的貪愛,色界中的貪愛,無色界中的貪愛。〔無色界中的貪愛〕在無色界中沒有物質(色法),所以也就沒有身體、宮殿、器物等等,僅存識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其貪愛即是對其深妙之禪定,愛樂可意,而生貪著。
印光大師在《了凡四訓序》中,對於伏煩惱、乃至斷煩惱,有一段非常精辟的開示,現摘錄注釋如下:
【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
然而作聖也不難,隻在於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要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必須從“格除人欲之物,而顯現自心本有之真知”下手。倘如人欲之物,不能極力克除,則本有的真知,決難徹底顯現。
〔明德〕光明正大的自性之德。這是人人本具,但被種種違理情想所錮蔽而不顯。〔格物致知〕格除人欲之物,而顯現自心本有之真知。《禮記·大學》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幹。來不預計,去不留戀。】
欲令真知顯現,就應當在日用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之時,常起覺照。不使一切與理相違的情緒、念頭,哪怕是短暫地萌發於心。要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明鏡當台,麵前有什麽就僅僅是映現它們,而不要被它們牽轉。是美是醜是它們自己的事,與我有何幹係?來時沒有期望等待,去了也沒有煩惱留戀。
這幾句話是修心要訣,讓真心做主。
〔雲為〕言論行為。〔覺照〕就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當下的念頭、情緒是什麽。這是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的基本功夫。故祖師大德常雲: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悉當返觀,了知是心。〔妍〕美。〔媸chī〕醜。〔豫計〕即“預計”。
【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如與賊軍對敵,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須斬將搴旗,剿滅餘黨。】
假如違理情想,剛有顯露,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如同與賊軍對敵,不但不讓他們侵犯我的疆土,尚須斬將奪旗,剿滅餘黨,連根鏟除。
〔萌動〕剛有顯露。〔封疆〕交給一位官員全權管理的地區。〔搴qiān〕奪取。
【其製軍之法,必須嚴以自治,毋怠毋忽。克己複禮,主敬存誠。】
其統帥軍隊之法,必須嚴以自治。自己一定要不懈怠、不荒廢,約束自己的視、聽、言、行,使之符合於“禮”的要求,恭敬至誠。
〔毋wú〕不要。〔克己複禮〕儒家的修養方法:約束自己的視、聽、言、行,使之符合於“禮”的要求。〔主敬存誠〕外要敬,內要誠。
【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其武器必須使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
〔器仗〕武器。〔顏子之四勿〕顏子就是顏回,孔子的學生。他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曾子之三省〕曾子即曾參,孔子的學生。他善用反省工夫,說“吾日三省吾身”:以“為謀不忠乎?交友不信乎?傳授不習乎?”這三者,在身心上密密勘驗。〔蘧qú伯玉〕春秋時代衛國的大夫,逐日反省、檢點、改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日不發現自己還有過錯,無日不痛加改悔。〔寡過〕減少自己的過錯。〔知非〕知道自己的過錯。
【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與之相對。則軍威遠振,賊黨寒心。懼罹滅種之極戮,冀沾安撫之洪恩。從茲相率投降,歸順至化。盡革先心,聿修後德。】
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極其謹慎肅整地與賊軍(違理情想)相對。則軍威遠振,賊黨寒心。他們恐懼會遭到滅種滅族的慘禍,希望得到赦免、招安的洪恩。於是相率投降、歸順,回心轉意,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戰戰兢兢〕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賊黨〕這裏的“賊黨”是指違理情想。〔罹lí〕遭受。〔聿修厥德〕修複其道德。“聿yù”,文言助詞;“厥jué”,意思是“其”、“他的”。
【將不出戶,兵不血刃。舉寇仇皆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上行下效,率土清寧。不動幹戈,坐致太平矣。】
於是將不出營門,兵不流血廝殺,所有的寇仇、叛逆都成為善良的百姓。賊黨上下相繼仿效,通通改邪歸正,四海清明寧靜,不用打仗,就天下太平了。
〔赤子〕初生的嬰兒,通常用來譬喻純潔善良之人。〔率土〕意思是“四海之內”。“率”讀帥,意思是“皆”、“都”。
這一段是說,攻治違理情想的關鍵是:嚴陣以待,稍有萌動(此刻是殲敵之最佳時機),立即迎頭痛擊,鏟除其根。人之造惡,皆由身、語、意之所作,而身、語又是以意為根,故覺照斷惡,如伐毒樹,直斷其根。
由於這一階段仍是臨在觀心,所以妄念稀少,即便生起,也能及時察覺。對於每一個生起的念頭都要細加審查,看它是貪、是嗔、或是癡,為什麽會生起?一一挖根,予以鏟除。
當保護功夫較深,就要在行住坐臥中時時觀照,努力做到: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做此功夫時,一般來說,有兩條路子:
一、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圭峰大師《禪源諸詮集都序》雲:“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
