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https://www.cfolu.com/xiuxueyd/171canchanfayao.html
參禪法要
湛然
盡除妄念是修,徹見本性為悟。
其修也,有從入之階;其證也,有自得之實。
用參究塞斷意根,令妄想不行。
參究,貴勇猛精進,不狠狠逼自己一把,就說不上是努力。
參究的核心:照顧好疑情(覷究而別無它念)。
向一念未萌前覷究。
切切覷究,晝夜莫廢。
一、序言
二、前行
三、參究
(一)唯存話頭(萬念歸一)
(二)一念不生(一歸於無)
(三)定慧等持
(四)能所雙亡(明心見性)
四、保任
五、答疑
一、序言
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離念),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華嚴經(八十卷)·如來出現品》)
經雲:“爾時,如來......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念);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令離妄想〕有念皆妄,因為與諸法實相不相應。離妄想就是依次息滅粗念、細念、微細念。微細念滅,即圓證佛果。《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微細念滅)。”
《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憨山大師雲:“此證明無念為成佛之捷要也!意謂不但菩薩修斷,以至無念,名為究竟;即凡諸眾生,二六時中,苟能觀察無念者,則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無逾此者,故特揭示於此。”又雲:“一切染法皆依根本無明而生,根本無明乃最初動念也。以(由於)眾生從來未曾離念,故雲‘一切染法,皆是不覺之相’。意顯若了無念(這是要顯明若成就無念)則一切煩惱頓斷,故此結指最初一念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見苦知因,要知離念為修行之要也。”(《大乘起信論直解》)
〔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令其生長;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諸不善法,自然斷除。是名修斷。〔無念〕通常所說的“無念”,是指粗念和細念皆無;而究竟的“無念”,是粗念、細念和微細念皆無。所以“無念”一詞,在閱讀經論時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其內涵。〔粗念、細念、微細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妄念(相對於正念而言)是粗念;正念是細念,例如念佛人之佛號,禪人之話頭;微細念是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
以上經論,都明確開示道:離念為修行之要。離念,就是依次息滅粗念、細念和微細念。微細念滅,即圓證佛果。
離念的方法多種多樣,而其中以參究話頭,最為銳利、有力,借此塞斷意根,令妄想不行。久久話頭得力,忽然?地一聲,桶底脫落,而明心見性。
話頭有許多,例如:無、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無佛性、放下著、須彌山等等。而其中,又以參“無”字話頭為妙,故宋代大慧禪師極力倡導。
本篇專講怎樣參究“無”字話頭。這裏所說的“無”,是超越有無的無,是六祖惠能所說“本來無一物”的無,是諸法實相。
〔諸法〕一切事物、現象。〔諸法實相〕所謂“實相”,就是實際的情形;“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諸法)的實際情形。這個實際情形就是:畢竟空,無所有。《佛藏經》雲:“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憍陳如品》中,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持世經》中,佛言:“知諸法空,如幻無實,無有根本。”《大般涅槃經》雲:“一切諸法皆如幻相,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法華經》雲:“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詳見《諸法實相》)
二、前行
眾生心思散亂,如野馬狡猿,狂奔亂跳,片刻不停。在這妄念叢生的情形下就來參究,會感到難以下手,或者難以為繼,甚至造成身體不適。這是許多人參究一陣子便放棄了的主要原因。所以,參禪之前,最好先修前行,紮下基礎。基礎愈牢實,以後的修學就愈順暢、得力。
築基的方法甚多,例如《覺知禪》中就介紹了許多種方法。本文的築基方法,是覺知腹部的起伏(升降),以培養專注、連貫、持久的覺知力,為參禪打下紮實的基礎。
常見的呼吸主要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吸氣時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由於呼吸時,空氣直接進入肺部,故胸腔會因此而擴大,腹部保持平坦。本文之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順呼吸法,即吸氣時擴張腹肌(腹部上升),呼氣時收縮腹肌(腹部下降)。這種呼吸方法,比較胸式呼吸而言,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甚多。(詳見《腹式呼吸》)
當你吸氣時,腹部會逐漸上升;這時就專注地覺知腹部上升的過程,在心中標記“上”。當你呼氣時,腹部會逐漸下降;這時就專注地覺知腹部下降的過程,在心中標記“下”。要點是:要持續地保持對腹部起伏的覺知。開始練習時,可以把手置於腹部,來感受腹部的起伏。
自然地呼吸,隻是專注地覺知腹部的起伏,將注意力放在腹部的起伏上。
隻要是在覺知腹部的起伏,就不會有妄念。若是妄念生起,就說明失掉了覺知,就要立即把注意力收回來,專注地覺知腹部的起伏。失掉,收回來;失掉,收回來;......。如果整整一個鍾頭都是在這樣打拉鋸戰,你這一個鍾頭都沒有白費。隨著不斷地練習,你會發現失掉覺知的次數愈來愈少,失掉與收回來之間的時間間隔愈來愈短,這就是進步。
當覺知腹部的起伏比較有把握時,便進一步去覺知腹部起伏過程中的感受(而不要去注意腹部的外形)。
在覺知腹部的起伏時,如果妄想熾盛,收回來比較困難,就不要再勉強去收,而是專注地觀察妄想,看它要想什麽,並將妄想分類標記:“分心”,“亂想”,“計劃”,等等。待到妄想削弱後,便又回到覺知腹部的起伏上來。
禪修時,就隻有覺知腹部的起伏和觀察妄想這兩件事,而且是以覺知腹部的起伏為主,二者靈活地交替運用。
在專練時間之外,要盡可能見縫插針地練,而且要盡量保持對日常活動中各個動作的覺知(可參考《覺知禪》中“覺知動作”一章)。總之,抓緊一切機會練習覺知,培養覺知力,這是參禪的基本功力。絕不要輕忽每一個一兩分鍾的練功機會!
開始時,主要是在坐、臥的情形下專練。然後逐步做到行、住(站立)也練。(經行時,可以四步一吸,四步一呼。)這樣,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在做功夫,功力就長進得快,而且適應性強。
躺下來睡覺時,也要覺知腹部的起伏,直到入睡前的最後一刻。
當對腹部起伏的覺知清晰專一時,便可進入參禪。而且在參禪階段,也不要忘記經常抽時間來覺知腹部的起伏,以加深和鞏固基本功。基本功愈牢實,參究就愈順暢、得力。
這裏介紹一個對於身心非常有益,性命雙修的功法:無念深呼吸。其方法是:每一個呼吸是15秒(可以對著有秒針的鍾表來練),呼氣的時間等於或者略長於吸氣的時間,還可以在吸氣與呼氣交換之間屏息(停住呼吸)兩三秒鍾。在呼吸過程中,要清楚地覺知到腹部起伏的情形,因而無念。每天做兩次,每次10分鍾。並且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地做。
問:標記是否就是心中默念?
答:不是。如果隨著腹部的起伏默念“上”、“下”,那麽當你念得熟了,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實際上已經忘掉了覺知腹部的起伏,心中卻還在機械式地念“上”、“下”。而標記是:當你覺知到腹部上升時,告訴自己這是“上”;當你覺知到腹部下降時,告訴自己這是“下”。沒有覺知到,就沒有標記。
問:禪修時,采用什麽樣的坐姿?
