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簡介:基督教的本質 費爾巴哈 轉

(2021-01-09 10:49:27) 下一個

https://davidzgt.wordpress.com/2012/02/25/%E5%9F%BA%E7%9D%A3%E6%95%99%E7%9A%84%E6%9C%AC%E8%B4%A8/

凡間一塵:某有智慧而且看過原著的道友說:這個理解完全不對,一定要看原著,一定要看原著,一定要看原著!一塵還沒有找到中文電子版本,故先存書名。

 

凡間一塵:看了一點原著,支持:不看原著隻會被別人誤導,真正深刻的東西對於已經有成見的人是沒法真正讀懂的。

 

基督教的本質

《基督教的本質》揭示宗教本質的唯物主義巨著,西方無神論思想曆史上的裏程碑。

德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費爾巴哈生於巴伐利亞,父親是著名的刑法學家。1823年,費爾巴哈入海德堡大學神學係,由於對神學失望而轉入柏林大學哲學係,係統地學習了黑格爾哲學。此後他又在埃爾蘭根大學學習植物學、解剖學和心理學。182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在大學任職期間發表了批判基督教靈魂不死的無神論作品被辭退。

1837年他遷居布魯克堡鄉村,依靠妻子的微薄收入過著儉樸、孤寂的生活,堅持研究學術。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期間,他被激進的大學生、市民和工人看作自由思想的象征。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回到鄉村埋頭做學問。

1860年遷居紐倫堡。1870年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1872年因中風去世。主要著作有《黑格爾哲學批判》、《基督教的本質》、《未來哲學原理》等。

《基督教的本質》在序言中明確說明,本書的論題就是揭示宗教與基督教的本質,證明宗教的超自然的神秘完全是以自然的真理為基礎的,從而使人類清楚地認識自己,將神學還原為人本學。

他駁斥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觀點,通過地質學、生物學等研究成果闡明了自然本身不斷發展的原則,證明人不是導源於天,而是導源於地,不是導源於神,而是導源於自然界;人必須從自然界開始他的生活和思維;自然界絕不是一個與它不同的實體的一種效果,而是像哲學家所說的以自己為原因;自然界絕不是什麽被造物,絕不是被製作的或簡直無中創有的事物,而是一個獨立的、隻由自己可以說明的、隻從自己派生出來的東西;有機物、地球、太陽等等的發生,即算它們確是發生出來的罷,也永遠隻是一種自然的過程;為了明確它們的發生起見,人們不應該從人、藝術家、工匠、以自己思想構造世界的思想家出發,而應該從自然界出發,像古代民族一般,他們依照其正確的自然本能,在其宗教的和哲學的世界發生說中,至少是拿一種自然過程、拿生產過程作為世界的原型和創造原理;他們認為,像植物從植物、動物從動物、人從人發生出來一般,自然界中一切東西都起源於與它同等的、素質相緣或本質相緣的自然實體;總而言之,自然界並非從精神出來,並不能拿神來解釋,因為神的一切屬性,顯然不是屬於人性的,本身都是從自然界抽象出來和派生出來的。

如果人類的保持者不是自然,而是神的話,自然就僅僅是神的一個障眼法,因而是一個多餘的幻像;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是自然在保持著我們,神就是一個多餘的幻像。無可否認的是,人類置身於自然之中,生活在自然之中,如果我們不把保持我們的功績歸之於自然物的特有效果、特性和力量,而是歸之於上帝的力量,那麽這將是一個多麽大的矛盾!

上帝就是人的本質,人使自己的本質對象化,然後,又使自己成為這個對象化了的、轉化為主體的、人格本質的對象。這就是宗教的秘密。人是宗教的始作俑者,是宗教的中心關注點,也是宗教的終結者。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批判宗教中的上帝,費爾巴哈進行了詳細的論證。

在宗教的理論中,上帝是宗教的對象,是全能全知的。上帝的這種本質其實來源於人的絕對本質,也就是理性、意誌、愛。人將自己身上的這種有限本質分裂出去,無限擴大並集中於上帝一人。宗教是人和自己的分裂,通過宗教人們設置了一個上帝作為自己的對立麵而存在。人是有限的存在者,而上帝是無限的;人是不完美的,上帝是完美的;人是罪惡的,上帝是神聖的;人是非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是人的對立麵、折射麵。