二、因為有覺知即無妄念,所以隻問覺知是否連貫,不問妄念是否生起。有動作時,覺知動作;無動作時,係緣法界。心若馳散,立即攝還。務令覺知係緣專注、連貫、持久。行持得熟了,動中亦能係緣法界。《文殊般若經》雲:“法界一相,係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問:具體怎樣來觀照,才能夠做到“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答:前麵講的許多方法,都能夠做到。你多試一試,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此外,你還可以參話頭:當念雲何?這樣,你會愈來愈長時間地處於無念而又覺知的狀態。妄念若起,也能立刻看見。若有妄念生起,就看它是不是有貪嗔癡?是不是隨念轉(念上生念)?是不是被境牽?是不是著相而為其所動?妄念生起,這是業來縛心;將它化除,這是心在轉業。做到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通過不斷地破解化除妄念的侵襲,伏煩惱的力量就愈來愈強大,業障也愈來愈薄弱。功夫深了,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其樂莫可言喻也。
所以,在修行中要以覺悟為本,念念保持警醒,觀五欲六塵如夢幻空華,對貪嗔癡及種種凡夫心念了了分明,做到不隨念轉,不為境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大日經》曰:“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其疏曰:“‘如實知自心’,即是開示如來功德寶所也。如人雖聞寶藏,發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無由進趣。......此法從何處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實觀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得。問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回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實知故。”《楞伽經》雲:“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憨山大師說:“此實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訣法也。”(《夢遊集·徑山禪堂小參》)
〔宴坐〕默然靜坐。
破牢關的核心,要做到:任運自在,生無所住心(所起之念頭沒有貪嗔癡)。
這一階段是要做“心不強名”的功夫,以達到離分別見。四祖道信大師雲:“境緣無好醜(境緣沒有好、還是不好),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心如果不強去分別是好、是不好),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境緣無好醜〕境和緣都是幻象,幻象哪有好、不好(好、醜)可言?這裏的“醜”是“不好”的意思。《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好醜起於心〕好或不好,都是因為心把境和緣當真了而有此分別。〔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心如果不把好或不好強加於本無分別的種種境緣,愛憎取舍的妄情又從何而起?
愛憎取舍的妄情是生死輪回的根,而此妄情的產生,就是把境緣這一幻象當成真的,去分別是好、是不好。所以了生死出輪回的關鍵是心不強名,無有分別。要參破諸法是幻,無所有,不可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經》)因此,這一階段的修行要在離分別見上下功夫。“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圓覺經》)
問:為什麽心不要去分別好醜?
答:根塵相接觸的那一瞬間是本原狀態,沒有意念,沒有分別。若是去分別好醜,就開始打妄想,接著而來的,就有煩惱,就會造業,於是便有生死輪回。
問:為什麽呢?
答:這是因為一分別好醜(好、還是不好),就會有愛憎,有愛憎就會有取舍,有取舍(思想上、行為上),便造業了,這就是生死根。所以應當“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不要起愛憎取舍的念頭。
《大乘入楞伽經》雲:“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聖智〕如理智正照真諦,離虛妄之分別,名為聖智。維摩經肇序曰:“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真諦〕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知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聖智所知見的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雲“真”,其理永恒不變,故雲“諦”。〔行相〕行事的相狀。
又雲:“雲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雲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車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載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五燈會元》記載:禪宗四祖道信開示法融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心);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法融(594-657年)〕牛頭宗的創始人。〔心源〕心為萬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止觀》曰:“結跏束手,緘唇結舌,思想實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須知心源。心源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虛空。”〔非人〕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以及夜叉、惡鬼、修羅、地獄等。一般亦作為鬼神之泛稱。〔自在〕心離煩惱之係縛,通達無礙,謂之自在。《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有結〕有者,生死之果報;結者,可招感此果報之煩惱。貪、嗔、癡等諸煩惱,能束縛人,而使住於生死境界之中,不得出離,故稱有結。