答:禪修貫穿於行住坐臥。佛弟子要有威儀,外具威儀,內則心正。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打坐時,選擇一個能讓你坐得長久的姿勢。你可以盤腿坐,或者是在椅凳上正坐(背要離開椅背,令氣脈通暢),兩腿下垂。坐定之後,讓背部與頭部保持挺直(這一點很重要),但不僵硬。
三、參究
一、唯存話頭(萬念歸一)
二、一念不生(一歸於無)
三、定慧等持
四、能所雙亡(明心見性)
參禪的方法是:提個“無”字,即集中精神向內覷(qù)究:如何是“無”?久了妄念若起,又提個“無”字,又如是集中精神向內覷究:如何是“無”?若是妄念不起,就隻是覷究著。
隻要是在專注、連貫地覷究,即無妄念生起;若有妄念生起,說明精神渙散,覷究鬆懈,甚至走失。這時就要立即提一“無”字,再次集中精神回光返照,專注、連貫地覷究:如何是“無”?妄念是在覷究的間斷處生起,在失掉了覷究時熾盛。
〔妄念是在覷究的間斷處生起〕對於初學者而言,覷究是不連貫的,雖然自己以為是在聚精會神地覷究。所以,在參禪的初期,就是要令覷究連貫,哪怕是短暫時間的連貫。隻要按照上麵介紹的參究方法堅持不懈地參下去,自會出現短暫時間的連貫。在這短暫時間內便處於無念,而隻有覷究,通常稱為生起疑情。日久功深,這些短暫時間的疑情,就會連成段,乃至打成一片。
所謂參,就是向內覷究,覷究:如何是“無”?用覷究塞斷意根,令妄想不行。處於覷究而別無它念的狀態是疑情。參究,就是要照顧好疑情,令疑情成段,成片,成團(籠罩全身)。參究功夫要行住不離,晝夜莫廢;不分動靜,念念不間。
〔行住不離,晝夜莫廢〕這樣來做功夫,將疑情打成一片。高峰禪師雲:“十二時(二十四小時)中,莫令有間。四更起來,便摸索話頭,頓在麵前。略覺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話頭。行時,步步不離話頭。開單展缽,拈匙放箸,隨眾等事,總不離話頭。日間夜間,亦複如是。打成片段,未有不發明(開悟)者。”(《禪關策進》)憨山大師開示道:“若果能用心,單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久久純熟,一念不生,本體現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動靜一如,方為打成一片。”(《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
〔不分動靜,念念不間〕無論動靜,都念念不間斷地向內覷究。對此,虛雲老和尚開示道:“所言動靜者,初心學者不可不究。行、住、殿堂、作務、迎送、語笑、屎尿等名動,坐臥恬靜名靜。如斯微細揣摩(要這樣來微細揣摩):我現於二六時中(我現在在二十四小時中),究竟幾時在動,而不隨動去(仍然在向內覷究)?幾時在靜,而不被靜轉(仍然在向內覷究)?對一切境,生心不生心?果能如前審察(果真能夠這樣來審察),於動不隨動去(於動中不起妄念),即能惺惺寂寂(即能惺惺而寂寂);於靜不被靜轉(於靜中不落昏沉),即是寂寂惺惺(即是寂寂而惺惺)。”(見《虛雲禪法》)
〔寂寂惺惺〕意思是:無念而且不失覺照。寂寂,一念不生;惺惺,神誌清醒,不失覺照(對本文而言是不失覷究)。永嘉大師雲:“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亂想非。”〔無記〕在這裏是迷糊(失掉覺照)的意思。
其要領是:集中精神回光返照,專注、連貫、持久地覷究如何是“無”,以深入疑情,照顧好疑情,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參究過程中,悟是源於疑(疑情),疑是源於信。信心真誠堅定,不屈不撓,克服一切困難地參究,十分重要。高峰禪師雲:“須知疑(疑情)以信為體,悟以疑(疑情)為用。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譬如水漲船高。”(《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古德雲:“通身起個疑團。”請好好體會這句名言。
提個“無”字,向內覷究,契合自性。
當你專注地向內覷究,就會覺知到體內的能量場,鮮活的能量場。這時,妄想息滅,身心會有一種奇妙的感受,這就是對本體(自性)的感受,是對本體的契入(契合自性)。六祖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壇經》)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契合自性時,便不再妄執五蘊身心為我,而是主人公做主,妄想息滅,寂而知,這是在種最大的福田。憨山大師雲:“故佛法教人,一以(專以)斷妄想為本,(因為)妄想乃貪瞋癡種種惡業之本也。即菩薩修行以至成佛,報得天上人間最勝莊嚴廣大福田,皆從斷妄想始。以(由於)妄想斷,則惡業消,惡業消,則百福集,此所謂自求多福也(這就是自求多福啊)。”(《夢遊集·示鍾衡穎》)
契合自性:自性是內在的靈能,是身體裏麵的那個主人公。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它,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對於眾生而言,身體是自性的住宅。《六祖壇經》雲:“色身是舍宅。”臨濟祖師雲:“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這是說色身如木偶,而賦予色身活力的是自性。故《修心訣》雲:“百骸(色身)潰散,歸火歸風(四大分離);一物(自性)長(永遠)靈,蓋天蓋地。”
二六時中,知饑知渴,知寒知熱,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其質頑而無情,豈能見聞覺知?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師雲:“四大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隻汝目前曆曆孤明勿形段(沒有形相)者,始解說法聽法。所謂勿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經》雲:“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令屍體起來行走、活動),以毗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為(言論行為)不絕。”這是說:色身如木頭人、屍體,因機關力而言而為。此機關力,就是自性這個生命力。
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到體內這一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契合自性,則妄念不起,就能夠輕鬆自然地做到無念,或者專念。契合自性綿密不斷,就是隨時隨地都在覺知到、感受到體內自性鮮活的生命力,並且與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緣來即施,緣去即寂。無論做事,還是談話時,都要保持契合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緣所操控)。
通常,人們形影不離的總是五蘊身心的那個“我”,這是迷的狀態。當你離開了那個“我”而契合自性,這就是覺的狀態。不離五蘊身心的那個“我”,就是迷,是在造輪回業;而離開那個“我”,契合自性,就是覺,是在修淨業,種大福田,常生智慧。《修心訣》雲:“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動解脫;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長劫輪回。”(詳見《修心訣精解》)
〔坐一如〕“坐”:堅守。“一如”: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不二不異名曰一如。
愈加深入的覷究,即是對本體愈加深入的契合。印光大師《念佛三昧摸象記》雲:“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譯文:綿密地、愈來愈深入地契合自性,殷切警醒地保持正念。)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蓮池大師雲:“願放下萬緣,十二時(二十四小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雲棲法匯》)《禪宗無門關》雲:“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
契合深了,你會感受到內部是一個深廣無垠寂而知的空間。不失覺照地住在裏麵,即是住於真心性淨明體。佛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都是由於不知常住於真心這一性淨明體),用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嚴經》)
〔性淨明體〕性本清淨的明妙之體。“性淨”:性本清淨,無係縛染汙。“明體”:明妙之本體。〔真心性淨明體〕從語法結構來說,“性淨明體”是同位語,用來修飾“真心”這一名詞。〔輪轉〕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由於善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脫離輪回。〔變易生死〕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聖者,已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過程中,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測,不可思議,故名“變易生死”。了變易生死者,圓證佛果。
之所以“妄念若起,就要立即提個“無”字(話頭)”,這有三個作用:
一、提個“無”字,就是警誡自己:本來無一物!因此不可起念,而被境緣牽纏。
二、提醒自己要立即集中精神回光返照,專注、連貫地覷究:如何是“無”?
