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722)
2021 (379)
2022 (254)
我接觸過許多人,都希望透過修行得到改善。也許是從生病變得健康,生活的條件可以好轉,家庭關係變得和諧,可以找到陪伴一生的伴侶,工作可以順利,不用為物質煩惱,可以找到人生的目的——讓命變得更順。
這本身就反映了對真實的不理解,才會有這種期待。
就好像一個人在作夢,夢到自己快溺死了,在夢中希望有艘船來救他。卻不知道淹他的水、救他的船、快被淹死的自己都隻是夢的一部份。
對人生,無論期待修行得到什麽結果,還是夢。修行是夢。可以得到的結果,也是夢。
這種期待,既不了解真實,也根本不了解——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業力的組合,就是要符合業力的運作。然而,業力有它自己的週轉,非要完成它自己不可。任何時候,我們最多隻能體會到週轉的一小部份。
我們有限的感官以及念頭,透過每個瞬間所能體會到的,是不成比例的小。我曾經比喻過,就像從鑰匙孔往外看,隻能看到一小部份。或像舞廳裡投射燈打出來的光,也隻是照亮一小個角落。或像絞碎機的強力馬達在轉,我們看到的,最多是絞出來的一點碎屑。
有這個身體、這個命,是數不完的條件所組合的。是因為我們承認時-空,局限到時-空,而有業力。時-空和業力才更分不開。
其實,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等同於時-空、肉體、身心,也就沒有業力好談的。一個人即使解脫,隻要落在身心,也就自然有業力。
假如我們知道這扭轉的力量(業力)多大,就會知道——抵抗業力,一點用都沒有。
我們落入這個時-空,最多隻能順著它走。所以,我才會談臣服——麵對瞬間的一切,讓它輾過去、壓過去、扭過去,不去反彈,不去抵抗它,反而這個力量會消散。
我們反彈,雖然是想抵銷它的作用力,卻反而承認了它是真的,而不斷地增加它的扭力。於是,這業力還會再來,讓我們一次次地痛心。
修行,其實不是要成為一個好人、偉大的人、有用的人、有名望的人。
剛好相反,要成為一個什麽都不是的人。甚至,連什麽都不是的人都不是。
過去人類的價值觀念,想像得到的,都是製約,都是限製,都是業力的組合。所以,要解脫,要從人類的特質走出來。
要從人類的特質走出來,要看穿——任何人類的特質,都是我們透過過去的製約所累積下來的,跟一體根本不相關。
所謂人類的特質,反而是我們的束縛。
對任何人類的特質再也不在意,不再追求,不再把自己等同於種種人類的價值,一個人反而自然會感恩、自然會包容。對眼前樣樣的發生,知道都是剛剛好,剛好是自己需要麵對的。
不需要再額外去加一個好壞的標籤。表麵上再怎麽困難或不好,心裡也知道是剛剛好。表麵上再怎麽好,也是如此。對好、壞再也不用反彈。
有意思的是,一個人醒覺過來,生命確實會徹底轉變。隻是轉變的內容和方向和我們一般人想的完全不一樣。因為他接下來對物質和人間的轉變再也不重視了。所以,這個外在的世界(人生)最多是充分反映他內心的平靜。周邊的人看他,也就感覺到有一個徹底的變化。
但是,對這個修行者,沒有變化好談,沒有承受變化的人好主張,更不會認為自己有什麽轉變,他已經老早與生命合一了。
他不再是一個要有作為的人,最多隻是活出他自己。這時候,他這一生所帶來的業力其實沒有消失,但再也跟他不相關,他隻是放鬆地讓業力完成它自己。
這與人類或動物最原始的狀態的不同在於,他完全可以自己作主。隨時可以拿頭腦當作工具,用完了也就挪開。同時,可以把生命簡化到最原始、最單純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