師(法融)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問佛(不是心即不能夠問何者是佛),問佛非不心(問何者是佛的就是心)。’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境緣中,妄情起時),心如何對治?’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心如果不去強名好醜),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不去強名好醜),無複對治(就不用再去對治妄情),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禪宗三祖僧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
〔汝但隨心自在,無複對治〕你隻是隨心自在,處於覺知而無想無念的狀態,不去強名境緣之好醜,就不用再去對治妄情了。按:對治妄情,是剪枝摘葉;而心不去強名境緣之好醜,則是直斷妄情之根。由於現階段已經做到萬念歸一,而且在進一步修一歸於無,所以有能力做到“心不強名”,隻是需要在境緣中去錘煉、提升,直至任運無為。
《圓覺經》按照隨順覺性,將所證差別分為四個層次:一、凡夫隨順覺性;二、菩薩未入地隨順覺性;三、菩薩已入地隨順覺性;四、如來隨順覺性。經雲: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複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憨山大師《圓覺經直解》雲:“人圓伏五住,先斷見思,故雲‘勞慮永斷’。三毒不行,故雲‘得法界淨’。耽著淨境,故雲‘淨解為礙’。無明(根本無明)全在,‘故於圓覺而不自在’。”〔五住〕五住地惑之略。〔五住地惑〕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未入地〕未入十地。〔十地〕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個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漸開佛界,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故又名“十聖”。〔一切種智〕通達諸法總相和別相,化道斷惑的智。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巳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複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修多羅〕漢譯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法界海慧〕觀法界之平等大慧,深廣如海,故名。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應當生無所住著之心)。”
誠心正意修根本,
念起不隨為標準。
以自性為本體,勿認色身;
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
妄念若起,都不隨之,
臨命終時,業不能係,所向自由。
圭峰大師雲:“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由於)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回。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閑;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若能悟此性(覺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托?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須長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都不跟隨它),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係。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再有分段生死),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景德傳燈錄》)
〔以空寂為自體〕這是究竟而言。由於覺知禪是了分段生死,故以自性為本體,這樣比較容易領悟和把握。〔靈知〕即空寂之知。〔中陰〕中陰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一個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胎。
這裏講了修行的三個層次:
一、伏煩惱。其要求是:妄念若起,都不隨之。(請特別注意句中的“都”字。)其果效是:臨命終時,業不能係,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
二、斷煩惱。其要求是:愛惡之念已泯。其果效是:了生死(不再有分段生死),出三界。
三、證佛果。其要求是: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其果效是:不再有變易生死,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
圭峰大師又雲:“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禪源諸詮集都序》)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覺悟到諸相是幻,心自然無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門,就在這裏啊!