三、“無”字一提,即從妄想中脫出來,為疑情(覷究而別無它念)的生起創造條件。
要特別注意的是,參禪有一個誤區:就是用意識心去思量卜度話頭的意思,把妄想當疑情,想出一番光景來,便說自己悟了。這不是參究,而是在打妄想,與明心見性背道而馳。所以,參究要離心意識來參究(詳見《離心意識參》)。
參究的核心:照顧好疑情(覷究而別無它念),晝夜莫廢。隻要這樣照顧好疑情,覺知力就在迅速提升,愈來愈專注、連貫、持久。一旦覺知不為微細念所間斷,則本性畢露,明心見性矣。
問:為什麽我集中精神回光返照,專注、連貫地覷究,卻仍然還有妄想,而且妄想與覷究同時並行?
答:這是因為你的覷究實際上還不連貫,尚未連成段,於是出現瞬間覷究和瞬間妄想交替進行的情形,就誤以為是二者同時並行。這是開始階段常有的情形。所以,初步功夫首先是通過“集中精神回光返照,專注、連貫地覷究”的不斷練習,把覷究連成段。覷究成了段,在這些短暫的時段中自無妄想。這時疑情(覷究而別無它念)現前,就站住腳了。然後就是在長時段中,話頭之間沒有妄念。這一步成就了,就做到萬念歸一。進一步,令疑情累分成寸、累寸成尺地延長、持續,乃至成片,成團。直至一念不生,唯存疑情。這就是一歸於無的境界。
如果是妄念叢生,感到要把覷究連成段很困難。這說明覺知力薄弱,建議你先按照上麵“前行”一章來修學,奠定好基礎後才開始參究。基礎愈紮實,後麵的修學就愈順暢、得力。
問:據記載:月溪法師問鐵岩和尚:“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見性?”鐵岩和尚回答道:“汝不可去斷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因緣時至,無明湛湛黑暗深坑?的一破,就可明心見性。”“師(月溪法師)聞此言,如飲甘露,由此日夜用功苦參,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至某中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有所悟。”為什麽鐵岩和尚說“汝不可去斷妄念”?
答:鐵岩和尚開示方法的要點是:“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所謂“汝不可去斷妄念”的意思是說: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去斷除妄念上,而是要完完全全地放在返看上(所謂“返看”,就是向內覷究)。實際上,隻要專注連貫地返看,妄念自然就息滅了。而且,隻要繼續專注連貫地返看,也就不會有妄念再生起。若有妄念生起,這說明返看由於鬆懈而有間斷,因此也不要去斷妄念,而是抖擻精神,重新專注連貫地返看,妄念自息。所以,這一方法用功的要點是:專注、連貫、持久地“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黑暗深坑那裏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地一聲,黑暗深坑一破,徹見本性矣。
〔行住坐臥不要間斷〕這裏所說的“不要間斷”,不僅是不要把返看停下來,而且就是在返看時,也要專注連貫,不可因為鬆懈而有間斷。
問:妄念生起時,該怎麽辦?
答:對此,憨山大師精辟地開示道:“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惡念)佛(善念)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如脫韝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自然不幹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夢遊集·答鄭昆岩中丞》)
〔脫韝之鷹〕如解開腳扣而脫離皮製袖套之鷹,譬喻不再受拘束;韝(gōu),古代射箭時戴的皮製袖套。
“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這是參禪的要訣之一。“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是說,妄念生起時,不要去管它想的是什麽,也不要考慮怎樣來對付它,也就是說,絕不要有絲毫注意力放在妄念上,而是立即以全副心思、聚精會神地提起本參話頭來參究——“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隻要做到注意力全部都在參究上,則妄念自息,因為一心不能二用。
〔一心不能二用〕每一瞬間,人隻會有一念,要麽是妄念,要麽是正念(這裏是話頭、或者無念)。功夫不精純時(未成片時),妄念與正念會交替出現,這給人的感覺是同時有許多念頭生起,其實是有先有後一念一念地生起。所以,每當妄念生起,隻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正念上,妄念自息。若有絲毫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妄念就會陸續生起。
也就是說,妄念生起時,企圖遏製妄念這是揚湯止沸,愈製愈亂;而不要去管妄念(當下撇過),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覷究上,隻要覷究到位,妄念自息,這是釜底抽薪。諺雲:“揚湯止沸,莫若釜底抽薪。”平時要經常這樣來練兵,修行生活化(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一旦榮辱得失纏心,妄念盤旋不去,就正是實戰的大好機會,考驗的時刻到了!
問:“死盡偷心”是什麽意思?
答:偷心是指參禪時,對內外境產生虛妄分別的識情作用。此識情“能劫奪自家無上法財“,故稱為”偷心”。中峰大師雲:“何謂偷心?乃識情之異名也,能刦奪自家無上法財故。”(《中峰廣錄·山房夜話》)參話頭時,不僅要心不起第二念,更不許對諸境緣產生分別執著,否則心念難專注於話頭之上,所以必須將偷心去盡,不為妄想所蒙蔽。中峰大師特別強調參禪要死盡偷心。他開示道:“古人學道之有靈驗者,蓋偷心死盡故也。便偷心一毫死不盡,則萬劫無有自成之理。直而論之,死得一分偷心,則是學得一分道;死得偷心五分,則是學得五分道;偷心全無,則全體是道。蓋偷心之障道,猶飛埃遊塵之覆鏡光也。今人惟知有道可成,而不知有偷心可盡。或偷心之未盡而欲道之有所成,是猶坐臥於水中求其不濕,天下古今無是理也。昔永明和尚痛言,情生智隔,想變體殊,使會成公案,祖父家珍不得受用也。謂情生想變者,即吾所言偷心之異名也,一切時要教情不生,一切處必欲想不變。會須真個把生死大事橫於胸中,塞於意下,情方欲生而遭其障,想將擬變而遭其奪矣。”(《天目明本禪師雜錄·示正聞禪人》)所以,參話頭時,定把偷心去盡,除一個話頭外,就沒有任何事物擱於心中。如此截斷一切識情作用,猶如泥塑木雕的有氣死人一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內外境界全無意識反應。如是守去,發起的疑情自然不受幹擾,其力量也得以逐漸加強。
參禪有三個階段:唯存話頭(萬念歸一),一念不生(一歸於無),明心見性(親證本性)。明心見性之後,則是做保任功夫。
注:本文在“一念不生(一歸於無)”之後,添加了“定慧等持”一節,是為了幫助在各種境緣中都能夠保持一念不生。
(一)唯存話頭(萬念歸一)
妄念是陪練,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吧!
