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jdh.cn/wumin/2013/03/173756216782.html
性空法師:禪修開示(七)
三、正知(Sampajana 明覺)
(一)四種正知
修行者做任何事情時都要保持正知,無片刻與正知分離。
有四種正知:利益正知、適宜正知、境界正知、不癡正知。
1.利益正知(satthaka sampajana)
「利益」是指依循善法而獲得提昇。如生起「向前進」的念頭時,不是立刻向前走,而是思惟向前進,是否有利益,然後再決定行動。
修行者不論是做什麽活動,思惟每一個活動對修行是有利益或是沒利益,是利益自己,還是不利益自己,是利益別人,還是不利益別人。
如參訪佛塔、菩提樹或寺院禪林,可以提昇修行的興趣。藉著參訪長老並且遵循他們的教導而修行,修行者可以精進修學,斷除煩惱。因此,參訪這些地方是有利益的。
2.適宜正知(sappaya sampajana)
修行者練習不斷地思惟,不論是作什麽活動,判斷這活動對修行是否適宜。
利益正知和適宜正知很像,差異在那裡?假如去印度朝聖,可以增加信心、智慧,朝聖是利益的活動。但是,如果去印度時,把興趣轉移到跳舞、看風俗、聽民謠,這是不適宜。如果目標是到印度利益自己、增加信心、智慧,唱歌、跳舞這些活動就是不適宜。又比方說去參加法會,可以說是利益的活動,但是如果在法會中講不如理的話,用不如理的作意,生起很多不善心,例如與信徒講話時,希望得到信徒供養的紅包等,這是不適宜。如前往墳場觀察死屍,以及修行不淨觀是有利益的;但專注異性屍體為不淨以修行止禪,是不適宜的,隻有取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屍體才是適當的。為什麽?因為專注屍體為不淨而達到近行定時,內心所見屍體的影相會轉變成較好看的似相,如果是異性的屍體,禪修者可能會生起貪欲。然而,若是以屍體的不淨來修行觀禪,則不必揀擇屍體的性別。如佛世時名妓絲蕊瑪(Sirima)過世第四天,佛陀帶領四眾弟子,前往絲蕊瑪停屍處,一起對絲蕊瑪的屍體修行不淨觀57。如此了知行為、活動適當不適當,稱為適宜正知。
3.境界正知(gocara sampajana)
修行者要練習不斷地專注所修的止或觀的業處,不論走路或穿袈裟時,都應當將禪修業處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丟掉業處,便不是修境界正知。如果修行安般念,那麽在行、住、坐、臥等每一個姿勢中,都應當隻專注於呼吸。若忘失正念,那你應當退回到忘失正念之處,重新再走。如此你的正念會增強,定力也會隨著增強。定力夠強時,可以證得禪那,或轉修觀禪。持續不斷的努力,就有可能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輪迴。
摩訶那伽長老(Mahanaga)是值得學習的典範,長老以「我要禮敬世尊的六年艱辛奮鬥的決心,在七年裡隻站立或行走,不管站立或行走,都專注於業處。如此勇猛精進的修行七年後,再度屢行「往返任務」十六年後,證悟阿羅漢果。大家應當禮敬世尊,精進修行,不要因為幾天睡不好覺,就感到焦慮、氣餒、抱怨。堅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修行者應當在一切姿勢中,都保持不斷的精進,以清明的正知與敏銳的正念,一步步累積涅槃的資糧。
4.不癡正知(asammoha sampajana)
《中阿含.佛說放牛經》58舉例說明修行者不癡於智慧的境界,就如好牧牛人知道所擁有的牛,清楚牠們的顏色,知道那隻牛是母牛、公牛、小牛等。
同樣的,若修行身念處,對身的種種情況、境界清楚,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地、水、火、風種色、所造色,很清楚了知它們如何生起、壞滅,清楚了知業生色、時節生色、心生色、食生色59,了知它們的生滅因緣。好修行者清楚了知自己的身體,如實了知身心的真相,了知沒有一個「我」在造作、動作,隻是名色法的聚散生滅而已!
(二)修習正知
如果我們用這樣地了解,便能知道佛陀所說正知修行的意義。「諸比丘!比丘行往或歸來時,以正知而行。」比丘用正知,了知來回行走不屬於「我」,而是屬於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當「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時,產生帶動色法,那些色法中風界特別強盛,由於風界的推動作用,而造成身體的移動。同時也要觀照「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時,所生起的意門心路過程,這些意門心路包含四名蘊,帶動與被帶動色法是色蘊,總共是五蘊。以不癡正知來說,沒有「人」在行走,隻是五蘊的相續生滅而已!