對於臨終能否自主,圭峰大師偈雲(見《景德傳燈錄》):
作有義事,是惺悟心;
作無義事,是狂亂心。
又雲:
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
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現將二偈注釋如下:
第一首偈,述說所造業因。起心動念之際,是隨情,還是依智(悟理之智),這是迷與悟的分水嶺。
【作有義事,是惺悟心;】
作有義事,這是醒悟心。
義,是義理。凡有所作為,先應詳審是非利害。必須符合於義理,然後行之,這是醒悟心,不同於昏醉顛狂之人。
就佛法而言,三種有義事,即可為之:一、有益於健康色身之事,例如衣食、醫藥、住處等世間義事;二、有益於證悟法身之事,例如戒定慧、六波羅蜜等第一義事;三、弘揚正法、利濟群生。也就是維生、修行和弘法這三樁事。
〔惺悟〕醒悟。
【作無義事,是狂亂心。】
作無義事,這是狂亂心。
凡是所作,若不緣於以上三種有義事,即名無義事。這是白白浪費精力和時間,甚至造惡業。如是狂亂者,便如世間醉人狂人,所往不揀處所,所作不量是非,不擇義利,但縱情妄計,要為即為,這是狂亂心。
第二首偈,述說所受果報。隨情而為者,臨終業係,隨業受生;依智而作者,臨終自由,不受業係。
【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
狂亂心隨情念而轉(順業而為),則臨終被業牽。
既隨妄念,欲作即作,不以悟理之智揀擇是非義利,猶如醉人狂人,故臨終時被業牽引,受當來報。
【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醒悟心不隨情念轉(逆業而行),則臨終能轉業(業不能係)。
情中欲作,而察理不應作,即須立刻停止。情中不欲作,而照理應作,即須立刻去作。但依是非之理,不由愛惡之情,則臨命終時,業不能係,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
總而言之,若是朝暮之間所作,被情念所牽,則臨終被業所牽而隨業受生,善業生善道,惡業生惡道。若是所作所為,依於覺智,而不由情念,則臨終由我,所向自由。若要勘驗臨終所去,是自主還是不自主,隻須檢驗尋常用心,於塵境自由還是不自由。
所以,平時就要練就“覺照轉念”的功夫。要時時凜覺,練得此心能夠懸崖勒馬,說止就止,說放下就放下。要覺得快,轉得快,熱惱頓成清涼地。對此,憨山大師《夢遊集·答楊元孺元戎》中,有一段精辟的開示,現注釋如下:
【古人雲:‘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為其燒煮。若從烈焰中覓得一片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苟能當下一念清涼,頓見大地皆冰,自不在身心世界中作歸宿也。此從上大力量人,遊戲生死場中,能轉塵勞作佛事,化煩惱作菩提者,特仗渠一隻冷眼,一片冷心腸耳,更有何神通妙用哉?】
古人雲:‘熱亂場中雖然事事攪心,但也經受不起冷眼觀之。’由於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所以出入其中者,沒有不被燒煮的。若要從烈焰中覓得一片清涼地,隻有冷眼人才能夠辦得到。若是冷眼觀世間,觀到當下一念清涼,則頓見大地皆冰,自然不會把身心世界當作歸宿也。自古以來大力量人,遊戲生死場中,能夠轉塵勞作佛事,化煩惱作菩提者,也就是專仗他一隻冷眼,一片冷心腸啊,哪還更有什麽神通妙用呢?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特仗渠一隻冷眼,一片冷心腸耳〕這是說:心空境自空,萬法無縛,本自解脫。《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經文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冷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冷心腸。本句中,“渠”是“他”的意思。
【此言甚易知,甚難見。且如佛祖單以‘諸法如夢’一則語,為出世要路。而世之智愚,例皆能言人生如夢耳。其語雖似,其意則非。其實未曾真真實實,一眼觀破人生如夢也。若果覷透,則自然能與一切榮辱利害、得失是非關頭,掉臂而去矣,又誰敢攖其鋒哉?】
此言(‘熱亂場中,難當冷眼’)甚易知,而其真諦甚難見。就像佛祖單以‘諸法如夢’一則語,為出世之要路,但有幾人見其真諦呢?而世間之智者和愚人,照樣都會說‘人生如夢’。話雖然都是一句‘人生如夢’,而智者和愚人話中的意味卻全不相同。愚人雖然口中在說,其實未曾真真實實,一眼觀破人生如夢也。若是果真覷透,則自然能夠在一切榮辱利害、得失是非的關頭,轉身而去,又有誰阻擋得住呢?(鯉魚脫卻金鉤去,搖頭擺尾不再來。)
〔掉臂〕甩動胳膊走開——不顧而去。
【其實就中,無甚玄妙。至於最初一步,不無其方。吾人處世,先要將夢中事,試舉向目前,細細觀察。定要的的,看到不覺發一大笑處。到此,則頓覺尋常說‘如夢’話頭,迥然不同矣。即將一同處,一念轉將目前境界,置向夢中細細觀察。看到昏沉沉重顛倒時,忽然猛覺來。如此,則回觀生平,向來曆過一切種種境界,諦實求之,了不可得。了不可得處,即是諸佛祖師出生死第一關也。】
其實這裏麵,並沒有甚麽玄妙。至於要邁出最初一步,也不是沒有一定的方法。其方法是:我們處世,先要將此夢中事,試舉在眼前,細細地觀察。一定要真真切切地看,一直看到不覺哈哈大笑為止。到此,則頓覺尋常所說‘人生如夢’這句話,有著迥然不同的意味。就將此哈哈大笑之悟處,一念轉向目前境界,將它放在‘人生如夢’這個框架中,細細觀察。看到昏昏沉沉、顛顛倒倒時,忽然猛地覺醒過來。如此,則回觀生平,向來經曆過的一切種種境界,即便想要把它們當真,也了不可得(也完全辦不到)。此了不可得處,便是諸佛祖師出生死之第一關也。
〔看到不覺發一大笑處〕憨山大師《醒世歌》雲:“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留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問:誰狂亂?臨終被業牽的是誰?誰惺悟?臨終業不能係的是誰?
答:自性狂亂。臨終被業牽的是自性,是自性隨業受生。自性惺悟。臨終業不能係的是自性,是自性所向自由。
問:圭峰大師講了三個層次:伏煩惱、斷煩惱和圓證佛果。為什麽本章單以伏煩惱之“業不能係”為題?