唯存話頭,就是隻有話頭和疑情而沒有其它念頭,這是萬念歸一的境界。“唯存話頭”,亦名念念相續:話頭不被妄念間斷(不一定話頭之間沒有時間間隔)。
方法:提個“無”字,向內覷究,契合自性。若是妄念不起,就保持覷究。若是妄念生起,說明覷究有間斷,這時就抖擻精神再“提個‘無’字,向內覷究,契合自性”,如此繼續。隨著功夫的深入,保持覷究而不被妄念間斷的時間會愈來長。
要點是:即念覷究,深深地覷究,持續地覷究。直至唯存話頭,不昏不散。這就是萬念歸一的境界,亦即淨宗之一心不亂的境界。
〔不昏不散〕不昏沉,不散亂(沒有妄念)。
問:讀了《一分鍾禪定》後,心中十分羨慕這個一分鍾禪定。請問,怎樣才能夠做到?
答:這個一分鍾禪定,人人能夠做到,也是參禪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其方法是:提個“無”字,向內覷究,契合自性。堅持練下去,起初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無念,繼而無念的時間會逐漸增長,直練到提一“無”字就能夠持續一分鍾以上的無念。這個寂而知(無念而又覺知)的狀態,就是宗門所說的前後際斷,就是禪定。在《一分鍾禪定》的網頁上有一分鍾後鍾聲敲響的音頻,你可以對著練。
然後你將這個提個“無”字就能夠保持一分鍾禪定,在各種各樣情形下練,特別是在喜怒哀樂時練,在利害得失、愛恨情仇攻心時練:提個“無”字,頓時一念不起(隻是向內深深覷究),持續一分鍾。這“無”字領頭的一分鍾禪定,是斬斷妄想的金剛王寶劍,以心轉業的利器,將它煉成,使(運用)得純熟,何患臨終不往生?要是練到爐火純青,則得一心不亂,利益無窮。
而且,妄念若起,這是業來縛心;以“無”字取代之,則是心在轉業。有這“無”字領頭的一分鍾禪定,便是以心轉業的利器。
希望你通過一分鍾禪定的實修來證明:這一分鍾禪定,便是“又當何策以治之”的答案。
通常,人們在夜間睡覺時,入眠前都是在打妄想。這不僅浪費時間,有傷身體,而且是在造輪回業。要給自己做一個硬性規定:入眠前都是在參禪。中間醒來,立即繼續參禪,直至入眠。
要把這個規定養成習慣,形成本能,這是了生脫死的有力保證。
(二)一念不生(一歸於無)
向一念未萌前覷究。
一念不生:隻有疑情而無話頭。這是一歸於無的境界。
〔一念不生〕這裏所說的“一念不生”,是隻有疑情而無話頭,也就是說隻有覷究而沒有其它念頭。其實,覷究也是一個念頭,但它是明心見性的關鍵,非常寶貴。當隻有覷究這一念時,便是真疑現前。久久行之,這覷究的一念忽然迸斷,心境雙亡,則明心見性矣。〔心境雙亡〕能覷究之心與所覷究之境一齊泯滅——能所雙亡。
方法:提個“無”字,即集中精神向內覷究:如何是“無”?久了妄念若起(或者覷究鬆懈時),又提個“無”字,又如是集中精神向內覷究:如何是“無”?若是妄念不起,就隻是覷究著。首先,要純熟地做到兩句話頭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少於一分鍾,此即前麵所說的話頭領頭的一分鍾禪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要對著時鍾嚴格訓練(也可以利用《一分鍾禪定》一文中的音頻播放器),功夫要綿密紮實。然後,在此基礎上逐漸延長兩句話頭之間的時間間隔。
〔話頭領頭的一分鍾禪定〕從提個“無”字,持續5秒鍾無念開始,或10秒鍾無念,或20秒鍾無念,經常這樣做,逐漸延長,直至一分鍾無念,乃至更長。修行的竅門是:將一個大台階,分成若幹個小台階,循序漸進,不急不廢,綿綿不斷,見縫插針。
如此而行,待到功夫深了,此時提個“無”字,疑情(覷究而別無它念)便持久地連綿不斷,就不用再提話頭(或者按照需要偶爾提個“無”字),專一地照顧好疑情,向一念未萌前覷究。這就是一歸於無(一念不生)的境界。
向一念未萌前覷究,這是明心見性的精髓。
〔向一念未萌前覷究〕覷究是非常好的攝心之法。你也可以將“覷究”,簡化成一個“究”字,這便是虛雲老和尚反反複複開始的要訣:“向一念未萌前究。”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照顧好疑情,做好覷究而別無它念的功夫。切切提撕,勿令間斷。功夫要愈做愈細密。妄念才起,即便覺除。如此久久行之,動靜打成一片,當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雙泯(能所雙亡),則徹見本性矣。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這裏所說的正念就是覷究。蓮池大師雲:“願放下萬緣,十二時(二十四小時)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雲棲法匯》)〔即便覺除〕妄念若起,是因為覷究鬆懈,甚至走失;於是凜然一覺,專注地覷究,妄念即息。記住:妄念是在覷究的間斷處生起,在忘掉了覷究時熾盛。
也可以這樣來息滅妄念:妄念起時,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它起自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zā,擠榨),任它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
妄念若起,這是業來縛心;覺之即無,這是心在轉業。如此做下去,待到功夫深了,就能夠長時間地處於“一念不起”的狀態,偶有妄念生起,也會一飄而逝(所謂‘紅爐片雪’);進而做到長時間地處於“一念不起”之無念狀態,並且清清楚楚地知道是無念,所謂“寂而照,照而寂”;直到動靜打成一片。古德雲:“到此卻似透水月華(到此時,疑團就像透水之月影),急灘之上,亂波之中,觸不散,蕩不失,活鱍鱍地。”(《禪關策進》)
〔鱍鱍bō bō〕鮮活貌。
此境界(寂而照,照而寂,動靜打成一片),即是處於穩定的“與麽時”狀態,是開悟之前奏,所謂鑽燧取火,煙飛之時。劉洙源先生雲:“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覷究而別無它念。若是無念而不覷究,則落空亡,這不是疑情),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佛法要領》)
〔燧suì〕上古取火的器具。〔煙飛之時〕濃煙飛時,很快就會起火了。〔與麽時〕六祖傳法惠明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在此一念不生之際),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哪個是你本來麵目)?”(《六祖壇經》)劉洙源先生雲:“然此公案(“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最重要者,是‘與麽時’三字,是禪宗秘訣。發心人能如是住心,則悟不遠矣。祖師雲:‘與麽時,謂之佛未生時。’又謂之:‘居頂,貴重無比。’一日中能有數小時如此住心,始合法。自有發機因緣,不必要人指導。祖師雲:‘但能與麽時,不愁不徹悟。’此屬心法秘要,可力行之。”(詳見《白雲心要》)