在道德本質上,宗教追求上帝的理智,那是宗教至高無上的、最終的立足點和結合點。作為道德完善的上帝,其實就是人迫切想實現的道德理念。人在現實社會中都希望自己達到道德的完善,這種對道德完善的追求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人們會痛苦。為了擺脫這種意識的痛苦,擺脫虛無感的苦惱,在費爾巴哈看來,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使愛心、愛意識成為至高的、絕對的威力和真理,也就是設定一個上帝。

從宗教所謂的心之本質的上帝來說,達到那個道德完善性的最高理念,還不是最完美的。人必須通過心和愛來調解自己和上帝的關係。愛使人成為上帝的一部分。隻有血肉的愛,才能赦免血肉之身所犯的罪,而道德本質不會寬恕對道德的冒犯。因此理智的上帝是不會寬恕人的罪的,上帝的另一麵是心之本質。費爾巴哈認為,心和愛是同一的,上帝之心的本質,就是人之心的本質;上帝對人的愛,就是人對人的愛,隻不過這個愛被對象化、被看作是至高的真理罷了。

宗教還強調上帝的受難。費爾巴哈解開了這個秘密。他說,所謂人化了的上帝,也就是基督,他的一個本質規定,就是苦難。作為上帝的上帝,是一切人性的總和;作為基督的上帝,是一切人的不幸的總和。沒有什麽比受難更感動人心,更神聖化的了,基督受難純粹是出於愛、出於自我犧牲,來拯救別人。在這個受難的曆史中,不過是將人心的感受對象化了而已,離開了人心、人的感情,也就沒有受難的上帝。上帝是人的鏡子,對人來說,上帝是他的各種重要價值、完善品質、純粹感情的集合體。

對於基督教中三位一體的解釋,費爾巴哈是這樣分析的。人對自己整體性的意識,就是對三位一體的意識,它其實是人們對幸福美滿的人類生活的向往,對愛和友誼的追求,代表了人的生命和本質。人類通過這種宗教的上帝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通過多方論證,費爾巴哈最終要說明的,就是,人才是第一性的,決定性的。應當從人的角度去理解宗教,宗教所信仰和崇拜的上帝是人的產物,是第二性的。

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從一出版就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它把當時德國反對宗教的哲學鬥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批判了思辨唯心主義哲學,恢複了唯物主義的權威,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理論的前提。

這本書,通過對德國封建專製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的批判,闡述了人本學唯物主義的觀點,書中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質的異化這一命題。他重要的思想是:所謂神不過是人按著自己的形象、樣式造出來的,所有關於神的觀念都是人想出來的,所有關於神學的都是人類學,因為神根本不存在。神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人把自己的本質對象化、神聖化,虛構出一個上帝,反過來又讓上帝來主宰自己。它從人本學立場出發,揭露了宗教神學的矛盾,暴露了宗教的人本學秘密,沉重打擊了宗教神學的權威。它是1835年開始的關於宗教問題爭論的最高總結,對於科學地認識宗教具有重大的價值,在西方無神論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地揭露了思辨哲學與宗教的聯係,並以人本學與思辨哲學相對立,進一步抨擊了思辨唯心主義,為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發展到人本學唯物主義奠定了基礎。這本書始終貫穿著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這一唯物主義的基本路線。《基督教的本質》衝破了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長期影響,在思想界恢複了唯物主義的權威。

他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轉變起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他們從費爾巴哈的書中,進一步堅定了唯物主義的信心,並從中吸取了某些理論作為後來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構成部分。費爾巴哈堅持了唯物主義立場,但未能擺脫形而上學的局限性。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費爾巴哈徹底地批判了唯心主義哲學,然後又超越了費爾巴哈創立了科學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基督教的本質》在歐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7年內出了3版,問世不久就被翻譯成法、英、俄等多種文字,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信仰費爾巴哈的學說並傳播它。現代西方哲學的人本主義者也從中尋找根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