答:在今生就斷煩惱乃至圓證佛果,這是非常好的。但能夠做到的人鳳毛麟角,那都是在前世就打下了基礎。而要做到“臨命終時,業不能係,所向自由”,則不須要預先的基礎。隻要今生正確地、刻苦精進地修行,人人都可能在今生達到“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因而“臨命終時,業不能係,所向自由”。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受惡道之苦,在茫茫業海中頭出頭沒,不知哪生才能夠再修習佛法”;而且可以自在往生諸佛淨土;並且,今生已伏煩惱,便為來世繼續修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遭三世冤。有此一舉三得之利,“業不能係”應當是廣大禪人今生奮鬥的目標,故本章以此為題。
〔三世冤〕因為今生修行,來生便享福報,於是倚福作惡,而導致再來生之墮落。即使地獄業消,又再轉生餓鬼、畜生,要想複得人身,難之又難了!所以世尊以手上土問阿難說:“我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阿難回答說:“大地土多。”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因而“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問:誘惑襲來時怎麽辦?
答:有這樣一句格言:“如果誘惑以殘忍的力量攻擊你,用如理的分析及不屈不撓的意誌去克服它,每一種欲望都能夠被控製住。”——冷眼、冷心腸,看破、放下。所以,當誘惑襲來時,便立即起智慧觀照: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以透徹的道理和堅定的意誌來克服誘惑。功夫要經常做,經常反省、總結,不斷地深入,直至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
關於“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係”,元音老人說道:“這講到臨終了,臨死怎麽樣?要臨終得受生自在,須在平時做‘妄念若起,都不隨之’的功夫。如果我們的妄念還沒有斷除光,一刹那妄念又來了,馬上就要覺察,不要跟它跑。假如妄念勢強,覺而不能斷,就趕快念佛、持咒,或是提起話頭,問這妄念從何處來,而將妄念化掉。假如跟妄念跑了老遠才知道,那就遲了。這覺的速遲與除的快慢,是用功的力量問題。就象蠟燭光和電燈光亮度不同一樣。起初能照,照到後麵不大看得見,妄念起了很久才曉得,這是蠟燭光。功夫用得純熟了,念頭一起就能照見,如強烈的燈光照在麵前,什麽坑坑窪窪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走夜路便不會墮坑落塹了,這就是電燈光。這就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階段了,不要著意照,而自然照了。這裏麵的功夫大有深淺之別。我們做功夫須時時覺察,綿密用功。一天二十四小時,就一兩個小時用功,其他二十二小時都不用功,那太疏懶了,功夫就很難做得上去。所以我們要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用功,時時覺察,功夫用得上去。複次,妄念若起,‘都’不隨著跑。不是認為哪個妄念好,就跟著跑。有人做了個好夢,醒來以後舍不得放掉它,還想著它。夢境本假,為何執著?夢中做了皇帝,你真是皇帝嗎?夢中你得了大元寶,你真的得元寶嗎?你戀著它,豈不愚癡嗎!人就是這樣愚癡啊!圭峰禪師苦口婆心給我們講,‘妄念若起,都不隨之’,不要跟它跑,假如我們真正做到,‘即臨命終時,業不能係’。係者,捆住也。一切眾生都是跟著業跑啊!善業者升天,惡業者下地獄。真能做到妄念起不隨著跑,那時候業不能捆住你,就能夠自由了。”(《大手印淺釋》)
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定: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定慧等持。
不要懼怕無常,
消融瓦解是新生的前奏,
隨順而不抗拒,
印壞文成。
〔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詳見《金剛經精解》)〔相次〕相繼。〔蠟印印泥,印壞文成〕用蠟印去印合膠泥,加熱烘幹膠泥時,臘印融化,而印在膠泥(泥模)上的印文形成。《安樂集》雲:“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國時(即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時)。”〔泥模〕用來鑄造金屬器皿的模子。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際,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修行就是要去除妄想和執著。去除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