〔不思善,不思惡〕一切都不想之無念狀態。〔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一切都不想,在此一念不生之際,回光返照(向內覷究),如何是你本來麵目?〔本來麵目〕自性。例如,你的本來麵目就是你的自性,而不是你現在是男是女、是高是矮的這個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譬如伎兒(戲劇演員),變現諸趣。”(譯文:自性就像戲劇演員一樣,穿上不同的戲裝,扮演六道中各色各樣的眾生。)
馬祖雲:“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馬祖道一禪師語錄》)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憨山大師雲:“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詳見《消除舊業》)一念不生之心,即是無物之心。通過這階段“一念不生”的修學,已經具備滅罪除障的能力,要在境緣上切實運用。請閱讀《三無功夫:無念、無相、無住》,令一念不生功夫在滅罪除障的過程中日臻圓熟。
在本階段,要特別注意兩點:
一、若無妄想,亦無覷究,而空心靜坐,這是冷水泡石頭,坐到無量劫亦無益處。
〔空心靜坐〕這是一念不生階段的誤區:無念而失去覷究(路頭不清之人往往還自詡為“清靜自在”)。古德稱之為“冷水泡石頭”、“坐枯木岩”、“坐在黑山鬼窟裏”、“溺在一潭死水裏”,這時必須提起覷究。所以,在一念不生階段,務必做到一念不生,覷究不滅,始終照顧好這個“不生不滅”。
二、莫將化城當寶所,到此一念不生境地便止步不前。而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精勤參究,直到明心見性(徹見本性)。
〔化城〕幻化之城郭。出自《法華經》中的化城喻。化城喻說道: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寶所,然而到此寶所,路途艱險遙遠。佛恐行人疲倦退卻,於是在中途變出一座城郭,使他們暫得止息,蓄養精力,然後直奔寶所。
道原禪師偈雲:“百丈竿頭不動人(已經做到一念不生),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徹見本性),十方世界是全身。”(《景德傳燈錄》)
〔不動人〕“不動”,念頭不動(不起念),即一念不生。“不動人”,一念不生之人。
大慧禪師雲:“如今人多是得個身心寂滅,前後際斷,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似古廟裏香爐去,冷湫湫地去,便為究竟;殊不知卻被此勝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見不能現前,神通光明不能發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一念萬年去〕“一念萬年”在此,是形容能夠長時期地(萬年)保持一念(萬念歸一)的境界,“去”,息滅。“一念萬年去”,將萬念歸一境界中之唯一一念也息滅,而進入無念境界。〔古廟香爐去〕古廟香爐(古廟中僅存的一點香火):譬喻心念純一無雜,這是萬念歸一的境界。“古廟香爐去(將古廟中僅存的一點香火也去掉)”,這是譬喻由一歸於無,而進入無念境界。〔一條白練去〕白練:白絹。這裏,白練也是譬喻心念純一無雜,這是萬念歸一的境界。“一條白練去”是說將唯一之念亦去掉(一歸於無),而進入無念境界。
虛雲老和尚開示道:“有等(有的人)因為到了這境地,功夫有些微把握,又沒有遇著什麽打不開的境界,便自以為無明斷盡,功夫到家;哪曉得天天坐在無明窟裏過日子還不自知。忽然遇著一個境界,便打不開,作不得主,依舊隨它去了,豈不可惜!或有等到了真疑現前的境地,空中發點慧,領略了古人幾則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為大徹大悟,吟詩作偈,瞬目揚眉,稱善知識。這種人自誤誤人,罪過無邊。又有等把達摩老人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本麵目’的涵義錯會了,便以坐在枯木岩邊為極則。這種人以化城為寶所,認客地作家鄉。”(《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
憨山大師開示道:“此事(向上一路)若不放下身心,苦切根究到水窮山盡處,終無下落。縱到水窮山盡處,古人謂之靜沈(同“沉”)死水,又謂之玄妙窠窟。若不回頭轉腦,則麵前如鐵壁銀山相似,隻是得力時,不是受用處。古人用心,不是死到底,須是死中發活始得,要在回機轉位。所以道: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大千世界現全身。”(《夢遊集·示顓愚衡禪人》,注釋詳見《憨山大師開示錄》)
〔向上一路〕宗門之極處(超聖凡、出生死),謂之向上一路。〔回頭轉腦〕由保入任。〔保任〕保護和任運。
憨山大師又開示道:
“古人用心,但隻將一句本參話頭靠定,如鐵壁銀山相似。若到一念不生處,亦是得力,不可作究竟會。直到工夫任運,不假思惟,一念豁然,身心如脫空,方是工夫入手處,亦未是究竟。但能至此,自然輕安自在,便生歡喜。然此乃是本分事,未是奇特。若生奇特想,便墮歡喜魔,便起無端狂知狂解。此關最險,此皆老人(憨山大師自稱)有所試者。
“古雲:‘枯木岩(喻一念不生之境)前錯路多,行人到此盡蹉跎。’非細事也。縱使有力打過種種境界,正好修行,正好保護,未是到家。若以此為足,便起世間種種五欲因緣之念。此關難過,過者百無一二。所以不到古人田地,正是得少為足之過患也。饒你學人苦心一生得到此地,若被此等惡習所牽,仍是墮落生死坑中,前功盡棄,可不哀哉!”(《夢遊集·示雙輪照禪人》)
問:我做向一念未萌前覷究之功夫,時間久了,或者是在動中做,頭會發暈。怎麽辦?
答:這說明你的覺知力不夠強大,你繼續做此前之功夫,待到覺知力強大時,再來向一念未萌前覷究。在參禪的修煉過程中,凡是遇到新階段的功夫做不下去,或者出現頭暈等不適的現象,就說明此時之覺知力尚不能夠勝任,就要繼續此前之修煉,直至覺知力能夠勝任新任務時,才開始新階段的修煉,此所謂盈科而後進也。
〔盈科後進〕泉水遇到坑窪,要充滿之後才繼續向前流。這是比喻修煉應當打下堅實的基礎,步步走穩,不要急躁冒進。
你也可以把新任務的修煉與此前之修煉穿插進行,逐漸增加每日新任務的修煉次數和持續時間。
問:我向內覷究時,有時候清明無念。但是,有時候並不清明,覺得念頭似乎若隱若現。當後一種情況出現時,我是否應當去觀察念頭,做觀心功夫?