「前瞻或旁觀時,以正知而行」,當眼睛向前或向旁看後,顏色會同時撞擊眼門與意門,心作意60注意顏色,由於心注意所緣,自然出現轉向心,唯作心轉向以後,眼識異熟心自動的出現。若所緣是可意的,即是善業異熟心;若所緣是不可意的,即是不善業異熟心。眼識滅之後,自然出現領受心、檢查心,都是異熟心,它們是自動的過程。接著生起唯作確定心、然後是善惡的速行心,速行心可以連續出現七個刹那。若是極大所緣61,速行後會有兩個彼所緣心生起。這是眼門心路過程,隨後通常會有意門心路出現,首先生起意門轉向,接著是速行心,若所緣清晰會生起彼所緣心。這些過程自然出現,名法自動生起,此是心之定法。每一個心識刹那裡,一個心生起,執行其刹那間的作用,隨即壞滅,而提供下一個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是,依心識刹那次第,心流持續不斷的發生,如河流一般。若修習不癡正知,了知自己的心好像客人一樣,對於這個過程完全沒有自主,它們是自然出現,了知心的生滅情況,完全沒有迷惑,沒有「人」在看,隻是五蘊的相續生滅而已!
《無礙解道》中說我們了解世間的過程,有三種心行:識心行、明心行、無明心行。若有不癡正知,了解識心行是自動出現。若專注所緣,自然出現眼識、領受、檢查、決定心等。若不如理的作意,會出現無明心行,無明心行是因生起無明、貪、瞋、慢、邪見、昏沉等,因而對所緣產生執著、拒絕。
若如理的作意,在自動生起的心路過程,速行心就變成善心。何謂如理的作意?理是事物共同之理則,無常、苦、無我、不淨、緣起之理。心路過程生起時,若確定心或意門轉向心,作意那色所緣為顏色、色法、無常、苦、無我、不淨等,便是如理作意,善速行生起。若確定心或意門轉向心視那所緣為常、樂、我、淨之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便生起了。十二欲界不善心、八欲界善心及其相應心所62,即在速行中生起。因它連續生起七次,所以力量很強,開展了無數的善、惡業。異熟心、結生心63無法改變,而速行可改變。如理作意使善速行生起,創造善因將得善果,培植解脫資糧。了解這個道理,在看前方或是側麵時,如理的作意,保持正知。
在此以難陀尊者的例子說明,難陀跟隨佛陀出家,修習梵行時,曾經因為未婚妻的緣故,對梵行生起厭煩不善心,想要還俗。後來經過佛陀的誘導,他感到很慚愧,激勵自己說:「我要善加收攝自己,當我向東看時,願我能正知正念,不被貪欲、憂惱等不善心所左右。」他很精進修習,謹慎的守護根門,履行沙門的義務,成就阿羅漢。我們應該以難陀尊者作為學習的榜樣,謹慎的守護自己的根門,時時保持正知。
「屈伸肢體時,以正知而行」,不論彎曲或伸直身體的動作,應保持正知。注釋書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斯裏蘭卡有一位大長老,特別努力正知的修行。不管任何時候、作什麽動作,不離開他的業處。一次在說法時,他伸展手、彎手;然後,又再一次伸展手慢慢地彎回來。他的弟子問:「尊者!為什麽您二次伸手彎手?」長老回答說:「諸位賢友!自從開始修行業處以來,我還不曾以不專注的心伸屈手臂,第一次伸手時,我沒有注意我的業處,所以我又再作一次。」他如此精進於業處,所以能夠解脫。我們當以這位大長老為學習的典範。
「著袈裟、持衣缽時,以正知而行」持缽或是穿衣服時,也要保持正知。就有益正知言,這裡的「利益」是指在托缽時物質上的滋養,穿袈裟是為了遮敝身體,避免寒冷與炎熱,以及房止蚊、蟲等的觸惱。不貪圖美味、美色,思惟分辨對自己合適的衣缽,是適宜正知。堅持修行,不捨離禪修的業處,如修習安般念,在穿袈裟、執持衣缽時,隻專注於呼吸,是境界正知。就不癡正知來說,在自己的名色相續流裡,並沒有一個「我」在穿袈裟,每一刹那都是名色的相續生滅。持缽的心,當下生起,隨即滅去,不是一個心,是不斷的心的過程。
缽是色,衣也是色,色是不斷生滅的過程,觀色的心也是不斷生滅的過程。
「飲食、咀嚼、嚐味時,以正知而行。」同樣在此也有四種正知:(一)有益正知:不分別食物好吃或不好吃,好喝或不好喝。隻是為了身體的維持,並利用它來修習梵行。(二)適宜正知:無論食物的品質與滋味如何,會造成身體不舒服的食物就不適宜。由正命得來的食物,或食用後不會使善法衰減、惡法增盛的食物是適合的。(三)境界正知:就是不捨離禪修的業處。如果是修安般念,在吃飯、喝水時,都應儘量專注於呼吸。不要覺得持續不斷的修行是不可能辦到的,應當盡最大的努力,專注於自己禪修的業處。(四)不癡正知:在名色相續流裡,並沒有「我」在取用食物,隻是名色的相續聚散生滅。由於風界的推動作用,使食物前進、移動、翻轉、粉碎及排出。靠火界的熱能,能成熟、消化食物。在此幾乎每個段落都提到風界,風界存在成群的帶動色法裡。然後也必須觀照被帶動的色法。帶動與被帶動的色法是色蘊,每一階段的心(意門心路過程)包含四種名蘊,總共是五蘊。若能在每一階段中,照見五蘊,並能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那麽不癡正知就達到頂峰。在什麽情況下四正知的修行會變得特別明顯?要不斷地思惟無我、空的道理。如何思惟無我、空的道理?