心不散亂,息滅妄想,這是定;放下對萬法的執著,不為幻相所惑而分別計度、愛憎取舍,這是慧。明覺息滅妄想,這是定;智忍放下執著,這是慧。定慧等持,就是明覺與智忍,雙修雙運。
明覺:了了分明,而無想無念。《佛藏經》中,佛言:“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大乘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傳心法要》雲:“當體便是,動念即乖。”“息念忘慮,佛自現前。”大安禪師雲:“阿爾(汝等)欲作佛,但無如許多顛倒攀緣、妄想惡覺、垢欲不淨眾生之心,則汝便是初心正覺佛”(《景德傳燈錄》)
明覺有三個層次:覺照、寂照和圓照。
一、“覺照”,用覺悟的心來觀照一切,粗念歇。
二、“寂照”,心寂而照,細念歇。《楞嚴經》雲:“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陳論》雲:“真如照而常寂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義雖有二名,寂照亦非二。”
三、“圓照”,妙覺之照,微細念歇。《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又雲:“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離於空華和幻翳)。”(注釋詳見《圓覺經精解》》)
智忍:為了脫生死圓證佛果而修忍行。這有兩個方麵:受忍和安忍。受忍,耐受逆境而不起嗔恚;安忍,安住於當下而不動心,也就是接納、隨順、臣服當下的意思。憨山大師雲:“忍之一行,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夢遊集·示法錦禪人》)
受忍:言逆能受,事違能安,饑寒能耐,欲起能淨。
〔饑寒能耐〕身體的困乏、不適、難受、病痛都能夠忍耐,這裏是以饑寒來代表。
安忍:接納當下,臣服當下,不取於相而忍心不動。《金剛經》中,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注釋詳見《金剛經精解》)
關於臣服當下,埃克哈特·托勒之《修煉當下的力量》一書有很好的闡述。例如,他在書中寫道:
“人類絕大多數的苦難都是不必要的。它們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未受觀測的心智(unobserved mind)在掌控你的人生。你現在所創造的痛苦,總是來自對當下如是(what is)某種形式的不接受、某種形式的無意識抗拒。在思想的層次,抗拒是某種形式的批判;在情緒的層次,它是某種形式的負麵性。痛苦的強度取決於抗拒當下時刻的程度,而抗拒當下的程度又取決於你與心智認同的程度,因為心智總是企圖否定當下,並從中逃離。換句話說,你愈是認同自己的心智,就愈是受苦。或者可以這樣說:你愈是可以尊重並接納當下,就愈能從痛苦和受害之中解放出來,也就是從小我的心智中解脫。”
“對生命的流駛不加抗拒,就是活在一個恩典、自在和輕盈的狀態中。因為這個狀態不再需要依賴事物以特定的方式存在——無論是好是壞,都無關緊要了。”
“當你臣服當下本然,因而全然臨在時,過去就失去了它的力量,被心智遮蔽的本體範疇就會開啟。突然之間,你的內在會升起極大的定靜——一種深不可測的平安感。在那平安之中,有著極大的喜悅。在那喜悅之中,有著愛。而在最深處的核心,是神聖的、不可測量的、無以名之的‘那個(That)’。”
“所有的負麵性(從煩惱、不耐到暴怒,從沮喪的心情、沉鬱的憎恨到自殺的絕望)都是抗拒。每當負麵性出現,就把它當作警訊提醒自己:臣服,而且更加臨在。”
......
“臣服與采取行動、進行改變或達成目標,是完全並行不悖的。但在臣服的狀態下,會有一份完全不同質量的能量流入你的作為裏。臣服將你與本體的能量源頭重新連結,而如果你的作為中注入了本體,它就會成為一個生命能量的歡慶,帶著你更深入當下。
“經由不抗拒,你意識的質量會大幅度提升,你所作所為的質量連帶地也會有所改變。然後,好的結果自然會呈現,並反映出那份質量。我們可以稱之為‘臣服中的行動’。
“在臣服的狀態下,你可以清楚地看見需要做什麽,然後采取行動,一次隻做一件事,而且一次中專注一件事。
“向大自然學習,看萬物如何自然地完成動作,而生命又是如何在毫無不滿或不悅的情況下展現奇跡。”
......