答:這說明你的覺知力還不夠連貫、穩定。所以,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提升覺知力。當後一種情況出現時,不用去觀察念頭,而是提個“無”字,即專注持久地向內覷究,深深覷究(明照本體,般若熏無明);過一陣,再提一“無”字,......;如此繼續。覺知力上去了,後一種情況自然就消失了。
(三)定慧等持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慧);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定)。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一、夢幻觀
二、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三、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
四、消業除罪降福
薄地凡夫,煩惱熾盛,須以定慧等持來伏煩惱,以達到和保持一念不生之境界。無念是定,不迷(不把境緣當真,不被它牽纏)是慧。定慧等持就是做到:見幻即離(知道是幻,不去愛憎取舍——這是慧),見幻能離(斬斷妄想而無念,不起愛憎取舍——這是定)。
〔薄地(博地)〕卑賤下劣之位。指下賤之凡夫位。
做定慧等持功夫的要點是:一、夢幻觀;二、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三、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四、消業除罪。
一、夢幻觀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夢幻泡影露電〕如夢幻之虛妄不實,如泡影之轉瞬破滅,如朝露閃電之一現即逝。〔如如不動〕不起習性反應,不被牽纏。
夢幻觀,就是於一切境緣上極力作觀:一切法皆如夢幻泡影露電,當體即空,而不起習性反應,不被牽纏,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逐步做到:覺諸相空,心自無念。
〔當體即空〕不待思索分析,當即明白這不是真實的,而如如不動。一個有趣的故事: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法國盧米埃爾兄弟製作的一部黑白無聲短紀錄片,該片於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公開放映。這部名為《火車進站》的50秒無聲電影,展現了一列蒸汽火車駛進法國沿海小鎮拉西奧塔火車站的情景。觀眾們被直衝著他們而來的列車嚇得驚慌失措,尖叫著跑到放映室的後麵。可到了現在,誰還會這樣呢?——這就是:當體即空。
《圓覺經》中,佛言:“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譯文:什麽是無明呢?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自性迷悖,起種種顛倒,認妄為真,這就是無明。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認北為南、認東為西一樣,妄認地水火風四大形成的肉體為自身相、六根接觸六塵所現的幻影(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這就像眼睛發花,妄見空中有花並有第二個月亮。善男子!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這是病眼者妄執的幻象,由於妄執的緣故,不僅妄執虛空是實有,而且還以為真有花從那裏生出來。眾生由於顛倒迷惑而妄認幻現的身和心是實有,並執之為我,於是生死輪回不已,所以稱之為無明。)
這段經文是說:身、心(頭腦)是幻,眾生由於妄執身心為我(我相),因而生死輪回。
〔四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由地、水、火、風等四元素組成,故稱之為“大”,所謂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六塵緣影〕六根接觸六塵所產生的思想、感受和情緒,這是六根緣六塵所現的幻影,所以稱作六塵緣影,又名緣慮心,亦即通常所說的大腦、頭腦(mind)、心智。〔空中華〕即空中花。“華”,古同“花”。
要時時告誡自己:我不是這個身體,也不是這個頭腦(六塵緣影)。每有順心事、逆心事,以及盤旋於心頭揮之不去的事,都要一一觀透,看清它的本質,不被迷惑牽纏,不被欲望所驅使,不被頭腦(六塵緣影)所操控。觀得愈透,受苦就愈少,愈是自在。因為受苦都是由於無明,把身、心當成是我,把皆是虛妄的相當成是真實的,這正像夢中老虎追來的驚惶怕怖一樣。
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諸法實相觀法》、憨山大師關於人生如夢的開示(詳見《人生如夢》一文)和蓮池大師的《一筆勾》(詳見《一筆勾(注釋)》一文)便是夢幻觀的典範,要認真閱讀體悟,並隨時將其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印證和運用。
看待萬事萬物,要慈悲,寬恕,臣服,超然。
〔臣服〕就是對事件的本然沒有抗拒心。沒有抗拒心並不一定指什麽都不做,它指的是任何作為都不是從習性反應中產生的。想一想:在憤懣情緒中所采取的行動,較之冷靜而且客觀地采取行動,哪一個更有效?而且對事件所產生的抗拒心,是痛苦的根源,它所產生的負麵情緒和過火行動,對於身心、事業、人際關係的傷害,通常都遠遠大於事件本身。(參見《案例:脫離痛苦》)
江味農先生《金剛經講義》雲:“不慧(‘我’的謙稱)學佛以來,前二十年,雖修種種法,作種種觀,毫無進步。一日於此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忽若有悟,依此修觀。初亦若即若離,若明若昧,未成片段,並無甚效。繼悟應於一切境緣上極力作意以觀察之。雖一極小之事,或極順心,或極不順心之時,皆以如夢幻等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夢幻等道理印之,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如是久久,雖於‘不取於相(慧),如如不動(定)’功夫尚淺,然實從作此觀起。此心漸覺空空洞洞,於一切境相,漸能無動於中。看經時眼光便覺亮些,念佛時亦覺踏實些。今請諸君試之,必有受用。當知博地凡夫,欲回光返照,舍此無下手處也。珍重!珍重!”
夢幻觀的核心是離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迷人著相,悟人離相。
〔著相〕把相當真,而愛憎取舍。〔離相〕了悟相皆虛妄,而無愛憎取舍。《金剛經》雲:“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若見諸相並非真實),即見如來(即見到自己的本性佛)。”(注釋詳見《金剛經精解》)
二、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圭峰大師雲:“諸法如夢,諸聖同說(諸聖都這樣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如夢幻)。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的這個“知”),眾妙之門(是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愛好與厭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禪源諸詮集都序》)
〔空寂之知〕亦名靈知。〔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覺悟到諸相是幻,心自然無念(這就是前麵講的夢幻觀功夫)。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這須要有立即斬斷妄想的定力,功夫就在這裏做)。修行之妙門,就在這裏啊!
“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這是定慧等持的精髓!
三、念念不放過,念念透得過
參究,貴真修實悟,以了生死。念念不放過,便是真修;念念透得過,便是實悟。在日用中,不離一法,不住一法,處處不放過,一一透得過,這便是真切工夫。
〔不放過〕不被它瞞昧。〔透得過〕不被它籠罩,不聽隨它調弄,不當作實事,更不可被它綁架。
憨山大師開示道:“近代學人去聖逾遠,不見古人真實行履,(是)向日用現前境界,生死岸頭,一一透過。即此日用,不離一法,不住一法,處處不輕放過,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聲色逆順,愛憎境界,一一透得過處,便是真實悟門。即此悟處,頭頭法法,便是真實佛法。......苟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情根固結處,愛憎交錯難解處,貪瞋癡慢種種習氣難消磨處,就於根本痛處劄(同“紮”)錐,一一勘破(如夢幻泡影),一一透過(斬斷妄想),如此便是真實知識(如此便是真正的善知識),當下即登無礙自在大解脫無上法門。舍此外,更有何知識(善知識)可參(可參訪)?更有甚奇特法門可入耶?”(注釋詳見《真修實悟》一文)
在定慧等持的修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察覺隻是察覺,知道隻是知道,而不起念想。——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據南傳佛教《自說經》記載: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長途跋涉,風塵仆仆地趕到舍衛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見佛陀在城內一家一家地托缽乞食,舉手投足都很優雅美妙,六根都已調禦攝護,安詳寧靜。婆希上前頂禮,請求佛陀為他說法,為他說無盡利益安樂之法。佛陀說,現在正沿門托缽,不適合說法。但婆希再三請求,於是佛陀為他就地說法:“婆希!你應當這樣修習,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婆希!當你能夠做到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時,你就達到沒有執著掛礙了。你若沒有執著掛礙,那麽你就沒有過去世,也沒有未來世。你沒有過去和未來這兩世(而隻有當下),所有的憂悲惱苦就因此消散殆盡。”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而隻有當下〕經文雲:“見到隻是見到,聽到隻是聽到,知道隻是知道,覺察隻是覺察。”而沒有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念。其實,人們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和痛苦,都是由關於過去或未來的妄想所生。
四、消業除罪降福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業障海〕如大海一般深廣的業障。〔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如同太陽消融霜露一樣,念實相(慧日)就能夠消除眾罪。對於“念實相”,憨山大師解釋道:“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詳見《禪淨要旨》中“慧日除罪”一章)
無念之心即是無物之心,端坐無念,便如同太陽消融積雪霜露一樣,消業除罪,這是實相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在“慧日除罪”一章,憨山大師開示道:
【即今現在無明夢中,如何能得消舊業?須是以智慧光照破無明,的信自心本來清淨,不被妄想顛倒所使,則諸業無因,以妄想乃諸業之因也。此何以故?由無始來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種種業。業習內積八識田中,以無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惡種發現業芽,是為罪根,一切惡業從此而生。】
那麽,現今已在無明夢中,如何能夠消除舊業呢?就必須以智慧光照破無明,確信自心本來清淨,不被妄想顛倒所驅使,這樣便無造業之因,因為妄想乃是諸業之因。為什麽呢?這是由於無始劫來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種種業。這些業習累積在阿賴耶識(八識)中,又以無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惡種生發出業芽,這就是罪根,一切惡業都從此而生。
【今欲舊業消除,先要發起大智慧光,照破無明,不許妄想萌芽,潛滋暗長。若能於妄想起處一念斬斷,則舊積業根當下消除。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他轉矣。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此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無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謂智慧能消除也。】
如今欲消除舊業,首先要發起大智慧光,照破無明,不許妄想萌芽,潛滋暗長。若能於妄想起處一念斬斷,則往昔累積的業根當下消除。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它(妄想)轉矣。若能於日常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這就是“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因為無明黑暗,唯有智慧能破,這就是智慧能消除眾罪也。
【若晝夜不舍,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若常觀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積業可寄耶?如此用心,是名觀照三昧。】
你要晝夜不舍,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妄想畢竟了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如果常觀此清淨之心,又有什麽妄想可容,什麽積業可寄存呢?如此用心,名叫觀照三昧。
〔若晝夜不舍,勤勤觀察〕這裏的“若”是你、汝的意思。例如:“更若役,複若賦,則何如?”(此句出自柳宗元之《捕蛇者說》,譯文:更換你捕捉毒蛇的差事,恢複你的賦稅,你認為怎麽樣?)