「眼根」是空,因為它不是我、不屬於我;「色」是空,因它不屬於我,不屬於眾生,不屬於女人、不屬於男人;「眼識」是空,因它不是我、不屬於我。
若眼根、色、眼識碰在一起產生「觸」,這個「觸」也是空,它不是我、不屬於我。靠這個「觸」所出現的「受」,有樂受、苦受、捨受。雖然「受」的觀察是屬於受念處的修行,如果有四正知的修行的基礎,可以很清楚看到它是空,不是我、不屬於我。靠這個「觸」出現的「五蘊」,雖然「五蘊」的思惟嚴格地說是屬於法念處的修行。靠正知修行的基礎,我們清楚知道五蘊是空,不是我、不屬於我。
如此,正知的修行就變成我們解脫的法門。觀照心路過程的生滅,也是屬於正知的修行,若有相當的定力,依照方法修習,可以看到心路過程是如何出現、變化、消失。我們眼根看到所緣,眼根、色、眼識碰觸在一起,出現心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不同樣的心,它們不會看到彼此,它們是一個一個自動地出現,沒有任何的自主。有所緣才能夠出現看顏色的過程、聽聲音的過程。若所緣太微細或不夠清晰,此過程就不會出現。
依照南傳佛教二十四緣64說明,眼根看顏色的時候,「色」叫所緣緣(Arammanapaccaya)65,「眼根」叫做依止緣(nissayapaccaya)66,沒有這個緣,我們就不能看色。能夠看顏色需要光明,光明是親依止緣(uppanissayapaccaya)67,如果沒有親依止緣,我們也不能夠看色。如果心沒有注意顏色,就沒有轉向心;如果沒有轉向心,不能生起眼識,我們的眼睛也不能看。注意在所緣是無間緣(anantarappaccaya)68,是無間斷的緣,而它也是斷緣,斷有分心。有分心斷,轉向心起,才能夠出現眼門的心路過程。對出家眾來說,正知的修行是最重要的修行,在《中阿含經》的注釋書中記載,有一位吉達(Citta)比丘告訴佛陀:他沒有辦法持守那麽多戒律修習梵行。依照南傳佛教,比丘有二百二十六條戒。佛陀慈悲問他:那你可以持守一個規則嗎?比丘回答:如果隻是一項而已,那麽我能夠遵守。佛陀就教他正知的修行,在一切威儀中都觀照自己的心。他依照佛陀的教導,在每個動作中照見五蘊,並照見它們為無常、苦、無我。不久,成就了正知的修行,證悟阿羅漢果。
(三)總結
以下,我們歸納正知修行的含意:正知修行的意思,可以用四種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它,不過所有基本修行的智慧都包含在裡麵。它是定的修行的基礎,也是觀的修行的基礎,我們可以用它強調定的作意、心不散亂的作意,也可以用它觀無常逼迫的作意,正知包含止、觀二個方法。雖然正知的修行隻能達到近行定,但是近行定能夠轉成觀,由觀而至解脫,目前還有很多比丘依此修行,得到心的解脫。為什麽能得到心的解脫?無論什麽活動,可以看得很清楚,什麽是色、色的味、色的患、色的壞、色的離。若我們修習正知,對於這個道理會愈來愈清楚。所有的出世法、無漏法、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四念處、四聖諦的修行,都靠這個修行而愈來愈明顯。
我們作任何動作,每一刹那所出現的名法、色法,它們當下生、當下滅,舉手的色與伸展、彎手的色是不同樣的色。名法、色法才生即滅,沒有連續不斷的存在。如此了解,才是真的修習四種正知。
若我們能如此觀照,觀自己的相續,觀別人的相續,有時候觀自己的相續,有時候觀別人的相續,有時候觀內,有時候觀外。此時也必須觀照因緣生滅與刹那生滅。當觀智成熟時,聖道智與聖果智會以涅槃為目標而生起。證悟阿羅漢果之後,就能獲得解脫,超越執著,不依賴世界,不依賴五蘊,超越愛、見、無明。
這就是以正知來修行達到解脫之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