“如果此刻你無法采取任何行動,也無法從這個情境中抽身而出,那就利用這個情境,讓你更深入臣服的狀態,更深入當下,更深入本體。
“當你進入了臨在的永恒向度,改變可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而不需要你花費很多力氣。生命會提供援助,而且非常配合。如果恐懼、內疚或懶惰之類的內在因素阻止你采取行動,它們也會在你意識臨在的光芒中消融無蹤。”
智忍有四個層次:伏忍、柔順忍、無生忍和寂滅忍。
一、“伏忍”:初心行者,於順境和逆境,通過調伏其心來忍,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二、“柔順忍”:調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緣,不須勉強抑製,而自然能忍,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此時之心,柔和善順。
三、“無生忍”:聖位中的人,達一切法本自不生,情與非情,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因此於無性法中,忍心不動,親證無生。
〔無性〕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無實體,謂之無性(幻象)。《法華經》雲:“知諸法常無性。”《楞嚴經》雲:“諸幻成無性。”
四、“寂滅忍”:果位聖人,徹證涅槃寂滅境界,動靜二相,皆契如如。
〔如如〕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諸法實相),故雲“如如”。
明覺與智忍相輔相成。明覺是智忍的定海神針,而智忍是明覺的重要前提。要明覺持續、長久、抗幹擾,除了加強覺知力的修煉,智忍的修煉也十分重要。小不忍則亂大謀,失去明覺,失去解脫。
要下定決心對自己動手術。這個有形世界是虛幻的,如夢幻泡影;是無常的,如電火石光;是你自己編織的牢籠。當你不再認同這個有形世界,不把它當成是真實的、恒常的、與你休戚相關的,而是跳出來作為局外人,你(自性)就從這個有形世界中解脫了,你自己創造的痛苦也就終結了。你仍然可以參與這個有形世界的創造,但是你不會執著於結果,也不會受到它的虐待和折磨,而是自在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憨山大師雲:“若不能安忍,為煩惱之所障礙,才見起處,即將六祖‘本來無一物’句提起,如金剛王寶劍,則一切煩惱,當下冰消,身心化作清涼池矣。”
〔本來無一物〕一切事物皆是虛幻,從來就沒有。六祖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注釋詳見《六祖壇經精解》)
智忍方能磨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修忍的重要方法是:平時多做自我反省,臨境常起智慧觀照,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
《大乘起信論》雲:“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
譯文:相信自性本來清淨無染,知道森羅萬象,都是自心妄動而現的種種幻相,實際上並沒有這些境象,於是修遠離法(知幻即離)。由於如實知道並沒有現前境界的緣故,以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這樣熏習的緣故,無明則滅。由於無明滅的緣故,心不妄動。由於不妄動的緣故,現前境界隨之而滅。由於厭離欣求之因緣俱滅的緣故,心相盡滅,名得涅盤。
〔修遠離法〕《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以因緣俱滅故〕前文雲:“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憨山大師雲:“不從境緣上打煉者,亦隻是光影門頭事,及臨逆順八風境界,便被搖奪將去,都透不過。”(《夢遊集·徑山雜言》)
〔光影門頭〕指見道不真。天上明月喻道,月在水中之光影喻道之流露處。應由光影而仰視天月,而不應以月在水中之光影,便為真月也。〔八風〕“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種順逆境況。“利”是獲得勝進,“衰”損失敗退;“毀”是背後被人毀謗,“譽”是背後被人稱譽;“稱”是當麵被人稱譽,“譏”是當麵被人譏諷;“苦”是身心的各種痛苦,“樂”是身心的各種快樂。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而且又能煽動人心,故喻之為“八風”。
問:怎樣能夠除我執,離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答:我執表現在對當下的抗拒、評判、愛憎、取舍。放下我執,擺脫小我的操控,其最佳途徑是修智忍,依次做到伏忍,柔順忍。若是做到了無生忍,則法執亦除。
關於為什麽要修忍,以及怎樣來修忍,憨山大師在《夢遊集·示法錦禪人》中,做了精辟地開示。這篇開示極具攝受力,希望行者反複揣摩,反複實施。現注釋如下:
【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門。更為開導之曰:永嘉大師有言: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
法錦自言瞋恚習氣甚重,老人(憨山大師自稱)因此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門。更為他開導說道,永嘉大師《證道歌》雲:“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由此可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
【故我師釋迦老子,生生世世,為提婆達多之所謗害,至於今生出世。種種破法,無所不至,甚而殺害其命者非一。及法華會上為其授記作佛,且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勝妙功德,皆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之所成就。豈非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要行耶?又雲:昔我於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
故我世尊,生生世世,被提婆達多所謗害,而至於今生今世。提婆達多之種種破法,無所不至,甚而要殺害世尊性命也不止一次。及至法華會上,世尊為其授記作佛,並且說道:我之所以證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勝妙功德,都是由於提婆達多善知識的迫害所成就。這豈不是說明“忍”之一行,是成佛之要行嗎?世尊又在《金剛經》中說道:往昔我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那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
〔提婆達多〕佛之堂弟,出家學神通,身具三十相,屢屢迫害佛陀。〔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世尊(我師)得見然燈佛授記成佛,皆因多劫曾為忍辱仙的磨煉。與世人完全相反,佛是以受辱為好事情,因為百煉方能成鋼,忍辱方能磨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得見然燈佛〕世尊往昔為七地菩薩時,遇然燈佛聞法,證得無生法忍而登八地,然燈佛即為之授記雲:往後九十一劫,名曰賢劫,汝當得佛,號釋迦牟尼。〔授記〕佛對菩薩預先記名:過了多少年代,在某處某國之中,成什麽佛。〔賢劫〕過去的大劫叫莊嚴劫,未來的大劫叫星宿劫,賢劫即現在的大劫,因在此大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稱為“賢劫”。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長矣!是皆從我之所致。甚矣,我之為害!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
一切眾生之所以有生、死、苦,都是因為有我而成立;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證得。以我為中心,則與其他人對立,於是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生。於是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輪回就沒完沒了!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個“我”所造成的。我之為害,是多麽嚴重啊!但是要破我執,譬如是去攻打精銳重兵防守嚴密的城堡,豈是容易攻破的呢!