憨山大師又開示道:“故佛法教人,一以(專以)斷妄想為本,(因為)妄想乃貪瞋癡種種惡業之本也。即菩薩修行以至成佛,報得天上人間最勝莊嚴廣大福田,皆從斷妄想始。以(由於)妄想斷,則惡業消,惡業消,則百福集,此所謂自求多福也。”(《夢遊集·示鍾衡穎》)
(四)能所雙亡(徹見本性)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向一念未萌前覷究”的功夫不斷深入,愈究愈親,愈究愈切,及至力極功純,豁然能所雙亡,頓見本來麵目(明心見性)。
〔能所雙亡〕能究之心與所究之境一齊化去,身心世界當下隱沒,十方圓明。這是徹見本性的境界,禪宗稱之為明心見性。
〔本性〕自性覺,這是自性的本原狀態,稱為本性;自性迷,稱為識性。(詳見《心、自性、如來藏》)
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五燈會元》)
〔迥脫根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截然脫離。〔妄緣〕妄自攀緣;這裏“緣”是動詞。〔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隻要離卻妄自攀緣,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法佛(法身佛)者,離攀緣。”《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如如佛〕覺悟如如理體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雲何為化佛?雲何報生佛?雲何如如佛?”
憨山大師雲:“看(覷究)到一念不生處,則前後際斷,中間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頓見本來麵目。則身心世界,當下平沈(同“沉”),如空華影落(空華幻影息滅),十方圓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時節,日用現前,朗朗圓明,更無可疑。始信自心,本來如此。從上佛祖,自受用地,無二無別。”(《夢遊集·示念佛參禪切要》)
憨山大師又雲:“但於念念中,看覷念未起處。由在離念一著,久久(唯存看覷的一念),忽然念頭(看覷的一念)迸斷,心境兩忘(通“亡”),如脫索獅子,自在遊行。”(《夢遊集·示了心海禪人》)
〔心境兩忘(通“亡”)〕心境兩亡。這是能所雙亡的境界,能看覷之心與所看覷之境一齊泯滅,亦即是明心見性的境界。
“大道虛曠,絕思絕慮。”整個參禪的過程,就是離念的過程。粗念息,即萬念歸一;細念息,即一歸於無(如下麵虛雲老和尚所說之“萬念頓息”);微細念暫息,即明心見性。
〔大道虛曠,絕思絕慮〕詳見《四祖開示法融》一文。〔粗念、細念、微細念〕心念有三類:粗念、細念和微細念。例如,對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細念。通常,當粗念和細念均息,就稱為無念,這是一般所說的無念。進一步,如果微細念也停息,這是究竟的無念。所以,“無念”一詞的含義,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例如“本心無念”的“無念”,即是指究竟的無念。〔微細念〕識心之微細生滅遷流,為阿賴耶識之相。微細念暫息,即明心見性;微細念永息,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則圓證佛果。《大乘起信論》雲:“如菩薩地盡(修滿十地),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圭峰大師雲:“若微細流注(微細念)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見《景德傳燈錄》)
在《虛雲和尚年譜》中,虛雲老和尚自述五十六歲那年開悟的情形:
禪堂內職不令予(我)輪值,得便修行。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
〔落堂〕落堂者,著實之謂也。虛雲老和尚雲:“惟念佛須攝心觀照,句句落堂。落堂者,著實之謂也。句句著實,念念相應,久之自成一片。”(《虛雲老和尚點滴開示》)
一夕,夜放晚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澈,隔垣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圊(qīng,廁所)中,遠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色色,悉皆了見,是時才鳴三板耳。翌日,詢問香燈及西單,果然。予知是境,不以為異。
至臘月八七(第八個禪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衝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麽。若果當時踏翻鍋灶(哪有什麽水!),看文吉有何言語?此次若不墮水大病,若不遇順攝逆攝,知識(善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哪)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又偈: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四、保任
保:絕思絕慮。
任:任心自在。
有義事,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有義事〕義,是義理。凡有所作為,先應詳審是非利害,必須符合於義理,然後行之,這是醒悟心,不同於狂亂心。(詳見《業不能係》)
憨山大師雲:“此事(向上一路)不從參究入者,不得力,不向教上印證者,不得正知見。不從境緣上打煉者,亦隻是光影門頭事,及臨逆順八風境界,便被搖奪將去,都透不過。以宗入,以教印,以日用境緣為驗。但於境上輕脫,無滯著心,即是用心得力處。能以境緣自勘,亦不必全靠善知識說話為實法耳。”((《夢遊集·徑山雜言》))
〔向上一路〕宗門之極處(超聖凡、出生死)謂之向上一路,與“向上一著”同義。憨山大師雲:“佛教宗旨,單以一心為宗。原其此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了無纖塵,清淨無物。此中本無迷悟生死,聖凡不立,生佛同體,無二無別。此正達磨西來,直指此本有真心,以為禪宗。故對武帝(梁武帝)雲:‘廓然無聖。’若能頓悟此心,則生死永絕。隻在當人一念頓悟,即名如如之佛。不屬修證階差,不屬三乘漸次,此禪宗目為向上一路。從前諸祖所傳,即指此心,以為宗極,是名為禪。”(《夢遊集·答德王問》)〔廓然〕“廓然”在這裏的意思是:空寂貌。
保任,就是保護和任運,這是見性後淨除習氣的兩個階段。“保護”,就是盡力照顧聖胎,使其不受貪嗔癡的損害,以成就四忍中之前二忍(伏忍和柔順忍);“任運”,就是聖胎長大成人後隨順境緣而自然運作,在順逆境緣中進一步的磨煉,以成就四忍中之後二忍(無生忍和寂滅忍)。
〔四忍〕伏忍、柔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順逆境(不起貪嗔癡),先須調伏其心;柔順忍,是調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緣,不須勉強抑製而自然能忍(不起貪嗔癡),此時之心,柔和善順;無生忍,是聖位中的人,達一切法本自不生,情與非情,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因此於無性法中,忍心不動,親證無生;寂滅忍,是果位聖人,徹證涅槃寂滅境界,動靜二相,皆契如如。〔如如〕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諸法實相),故雲“如如”。
對於直指見性(找到主人公)者而言,必須先“保”後“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頓悟漸修。
〔直指見性〕如大梅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大梅於言下大悟(瞥見自性,找到了主人公)。又如靈訓問歸宗和尚:‘如何是佛?’宗雲:‘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訓雲:‘和尚誠言,某焉敢不信!’宗雲:‘即汝便是!’訓於言下有省(瞥見自性,找到了主人公)。
對於經過萬念歸一、一歸於無而明心見性(徹見本性)者而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漸修頓悟,由於“保”的功夫(絕思絕慮——禪林稱之為“大死”)已經成就,則可專致於“任”(任心自在——禪林稱之為“大活”)的功夫。至於怎樣來保任,請閱讀《隨緣保任》和《四祖開示法融》二文。
五、答疑
問:什麽是打成一片?
答:憨山大師開示道:“若果能用心,單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久久純熟,一念不生,本體現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動靜一如,方為打成一片。”(《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
問:我在參禪時,妄念少多了,可是昏沉襲來,卻束手無策。要怎麽樣來對治昏沉?
答:遇到昏沉襲來,你可以暫停參究來對治昏沉。方法是:振作精神,時時仰頭向上瞪視,並且做腹式深呼吸,用鼻深吸氣(腹部外凸),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腹部內凹),屏息1秒,將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鍾左右,清晰地覺知到腹部的起伏。這樣一來,昏沉會逐漸退散。當昏沉消失後,便回到參禪上來。你也可以采用古德在《禪關策進》(蓮池大師輯)中開示的辦法:
◎ “兄弟家,久在蒲團上瞌睡(長時間陷入昏沉),須下地走一遭,冷水盥嗽,洗開兩眼,再上蒲團。豎起春梁,壁立萬仞,單提話頭。”
◎ “近來篤誌參禪者少。才參個話頭,便被昏(昏沉)、散(散亂)二魔纏縛,不知昏、散與疑情正相對治(不知道疑情正是對治昏、散的利器)。信心重則疑情必重,疑情重則昏、散自無。”
◎ “一日廊下見修(修上座),方得親近。......因問:‘即今昏、散打屏不去(我現在昏沉、散亂去除不了,怎麽辦)。’修道:‘爾自不猛烈!須是高著蒲團,豎起脊梁,盡渾身並作一個話頭,更討甚昏、散(哪裏還會有什麽昏沉、散亂)?’依修做工夫(於是我依修上座的話做工夫),不覺身心俱忘。清清三晝夜,兩眼不交睫。”
◎ “十二時中,一貧如洗(毫無牽掛),看個父母未生前,那(哪)個是我本來麵目?不管得力不得力,昏散不昏散,隻管提撕去。”
◎ “如有昏散,不用起念排遣,快便舉起話頭,抖擻身心,猛著精采。更不然,下地經行,覺昏散去,再上蒲團。忽爾不舉自舉,不疑自疑。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惟有參情,孤孤迥迥,曆曆明明。是名斷煩惱處,亦名我喪處。”
問:我參禪本來參得好好的,不知怎麽搞的,大倒退了!怎麽都參不好,煩亂、疲憊、昏沉相繼而來,甚至妄想盤旋不去。這該怎麽辦?
答:這不是大倒退,而是前進到了最緊要的關頭:功夫得力,將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無量劫來的業種子逼急,蹦了出來。你要冷靜地沉著應戰。對付的辦法,一個字:熬(“與之廝捱”)。用真信切願煥發出來的熱情和毅力來熬,熬過去就是勝利!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抖擻精神,始終不放下話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隻管照顧好自己的話頭就翻不了船!熬的時候雖說是要咬緊牙關,這主要是指堅韌不拔的信心,和不向困難低頭的決心。但在具體做的時候,不妨來點小幽默,而且麵帶微笑:看你能把我怎麽樣!記住,這是黎明前的黑暗。熬過這關,就是大勝利。
〔廝捱〕抵住,頂著。《鶴林玉露》雲:“廖子晦為小官,遭長官以非理對移,殊不能堪。朱文公(朱熹)以書曉之雲:‘吾人所學,正要此處呈驗,已展不縮,已進不退,隻得硬脊梁與他廝捱,看如何?’”
〔無量劫來的業種子逼急〕江味農先生在《複毛敬泉居士》一書中有這樣一段經驗談:“憶前五年,弟(江味農先生自稱)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有一天正在念佛的時候),忽起大惡念,駭極,汗出如洗(大汗淋漓),竟有數日不敢作功課。嗣思(隨後自思)生平絕無此想,何來此念,殆多生業種乎(大概是多生以來蘊藏在阿賴耶識中的業種子罷)?稍稍自釋(稍稍自行寬解)。然究疑莫能決(然而究竟是怎麽回事,自己不能確定)。後叩諸諦老法師(後來請教諦閑法師),諦公曰:‘此多生種子(這是多生以來的業種子),今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即可根除這些業種子)。’”
憨山大師在《答鄭昆岩中丞》一書中,也有這樣的開示:如果工夫做到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緣無故突然四起。或者欲念橫發,或者心生煩悶,或者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奈何。這是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無量劫來的習氣種子(亦名業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這是最緊要的關頭,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數,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它們籠罩,決不可由它們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隻是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若是欲念煩惱還盤旋不去,就在這些念頭起處,一直緊追下去:我這裏本來並無此事,問它自何處來?畢竟是個甚麽?決定要見個下落。如此一拶下去,隻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蹤。務必要趕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原文詳見《修悟法要》)
另外,當煩亂(或疲憊、或昏沉)時,你就仔細觀察它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當你這樣觀察時,煩亂(或疲憊、或昏沉)會逐漸變得不那麽強烈,也不那麽攪擾人了,心就慢慢安寧下來了。
問:什麽是禪門三關?
答:禪門三關就是:初關,重(chóng)關,牢關。禪宗修行,是依次破此三關:一、破初關(亦名破本參),明心見性(徹見本性);二、破重關,斷除煩惱(斷見思惑);三、破牢關,證無生忍。
參考閱讀:
淨宗參禪
參禪答疑
參禪之開示
即念即觀
話頭禪
離心意識參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成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