〔有我〕以色身(四大)為自身,以思想(六塵緣影)為自心。〔無我〕不是以色身(四大)為自身,以思想(六塵緣影)為自心;而是以法身為自身,靈知為自心。〔以我與物敵〕以我為中心,與他人相對立。這裏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老氏有言,曰:柔勝剛,弱勝強。此蓋忍行之初地也。眾生恃其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違不能安,一饑一寒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淨,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見之執耳!所以佛教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無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從生法忍,忍至無生,則妙行圓,佛果成矣!忍之一行,豈淺淺哉!故曰:凡有所作,皆當忍之。】
老子《道德經》曰:“柔勝剛,弱勝強。”這是忍行的初步階段。眾生所持之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都不能受,一事之違都不能安,一饑一寒都不能耐,一念之欲都不能淨,這都是不知道忍行的方法,隻是不斷地增強對我見的執著啊!所以佛教導諸弟子修和合行。又說道:“苦法忍,苦法智。”又說道:“無生法忍,八地菩薩才證得。”由此可知,從生法忍,一直忍而成就涅槃(無生),則妙行圓滿,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哪裏是微細之事啊!所以說:凡是有所作為,都要能夠做到忍。
〔我見〕又名我執。妄執五蘊身心為自己。《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例如以東為西、以南為北等等),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六塵緣影〕六根緣六塵所產生的種種念想,而這些念想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之為六塵緣影——緣六塵之幻影。
〔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違不能安,一饑一寒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淨〕這是說不能忍者。忍,就是要做到:言逆能受,事違能安,饑寒能耐,欲起能淨。〔和合〕和合有理和和事和。理和是證擇滅,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的寂滅之理。事和共有六項,即所謂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二、口和無諍,是言語的不起爭論;三、意和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沾。〔苦法忍〕於欲界諸苦,慧心安住於真如之理。〔苦法智〕緣觀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生法忍〕在無生法忍之前的種種忍,稱為生法忍。
【是則,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如斯,則心有不敢妄動,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為,情有不敢妄發。故老氏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異名。由“不敢,為天下先”,故忍為成佛第一行。】
因此,舉心動念處,要以忍(臣服當下)來檢查;舉足動步處,要以忍(臣服當下)走在前麵;待人接物處,要以忍(臣服當下)來對待;喜怒哀樂處,要以忍(臣服當下)來堪驗。這樣一來,則心不敢妄動,身不敢妄作,事不敢妄為,情不敢妄發。因此老子《道德經》說:“不敢率性(任性)而為,為天下之最上者。”“不敢”,即是忍之異名。由於不敢(忍)是為天下之最上者,故忍為成佛最首要之行(第一行)。
〔折旋〕舉止。〔動容〕臉上出現表情。
【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於我,亦能衣被於物,自利利他之德無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謂是故也。禪人求法語,故餘題之曰:忍辱為衣。禪人勉而行之,其無以為口頭話,且又無以此博飯具也。】
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像寒衣在嚴冬中一樣地庇護我,也能夠庇護其他人,自利且利他之德,沒有超得過忍的。所以說,要以柔和忍辱為衣,就是這個道理啊!法錦禪人來求法語,因此我將這段開示題之曰:忍辱為衣。法錦啊,你要勉而行之!切莫以為這是老生常談,又切莫以此作為博取名聞利養的工具。
〔忍辱衣〕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口頭話〕常掛在嘴邊的套話。〔博〕換取。〔無以此博飯具〕憨山大師在這裏語重心長地告誡:參學明理,是要躬身實踐,切莫自己不做,卻以此教導他人而作為博取名聞利養的工具。《論語·憲問》曰:“古人之學為己,今人之學為人。”《論語注疏》曰:“古人之學,則履而行之,是為己也。今人之學,空能為人言說之,己不能行,是為人也。範曄雲:‘為人者,馮譽以顯物;為己者,因心以會道也。’”〔馮譽以顯物〕憑譽以顯於物(他人),即沽名釣譽的意思。“馮”,古同“憑”,憑借,依靠。“物”,自己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